2023-2024學年貴州省興義中學高考化學模擬密押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貴州省興義中學高考化學模擬密押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貴州省興義中學高考化學模擬密押卷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貴州省興義中學高考化學模擬密押卷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貴州省興義中學高考化學模擬密押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貴州省興義中學高考化學模擬密押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

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以下性質的比較可能錯誤的是()

A.離子半徑H>Li+B.熔點AbO3>MgO

C.結合質子(H+)的能力CO32->CKTD.密度1-氯戊烷>1-氯己烷

2、下列實驗過程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過程

檢驗久置的Na2sCh粉取樣配成溶液,加入鹽酸酸化,再加氯化鋼溶液,觀察到有

A

末是否變質白色沉淀產生

向含少量FeBr2的FeCL溶液中滴入適量新制氯水,并加入

B制備純凈的FeCh

CC14萃取分液

1

向SmLO.lmobLAgNO3溶液中加入lmL0.lmol?L,

C制備銀氨溶液

NH3.H2O

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向2支盛有5mL不同濃度NaHSCh溶液的試管中同時加入

D

的影響2mL5%出。2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

A.AB.BC.CD.D

3、根據下列實驗現(xiàn)象,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實驗實驗現(xiàn)象結論

左燒杯中鐵表面有氣泡,右邊燒杯中銅表

A活動性:Al>Fe>Cu

面有氣泡

B左邊棉花變?yōu)槌壬?,右邊棉花變?yōu)樗{色氧化性:Cl2>Br2>l2

C白色固體先變?yōu)榈S色,后變?yōu)楹谏芙庑訟g2S>AgBr>AgCl

D錐形瓶中有氣體產生,燒杯中液體變渾濁非金屬性:Cl>C>Si

A.AB.BC.CD.D

4、處理煙氣中的so?可以采用堿吸——電解法,其流程如左圖;模擬過程n如右圖,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pN“50,溶H*h

JL

N”O(jiān)II溶液->。依他儂

1巨浪?ut

溶液斗?服”,(),部通7HlKN.UH

1''口洛淡三n、-

911!2

A.膜1為陰離子交換膜,膜2為陽離子交換膜

B.若用鋅鎰堿性電池為電源,a極與鋅極相連

+

C.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O—4e=4H+O2t

D.若收集22.4L的P(標準狀況下),則轉移4moi電子

5、下列常見的金屬中,常用電解法冶煉的是

A.FeB.CuC.MgD.Pt

6、根據下列實驗操作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結論

向2支盛有5mL不同濃度NaHSCh溶液的試管中同時加入

A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2mL5%氏。2溶液

向40mL的沸水中滴入5?6滴FeCb飽和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液體呈紅

B得到Fe(OH)3膠體

褐色,停止加熱。當光束通過液體時,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

C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濃AgNCh溶液,有黃色沉淀生成Ksp(AgCl)>Ksp(Agl)

同溫下用pH試紙分別測定濃度為O.lmol/LNaClO溶液、比較HC1O和CH3COOH的酸性

D

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強弱

A.AB.BC.CD.D

2+2

7、有一未知的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Cu"、Na+、NH:、Ba>SO4\1、S”。分別取樣:①用pH計測試,溶

液顯弱酸性;②加適量氯水和淀粉無明顯現(xiàn)象。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可能不含S"B.可能含有Ba?+

C.一定含有S04^D.一定含有3種離子

8、某有機物X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CH3

)—C—CH=CH2

CH20H

A.X的分子式為Cl2Hl6。3

B.X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等反應

C.在催化劑的作用下,1molX最多能與1mol出加成

D.可用酸性高鎰酸鉀溶液區(qū)分苯和X

9、關于鋼鐵電化學保護兩種方法的說法錯誤的是

A.犧牲陽極陰極保護法利用的是原電池原理

B.外加電流陰極保護法利用的是電解原理

C.犧牲陽極陰極保護法中鋼鐵為負極

D.外加電流陰極保護法中鋼鐵為陰極

10、利用如圖裝置可以進行實驗并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X中試劑Y中試劑

A用MnO2和濃鹽酸制取并收集純凈干燥的Cb飽和食鹽水濃硫酸

B用Cu與稀硝酸制取并收集純凈干燥的NO水濃硫酸

CCaCCh和稀鹽酸制取并收集純凈干燥的CO2飽和NaHCCh溶液濃硫酸

堿石灰

D用CaO與濃氨水制取并收集純凈干燥的NH3NaOH溶液

A.AB.BC.CD.D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強電解質一定易溶于水,弱電解質可能難溶于水

B.燃燒一定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產生,但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C.制備Fe(OH)3膠體的方法是將飽和FeCb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

D.電解熔融態(tài)的AI2O3、12c轉化為14c都屬于化學變化

12、關于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b

cd

A.圖a制取及觀察Fe(OH)2

B.圖b比較兩種物質的熱穩(wěn)定性

C.圖c實驗室制取NHj

D.圖d分離沸點不同且互溶的液體混合物

13、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為長周期,該周期中的副族元素共有

A.32種B.18種C.10種D.7種

14、如圖是模擬“侯氏制堿法”制取NaHCCh的部分裝置。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a通入CCh,然后b通入NM,c中放堿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Ch,c中放堿石灰

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

1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X原子的質子總數與電子層數相等,X、Z同主

族,Y、W同主族,且Y、W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甲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簡單離子半徑:Z<Y<W<Q

B.Y能分別與X、Z、W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

C.非金屬性:WVQ,故W、Q的氫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W<Q

D.電解Z與Q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Z的單質

16、下列有關共價鍵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晶體中共價鍵越強,熔沸點越高

B.只含共價鍵的物質,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C.兩種元素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含有極性共價鍵

D.分子晶體中,可能不存在共價鍵,但一定存在分子間作用力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W、X、Y、Z均為短周期元素,X、W可形成兩種液態(tài)化合物甲和乙,其原子個數比分別為1:1(甲)和2:1

(乙),且分子中電子總數分別為18(甲)和10(乙)。X與Z能形成一種極易溶于水的堿性氣體丙X與Y能形成極

易溶于水的酸性氣體丁,丁分子中的電子數為18。X、Y、Z能形成一種離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弱酸性。請寫出:

(1)W的元素符號其核外共有__種運動狀態(tài)不同的電子。

(2)甲物質的結構式為__;乙物質的空間構型為—o

(3)Z元素核外共有一種能量不同的電子,堿性氣體甲的電子式為

(4)用離子方程式解釋X、Y、Z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是

(5)鈾元素跟Y元素能形成化合物(BiY3),其水解生成難溶于水的BiOY。

①BiY3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②把適量的BiY3溶于含有少量丁的水中,能得到澄清溶液,試分析可能的原因

③醫(yī)藥上把BiOY叫做“次某酸錨”,分析這種叫法的不合理之處,為什么。__

18、治療帕金森病的新藥沙芬酰胺的合成方法如下:

已知:

①CH3CN在酸性條件下可水解生成CH3COOH?

@CH2=CH-OH和CH3OOH均不穩(wěn)定。

(DC生成D的反應類型為。G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B的名稱為。

⑵沙芬酰胺的結構簡式為o

(3)寫出反應⑴的方程式____o分析反應(2)的特點,寫出用福爾馬林浸制生物標本的反應原理的方程式(蛋白質

的結構用Ml表示)。

NHaCOOH

(4)H是F相鄰的同系物,H的苯環(huán)上有兩個處于對位的取代基,符合下列條件的H的穩(wěn)定的同分異構體共有

種。

①苯環(huán)上仍然有兩個處于對位的取代基;

②能與NaOH溶液反應;

⑸下圖是根據題中信息設計的由丙烯為起始原料制備B的合成路線,在方框中補全必要的試劑和中間產物的結構簡

式(無機試劑任選,氧化劑用[O]表示,還原劑用[H]表示,連續(xù)氧化或連續(xù)還原的只寫一步)。

19、CuCl用于石油工業(yè)脫硫與脫色,是一種不溶于水和乙醇的白色粉末,在潮濕空氣中可被迅速氧化。

I.實驗室用CuSO4-NaCl混合液與Na2s。3溶液反應制取CuCL相關裝置及數據如下圖。

回答以下問題:

(1)甲圖中儀器1的名稱是;制備過程中Na2s03過量會發(fā)生副反應生成[Cu(SO3)2]%為提高產率,儀器2

中所加試劑應為(填“A”或"B”)。

A、CuSO^NaCI混合液B、Na2s。3溶液

(2)乙圖是體系pH隨時間變化關系圖,寫出制備CuCl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丙圖是產率隨pH變化關系

圖,實驗過程中往往用CuSO4-Na2c。3混合溶液代替Na2sth溶液,其中Na2cCh的作用是

并維持pH在___________左右以保證較高產率。

(3)反應完成后經抽濾、洗滌、干燥獲得產品。

抽濾所采用裝置如丁圖所示,其中抽氣泵的作用是使吸濾瓶與安全瓶中的壓強減小,跟常規(guī)過濾相比,采用抽濾的優(yōu)

點是(寫一條);

洗滌時,用“去氧水”作洗滌劑洗滌產品,作用是o

II.工業(yè)上常用CuCl作02、CO的吸收劑,某同學利用如下圖所示裝置模擬工業(yè)上測定高爐煤氣中CO、CO2、N2和

02的含量。

的混合溶液

已知:Na2s2。4和KOH的混合溶液也能吸收氧氣。

(4)裝置的連接順序應為-D

(5)用D裝置測N2含量,讀數時應注意o

20、實驗小組以二氧化鎰和濃鹽酸為反應物,連接裝置A-B-C制取氯水,并探究氯氣和水反應的產物。

NaOH溶液

B

(1)A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o

(2)B中得到淺黃綠色的飽和氯水,將所得氯水分三等份,進行的操作、現(xiàn)象、結論如下:

實驗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

氯氣與水反應至少產生了一種酸

I向氯水中加入碳酸氫鈉粉末有無色氣泡產生

性強于碳酸的物質

II向品紅溶液中滴入氯水溶液褪色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有漂白性

(1)甲同學指出:由實驗I得出的結論不合理,原因是制取的氯水中含有雜質(填化學式),也能與碳酸氫鈉

反應產生氣泡。應在A、B間連接除雜裝置,請畫出除雜裝置并標出氣體流向和藥品名稱o

(2)乙同學指出由實驗II得出的結論不合理,原因是實驗未證明(填化學式)是否有漂白性。

(3)丙同學利用正確的實驗裝置發(fā)現(xiàn)氯水中有存在,證明氯水中有C「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丙同學認為,依

據上述現(xiàn)象和守恒規(guī)律,能推測出氯水中有次氯酸存在。這一推測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_______o

(4)丁同學利用正確的實驗裝置和操作進行實驗,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與實驗I、II相似,說明氯氣和水反應的產物具有

的性質是o

(5)戊同學將第三份氯水分成兩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等體積的蒸儲水,溶液接近無色。另一份中加入等體積飽和的

氯化鈉溶液,溶液為淺黃綠色。對比這兩個實驗現(xiàn)象能說明:?

21、⑴已知:①N2(g)+O2(g)=2NO(g)AH=180.5kJ-mol'1

②C(s)+O2(g)=CO2(g)AH=-393.5kJ-mol1

③2c(s)+O2(g)=2CO(g)AH=-221kJ-mol'1

若某反應I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手)?請寫出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該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條件

C2(N0)-c2(C0)

是O

⑵一定溫度下,向體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發(fā)生反應Io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

A當容器內氣體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B當v(CO2)=v(CO)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C達到平衡后,若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NO,則NO轉化率將減小

D達到平衡后,若再升高溫度,由于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因此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②若反應在h時刻達到平衡狀態(tài),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上時刻通過縮小容器體積使壓強增大到原來的2倍,t3時刻達

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請在圖中補充畫出t2?t4時段C(NO)的變化曲線:—

⑶分離高爐煤氣得到的CO與空氣可設計成燃料電池而除去(以KOH溶液為電解質溶液)。寫出該電池的負極反應

___________O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B

【解析】

A.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原子序數大的離子半徑小,則離子半徑為H>Li+,故A正確;

B.離子晶體中,離子的電荷越高,半徑越小,晶格能越大,熔點越高,但氧化鋁的離子性百分比小于MgO中離子性

百分比,則熔點為ALChVMgO,故B錯誤;

C.酸性是:HCO3<HC1O,所以結合質子(H+)的能力為CCVAClCr,故c正確;

D.兩者結構相似,1-氯戊烷的碳鏈短,其密度大,則密度為1-氯戊烷>1-氯己烷,故D正確;

答案選B。

【點睛】

結合質子的能力和電解質電解強弱有關,越弱越容易結合質子。

2、A

【解析】

A.久置的Na2sCh粉末變質,轉化成Na2s04,取樣配成溶液,加入鹽酸酸化,除去SCh?一等離子對實驗的干擾,再

加BaCL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Na2s03變質,如果沒有白色沉淀,則說明Na2s。3沒有變質,能達到實

驗目的,故A符合題意;

B.還原性:Fe2+>Br-,加入氯水,先將Fe?+氧化成Fe3+,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B不符合題意;

C.制備銀氨溶液的操作步驟:向硝酸銀溶液中滴加氨水,發(fā)生AgNO3+NH3?H2O=AgOHI+NH4NO3,繼續(xù)滴加

+

氨水至白色沉淀恰好溶解,AgOH+2NH3?H2O=[Ag(NH3)2]+OH+2H2O,根據方程式,推出5mL0.1mol?L

-1

一】AgNO3溶液中加入15mL0.1mol?LNH3?H2O,故C不符合題意;

D.NaHSCh與H2O2反應無現(xiàn)象,不能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得到結論,故D不符合題意;

答案:Ao

3、A

【解析】

A.左燒杯中是Al-Fe/H2sO,構成的原電池,A1做負極,F(xiàn)e做正極,所以鐵表面有氣泡;右邊燒杯中Fe-Cu/LSO,構成的

原電池,F(xiàn)e做負極,Cu做正極,銅表面有氣泡,所以活動性:Al>Fe>Cu,故A正確;

B.左邊先發(fā)生Cb+2NaBr=Br2+2HCL使棉花變?yōu)槌壬笥疫叞l(fā)生Cl2+2KI=L+2HC1,棉花變?yōu)樗{色,說明氧化性:

C12>Br2,Cl2>l2,不能證明Br2>L,故B錯誤;

C.前者白色固體先變?yōu)榈S色是因為向氯化銀固體中加入澳化鈉溶液生成了澳化銀沉淀,后變?yōu)楹谏且驗橄蛉芤褐?/p>

又加入了硫化鈉,生成了硫化銀的沉淀,并不能證明溶解性Ag2S>AgBr>AgCl,故C錯誤;

D.向錐形瓶中加入稀鹽酸會發(fā)生反應,生成CO2氣體,證明鹽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強,燒杯中液體變渾濁可能是稀鹽酸

和硅酸鈉溶液反應生成H2SiO3的結果,也可能是生成的CO2和硅酸鈉溶液反應生成H2SK)3的結果,只能證明酸性強

弱,不能證明非金屬性強弱,故D錯誤;

答案:Ao

【點睛】

根據反應裝置圖,B選項中氯氣由左通入,依次經過澳化鈉和碘化鉀,兩種情況下棉花的顏色都發(fā)生變化,只能說明

氯氣的氧化性比澳和碘的強,該實驗無法判斷澳的氧化性強于碘,此選項為學生易錯點。

4、B

【解析】

由流程圖可知,氫氧化鈉溶液與煙氣中的SO2反應生成亞硫酸鈉溶液,電解亞硫酸鈉溶液制得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

制得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循環(huán)使用;電解Na2sCh溶液時,亞硫酸根通過陰離子交換膜進入右室,在b極上失電子發(fā)

22+

生氧化反應生成硫酸根,SO3-2e+H2O=SO4+,2H,則b極為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左室中,水在a極得電子

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電極反應式為2H2O+2e-=2OIT+H2t,溶液中OIT濃度增大,Na+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

進入左室,則a極為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

【詳解】

A項、電解Na2s03溶液時,亞硫酸根通過陰離子交換膜進入右室,Na+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左室,則膜1為陽

離子交換膜,膜2為陰離子交換膜,故A錯誤;

B項、a極為陰極,與鋅鎰堿性電池的負極鋅極相連,故B正確;

C項、a極為陰極,水在陰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電極反應式為2出0+26-=2011-+112|,故C錯誤;

D項、由陰極電極反應式可知,若收集標準狀況下22.4LH2,轉移2moi電子,故D錯誤。

故選B。

【點睛】

本題考查了電解原理,注意電解池反應的原理和離子流動的方向,能夠正確判斷電極名稱,明確離子交換膜的作用是

解答關鍵。

5、C

【解析】

電解法:冶煉活潑金屬K、Ca、Na、Mg、Al,一般用電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電解熔融的AI2O3)制得;

熱還原法:冶煉較不活潑的金屬Zn、Fe、Sn、Pb、Cu,常用還原劑有(C、CO、H2等);

熱分解法:冶煉不活潑的金屬Hg、Ag用加熱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

【詳解】

A.Fe用熱還原法冶煉,故A不選;

B.Cu用熱還原法冶煉,故B不選;

C.Mg的性質很活潑,用電解其氯化物的方法冶煉,故C選;

D.Pt用熱分解法冶煉,故D不選;

故答案選Co

6、B

【解析】

A.NaHSCh溶液和H2O2溶液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a2s04和H2O,現(xiàn)象不明顯,不能夠判斷濃度對反應速率的

影響,A錯誤;

B.制備Fe(OH)3膠體:向沸水中滴入5?6滴FeCb飽和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B正確;

C.兩溶液濃度未知,雖有黃色沉淀生成,但不能比較Ksp(AgCl),KSp(Agl)大小關系,C錯誤;

D.NaClO溶液具有強氧化性,會氧化pH試紙,不能用pH試紙測定,D錯誤;

故答案選B。

【點睛】

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越大,難溶物越溶,溶度積大的難溶物可轉化為溶度積小的難溶物。

7、C

【解析】

2+

溶液為無色,則溶液中沒有Cu;由①可知溶液顯弱酸性,上述離子只有NH4+能水解使溶液顯酸性,則一定含有NHr;

而S2-能水解顯堿性,即S2-與NH4+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則一定不含有S,再由氯水能氧化1-生成碘單質,而碘遇

淀粉變藍,而②中加氯水和淀粉無明顯現(xiàn)象,則一定不含有r;又溶液呈電中性,有陽離子必有陰離子,則溶液中有

NH4+,必須同時存在陰離子,即SCV-必然存在;而Ba2\SO4”能結合生成沉淀,則這兩種離子不能共存,即一定不

存在Ba2+;顯然剩下的Na+是否存在無法判斷,綜上所述C正確。

故選C。

【點睛】

解決此類問題的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溶液的酸堿性及顏色;離子間因為發(fā)生反應而不能共存;電荷守恒。

8、D

【解析】

A.X的分子式為Ci2Hi4O3,故A錯誤;

B.羥基鄰位碳上沒有H原子,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故B錯誤;

C.在Ni作催化劑的條件下,1molX最多只能與4m01出加成,故C錯誤;

D.苯不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有機物X含有碳碳雙鍵,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故D正確。

答案選D。

9、C

【解析】

A.將還原性較強的金屬與需要保護的金屬連接,形成原電池,A正確;B.:外加電流的陰極保護法是外加電源,形成

電解池,讓金屬稱為陰極得電子,從而保護金屬,B正確C.為保護鋼鐵,鋼鐵為電池正極,C錯誤;D.利用電解原

理,鋼鐵為陰極得到電子,從而受到保護,D正確。故選擇C。

點睛:原電池中,失去電子的為負極,得到電子的為正極;電解池中,失去電子的為陽極,得到電子的為陰極。

10、C

【解析】

A.MnCh和濃鹽酸制取氯氣,需要加熱,A不符合題意;

B.NO不能選排空氣法收集,B不符合題意;

C.CaCCh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氫鈉溶液可除去HCL濃硫酸干燥后,選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C

符合題意;

C.用CaO與濃氨水制取氨氣,進入X中時氨氣會溶解,而且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應該用向下排空氣方法收集,不能

用向上排空氣的方法收集,D不符合題意;

故合理選項是Co

11、c

【解析】

A.強電解質不一定易溶于水,如AgCL弱電解質不一定難溶于水,如醋酸,故A錯誤;

B.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一定有發(fā)光、發(fā)熱的現(xiàn)象產生,但發(fā)光、發(fā)

熱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燈泡發(fā)光放熱,故B錯誤;

C.加熱條件下三氯化鐵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則制備Fe(OH)膠體的方法是將飽和FeCb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

溶液呈紅褐色,故C正確;

D.uc轉化為14c是核反應,原子本身不變,沒有生成新物質,不是化學變化,故D錯誤;

故選C。

12、A

【解析】

A.將滴管插入到液面以下,氫氧化鈉和硫酸亞鐵發(fā)生反應:2NaOH+FeS04=Na2s(h+Fe(OH)2I,Fe(OH)2很容

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4Fe(OH)2+O2+2H2O=4Fe(OH)3,該裝置使用煤油以隔絕空氣,使氫氧化亞鐵不能與氧

氣充分接觸,從而達到防止被氧化的目的,所以該實驗能制取并觀察到氫氧化亞鐵白色絮狀沉淀,故A正確;

B.碳酸鈉較穩(wěn)定,加熱不分解,只有碳酸氫鈉分解:2NaHCO3dNa2cO3+CO2t+H2O,該裝置的受熱溫度較低的

小試管中應該盛放易分解的碳酸氫鈉,由于該設計方案中碳酸氫鈉的受熱溫度較高,故無法比較二者的熱穩(wěn)定性,故

B錯誤;

C.氯化錢受熱生成氨氣和氯化氫,在試管口易因溫度降低,兩者易反應生成氯化錠,不能制備氨氣,故C錯誤;

D.圖中裝置為分儲操作,可用于分離沸點不同且互溶的液體混合物,進出水方向為下口進上口出,溫度計水銀球的

位置應該在蒸儲燒瓶的支管出口處,故D錯誤;

故答案選A。

13、D

【解析】

第四周期過渡元素有10種,但是從左到右的第8、9、10三列的元素為第訓!族元素,不屬于副族元素,所以副族元素

共有7種,故答案選D。

14、C

【解析】

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較小,而NH3極易溶于水,所以在實驗中要先通入溶解度較大的NH3,再通入CO2;由于

NH3極易溶于水,在溶于水時極易發(fā)生倒吸現(xiàn)象,所以通入NH3的導氣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液中,即a先通入N%,

然后b通入CO2,A、B、D選項均錯誤;因為NH3是堿性氣體,所以過量的NH3要用稀硫酸來吸收,選項C合理;

故合理答案是Co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及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題型以選擇題(性質、應用判斷)。注意對鈉

及化合物的性質在綜合實驗及工藝流程類題目的應用加以關注。

15、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X原子的質子總數與電子層數相等,則X為氫;Y、

W同主族,且Y、W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甲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該物質為二氧化硫,則Y為氧,W為硫;X、Z同

主族,則z為鈉;Q為氯;

A.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核電荷越大半徑越小,貝!Js2>cr,O2>Na+,電子層多的離子半徑大,貝!IS2>Cl>O2>Na+,即

ZVYVQVW,故A錯誤;

B.氧能分別與氫、鈉、硫形成過氧化氫、過氧化鈉、三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故B正確;

C.同周期元素,核電荷數越大非金屬性越強,則非金屬性:WVQ;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

而不是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故C錯誤;

D.電解氯化鈉的水溶液可制得氫氣、氯氣和氫氧化鈉,無法得到鈉單質,故D錯誤;

故選B。

【點睛】

比較元素非金屬性可以根據其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也可以根據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強弱,或是單質的氧化性。

16、D

【解析】

A.分子晶體熔沸點與分子間作用力有關,有的還與氫鍵有關,但與化學鍵無關,A錯誤;

B.只含共價鍵的物質可能是共價單質,如氮氣、氫氣等,B錯誤;

C.兩種元素組成的分子中可能含有非極性鍵,如乙烯、雙氧水等,C錯誤;

D.稀有氣體形成的分子晶體中不存在化學鍵,只存在分子間作用力,D正確;

故選D。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O8H-O-O-HV型3NH4++HO^=stNHH2O+H+

H23

BiCh+HzO^^BiOCU+ZHCl鹽酸能抑制BiCb的水解不合理,因為BiOCl中的C1的化合價為-1

【解析】

W、X、Y、Z均為短周期元素,X、W可形成兩種液態(tài)化合物甲和乙,其原子個數比分別為1:1(甲)和2:1(乙),且

分子中電子總數分別為18(甲)和10(乙),則W為O元素,X為H元素,兩種化合物甲為H2O2、乙為H2O;X與Z能

形成一種極易溶于水的堿性氣體丙,則丙為NH3,Z為N元素;H與Y能形成極易溶于水的酸性氣體丁,丁分子中的

電子數為18,則丁為HCLY為C1元素;H、CUN三種元素能組成一種離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則此離子

化合物為NH4CI,據此解題。

【詳解】

由分析知:w為O元素、X為H元素、Y為C1元素、Z為N元素、甲為H2O2、乙為H2。、丙為NH3;

⑴由分析知W為氧元素,元素符號為O,其原子核外共有8個電子,則共有8種運動狀態(tài)不同的電子;

⑵甲H2O2,為極性分子,含有H-O和0-0鍵,則結構式為H-O-O-H;乙為H2O,。原子的雜化軌道形式為sp3,有

兩個孤對電子,則空間構型為V型;

(3)Z為N元素,電子排布式為Is22s22P3,同一軌道上的電子能量相等,則核外共有3種能量不同的電子,堿性氣體丙

為NH3,其電子式為H:,H;

(4)H、Cl、N三種元素組成的離子化合物為NH4CI,在水溶液中NH4+的水解,使溶液呈弱酸性,發(fā)生水解反應的離子

++

方程式為NH4+H2O^^NH3H2O+H;

⑸鋅元素跟C1元素能形成化合物為BiCh,其水解生成難溶于水的BiOCl;

①BiCb水解生成難溶于水的BiOCl,則另一種產物為HCL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iCb+H2O=^BiOClJ+2HCl;

②BiCb溶于稀鹽酸,鹽酸抑制了BiCb的水解,從而得到澄清溶液;

③BiOCl中C1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而次氯酸中C【元素為+1價,則BiOCl叫做“次某酸弱”的說法不合理。

18、取代反應醛基和醛鍵丙氨酸NHz

CH3CHO+NH3+HCNTCH3cH(NH2)CN+H2O

BnNaOH,H2O[O]

CHiCH=CH?—??CHjCHBrCHjBr----------------CHiCHOHCHOH—*CHjCCOOH

△;g

CH3-C-COOH-Su.CH3cH(NHj)COOH

NU

【解析】

CH3CHO>NH3、HCN和水在一定條件下合成A,反應為:CH3cHO+NH3+HCN-CH3cH(NH2)CN+H2O,結合

CMj

信息①CH3CN在酸性條件下可水解生成CH3COOH,得A為〉-二N,水解后生成中和后得到

HsC0

NHz。

,D為,C生成D的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G為

電NO

,G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醛基和酸鍵。B為,B的名稱為丙氨酸。

d

出CO

故答案為:取代反應;醛基和酸鍵;丙氨酸;

CH2NH

0

(3)反應(1)的方程式CH3CHO+NH3+HCNTCH3cH(NH2)CN+H2OO分析反應⑵的特點,醛基和氨基反應生

成碳氮雙鍵和水,使蛋白質變性,用福爾馬林浸制生物標本的反應原理的方程式

O

-----JILNH--一廠、+HCHO―------NH」一0r+H2O0

NH2

COOHCH2=NCOOH

故答案為:CH3cHO+NH3+HCN-CH3cH(NH2)CN+H2O;

(4)H是F.■.相鄰的同系物,H比F多一個碳原子,H的苯環(huán)上有兩個處于對位的取代基,①苯環(huán)

oo

oCH3

上仍然有兩個處于對位的取代基,②能與NaOH溶液反應,可能為酚、三種;酸

0

故答案為:5;

⑸根據題中信息設計的由丙烯為起始原料先與濱發(fā)生加成反應,得1,2-二漠丙烷,水解后生成1,2-丙二醇,氧化后

生成CffCOOH,黑基可與NH3反應,最后與氫氣加成可得產品,

0

BnNaOH,HQ[O]

CHJCH=CHJ—*CHiCHBrCHiBr,,?CHCHOHCHOH——CH3-CCOOH

△32II

o

①CH3-C-COOHHz

------CH3cH(NH2)COOH

②酸化IL

Br2NaOH,HjO

CH,CH=CH[-?CHjCHBrCHjBr----------------CHJCHOHCHJOHCHj-CCOOH

故答案為:o

①NHjCHa-C-COOHH2

------CH3cH(NHi)COOH

②酸化IL

2+2-+2-

19、三頸燒瓶B2Cu+SO3+2CF+H2O=2CUCU+2H+SO4及時除去系統(tǒng)中反應生成的H+3.5

可加快過濾速度、得到較干燥的沉淀(寫一條)洗去晶體表面的雜質離子,同時防止CuCl被氧化C-B-A

溫度降到常溫,上下調節(jié)量氣管至左右液面相平,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切(任意兩條)

【解析】

I.(1)根據儀器的結構和用途回答;

儀器2中所加試劑應為Na2s03溶液,便于通過分液漏斗控制滴加的速率,故選B。

(2)乙圖隨反應的進行,pH降低,酸性增強,CM+將SO3?一氧化,制備CuCl的離子方程式2CU2++SO32-+2C「+

+2-

H2O=2CUC1;+2H+SO4;

丙圖是產率隨pH變化關系圖,pH=3.5時CuCl產率最高,實驗過程中往往用CuSO4-Na2c03混合溶液代替Na2s03

溶液,控制pH。

(3)抽濾的優(yōu)點是可加快過濾速度、得到較干燥的沉淀(寫一條);

洗滌時,用“去氧水”作洗滌劑洗滌產品,作用是洗去晶體表面的雜質離子,同時防止CuCl被氧化。

II.(4)氫氧化鉀會吸收二氧化碳,鹽酸揮發(fā)出的HC1會影響氧氣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故C中盛放氫氧化鈉溶

液吸收二氧化碳,B中盛放保險粉(Na2s2。4)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氧氣,A中盛放CuCl的鹽酸溶液吸收CO,D

測定氮氣的體積,裝置的連接順序應為C-B-A-D;

(5)用D裝置測N2含量,讀數時應注意溫度降到常溫,上下調節(jié)量氣管至左右液面相平,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

低處相切(任意兩條)。

【詳解】

I.(1)根據儀器的結構和用途,甲圖中儀器1的名稱是三頸燒瓶;

制備過程中Na2s03過量會發(fā)生副反應生成[Cu(SO3)2p,為提高產率,儀器2中所加試劑應為Na2s03溶液,便于通過

分液漏斗控制滴加的速率,故選B。

(2)乙圖是體系pH隨時間變化關系圖,隨反應的進行,pH降低,酸性增強,Ci?+將SO3?一氧化,制備CuCl的離

2-+-

子方程式2CM++SO3+2CF+H2O=2CUC1;+2H+SO?;

丙圖是產率隨pH變化關系圖,pH=3.5時CuCl產率最高,實驗過程中往往用CuSO#Na2cCh混合溶液代替Na2s03

溶液,其中Na2cth的作用是及時除去系統(tǒng)中反應生成的H+,并維持pH在3.5左右以保證較高產率。

(3)抽濾所采用裝置如丁圖所示,其中抽氣泵的作用是使吸濾瓶與安全瓶中的壓強減小,跟常規(guī)過濾相比,采用抽濾

的優(yōu)點是可加快過濾速度、得到較干燥的沉淀(寫一條);

洗滌時,用“去氧水”作洗滌劑洗滌產品,作用是洗去晶體表面的雜質離子,同時防止CuCl被氧化。

II.(4)氫氧化鉀會吸收二氧化碳,鹽酸揮發(fā)出的HC1會影響氧氣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故C中盛放氫氧化鈉溶

液吸收二氧化碳,B中盛放保險粉(Na2s2。4)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氧氣,A中盛放CuCl的鹽酸溶液吸收CO,D

測定氮氣的體積,裝置的連接順序應為C-B-A-D;

(5)用D裝置測N2含量,讀數時應注意溫度降到常溫,上下調節(jié)量氣管至左右液面相平,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

低處相切(任意兩條)。

【點睛】

本題考查物質制備實驗、物質含量測定實驗,屬于拼合型題目,關鍵是對原理的理解,難點II.(4)按實驗要求連接

儀器,需要具備扎實的基礎。

n2+

20,MnO2+4H+2CI?^-?Mn+Cht+2H2OHC1Cl2取少量氯水于試管中,

WD

食鹽水

加入硝酸銀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有不正確,從實驗可知,氯水中含H+、cr,即氯氣與水反應生成

了H,和C「,氯的化合價從零價降低到T價,必然要有元素化合價升高,H已是最高價,不再升高,一定有其他元素

化合價的升高,而氯元素不一定只升高到+1價。酸性和漂白性加入蒸儲水溶液接近無色,說明c(Cb)幾乎降

低為零,加入等體積的飽和氯化鈉溶液,溶液還是淺黃綠色,說明氯離子的加入又生成了Ch,即氯氣和水的反應是可

逆反應,增大氯離子濃度,平衡向反應物方向移動,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