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2023年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樂山市2023年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樂山市2023年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樂山市2023年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樂山市2023年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學區(qū)2023年數(shù)學八上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

注意事項

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

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

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

3.考試結(jié)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

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

1.下列各式由左邊到右邊的變形中,是分解因式的為()

A.lOx2—5x=5x(2x—1)B.a(x+y)=ax+ay

C.x2—4x+4=x(x—4)+4D.x2—16+3x=(x—4)(x+4)+3x

2.等腰三角形有一個外角是110°,則其頂角度數(shù)是()

A.70°B.70°或40°C.40°D.110°或40°

3.如圖,將長方形ABCD的四個角向內(nèi)翻折后,恰好拼成一個無縫隙無重疊的四邊形EFGH,已知EH=6,EF=8,

則邊AO的長是()

C.10D.14

4.據(jù)廣東省旅游局統(tǒng)計顯示,2018年4月全省旅游住宿設施接待過夜旅客約27700000人,將27700000用科學計

數(shù)法表示為()

A.277xlO5B.0.277xlO8C.2.77xlO7D.2.77xlO8

5.如圖,AABC的外角NACD的平分線CP與NABC平分線BP交于點P,若NBPC=40。,則NCAP的度數(shù)是()

A.30°;B.40°;C.50°;D.60°.

6.如圖,在一個三角形的紙片(AABC)中,NC=90°,將這個紙片沿直線OE剪去一個角后變成一個四邊形ABED,

則圖中N1+N2的度數(shù)為()

B

A.180°B.90C.270°D.315°

7.如果把分式鼻中的x與y都擴大2倍,那么這個分式的值()

A.不變B.擴大2倍C.擴大4倍D.擴大6倍

8.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冬夢”正式發(fā)布.以下是參選的會徽設計的一部分圖形,其中是軸

對稱圖形的是()

A個。蠡

9.如圖,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我校開展了全體師生學習“弟子規(guī)”活動.對此學生會就本?!暗茏右?guī)學習的

重要性”對1000名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將得到的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后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扇形統(tǒng)計圖,可知認為“很重要”的人數(shù)

是()

不重要

11%/

重一般重要

要29%

A.110B.290C.400D.600

10.下列從左邊到右邊的變形,屬于因式分解的是().

A.2(〃—Z?)=2a—2Z?B.—2%+1=—2)+1

C.x2-2x+l=(x-l)2D.X2-y1=(x-y)2

11.如圖,直線l:y=—x,過點A(0,l)作y軸的垂線交直線1于點B,過點B作直線1的垂線交y軸于點Ai;過

-3

點Ai作y軸的垂線交直線1于點Bi,過點Bi作直線1的垂線交y軸于點A2;…按此作法繼續(xù)下去,則點A2OI5的坐標為

A.(0,42015)B.(0,423)c.(0,32015)D.(0,32014)

12.在MAABC中,NACB=90°,以AABC的一邊為邊畫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個頂點在AABC的其他邊上,

則可以畫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個數(shù)最多可畫幾個?()

A.9個B.7個C.6個D.5個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24分)

13.實數(shù)—行的相反數(shù)是.

14.在一次知識競賽中,有25道搶答題,答對一題得4分,答錯或不答每題扣2分,成績不低于60分就可獲獎.那

么獲獎至少要答對道題.

15.如圖,小穎同學折疊一個直角三角形的紙片,使A與3重合,折痕為OE,若已知AC=8m,BC=6cm,則CE

的長為.

16.若必+6+9是一個完全平方式,則k=.

17.計算圖—.

18.如圖,AB=AC,要使△ABE^^ACD,應添加的條件是(添加一個條件即可).

三、解答題(共78分)

19.(8分)如圖1,將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繞點A順時針旋轉(zhuǎn)90。至AADE,歹為AE上一點,且=連

接BF,作ND4E的平分線交8歹于點G,連接CG.

y/

圖l圖2

(1)若A尸=4,求石尸的長;

(2)求證:CG-AG=4IFG;

CN+AN

(3)如圖2,"為AD延長線上一點,連接CM,作AN垂直于CM,垂足為N,連接BN,請直接寫出---------

BN

的值.

20.(8分)學校開展“書香校園”活動以來,受到同學們的廣泛關注,學校為了解全校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隨機調(diào)查

了部分學生在一周內(nèi)借閱圖書的次數(shù),并制成如圖不完整的統(tǒng)計表.學生借閱圖書的次數(shù)統(tǒng)計表

借閱圖

4次及

書的次0次1次2次3次

以上

數(shù)

人數(shù)713a103

請你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l)a=,b=.

(2)該調(diào)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是,眾數(shù)是.

(3)請計算扇形統(tǒng)計圖中“3次”所對應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shù);

(4)若該校共有2000名學生,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估計該校學生在一周內(nèi)借閱圖書“4次及以上”的人數(shù).

4次

21.(8分)課本56頁中有這樣一道題:證明.如果兩個三角形有兩條邊和其中一邊上的中線分別相等,那么這兩個

三角形全等,

(1)小玲在思考這道題時.畫出圖形,寫出已知和求證.

已知:在一ABC和VAB'C'中,AB=AB-AC=AC',CD是ABC邊A5上的中線,C。'是VA'3'C'邊A3'上

的中線,CD=C'D'.

求證:Z\ABC之△A'B'C'.

請你幫她完成證明過程.

(2)小玲接著提出了兩個猜想:

①如果兩個三角形有兩條邊和第三邊上的中線分別相等,那么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②如果兩個三角形有兩條邊和第三邊上的高分別相等,那么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請你分別判斷這兩個猜想是否正確,如果正確,請予以證明,如果不正確,請舉出反例.

22.(10分)如圖,在中,ZC=90°,以頂點A為圓心,適當長為半徑畫弧,分別交AC,A3于點M、N,

再分別以點M、N為圓心,大于』MN的長半徑畫弧,兩弧交于點P,作射線AP,交邊5c于點。,若CZ>=4,AB=15,

2

則△450的面積是.

23.(10分)(1)如圖①,/MAN=90。,射線AE在這個角的內(nèi)部,點、B、C分別在NM4N的邊AM、AN上,

且=CELAE于點斤,瓦)_LA石于點。.求證:^ABD^ACAF;

(2)如圖②,點3、C分別在NM4N的邊AM、AN上,點E、尸都在NM4N內(nèi)部的射線A。上,Nl、N2分

別是AASE、AGLF的外角.已知AB=AC,且N1=N2=NB4C.求證:^ABE^ACAF;

(3)如圖③,在AABC中,AB=AC,AB>BC.點。在邊上,CD=2BD,點E、歹在線段AD上,

Z1=Z2=Z£L4C.若AABC的面積為15,求AACF與的面積之和.

24.(10分)(1)計算:79-(-1)2019-^27+|1-^|

(2)分解因式:(必+4『—16必

25.(12分)如圖,把一張長方形紙片ABCD折疊起來,使其對角頂點A與C重合,D與G重合,若長方形的長BC為8,

寬AB為4,求:

(1)DE的長;

(2)求陰影部分△GED的面積.

26.如圖是規(guī)格為8x8的正方形網(wǎng)格,請在所給網(wǎng)格中按下列要求操作:

(1)請在網(wǎng)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使點A的坐標為(-2,4),點3的坐標為(7,2);

(2)在第二象限內(nèi)的格點上找一點C,使點C與線段A3組成一個以A3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腰長是無理數(shù),畫出

AABC,則點C的坐標是AABC的周長是_(結(jié)果保留根號);

(3)作出AABC關于x軸對稱的AA'6'C'.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

1、A

【分析】根據(jù)分解因式的定義逐項判斷即得答案.

【詳解】解:A、10X2-5X=5X(2X-1),由左邊到右邊的變形是分解因式,故本選項符合題意;

B、?(x+j)=ax+ay,由左邊到右邊的變形不是分解因式,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C、x2—4x+4=x(x—4)+4,由左邊到右邊的變形不是分解因式,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D、X2—16+3x=(x—4)(x+4)+3x,由左邊到右邊的變形不是分解因式,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睛】

本題考查了分解因式的定義,屬于基礎概念題型,熟知概念是關鍵.

2、B

【分析】題目給出了一個外角等于110。,沒說明是頂角還是底角的外角,所以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討論.

【詳解】解:①當峰?!憬菫轫斀堑耐饨菚r,頂角為180。-110。=70。;

②當110。為底角的外角時,底角為180°-110。=70。,

頂角為180°-70°x2=40°.

故選民

【點睛】

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若題目中沒有明確頂角或底角的度數(shù),做題時要注意分情況進行討論,這是十分重要

的,也是解答問題的關鍵.

3、C

【分析】利用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易證四邊形EFGH為矩形,那么由折疊可得HF的長及為AD的長.

【詳解】解:VZHEM=ZAEH,ZBEF=ZFEM

:.ZHEF=ZHEM+ZFEM

=-ZAEM+-ZBEM=-(NAEM+ZBEM)=-xl80°=90°,

2222

同理可得:ZEHG=ZHGF=ZEFG=90°,

二四邊形EFGH為矩形,

,/AD=AH+HD=HM+MF=HF

HF=VEH2+EF2=A/62+82=10,

故答案為:C.

【點睛】

本題考查了旋轉(zhuǎn)、折疊、勾股定理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將AD轉(zhuǎn)化為HF.

4、C

【分析】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XIOn的形式,其中iW|a|<10,n為整數(shù).確定n的值時,整數(shù)位數(shù)減1即可.當

原數(shù)絕對值>10時,n是正數(shù);當原數(shù)的絕對值VI時,n是負數(shù).

【詳解】將27700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2.77X107,

故選:C.

【點睛】

此題考查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方法.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XIOn的形式,其中l(wèi)W|a|V10,n為整數(shù),表示時關鍵

要正確確定a的值以及n的值.

5、C

【解析】過點P作PELBD于點E,PFLBA于點F,PHLAC于點H,

;CP平分NACD,BP平分NABC,

;.PE=PH,PE=PF,ZPCD=-ZACD,ZPBC=-ZABC,

22

.\PH=PF,

...點P在NCAF的角平分線上,

AAP平分NFAC,

1

/.ZCAP=-ZCAF.

2

■:ZPCD=ZBPC+ZPBC,

ZACD=2ZBPC+2ZPBC,

XVZACD=ZABC+ZBAC,ZABC=2ZPBC,ZBPC=40°,

ZABC+ZBAC=ZABC+80°,

/.ZBAC=80°,

.,.ZCAF=180°-80°=100°,

.,.ZCAP=100°x-=50°.

2

故選C.

點睛:過點P向AABC三邊所在直線作出垂線段,這樣綜合應用“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與判定”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質(zhì)”

即可結(jié)合已知條件求得NCAP的度數(shù).

6、C

【分析】根據(jù)直角三角形與鄰補角的性質(zhì)即可求解.

【詳解】VZC=90°

/.ZEDC+ZDEC=90°

,Zl+Z2=l80°-ZEDC+180°-ZDEC=360°-(ZEDC+/DEC)=360。-90°=270°

故選C.

【點睛】

此題主要考查三角形的求解求解,解題的關鍵是熟知直角三角形與鄰補角的性質(zhì).

7、B

【分析】根據(jù)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處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數(shù),分式的值不變,可得答案.

【詳解】分式中二匕的x與y都擴大2倍,得2y二'也,

X+y2x+2yx+y

故選:B.

【點睛】

此題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解題關鍵在于掌握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處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數(shù),分式的值不變.

8、B

【分析】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求解即可.

【詳解】A.不是軸對稱圖形,本選項錯誤;

B.是軸對稱圖形,本選項正確;

C.不是軸對稱圖形,本選項錯誤;

D.不是軸對稱圖形,本選項錯誤.

故選B.

【點睛】

本題考查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軸對稱圖形的關鍵是尋找對稱軸,圖形兩部分折疊后可重合.

9,D

【分析】利用1000X“很重要”的人數(shù)所占的百分率,即可得出結(jié)論.

【詳解】解:1000X(1-11%-29%)=600

故選D.

【點睛】

此題考查的是扇形統(tǒng)計圖,掌握百分率和部分量的求法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10、C

【分析】根據(jù)因式分解的定義即可判斷.

【詳解】因式分解是指把多項式化成幾個單項式或多項式積的形式,A、B錯誤,C正確.

而。:%2一丁2=(x+y)(x-y),

故D不正確.

故選C.

【點睛】

此題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判斷,解題的關鍵熟知因式分解的定義.

11、A

【分析】根據(jù)所給直線解析式可得1與x軸的夾角,進而根據(jù)所給條件依次得到點Ai,Az的坐標,通過相應規(guī)律得到

A2015標即可.

【詳解】解:???直線1的解析式為:y=^-x,

-3

二直線1與x軸的夾角為30。,

???AB〃x軸,

:.ZABO=30°,

VOA=1,

??.AB=5

VAIB±1,

:.ZABAi=60°,

Z.AAi=3,

AAi(0,4),

同理可得A2(0,16),

...A2015縱坐標為:42015,

??.A2015(0,42015).

故選:A.

【點睛】

本題考查的是一次函數(shù)綜合題,先根據(jù)所給一次函數(shù)判斷出一次函數(shù)與X軸夾角是解決本題的突破點;根據(jù)含30。的

直角三角形的特點依次得到A、Ai、A2、A3…的點的坐標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12、B

【分析】先以MAABC三個頂點分別為圓心,再以每個頂點所在的較短邊為半徑畫弧,即可確定等腰三角形的第三個

頂點;也可以作三邊的垂直平分線確定等腰三角形的第三個頂點即得.

解:①如圖1,以B為圓心,BC長為半徑畫弧,交AB于點D,則/BCD就是等腰三角形;

②如圖2,以A為圓心,AC長為半徑畫弧,交AB于點E,則/ACE就是等腰三角形;

③如圖3,以C為圓心,BC長為半徑畫弧,交AB于M,交AC于點F,則/BCM、/BCF是等腰三角形;④如圖

4,作A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點H,則/ACH就是等腰三角形;⑤如圖5,作AB的垂直平分線交AC于點G,則

/AGB就是等腰三角形;⑥如圖6,作B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I,則/BCI就是等腰三角形.

故選:B.

【點睛】

本題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應用,通過作垂直平分線或者畫弧的方法確定相等的邊是解題關鍵.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24分)

13、72

【分析】根據(jù)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shù)為互為相反數(shù)進行解答.

【詳解】解:根據(jù)相反數(shù)的定義,

可得-0的相反數(shù)是0.

故答案為:、歷.

【點睛】

此題主要考查了實數(shù)的性質(zhì),關鍵是掌握相反數(shù)的定義.

14、1

【分析】設答對x道題可以獲獎,則答錯或不答(25-x)道題,根據(jù)成績=4X答對的題目數(shù)-2義答錯或不答的題目數(shù),即

可得出關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中的最小整數(shù)值即可得出結(jié)論.

【詳解】解:設答對x道題可以獲獎,則答錯或不答(25-x)道題,

依題意,得:4x-2(25-x)^60,

解得:x2,,

又x為整數(shù),

故X的最小為1,

故答案為:1.

【點睛】

題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根據(jù)各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正確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題的關鍵.

7

15、-

4

【分析】連接BE,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性質(zhì)可得BE=AE,再由勾股定理可得CB2+CE2=BE2.

【詳解】解:連接BE

由折疊可知,DE是AB的垂直平分線

;.BE=AE

設CE為x,則BE=AE=8-x

在RtaBCE中,

由勾股定理,得

CB2+CE2=BE2

:.62+x2=(8-x)2

7

解得X

4

7

ACE=-

4

【點睛】

考核知識點:勾股定理.根據(jù)折疊的性質(zhì),把問題轉(zhuǎn)化為利用勾股定理來解決.

16、±1.

【解析】試題分析:???多項式三+依+9是一個完全平方式,.?.左=±6.故答案為±1.

考點:完全平方式.

17、.

【解析】化簡第一個二次根式,計算后邊的兩個二次根式的積,然后合并同類二次根式即可求解:

^24-A/18xR=2&-^6=^/6.

18、AE=AD(答案不唯一).

【解析】要使AABE^AACD,已知AB=AC,NA=NA,則可以添加AE=AD,禾!]用SAS來判定其全等;或添加NB=/C,

利用ASA來判定其全等;或添加/AEB=NADC,利用AAS來判定其全等.等(答案不唯一).

三、解答題(共78分)

19、(1)EF=4母-4;(2)見解析;(3)0

【分析】(1)根據(jù)題意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知AF=AD=DE=4,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然后根據(jù)線段之間的

關系求解即可;

(2)過點A作APLBF,根據(jù)角平分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證明4PAG為等腰直角三角形,過點C作CQLBF,

利用AAS可證明△ABPgaBCQ,再利用全等的性質(zhì)及線段間的關系可證明ACQG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最后利用等

腰直角三角形邊的性質(zhì)可證明結(jié)論;

(3)過點B作BH±BN交NC的延長線于點H,利用AAS可證明△ABN^^CBH,再利用全等的性質(zhì)可證明△BHN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從而可得到答案.

【詳解】解:(1)由題可得A/7==/)£1=4,

...在等腰WAADE中,AE=yjAD2+DE2=472>

-,■EF=AE-AF=472-4;

(2)證明:如圖,過A作廠,

TAG平分NZME,且ZZM£=45。,

ZGAE=-ZDAE=22.5°,

2

又;AB=AF,AP±BF

BP=PF,NGFA=ZABF=1(180°—NBAF),

由題可得NBA。=90。,ZDAE=45°,

:.ZBAF=135°,

AGFA=ZABF=|x(180°-135°)=22.5°,

:.ZPGA=ZGAE+AGFA=45°,即AR4G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PG=PA,AG=41PG>

過C作

,:ZABP+NCBQ=ZBCQ+ZCBQ=90°,

ZABP=ZBCQ,

ZAPB=ZCQB=9Q°

在HfAABP與RtACBQ中,<ZABP=ZBCQ,

AB=BC

/.△ABP^ABCQ(AAS),

:.BP=CQ,AP=BQ,

又;PG=K4,

:.GP=BQ,

:.GP+PQ=BQ+PQ,即GQ=3P,

:.CQ=BP=GQ,

.?.△CQG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G=y/2QG=?BP=?PF,

???CG-AG=y/2PF-41PG=V2FG;

B

(3)如圖,過點B作BH,BN交NC的延長線于點H,

VBH±BN,ZABC=90°,

:.ZHBC+ZCBN=ZABN+ZCBN,

/.ZHBC=ZABN,

VBH1BN,AN±CM,

:.ZBHC+ZCNB=ZANB+ZCBN,

/.ZBHC=ZANB,

'/ABN=NCBH

在4ABN和△CBH中,<NANB=NCHB,

AB=CB

.1△ABN妾△CBH(AAS),

;.BH=BN,CH=AN,

ABHN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HN=0BN,

XVHN=HC+CN=AN+CN,

.\AN+CN=V2BN,

JN+AN=H

BN

.?/

【點睛】

本題考查了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性質(zhì),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等知識,較為綜合,關鍵在于作輔助

線構(gòu)造全等三角形.

20、(1)17、20;(2)2次、2次;(3)72;(4)120人.

【分析】(1)先由借閱1次的人數(shù)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得總?cè)藬?shù),總?cè)藬?shù)減去其他次數(shù)的人數(shù)求得a的值,用3次的人數(shù)

除以總?cè)藬?shù)求得b的值;

⑵根據(jù)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的定義求解;

(3)用360。乘以“3次”對應的百分比即可得;

(4)用總?cè)藬?shù)乘以樣本中“4次及以上”的人數(shù)所占比例即可得.

【詳解】(1)被調(diào)查的總?cè)藬?shù)為13+26%=50人,

.-.a=50-(7+13+10+3)=17,b%=1^xl00%=20%,即b=20,

故答案為17、20;

(2)由于共有50個數(shù)據(jù),其中位數(shù)為第25、26個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而第25、26個數(shù)據(jù)均為2次,

所以中位數(shù)為2次,

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是2次,

所以眾數(shù)為2次,

故答案為2次、2次;

(3)扇形統(tǒng)計圖中“3次”所對應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shù)為360x20%=72;

(4)估計該校學生在一周內(nèi)借閱圖書“4次及以上”的人數(shù)為2000x④=120人.

【點睛】

本題考查了統(tǒng)計表、扇形統(tǒng)計圖、眾數(shù)、中位數(shù)等,讀懂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表,從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注意眾數(shù)與中位數(shù)的求解方法.

21、(1)見解析;(2)命題①正確,證明見解析;命題②不正確,反例見解析

【分析】(1)先利用“SSS”證明△ADC/△AD'C',推出NA=NA,再根據(jù)“SAS”即可證明;

(2)①延長AD到E,使DE=AD,連接BE,延長A£>'到E,使=,連接BE'.先利用“SAS”證明

ABDE^ACDA,推出/£=BE=AC,同理推出NE'=ND'AC',B'E'=AC,再利用“SSS”證

明ZVIBE且△A8E',即可根據(jù)“SAS”證明結(jié)論正確;

②如圖3、圖4,一個是銳角三角形,一個是鈍角三角形,舉出反例,即可得到結(jié)論不成立.

【詳解】(1)???CD是A5邊上的中線,

:.AD^-AB,同理4。'=工46',

22

,?*AB=AB''?AD=AD'

vAC=AC',CD=C'D',

:.△ADC以ADC(SSS),

:.ZA=ZA,

AB=AB>AC=Ac',

:.△ABC^AA,B,C,(SAS);

(2)命題①正確,已知如圖1、圖2,

在ABC和VAEC中,AB=AB>AC=AC>A£>是ABC邊上的中線,A。'是VAEC邊B'C'上的中

線,且40=4。;

求證:△ABC/ZXAB'C'.

證明:延長AD到E,使DE=AD,連接BE,延長AD到E,使£)E'=AD,連接BE'.

AD是A6C邊BC上的中線,

/.BD=DC,

?:/BDE=/CDA

:.ABDE^ACDA(SAS),

/.ZE=ZZMC,BE=AC,

同理:ZE'=ZD'AC,B'E'=A!C,

VAC=Ac',BE=B'E'.

':AE=2AD,AE=2AD,AD=Ab?

???AE=A'E',AB=AB'>

△ABE且△A'JB'E'(SSS),

:.ZBAD=ZB'A,ZE=ZE',

ZDAC=ZD'AC,

ABAD+ADAC=ZB'Aiy+ZD'A'C',即ABAC=ZB'AC"?

AB=AB'>AC=Ac',

:.ZxABC^^AB'C(SAS);

命題②不正確,如圖3、圖4,

圖3圖1

在ABC和VA'3'C中,AB=AB-AC=AC',邊上的高線為AD,8,C'邊上的高線為A。',AD=AD^

ABC與VAEC不全等.

【點睛】

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作出常用輔助線,熟練應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題關鍵.

22、1

【解析】判斷出AP是N5AC的平分線,過點。作OELA5于E,根據(jù)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可得

DE=CD,然后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詳解】由題意得:AP是N3AC的平分線,過點。作于E.

又;NC=90°,:.DE=CD,...△A3。的面積=!A"OE='X15x4=1.

’22

EB

故答案為1.

【點睛】

本題考查了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性質(zhì)以及角平分線的畫法,熟記性質(zhì)是解題的關鍵.

23、(1)詳見解析;(2)詳見解析;(3)5.

【分析】(1)先利用相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NE4N=NASD,再通過“角角邊”證明AABD且AC4E即可;

(2)根據(jù)題意易得NBE4=NAFC,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質(zhì)與等量代換可得44E=NAC/,再通過“角角邊”證明

AABD^ACAF即可;

(3)同理(2)可得AABD且AC4/,因為C5=2B£>,所以BC=35D,貝!J

【詳解】(1)解:證明:??,NAWV=90°,

即NM4E+NE4N=90°,

又CFLAE,

:.ZBDA+ZCFA=90°,

ZMAE+ZABD=90°,

:.NEAN=ZABD,

在AABD和AC4產(chǎn)中,

NADB=NCFA

VJZABD=ZFAC,

AB=CA

:.SABD^CAF(AAS).

(2)解:證明:???N1=N2,

:.NBEA=ZAFC,

又;/區(qū)4。=/2,

ABAC=ZBAE+ZFAC,

Z2=ZFAC+ZACF,

:.NBAE=ZACF,

在AABE和AC4尸中,

NBEA=NAFC

':<NBAE=ZACF,

AB=CA

:./SABE^CAF(AAS).

(3)解:由(2)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