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教材新高考)鑒賞詩歌語言 講義(原卷版+解析)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教材新高考)鑒賞詩歌語言 講義(原卷版+解析)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教材新高考)鑒賞詩歌語言 講義(原卷版+解析)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教材新高考)鑒賞詩歌語言 講義(原卷版+解析)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教材新高考)鑒賞詩歌語言 講義(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02講鑒賞詩歌語言

目錄

命題特點

鑒賞詩歌的語言,除了理解詩歌語言的字面意義之外,還要分析語言的表達(dá)效果,進(jìn)而賞析詩歌表情

達(dá)意的語言特色。從歷年的高考試題看,對詩歌語言的鑒賞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品味關(guān)鍵詞(煉字).包括賞析詩眼

2賞析關(guān)鍵句(煉句)

3.賞析語言風(fēng)格。

我們還要看到,詩歌鑒賞實際上不是只是鑒賞語言,它與表達(dá)技巧、鑒賞形象和詩歌所表達(dá)的思想情感

價值觀有直接的關(guān)系。比方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鑒賞這句話,這是煉句試題,①

這句話意思是問我的哀愁有多少?就像那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無綿無盡。②這句詩運用了比喻絕設(shè)問的

修辭手法,把“愁”比喻成一江春水,又是一個設(shè)問句。③還是以景結(jié)情,用一句詩句來體現(xiàn)李煜的國恨

家仇,還有對往昔的追憶。修辭手法和以景結(jié)情其實也是表達(dá)技巧之一,也是表達(dá)詞人寫此首詞所要表達(dá)

的思想情感。所以說詩歌鑒賞是形象、語言、技巧和主旨融合在一起的,只是看從哪個角度去理解。

《念奴嬌赤壁懷古》

寫“眼前之景”,你認(rèn)為哪幾句寫得好?哪些字詞最富表現(xiàn)力?為什么?

《聲聲慢》李清照

1、那哪些因素讓易安“難安”呢?

2、(詩眼)“易安難安”的原因是什么?

《琵琶行》白居易

請問在詩中琵琶女一共彈奏了幾次?用文中的詩句回答聽者的感受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次彈奏】

1.一聞琵琶:“主人忘歸客不發(fā)”一為什么:好聽/“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1)“尋”“問”“移船”“邀”“添酒”“回?zé)簟边@一系列的動詞,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明確:

2.“尋聲暗問彈者誰……猶抱琵琶半遮面”

(2)琵琶女為何“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明確:

【第二次彈奏】

1.提問:找出描寫音樂的句子。

明確:

2.分析其中的音樂描寫。

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樂的什么特點?并分析比喻描寫的好處。

考點一煉字型語言類

古典詩歌煉字的規(guī)律

1、從位置上來說

五言詩的第二字、第三字、第五字,七言詩的第二字、第五字、第七字,常常是詩人煉字的常見位置。

2、從詞性上來說

詩人煉字時常會在“動詞”和“形容詞”上下功夫,當(dāng)然也有煉數(shù)詞、煉副詞的。

(1)煉動詞

動詞,如果用得精準(zhǔn),便具有凝練、形象、生動傳神的效果,詩歌中一些“多義”和“活用”的動詞,

往往是命題考查的重點。

在鑒賞詩歌時,一要重點關(guān)照動詞。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nèi)容。詩歌中的動詞,一是一般

動詞,二是活用動詞

①一般動詞

【例11陶潛:悠然“見”南山(聯(lián)系修飾語"悠然”考慮)“見”字表現(xiàn)出自然而然的悠閑。

【例2】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感受情趣)“鬧”字把無聲的姿態(tài)描摹得好像有聲音,寫盡

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

②活用動詞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將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活用為動詞來寫景抒情,豐富意蘊,

強化情感。這些詞,往往就是一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

【例1】周邦彥“風(fēng)老鶯雛,雨肥梅子”雛鶯在風(fēng)中長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寫出了其形態(tài),又見出

其動態(tài)。

【例2】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與“綠”道出了感嘆時光匆匆,春光易逝的

這份兒“著色的思緒”。

以上詩句中的“老”、“肥”、“綠”、“紅”,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這些詞語各有妙用,但有一點是共同

的,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詞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

例:云破月來花弄影。一一(張先《天仙子》)

“弄”字,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月下花枝在輕風(fēng)中舞動的美態(tài)。

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濺”“驚”二字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于國家分裂、國事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

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nèi)心痛苦。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評價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境界全出?!闭埛治銎涿?/p>

處?

鬧,熱鬧。(步驟一)當(dāng)它在詩句中與“紅杏”和“春意”組合在一起時,表現(xiàn)的正是春意盎然,春

光爛漫之意。此處運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春光無限的意境之美,(步驟二)表達(dá)了詩人對明媚

春光的喜愛之情。(步驟三)

【例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早上五盤嶺①

岑參

平旦驅(qū)駟馬,曠然出五盤②。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①蜀交界處峻嶺、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②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中的“斗”“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征鮮明,請作簡要分

析。(4分)

(2)煉形容詞

能達(dá)到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等效果。

例: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苦,由此可達(dá)人心。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請分析“潛”字和“細(xì)”字的妙處。

潛,偷偷的;細(xì),細(xì)細(xì)的,綿綿的。(步驟一)

這兩個字抓住了春雨柔軟連綿的特點;(步驟二)

運用擬人手法的運用,寓春雨以情趣,寫出了春雨只為潤物不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

雨之情。(步驟三)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勞停驛

歐陽修

孤舟轉(zhuǎn)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fā),驚灘鳥道前。

【注】此詩為歐陽修被貶峽州夷陵令時作。勞停驛,驛站名。

簡要分析第三聯(lián)中“荒”“瘦”二字的妙處。(4分)

解析:

【例1】“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币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例2】“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草枯以后,鷹的眼看得更清楚了,詩人卻不說看得清楚,而用了

“疾”(快),“快”比清楚更形象。雪融化以后,馬跑得更快了,詩人不說快,而用了“輕。比“快”形

象。

(3)煉數(shù)詞

經(jīng)過精心提煉的數(shù)量詞可以產(chǎn)生豐富雋永的詩情。

例:一片飛花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正愁人。

——杜甫《曲江二首》

解析: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分析該詞中數(shù)詞“七八”“兩三”的妙處?

解析:

【例】“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數(shù))枝開?!?/p>

解析:

(4)煉虛詞

副詞能夠產(chǎn)生豐富雋永的詩情。

例: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閨怨》)

解析:

【例】“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解析:

(5)疊詞

有突出意境、強化情感、增強韻律、渲染色彩等作用。疊詞中的擬聲詞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詩文生動、

形象,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李清照《聲聲慢》)

解析:

浪淘沙

【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①,春意闌珊。②

羅衾不耐五更寒。③夢里不知身是客,④一晌貪歡。⑤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注:①潺潺:形容雨聲。②闌珊:衰殘。③羅衾:綢被子。不耐:受不了。④身是客:指被拘汴京,

形同囚徒。⑤一晌:一會兒,片刻。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試分析潺潺的妙處?

解析:

(6)顏色詞

不僅能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而且能渲染氣氛、烘托心情、抒發(fā)感情。

一剪梅?舟過吳江

南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fēng)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解析:

關(guān)于煉字題高考問答模式一-

提問方式:

1.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2.這首詩詞中的哪個字是詩眼(詞眼)?

提問變體: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rèn)為它好在哪里?

或與其它字比較提出優(yōu)劣問題。

(7)詩眼

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xiàn)力最強的關(guān)鍵詞句。分析詩眼時,就注意從整體內(nèi)容分析詩眼,把

煉字和煉意結(jié)合起來鑒賞,這是我們閱讀鑒賞時必須注意的。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注】①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②毒龍:指世俗欲念。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rèn)為這首

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

解析:

【方法小結(jié)】

步驟一、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釋義)

步驟二、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有明顯手法一定要指出

步驟三、點出該字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dá)了怎樣的感情。(意境、感情)

2.旅夜書懷

杜甫

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橘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賞析“垂”“涌”的藝術(shù)性。

解析: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rèn)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

嗎?為什么?

答案:

4.請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鵬鵑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xì)有華。

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

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tuán)圜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詞的前兩句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解析:

5.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端居(閑居)

唐李商隱

遠(yuǎn)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悠悠:杳渺難期,悵然若失。

素秋:秋天的代稱。清冷感覺。

說說“敵”的妙處。

解析:

6.請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減字木蘭花

向子湮

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xiàn)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

真香妙質(zhì),不耐世間風(fēng)與日。著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

(1)“斜紅疊翠”一句,“紅”“翠”和“斜”“疊”字對春景的描寫各有其妙,請簡要分析。(4分)

解析:

7、請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好事近①陸游

流口放船歸,薄暮散花洲宿。

兩岸白蘋紅蓼,映一蓑新綠。

有沽酒處便為家,菱熒四時足。

明日又乘風(fēng)去,任江南江北。

①本詞寫于作者54歲時東歸江行途中。

賞析上片“映一蓑新綠”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處。(4分)

解析:

答題思路:

①肯定哪個好或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表層義和深層義;

③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你認(rèn)為好的字還原到句中,描摹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dá)了什么感情或烘托(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考點二煉句型語言類

1.含義

“煉句”指錘煉語句,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杜甫“語不驚人死

不休”。詩人常常經(jīng)過反復(fù)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貼切、最生動形象的詞語來

描摹事物或表情達(dá)意。煉句的意義在于:尺幅之內(nèi),含不盡之意。狀難寫之景如在

眼前,含不盡之意而在言外。所以在鑒賞古代詩歌的時候,對這些“煉”出來的古

詩名句要好好品味鑒賞。

詩歌句意題型的考查,選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這類句子或者是含蓄地

交代詩歌主旨,或者是描寫生動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義深亥兒

一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也可能是寫人的。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

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xì)節(jié)描寫等。理解一句詩一定要聯(lián)系上下句并

結(jié)合全詩進(jìn)行。

2.常見的命題方式

(1)請對這首詩第某聯(lián)進(jìn)行賞析。

(2)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某句的妙處。

(3)這句詩最具表現(xiàn)力,試簡要分析解答。

3.煉句常考類別

??碱悇e特色解讀

典例

內(nèi)容情感句

弄懂所給句子的基本意思,進(jìn)而把握其內(nèi)容、情感的內(nèi)涵,這是賞析句子的前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借廉

頗自比,表達(dá)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愿望和對宋室不能選用人才的慨嘆

語言特點句

倒裝,有錯位之美;對仗,有整飭之美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比珵榈寡b句,

按現(xiàn)代漢語語法順序,應(yīng)調(diào)整為“神游故國,應(yīng)笑我多情,華發(fā)早生”

表達(dá)技巧句

一般而言,高考選取的句子,都是在表達(dá)上有特色的句子,鑒賞時要看出其在

表達(dá)上的特別之處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p>

以秋日菊花喻人消瘦,暗示出相思之苦,耐人尋味

行文結(jié)構(gòu)句

高考所選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處:首句,有點題、開篇、奠定基調(diào)之妙;中間

句,有轉(zhuǎn)折文意、承上啟下之用;尾句,或卒章顯志,或另辟蹊徑,尤其是以景結(jié)

情句,有含蓄雋永之妙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涔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庇糜陂_篇,交代

時間、地點,點明季節(jié)特征,渲染出一種悲涼氣氛,為全詩奠定感情基調(diào)

考題引路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禮部貢院閱進(jìn)士就試

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xiāng)里獻(xiàn)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

【讀懂大意】紅木的案幾旁,縷縷暖香飄得輕;寬敞的考場里,清晨早就坐滿

了人。凝神靜氣看試卷啊,猶如戰(zhàn)士銜枚向前沖;筆走紙上如有神啊,好像春蠶食

葉聲不停。鄉(xiāng)里選賢才,首要條件是德性;殿試通過后,即在朝廷為公卿。吾今慚

愧體力衰,多病不堪耗精神;鑒別裁定望仔細(xì),有賴群公多費心。

【審題要點】賞析這一句精妙之處

【考題解析】本詩為作者唱和詩中的名篇,于嘉祐二年(1057)作。此年正月,

歐陽修權(quán)知禮部貢舉。他用行政手段來提倡古文,反對時文,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的勝利打下了基礎(chǔ)。此詩描繪進(jìn)士就試場面,氣氛熱烈。三四句寫舉子在闈中作文

情狀,生動傳神。尾聯(lián)希望群公精選賢能,表達(dá)了堅持文風(fēng)改革的決心。

【答題步驟】第一步:理解意蘊。試題下發(fā)后,舉子們奮筆疾書,一片沙沙的

聲音,好似春蠶在吃桑葉。

第二步:多角度賞析。本題主要從修辭手法角度賞析。首先,點出修辭,本句

“下筆春蠶食葉聲”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其次,具體分析,將考生們寫字的聲音比

作春蠶嚼桑葉的聲音,生動地寫出考生們應(yīng)考的情形,以聲音襯托考場的寂靜、莊

嚴(yán);最后,點出這樣寫所表現(xiàn)出的詩人的情感——看到才華橫溢的考生們內(nèi)心流露

出的喜悅之情。

【答案】①用春蠶食葉聲描摹考場內(nèi)考生落筆紙上的聲響,生動貼切;②動中

見靜,對比出考場的莊嚴(yán)寂靜;③強化詩人充滿希望的喜悅之情。

考點三語言風(fēng)格型語言類

語言特色

一般可表述為: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

調(diào)婉約、簡練生動,有節(jié)奏感、有音樂美、有藝術(shù)感染力等。

詩歌語言風(fēng)格方面的常識:

1、雄渾: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其特點是:骨力挺健,氣壯山河,氣吞宇宙,氣度豁

達(dá),氣慨恢宏,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

如: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王昌齡《出塞》);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王之渙《出塞》);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

城。(孟浩然《臨洞庭》);

2、豪放:豪邁奔放,謂之豪放。情感激蕩,格調(diào)昂揚;想象奇特,夸張出格;志向高遠(yuǎn),襟懷曠達(dá);

傲骨嶙峋,狂蕩不羈。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將進(jìn)酒》;白發(fā)三千丈,緣愁是個長。如:(李白《秋

浦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沉郁: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俺羷t不浮,郁則不薄。”例杜甫之詩的“三吏”、“三別”、

《兵車行》、《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4、悲慨: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

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彼木鋵懥怂姆N景色,有動景,有靜景,有近景,有遠(yuǎn)景,有實景,有虛景,色彩絢

麗,語言清新生動。

5、質(zhì)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

淡不等于簡陋和寒倫,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xiàn)了詩人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歸園田

居(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6、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

7、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發(fā),或

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答題思路:

(1)用一兩個詞準(zhǔn)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方法技巧】

(一)賞析詩句四技巧

1.弄懂表層含意

這是從句子的內(nèi)容、情感方面出發(fā)的,也是賞析句子的前提。回答此類問題時,要著眼全篇,不能孤

立地評析某一詩句。

2.把握句式特點

類型特點

倒裝句有種錯位的美

互文句有種開合的美

對仗句有種整飭的美

煉字句有種凝練的美

3.關(guān)注表達(dá)技巧

有的運用修辭手法,有的運用表現(xiàn)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選取的句子,都是在表達(dá)上有特色的句子。

鑒賞時要看出其在表達(dá)上的特別之處。

4.注意句子位置

注意從句子的位置出發(fā),把它放在全詩整體的框架內(nèi),做到句不離篇。句子在詩中的位置不同,其作

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

首句點題、開篇、奠定感情基調(diào)

中間句轉(zhuǎn)折文意、承上啟下

尾句或卒章顯志,或另辟新境,或含蓄雋永(以景結(jié)情句)

(-)解題步驟

1、解讀內(nèi)涵:結(jié)合詩句的語境概括詩句的內(nèi)容

2、抓住特點:抓住詩句寫法或內(nèi)容上突出的一點簡析

3、點出情境:點出該句營造的意境和表達(dá)的情感

4、整合答案:按照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細(xì)心檢查

(2023年新高考1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答友人論學(xué)

林希逸

逐字箋來學(xué)轉(zhuǎn)難?,逢人個個說曾顏②。

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

禪要自參求印可,仙須親煉待丹還。

賣花擔(dān)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③。

【注】①箋:注釋。這里指研讀經(jīng)典。②曾顏:孔子的弟子曾參和顏回。③鶴山:南宋學(xué)者魏了翁,

號鶴山。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首聯(lián)描述了當(dāng)時人們不畏艱難、努力學(xué)習(xí)圣人之道的學(xué)術(shù)風(fēng)氣。

B.詩人認(rèn)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獲得,不能簡單依靠口耳相傳。

C.頸聯(lián)中使用“自”“親”二字,以強調(diào)要獲得真正學(xué)識必須親自鉆研。

D.詩人采用類比等方法闡明他的治學(xué)主張,使其淺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詩的尾聯(lián)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賣花擔(dān)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神也?!苯Y(jié)合本詩主題,談

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023年新高考2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湖上晚歸

林逋

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

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

依稀漸近誅茅地㈤,雞犬林蘿隱隱聲。

【注】誅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描寫自己乘船歸家途中所見,筆下畫面隨著行程逐次展開,自然流暢。

B.詩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暉的映照之下,有動有靜,多姿多彩,令人愉悅。

C.詩人如處仙境的感覺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

D.詩人調(diào)動多種感官,從不同的角度進(jìn)行描寫,狀物生動,筆觸鮮活而細(xì)膩。

16.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边@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

第02講鑒賞詩歌語言

目錄

命題特點

鑒賞詩歌的語言,除了理解詩歌語言的字面意義之外,還要分析語言的表達(dá)效果,進(jìn)而賞析詩歌表情

達(dá)意的語言特色。從歷年的高考試題看,對詩歌語言的鑒賞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品味關(guān)鍵詞(煉字).包括賞析詩眼

2賞析關(guān)鍵句(煉句)

4.賞析語言風(fēng)格。

我們還要看到,詩歌鑒賞實際上不是只是鑒賞語言,它與表達(dá)技巧、鑒賞形象和詩歌所表達(dá)的思想情感

價值觀有直接的關(guān)系。比方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鑒賞這句話,這是煉句試題,①

這句話意思是問我的哀愁有多少?就像那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無綿無盡。②這句詩運用了比喻絕設(shè)問的

修辭手法,把“愁”比喻成一江春水,又是一個設(shè)問句。③還是以景結(jié)情,用一句詩句來體現(xiàn)李煜的國恨

家仇,還有對往昔的追憶。修辭手法和以景結(jié)情其實也是表達(dá)技巧之一,也是表達(dá)詞人寫此首詞所要表達(dá)

的思想情感。所以說詩歌鑒賞是形象、語言、技巧和主旨融合在一起的,只是看從哪個角度去理解。

《念奴嬌赤壁懷古》

寫“眼前之景”,你認(rèn)為哪幾句寫得好?哪些字詞最富表現(xiàn)力?為什么?

明確:

“亂”:巖石山崖的奇形險怪。怪石參差錯落。

“穿”: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巨崖陡峭崢蝶,突兀怒起,直插云霄。

仰視所見,從形的角度,寫出了山石奇峭高峻。

“驚”:既狀波濤的洶涌,又傳達(dá)人的感受驚心動魄?!绑@”:本意為“馬駭也”,像驚馬一樣的波浪拍擊

著岸邊,非常兇猛,寫出江水的洶涌澎湃。

“拍”:波濤力度之大。江水浩蕩,波濤洶涌,撞擊江岸,發(fā)出震耳欲聾、驚心動魄的轟響。

俯視所得,從聲的角度。寫出了波濤粗野兇暴的性格,而且還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氣勢。

“卷”: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猶如白雪。

遠(yuǎn)視所見,從色的角度?!芭陌丁焙蟮摹绑@濤”所出現(xiàn)的浪花飛濺的奇麗景象。這三句寫景,真是字字

珠磯,歷歷在目。

“卷”、“千堆雪”更讓人浮想聯(lián)翩:一邊是無堅不摧的長江,一邊是堅無不摧的赤壁,一聲聲巨雷般

的撞擊聲中,飛濺起無數(shù)雪白的浪花,展示古戰(zhàn)場蒼莽古老的氣勢,令人聯(lián)想起赤壁廛戰(zhàn)的血火交映的歷

史畫面和英雄人物。

這三句運用擬人、比喻、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從聲音、色彩、姿態(tài)、氣勢等方面描繪赤壁的奇景和

長江的氣勢,也暗寫下闋赤壁之戰(zhàn)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現(xiàn)作者的豪邁奮發(fā)意氣,渲染了

環(huán)境氣氛。

《聲聲慢》李清照

1、那哪些因素讓易安“難安”呢?

首先是氣候:“乍暖還寒時候”和“晚來風(fēng)急”

秋意漸濃,秋風(fēng)又起,忽暖忽冷的天氣,捉摸不定的氣候,萬物蕭索的殘秋,最能勾起人們的愁思和煩

惱。詞人說最難將息,其實是心中苦悶最集中體現(xiàn)。

其次是: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鴻雁傳書”,雁是傳遞信息的使者,而此時失去丈夫的李清照已經(jīng)“無信可傳”,“征鴻過盡,萬千

心事難寄”,大雁飛過,激起了詞人“亡夫之痛”。

而更重要的是“北雁南飛”,詞人因為國都南遷,也從北方流落南方,見此情境,自然引起詞人“國

破家亡之苦”。

再有: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黃花細(xì)瘦的花瓣如詩人憔悴的容顏。這不禁讓人想起,“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詞人

枉度一生,桑榆晚景,愈加孤寂凄涼。物境牽惹,她內(nèi)心的痛楚如何能安。

還有: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有詩云: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生離死別、國破家亡的萬千愁緒如點點滴滴的梧桐雨,連

綿不絕,聲聲入心,如何能使人心安?

2、(詩眼)“易安難安”的原因是什么?

詞人直接告訴我們,她“難安”的原因是心中排遣不了的愁緒。

“愁”凄凄慘慘戚戚正傷心這次第,怎一次愁字了得

這些詞句中,詞人直接抒發(fā)愁情,直抒胸臆。

《琵琶行》白居易

請問在詩中琵琶女一共彈奏了幾次?用文中的詩句回答聽者的感受是什么?

第一次:“主人忘歸客不發(fā)”驚異(暗寫、略寫)

第二次:“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醉(明寫、詳寫)

第三次:“滿座重聞皆掩泣”、“江州司馬青衫濕”傷悲(明寫、略寫)

分析三次音樂:

【第一次彈奏】

1.一聞琵琶:“主人忘歸客不發(fā)”一為什么:好聽/“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2.“尋聲暗問彈者誰……猶抱琵琶半遮面”

(1)“尋”“問”“移船”“邀”“添酒”“回?zé)簟边@一系列的動詞,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明確:急切、欣喜。“他鄉(xiāng)遇故知”

(2)琵琶女為何“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明確:矛盾、含羞。已經(jīng)從良不愿意再拋頭露面,又感受到作者的熱情,知音難覓。

【第二次彈奏】

1.提問:找出描寫音樂的句子。

明確: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

事。一序曲

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

盤。一第一樂曲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

聲。一第二樂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一第三樂曲

曲終收撥當(dāng)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一曲終

2.分析其中的音樂描寫。

(1)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樂的什么特點?并分析比喻描寫的好處。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語(細(xì)膩優(yōu)美)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錯落有致、清脆圓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圓潤清脆錯落有致)

幽咽泉流冰下難(婉轉(zhuǎn)流利)

銀瓶乍破水漿迸(激越高亢)

鐵騎突出刀槍鳴。(氣勢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凄厲,戛然而止)

考點一煉字型語言類

古典詩歌煉字的規(guī)律

1、從位置上來說

五言詩的第二字、第三字、第五字,七言詩的第二字、第五字、第七字,常常是詩人煉字的常見位置。

2、從詞性上來說

詩人煉字時常會在“動詞”和“形容詞”上下功夫,當(dāng)然也有煉數(shù)詞、煉副詞的。

(1)煉動詞

動詞,如果用得精準(zhǔn),便具有凝練、形象、生動傳神的效果,詩歌中一些“多義”和“活用”的動詞,

往往是命題考查的重點。

在鑒賞詩歌時,一要重點關(guān)照動詞。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nèi)容。詩歌中的動詞,一是一般

動詞,二是活用動詞

①一般動詞

【例11陶潛:悠然“見”南山(聯(lián)系修飾語"悠然”考慮)“見”字表現(xiàn)出自然而然的悠閑。

【例2】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感受情趣)“鬧”字把無聲的姿態(tài)描摹得好像有聲音,寫盡

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

②活用動詞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將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活用為動詞來寫景抒情,豐富意蘊,

強化情感。這些詞,往往就是一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

【例1】周邦彥“風(fēng)老鶯雛,雨肥梅子”雛鶯在風(fēng)中長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寫出了其形態(tài),又見出

其動態(tài)。

【例2】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與“綠”道出了感嘆時光匆匆,春光易逝的

這份兒“著色的思緒”。

以上詩句中的“老”、“肥”、“綠”、“紅”,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這些詞語各有妙用,但有一點是共同

的,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詞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

例:云破月來花弄影。一一(張先《天仙子》)

“弄”字,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月下花枝在輕風(fēng)中舞動的美態(tài)。

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濺”“驚”二字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于國家分裂、國事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

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nèi)心痛苦。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評價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境界全出?!闭埛治銎涿?/p>

處?

鬧,熱鬧。(步驟一)當(dāng)它在詩句中與“紅杏”和“春意”組合在一起時,表現(xiàn)的正是春意盎然,春

光爛漫之意。此處運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春光無限的意境之美,(步驟二)表達(dá)了詩人對明媚

春光的喜愛之情。(步驟三)

【例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早上五盤嶺①

岑參

平旦驅(qū)駟馬,曠然出五盤②。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①蜀交界處峻嶺、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②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中的“斗”“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征鮮明,請作簡要分

析。(4分)

①“斗”字,相斗之意,描寫了兩岸崖石聳峙欲錯,猶如兩獸相斗,凸顯了江崖陡峭、崢噪之勢。

②“攢”字,湊集、聚攏之意,描寫群峰相連,層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畫了峰巒密集、重疊之

態(tài)。

(2)煉形容詞

能達(dá)到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等效果。

例: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苦,由此可達(dá)人心。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請分析“潛”字和“細(xì)”字的妙處。

潛,偷偷的;細(xì),細(xì)細(xì)的,綿綿的。(步驟一)

這兩個字抓住了春雨柔軟連綿的特點;(步驟二)

運用擬人手法的運用,寓春雨以情趣,寫出了春雨只為潤物不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

雨之情。(步驟三)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勞停驛

歐陽修

孤舟轉(zhuǎn)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fā),驚灘鳥道前。

【注】此詩為歐陽修被貶峽州夷陵令時作。勞停驛,驛站名。

簡要分析第三聯(lián)中“荒”“瘦”二字的妙處。(4分)

解析:“荒”“瘦”二字,有地僻、田瘦之意,數(shù)縷荒煙,幾戶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顯荒涼冷落;

瘦野薄田,狹促如刀,瘦瘠之至?!盎氖荨倍?,乃尋常字眼,但在此運用十分貼切,顯得自然而工穩(wěn),

能傳達(dá)出詩人面對“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寄寓了詩人對山民的憐憫、關(guān)切,以

及詩人被貶蠻荒的失意,極好地豐富了全詩的情感內(nèi)涵。

【例1】“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币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例2】“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辈菘菀院?,鷹的眼看得更清楚了,詩人卻不說看得清楚,而用了

“疾”(快),“快”比清楚更形象。雪融化以后,馬跑得更快了,詩人不說快,而用了“輕”,比“快”形

象。

(3)煉數(shù)詞

經(jīng)過精心提煉的數(shù)量詞可以產(chǎn)生豐富雋永的詩情。

例:一片飛花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正愁人。

——杜甫《曲江二首》

解析:落下一片花瓣都要減掉一層春色,而今,萬點飄墜,落花紛紛,更使人煩惱愁悶。通過前后對

照,描寫一片花飛,春殘之始,風(fēng)飄萬點,春殘欲盡的殘春景色,抒發(fā)詩人滿腹的怨愁。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分析該詞中數(shù)詞“七八”“兩三”的妙處?

解析:七八顆星是寥落的疏星,兩三點雨是輕微的小雨,(步驟一)幾個數(shù)詞的運用使我們感到了夜色

微雨中一種輕柔的美,營造了一種恬靜、祥和的氣氛,(步驟二)表達(dá)了作者對豐收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nóng)

村生活的熱愛。(步驟三)

【例】“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數(shù))枝開?!?/p>

解析:“一枝”比“數(shù)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開的特點,更能突出詩題中的“早”字。(補充)據(jù)

傳,齊己以詩求教于鄭谷,鄭谷將“數(shù)”改為“一”,齊己佩服不已,尊稱鄭谷為“一字師”。

(4)煉虛詞

副詞能夠產(chǎn)生豐富雋永的詩情。

例: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閨怨》)

解析:少婦登翠樓時興沖沖,而因眼簾的柳色卻想起了丈夫,生發(fā)出傷感,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僅一“忽”

字就傳達(dá)得淋漓盡致。

【例】“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p>

解析:“自”與“空”這兩個副詞是本詩的詩眼,只有明白其含意,我們才能深切體會到祠堂前凄涼冷

落的氣氛,而詩人的萬千感慨也下是由此而生發(fā)的。

(5)疊詞

有突出意境、強化情感、增強韻律、渲染色彩等作用。疊詞中的擬聲詞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詩文生動、

形象,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李清照《聲聲慢》)

解析:三組疊詞,直抒胸臆,給人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感,詞人在彷徨中等待、尋覓,到頭來只有孤燈

單影相伴。千百種愁緒彌漫心頭和空中,久久不散,余味無窮。

浪淘沙

【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①,春意闌珊。②

羅衾不耐五更寒。③夢里不知身是客,④一晌貪歡。⑤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注:①潺潺:形容雨聲。②闌珊:衰殘。③羅衾:綢被子。不耐:受不了。④身是客:指被拘汴京,

形同囚徒。⑤一晌:一會兒,片刻。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試分析潺潺的妙處?

解析:“潺潺”一詞擬春雨之聲,使讀者如聽春雨之淅瀝,想起乍暖之還寒;(步驟一)

冷雨淅瀝,落在簾外,聽在耳邊,冷在心中,(步驟二)

而這位亡國之君的家仇國恨便立刻涌上心頭(步驟三)。

(6)顏色詞

不僅能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而且能渲染氣氛、烘托心情、抒發(fā)感情。

一剪梅?舟過吳江

南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fēng)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解析:從櫻桃紅了,芭蕉綠了,能感覺到時間的推移,時序的變化,(步驟一)

而在這紅了的櫻桃和綠了的芭蕉上,作者不僅要表達(dá)的是時序的變化,(步驟二)

更有一種青春易逝的傷感。(步驟三)

關(guān)于煉字題高考問答模式一-

提問方式:

1.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2.這首詩詞中的哪個字是詩眼(詞眼)?

提問變體: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rèn)為它好在哪里?

或與其它字比較提出優(yōu)劣問題。

(7)詩眼

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xiàn)力最強的關(guān)鍵詞句。分析詩眼時,就注意從整體內(nèi)容分析詩眼,把

煉字和煉意結(jié)合起來鑒賞,這是我們閱讀鑒賞時必須注意的。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注】①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②毒龍:指世俗欲念。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rèn)為這首

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

解析:“詩眼”分別是“咽”、“冷”,“咽”為嗚咽之聲,冷有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

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把省?、“冷”兩字繪聲繪色、

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色(意境)。

【方法小結(jié)】

步驟一、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釋義)

步驟二、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有明顯手法一定要指出

步驟三、點出該字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dá)了怎樣的感情。(意境、感情)

2.旅夜書懷

杜甫

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橘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