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構造 前言教材_第1頁
內燃機構造 前言教材_第2頁
內燃機構造 前言教材_第3頁
內燃機構造 前言教材_第4頁
內燃機構造 前言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燃機構造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適用內燃機車用柴油機

康明斯公司QSK19R柴油機

輸出功率:560KW

時速:>200km/h

船用柴油機WNSIT公司W64型柴油機缸數:7缸輸出功率:14000kW前言內燃機構造是工科院校熱能動力工程專業(yè)的第一門專業(yè)課程。以講述內燃機基本工作原理和常用內燃機的構造為主,對內燃機的新技術及新結構也作了一般介紹。內燃機一百多年來廣泛應于工業(yè)、農業(yè)、交通運輸等各個領域,盡管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材料應用于內燃機,使內燃機的動力性、經濟性有了極大提高。但是,內燃機的基本結構卻無大的變化,學習這門課程,深入了解內燃機結構,為學習后續(xù)專業(yè)課,為將來從事內燃機設計、制造和試驗研究,打下扎實基礎。內燃機構造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除了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和拆裝實驗外,同學們應該多到實驗室,了解、拆裝發(fā)動機及部件,以加深對內燃機結構的認識。參考書目《內燃機構造》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拖拉機構造》機械工業(yè)出版社《汽車構造》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車發(fā)動機汽油噴射系統(tǒng)》人民交通出版社《摩托車構造》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內燃機發(fā)展歷史

主要有三個階段,即煤氣機

汽油機

柴油機。1.煤氣機:1860年,法國人勒納仿照蒸汽機制成煤氣機,但這種煤氣機不能實際使用。1876年,德國人奧托(Otto)研制了實用的煤氣機,這種煤氣機是等容燃燒的四沖程煤氣機。

2.汽油機:汽油機的發(fā)明是自1883年英國人司派爾仿照奧托四沖程煤氣機,研制汽油機開始。1885年,汽油機得到廣泛的應用。內燃機發(fā)展歷史和發(fā)展趨勢1887年第一臺汽油機汽車制成。汽油機的特點:汽油機具有重量輕,價格低廉,運轉平穩(wěn),起動容易,使用簡便等優(yōu)點,經不斷改進,迄今已日趨完善。

3.柴油機柴油機的發(fā)明、研制,沿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從改進已有汽油機故障,特別是防止早燃方面進行。代表人物是英國人斯托爾斯,1885~1890年。(2)從提高汽油機熱效率,特別是通過提高壓縮壓力,達到燃料自燃的理論進行研究。他們的代表人物是:德國人班克教授,1890年。和德國人狄塞爾(Diesel)工程師,1893~1897年。由于狄塞爾的不懈努力,1897年柴油機研制成功,1898年柴油機作為商品出售,1950年柴油機得到廣泛應用。柴油機首創(chuàng)了壓燃點火方式,采用較高的壓縮比,提高了熱效率。

4、轉子發(fā)動機:

1954年德國工程師F.汪克爾提出了轉子發(fā)動機方案,并于1958年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臺轉子發(fā)動機。1964年德國NSU公司首先把轉子發(fā)動機裝在轎車上作為正式產品。1967年日本東洋工業(yè)公司開始成批生產轉子發(fā)動機轎車。德國NSU公司生產的雙缸水冷轉子發(fā)動機轉子發(fā)動機四行程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在內燃機發(fā)展過程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兩個人是:德國人奧托(Otto)和狄塞爾(Diesel)。現在,內燃機在動力機械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這和內燃機具有較高的熱效率有關。柴油機的熱效率46%汽油機的熱效率34%往復式蒸汽機的熱效率12%我國內燃機發(fā)展史與現狀1901年,上海均和安機器廠研制了我國第一臺內燃機。1909年,上海求新機器輪船廠生產了我國第一臺5馬力煤氣機。目前,我國內燃機生產能力巨大,尤其是小功率柴油機和摩托車,無論生產能力和年產量都居世界前列。以摩托車為例,20世紀末我國已有年產2000萬輛的生產能力,1999年,年產摩托車1130萬輛,產量居世界首位。2001年,我國年產摩托車1236萬輛,占世界摩托車產量的二分之一!影響我國內燃機發(fā)展的因素1、存在問題主要是技術含量低和質量水平不穩(wěn)定,直接影響我國內燃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例如:1998年,我國生產摩托車879萬輛,出口僅11萬輛;而日本1997年生產268萬輛,出口卻高達145萬輛。項目1998年中國年產摩托車879萬輛1997年日本年產摩托車286萬輛年出口量

11萬輛

145萬輛出口歐洲

2.46萬輛

54.69萬輛出口北美

1.05萬輛

28.05萬輛出口南美

3.51萬輛

18.23萬輛

2、我國摩托車企業(yè)面臨知識產權問題

由于我國摩托車工業(yè)的“拿來主義”,企業(yè)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與自主開發(fā)能力。一個企業(yè)引進,其它企業(yè)紛紛仿制,進而侵犯知識產權事件屢有發(fā)生。1999年北京國際摩托車展覽會上,幾個國內廠家的參展摩托車因侵犯日本本田公司的外觀設計專利權而被當場查獲。(此前還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