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2020年初中物理畢業(yè)、升學統(tǒng)一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常州市2020年初中物理畢業(yè)、升學統(tǒng)一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常州市2020年初中物理畢業(yè)、升學統(tǒng)一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常州市2020年初中物理畢業(yè)、升學統(tǒng)一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常州市2020年初中物理畢業(yè)、升學統(tǒng)一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州市2020年初中畢業(yè)、升學統(tǒng)一文化考試物理試卷

(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橡膠棒與毛皮摩擦后,橡膠棒帶負電荷,這是因為摩擦使橡膠棒()

A、失去一些電子B、得到一些電子C、失去一些質(zhì)子D、得到一些質(zhì)子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是電荷的轉(zhuǎn)移,得到電子的物質(zhì)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質(zhì)帶

正電.

解答:毛皮與橡膠棒摩擦時,毛皮失去電子,橡膠棒得到電子,由于電子帶負電,所以

橡膠棒帶負電;故選B.

2.一件俄制宇航服曾被丟棄在太空空間站內(nèi)的宇航員透過舷窗盯著艙外的宇航服看,

B、自己

C、舷窗

U艙內(nèi)把手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

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

則物體是靜止的.

解答:以宇航服為參照物,宇航員和宇航服之間的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所以感

覺自己在向后運動;

以自己或舷窗或艙內(nèi)把手為參照物,自己和自己或舷窗或艙內(nèi)把手之間的相對

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感覺自己是靜止的.故選A

3.近年關于“吸物超人”的報道層出不窮,把陶瓷盤、塑料遙控器金屬勺等物往“超

人”胖乎乎、汗涔涔的身上按一下,物體就被身體“吸”住

而不掉下來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超人”身上有強磁性,所以能夠吸物

B、“超人”身上有靜電,所以能夠吸物

C、“超人”身上有汗水,所能夠粘住物

R“超人”身體吸物是假,大氣壓物真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物體就被身體“吸”住而不掉下來,其實是大氣壓的作用,而不是

磁性、靜電和粘性等.解答:把陶瓷盤、塑料遙控器、金屬勺等物往“超人”

胖乎乎汗津津的身上按一下,物體就被身體“吸”住而不掉下來,其實是先擠

出物體與人身體間的空氣,使里面氣壓減小,然后物體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

壓在了我的身上.與磁性、靜電和粘性等沒有任何關系,故只有選項D的說法

正確.故選D.

4.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氣,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下列逃跑圖中正(確的是)

B.C.D.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O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折射光線、

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當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zhì)中時,折射

光線向靠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zhì)斜

射進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向遠離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A、圖中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應向遠離法線方向偏折,而

圖中折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故A錯誤;

B、圖中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應向遠離法線方向偏折,而圖中折

射光線向法線靠近了,故B錯誤;

C、圖中描述的是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

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故C正確;

D、圖中描述的是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的情境,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兩種介

質(zhì)中,故D錯誤.

故選C.

5.如圖所示,閉合開盤A、B、C、D四個小磁針靜止時指向正確的是)

A小磁針AB、小磁針BC、小磁針CD、小磁針D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首先根據(jù)電源的正負極判定電流方向,由電流方向判斷通電螺線管

的磁極,利用安培定則判斷出通電螺線管周圍磁場方向,然后根據(jù)小磁針靜止

時N極所指的方向和磁感線的方向一致,從而判斷出小磁針靜止時方向.

解答:根據(jù)電源的正負極在圖上標出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如圖.

根據(jù)電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則判斷螺線管的磁極,如

圖.

根據(jù)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N極出來回到S極,畫出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如圖.

根據(jù)磁場中任一點小磁針北極和該點的磁感線方向一致,所以A磁針N極指向

左端;B磁針N極指向右端;C磁針N極指向右端;D磁針N極指向左端,只

有C磁針指向正確.

故選C.

6.寄生蠅一旦聽到寄主(如蟋蟀)發(fā)聲,就能憑聽覺確定其位置,將卵產(chǎn)于寄主體表,

幼蟲孵出后就鉆人寄主體內(nèi)眷食其身體.寄生蠅一旦聽到捕食者(如蝙蝠)發(fā)聲,就

立刻逃逸.蟋蟀發(fā)聲頻率是5.OXIChHz蝙蝠發(fā)聲頻率是1.25X105HZ林區(qū)需要吸引

寄生蠅殺滅害蟲;養(yǎng)蠶中心需要驅(qū)趕寄生蠅以保護蠶寶寶林區(qū)和養(yǎng)蠶中心需要設置

聲源的振動周期分別為()

A5X10-31.25X10-5SB、1.25X10-55X10-3SC、2X10^8X10-6S

R8X10-62X10-4S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周期與頻率的關系是f=l/T,根據(jù)此公式分別求出蟋蟀和蝙蝠發(fā)聲

的振動周期.

解答:解:林區(qū)需要吸引寄生蠅殺滅蟋蟀,就要模擬蟋蟀的發(fā)聲頻率f=5.0X

IOBHZ,所以模擬蟋蟀的發(fā)聲,聲源振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t=l/T=l/5.0X

103Hz=2X10-4S;

養(yǎng)蠶中心需要驅(qū)趕寄生蠅以保護蠶寶寶,就要模擬蝙蝠的發(fā)生頻率f=1.25X

105Hz,

所以模擬蝙蝠的發(fā)聲,聲源振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t=l/T=l/1.25X105HZ=8X

10-es.

故選C.

7.小明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掛鉤碼前,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R

衡杠桿上每格距離相等,桿上A,B、c、D的位置如圖所示當A

點掛4個鉤碼時,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B點掛5個鉤碼B、C點掛4個鉤碼

C、D點掛1個鉤碼D、D點掛2個鉤碼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杠桿平衡條件:動力義動力臂=阻力又阻力臂.

解答:設每個鉤碼重力為F,每個小格長度為L,則O點左側力與力臂的積為:

4FX3L=12FL;

A、B點掛5個鉤碼時,杠桿右側力與力臂的積為:5FX2L=10FIK12FL,杠桿

不能平衡,故A錯誤;

B、C點掛4個鉤碼時,杠桿右側力與力臂的積為:4FX4L=16FI>12FL,杠桿

不能平衡,故B錯誤;

C、D點掛1個鉤碼時,杠桿右側力與力臂的積為:FX6L=6FIK12FL,杠桿不

能平衡,故C錯誤;

D、D點掛2個鉤碼時,杠桿右側力與力臂的積為:2FX6L=12FL=12FL杠桿

能平衡,故D正確.

故選D

8.如圖所示,兩容器中分別裝有相同高度的水和鹽水鹽水,A、B、

C點液體的壓強分別為、p、p,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ABC

ApA<PB<CPrBABpC>p>p

GPA<P1rpeD,PA=P=PC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由液體壓強公式p=Pgh可知,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

有關.且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因此要比較ABCE點的液體壓

強大小就要從液體的密度和所處的深度兩方面考慮.

解答:AB兩點,液體的密度相同,但深度不同,由于A所處的深度小于B所

處的深度,所以p<p;BC兩點所處的深度相同,甲中的液體為水,乙中的

AB

液體為鹽水,由于鹽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C點的壓強大于A點的壓強,

即pVp.所以三點的壓強關系為:p<p<p.

BCABC

故選A.

9.航模小組制作了一款新型帶側翼的浮沉艇,浮沉艇靜止時,漂浮在水面上;螺旋槳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即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可

判斷要想使浮沉艇前進的同時下潛,應使其受到向下的力.

解答:解:根據(jù)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可知,只有當側翼的形狀上平

下凸時,才會在螺旋槳快速轉(zhuǎn)動時,使上方水流速度慢,壓強大,下方水流速

度快,壓強小,從而產(chǎn)生向下的壓強差,使浮沉艇前進的同一時下潛.綜上所

述,只有B的形狀符合要求.故選B.

10.學校趣味運動會上,體重施00N的張老師沿豎直木桿勻速向上攀爬此過程中他受

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等于600風豎直向下B、等于600N豎直向上

C、大于600N豎直向下D、大于600N豎直向上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1)由于張老師勻速上攀,那么,在豎直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

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2)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進行判斷即可.

解答:由題意知:張老師沿豎直的木桿勻速上攀,那么他在豎直方向上受到一

對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的條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

一條直線上;

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600N方向豎直向上.故選B.

11.微型電扇通電工作時它是電動機如圖所示在微型電扇的插頭處/個凝了二…

連接小燈泡,用手快速撥動風扇葉片時小燈泡發(fā)光,此時微型電扇變

成了發(fā)電機關于電動機和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彝

A、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

B、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C、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

R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列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1)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轉(zhuǎn)動;能量轉(zhuǎn)化是:

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2)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導體中就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

解答:(1)電扇里面有一個小型的電動機,使微型電扇轉(zhuǎn)動的工作原理是通

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轉(zhuǎn)動;

(2)電扇的內(nèi)部有磁鐵和線圈,當微型電扇的插頭處接一只發(fā)光二極管,線

圈轉(zhuǎn)動時,做了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故能產(chǎn)生電流;此時微型電扇如同一臺發(fā)

電機,原理就是電磁感應.故選B.

12.常州河海大學宋迪穎設計的“醒目藥瓶”獲國際“紅點設計概念獎”,該藥瓶的瓶

蓋為凸透鏡小明手持瓶蓋觀察藥瓶

側面的說明書,調(diào)整瓶蓋與說明書的

距離,看到的情形如圖甲、乙、丙所示

說明的甲乙內(nèi)/、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進行判斷:u>2f,成倒立、縮小的實

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答: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圖甲是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u<f,圖丙是

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u>2f,因此關于瓶蓋與說明書之間的距離,圖甲最小,

圖丙最大,只有選項B正確.故選B.

13.如圖所示小明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動滑翱重用3N的拉力F通過該滑輪組

勻速拉起重4N的物體,物體諧豎直方向上伊12mli匕過程中,額外功和機械效率分

別是()

A、0.2J83.3%B、0.2J80%C、0.4J80%D、0.4J

66.7%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1)不計摩擦和繩重,對動滑輪做的功為額外功,知道動滑輪的

重和提升的高度,利用W=G味額外功;

知道物體重和提升的高度,利用隙有用功,而再利

(2)W=GW總=W有用+W額,

用效率公式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答:(1)不計摩擦和繩重,對動滑輪做的功為額外功,則:W=Gh=lN

額輪

X0.2m=0.2J,

(2)W=Gh=4N<0,2m=0.8J;W=W+W=0.8J+0.2J=lJ,

有用總有用額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w/WX100%=0.8J/lJX100%=80%.故選B.

有用總

14.202舁12月14日21時11分,質(zhì)量為1200k首嫦娥三號在距月面4m高暫懸停,

然后關閉發(fā)動機自由下落已知地施墓lOWkg,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6

“嫦娥三號'懸停時受到向上推力的大小及自由下落過程重力對它做功的大小分別

是()

A2X10N8.0x103JB、2x1OsN4.8x1OJ

C1.2XIOiN8.0X1ftJD、1.2X1OiN4.8XlftJ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Q)抓住著陸器在空中懸停,受力平衡求出發(fā)動機的推力作用;

(2)功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核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的積.

解答:著陸器在空中懸停時,受力平衡,根據(jù)F=G=m踹,

F=1.2X1OskgX1/6X10N/kg=2X1OBN;

著陸器自由下落過程重力對它做功:W=Fs=2<lOaNX4m=8X103J.故選A

15.小燈泡L的額定電壓湖M它的I一U圖像如圖甲所示把小燈泡接入?\...

如圖乙所示的電路中,先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移至B端,閉合開關03卜

s,電壓表示數(shù)為1.5V;再將滑片P向左移動直到電壓表示數(shù)為3V已

知電源電壓恒定,滑動變阻器的銘牌標有“1002A”下列說法中錯誤

的是()廣防用]

A、電源電壓為4.5V

B、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L5w

C、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3n

D、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為2.5W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1)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時,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和

的燈泡串聯(lián),根據(jù)圖象讀出電路中的電流,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滑動變阻器兩端

的電壓,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電源的電壓;

(2)由圖象可知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V時對應的電流,根據(jù)P=UI求出燈泡的額

定功率,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根據(jù)歐姆定律

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根據(jù)P=UI求出此時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

功率.

解答:(1)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時,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和的

燈泡串聯(lián),由圖象可知,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1.5V時,電路中的電流I=0.3A,由

I=U/R可得,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IR=0.3AX10Q=3V,因串聯(lián)電路

滑滑

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電源的電壓:

U=1>U=1.5V+3V=4.5V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L滑

(2)由圖象可知,燈泡兩端的電壓為3V時,電路中的電流I'=0.5A,因額

定電壓下燈泡的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相等,所以,燈泡的額定功率:P=U

L額L

I'=3VX0.5A=1.5W,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

U'=U-U=4.5V-3V=1.5V,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R'=U'/「

滑L額滑滑

=1.5V/0.5A=30,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P'=U'I'=L5VX0.5A=0.75W,故D不正確,

滑滑

符合題意.故選D.

二、填空與作圖第16?23小題每空格1分,第24、25小題各2分,共25分)

16.202舁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慘遭火災小明設計了一種滅火彈,彈內(nèi)裝(葡干冰

態(tài)二氧化碳,將滅火彈投入火場,外殼破裂,于冰迅速—(物態(tài)變化名

稱)成二氧化碳氣體,并從周圍熱,實現(xiàn)快速滅火.

考點:生活中的升華現(xiàn)象.

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

分析:(1)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tài)一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之間會發(fā)生

相互轉(zhuǎn)化,這就是物態(tài)變化;

(2)物質(zhì)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叫凝華,物質(zhì)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叫升華;由

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熔化,由液

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叫凝固;

3)吸收熱量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有:熔化、汽化和升華;放出熱量的物體變化

過程有:凝固、液化和凝華.

解答:滅火彈中的干冰在外殼破裂后會直接升華為氣態(tài),在升華的過程中,吸

收熱量,從而起到降溫作用,實現(xiàn)快速滅火.故答案為:升華;吸.

點評:分析生活中的熱現(xiàn)象屬于哪種物態(tài)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tài)變化前后,物

質(zhì)各處于什么狀態(tài);另外對六種物態(tài)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

識.

17.如圖所示,左手平壓氣球,右手指頂住氣球,氣球靜止,左手對氣球的壓力

(小于/等于/大于)右手指對氣球的壓力,左手對氣球的

壓強(小于/等于/大于)右手指對氣球的壓強。

【答案】等于;小于

【解析】

試題分析:(1)從氣球所處的平衡狀態(tài)入手,左手對氣球的壓力等于右手指對

氣球的壓力.

(2)壓強的大小由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來確定.在壓力相同的情況

下,只需比較受力面積的大小即可.

解答:(1)氣球靜止,受到兩手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則左手對氣球的壓力

等于右手指對氣球的壓力.

(2)由于壓力相同,右邊手指的受力面積小,由p=F/S可知右邊手指受到的

壓強較大.故答案為:等于;小于.

18.蜻蜒在平靜水面上空飛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噓/實)像。蜻蜒距水面3m水深2m該“倒影"距水面m

【答案】反射;虛;3

【解析】

試題分析:倒影屬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虛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與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與平面鏡

的距離.

:倒影屬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

所成的像是虛像,當蜻蜓距水面3m時,蜻蜓的像距水面也是3m,即“倒影”

到水面的距離是3m.

故答案為:反射;虛;3.

19.小明游覽南京長江大橋時,發(fā)現(xiàn)橋面有條寬窄不一的裂縫,他用刻度尺測得裂縫某

處寬為7.00cm,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為得到該裂縫的平均寬度,

小明應在裂縫的(同一/不同)位置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從冬季到夏

季,由于溫度升高,該縫隙會變(寬/窄)為便于車輛通行,裂縫內(nèi)

應填補(硬度大/彈性好)的材料。

【答案】1mm不同;窄;彈性好

【解析】

試題分析:(1)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讀數(shù)時,準確讀出已知刻度后,在

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計值;

(2)多次測量提高精度的,就需要將多次測量結果取平均值;

(3)任何物體溫度升高時體積增大,溫度降低時體積減小,簡稱熱脹冷縮;..

(4)彈性好的物體受力不容易破碎,只是發(fā)生形狀的變化.

解答:(1)裂縫的寬度是7.00cm,這個數(shù)字中7.00厘米是準確值,估計值

是0.00厘米;由此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cm,即1mm

(2)為了得到該裂縫的平均寬度,小明應該在裂縫的不同位置多次測量取平

均值;

(3)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所以從冬季到夏季,由于溫度升高,橋面會

膨脹,該縫隙會變窄;

(4)彈性好的物體受力后發(fā)生形變,但不會破碎;硬度大的物體受力后直接

破碎,所以裂縫內(nèi)應填補彈性好的材料.

故答案為:Imni不同;窄;彈性好.

20.202舁6月20日,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內(nèi)進行如下實驗:①將金屬圈伸進水

袋再拉出,金屬圈內(nèi)形成一個薄薄的水膜晃動金屬圈,水膜沒有破裂,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L_②用注射器向水球內(nèi)注入少量紅墨水,過一會兒,

整個.水球都變成了紅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分子在水中擴散形成的.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

在水中擴散形成的.

【解析】

試題分析:這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受到內(nèi)部分子的吸引,.液體表面分子有被

拉入內(nèi)部的趨勢,導致表面就像一張繃緊的橡皮膜,這種促使液體表面收縮的

繃緊的力,就是表面張力.

水珠變成“紅寶石”是因為紅色液體分子在水中擴散形應的;

解答:①將金屬圈伸進水袋再拉出,金屬圈內(nèi)形成一個薄薄的水膜,晃動金屬

圈,水膜沒有破裂,原因是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②整個水球都變成了紅色,

是因為紅色液體分子在水中擴散形成的.故答案為: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分

子在水中擴散形成的.

21.202舁12月6日,''嫦娥三號"順利進人預定軌道在18時00分20秒這一時刻,

控制中心接收到“嫦蛾三號”發(fā)出的信號“嫦娥三號”發(fā)出信號的時刻用莫爾斯電

碼表不,其代碼為,,.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莫爾斯電碼與數(shù)字的關系如表所示,“嫦娥三號”發(fā)出信號的

時刻為,此時它距控制中心km(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為3Xl()8rn/s)

【答案】18時00分19秒;3X105

【解析】

試題分析:(1)由莫爾斯電碼與數(shù)字的關系可推斷出“嫦娥三號”

發(fā)出信號的時刻.

(2)根據(jù)s=vt可求出它距離控制中心的距離.第

21題

解答:(1)根據(jù)莫爾斯電碼與數(shù)字的關系可推斷出“嫦娥三號”發(fā)出信號的

時刻是18時00分19秒;

2)信號從發(fā)出到接收到用的時間是18時00分20秒-18時00分19秒=1

由丫=$人可得,“嫦娥三號”距離控制中心的距離:s=vt=3X108m/sXls=3X

108m=3XlOskm.

故答案為:18時00分19秒;3X105.

22.小明將銅片、鋅片插入土豆,制成土豆電池如圖甲所示,閉合開關S,發(fā)光二極管

1

發(fā)光,此裝置的能量轉(zhuǎn)化方式主要是:能一能一

___________梵。為判斷土豆電池的正、負極,他連接電路如圖乙所示,試觸開關

S,發(fā)現(xiàn)電壓表的指針向左偏轉(zhuǎn),銅片是土豆電.池的一________極。

第22題

【答案】化學;電;光;正

【解析】

試題分析:土豆中有化學能,可轉(zhuǎn)化為電能,再通過二極管轉(zhuǎn)化為光能.通過

電壓表指針的偏轉(zhuǎn)可判斷電源的正負極.

解答:在如圖甲所示的工作過程中,其能量轉(zhuǎn)化方式主要是土豆中的化學能,

轉(zhuǎn)化為電能,再轉(zhuǎn)化為二極管的光能;如圖乙所示,當指針向左偏轉(zhuǎn)時,說明

電壓表的正負極是反接的,故可判斷銅片是土豆電池的正極.故答案為:化學;

電;光;正.

23.202舁12月25日,俄羅斯科考船被困南極浮冰亥,國“雪龍”號冒險前往救援。

浮冰區(qū)有一冰山,其露出海面的體積為100m,冰山受到浮力為N,其

水下部分體積為m(P=1.1X103kg/m,p=09X103kg/m,g

o海水冰

取ION/kg)

【答案】550;4.95X106

【解析】

題意可知冰山處于漂浮狀態(tài),根據(jù)漂浮的條件可知冰山在海水中

受到的浮力等于冰山的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得出等

式即可求出海面下的部分體積也就是冰山排開海水的體積,然后在加上露出海

面的體積即為冰山的總體積.

解答:設冰山浸入海水中的體積為V,露出海面的體積為V,

排露

?.?冰山漂浮,F(xiàn)=G即PgV=Pg(V+V)

浮海水。排冰0排露

解得V=PV/(PP)=0.9XIOkg/m3X100m/(1.1XlOskg/ms0.9X10kg/m3)

排冰露海水一冰0OO3

=450m,

則冰山的體積V=V+V=450m+100m=550m.

排露

由題意可知冰山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浮冰的重力

G=F=PgV=1.1X103kg/mX10N/kgX450m=4.95XlOeN.故答案為:550;

浮水排3

4.95X10c.

24.挪威留坎鎮(zhèn)被群山包圍,難以獲得陽光照射工程師在位置A處安裝平面鏡,使廣場

中心B處被照亮。若太陽位于圖中所在位置,請在A處添加平面鏡并完成光路圖。

(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如下圖

【解析】

試題分析:先根據(jù)AB位置確定反射光線,然后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法線,

最后根據(jù)平面鏡與法線垂直畫出平面鏡的位置.

解答:連接AB即反射光線;然后畫出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最

后根據(jù)平面鏡與法線垂直畫出平面鏡,如下圖所示:

點評:在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時,注意一些技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線垂

直反射面、法線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等.

25.為節(jié)約電能,地下通道電動扶梯只需在白天且有人時才開啟,利用紅外線自動開關

(現(xiàn)場有人,S閉合;現(xiàn)場無人,S斷開)以及可見光自動開關S(白天,S閉合;

11122

夜間,S斷開)控制電路,可達到目的請完成電路連接

2

【答案】如下圖

【解析】

試題分析:電路中開關控制用電器時,開關和用電器是串聯(lián)的;兩個開關同時

控制電動扶梯,當現(xiàn)場有人,且有一定的可見光時,電動扶梯才工作,因此兩

個開關串聯(lián)后共同控制電動機.

解答:用導線從火線開始,將兩個開關串聯(lián),再連接電動扶梯的電動機,最后

回到零線.如圖所示.

三、解答與探究第26小題6分,第27小題6分,第28小題8分,第29小題5分,

第30小題12分,第31小題8分,共45分H十算型問題解答時要有必要的文字說

明、公式和運算過程。直接寫出結果的不能得分。

26.(6分)阿根廷科學家設計了一款“牛屁屁收集器”,在牛背上.裝有個塑料袋,通過

導管收集牛體內(nèi)排放出的氣體,從一頭成年牛平均每天排放出的氣體中可提取

0.21kg甲烷。若這些甲烷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多少質(zhì)量的水從

20℃升高到70℃?[q甲烷=5.6Xlo7j/kg,c水=4.2X/(kg?℃)]

【答案】若這些甲烷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56kg的水從20℃

升高到70℃

【解析】

試題分析:分析:(1)已知甲烷的熱值和質(zhì)量,根據(jù)Q=m昧出完全燃燒0.21kg

的甲烷能放出的熱量;(2)水吸收的熱量和甲烷放出的熱量相等,根據(jù)Q=cm

(t-t)的變形式求出水的質(zhì)量.

0

解答:(1)甲烷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mq=0.21kgX5.6X10J/kg=l.176

放17

X107J,

()由題知,=1.

2Q<吸=Q、"放176X107J,

*/Q吸=cm(t-t0),m=Q/c(t[i]p=

1.176X107J/4.2X103kg/(kgD℃)X(7O0O℃)=56kg.

答:若這些甲烷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56kg的水從20(升

高到70℃.

27.(6分)小明探究家中一臺即熱式電熱水器的實際功能進家中其它用電器都停

止工作,只接通電熱水器,觀察到家中電子式電能表的指示燈哦n1tl

內(nèi)閃爍了320次,該電能表的技術參數(shù)如圖所示。問:?扁赫E?

(I)這臺電熱水器的實際功率多大

[sOELr.Vooimp,(|<w"h),

(2)觀察銘牌,發(fā)現(xiàn)該熱水器的實際功率小于其額定功率,造成這j”‘

一結

果的原因可能是(寫出一條即可)

【答案】(1)這臺電熱水器的實際功率為6000W(2)實際電壓小于額定電

壓.

【解析】

試題分析:(1)3200imp/(kWl)表示每消耗1HQ的電能,指示燈閃爍.3200

次,從而可求閃爍320次消耗的電能;根據(jù)公式P=W/t求出該熱水器的電功率.

(2)熱水器的實際功率小于其額定功率,原因可能是實際電壓過低.

解答:解:因為“3200imp/(kWl)”表示每消耗IkWl的電能,指示燈閃爍

3200次,所以閃爍320次,消耗電能:W=l/3200k\OX320=0.lk\O,

該熱水器的電功率:P=W/t=0.1kAO/(l/60h)=6kW=6000W.

(3)熱水器的實際功率小于其額定功率,原因可能是實際電壓小于額定電壓.

28.(盼)倫敦設計與創(chuàng)新組紈eciwat段計了一種靠重力發(fā)電的重力以替代部

分欠發(fā)達地區(qū)仍在使用的煤油燈。如圖所示;18將g的重物掛在繩端,重物距

地面2m高;松手后,在05h時間內(nèi)重物勻速下落著地。重物下落時拉動

繩子帶動發(fā)電機轉(zhuǎn)動,使3只規(guī)格均為“L5V0.05W'的小燈泡正常發(fā)光。

不計繩重和摩擦,g<ION/kg,問:

⑴重物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為多少?■

力=2m

(2)該裝置把重力做的功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效率為多少?

【答案】(1)重物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為0.2W;

(2)該裝置把重力做的功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效率為75%.

【解析】

試題分析:(1)知道重物的質(zhì)量和下降的高度以及下落時間,

根據(jù)P=W/t=Gh/t=mgh/t求出重物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

(2)三只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總功率等于三只燈泡額定功率之和,

根據(jù)n=w/wXIOO%=Pt/ptxioo%=P/Pxioo%求出該裝置把重

電重力電重力電重力

力做的功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效率.

解答:(1)重物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

P=W/t=Gh/t=mgh/t=l8kgX10N/kgX2m/(0.5X360Q)=0.2W;

(2)3只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總功率:P=3X0.05W=0.15W

裝置把重力做的功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效率:

n=W/WX100%=Pt/PtX100%=P/PX100%=0.15W/0.2WC100%=75%.

電重力電重力電重力

答:(1)重物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為0.2W;

(2)該裝置把重力做的功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效率為75%.

29.(5分)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其他小組測得水的沸點都隔0。(2。唯有新

組誤將鹽水倒入燒杯加熱,當鹽水溫度升哪。C時,每隔Imin讀一次溫度計的示

數(shù),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格所示。

時間/min012345678

溫度/℃889497100103103103103

(1)本實驗應使用(水銀/酒精)溫度計。(水銀沸點357℃,

酒精沸點78℃)

(2)lmin時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應記作℃

(3)創(chuàng)新組燒杯中的鹽水沸騰時,鹽水需要熱,其沸點為℃

(4)老師認為創(chuàng)新組的實驗發(fā)現(xiàn)很有意義,還可以繼續(xù)深入探究。請?zhí)岢鲆粋€值得深

人探究的問題:.

【答案】(1)水銀;(2)91;(3)吸;103;(4)水的沸點與含鹽量的多少

有什么關系.

【解析】

試題分析:①題中鹽水的沸點是103(,所以溫度計內(nèi)液體的沸點需要高于

103℃;

②在進行溫度計的讀數(shù)時,要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然后根據(jù)液柱指示位置進

行讀數(shù);

③水在沸騰時不斷吸熱,溫度保持在一定溫度不變,這個溫度就是水的沸點;

④提出的物體要和實驗關系密切,并且有探究價值.

解答:(1)鹽水的沸點是103(,而酒精的沸點是789,所以不能用酒精溫

度計測量水的沸點.水銀的沸點357(高于鹽水的沸點,所以可以用水銀溫度

計測量水的沸點.

(2)圖示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液柱指在9CTC上面第1小格上,因此溫度

計示數(shù)為90℃+1℃X1℃=91℃;

(3)由記錄的數(shù)據(jù)可見,鹽水的溫度升高到103(后,就不再變化了,因此

此時鹽水的沸點是103(,并且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保持這個溫度不變;

(4)實驗時可提出這樣的問題:水的沸點與含鹽量的多少有什么關系.

故答案為:(1)水銀;(2)91;(3)吸;103;(4)水的沸點與含鹽量的

多少有什么關系.

30.(1分)小明制作氧氣濃度探測器,過程如下:

(一)小明找來氣敏電陲%其電阻值與宣揚中氧氣濃度的關系如表格所的由,

氧氣濃度為0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模糊不清,他對該電阻值進行測量。

氧氣濃幽05'015202530

R/Q■101621252830

X

在集氣瓶內(nèi),小明通過木炭燃燒制得氧氣濃凰)潮空氣,再將Rx置于瓶內(nèi)。甲圖

中電源電壓恒為M①②號導線已經(jīng)連好。

(1)請以筆畫線代替導線,在甲圖中完成測量電路連接

⑵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移至(A/B)端

(3)閉合開關S,發(fā)現(xiàn)電流表、電壓表示數(shù)均為0。小明取下電壓表,將電壓表分別

與導線①的兩端、導線②的兩端并聯(lián),示數(shù)都為0;將電壓表與滑動變阻器B、D

兩端并聯(lián),示數(shù)也為0;將電壓表與開關兩端的接線柱并聯(lián),示數(shù)為6V若電路

只有一處故障,則電路故障為【】

A.導線①斷路B.導線②斷路

C.滑動變阻器內(nèi)部斷路D.開關S內(nèi)部斷路

⑷排除故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電壓表、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氧

氣濃度為0時,R阻值為Q

X

⑸請在丙圖中作出氧敏電阻Rx的阻值與空氣中氧氣濃度的關系圖像。

(二)小明制作氧氣濃度探測器的電路如圖丁所示,其中,電源電壓恒為6V,定值電

阻R阻值為5Q。

0

⑹小明將氧敏電阻包裹在塑料袋中,先用嘴吸盡其中的空氣,再對塑料袋呼氣,閉

合開關S,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24A,他呼出氣體中氧氣濃度為%;可見

人呼吸時,(能/不能)將吸入肺中的氧氣完全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碳

⑺小明制作的探測器工作時,氧氣濃度越高,電流表示數(shù)越要想實

現(xiàn)“氧氣濃度越高,電表示數(shù)越大”,應選用電壓表與上述電路中的并

聯(lián)

丙T

RX/Q

【答案】(1)如下圖所示;(2)A;(3)D;(4.)3;(5)圖象如下圖所示;

(6)14;不能;(7)小;R.

X

【解析】

試題分析:(1)伏安法測電阻中,根據(jù)電源的電壓確定電壓表的量程且與被測

電阻并聯(lián),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確定電流表的量程且與被測電

阻串聯(lián);

(2)為防止電路中的電流過大,燒壞電路元件,保護電路的滑動變阻器處于

最大阻值處;

(3)電壓表與開關兩端的接線柱并聯(lián)時示數(shù)為6V說明電壓表兩接線柱與電源

之間是通路,而閉合開關S,發(fā)現(xiàn)電流表、電壓表示數(shù)均為0,說明電路電路,

即電壓表現(xiàn)在并聯(lián)部分斷路;

(4)根據(jù)電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讀出示數(shù),利用歐姆定律求出電阻;

(5)利用描點法做出氧敏電阻R的阻值與空氣中氧氣濃度的關系圖象;

X

(6)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總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lián)求出R的阻值,然

X

后由圖象得出他呼出氣體中氧氣的濃度,進一步判斷人呼吸時,能不能將吸入

肺中的氧氣完全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碳;

(7)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氧敏電阻隨氧氣濃度增大而增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

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和R兩端的電壓變化,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R兩

0x

端的電壓變化,然后根據(jù)“氧氣濃度越高,電表示數(shù)越大”確定電壓表的位置.

解答:(1)電源的電壓為6V,則電壓表的量程選0?15V,且與氧敏電阻并聯(lián);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氧敏電阻隨氧氣濃度增大而增大,當氧氣濃度為0時氧敏電

阻的阻值小于10Q,則通過氧敏電阻的電流應大于I=U/R=6V/10Q==0.6A,則

電流表的量程為0?3A,且與氧敏電阻并聯(lián);滑動變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則串

聯(lián)在電路中,如下圖所示:

(2)開關閉合前,保護電路的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于最大阻值處的A端;

(3)電壓表與開關兩端的接線柱并聯(lián)時示數(shù)為6V說明電壓表兩接線柱與電源

之間是通路,且電壓表是完好的,電壓表分別與導線①的兩端、導線②的兩端

并聯(lián),示數(shù)都為0,說明電路斷路部位是開關斷路,D選項符合;

(4)由圖乙可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3A,分度值為0.1A,示數(shù)為1.5A,

電壓表的量程為0?15V,分度值為0.5V,示數(shù)為4.5V,

則氧氣濃度為0時,R=U/I=4.5V/1.5A=3Q;

xXX

(5)氧敏電阻R的阻值與空氣中氧氣濃度的關系圖象,如下圖所示:

X

(6)由電路圖可知,R與R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

0x

0.24A,電路中的總電阻:R=U/I=6V/0.24A=25Q,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

各分電阻之和,所以,R=R-R=25Q-5Q=20Q,由圖象可知,氧氣的濃度約為

x0

14%,由此可知,人呼吸時,不能將吸入肺中的氧氣完全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碳;

(7)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氧敏電阻隨氧氣濃度增大而增大,則氧氣濃度越高,

電路中的總電阻越大,由I=U/R可知,電路中電流表的示數(shù)越小,R兩端的電

0

壓越小,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兩端的電壓越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