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三1月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三1月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三1月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三1月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三1月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荷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三1月期末

注意事項:

L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K答案X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K答案》標號涂

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K答案I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K答案I

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通過催化靶位點RNA鏈中化學鍵的斷裂,特異性

地剪切底物RNA分子,從而阻斷靶基因的表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核酶含C、H、O、N、P五種大量元素,基本單位是核糖核甘酸

B.核酶的催化活性不受溫度和酸堿度的影響

C.核酶通過特異性裂解靶RNA的磷酸二酯鍵起作用

D.核酶可用于治療由DNA病毒引起的肝炎

[[答案]]B

(祥解]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通過催化靶位點RNA鏈中化學鍵的斷裂,

特異性地剪切底物RNA分子,從而阻斷靶基因的表達。

【詳析】A、核酶是RNA分子,故核酶的組成元素為C、H、O、N、P,基本單位是核糖

核甘酸,A正確;

B、酶具有專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條件溫和的特性,酶的活性易受溫度和酸堿度的影響,B

錯誤;

C、核酶能夠在特定位點切斷RNA,使得RNA的磷酸二酯鍵斷開,從而失去活性,C正確;

D、由分析可知:核酶特異性地剪切底物RNA分子,可阻斷真核細胞基因的表達,故核酶

可用于治療由DNA病毒引起的肝炎,D正確。

故選B。

2.細胞膜H'-ATP酶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釋放的能量

逆濃度梯度將細胞質中的H排出,為養(yǎng)分離子的跨膜轉運以及有機酸的分泌提供細胞膜電

位和質子驅動力,在維持細胞膜電位和細胞pH的平衡中發(fā)揮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H'-ATP酶是一種膜蛋白,具有催化和運輸功能

B.提高H,-ATP酶活性可以促進植物根系生長

C.H'-ATP酶發(fā)揮作用時需改變自身的空間結構

D.缺磷脅迫使H'ATP酶活性降低,植物根部不易發(fā)生酸化

K答案UD

k祥解』H'-ATP酶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能夠利用水解ATP釋放的能

量逆濃度梯度跨膜轉運H+,可知H'-ATP酶既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又作為H+主動運輸

的載體蛋白。

【詳析】A、根據題意,細胞膜H'-ATP酶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因此具有催化

作用,能利用水解ATP釋放的能量逆濃度梯度將細胞質中的H排出,具有運輸功能,A正

確;

B、提高H'-ATP酶(PMA)活性,可以提高植物根系生長,以及土壤中氮、磷、鉀等營養(yǎng)

成分的活化與吸收,提高作物抗逆性,B正確;

C、細胞膜HlATP酶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載體蛋白在發(fā)揮作用時需要

改變自身的結構,C正確;

D、PMA可以為有機酸等物質的分泌提供細胞膜電位和質子驅動力,缺磷條件下,PMA無

法合成,其數量減少,無法將有機酸排出細胞,在受誘導后可使根部酸化,D錯誤。

故選D。

3.腫瘤細胞主要進行無氧呼吸。腫瘤抑制因子p53可通過影響酶的活性抑制腫瘤細胞的無

氧呼吸,但不影響正常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腫瘤細胞利用葡萄糖產生ATP的效率比正常細胞高

B.腫瘤細胞膜上糖蛋白含量和細胞間黏著性比正常細胞高

C.p53可能抑制了催化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關鍵酶

D.當腫瘤細胞中的乳酸進入血漿后,血漿的pH會明顯下降

K答案]]c

k祥解譏、癌細胞的特點:①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顯著變化,②在適宜條件下能無限增殖,

③糖蛋白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容易分散和轉移;

2、有氧呼吸在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進行,無氧呼吸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詳析】A、肝癌細胞的無氧呼吸非?;钴S,而無氧呼吸將物質氧化分解時能量轉化率較

低,所以其利用葡萄糖產生ATP的效率比正常細胞低,A錯誤;

B、肝癌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細胞之間黏著性降低,B錯誤;

C、根據p53通過調控酶的活性抑制肝癌細胞的無氧呼吸,但不影響正常細胞,而葡萄糖分

解為丙酮酸在正常的細胞中也存在,所以P53可能抑制了催化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關鍵酶,

C正確;

D、由于血液中酸堿緩沖物質的存在,當腫瘤細胞中的乳酸進入血漿后,血漿的pH不會明

顯下降,D錯誤。

故選C。

4.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的著絲粒只與一側的紡錘絲相連,細胞將延緩后期的起始,直至該

染色體與另一極的紡錘絲相連,并正確排列在赤道板上。此過程受位于染色體上的Mad2蛋

白的控制,其機制是Mad2蛋白提供一個“等待”信號延緩后期的起始,直到所有染色體著絲

粒正確排列在赤道板上該蛋白才會消失。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Mad2蛋白異??赡軐е录毎l(fā)生染色體數目變異

B.Mad2蛋白的作用機制是促進著絲粒的分離,使細胞分裂進入后期

C.若細胞中出現單附著染色體,細胞將一直停留在分裂中期

D.秋水仙素處理使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原因是破壞了Mad2蛋白

k答案』A

K祥解]]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

【詳析】A、Mad2蛋白異??赡軙е聠胃街旧w移向細胞一側,導致子細胞發(fā)生染色

體數目變異(一個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少,另一個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根據題干

信息“當染色體著絲粒與兩極紡錘絲相連并正確排列在赤道板上時,該蛋白消失”可知,有絲

分裂中期正常排列的雙附著染色體上無Mad2蛋白,A正確;

BC、若細胞中出現單附著染色體,Mad2蛋白提供一個“等待”信號延緩后期的起始,直至該

染色體與另一極的紡錘絲相連,并正確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著絲??梢哉7蛛x,著絲粒

的分離與Mad2蛋白無關,細胞不會一直停留在分裂中期,BC錯誤;

D、秋水仙素處理使得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原因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D錯誤。

故選Ao

5.科研人員對綠色植物光暗轉換過程中的適應機制進行研究。測定綠色植物由黑暗到光照

的過程中CC)2吸收速率和光反應相對速率的變化,結果如下

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光照

?光反應相對速率

——82吸收速率

A.黑暗時植株的C02吸收速率為-0.1Rnol-m2s”,與線粒體內膜產生CO2有關

B.由黑暗轉變?yōu)楣庹諚l件后,葉肉細胞中NADPH和ATP的量會一直增加

C.光照。?0.5min光反應相對速率下降,與暗反應激活延遲造成NADPH和ATP積累有關

D.光照2min后,光反應和暗反應速率均穩(wěn)定,暗反應速率大于光反應速率

K答案XC

K祥解』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水的光解產生NADPH和氧

氣,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C02被C5固定形

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還原生成糖類等有機物。光反應為暗反

應提供ATP和NADPHo

【詳析】A、黑暗時植株的CO2吸收速率為-0.1Mmokn2s-i,說明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為

O.liimol-m^-s-1,與線粒體基質中產生CO2有關,A錯誤;

BC、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NADPH和ATP,據圖可知,正常情況下0.5min后暗反應被激活,

CO2吸收增多,而圖中0-0.5min之間,光反應速率降低,原因是暗反應未被激活,出現該現

象的原因是暗反應激活延遲造成光反應產生的NADPH和ATP積累,導致光反應被抑制,

故葉肉細胞中NADPH和ATP的量不會一直增加,B錯誤,C正確;

D、由圖可知,光照2min后,光反應和暗反應速率均穩(wěn)定,暗反應速率等于光反應速率,D

錯誤。

故選C。

6.在格里菲斯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的第四組實驗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進入R型菌

內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這種R型菌轉化為能合成莢膜多糖的S型菌。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的檢測指標有兩個,即是否出現S型活菌和鼠的存活情況

B.進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包含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

C.整合到R型菌內的DNA分子片段的表達產物是莢膜多糖

D.分離轉化得到的S型菌單獨培養(yǎng),可以得到S型和R型兩種菌落

K答案』A

[祥解X1.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

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

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2.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首段的啟動子是R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

【詳析】A、該實驗的檢測指標是兩個,鼠的存活情況,代表可能產生了S型活菌,而為

了具體確定是否轉化出了S型菌,需要進一步檢測S型活菌的存在,A正確;

B、進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包含啟動子和終止子,而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位于RNA

上,B錯誤;

C、莢膜多糖不屬于蛋白質,整合到R型菌內的DNA分子片段,表達產物是蛋白質,C錯

誤;

D、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是穩(wěn)定性轉化的過程,挑取轉化得到的S型細菌單獨培養(yǎng),只

可得到S型細菌,D錯誤。

故選Ao

7.由兩條緊密相連并不分離的X染色體(如圖1)和Y染色體構成的XY雌果蠅可正常生

活并產生兩種配子(雙和Y)。該雌果蠅可以檢測雄果蠅X染色體發(fā)生的突變,具體檢測方

法如圖2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X

PXYX-什心心好8

----?

?

N乙——

xxXX

捫?小忘話&軍質話

圖1圖2

A.常用顯微鏡鏡檢法檢測特殊雌果蠅的性染色體組成

B.形成雙Y雌果蠅的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

C.對雄果蠅X染色體誘變處理,誘變結果可表現在子代雄果蠅中

D.該方法可以檢測X染色體上的顯性突變而無法檢測隱性突變

K答案]]D

K祥解》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

的細胞分裂。在減數分裂前,染色體復制一次,而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連續(xù)分裂兩次。減

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詳析】AB、由兩條緊密相連并不分離的X染色體,融合成一條并聯X染色體并且發(fā)生

了斷裂,導致了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的變異,可以用顯微鏡鏡撿法檢測特殊雌果蠅的性染色體

組成,AB正確;

C、根據圖示,對對雄果蠅X染色體誘變處理,被誘變處理的X染色體出現在配子中,并

出現在子代雄性果蠅中,C正確;

D、X染色體上的顯性突變和隱性突變,均可以在子代雄性中表現出來,因此,該方法可以

檢測X染色體上的顯性突變,也可以檢測隱性突變,D正確。

故選D。

8.二倍體玉米的“單向異交不親和”由基因G控制,即含有G的卵細胞不能與含有g的花粉

結合受精,其余配子間結合方式均正常。籽粒顏色紫色和黃色由基因A/a控制?;騁/g

和A/a獨立遺傳?,F選擇純種紫粒單向異交不親和品系與正常純種黃粒品系進行雜交,Fi

均為紫粒,以自交獲得F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玉米籽粒顏色中隱性性狀是黃色

B.為了讓親本正常雜交,黃粒品系應作為母本

C.B測交子代的基因型有4種,比例為1:1:1:1

D.F2中純種育性正常黃粒的比例是1/12

[(答案』C

K祥解》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配子時,位于同源染色體

上的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

【詳析】A、依題意,純種紫粒單向異交不親和品系與正常純種黃粒品系進行雜交,Fi均

為紫粒,則說明籽粒的黃色相對紫色為隱性,A正確;

B、單向異交不親和品系作母本時,由于G基因的卵細胞不能接受g基因的花粉,無法產生

后代。因此,為了讓親本正常雜交,黃粒品系應作為母本,B正確;

C、純種紫粒單向異交不親和品系與正常純種黃粒品系進行雜交,Fi均為紫粒,且其基因型

為AaGg。產生配子及比例為AG:Ag:aG:ag=l:1:1:1,含有G的卵細胞不能與g的

花粉結合受精,因此,Fi測交子代的基因型有2種,比例為1:1,C錯誤;

D、由于Fi產生雌雄配子及比例為AG:Ag:aG:ag=l:1:1:1,且含有G的卵細胞(占

2份)不能與g的花粉(占2份)結合受精,故導致后代16份中會死亡4份,但aagg占1

份不影響,故Fz中純種育性正常黃粒(aagg)的比例是1/(16-4)=1/12,D正確。

故選C。

9.靜息電位形成過程中,K+順濃度梯度流向膜外,膜外正電荷和膜內負電荷占比逐步增加,

最終K+跨膜流動達到平衡,形成穩(wěn)定的跨膜靜電場,此時沒有K+跨膜凈流動。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K+順濃度梯度流向膜外,導致膜內外電位差減小

B.穩(wěn)定的跨膜靜電場對K+進一步外流起阻礙作用

C.K+跨膜流動達到平衡時,膜兩側的電位表現是外負內正

D.沒有K+跨膜凈流動時,膜內K+濃度等于膜外K+濃度

[[答案]]B

[祥解》1、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

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

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

2、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

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

【詳析】A、題意顯示,靜息電位形成過程中,K+順濃度梯度流向膜外,膜外正電荷和膜

內負電荷占比逐步增加,最終K+跨膜流動達到平衡,形成穩(wěn)定的跨膜靜電場,即表現為外

正內負的靜息電位,A錯誤;

B、穩(wěn)定的跨膜靜電場對K+進一步外流起阻礙作用,進而表現為沒有K+跨膜凈流動,B正

確;

C、K+跨膜流動達到平衡時,形成穩(wěn)定的跨膜靜電場,此時膜兩側的電位表現是外正內負,

C錯誤;

D、沒有K+跨膜凈流動時,膜內K+濃度依然大于膜外K+濃度,D錯誤。

故選B。

10.實驗動物被脊髓灰質炎病毒侵染后,發(fā)生了肢體運動障礙,測定其血清中相關抗體濃度

增大,并通過檢測確定病毒只侵染了脊髓灰質前角部分(圖中部位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刺激感受器,神經纖維②上的電信號傳導受阻

B.刺激②位點,神經-肌肉接頭部位③處不能產生化學信號

C.實驗動物血清中相關抗體濃度增大,說明機體產生了體液免疫反應

D.用減毒的脊髓灰質炎病毒研制減毒活疫苗,利用了病毒的抗原性

K答案XB

K祥解』1、反射是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

入神經、神經中樞和傳出神經及效應器組成。

2、興奮在反射弧中經過突觸進行傳遞時,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使突觸后膜發(fā)生電位變化。

【詳析】A、分析題圖,③為效應器,②上沒有神經節(jié),所以為傳出神經,刺激感受器,

由于①部位損傷,所以②上的電信號傳導受阻,A正確;

B、刺激②位點,由于是①部位損傷,信號依然可以傳至部位③,那么神經-肌肉接頭部位③

處能產生化學信號,B錯誤;

C、抗體是由體液免疫中漿細胞產生的,如果血清中相關抗體濃度增大,說明機體產生了體

液免疫反應,C正確;

D、減毒活疫苗只是減少了病毒的致病性,但是保留了其抗原結構,利用了其抗原性,D正

確。

故選B。

11.多巴胺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愉悅性神經遞質,發(fā)揮作用后會被突觸前膜的多巴胺

轉運體回收。甲基苯丙胺(MA)能阻斷多巴胺轉運體的運輸功能,長期服用MA會導致多

巴胺受體數量發(fā)生改變,使機體對其成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多巴胺和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能開啟Na+通道

B.MA能夠導致機體突觸間隙多巴胺的數量增多

C.機體對MA成癮和突觸后膜多巴胺受體數量增多有關

D.長期服用MA可能導致機體對多巴胺的敏感程度降低

K答案XC

[祥解》神經遞質:是指神經末梢釋放的特殊化學物質,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經元或效應

器細胞膜上的受體,從而完成信息傳遞功能。

①合成:在細胞質通過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攝取并貯存起來。

②釋放:通過胞吐的方式釋放在突觸間隙。

③結合:神經遞質通過與突觸后膜或效應器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相結合而發(fā)揮作用。遞質

與受體結合后對突觸后膜的離子通透性發(fā)生影響,引起突觸后膜電位的變化,從而完成信息

的跨突觸傳遞。神經遞質發(fā)生效應后,很快就被相應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

用。遞質被分解后的產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遞質。一個神經沖動只能引起一次遞質釋放,

產生一次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

④類型:興奮性遞質(乙酰膽堿、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5-羥色胺、谷氨酸、

天冬氨酸等);抑制性遞質(上氨基丁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

【詳析】A、多巴胺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多巴胺受體結合后,開啟Na+

通道,使突觸后膜發(fā)生電位變化,產生動作電位,A正確;

B、甲基苯丙胺(MA)能阻斷多巴胺轉運體的運輸功能,進而影響了多巴胺在突觸前神經

元上的回收,進而會導致突觸間隙中的多巴胺數量增多,B正確;

C、甲基苯丙胺(MA)會引起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進而引起突觸后膜上多巴胺受

體減少,可見機體對MA成癮和突觸后膜多巴胺受體數量減少有關,C錯誤;

D、長期服用MA引起突觸后膜多巴胺受體減少,因而會引起機體對多巴胺的敏感程度降低,

D正確。

故選C。

12.劇烈運動,會導致機體耗氧量增加,葡萄糖氧化分解產生大量CO2,CCh進入血液使呼

吸運動加快;大量出汗失水,導致細胞外液量減少以及血鈉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

泌增加,以維持血糖相對穩(wěn)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劇烈運動時,自主神經系統中交感神經的活動占優(yōu)勢,受高級神經中樞控制

B.血液中CCh增多,感受器產生的興奮經下丘腦分析和處理支配肺部細胞呼吸加快

C.細胞外液量減少以及血鈉含量降低,可使醛固酮的分泌量降低

D.胰高血糖素既可加速非糖物質轉化成血糖,也可促進細胞內葡葡糖的氧化分解

K答案1A

K祥解』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是調節(jié)人體內臟功能的神經裝置,所以也叫內臟神經系統,

因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類的意識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經系統。劇烈運動時,人體的呼吸頻

率會加快,呼吸作用增強,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刺激呼吸運動中樞,加快呼吸運動頻率。

【詳析】A、劇烈運動時,自主神經系統中交感神經的活動占優(yōu)勢,受高級神經中樞控制,

存在分級調節(jié),A正確;

B、血液中CO2增多,感受器產生的興奮經腦干分析和處理支配肺部細胞呼吸加快,B錯誤;

C、細胞外液量減少以及血鈉含量降低,可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C錯誤;

D、胰高血糖素既可加速非糖物質轉化成血糖,胰島素可促進細胞內葡葡糖的氧化分解,D

錯誤。

故選A?

13.阿利氏效應是指某些動物種群有一個最適的種群密度,種群過密或過疏都可能對種群增

長產生抑制性影響。下圖表示阿利氏效應的種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之間的關系,有關

說法錯誤的是()

死亡號/

(《、中生率

、

)b種群密饅

A.當種群密度小于a時,種群數量會持續(xù)減少直至消亡

B.B點時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值,此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C.若向環(huán)境中遷入該種群的天敵,則b點向左側移動

D.a?b點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b點后種群數量下降

K答案UB

[[祥解]]種群的數量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年齡組成(年齡結構)、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

率、遷入率和遷出率。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

率直接影響種群密度的大小。

【詳析】A、當種群密度小于a時,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種群數量會持續(xù)減少直至消亡,A

正確;

B、B點時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如果種群密度高于B點,那么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種群數量

會減少至B點繼續(xù)保持平衡,種群密度低于B點,那么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種群數量會增

加至B點繼續(xù)保持平衡,故B點時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值。但是此時種群數量保持穩(wěn)定,增

長速率為零,不是最大,B錯誤;

C、若向環(huán)境中遷入該種群的天敵,相當于相同種群密度下,該種群死亡率升高,相當于死

亡率直線斜率升高,升高后,交點B會往左上角移動,b點左移,C正確;

D、a?b點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b點后出生率

小于死亡率,種群數量下降,D正確。

故選B。

14.由于非法狩獵,草原上獅子的數量急劇減少,使一直生活在密林地帶的林羚敢于進入草

原地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生態(tài)系統營養(yǎng)結構的角度進行劃分,林羚屬于消費者

B.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的物質是沿著食物鏈食物網循環(huán)利用的

C.獅子捕食了一只林羚,這只林羚約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獅子體內

D.調查獅子和林羚的種群密度可以分別采用紅外觸發(fā)相機和標記重捕法

[答案XD

K祥解』1、標記重捕法:許多動物的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不宜用樣方法來調查它們

的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標記重捕法。

2、能量在流動過程中逐級遞減。輸入到一個營養(yǎng)級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個營

養(yǎng)級,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減少的。一般來說,在輸入到某一個營養(yǎng)級的

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到下一個營養(yǎng)級。

【詳析】A、從生態(tài)系統組成成分的角度進行劃分,林羚屬于消費者,A錯誤;

B、食物鏈食物網不能逆向發(fā)生,所以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的物質不是沿著食物鏈食物網循環(huán)利

用的,B錯誤;

C、一般來說,在輸入到某一個營養(yǎng)級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到下一個營

養(yǎng)級,10%~20%的傳遞效率指營養(yǎng)級與營養(yǎng)級之間,不是指個體之間,C錯誤;

D、由題意可知,草原上獅子的數量急劇減少,因此調查獅子和林羚的種群密度可以分別采

用紅外觸發(fā)相機和標記重捕法,D正確。

故選D。

15.研究人員對某高寒草原在不同放牧強度下的植物群落調查數據如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放牧強度物種數生產力(t-hm-2)土壤有機碳含量(g-m-3)

無150.858472

輕度231.109693

中度150.709388

重度60.457815

A.無放牧和中度放牧下物種組成相同,生產力不同,可能是統計不準確導致

B.重度放牧下土壤有機碳含量降低可能是由于重度放牧造成了草原荒漠化

C.放牧可能導致高寒草原植物群落優(yōu)勢種改變,重度放牧下的優(yōu)勢種可能更耐旱

D.實行適度放牧、以草定畜,遵循生態(tài)學的協調原理,利于保護草原生物多樣性

K答案UA

[祥解》人類對生物群落演替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某些自然因素,因為人類生產活動通常

是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的,可以對自然環(huán)境中的生態(tài)關系起著促進、抑制、改造和重建的

作用。但人類的活動對群落的演替也不是只具有破壞性的,也可以是通過建立新的人工群落

實現受損生態(tài)系統的恢復。

【詳析】A、中度放牧和無放牧由于放牧的強度不同,可能造成物種組成不同,導致生產

力不同,A錯誤;

B、重度放牧下土壤有機碳含量降低是由于重度放牧造成草原荒漠化,因此土壤中有機碳含

量降低,B正確;

C、表格數據是在高寒草原測定,放牧使牲畜喜歡吃的草數目降低,引起群落演替,發(fā)生優(yōu)

勢物種的改變,而現在重度放牧的條件下,可能會發(fā)生草場荒漠化,土壤蓄水能力降低,因

此優(yōu)勢種更加耐旱,C正確;

D、適度放牧、以草定畜遵循生態(tài)學的協調原理,可以避免草場荒漠化,增加物種豐富度,

保護草原生物多樣性,D正確。

故選A?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

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

16.甘薯富含蛋白質、淀粉等多種物質。明代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記載:“今北方種薯……

欲避冰凍,莫如窖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氧氣濃度過高會使窖內溫度升高,造成甘薯腐爛

B.窖內甘薯細胞的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升高,甘薯的抗逆性增強

C.若窖內溫度適宜,則濕度越小,越有利于保藏品質優(yōu)良的甘薯

D.若要窖藏甘薯保存完好,避免有機物的消耗,需保證嚴格的無氧環(huán)境

[答案XCD

K祥解U1、有氧呼吸是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細胞徹底氧化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是葡萄糖酵解產生丙酮酸和還原氫的過程,發(fā)生

在細胞質基質中,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形成二氧化碳和還原氫的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

基質中,第三階段是還原氫與氧氣結合形成水的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上;

2、無氧呼吸是在無氧條件下,有機物不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同

時釋放少量能量的過程,第一階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還原氫,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

還原氫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兩個階段都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

影響呼吸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和氧氣的濃度。

【詳析】A、氧氣濃度過高會使窖內紅薯有氧呼吸加劇,釋放熱能增多,因而窖內溫度升

高,濕度增大,微生物活動旺盛,因而會造成甘薯腐爛,A正確;

B、結合水含量越高,植物的抗逆性越強,因此,窖內甘薯細胞的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升

高,甘薯的抗逆性增強,B正確;

C、若窖內溫度適宜,則濕度越小,則會導致紅薯失水過多,進而影響甘薯的品質,C錯誤;

D、若要窖藏甘薯保存完好,可設法減少其中有機物的消耗,通常需要低溫、低氧環(huán)境,且

需要適宜的溫度,D錯誤。

故選CD。

17.科學家通過對一種古人類的指骨碎片線粒體DNA測序發(fā)現了EPASI基因,該基因利于

個體在高海拔地區(qū)生存,在現在的藏族人體內很常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高海拔地區(qū),古人類與惡劣環(huán)境進行斗爭,定向產生了EPASI基因

B.古人類種群與現代人群中EPAS1基因型頻率不同說明種群發(fā)生了進化

C.線粒體基因母系遺傳的特點有利于確定不同物種在進化上的親緣關系

D.DNA測序可破解出人類所有遺傳病的發(fā)病原因,更好地改善人類的健康

(答案XABD

[祥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

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生

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詳析】A、基因突變時不定向的,A錯誤;

B、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因此古人類種群與當地現代人種群中EPAS1

基因型頻率不同,不能說明生物發(fā)生了進化,B錯誤;

C、線粒體基因母系遺傳的特點有利于確定不同物種在進化上的親緣關系,C正確;

D、DNA測序無法破解出人類所有遺傳病的發(fā)病原因,只能檢測親緣關系,D錯誤。

故選ABDo

18.某實驗小組探究了受體中的生長素(IAA)對生長素極性運輸的影響。取兩組如圖1所

示的裝置(兩端為瓊脂塊,中間為莖切段),供體瓊脂塊中含有等量的3H標記的IAA,甲

組的受體瓊脂塊中不含IAA,乙組的受體中含lOmol/L的IAA?不同運輸時間兩組的受體中

放射性強度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33

H-IAAH-IAA受

02.55.07.510.0

甲組乙組運輸時間/min

圖1圖2

A.初始時刻,乙組的受體瓊脂塊中的IAA也應用3H標記

B.甲、乙組實驗裝置的a端為形態(tài)學上端,b端為形態(tài)學下端

C.若置于太空環(huán)境中,受體瓊脂塊中將無法檢測到3H標記的IAA

D.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受體中的IAA對IAA的極性運輸有抑制作用

[[答案]]BD

[[祥解』生長素的作用表現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fā)芽,也

能抑制發(fā)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長素所發(fā)揮的作用,因為濃度、植物細

胞的成熟情況和器官的種類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不同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雙子

也植物〉單子葉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現為根〉

芽〉莖。

【詳析】A、本實驗探究了受體中的生長素(IAA)對生長素極性運輸的影響,因此,本實

驗的自變量是受體塊中是否含有生長素,因變量是受體塊中生長素含量的變化,該變化通過

檢測生長素的放射性來實現,因此,乙組的受體瓊脂塊中的IAA不需要3H標記,A錯誤;

B、實驗的自變量是受體塊中是否含有生長素,而豌豆幼苗莖切段形態(tài)學上下端屬于無關變

量,各組應該相同且適宜,由于生長素的運輸表現為極性運輸,因此都是形態(tài)學上端朝上,

即a端為形態(tài)學上端,b端為形態(tài)學下端,B正確;

C、若置于太空環(huán)境中,受體瓊脂塊中依然會檢測到3H標記的IAA,因為生長素的極性運

輸與重力無關,C錯誤;

D、實驗結果顯示,甲組受體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多于乙組受體塊中生長素含量,因而能說明

受體中的IAA對IAA的極性運輸有抑制作用,D正確。

故選BD。

19.AhR蛋白是一種轉錄因子,無活性時位于細胞質基質,當與有毒化學物質結合后,會被

激活進入細胞核,調控相關基因轉錄,使機體對外來毒物的代謝增強而起到保護作用。AHRR

蛋白抑制AhR蛋白發(fā)揮功能,并與肺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長期吸煙會降低AHRR基因的甲

基化程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激活的AhR入核后會抑制癌癥的發(fā)生

B.甲基化直接影響AHRR基因復制時的堿基配對

C.檢測mRNA的含量可判斷AHRR基因的甲基化程度

D.甲基化的AHRR基因可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答案》B

[[祥解》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的一種類型,表觀遺傳是指生物體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

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

【詳析】A、激活的AhR入核后會抑制癌癥的發(fā)生,因此會抑制癌基因的表達,A正確;

B、甲基化是表觀遺傳的一種類型,表觀遺傳是指生物體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

和表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所以甲基化不會直接影響AHRR基因復制時的堿基配對,B

錯誤;

C、基因的甲基化會導致相關基因的轉錄活性下降,因此會降低基因的轉錄水平,因此mRNA

檢測可判斷AHRR基因的甲基化程度,C正確;

D、基因的甲基化可以傳遞給后代,D正確。

故選B?

20.生態(tài)學家對生活在溪流中的甲乙兩種渦蟲溫度梯度分布情況進行研究。下圖①為兩種渦

蟲分別生活時,沿溪流溫度梯度的分布情況;②為兩種渦蟲共同生活時,沿溪流溫度梯度的

分布情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水流

A.生態(tài)學家對兩種渦蟲生態(tài)位的研究屬于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B.由于種間競爭,兩種渦蟲沿溫度梯度分布的幅度都減小,生態(tài)位都發(fā)生變化

C.隨著時間的推移,共同生活的兩種渦蟲可能長時間共存

D.①②兩種情況比較,甲更適應低溫環(huán)境,乙不適應低溫環(huán)境

K答案XABC

K祥解U由圖可知,在單獨生存時,兩種渦蟲的溫度梯度分布大于共同生活時。且兩種渦

蟲可以共存。

【詳析】A、生態(tài)學家對兩種渦蟲生態(tài)位的研究屬于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因為涉及不同

的種群,A正確;

B、在一個穩(wěn)定的生物群落中,各種群之間形成平衡,但由于競爭關系的存在,生態(tài)位還會

發(fā)生變化,B正確;

C、據②圖可知,兩種渦蟲隨著時間的延長,生態(tài)位重疊減小,將會共存,C正確;

D、①②兩種情況比較,甲更適應低溫環(huán)境,但乙也可以生存,D錯誤。

故選ABCo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21.科研人員用不同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的高溫處理兩優(yōu)培九和南粳46兩種水稻后,水稻葉

片凈光合速率(Pn)受到的影響情況見下表(CK為對照組)。

處理兩優(yōu)培九南梗46

Pn/[|imol/Pn/[gmol/

溫度/℃持續(xù)天數/d比CK±/%比CK土/%

(m2-s)](m2-s)]

CK24.25/21.35/

35122.96-5.3219.82-7.17

320.58-15.1317.12-19.81

518.32-24.4516.03-24.92

717.38-28.3315.22-28.71

121.83-9.9818.13-15.08

319.24-20.6616.10-24.59

38

517.58-27.5114.02-34.33

715.46-36.2513.02-39.02

(1)溫度通過影響水稻葉片光合作用中一階段酶的活性影響光合速率。除此之外,高溫

脅迫導致水稻凈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還有—o(答出兩種情況即可)

(2)據表分析,高溫處理對水稻Pn產生的脅迫效應與—有關。兩優(yōu)培九和南粳46水稻

比較,抗高溫能力相對較強的是一,理由是—o

(3)為確定兩品種水稻在高溫脅迫條件下光合速率的變化情況,需要補充的具體實驗操作

是O

K答案U(1)①.光反應和暗反應②.高溫使光合色素分解(類囊體膜破壞)、高溫使

氣孔關閉,二氧化碳供應減少、高溫影響呼吸,使凈光合下降

(2)①.高溫強度、持續(xù)天數、水稻品種②.兩優(yōu)培九③.通過對比不同程度高溫

處理后,葉片Pn較CK下降幅度的百分率數值可知,在經過35℃和38℃高溫處理3d和5d

后,兩優(yōu)培九的Pn下降幅度比南粳46小

(3)在相同的高溫脅迫條件下對兩水稻品種進行遮光處理,測C02的釋放速率或O2的吸

收速率

K祥解I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發(fā)生場所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

上,色素吸收、傳遞和轉換光能,并將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氣,另一

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應發(fā)生場所是葉綠體基質中,首先發(fā)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

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結合形成兩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應產生的NADPH

和ATP被還原。

【小問1詳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溫度通過影響水稻葉片光合作用

中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酶的活性影響光合速率。高溫會影響光合作用,導致凈光合速率下降,

因為高溫使光合色素分解(類囊體膜破壞)、高溫使氣孔關閉,二氧化碳供應減少、高溫影

響呼吸,使凈光合下降。

【小問2詳析】分析表格可知,高溫處理對水稻Pn產生的脅迫效應與高溫強度、持續(xù)天

數、水稻品種都有關,并且兩優(yōu)培九的抗高溫性能相對較強,因為通過對比不同程度高溫處

理后,葉片Pn較CK下降幅度的百分率數值可知,在經過35℃和38℃高溫處理3d和5d

后,兩優(yōu)培九的Pn下降幅度比南粳46小。

【小問3詳析】為確定兩品種水稻在高溫脅迫條件下光合速率的變化情況,應補充一部分

實驗操作,如在相同的高溫脅迫條件下對兩水稻品種進行遮光處理,測C02的釋放速率或

。2的吸收速率。

22.某自花傳粉的二倍體植物花色有紅花和白花兩種,野生型表現為不耐寒。科研人員通過

誘變育種得到了4種耐寒突變體,編號為①?④,它們都是單基因突變的隱性純合子。研究

者以突變體為親本進行雜交,Fi的表型結果如下表所示(注:“+”表示野生性狀,"-”表示突

變性狀)。

母本

①②③④

父本、、、

①-++-

②+-++

③++-+

④-++-

(1)據表推測,耐寒突變體—(填編號)可能父本①由同一基因的突變所致。

(2)將表中②與③雜交的Fi,植株隨機交配,發(fā)現F?植株的性狀分離比為9:7,表明這

兩種突變體相應的突變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F?中存在一種雜合子自交會出現

性狀分離現象;若F2的野生型植株自交,則子代中耐寒個體的比例為—o

(3)已知花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自然狀態(tài)下紅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紅花:白花=2:1,

出現此比例的原因是一。研究發(fā)現,基因A/a所在的同源染色體上還存在一對控制缺刻葉

和圓葉的等位基因B/b,其中控制缺刻葉的顯性基因純合致死。工作人員通過雜交實驗獲得

一個植株品系,無論種植多少代,所含有的B基因頻率保持不變。據此判斷兩對等位基因

A/a和B/b的位置關系是o

(4)科研人員誘導該植物染色體組加倍獲得四倍體新品種,并利用基因工程在某一組同源

染色體上導入了兩個抗病基因,但是基因存在的位置未知。讓獲得的抗性新品種進行自交,

如果一,兩個抗性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如果一,兩個抗病基因在同源染色體的不

同染色體上。

[[答案』(1)①④

(2)①.兩##2##二②.3##三③.11/36

(3)①.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致死②.基因A與b連鎖,基因a與B連鎖

(4)①.后代不抗病的個體占1/4②.后代不抗病的個體占1/36

[[祥解』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

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

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

【小問1詳析】分析題意,①?④都是單基因突變的隱性純合子,據表分析,以突變體為

親本進行雜交,其中①x①、①x④雜交后子代均是突變性狀(隱性性狀),說明①④可能父

本①由同一基因的突變所致。

【小問2詳析】②與③雜交的子一代雌雄植株相互交配,發(fā)現子二代植株的性狀分離比為

9:7,而9:7為9:3:3:1的變式,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說明兩種突變體相應的突變基因

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設親本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則F1是AaBb,R自交后子代

為9A-B-、3A-bb、3aaB-、laabb,其中自交會出現性狀分離現象的雜合子有AaBb、AaBB、

AABb,共3種;若Fz的野生型(1AABB、2AABb、4AaBb、2AaBB)植株自交,子代中

耐寒個體(A-bb、aaB-)的比例為2/9x1/4+4/9x7/16+2/9x1/4=11/36。

【小問3詳析】已知花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自然狀態(tài)下紅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紅花:

白花=2:1,說明親本紅花基因型是Aa,正常情況下AA:Aa:aa=l:2:1,子代中紅花:白

花=2:1,出現此比例的原因是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致死;分析題意,A/a所在的同源染色

體上存在一對控制缺刻葉和圓葉的等位基因B/b,其中控制缺刻葉的顯性基因純合致死,即

BB純合致死,無論種植多少代,所含有的B基因頻率保持不變,說明其中a應與B在同一

條染色體上,即基因A與b連鎖,基因a與B連鎖。

【小問4詳析】分析題意,若兩個抗性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設相關基因是AA,不

含抗病基因記作OO,產生的配子是AA:00=1:1,自交后不抗病個體0000=1/2x1/2=1/4;

若兩個抗病基因在同源染色體的不同染色體上,則配子比例是AA:A0:00=1:4:1,自

交后子代不抗病個體占1/6x1/6=1/36。

23.糖皮質激素(GC)可通過抑制細胞因子釋放等途徑,調控免疫系統的功能。當出現應

激刺激時,機體通過途徑I增加GC的分泌。腦-脾神經通路是一條從下丘腦CRH神經元到

脾內的神經通路,該通路也可調節(jié)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調節(jié)過程如途徑H所示。

應急刺激f申經系―神經遞質,下品

:上腎上腺一糖皮質激素

途徑I

CHR神經兀

睡油?去甲腎一l輔助性*乙酰激活.R如]的涂杼TT

脾神紜兀一上腺素fT細胞膽堿細胞送仕U

(1)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糖皮質激素(GC)含量少且穩(wěn)定,但作用效果顯著。據圖分析,

GC的分泌受一軸的調控,該種調控方式的意義是一,有利于精細調控,從而維持機體

的穩(wěn)態(tài)。

(2)圖中的輔助性T細胞可參與免疫,其產生的細胞因子在人體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有

(3)研究發(fā)現,適度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免疫力,過度劇烈運動后易感冒。請根據題中信息

分析可能的機理是一。

(4)膽堿類受體是腦一脾神經通路中介導B細胞分化的重要結構。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

設計實驗證明小鼠B細胞缺少膽堿類受體可降低小鼠的體液免疫。簡要寫出實驗設計思路。

材料用具:生理狀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正常造血干細胞、異常造血干細胞(不能編碼膽堿

類受體)、X抗原、注射器、抗體定量檢測儀等。

設計思路:—o

K答案』(1)①.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②.放大激素的調節(jié)效應,形成多級反饋調

節(jié)

(2)①.細胞免疫和體液②.促進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分裂、分化

(3)適度鍛煉刺激CRH神經元,通過腦-脾神經通路傳導增強免疫力;過度運動機體做出

應激反應,GC分泌增加,抑制細胞因子釋放,降低免疫力

(4)將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若干小鼠去除造血干細胞,隨機均分為AB兩組。A組小鼠移植正

常造血干細胞,B組移植異常造血干細胞;分別給兩組小鼠注射相同劑量的X抗原;一段

時間后,用抗體定量檢測儀測定并比較兩組小鼠抗X抗體的產生量

K祥解]]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體液免疫過程為:(1)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細胞外,抗原被抗原呈遞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信息并將抗原呈遞給輔助性T

細胞,輔助性T細胞細胞表面發(fā)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作用

于B細胞;(2)B細胞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B細胞和漿細胞;(3)漿

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

細胞免疫過程為:(1)被病原體感染的寄主細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發(fā)生變化,細胞毒性T

細胞識別變化的信號,抗原被抗原呈遞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信息并將抗原呈遞

給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作用于細胞毒性T細胞;(2)細胞毒性T細

胞開始增殖、分化形成記憶T細胞和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3)細胞毒性T細胞在體液中

循環(huán),他們可以識別并接觸、裂解被同樣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

【小問1詳析】糖皮質激素(GC)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激素,據圖分析,GC的分泌受

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皮質軸的調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