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 實驗樣品地面制備規(guī)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06/12/wKhkGGZee8mAFzu4AAEcwMYUKhw822.jpg)
![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 實驗樣品地面制備規(guī)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06/12/wKhkGGZee8mAFzu4AAEcwMYUKhw8222.jpg)
![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 實驗樣品地面制備規(guī)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06/12/wKhkGGZee8mAFzu4AAEcwMYUKhw8223.jpg)
![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 實驗樣品地面制備規(guī)范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06/12/wKhkGGZee8mAFzu4AAEcwMYUKhw8224.jpg)
![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 實驗樣品地面制備規(guī)范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06/12/wKhkGGZee8mAFzu4AAEcwMYUKhw82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CCSV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XXXXX—XXXX
代替GB/T
`
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
實驗樣品地面制備規(guī)范
Containerlessmaterialsprocessingrack
Preparationspecificationforspacematerialsscienceexperimentsamples
(征求意見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GB/TXXXXX—XXXX
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
實驗樣品地面制備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實驗樣品的樣品要求、制備程序、制備方法、檢驗方法、試
驗報告及其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的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利用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靜電懸浮設備開展科學實驗的樣品。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30114.7空間科學及其應用術語第7部分:微重力科學
GJB150.16A軍用裝備實驗室環(huán)境試驗方法第16部分:振動試驗
GJB150.18A軍用裝備實驗室環(huán)境試驗方法第16部分:沖擊試驗
GB/T30114.1空間科學及其應用術語第1部分:基礎通用
GJB4011飛船乘員艙大氣環(huán)境控制工程設計的醫(yī)學要求
GJB4009航天員系統(tǒng)對飛船應用系統(tǒng)的技術要求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靜電懸浮裝置electrostaticlevitationdevice
利用靜電場中帶電樣品所受的庫侖力抵消所受的重力實現樣品懸浮的裝置。
注:見GB/T30114.7。
氣體懸浮裝置aerodynamiclevitationdevice
利用相反重力方向對物體吹氣的方式實現其懸浮的裝置。
注:見GB/T30114.7。
密閉式氣懸浮裝置aerodynamiclevitationdevicewithsealingchamber
具有密閉式腔體的氣體懸浮裝置。
2
GB/TXXXXX—XXXX
軸心機構movableinterchamber
靜電懸浮裝置中可移動的內部腔體機構,具備控制樣品自動釋放和回收的功能。
樣品盒samplecartridgeassembly
與本文件軸心機構配套,用于存放空間實驗樣品的一個密閉容器。
樣品釋放回收operationtoreleaseandwithdrawforsamples
空間實驗樣品從樣品盒中釋放并將其回收至樣品盒中的操作。
實驗樣品experimentsample
用于在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進行在軌實驗的近球狀材料樣品。
注:本文件中簡稱樣品。
4樣品要求
化學特性
原材料應選擇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wěn)定,無腐蝕性;高溫下不發(fā)生燃燒、爆炸等劇烈化學反應,有毒
有害物質釋放量應滿足GJB4011及GJB4009要求。
4.2外觀
樣品呈球狀,表面應光滑、無毛刺、無裂縫、無多余物。
4.3尺寸范圍
樣品尺寸范圍應滿足:
a)樣品平均直徑D=2.5mm~2.9mm;
b)最大直徑Dmax≤2.9mm;
c)最大直徑與最小直徑差(Dmax-Dmin)≤0.4mm。
4.4釋放回收
樣品在釋放回收過程中運行應無卡滯。
4.5激光加熱特性
4.5.1激光吸收特性
樣品可吸收波長為10640nm二氧化碳激光器和/或915nm半導體激光器發(fā)出的光。
3
GB/TXXXXX—XXXX
a)無機非金屬樣品可被二氧化碳激光器(功率≤5W)加熱和915nm半導體激光器(功率≤300W)
加熱至在軌實驗需要的溫度和狀態(tài)。
b)金屬樣品可被915nm半導體激光器(功率≤300W)加熱至在軌實驗需要的溫度和狀態(tài)。
4.5.2析出物
樣品經激光加熱至在軌實驗需要的溫度3次循環(huán)后表面無析出物形成,其表面應滿足4.2外觀要求。
4.5.3抗熱沖擊性
樣品經激光加熱至在軌實驗需要的溫度3次循環(huán)后表面無開裂現象,其表面應滿足4.2外觀要求。
4.5.4揮發(fā)率
樣品在真空或加壓狀態(tài)下經激光加熱至在軌最高實驗溫度并在此溫度保持10分鐘后,其揮發(fā)率應
≤0.5%。
4.6帶電量
樣品經施加-30KV~30KV電壓后懸浮,且表面電荷量應≥10-12C。
4.7力學環(huán)境適應性
樣品在X,Y,Z三個軸方向分別進行正弦振動、隨機振動及沖擊試驗后,應滿足4.2和4.4的要求。
5制備程序
制備程序應包括制樣方案制定,成分設計,坯料制備及成品加工等操作。按照原材料的不同其制備
流程參考如下,見圖1。
圖1無容器材料科學實驗樣品制備流程示例
6制備方法
樣品制備方案
根據在軌實驗目的,確定樣品制備方案。
成分設計
根據樣品成分要求確定配方,選擇合適原材料(金屬/氧化物粉末、顆粒或塊體)通過稱量得到。
坯料制備
根據材料種類采用熔融、機械攪拌及手動攪拌等方法進行混合;采用澆鑄,干壓及等靜壓壓制等方
法進行坯料制備。
4
GB/TXXXXX—XXXX
成品加工
采用氣懸浮裝置或其它切割、球磨、手工打磨等方法將樣品加工成球形。
7檢驗方法
化學特性
樣品化學成分應符合樣品提供方提供的化學組成及質量證明。
外觀質量
7.2.1測量設備
放大倍數不低于5倍的數碼光學顯微鏡1臺,分辨率不低于1920ⅹ1080的顯示屏1個。
7.2.2測量步驟
將樣品置于觀察平臺上,對焦、觀察樣品表面并做記錄;再任意轉動樣品方向各2次、分別進行對
焦、觀察和拍照記錄。需滿足4.2要求。
尺寸范圍
7.3.1測量設備
精度不低于0.02mm的千分尺。
7.3.2樣品數
滿足外觀質量要求樣品29個。
7.3.3測量步驟
在樣品外側隨機選取10個測量點,采用千分尺測量此10個點的直徑值Dn(n=1~10),并從中得到
最大直徑Dmax和最小直徑Dmin。
7.3.4結果計算
a)按式(1)計算樣品平均直徑D:
?+?+?+?
?=12?·······································································(1)
?
b)按式(2)計算直徑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
?=Dmax-Dmin·········································································(2)
式中:
D──實驗樣品平均直徑,單位為毫米(mm);
Dn──第n次測量的樣品直徑值,單位為毫米(mm);
Dmax──最大直徑值,單位為毫米(mm);
Dmin──最小直徑值,單位為毫米(mm)。
5
GB/TXXXXX—XXXX
?──直徑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單位為毫米(mm)
c)尺寸范圍應滿足4.3要求。
釋放回收
樣品釋放回收按照附錄A進行試驗,結果需滿足4.4要求。
激光加熱特性
7.5.1激光吸收特性
7.5.1.1裝置
采用以下儀器進行激光吸收特性試驗:
a)密閉式氣懸浮裝置1臺;
b)功率大于5W的二氧化碳激光器1臺;
c)功率大于75W,激光斑點尺寸0.8,1.2或1.6mm可選的915nm半導體激光器4路;
d)紅外測溫儀1臺,測溫范圍:500℃~3000℃;
-6
e)真空泵(極限真空度10Pa,抽速60L/s),Ar2(純度4A)。
7.5.1.2樣品數
選取滿足外觀質量要求的樣品,樣品數≥3個。
7.5.1.3步驟
a)采用真空泵將腔體內壓力抽至10-3Pa,繼而充入氬氣至常壓1.01×105Pa,如此反復3次后,
將樣品裝入密閉式氣懸浮裝置的噴嘴上;
b)分別打開激光器、紅外測溫儀的指示光,將激光光路和測溫儀光路聚焦在樣品上;如樣品為無
機非金屬,則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加熱樣品至500℃以上,再利用半導體激光器加熱樣品至實
驗溫度,觀察樣品是否完全熔融并分別記錄此兩種溫度時相對應激光器的功率;如樣品為金屬,
采用半導體激光器加熱樣品至實驗溫度,觀察樣品是否完全熔融并記錄此溫度時激光器的功
率;
c)關閉激光器;
d)同一樣品重復上述步驟3次。
7.5.1.4試驗結果
讀取樣品激光加熱至完全熔融時的溫度及相對應激光器的功率數值,得到樣品激光吸收特性,試驗
結果需滿足4.5.1要求。
7.5.2析出物
7.5.2.1裝置
采用放大倍數不低于5倍的數碼光學顯微鏡1臺,分辨率不低于1920ⅹ1080的顯示屏1個,其它同
7.5.1.1。
7.5.2.2樣品數
6
GB/TXXXXX—XXXX
采用7.5.1.2同樣樣品及樣品數。
7.5.2.3步驟
采用7.5.1.3操作步驟,并采用數碼光學顯微鏡觀察樣品表面是否有物質脫落、開裂、碎裂、明顯
凸出物等析出物形成。樣品表面應滿足4.5.2要求。
7.5.3抗熱沖擊性
采用7.5.2.1同樣裝置、樣品及樣品數和操作步驟,觀察熱沖擊后樣品表面是否有開裂。樣品應滿
足4.5要求。
7.5.4揮發(fā)率
7.5.4.1裝置
采用以下儀器進行揮發(fā)率測試:
a)密閉式氣懸浮裝置1臺;
b)靜電懸浮裝置1臺;
c)功率≥5W的二氧化碳激光器1臺;
d)功率≥75W,激光斑點尺寸0.8,1.2或1.6mm可選的915nm半導體激光器4路;
e)紅外測溫儀1臺,測溫范圍:500℃~3000℃;
f)放大倍數不低于5倍的數碼光學顯微鏡1臺;
-6
g)真空泵(極限真空度10Pa,抽速60L/s),Ar2(純度4A)。
7.5.4.2樣品數
采用7.5.1.2同樣樣品及樣品數。
7.5.4.3步驟
根據樣品在軌實驗要求,揮發(fā)率測試可分為加壓和真空兩種狀態(tài)下進行測試,具體步驟如下。
7.5.4.3.1加壓狀態(tài)
采用密閉式氣懸浮裝置進行測試:
a)將樣品稱重并記錄為m1;
b)采用真空泵將腔體內壓力抽至10-3Pa,繼而充入氬氣至常壓1.01×105Pa,如此反復3次后,
將樣品裝入密閉式氣懸浮裝置的噴嘴上;
c)分別打開激光器、紅外測溫儀的指示光,將激光光路和測溫儀光路聚焦在樣品上,懸浮樣品,
加熱樣品至實驗溫度并保持10min;
d)關閉激光器,待樣品冷卻至室溫后再次稱重m2。
7.5.4.3.2真空狀態(tài)
采用靜電懸浮裝置進行測試:
a)將樣品稱重并記錄為m1;
7
GB/TXXXXX—XXXX
b)采用真空泵將腔體內壓力抽至10-3Pa,繼而充入氬氣至常壓1.01×105Pa,如此反復3次后,
再采用真空泵將腔體內壓力抽至10-3Pa,并將樣品裝入靜電懸浮裝置電極上;
c)分別打開激光器、紅外測溫儀的指示光,將激光光路和測溫儀光路聚焦在樣品上,加電壓至樣
品懸浮加熱樣品至實驗溫度并保持10min;
d)關閉激光器,待樣品冷卻至室溫后再次稱重m2。
注:如樣品無法在懸浮狀態(tài)下加熱,則可將樣品放置于該裝置腔體內或密閉式氣懸浮裝置,在同樣真空度環(huán)境下加
熱至實驗溫度并保持10min。
7.5.4.4結果計算
按式(3)計算樣品揮發(fā)率V,數值應滿足4.5.4要求。
???
V=12×100%····································································(3)
?1
式中:
V──揮發(fā)率,單位為質量分數(%);
m1──樣品加熱前質量,單位為毫克(mg);
m2──樣品加熱后質量,單位為毫克(mg)。
帶電量
7.6.1裝置
采用靜電懸浮裝置測量樣品電荷量。
7.6.2樣品數
選取滿足7.2~7.5要求樣品1個。
7.6.3測試步驟
將試樣放入靜電懸浮裝置,調節(jié)高壓放大器加電壓至樣品穩(wěn)定懸浮,記錄此時的電壓。
7.6.4結果計算
按照公式(4)計算樣品帶電量,結果應滿足4.6要求。
q=U/mg…………………….(4)
式中:
q──樣品電荷量,單位為庫侖(C);
m──樣品質量,單位克(g);
U──施加于樣品上的電壓,單位為伏(V);
g──重力加速度常數,9.80g/s2。
力學環(huán)境適應性
7.7.1裝置
采用下列儀器進行力學環(huán)境適應性測試:
a)放大倍數不低于5倍的數碼光學顯微鏡1臺;
8
GB/TXXXXX—XXXX
b)電動振動試驗系統(tǒng)1套;
c)樣品盒1個。
7.7.2樣品數
選取滿足7.2~7.5要求樣品數≥2個。
7.7.3測試步驟
a)將樣品裝入樣品盒,再用泡沫塑料包裹樣品盒并固定在工裝板上;
b)振動環(huán)境試驗;
根據上下行的平臺要求,按照GJB150.16A進行檢測。
c)沖擊環(huán)境試驗;
根據上下行的平臺要求,按照GJB150.18A進行檢測。
d)試驗結束后將樣品取出,再進行7.2,7.4試驗。
7.7.4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需滿足4.7要求。
8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可包含以下內容,報告形式示例見附錄B:
a)樣品信息:樣品名稱,編號,成分,外形尺寸,質量,測試單位,委托單位,到樣日期;
b)試驗信息:測試時間,環(huán)境溫度、濕度,試驗人員,參試人員,真空度,地點,樣品前處理;
c)試驗設備:設備名稱,設備參數;
d)試驗項目及依據標準;
e)試驗結果;
f)試驗結論;
g)實驗室名稱、測試者和報告審核者及單位公章。
9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
標志
包裝上應有樣品名稱、編號、委托單位名稱、地址、聯系人等信息,還應標明防污染、禁摔、易碎
等字樣或標志。
包裝
樣品應用帶防潮內襯的塑料袋包裝。內外包裝袋需密封良好,并能對產品提供足夠的抗物理損傷保
護。如有特殊要求,可按需要進行包裝。
運輸
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污染、潮濕、碰撞、擠壓和強烈震動
9
GB/TXXXXX—XXXX
9.4貯存
應在包裝狀態(tài)下貯存,保存于通風、干燥、無酸堿及其他無腐蝕性氣體的環(huán)境中。
附錄A
(規(guī)范性)
樣品釋放回收測試方法
A.1裝置
軸心機構1臺(圖A.1)、電機驅動盒1個,樣品盒1個(圖A.3)。
圖A.1軸心機構中推桿運行示意圖
圖A.2軸心機構方向示意圖
圖A.3樣品盒及物料盤示意圖
A.2試樣
滿足外觀質量要求樣品29個。
A.3測試步驟
10
GB/TXXXXX—XXXX
將軸心機構與電機驅動盒連接。將29個樣品依次裝入樣品盒中物料盤內安裝工位1#-29#,并將物料
盤歸至0#樣品安裝工位,如圖A.2所示。將樣品盒安置在軸心機構中。樣品釋放回收特性操作按表A.1進
行。
表A.1釋放回收操作步驟
步驟內容
1將軸心機構水平放置在支架上,如圖A.2(1)中水平方向,啟動電機驅動盒及電腦控制程序
2封住孔道:將前推桿由X0向正方向移動至X1處,后推桿由X5向負方向移動至X2處,此時為起始位
3通過電腦控制程序將軸心機構樣品盒料盤依次旋轉到1#~29#工位,觀察料盤在旋轉過程中是否順暢、無卡滯
通過電腦控制程序將軸心機構樣品盒料盤按29#→0#→15#→29#→0#的順序連續(xù)旋轉,觀察料盤在旋轉過程中是
4
否順暢、無卡滯
5將料盤旋轉到5#工位
6后推桿保持在X2處不動,向正方向移動前推桿將樣品夾住
前推桿、后推桿夾著樣品同步向正方向移動至X3與X4連線的中心處,觀察前后推桿在夾持樣品移動過程中樣品
7
是否滑落
8前后推桿回歸起始位置
9將料盤旋轉到15#工位
10重復步驟7~9
11將料盤旋轉到20#工位
12重復步驟7~9
13將料盤旋轉到28#工位
14重復步驟7~9
#
15料盤回復至0工位,推桿回復至X0和X5位,關閉電腦控制程序,關閉電源
16將軸心機構以豎直正向姿態(tài)(圖A.2(2)中豎直正向)固定在支架上
17重復步驟2~16;
18將軸心機構以豎直反向姿態(tài)(圖A.2(3)中豎直反向)固定在支架上
19重復步驟2~16;
20觀察并記錄樣品的運行情況a
注:a規(guī)定圖A.1中箭頭方向為正方向
A.4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按照表A.2,表A.3進行記錄
表A.2釋放回收測試記錄表及樣品記錄表
細則內容釋放回收檢測測試階段
測試地點測試日期
送檢單位測試人員
①樣品盒編號
初始參數
②樣品裝機情況樣品裝機記錄見表A3
11
GB/TXXXXX—XXXX
細則內容釋放回收檢測測試階段
推桿封孔
1推桿封孔順暢
測試
水平旋轉逐步旋轉
2順暢
測試料盒號:00(+1#)→29#
水平旋轉間隔旋轉
3順暢
測試料盒號:29#→00#→15#→29#→00#
夾持測試
4水平夾持順暢
料盒號:05#、15#、20#、28#
逐步旋轉
5順暢
豎直-正向料盒號:00(+1#)→29#
旋轉測試間隔旋轉
6順暢
料盒號:29#→00#→15#→29#→00#
豎直-正向夾持測試
7順暢
夾持測試料盒號:05#、15#、20#、28#
逐步旋轉
8順暢
豎直-反向料盒號:00(+1#)→29#
旋轉測試間隔旋轉
9順暢
料盒號:29#→00#→15#→29#→00#
豎直-反向夾持測試
10順暢
夾持測試料盒號:05#、15#、20#、28#
表A.3樣品裝機記錄表
產品名稱樣品盒產品編號
操作人員生產日期
料盒位號樣品位號成分尺寸(mm)重量(mg)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GB/TXXXXX—XXXX
產品名稱樣品盒產品編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3
GB/TXXXXX—XXXX
附錄B
(資料性)
試驗報告模板
試驗報告模板見表B.1
表B.1Xxx試驗報告
報告編號:xxxx
1、樣品信息
樣品名稱樣品編號樣品成分尺寸質量
測試單位
委托單位
到樣日期
2、試驗信息
試驗時間環(huán)境溫度
試驗人員環(huán)境濕度
參試人員
試驗地點
樣品前處理
3、試驗設備名稱參數校準日期備注
4、試驗項目及依
據標準
5、結果
6、結論
測試:審核:
單位公章:
14
GB/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國科學院提出。
本文件由全國空間科學及其應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12)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
程與技術中心,北京國科環(huán)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建定,李勤,賀歡,倪津崎,方婧紅,劉學超,潘秀紅,張明輝,湯美波,
羅興宏,張立憲,梁學峰。
I
GB/TXXXXX—XXXX
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
實驗樣品地面制備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實驗樣品的樣品要求、制備程序、制備方法、檢驗方法、試
驗報告及其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的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利用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靜電懸浮設備開展科學實驗的樣品。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30114.7空間科學及其應用術語第7部分:微重力科學
GJB150.16A軍用裝備實驗室環(huán)境試驗方法第16部分:振動試驗
GJB150.18A軍用裝備實驗室環(huán)境試驗方法第16部分:沖擊試驗
GB/T30114.1空間科學及其應用術語第1部分:基礎通用
GJB4011飛船乘員艙大氣環(huán)境控制工程設計的醫(yī)學要求
GJB4009航天員系統(tǒng)對飛船應用系統(tǒng)的技術要求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靜電懸浮裝置electrostaticlevitationdevice
利用靜電場中帶電樣品所受的庫侖力抵消所受的重力實現樣品懸浮的裝置。
注:見GB/T30114.7。
氣體懸浮裝置aerodynamiclevitationdevice
利用相反重力方向對物體吹氣的方式實現其懸浮的裝置。
注:見GB/T30114.7。
密閉式氣懸浮裝置aerodynamiclevitationdevicewithsealingchamber
具有密閉式腔體的氣體懸浮裝置。
2
GB/TXXXXX—XXXX
軸心機構movableinterchamber
靜電懸浮裝置中可移動的內部腔體機構,具備控制樣品自動釋放和回收的功能。
樣品盒samplecartridgeassembly
與本文件軸心機構配套,用于存放空間實驗樣品的一個密閉容器。
樣品釋放回收operationtoreleaseandwithdrawforsamples
空間實驗樣品從樣品盒中釋放并將其回收至樣品盒中的操作。
實驗樣品experimentsample
用于在空間站無容器材料實驗柜進行在軌實驗的近球狀材料樣品。
注:本文件中簡稱樣品。
4樣品要求
化學特性
原材料應選擇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wěn)定,無腐蝕性;高溫下不發(fā)生燃燒、爆炸等劇烈化學反應,有毒
有害物質釋放量應滿足GJB4011及GJB4009要求。
4.2外觀
樣品呈球狀,表面應光滑、無毛刺、無裂縫、無多余物。
4.3尺寸范圍
樣品尺寸范圍應滿足:
a)樣品平均直徑D=2.5mm~2.9mm;
b)最大直徑Dmax≤2.9mm;
c)最大直徑與最小直徑差(Dmax-Dmin)≤0.4mm。
4.4釋放回收
樣品在釋放回收過程中運行應無卡滯。
4.5激光加熱特性
4.5.1激光吸收特性
樣品可吸收波長為10640nm二氧化碳激光器和/或915nm半導體激光器發(fā)出的光。
3
GB/TXXXXX—XXXX
a)無機非金屬樣品可被二氧化碳激光器(功率≤5W)加熱和915nm半導體激光器(功率≤300W)
加熱至在軌實驗需要的溫度和狀態(tài)。
b)金屬樣品可被915nm半導體激光器(功率≤300W)加熱至在軌實驗需要的溫度和狀態(tài)。
4.5.2析出物
樣品經激光加熱至在軌實驗需要的溫度3次循環(huán)后表面無析出物形成,其表面應滿足4.2外觀要求。
4.5.3抗熱沖擊性
樣品經激光加熱至在軌實驗需要的溫度3次循環(huán)后表面無開裂現象,其表面應滿足4.2外觀要求。
4.5.4揮發(fā)率
樣品在真空或加壓狀態(tài)下經激光加熱至在軌最高實驗溫度并在此溫度保持10分鐘后,其揮發(fā)率應
≤0.5%。
4.6帶電量
樣品經施加-30KV~30KV電壓后懸浮,且表面電荷量應≥10-12C。
4.7力學環(huán)境適應性
樣品在X,Y,Z三個軸方向分別進行正弦振動、隨機振動及沖擊試驗后,應滿足4.2和4.4的要求。
5制備程序
制備程序應包括制樣方案制定,成分設計,坯料制備及成品加工等操作。按照原材料的不同其制備
流程參考如下,見圖1。
圖1無容器材料科學實驗樣品制備流程示例
6制備方法
樣品制備方案
根據在軌實驗目的,確定樣品制備方案。
成分設計
根據樣品成分要求確定配方,選擇合適原材料(金屬/氧化物粉末、顆粒或塊體)通過稱量得到。
坯料制備
根據材料種類采用熔融、機械攪拌及手動攪拌等方法進行混合;采用澆鑄,干壓及等靜壓壓制等方
法進行坯料制備。
4
GB/TXXXXX—XXXX
成品加工
采用氣懸浮裝置或其它切割、球磨、手工打磨等方法將樣品加工成球形。
7檢驗方法
化學特性
樣品化學成分應符合樣品提供方提供的化學組成及質量證明。
外觀質量
7.2.1測量設備
放大倍數不低于5倍的數碼光學顯微鏡1臺,分辨率不低于1920ⅹ1080的顯示屏1個。
7.2.2測量步驟
將樣品置于觀察平臺上,對焦、觀察樣品表面并做記錄;再任意轉動樣品方向各2次、分別進行對
焦、觀察和拍照記錄。需滿足4.2要求。
尺寸范圍
7.3.1測量設備
精度不低于0.02mm的千分尺。
7.3.2樣品數
滿足外觀質量要求樣品29個。
7.3.3測量步驟
在樣品外側隨機選取10個測量點,采用千分尺測量此10個點的直徑值Dn(n=1~10),并從中得到
最大直徑Dmax和最小直徑Dmin。
7.3.4結果計算
a)按式(1)計算樣品平均直徑D:
?+?+?+?
?=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上冊數學聽評課記錄 《平行四邊形》人教版
- 初中數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同步聽評課記錄28-2-1 第1課時《 解直角三角形》
- 2025年筒式采煤機合作協(xié)議書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聽評課記錄:第六章《概率初步回顧與思考》
- 部審湘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3.3 第2課時《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因式分解》聽評課記錄
- 青島版數學七年級下冊《10.1 認識二元一次方程組》聽評課記錄2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5.3《善用法律》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4.1.2《正弦》聽評課記錄
- 五年級上數學聽評課記錄
- 土地復墾合同范本
- 《Python編程基礎與應用》面向對象編程
- 高考滿分作文常見結構完全解讀
-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簡答題例析
- 專題2-2十三種高考補充函數歸類(講練)
- 三年級英語上冊整冊書單詞默寫表學生版(外研版三起)
- 六年級數學上冊100道口算題(全冊完整版)
- 課本劇《劉姥姥進大觀園》劇本
- 《研學旅行概論》課程標準
- 如愿三聲部合唱簡譜
- 廢舊物質處置項目投標方案
- 高三數學開學第一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