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卷二:共同犯罪_第1頁
司法卷二:共同犯罪_第2頁
司法卷二:共同犯罪_第3頁
司法卷二:共同犯罪_第4頁
司法卷二:共同犯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司法卷二:共同犯罪1、單選

一日,張某將路人打暈,欲取走其財物,這時,熟人王某正好經(jīng)過,于是,張某讓王某幫忙將暈倒的路人所攜帶的財物取走,王某同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張某構成搶劫罪,王某構成盜竊罪(江南博哥)B.張某、王某構成搶劫罪的共同犯罪C.張某、王某構成盜竊罪的共同犯罪D.張某、王某是事前有聯(lián)絡的共同犯罪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這是在犯罪過程中,王某加入張某而構成的共同搶劫犯罪。2、多選

下列有關共同犯罪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共謀盜竊,甲在外放風,乙進入一戶人家室內(nèi),乙進入發(fā)現(xiàn)沒有值錢的財物,但是將女主人強奸,甲、乙構成盜竊罪的共同犯罪,但不構成強奸罪的共同犯罪B.甲、乙事前并無通謀,但同時向仇人丙開槍,丙中槍死亡,甲、乙二人構成共同犯罪C.甲、乙共謀,相互串通騙取同鄉(xiāng)丙錢財,甲、乙成立共同犯罪D.共同過失犯罪不是共同犯罪正確答案:A,C,D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A項中乙屬于實行過限,過限的強奸行為由乙單獨承擔;入戶盜竊未遂的,構成盜竊罪。B項中,甲、乙屬于同時犯,不構成共同犯罪。C項中,甲、乙屬于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只限于故意犯罪,共同過失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因此D項正確。3、單選

甲、乙因瑣事發(fā)生口角對罵,引起多人圍觀。丙見二人爭吵不休,便在外喊:"打啊",后便離去。甲見有人起哄,便向乙打去,將乙一只眼睛打瞎。丙的行為屬于:()A.教唆犯B.實行犯C.幫助犯D.不構成犯罪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教唆犯的成立條件。丙只是起哄,沒有教唆的故意,也沒有針對特定的人教唆。4、多選

錢、趙二人共謀去某超市行竊,2011年11月9日凌晨2時,二人到達該超市后,趙某留在超市外觀望,錢某撬門進入,竊取了價值數(shù)萬元的物品。錢某認為,放把火可以破壞現(xiàn)場。于是,在離開前用打火機點燃了超市內(nèi)的服裝。錢某出來后,二人逃離現(xiàn)場。第二天分贓時,錢某把放火一事告訴了趙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錢、趙二人構成共同盜竊犯罪B.錢某構成盜竊罪和放火罪C.趙某沒有放火的故意和行為,不能構成放火罪D.錢某放火行為是盜竊后的行為,不能構成另外的犯罪正確答案:A,B,C參考解析:錢某、趙某二人構成共同盜竊罪,錢某一人構成放火罪。錢某、趙某二人有共同盜竊的故意,又共同實施了盜竊行為,構成共同盜竊罪。但放火行為是錢某在實施盜竊行為的過程中臨時起意,由錢某獨自實施的;趙某沒有放火的故意,也沒有實施放火的行為。因而,錢某一人構成放火罪。5、多選

已滿18周歲的甲出錢叫未滿16周歲的乙替他把5千克海洛因從境外非法帶到境內(nèi)。甲的行為()A.是走私毒品罪的間接實行犯B.與乙的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C.是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行為,應當從重處罰D.與乙的行為共同構成走私毒品罪正確答案:A,B參考解析:《刑法》規(guī)定的"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是指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他們能夠成為犯罪主體的犯罪。也就是說,如果被教唆人是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那么就只能教唆他們犯法定的8種犯罪;如果利用他們實施這8種犯罪以外的犯罪,則不是教唆犯,而是間接實行犯。6、多選

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必要共犯包括:()A.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B.組織越獄罪C.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D.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正確答案:A,B,C,D參考解析:必要共同犯罪有聚眾性共同犯罪、對行性共同犯罪、有組織的共同犯罪三種形式。聚眾性共同犯罪(聚眾的共同犯罪)是以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聚合行為作為構成要件的情況,一般由首要分子組織、策劃、指揮眾人(三人以上,骨干分子積極參加)實施的犯罪,其犯罪主體包括組織犯罪的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和其他參加者。如《刑法》第317條規(guī)定的組織越獄罪。聚眾犯罪既包括共同犯罪(如《刑法》第290條的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也包括單獨犯罪(《刑法》第291條,只處罰首要分子),所以,需要指出的是,聚眾性犯罪不完全屬于共同犯罪,只有既處罰首要分子,也處罰其他積極參加者或者一般參加者的聚眾性犯罪才屬于共同犯罪,只處罰首要分子的聚眾性犯罪不屬于共同犯罪,如《刑法》第291條第1款規(guī)定的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從另一個角度可以把它分為兩類:一類是只要參加就可以構成的聚眾犯罪,如聚眾持械劫獄罪、組織越獄罪;另一類是組織者和積極參加者構成而一般參與者不構成犯罪,如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聚眾斗毆罪、聚眾淫亂罪等。7、多選

下列選項中表述不正確的是:()A.對于主犯應當從重處罰B.對于從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C.脅從犯包括被誘騙參加犯罪的情形D.被脅迫參加犯罪者可能成為主犯正確答案:A,B,C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刑法》對共同犯罪人的處罰規(guī)定。A項中主犯本身不是從重處罰的法定情節(jié),僅按照其所參與或組織、指揮的犯罪直接處罰即可。B項中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C項中脅從犯僅包括被脅迫而參加犯罪這種情形。剛開始被脅迫參加犯罪,繼而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應該定為主犯,因此D選項是正確的。8、多選

下列情形中,不屬于共同犯罪的有:()A.甲在境外購買毒品,乙在境外購買淫穢光盤等淫穢物品,兩人租用同一輛車運輸B.甲和乙預謀殺害丙,到約定時間乙改變主意,放棄這個想法,沒有前往。甲獨自將丙殺害C.甲唆使精神病人乙將仇人丙殺害D.甲在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車主由于急于趕路指使甲逃逸,最終導致傷員死亡正確答案:A,C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A項中甲、乙具有不同的犯罪故意;C項中甲唆使乙的行為成立間接正犯。9、多選

張某、王某二人共同負責監(jiān)控設備,因為二人在工作中閑聊,沒能及時發(fā)現(xiàn)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導致事故發(fā)生。下列選項中,對張某、王某的行為處理正確的是:()A.屬共同犯罪B.兩人屬過失犯罪C.應按照張某、王某所犯的罪分別處罰D.各自構成故意犯罪正確答案:B,C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按照我國《刑法》規(guī)定過失犯罪是否有共同犯罪問題。危害結果是由張某、王某二人的行為共同導致的,但二人主觀上都是過失,屬過失犯罪,應按照張某、王某所犯的罪分別處罰。10、多選

下列情形中,屬于間接正犯的有:()A.甲痛恨丙,并知道乙有喝醉酒發(fā)酒瘋打人的毛病。為了痛打丙,甲喊來乙、丙共同喝酒,把乙和丙灌醉后,將乙、丙鎖在房間里離開,后發(fā)現(xiàn)丙被乙打成重傷B.醫(yī)生趙某發(fā)現(xiàn)自己痛恨的錢某來看病,就故意開錯藥,并讓護士陳某給錢某注射,致錢某重傷C.利用他人的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行為實施犯罪D.利用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實施犯罪正確答案:A,B,C,D參考解析:本題考查間接正犯的認定問題。A項中,即便乙負刑事責任,甲、乙也構不成共同犯罪,甲是利用乙的犯罪行為達到自己犯罪的目的,因此甲構成間接正犯。B項中,護士陳某是作為無罪過的犯罪工具被醫(yī)生趙某使用,醫(yī)生趙某構成間接犯罪。選項C、D也都能構成間接正犯。11、多選

我國《刑法》中規(guī)定的共同犯罪的主犯包括:()A.在犯罪集團中起組織、領導、策劃作用的犯罪分子B.在犯罪集團中起主要作用的人C.在一般共犯中起主要作用的人D.在聚眾性共同犯罪中起組織、領導、策劃作用的犯罪分子正確答案:A,B,C,D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刑法》對主犯的規(guī)定。我國《刑法》規(guī)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本題四個選項所說的情況,都符合主犯的條件。12、多選

下列選項中,關于主犯和首要分子的表述不正確的有:()A.主犯僅指在犯罪集團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B.首要分子都是主犯C.主犯都是首要分子D.首要分子只存在于犯罪集團和聚眾犯罪中正確答案:A,B,C參考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主犯的認定問題。主犯還包括在犯罪集團或聚眾犯罪中起組織、領導、策劃作用的犯罪分子,故A不對;首要分子原則上屬于主犯,但也有例外,故B不對;主犯的范圍大于首要分子,故C不對。13、多選

下列行為中,構成共犯的有:()A.甲在某網(wǎng)站發(fā)布出售槍支、子彈的廣告,網(wǎng)站經(jīng)營者乙收取甲的廣告費后同意甲發(fā)表廣告。甲、乙構成共同犯罪B.甲為了侮辱A,想以A的名義在某電視臺發(fā)布虛假征婚廣告:宣稱A的配偶已經(jīng)死亡,無子女,欲尋找新的配偶。實際上,A的配偶身體健康,并且夫妻二人育有兩子一女。甲將此打算告訴自己的朋友乙,并向乙借了一部分錢作為廣告費,甲向廣告發(fā)布者丙出示了虛假證件,說A要發(fā)布此征婚廣告,丙沒有認真核實證件就發(fā)布了A征婚的虛假廣告。此事在A所在的村莊引起巨大轟動。甲、乙、丙構成共同犯罪C.甲在某網(wǎng)站發(fā)布了虛構的某名人A存在違法行為的假消息,乙和甲是熟人,明知甲發(fā)布的是假消息,仍將此假?肖息在自己的網(wǎng)頁轉(zhuǎn)載。法院認為甲、乙構成了共同的誹謗罪D.甲與乙約定將自己搶奪的東西都存在乙處,并且給乙一定的好處。甲、乙構成共同犯罪正確答案:A,C,D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問題,請注意新近的司法解釋。2013年9月6日發(f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wǎng)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guī)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wǎng)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jīng)營等犯罪,為其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選項B中,丙主觀方面是過失,與甲、乙沒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選項D,事先商定犯罪后窩贓的,構成共同犯罪。14、單選

某甲將某乙打昏在地,路過此地的某丙見乙昏迷,趁機將乙裝有5000元現(xiàn)金的提包拿走。甲和丙的行為屬于:()A.共同犯罪B.事先無通謀的共同犯罪C.非共同犯罪D.任意共同犯罪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共同犯罪的主觀方面。某甲和某乙沒有共同的犯罪故意。15、多選

甲將其依法持有的獵槍寄存在乙處,某日甲至乙處,對乙講明,要用該獵槍殺丙,請乙交還獵槍,乙即交還,甲遂持槍殺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甲和乙的行為構成共同犯罪B.甲、乙不成立共同犯罪C.甲是主犯D.乙不構成犯罪正確答案:A,C參考解析:甲、乙之間不能成立共同犯罪。乙受甲的委托代甲保管槍支,應成立民法上的委托保管關系,乙據(jù)此有隨時將槍支交還給甲的義務,而無防止殺人事件發(fā)生的特定義務。甲殺丙,與乙應甲的要求單純地將槍交還給甲無關,乙不應承擔刑事責任。16、多選

挪用公款給他人使用的,使用人在下列何種情況下,構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A.知道是挪用的公款仍然使用B.指使挪用人挪用公款C.應當知道其使用的是挪用款D.參與策劃取得挪用款正確答案:B,D參考解析:構成共同犯罪關鍵在于是否具有共同故意。B指使挪用人挪用公款的行為是教唆行為;D參與策劃取得挪用款是為犯罪準備條件的行為,均有共同故意,是挪用公款罪的共犯17、多選

下列情況中不屬于共同犯罪的是:()A.甲、乙二人同時在一倉庫盜竊,但二人互不聯(lián)絡B.甲、乙二人同時打丙,甲出于殺人故意往丙頭上打,乙出于傷害故意往丙腿上打,致丙死亡C.甲教唆乙打斷丙的腿,乙聽后沒有產(chǎn)生傷害故意D.甲教唆未滿14周歲的乙殺死了丙正確答案:A,B,C,D參考解析:A項和B項甲、乙沒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因此不構成共同犯罪。C項中乙沒有產(chǎn)生傷害故意,更談不上共同犯罪的共同故意,甲單獨構成犯罪。D項甲是間接正犯,甲和乙不能構成共同犯罪。18、單選

甲與乙共謀殺害丙,但乙臨時改變主意,并沒有前往犯罪地點,最后,甲單獨將丙殺害。下列選項中,對甲、乙的定性正確的是:()A.構成共同犯罪B.不屬于共同犯罪C.甲單獨構成故意傷害罪D.乙單獨構成故意殺人罪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問題。乙雖然沒有前往,但沒有阻止甲實施他們預謀的犯罪,因此,甲、乙構成共同犯罪。19、單選

一輛貨車翻倒在路邊,趙某看到后,就和錢某商量,"我們一起去把車上的貨物拿走吧",錢某便與趙某將車上東西拿走,然后各自回家,后經(jīng)估價趙某和錢某拿走的物品價值8000多元。趙某和錢某:()A.不構成犯罪B.趙某單獨構成犯罪C.錢某單獨構成犯罪D.構成共同犯罪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