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熱管技術的發(fā)展概況--熱管技術的發(fā)展概況摘要:熱管技術出現(xiàn)于20世紀60年代,并在此后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與充分的發(fā)展。本文通過綜合現(xiàn)有的資料,簡要介紹了熱管發(fā)展的歷程,熱管的分類和工作原理,熱管目前的研究進展以及應用舉例。希望讀者對于其有一個全面充分的認識。關鍵詞:熱管技術發(fā)展原理研究現(xiàn)狀應用Abstract:Heatpipetechnology
appearedin1960s,
andthereafter
hasbeenwidelystudied
and
fullydevelopment.
Byintegratingtheexisting
data,Ibrieflyintroducedthe
historyof
developmentofheatpipeinthispaper.Meanwhile,Ialsointroducedtheclassificationand
theworkingprincipleofheatpipe,theresearchprogressandtheapplicationofheatpipe.
Ihope
the
readers
tohavea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ofit.發(fā)展歷程回顧:1964年,世界上第一支熱管誕生于美國的洛斯·阿拉莫斯(LosAlamos)科學實驗室;1967年該實驗室首次將一支實驗用水熱管送上了地球衛(wèi)星軌道;1968年熱管第一次用于測地衛(wèi)星GEOS-Ⅱ,用來控制儀器的溫度。除空間技術外,在這一時期熱管開始相繼為電子工業(yè)所采用,用來冷卻電子管、半導體元件和集成電路板等電子元件,并應用于機械、電機部件的冷卻。20世紀70年代熱管應用于醫(yī)用手術刀,隨后應用的新領域是能源工程。國外用于余熱回收和空調的熱管換熱器已部分商品化。并開展了熱管技術在太陽能和地熱利用方面的研究。1972年我國研制出第一根熱管,它是以鈉為工質的,接著研制了以氨、水、導熱油為工質的熱管。1974年以后,熱管在節(jié)約能源和新能源開發(fā)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充分的重視,人們逐漸開始用熱管組成換熱器來回收廢熱,并將其用于工業(yè)以節(jié)約能源。美國和日本在這方面所取得的進展最為顯著。1980年美國Q-Dot公司生產(chǎn)了使用熱管收集廢熱的鍋爐,日本帝人工程公司也成功地用熱管做成鍋爐給水預熱器,解決了排煙的露點腐蝕問題。之后,各國的熱管換熱器研制工作迅猛展開,回轉式、分離式等新的結構型式相繼出現(xiàn),并日趨工業(yè)化、大型化。
Cotter在1984年較完整地提出了微型熱管的理論,為微型熱管的研究與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毛細泵回路CPL(Capillary
pumped
loops)和回路熱管系統(tǒng)LHP(Loop
heat
pipe
systems)以其靈活的額結構、廣泛的應用面,以及小溫差下的高傳熱效率,引起了整個熱管界的普遍關注,成為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熱點。70年代以來,熱管技術飛速發(fā)展,各國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公司及廠礦均在這方面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研究。國際間、地區(qū)間及各國自身的熱管技術交流活動日益頻繁,1973年在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熱管會議后,1976年在意大利的波倫亞(Bologna)召開了第二屆國際熱管會議,1978年在美國加尼福利亞州(Palo
Alto)召開了第三屆國際熱管會議,此后1981年在英國倫敦(London),1984年在日本筑波(Tuskuba),1987在法國格林貝爾(Grenoble),1990年在前蘇聯(lián)明斯克(Minsk),1992年在中國北京,1995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Albuquerque),1997在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1999年在日本東京(Tokyo)分別召開了第四至十一屆國際熱管會議。除此之外,中日雙方從1985年至1994年分別召開了四屆雙邊及多邊熱管技術研討會,1996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Melboume)召開的多邊會議正式發(fā)展為國際熱管技術研討會。熱管自1964年正式在美國發(fā)明問世,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作為一種新的傳熱元件,已不年輕,但作為一項傳熱技術,則仍處于幼兒時期。目前關于熱管的理論研究逐漸受到冷遇,而應用技術的研究正不斷上升,同時新的應用專利也不斷出現(xiàn)。熱管應用的重點由航天轉移到地面,由工業(yè)化應用擴展到民用產(chǎn)品。目前國際發(fā)展最快的熱管技術為微型熱管技術,微型熱管的管徑通常只有1~2mm,且具有各種形狀和尺寸,用于冷卻電子裝置的芯片、筆記本計算機的CPU、大功率晶體管、可控硅整流器、復印機內發(fā)熱元件、電路控制板和印刷電路板(PCB)。這些熱管的市場目前被日本及美國3家大公司所壟斷。美國的熱管換熱器應用近兩年呈上升趨勢,主要應用于家用空調。值得注意的是熱管元件及熱管換熱器產(chǎn)品的標準系列正在不斷完善,這將給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帶來極大方便。我國的熱管技術開發(fā)研究一開始就具有明確的目標,即為工業(yè)化服務,因此重點在于開發(fā)碳鋼-水熱管換熱器。經(jīng)過30年的努力,我國的熱管技術工業(yè)化應用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氣-氣熱管換熱器、熱管蒸汽發(fā)生器等熱管節(jié)能產(chǎn)品已廣泛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動力及陶瓷等工業(yè)領域。[1]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熱管研究和應用的領域也將不斷拓寬。新能源的開發(fā),電子裝置芯片冷卻、筆記本電腦CPU冷卻以及大功率晶體管、可控硅元件、電路控制板等的冷卻,化工、動力、冶金、玻璃、輕工、陶瓷等領域的高效傳熱傳質設備的開發(fā),都將促進熱管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熱管技術的原理2.1基本結構熱管一般的主要組成部分為管殼、吸液管(管芯)、與工作介質。1-反應蒸發(fā)段(器)2-反應冷凝段(器)3-絕熱導液段(管)4-絕熱導汽段(管)5-熱源6-熱匯圖2.4化學反應傳熱原理圖如圖所示為化學反應傳熱的基本原理圖,化學反應應為正向吸熱逆向放熱的可逆化學反應。為了保證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必須保證以下幾點:(1)化學反應是可逆的,且正逆反應都具有相當大的速度;(2)在工作溫度、壓力條件下反應物A、B應處于液相狀態(tài),生成物G、R應處于汽相狀態(tài)。即反應物A、B的沸點要比生成物G、R的沸點高;(3)反應熱足夠大,至少應和相變熱有相同數(shù)量級。(4)生成物G、R的物理性質應接近或相同。[4]當化學反應滿足上述的條件時,就可以保證在工作狀態(tài)下A、B始終處于液態(tài),G、R始終處于氣態(tài)。蒸發(fā)段吸熱后,A、B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G、R,所產(chǎn)生的氣相工質在系統(tǒng)壓差的作用下,由絕熱導氣管輸送到反應冷凝段。由于反應是可逆的,所以在冷凝段,G、R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A、B,并且放出相應的熱量。如此一個循環(huán),完成熱量的傳遞與轉移。2.4化學熱管的示意圖如圖2.4所示為化學熱管的示意圖。我們看出其基本架構同物理熱管是相同的。但是對其中的工質和蒸發(fā)段與冷凝端的溫度有著嚴格的要求。即一個有效的化學熱管的熱力學體系需要選擇相匹配的熱源溫度和熱阱溫度。例如,對于1000K和1300K之間的熱源溫度,甲烷重態(tài)流體被證明是有效的,而逆向的甲烷化過程大約發(fā)生在700K。圖2.5反應了不含固相的各種蓄熱反應中反應物在1個大氣壓下單位重量的標準焓變化值。[5]圖2.5不含固相蓄熱反應的標準焙變數(shù)據(jù)熱管技術的重要特點與常規(guī)熱管換熱技術相比,熱管換熱器技術之所以能不斷受到工程界歡迎,是因其具有如下重要特點:熱管換熱設備與常規(guī)換熱設備相比,具有更安全、可靠、可長期連續(xù)運行的優(yōu)點。這一特點對連續(xù)性生產(chǎn)的工程,如化工、冶金、動力等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常規(guī)換熱設備一般都是間壁換熱,冷熱液體分別在器壁的兩側流過,如管壁和器壁之間發(fā)生泄露,則將造成停產(chǎn)損失。而由熱管組成的換熱設備,則是二次間壁換熱,即熱流要通過熱管的蒸發(fā)段管壁和冷凝段管壁才能傳到冷液體,而熱管一般不可能在蒸發(fā)段和冷凝段同時破壞,所以大大增強了設備運行的可靠性。熱管管壁的壁溫可以調整,這在低溫余熱回收或熱交換中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可以通過適當?shù)臒崃髯儞Q把熱管管壁溫度調整在低溫流體的露點以上,從而可防止露點腐蝕,保證設備的長期運行。例如在鍋爐尾部的熱管空氣預熱器,由于能調整管壁溫度,不僅能防止煙氣結露,而且子也避免了煙灰在管壁上粘結,保證鍋爐的長期運行,并提高了鍋爐效率。冷熱段結構和位置布置靈活。由熱管組成的換熱設備的受熱部分和放熱部分結構設計和位置非常靈活,可適應于各種復雜的場合。由于結構緊湊占地空間小,因此特別適合于工程改造及地面空間狹小和設備擁擠的場合,且維修工作量小。熱管換熱器的分類由多支熱管元件組成的換熱設備叫熱管換熱器。熱管換熱器應用廣泛,種類繁多,可從下述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按冷源、熱源的換熱機理分類:對流——對流型1.氣——氣型熱管換熱器2.氣——液型熱管換熱器3.氣——汽型熱管換熱器4液——液型熱管換熱器輻射——對流型1.太陽輻射——水(汽)型熱管換熱器2.高溫固體——水(汽)型熱管換熱器導熱——對流型1.移動床式熱管換熱器2.凍土蓄冷式熱管換熱器按溫度范圍及相應介質分類:1.高溫熱管換熱器:汞熱管換熱器;鈉熱管換熱器等。高溫熱管是指工作溫度在700K以上的熱管,用銀做工質的最高工作溫度能達到3000K。高溫熱管的工質均是液態(tài)金屬。汞可在500~900K內使用,并具有很好的熱力性能。汞在常溫下是液態(tài),所以比其他金屬容易充裝,但汞有毒且又不能很好地濕潤吸液芯,所以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溫度再高一些,常用的工質有銫、鉀、納、鋰等。高溫熱管的傳熱能力比中低溫熱管大得多,徑向熱阻比中低溫熱管小得多,所能達到的最大徑向熱流密度也要高得多。2.中溫熱管換熱器:萘熱管換熱器;水熱管換熱器等。中溫熱管是指工作溫度在200~700K范圍內的熱管。這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一類熱管。在此溫度范圍內,水的熱性能最好。這種熱管能在350~500K溫度下使用,缺點是水與鋁、鋼等常用工程材料不相容,只能與銅長期相容,而且其凝固點高,因此限制了它的使用。近年來通過大量的研究在鋼-水相容性方面取得了進展,鋼-水熱管在余熱回收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在200~350K范圍內最佳的工質是氨,其熱性能僅次于水。能與鋁、鋼等常用工程材料長期相容,其凝固點也低,因此在衛(wèi)星、飛船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在300~400K范圍內常用的工質是甲醇、F-11、F-21、F-113等。其中甲醇的熱性能僅次于氨,有良好的控制靈敏度。在500~700K范圍內合適的工質不多,目前常用的是聯(lián)苯等。這一溫區(qū)對于熱能回收、化工過程有很大意義,但尋找合適的工質仍然是一個重要課題。3.中低溫熱管換熱器:丙酮熱管換熱器;甲醇熱管換熱器等。4.低溫熱管換熱器:氨熱管換熱器;致冷劑熱管換熱器等。低溫熱管是指工作溫度在4~200K范圍內的熱管。用氦做工質,可以在4K以下工作。氫和氖可以在20~30K范圍內使用。溫度再高一些,可用的工質有氮和氧。在100~200K范圍內常用的工質有甲烷、乙烷、F-13等。低溫工質的特點是傳輸系數(shù)均很小,毛細升高系數(shù)也很小。它們與一般的工程材料均能相容,但用氫作工質時需注意氫脆問題。[6]按用途進行分類1.熱管空氣預熱器;2.熱管省煤器;熱管換熱器;3.熱管余熱鍋爐;熱管蒸汽發(fā)生器;4.熱管式太陽能集熱器;5.熱管式蒸汽冷凝器等。按工作介質的組成分類按介質組成可分為:介質化學成分均一的單組分熱管;介質為兩種以上物質的混合物的多組分熱管;以及管內除工質外同時還含有一定數(shù)量不凝結氣體的充氣熱管。多組分介質熱管的一個特點是有沿著管長將組分分開的可能,因為沿著管長的各個區(qū)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溫度段。通常介質組分的蒸汽壓力差越大,溫度差也越大。在極限情況下,當工作溫度超過其中一個組分的臨界溫度時,則此組分就以不凝性氣體的形式存于管中。氣體積聚在冷凝段的末端并形成一個明顯的不等溫區(qū)。不等溫區(qū)的長度通常正比于氣量而反比于熱管中的蒸汽壓力。改變管中的氣量可以控制不等溫區(qū)的長度、排熱面積,并且可以調節(jié)對應管段的溫度。當熱量傳遞改變時能自動調整工作溫度是充氣熱管的一個重要特性。按外部結構分類
從外部形態(tài)看,熱管有很多式樣,不同的形式是為了滿足不同的需要。外部形式的多變性和靈活性是熱管得到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在實際應用中出現(xiàn)的比較多的有以下幾種:(1)圓柱形;(2)環(huán)形;(3)星形;(4)長撓性形;(5)傳熱面積隨著螺旋松開而改變的撓性螺線管形;(6)蒸汽室形;(7)平板形;(8)分離式熱管。熱管研究現(xiàn)狀近些年,熱管的發(fā)展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目前主要有三種主要技術:平板型熱管技術,環(huán)路熱管技術和脈動熱管技術。[7]1、平板型熱管技術平板型熱管由兩塊平行的板殼和吸液芯制成,通道截面為扁平的矩形。目前,出現(xiàn)了由多個微型熱管平行排列組成的新興平板型熱管,其原理是在兩塊平行的紫銅板中間焊接若干互相平行的細銅絲,每兩塊相鄰的銅絲和上下兩塊紫銅板之間構成一個通道,通道截面由兩條半圓曲線和兩條平行直線構成。圖5.1平板型等溫熱管這種熱管技術在1969年由Feldman首次提出,并獲得專利。隨后,Edelstein提出了一種平板式可控熱管。后Ooijen等則采用數(shù)值計算的方法,研究了有絕熱頂板的平板熱管中的蒸汽流動情況,這是平板熱管由經(jīng)驗設計制造到理論分析研究的開端。K.Vafai和W.Wang[8]研究了非對稱平板式熱管中的流動和熱傳輸特性,首次采用積分方法研究了平板熱管中的壓力場、速度場。C.B.Sobhan[9]等建立了平板熱管的瞬態(tài)計算模型。2003年張麗春[10]等人對內部蒸汽通道互相連通的微細矩形槽道結構的不銹鋼-水、銅-水熱管的傳熱性能,進行了較全面的實驗研究,得到微型熱管的最佳充液率范圍、當量導熱系數(shù)和熱管的傳熱能力。2006年清華大學、豈興明等人以丙酮、乙醇和水為工質,對小型平板熱管在充液率為20%~90%的傳熱性能進行了實驗研究。測量了熱管蒸發(fā)段和冷凝段管壁、加熱和冷卻風道進、出口截面等處的溫度分布,計算了傳熱量和傳熱系數(shù)。得出該平板熱管以乙醇為工質時的傳熱性能最好,傳熱極限為l6~17kW/m,最佳充液率為50%,并給出平均傳熱系數(shù)綜合關聯(lián)式。2006年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唐瓊輝[11]等人對一種新型的平板式微熱管-零切角曲面微熱管進行了實驗研究。并且通過實驗得出如下結論:微熱管總熱阻的主要變化因素是冷凝段熱阻和蒸發(fā)段熱阻;與相應的無工質平板式換熱器相比,實驗件主要熱阻變?yōu)闊岢翢嶙?蒸發(fā)段和冷凝段熱阻所占比例較低。
同傳統(tǒng)的一維軸向傳熱的熱管相比,平板型熱管中工質蒸發(fā),蒸氣軸向傳熱,蒸發(fā)區(qū)域相應增大,熱管管壁的溫差相應減小,起動更加迅速,穩(wěn)定后熱管的管壁均溫性也較好;并且擁有擁有更輕的質量,這使得其在電子元件的散熱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2、環(huán)路熱管技術環(huán)路熱管(LoopHeatPipe,以下簡稱LHP)是一種新型的熱控技術,經(jīng)過三十年的發(fā)展,逐漸開始應用于空間飛行器的熱控上,有希望成為未來高功率衛(wèi)星的熱控制的有效手段。前蘇聯(lián)和俄羅斯在這一方面率先進行了研究。1989年,前蘇聯(lián)在GRANAT第一次搭載LHP實驗裝置,進行了LHP的壽命實驗及可靠性性能實驗,取得良好的效果;1995年,俄羅斯在ObzorMis2sion中第一次把LHP技術應用到飛行器的熱控制上;隨后,在1997年;美國在航天飛機(STS.87)進行了LHP的空間實驗;1999年,美國在HughesHS702上首次將LHP回路應用于展開式輻射器;LHP還在俄羅斯的Mars.96、中國的FY.1得到應用。圖5.2環(huán)路熱管示意圖及實物圖從LHP的結構原理上看,LHP的運行溫度是由液體補償器的溫度控制的,因此,可以控制與調節(jié)液體補償器的溫度來控制回路的工作溫度。Michael等根據(jù)LHP回路的P-T圖提出了LHP溫度控制的幾種方法,包括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并介紹了LHP溫度控制的基本原理。我國的LHP技術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已開始在我國自行研制的衛(wèi)星上應用。苗建印等人在模擬空間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LHP性能實驗,進行了LHP在小功率啟動、低溫條件下的穩(wěn)態(tài)運行、液體補償器對LHP的溫度控制等項目,取得圓滿成功;中山大學裴念強,郭開華等人提出一種新型的主動式環(huán)路熱管(ALHP)該環(huán)路熱管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采用泵代46替了傳統(tǒng)的毛細力驅動,通過控制儲液罐的溫度調節(jié)整個系統(tǒng)的壓力。LHP是目前發(fā)展較為成熟的采用兩相流技術的流體回路,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它不僅可以用于儀器設備的直接熱控制,也可作為航天器中小型可展開式輻射器的傳熱元件。LHP在空間工程上的廣泛應用對航天器熱管理的優(yōu)化具有重要意義。3、脈動熱管技術脈動熱管技術是由日本學者Akachi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一種新型熱管,是由金屬毛細管彎曲成蛇形結構,管內抽成真空后充注部分工作介質構成的。由于管徑足夠小,所以管內將形成氣泡柱和液體柱間隔布置并呈隨機分布的狀態(tài)。在蒸發(fā)端,工質吸熱產(chǎn)生氣泡,迅速膨脹和升壓,推動工質流向低溫冷凝端。那里,氣泡冷卻收縮并破裂,壓力下降。這樣,由于兩端間存在壓差以及相鄰管子之間存在的壓力不平衡,使得工質在蒸發(fā)端和冷凝端之間振蕩流動,從而實現(xiàn)熱量的傳遞。圖5.3脈動熱管技術示意圖脈動熱管的結構與運行機理使之與傳統(tǒng)熱管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①體積小、結構簡單、成本低。管徑小決定了整體尺寸?。欢也恍枰盒?,減少了熱管結構的復雜性和生產(chǎn)成本;振蕩動力來自振蕩熱管本身,無需其它附屬設備,運行和維護成本低。②傳熱性能好。除通過相變傳熱外,脈動熱管還通過氣液振蕩傳遞顯熱并將熱量轉化為振蕩需要的功。③適應性好。脈動熱管的形狀可以任意彎曲,可以有多個加熱段和冷凝段,而且加熱和冷凝的部位可以任意選取,可以在任意傾斜角度和加熱方式下工作,這就大大增加了脈動熱管的適應性,擴大了應用領域。這些優(yōu)點決定了脈動熱管在解決小空間高熱流密度散熱;開發(fā)高效換熱器和制冷設備;實現(xiàn)在重力場變化條件下的控溫技術等方面都極具發(fā)展前景。[12]目前開發(fā)出來的脈動熱管散熱器有以下幾種形式:翅片式脈動熱管,柔性連接熱管,平板式脈動熱管等。脈動熱管憑借其傳熱性能好、適應性強、結構簡單的特點,無論在芯片散熱、能量收集、冷凍技術等方面都具有廣泛的應用。熱管技術的應用1、熱管在余熱回收方面的應用20世紀70年代以來,板式、板翅式、螺旋板式新型熱管換熱器和空冷器得到了很快的發(fā)展?,F(xiàn)代緊湊式換熱器對于小溫差的換熱已經(jīng)有了很高的效率。熱管換熱器的結構決定了它是典型的逆流換熱,而且熱管本身的溫降很小,近于等溫運行,這就使得熱管換熱器的效率很高。設備的傳熱性能是可逆的,即冷、熱流體可以變換,這對空調系統(tǒng)的節(jié)能是十分有利的。對于冷、熱氣流間溫差很?。ㄈ鐑H十幾度)的情況,也能實現(xiàn)一定的熱回收。熱管換熱器也適用于熱氣流被冷卻到露點以下,即出現(xiàn)冷凝的情況,可用于溶劑的回收。2、熱管技術在航天器上的應用
(1)在溫度均勻化方面的應用熱管可使衛(wèi)星各部件之間,甚至整個衛(wèi)星結構的等溫化成為可能,衛(wèi)星結構的等溫化對于整個溫度控制系統(tǒng)將有很大的改善。儀器之間溫度均勻化,可使儀器設備能在更適宜的溫度下工作;結構的等溫化,使受照面太陽能電池的溫度降低,從而提高輸出功率并延長壽命。減少因溫差而引起的結構變形,對衛(wèi)星上的大型光學系統(tǒng)特別重要。(2)在散熱和溫度控制方面的應用由于熱管具有變換熱流密度的功能,因此人們利用可變熱導熱管和輻射散熱表面結合組成熱管輻射器,可以排散大功率行波管集電極的廢熱。熱管也可以用來冷卻高熱流密度的組件。熱管用于空間輻射器比泵式液體循環(huán)輻射器有幾個突出的優(yōu)點,如提高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減小了重量,而且能夠進行溫度調節(jié)。3、用于電機及電器設備的冷卻(1)電機冷卻熱管用于電機冷卻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裝在電機定子和轉子的發(fā)熱部位,把熱量導出到電機兩端容易散熱的部位,從而降低電機的溫升,這種方法需要適當?shù)馗淖冸姍C的結構。另一種是旋轉熱管電機,這種電機的轉子為空心軸,空心軸本身作成旋轉熱管,電機轉子的熱量通過旋轉熱管帶到電機的一端散掉,同時定子繞組的溫升也有所降低。兩種形式熱管的使用,在保持繞組絕緣和耐熱要求的條件下,可以提高電機的功率。(2)其它電器設備的冷卻4、熱管用于電子元件及微型組件的散熱對電子元件或部件進行熱控制是電子設備向前發(fā)展的重要問題,由于技術的進步,電器設備向大功率、緊湊化方向發(fā)展,所以單位體積產(chǎn)生的熱量很大,與此同時,有效的散熱面積卻相應縮小,從而使散熱問題更為突出。要設計一個有效的傳熱系統(tǒng),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減小熱源和冷源間的熱阻。熱管以其高傳熱性能和溫度可控性使其能在電子器件的熱控制方面發(fā)揮作用。
以上主要列舉了熱管應用的幾個方面,綜合起來說,熱管的應用領域有以下方面:(1)反應堆的冷卻;(2)空間核動力;(3)均溫;(4)爐子;(5)自動阻風閥;(6)發(fā)動機的冷卻;(7)化油器加熱;(8)汽車;(9)鉆頭和刀具的冷卻;(10)機械模具;(11)鑄造模具的冷卻;(12)干燥器、熔爐、鍋爐、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13)蒸汽發(fā)生器;(14)廢熱回收;(15)排氣;(16)去硫器;(17)過程熱交換器;(18)烤爐、煎餅用的淺鍋和冰凍貯藏;(19)烹調用的小刀;(20)廚房設備;(21)儲熱器;(22)溫室加熱;(23)空氣調節(jié);(24)水泥房冷卻;(25)冰袋、局部冷卻器;(26)醫(yī)療;(27)冷卻器、回熱器;(28)太陽能;(29)MC主軸和氣輪機等的冷卻;(30)機械制造;(31)旋轉機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育交流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買賣物品合同范本
- 2024年內蒙古興安盟實驗高中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納雍縣鴿子花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農(nóng)夫山泉公司勞動合同范本
- 創(chuàng)業(yè)投資協(xié)議合同范本
- 2024年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附屬醫(yī)院招聘考試真題
- 公司系統(tǒng)服務合同范本
- 全體村民土地流轉合同范本
- 國防動員建設總體規(guī)劃方案
- 教案檢查總結及整改措施
- 商業(yè)銀行經(jīng)營管理課件
- 商品流通學課件
- ESD靜電管理標準課件
- 19.SL-T19-2023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編制規(guī)程
- 火葬場管理制度
- 《老年護理》教學教案
- 25題退役軍人事務員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駕駛服務外包投標方案(完整版)
-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