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8課寡人之于國也》同步練習一、基礎(chǔ)鞏固1.下列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eq\b\lc\{(\a\vs4\al\co1(①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②刑人如恐不勝))B.eq\b\lc\{(\a\vs4\al\co1(①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C.eq\b\lc\{(\a\vs4\al\co1(①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②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D.eq\b\lc\{(\a\vs4\al\co1(①非我也,兵也,②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答案C解析①指打開糧倉,賑濟百姓,②出發(fā)。A項,都譯為“盡”;B項,都譯為“這”;D項,都譯為“兵器”。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養(yǎng)生喪死無憾 B.棄甲曳兵而走C.移其粟于河內(nèi) D.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答案D解析A項,“養(yǎng)生”,古義是供養(yǎng)活著的人;今義是保養(yǎng)身體。B項,“走”,古義是跑,這里指逃跑;今義是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C項,“河”,古義是黃河;今義是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B.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C.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D.數(shù)罟不入洿池答案D解析A項,“無”通“毋”。B項,“涂”通“途”。C項,“頒”通“斑”。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填然鼓之②樹之以桑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④謹庠序之教⑤然而不王者⑥王無罪歲⑦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A.①②③⑤⑥/④/⑦ B.①②③/④⑤⑦/⑥C.①②③⑥/④/⑤⑦ D.②③⑤⑥/④/①⑦答案A解析①②③⑤⑥是名詞作動詞,④是形容詞作動詞,⑦是動詞作名詞。5.下列句子的句式與“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項是()A.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B.夫晉,何厭之有C.非其夫人之所織則不衣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答案B解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賓語前置句。A項,判斷句。B項,賓語前置句。C項,非特殊句。D項,定語后置句。二、文本訓練閱讀課文中的兩段內(nèi)容,完成6~9題。[甲]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痹唬骸巴跞缰?,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乙]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下列加點的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兇:收成不好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有的人C.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樹:種植D.申之以孝悌之義 申:同“伸”,伸張答案D解析D項,申:反復陳述。7.給加點詞選擇適當?shù)牧x項,將相應的序號填入括號里。鼓:A.一種打擊樂器;B.擊鼓;C.振動;D.彈奏。(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2)噌吰如鐘鼓不絕()(3)微風鼓浪,水石相搏()(4)今王鼓樂于此()答案(1)B(2)A(3)C(4)D8.翻譯下面兩個句子。(1)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9.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說明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說明移民移粟皆非為國治本之策,只有施行仁政才是為國治本之策。三、拓展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痹唬骸叭羰瞧浯蠛??”曰:“民猶以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②往焉,雉兔者③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問國之大禁,然后敢入。臣聞郊關(guān)④之內(nèi),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里為阱⑤于國中,民以為大,不亦宜乎?”【注】①囿(yòu):天子諸侯養(yǎng)禽獸的地方。②芻蕘者:這里指割草砍柴的人。③雉兔者:這里指獵人。④郊關(guān):國都之外百里為郊,郊外有關(guān)。⑤阱:陷阱。10.下面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是()A.寡人之囿方四十里 方:方圓B.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諸:兼詞,相當于“之乎”C.于傳有之 之:音節(jié)助詞,無義D.不亦宜乎 宜:合適,適宜答案C解析“之”為代詞,代指“文王之囿方七十里”。11.下面加點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eq\b\lc\{(\a\vs4\al\co1(雉兔者往焉,然力足以至焉)) B.eq\b\lc\{(\a\vs4\al\co1(若是其大乎,吾其還也))C.eq\b\lc\{(\a\vs4\al\co1(民猶以為小也,引以為流觴曲水)) D.eq\b\lc\{(\a\vs4\al\co1(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王無罪歲))答案A解析A項,兼詞,相當于“于此”。B項,代文王之囿/表商量語氣;C項,認為/以之為,把……作為;D項,罪行/歸罪。12.孟子主要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孟子是通過百姓對“文王之囿”和“寡人之囿”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的?!拔耐踔蠓狡呤铩?,“民猶以為小”;“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以為大”。問題是前者能“與民同之”,后者不能。13.翻譯句子。(1)若是其大乎?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周文王的園林有如此大嗎?(2)這園林與百姓是共同享有的。百姓認為它小,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參考譯文】齊宣王問道:“據(jù)說周文王養(yǎng)鳥獸的園林縱橫七十里,有這回事嗎?”孟子回答道:“史書上有這樣記載的?!毙跽f:“它有這么大嗎?”孟子說:“百姓仍然認為它太小。”宣王說:“我的園林縱橫四十里,百姓還認為它太大,為什么呢?”孟子說:“周文王的園林縱橫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到那里去,打野雞野兔的人也可以到那里去。這園林與百姓是共同享有的,百姓認為它小,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我一到齊國邊境,先打聽到齊國最緊的禁令,然后才敢進入齊國。我聽說國都郊區(qū)有縱橫四十里的園林,如果誰殺死了里面的麋鹿,罪行就跟殺人一樣大。那么縱橫四十里就是在國中設(shè)置的一個大陷阱,百姓認為它太大,不也是理所當然的嗎?”四、語言表達1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形象地論證了民饑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于荒年,并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看法。(2)《寡人之于國也》中寫統(tǒng)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寡人之于國也》中描寫王道開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贝鸢?1)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3)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解析根據(jù)題意寫出對應的句子即可,注意易錯字的書寫,如“彘”“莩”等。15.《寡人之于國也》中的“數(shù)罟不入洿池”啟示我們,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不濫采濫伐,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已經(jīng)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請針對這一共識擬寫一條公益廣告語。要求:主題鮮明,形式工整,20個字以內(nèi)。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但存方寸土,留與子孫耕。(示例2)興山水園林城,建生態(tài)宜居市。(示例3)眼中有綠色,心中才快樂。解析廣告語要求語言簡潔,主題鮮明。答題時要緊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不濫采濫伐,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主題。注意題目要求形式工整,不要超過字數(shù)限制。16.用“中國知識分子的第一聲尖厲、刺耳的吶喊”作全句的開頭和敘述的主體,重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變語序,增刪詞語,但不要改變原意。孟子,性格銳利、強悍。在現(xiàn)實生活面前無奈地且戰(zhàn)且退的同時,爆發(fā)出中國知識分子的第一聲尖厲、刺耳的吶喊,為中國知識分子的領(lǐng)地豎立了原始的木柵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中國知識分子的第一聲尖厲、刺耳的吶喊是性格銳利、強悍的孟子在現(xiàn)實生活面前無奈地且戰(zhàn)且退時爆發(fā)出的,它為中國知識分子的領(lǐng)地豎立了原始的木柵欄。解析此題考查變換句式。調(diào)整陳述對象后,要注意修飾成分的變換,并保持整個語句結(jié)構(gòu)的完整。17.下面是某市地下老舊管線管理的構(gòu)思框架,請把這個構(gòu)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nèi)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75個字。(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地下老舊管線管理分為兩個階段:先對供排水系統(tǒng)及燃氣、電力管線信息進行普查;再通過制定建設(shè)計劃、統(tǒng)籌安排建設(shè)、預留接口完成改造。解析解答此題,一方面要認真審題,明確答題要求;另一方面要細讀所給構(gòu)思框架圖,看清框架圖的內(nèi)容;最后按一定順序表達出來。本題應該由下到上表述,如其中“管理”分“普查”“改造”兩方面,“普查”又分為“供排水”“燃氣”“電力”三方面,“改造”又分為“建設(shè)計劃”“統(tǒng)籌安排”“預留接口”三方面。能力拓展勵志小語: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猍美]威廉·詹姆士一、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雖然孟子繼承了孔子的衣缽,但具體到人格與氣質(zhì),卻與孔子________??鬃訉λ艿降拇驌?、侮辱等,對于那些傷害他的或他不滿意的人,他不是直接進行反擊,他是把對方的惡行或惡德上升到普遍的人性的弱點。從具體到一般,哲學化了,深刻了,他幾乎可以說是“逆來順受”的。孟子不一樣,他是咄咄逼人、________、無所畏懼的。()。比如孟子批評墨子的“兼愛”思想是“無父”。他批評楊朱的利己主義是“無君”,一切以自己的利益為上,不替君王分擔憂愁,那不是眼中無君嗎?他接著就大罵:“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庇腥藛柮献幽銥槭裁春棉q?而且辯論時很沒有風度,動不動就破口大罵?孟子說難道我就喜歡跟別人辯論?我是不得已,因為現(xiàn)在這個世道太混亂了,人的思想太混亂了,所以我忍無可忍,必須為道義而戰(zhàn)!孟子不是隨口亂罵的,他有兩個特點,一是“吾知言”。天下的學問我能夠了解,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論、主張,我知道他們的是非曲直,我對這些思想、觀點、立場進行了分辨以后,我明白孔子的思想是最好的,所以我要________地宣傳孔子的思想。二是“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就是正氣。孟子在跟別人辯論的時候,不顧別人的感受罵別人。這個人雖然不好,但是孟子覺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廣度。我有浩然之氣,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我當然有資格批評你。他沒有考慮過這樣做也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讓自己與周圍人關(guān)系很緊張,他更不會背后去使詐坑別人,因為他沒有私心,只有公敵。他是為公眾的道義這么做,而不是為________。唐代有一個大詩人叫孟浩然,“浩然”是他的號,就是因孟子而取。明代有一個作家叫張養(yǎng)浩,字思孟,字也是由孟子而來。孟子確實太讓人敬仰了,中華民族剛性的性格,很多都承自孟子。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判若兩人一氣呵成義無反顧蠅頭微利B.截然不同一氣呵成當仁不讓蠅頭微利C.判若兩人氣宇軒昂當仁不讓一己之私D.截然不同氣宇軒昂義無反顧一己之私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語的意思,再結(jié)合語境辨析正誤。本題中,判若兩人: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顯不一致,像兩個人一樣。截然不同:事物之間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樣。這里是說孟子的人格、氣質(zhì)與孔子全然不同,“截然不同”符合語境。氣宇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概不凡。一氣呵成:形容文章結(jié)構(gòu)緊湊,文氣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情安排緊湊,迅速不間斷地完成。這里是形容孟子的,“氣宇軒昂”符合語境。義無反顧:從道義上講做正當合理的事。當仁不讓: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這里是說“我”認為孔子思想好,要宣傳他,這是做正當合理的事,“義無反顧”符合語境。蠅頭微利:指非常微小的利潤。一己之私:指個人的私心、私利。由“他是為公眾的道義這么做”可知“一己之私”更恰當。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A.對看到的不義與所受到的質(zhì)問,他是旁敲側(cè)擊的B.對所受到的質(zhì)問與看到的不義,他是針鋒相對的C.對看到的不義與所受到的質(zhì)問,他是針鋒相對的D.對所受到的質(zhì)問與看到的不義,他是旁敲側(cè)擊的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把握語言表達連貫的語句復位題的能力,既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也考查選用句式的能力。語句復位題指根據(jù)所提供的語境,選擇與語境最相符、與上下文銜接最連貫的一句話。語句復位題一般是定位選句,大多采用選擇題的形式。做好語句復位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話題是否統(tǒng)一,要注意陳述主體、陳述內(nèi)容、敘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連,要關(guān)注形成句群或復句的各分句之間存在的順承、因果、假設(shè)、并列等關(guān)系,做到思路清晰,層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本題中,后文中有“比如……”,這是舉例,由此可見,從內(nèi)容對應的角度考慮,先寫“看到的不義”,再寫“所受到的質(zhì)問”,排除B、D兩項;前文是“孟子不一樣,他是咄咄逼人、氣宇軒昂、無所畏懼的”,所以后邊應用“針鋒相對”,排除A項,故選C項。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A.雖然這個人不好,但是孟子覺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廣度。B.不是這個人不好,而是孟子覺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優(yōu)勢。C.不是這個人不好,而是孟子覺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廣度。D.這個人雖然不好,但是孟子覺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優(yōu)勢。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瀏覽畫線句,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本題中,從內(nèi)容上講,二者并不是“雖然……但是……”的轉(zhuǎn)折關(guān)系,而是“不是……而是……”的并列關(guān)系,排除A、D兩項;從后文“我有浩然之氣,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我當然有資格批評你”看,此時孟子感覺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優(yōu)勢”,故選B項。4.請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不要超過25個字。抽樣調(diào)查是根據(jù)部分實際調(diào)查結(jié)果來推斷總體標志總量的一種統(tǒng)計調(diào)查方法。它是按照科學的原理和計算,從若干單位組成的事物總體中抽取部分樣本單位來進行調(diào)查、觀察,用所得到的調(diào)查標志的數(shù)據(jù)以代表總體,推斷總體。與其他調(diào)查一樣,抽樣調(diào)查也會遇到調(diào)查的誤差和偏誤問題。當然,抽樣調(diào)查可以通過抽樣設(shè)計,通過計算并采用一系列科學的方法,把代表性誤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nèi)。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抽樣調(diào)查的定義、原理、不足及解決辦法。解析此題考查壓縮語段的能力,要求概括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答題時注意對語段進行簡單層次劃分,結(jié)合重點詞語確定說明的對象,然后確定其特征,此題可根據(jù)語段確定說明的對象是“抽樣調(diào)查”,結(jié)合文中的“抽樣調(diào)查是……”“它是按照科學的原理和計算……”“……會遇到調(diào)查的誤差和偏誤問題”“……可以通過……的方法,……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nèi)”可知說明的對象是抽樣調(diào)查的定義、原理、不足及解決辦法。5.下面是某位高三學生為獲取某大學自主招生資格寫的自薦信,其中有五處詞語使用不當,請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語意準確,語體風格一致。南粵大學:我是橡樹中學高三年級學生李明。久聞鄙校大名,決定報名參加你校自主招生。本人思想品行端正,學習成績優(yōu)秀,綜合素質(zhì)突出,還是個不折不扣的科學死忠粉,酷愛小發(fā)明,已有三項小發(fā)明獲得國家專利。隨信惠贈有關(guān)專利資料和證書復印件,敬請笑納。希望給予我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資格,圓我的科學夢。此致敬禮!李明2019年6月11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應使用敬辭誤用了謙辭,“鄙校”“你?!睉獮椤百F校”。②口語使用場合不當,“死忠粉”為當下流行語,不應在正式信函中使用,改為“愛好者”。③“惠贈”改為“附上”。④敬辭使用對象不當,“笑納”應改為“指教”。⑤“希望”改為“懇請”。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得體能力。語言得體有問題得體和語體得體,問題得體主要是要符合特殊問題的特殊要求,語體得體要注意講話者的身份、環(huán)境、尊卑、主客以及“謙辭”和“敬辭”的運用,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語體的得體。本題,題干已經(jīng)指出語段是“某位高三學生為獲取某大學自主招生資格寫的自薦信”,且“其中有五處詞語使用不當”,要求“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語意準確,語體風格一致”。仔細閱讀這封推薦信,可發(fā)現(xiàn):①“鄙?!?,“鄙”在古文中是一種謙虛的稱呼。對別人稱呼自己的學校就會用“鄙?!保Q呼別人的學校用“貴?!?,此處應使用敬辭誤用了謙辭,“鄙?!薄澳阈!睉獮椤百F校”。②“死忠粉”為當下流行語,是口語,使用場合不當,口語不應在正式信函中使用,可改為“愛好者”。③“惠贈”,敬辭,指對方贈予(財物)。此處是說隨自薦信郵寄自己發(fā)明專利有關(guān)資料和證書復印件,可改為“附上”。④“笑納”,客套話,用于請人收下自己的禮物。用于此處使用對象不當,應改為“指教”。⑤此處是誠懇地請求南粵大學能給自己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資格,“希望”改為“懇請”更符合語境。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6~9題。孟軻,鄒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能用,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鄒子之屬。齊有三鄒子。其前鄒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國政,封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其次鄒衍,后孟子。鄒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圣》之篇十余萬言。其語閎大不經(jīng),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其術(shù)皆此類也。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jié)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始也濫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shù),懼然顧化,其后不能行之。是以鄒子重于齊。適梁,惠王郊迎,執(zhí)賓主之禮。適趙,平原君側(cè)行襒席。如燕,昭王擁彗①先驅(qū),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yè),筑碣石宮,身親往師之。其游諸侯見尊禮如此,豈與仲尼菜色陳、蔡,孟軻困于齊、梁同乎哉!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于齊。鄒衍之術(shù)迂大而閎辯;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炙轂過②髡?!碧锺壷畬俳砸阉例R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于巫祝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shù)萬言而卒。因葬蘭陵。(節(jié)選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注】①彗:掃帚。②炙轂過:過,古時車上盛貯油膏的器具,烘熱后流油,潤滑車軸。比喻言語流暢風趣。6.對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于巫祝/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shù)萬言而卒。B.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于巫祝/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shù)萬言而卒。C.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于巫祝/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shù)萬言而卒。D.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于巫祝/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shù)萬言而卒。答案B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虞”是唐堯虞舜的并稱,也指堯和舜的時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B.《書》指的是《尚書》,又稱《書經(jīng)》,是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它以記事為主。C.鄒衍是戰(zhàn)國時期陰陽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五行學說的代表人物,戰(zhàn)國末期齊國人,他活動的時代后于孟子。D.列大夫,秦漢是爵位名。答案B解析《尚書》以記言為主。8.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孟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以武力征伐為主導思想的時代,所以孟子想通過著書來引起諸侯的重視,實現(xiàn)理想。B.鄒衍雖然一開始能夠受到各國君王的熱情接待,甚至享有很高的禮遇,但是他的思想?yún)s很難施行。C.荀子在當時的齊國是最年長和有資歷的宗師,正好當時有列大夫的缺額,所以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師的身份擔任稷下學士的祭酒。D.荀子憎惡諸侯王們不遵循王政大道卻被裝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所以推究各家之長,著書立說,以啟民眾。答案A解析A項,孟子“序《詩》《書》”,“作《孟子》七篇”不是為了引起諸侯的重視。9.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游諸侯見尊禮如此,豈與仲尼菜色陳、蔡,孟軻困于齊、梁同乎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孟子卻(或“竟然”)稱述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國家的需要(或“因此同他所周游的那些國家的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土方施工協(xié)議書
- 民事事故傷害協(xié)議書
- 結(jié)婚協(xié)議書文案復制
- 生鮮商品承包協(xié)議書
- 離婚贈與協(xié)議書范本
- 私人投資轉(zhuǎn)讓協(xié)議書
- 經(jīng)費捐贈協(xié)議書模板
- 門牙修復和解協(xié)議書
- 租賃老宅協(xié)議書范本
- 維修物品運輸協(xié)議書
- 幼兒園環(huán)境衛(wèi)生檢查通報制度
- 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shè)方案
- 2025年新高考歷史預測模擬試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 1.第3屆中國播音主持“金聲獎”優(yōu)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推表
- 2025年管道工(高級)職業(yè)技能鑒定參考試題(附答案)
- 成品油柴油汽油運輸合同5篇
- T-HHES 010-2024 生產(chǎn)建設(shè)項目水土流失危害評估編制導則
-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05624心理治療(一)打印版
- 《妊娠期合理用藥》課件
- 民兵反恐維穩(wěn)培訓
-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表示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