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觀測方法標準編寫規(guī)則_第1頁
氣象觀測方法標準編寫規(guī)則_第2頁
氣象觀測方法標準編寫規(guī)則_第3頁
氣象觀測方法標準編寫規(guī)則_第4頁
氣象觀測方法標準編寫規(guī)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60

CCSA47

QX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行業(yè)標準

QX/TXXXXX—XXXX

氣象觀測方法標準編寫規(guī)則

Rulesfordraftingstandardsfor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methods

(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

(征求意見稿)

(本草案完成時間:2022年6月23日)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中國氣象局發(fā)布

QX/TX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圍....................................................................................3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3

3術語和定義..............................................................................3

3.1..................................................................................................................................................................................3

4總體原則................................................................................3

4.1規(guī)范性..............................................................................3

4.2協(xié)調性..............................................................................3

4.3適用性..............................................................................3

4.4等效性............................................................................3

4.5米用國際標準........................................................................3

5文件名稱與結構.........................................................................4

5.1文件名稱............................................................................4

5-2結構................................................................................4

6要素的起草..............................................................................6

6.1封面................................................................................6

6.2目次................................................................................6

6.3前言................................................................................6

fi.4引言................................................................................6

6.5范圍................................................................................6

6.6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6

6.7術語和定義.........................................................................6

6.8符號和縮略語.......................................................................6

6.9技術要求..........................................................................7

6.10觀測方法..........................................................................7

fi.11規(guī)范性附錄.........................................................................7

6.12資料性附錄.........................................................................8

6.13參考文獻..........................................................................8

6.14索引...............................................................................8

7表述規(guī)則................................................................................8

I

QX/TXXXXX—XXXX

、/—1—

刖3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全國氣象儀器與觀測方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07)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浙江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黑龍江省氣象數(shù)據中

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崇偉、陳曦、羅昶、李松奎、張建磊、李穎沖、薛風國。

II

QX/TXXXXX—XXXX

氣象觀測方法標準編寫規(guī)則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起草地基氣象觀測方法標準的總體原則,規(guī)定了觀測方法標準的文件名稱與結構、要

素的起草和表述規(guī)則。

本文件適用于地基氣象觀測方法標準的起草、修訂。氣象領域其他觀測方法標準可參考本文件執(zhí)行O

注:與規(guī)范標準不同,觀測規(guī)范標準無需編寫證實方法。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

GB/T7714—2015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GB/T20000.2—2009標準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國際標準

GB/T20001.5—2017標準編寫規(guī)則第5部分:規(guī)范標準

3術語和定義

GB/T1.1和GB/T20000.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方便使用,以下重復列出

TGB/T20001.5中的一個術語和定義。

3.1

觀測方法標準observationmethodstandard

為氣象觀測過程規(guī)定明確的程序以及要求的標準。

[改寫GB/T20001.5—2017,定義3.1]

4總體原則

4.1規(guī)范性

觀測方法標準各要素的起草以及標準的結構和編排格式除應符合GB/TL1的相關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

本部分的規(guī)定。

4.2協(xié)調性

標準應貫徹有關法規(guī),應符合現(xiàn)行基礎標準的有關條款,應與相關標準的技術要求協(xié)調一致。

4.3適用性

標準的內容應便于實施,標準的結構形式、技術內容和條款的編排應便于被其他文件引用和剪裁使

用。

4.4等效性

當提供標準的其他語種版本時,不同版本在結構和技術上應保持一致。

4.5米用國際標準

對于等同采用國際標準制定的標準文本,其結構應與被采用的國際標準一致。采用國際標準的其他

規(guī)則應符合GB/T20000.2的規(guī)定,但應按本標準的規(guī)定編寫。

3

QX/TXXXXX—XXXX

5文件名稱與結構

5.1文件名稱

5.1.1通則

觀測方法標準文件名稱是對文件所覆蓋的主題的清晰、簡明的描述。任何觀測方法標準文件均應有

文件名稱,并應置于封面中和正文首頁最上方。

觀測方法標準文件名稱由盡可能短的幾種元素組成,其順序有一般到特殊。所使用的元素應不多于

以下三種:

a)引導元素:為可選元素,表示文件所屬領域;

b)主體元素:為必備元素,表示上述領域內文件所涉及的標準化對象;

c)補充元素:為可選元素,表示上述標準化對象的特殊方面,或者給出某文件與其他文件,或分

為若干部分文件的各部分之間的區(qū)分信息。

5.1.2文件名稱

5.1.2.1觀測方法標準的文件名稱應包含詞語“規(guī)范”,以表明標準的類型(見示例1)?如果標準只

包含氣象觀測的某一方面,那么詞語“規(guī)范”通常應置于標準名稱的補充要素中(見示例2);在編寫

標準的某個部分的名稱時,詞語“規(guī)范”可置于主體要素中(見示例3、示例4)。

示例1:酸雨觀測規(guī)范

示例2:草原生態(tài)氣象觀測評估第1部分:草原小氣候觀測規(guī)范

示例3:地面氣象觀測規(guī)范氣象能見度

示例4:林業(yè)氣象觀測規(guī)范第4部分:森林地被可燃物含水量觀測

5.1.2.2對于適用于一類或者多種氣象觀測要素的規(guī)范標準,標準名稱中應包含‘'通用"、“總”等

限定詞(見示例1)o

示例1:地面氣象觀測規(guī)范總則

5.1.2.3觀測方法標準的文件名稱宜避免包含無意中限制文件范圍的描述。然而,當文件僅涉及一種

特定類型的氣象觀測時,應在文件名稱中反映出來。

示例:GNSSMET站點建設和觀測規(guī)范

5.1.2.4氣象觀測方法標準的英文譯名中對應的漢語“觀測規(guī)范”應譯為“Specifications

for......observation。

示例:雪深自動觀測規(guī)范Specificationsforsnowdepthautomaticobservation.,

5.2結構

5.2.1要素及其編排

觀測方法標準的必備要素包括:封面、前言、文件名稱、范圍、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技

術要求以及觀測方法,以簡約的形式表述。

觀測方法標準中要素的典型編排以及每個要素所允許的表達形式見表1。觀測方法標準還可視情況

包含表1之外的其它規(guī)范性技術要求。

表1觀測方法標準中要素的典型編排

要素類型要素a的編排要素所允許的表述形式,

封面文字(標示標準的信息)

目次文字(自動生成的內容)

前言文

資料性概述要素條.

引言X

>注

文件名稱文字

規(guī)范性一般要素

范圍條文

4

QX/TXXXXX—XXXX

腳注

文件清單(規(guī)范性引用)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注

腳注

術語和定義條文

技術要求表

規(guī)范性技術要素

觀測方法注

腳注

規(guī)范性附錄

條文

資料性補充要素資料性附錄

腳注

條文

規(guī)范性技術要素規(guī)范性附錄表

腳注

文件清單(資料性引用)

參考文獻

資料性補充要素腳注

索引文字(可含有圖形)

注:表中各類要素的前后順序即其在標準中所呈現(xiàn)的具體位置。

a黑體表示“必備的”;正體表示“規(guī)范性的”;斜體表示“資料性的”。

5.2.2層次

5.2.2.1通則

觀測方法標準的層次分為部分、章、條、段、列項等。部分為第一層次,若不分部分,則章為第一

層次。章下設條,條下可再設條,以此類推,單條的層次不宜超過5層。章、條下可視情況設段。

5.2.2.2部分

部分用阿拉伯數(shù)字從1開始編號,在觀測方法標準順序號之后用下腳點隔開。例如:QX/T255.1、

QX/T255.2o

部分的名稱中應包含“第*部分:"(*為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的部分編號),后跟補充元素。每個部分

名稱的補充元素應不同,以便區(qū)分和識別各個部分,而引導元素(如果有)和主體元素應相同。

示例:

QX/T62-2007地面氣象觀測規(guī)范第18部分:月地面氣象記錄處理和報表編制

QX/T63-2007地面氣象觀測規(guī)范第19部分:月氣象輻射記錄處理和報表編制

5.2.2,3章

章是觀測方法標準內容的基本單元,應以“范圍”作為第一章起,以阿拉伯數(shù)字“1”開始對章進

行連續(xù)編號,直到“附錄”之前。

5.2.2.4條

條是章的細分,在章或者上一層次條下的同一層次中有一個以上的條時才設條。第一層次條可以細

分為第二層次條,以此類推。條用阿拉伯數(shù)字順序編號,條的編號用下腳點隔開,例如:5.1、5.1.E

第一層次的條宜設標題,其他層次的條可視情況處理。在無標題條的首句中可使用黑體字突出關鍵

術語或短語,以便強調各條的主題。同一章或條中,其下一層次的條有無標題和有無關鍵術語或短語應

統(tǒng)一。

5.2.2.5段

5

QX/TXXXXX—XXXX

段是章或條的細分,段不編號。

為不在引用是產生混淆,不宜在章標題與條標題或條標題與下一層次條之間設段(稱為“懸置段”)。

5.2,2.6列項

5.2.2.6.1當觀測方法標準內容適合于分行列舉時,可采用列項形式表述。

5.2.2.6.2列項應由引語和被引出的并列的各項組成。具體形式有以下兩種:

d)后跟句號的完整句子引出后跟句號的各項;

e)后跟冒號的文字引出后跟分號的各項。

列項的最后一項均由句號結束。

5.2.2.6.3列項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分項,這種細分不宜超過兩個層次。

5.2.2.6.4在列項的各項之前應標明列項符號或列項編號。列項符號為破折號(——)或間隔號(?兀

列項編號為字母編號[即后帶半圓括號的小寫拉丁字母,如a)、b)等]或數(shù)字編號[即后帶半圓括號的阿

拉伯數(shù)字,如1)、2)等]。

通常在第一層次列項的各項之前使用破折號,第二層次列項的各項之前使用間隔號。列項中的各項

如果需要識別或者表明先后順序,在第一層次列項的各項之前使用字母編號。在使用字母編號的列項中,

如果需要對某一項進一步細分,根據需要可在各分項之前使用間隔號或數(shù)字編號。

5.2.2.6.5可使用黑體字突出列項中的關鍵術語或短語,以便強調各項的主題。

6要素的起草

6.1封面

應標明以下必備信息:文件名稱(中英文)、文件的層次或類別(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行業(yè)標準

字樣)、文件代號(如“QX”)、文件編號(由文件代號、順序號及發(fā)布年份號構成,如QX/T215-2020)>

國際標準分類(ICS)號、中國標準文獻分類(CCS)號、發(fā)布日期、實施日期、發(fā)布機構等。

如果文件代替了一個或多個文件,在封面中應標明被代替文件的編號。當被代替文件較大時,被代

替文件編號不應超過一行。如果文件與國際文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應在封面標示出一致性程度標識。

6.2目次

按照GB/T1.1—2020的規(guī)定起草。

6.3前言

按照GB/TL1—2020的規(guī)定起草。

6.4引言

按照GB/TL1—2020的規(guī)定起草。

6.5范圍

應對觀測方法標準中的技術要求和觀測方法等主要內容做出提要式的說明。

范圍的典型表述形式為:”本文件(部分)規(guī)定了……[氣象觀測中]……的技術要求和觀測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氣象觀測中]……的觀測。

示例:本文件規(guī)定了地面氣象觀測中氣壓觀測的技術要求和觀測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地面氣象觀測中氣壓的觀測。

6.6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按照GB/TL1—2020的規(guī)定起草。

6.7術語和定義

按照GB/T1.1—2020的規(guī)定起草。

6.8符號和縮略語

按照GB/TL1—2020的規(guī)定起草。

6

QX/TXXXXX—XXXX

6.9技術要求

6.9.1總體要求

6.9.1.1規(guī)定觀測項目,如云、能見度、天氣現(xiàn)象等氣象要素。

6.9.1.2規(guī)定元數(shù)據,它是用于描述氣象觀測數(shù)據屬性的信息,包括觀測目的、觀測臺站、觀測環(huán)境、

數(shù)據權限、聯(lián)系人、觀測變量、數(shù)據采集與分析方法、數(shù)據質量、觀測儀器和方法、數(shù)據處理等。

6.9.1.3規(guī)定觀測時制、日界和對時。

6.9.1.4規(guī)定觀測方式,分為人工觀測和自動觀測,其中人工觀測包括人工目測和人工器測。

6.9.1.5規(guī)定觀測時間,分為24h連續(xù)觀測和特定時間的定時觀測。

6.9.1.6規(guī)定觀測內容,如某觀測項目的采樣值、分鐘平均值、分鐘最大值和最小值、變化率及對應

時間等,或者定時觀測內容。

6.9.2氣象觀測場地要求

6.9.2.1規(guī)定環(huán)境條件要求,如觀測場周邊環(huán)境條件。

6.9.2.2明確觀測場坐標,包括觀測場所處經度、緯度(精確到秒)和海拔高度(精確到0.1m);

6.9.2.3規(guī)定觀測場內部要求,明確觀測場形狀、大小、圍欄、場地狀態(tài)、場內配置和防雷等

6.9.2.4規(guī)定觀測場內儀器設施布置要求,如觀測場內儀器安裝位置、間距、高度等。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