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1頁
忻州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2頁
忻州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3頁
忻州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4頁
忻州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忻州市2022-2023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科素養(yǎng)測評七年級歷史一、選擇題:(本大題25小題,每小題2分,計50分)1.隋朝時開鑿的南北大運河以()為中心。A.長安 B.涿郡 C.洛陽 D.余杭【答案】C【解析】【分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加強對南方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控制,隋煬帝征發(fā)數(shù)百萬民工,開鑿了一條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達余杭的大運河,所以答案選C。2.唐朝實行的行政制度是()A.郡縣制 B.科舉制 C.三省六部制 D.“羈縻州”制度【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依據(jù)所學可知,唐代承襲隋制,實行的行政制度是三省六部制,故C項符合題意;秦代最先實行郡縣制,是一種地方行政制度,A排除;科舉制創(chuàng)立于隋朝,是一種文化制度,B排除;“羈縻州”制度是唐朝在邊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行的特有的制度,D排除。故選C。3.唐朝文學里,最光彩奪目的是()A.辭賦 B.詩歌 C.散文 D.詞曲【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閱讀題文所給提示信息:唐朝文學里,最光彩奪目的。到了唐朝,詩歌的發(fā)展已經(jīng)達到了高度成熟的黃金時期。唐朝文學里,最光彩奪目的是詩歌。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4.你一定看過電視劇《西游記》吧!那么你知道劇中的唐僧是依據(jù)歷史上哪個人物原型創(chuàng)作的?(

)A.玄奘 B.鑒真 C.戒賢 D.普照【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唐朝貞觀年間,高僧玄奘從長安出發(fā),歷經(jīng)艱險,前往天竺,后來攜帶大量佛經(jīng)回到長安,專心翻譯佛經(jīng),唐朝高僧即唐僧故選A。5.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A.洛陽 B.長安 C.揚州 D.成都【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材料“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國際性大都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分別是居民的住宅區(qū)和商業(yè)區(qū),長安人口上百萬,還云集著邊疆各族和世界各國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B項正確;洛陽是唐朝時期著名的大城市,但不是“國際性大都市”,排除A項;揚州和成都屬于唐朝時期比較富庶的商業(yè)城市,當時有“揚一益二”之稱,但是揚州和成都都不是當時的“國際性大都市”,排除CD項。故選B項。6.莫高窟被稱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主要因為()A.有大量的碑刻書法 B.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畫C.大批寶物被劫掠到國外 D.建筑具有獨創(chuàng)風格【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敦煌莫高窟是隋唐時期開鑿的。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無數(shù)形象生動的彩色塑像,窟內保存的大量佛經(jīng)、文書等極為珍貴,因此,莫高窟被稱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是認識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無數(shù)形象生動的彩色塑像,這是莫高窟被稱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的主要原因。7.哪位詩人的詩被譽為“詩史”?()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杜【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jù)所學可知,唐朝涌現(xiàn)了大批的詩人,其中杜甫的詩氣魄雄渾,語言精練,表現(xiàn)出高超的藝術技巧,后人稱他為“詩圣”,他的詩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被譽為“詩史”,B項正確;李白的詩是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排除A項;白居易的詩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有“詩王”、“詩魔”的稱號,排除C項;李白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排除D項。故選B項。8.“澶淵之盟”的后果是:()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負擔②宋遼之間仍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③宋遼之間開展了經(jīng)濟文化交流④加劇了北宋政府的財政危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澶淵之盟?!板Y之盟”的后果是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負擔,宋遼之間開展了經(jīng)濟文化交流,加劇了北宋政府的財政危機,C符合題意;澶淵之盟后宋遼之間保持了較長的和平狀態(tài),故②宋遼之間仍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錯誤,排除ABD。故選C。9.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和宋金之間“議和”不同點是()A.結束雙方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狀態(tài)B.客觀上有利于雙方和平相處C.宋王朝都要給歲幣D.導致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宋遼議和簽訂澶淵之盟,遼軍撤回,宋朝給遼歲幣,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宋與西夏簽訂合約后,元昊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雙方停止戰(zhàn)爭,邊界穩(wěn)定,貿易興旺。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由此可知,宋遼之間,宋夏之間的議和,促進了雙方邊界貿易;但是宋金之間“議和”,促進了政權的對峙。D項符合題意;但是議和結束雙方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狀態(tài)、客觀上有利于雙方和平相處、宋王朝都要給對方歲幣。排除ABC三項;故選D。10.北宋興起的景德鎮(zhèn)后來發(fā)展成為著名的()A.絲綢之鄉(xiāng) B.魚米之鄉(xiāng) C.瓷都 D.產茶中心【答案】C【解析】【詳解】北宋制瓷水平大大超過前代。定窯、汝窯、哥窯、官窯、鈞窯等是當時著名的五大瓷窯。江西景德鎮(zhèn)以生產青白瓷著稱,產品行銷海內外。南宋、元朝時期,景德鎮(zhèn)成為了全國的著名的制瓷中心。選擇答案C。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1.黃道婆的棉紡織技術學自()A.白族 B.彝族 C.黎族 D.山越族【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元代的勞動婦女黃道婆從海南島黎族人民那里學會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并與內地原有的紡織工藝結合起來,在制棉工具和制造方法上作出了重大的技術革新,黃道婆的棉紡織技術學自黎族,C項正確;AB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12.我國歷史上,管形火器出現(xiàn)是在()A.五代時期 B.北宋時期 C.南宋時期 D.元朝時期【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最早的管形火器是突火槍,出現(xiàn)于我國南宋時期,C項正確;五代時期,發(fā)明制造了火球、火蒺藜等用于拋射的火器,沒有發(fā)明管形火器,排除A項;北宋時期使用的火器主要有弓火藥箭、弩火藥箭等,還沒有發(fā)明管形火器,排除B項;元朝時期在突火槍的基礎上發(fā)明了火銃,排除D項。故選C項。13.《資治通鑒》記載的是A.從傳說中的黃帝到五代的歷史 B.從傳說中的黃帝到北宋的歷史C.從戰(zhàn)國到五代的歷史 D.從戰(zhàn)國到北宋的歷史【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jù)所學可知,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寫《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縱貫中國16個朝代,C項正確;ABD項均表述錯誤,排除ABD項。故選C項。14.元世祖對漢族官員汪惟和說:“汝家不與其他漢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執(zhí)之?!边@說明()A.元朝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分化政策B.元朝時,各族人民的政治、法律地位不同C.元朝時,蒙古貴族勾結各族地主階級,共同壓迫各族人民D.元朝時,統(tǒng)治者禁止?jié)h人掌握武器【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元朝的法令禁止?jié)h人執(zhí)弓矢,元世祖卻對漢官汪惟和說:“汝家不與它漢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執(zhí)之”。汝家不與其他漢人比,說明汝家也是漢人,只是與其他漢人不一樣,可以不禁兵器,說明蒙古貴族勾結各族地主階級,共同壓迫各族人民,C項正確;元朝時實行四等人制,給不同民族進行等級化,但是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政治、法律地位的不同,排除B項;材料體現(xiàn)統(tǒng)治者對汪惟和的態(tài)度不同,沒有說禁止?jié)h人掌握武器,排除D項。故選C項。15.“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說明南宋時()A.北方戰(zhàn)亂不息,南方相對安定 B.封建政府對農民剝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區(qū)已經(jīng)成為全國經(jīng)濟重心 D.江南的自然條件優(yōu)越于北方【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蘇湖熟,天下足”說明南宋時江南地區(qū)已經(jīng)成為全國經(jīng)濟重心,故C正確;北方戰(zhàn)亂不息,南方相對安定是經(jīng)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故A錯誤;封建政府對農民的剝削十分沉重和材料無關,故B錯誤;江南的自然條件比較優(yōu)越也是經(jīng)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故D錯誤。16.遼、北宋均亡于哪個政權A.金B(yǎng).西夏C.蒙古D.元朝【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125年遼國被金國所滅;1127年北宋被金國所滅,后建立南宋。所以遼、北宋均亡于金政權,A項正確;西夏先是與遼、北宋是并存的政權;后與金和南宋是并存的政權,排除B項;蒙古先后滅掉了金、西夏和南宋,統(tǒng)一中國后建立了元朝,排除CD項。故選A項。17.岳飛在《滿江紅》中寫道:“靖康恥,猶未雪?!逼渲小熬缚祼u”發(fā)生于(

)A.1115年 B.1126年 C.1127年 D.1140年【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127年,北宋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稱皇帝,年號建炎,后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所以答案選C。18.我國古代丞相一職的設立與廢除,主要是由于()A.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 B.相權威脅皇權C.國家統(tǒng)一的需要 D.權力相互制約的需要【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jù)課本所學,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后,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加強管理;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為加強君主專制,廢除了丞相,權分六部。古代丞相一職的設立與廢除,都與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有關。A項符合題意;相權威脅皇權是中央集權發(fā)展中暴霹出來的問題,這只是廢丞相的原因,B項不合題意;丞相的設立與廢除主要針對的是皇權,與國家統(tǒng)一無直接聯(lián)系,C項不合題意;丞相的廢除使君主專制加強,無法體現(xiàn)權力的制約。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19.從明朝廢丞相到清初增設軍機處的變化表明()A.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加劇 B.皇權戰(zhàn)勝相權C.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緩和 D.皇權日益加強【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明朝廢丞相是君主專制政體的強化。清朝雍正年間設立軍機房,后改名為軍機處,輔佐皇帝處理政務。全國的軍政大權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從明朝廢丞相到清初增設軍機處的變化表明皇權日益加強,D項正確;題干表明皇權日益加強,不能說明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加劇或緩和,排除AC項;清初增設軍機處與“皇權戰(zhàn)勝相權”無關,排除B項。故選D項。

20.下列對文字獄的解釋,最準確的是A.迫害知識分子冤獄B.關押知識分子的監(jiān)獄C.因文字犯罪被捕入獄D.為加強文化專制而設立的監(jiān)獄【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對文字獄的解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大興文字獄,不是偶然的。首先,這是因為君主專制的統(tǒng)治在清代進一步加強,清廷為了樹立其專制統(tǒng)治的淫威,不許人們有絲毫的不滿和反抗,稍涉嫌疑,嚴加鎮(zhèn)壓。其次是由于民族矛盾的存在。清廷雖然竭力標榜“滿漢一體”,實際上為了保護滿洲貴族的特權,卻是處處貫徹“首崇滿洲”的原則,對廣大漢族實行民族歧視和壓迫的政策。為防范漢族人民的不滿和反抗,就特別注意加強思想統(tǒng)治,甚至不惜采取血腥的鎮(zhèn)壓手段。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21.下列事件發(fā)生在今新疆地區(qū)的是()A.鄭成功收復臺灣 B.戚繼光抗倭C.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D.雅克薩之戰(zhàn)【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jù)所學可知,乾隆皇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亂,C項正確;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是在臺灣地區(qū),排除A項;明代戚繼光抗倭是在我國的東南沿海,排除B項;清代的雅克薩之戰(zhàn)是在東北,排除D項。故選C項。22.被譽為“東方醫(yī)學巨典”的藥物學巨著是()A.《本草綱目》 B.《黃帝內經(jīng)》C.《傷寒雜病論》 D.《神農本草》【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本草綱目》是由明朝偉大的醫(yī)藥學家李時珍整理總結的一部藥物學巨著,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yī)藥學寶庫?!侗静菥V目》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溶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并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被國外學者譽為“東方藥學巨典”,被達爾文稱為“1596年的百科全書”,A項正確;《黃帝內經(jīng)》是我國醫(yī)學寶庫中現(xiàn)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yī)學典籍,排除B項;張仲景的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y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yī)的靈魂所在,排除C項;《神農本草》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排除D項。故選A項。

2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碧K軾這句詞所體現(xiàn)出的突出特點是(

)A內容豐富

B.豪邁奔放

C.別致清新

D.委婉真摯【答案】B【解析】【分析】

【詳解】閱讀題文所給提示信息:“大江東去”。因為蘇軾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氣魄宏偉,視野廣闊,用豪放流暢的詞句,贊美祖國山河的壯美,歌頌歷史英雄人物的風貌,體現(xiàn)了豪放的基調。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24.明清時期的文學成就突出表現(xiàn)在A.詩歌方面 B.小說方面C.散文方面 D.戲劇方面【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明清兩代,隨著工商業(yè)市鎮(zhèn)繁榮和書坊、刊刻印刷業(yè)迅速發(fā)展,適合廣大平民欣賞趣味的小說廣為流傳。明清時期,著名的古典小說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游記》和曹雪芹的《紅樓夢》,B項正確;唐朝時期的文學成就突出表現(xiàn)在詩歌方面,排除A項;散文泛指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xiàn)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排除C項;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元朝的文學成就突出表現(xiàn)在元曲和雜劇方面,排除D項。故選B項。25.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的共同點是()A.都是神話小說B.都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腐朽沒落C.都成書于元末明初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專制制度的殘酷【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jù)所學可知,《西游記》是神話小說,成書于明代,《三國演義》《水滸傳》都成書于元末明初,《三國演義》反映了東漢末年的歷史史實,《水滸傳》反映了北宋末年的歷史史實,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都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腐朽沒落,B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二、識圖題。26.讀下圖,回答問題。(1)上圖是____________,它出現(xiàn)于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地區(qū),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___。(2)紙幣與金屬貨幣相比有什么優(yōu)點?【答案】(1)①.交子②.北宋前期③.四川④.紙幣(2)紙幣比金屬貨幣攜帶方便,可以在較大的范圍內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窘馕觥俊拘?詳解】根據(jù)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是交子,出現(xiàn)于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區(qū),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所以①是交子,②是北宋前期,③是四川,④是紙幣?!拘?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紙幣比金屬貨幣攜帶方便,可以在較大的范圍內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27.下面是《清明上河圖》局部圖片,請看圖回答問題。(1)此圖描繪的是哪個朝代的景象?(2)結合畫中景象描述一下當時的城市風貌。(3)列舉出該朝代3項世界之最?!敬鸢浮浚?)宋代(2)城內大街小巷店鋪林立;瓦舍是城中的娛樂場所,有人在表演;街上商人、行人來來往往,熱鬧非凡。(3)煤的開采量世界第一;鐵、銅等金屬冶煉質量、數(shù)量世界第一;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窘馕觥俊拘?詳解】觀察題干圖片及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宋朝的景象?!拘?詳解】觀察《清明上河圖》可見,城內大街小巷店鋪林立;瓦舍是城中的娛樂場所,有人在表演;街上商人、行人來來往往,熱鬧非凡。本題為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拘?詳解】北宋時期,南方生產發(fā)展和商業(yè)繁榮。如:煤的開采量居世界第一;鐵、銅等金屬冶煉不論質量、還是數(shù)量,都達到當時世界最高水平;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出現(xiàn)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三、連線題(8分)28.司馬光《竇娥冤》曹雪芹《天工開物》宋應星《紅樓夢》關漢卿《資治通鑒》【答案】【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縱貫16個朝代。曹雪芹的長篇小說《紅樓夢》是清代小說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宋應星整理各地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和經(jīng)驗,著成科技巨著《天工開物》。內容豐富,分類詳細,圖文并茂,直觀生動,科技領先,流傳較廣。關漢卿是元朝著名的戲劇家,其代表作是悲劇《竇娥冤》。四、問答題。(6分)29.我國古代科技成就世界領先舉世公認,但魯迅先生卻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來看風水;外國用鴉片看病,中國卻用它來當飯吃?!睂Υ?,你怎樣理解?【答案】中國的科技確曾輝煌過,但由于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專制,缺乏開明的社會制度,缺乏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最終導致科技沒能成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動力,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實惠,以至落后于西方。因此科技能否成為第一生產力是有條件限制的?!窘馕觥俊驹斀狻扛鶕?jù)材料中“我國古代科技成果舉世公認”魯迅卻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拿來當飯吃”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盡管在科技上擁有著輝煌的成就,但卻并沒有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并沒有真正成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動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的古代科技曾輝煌過,但由于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專制,缺乏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加之明清之際閉關鎖國,最終導致科技沒有成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動力,也沒有給中國社會帶來更多的實惠,并遠遠落后于西方。因此,科技能否成為生產力是有條件限制的。本題為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五、材料解析題30.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793年,中國中央政府正式頒行了一個法律形式的文書,記載有如下內容:駐藏大臣督辦藏內事務,應與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平等共同協(xié)商處理政務。所有噶倫(政務委員)以下的官員以及活佛隸屬于駐藏大臣,無論官職大小都須服從駐藏大臣的命令。(1)這是針對哪一地區(qū)事務制定的文書?(2)這一文書的頒布是在哪一朝代?【答案】(1)西藏地方事務(2)清朝【解析】【小問1詳解】根據(jù)材料文書內容“駐藏大臣督辦藏內事務”,由此可知駐藏大臣是正對西藏地方事務而設立的?!拘?詳解】材料提到文書下達的時間為1793年,此時正是中國古代清王朝。31.閱讀下面三段材料:材料一(雍正帝說)我國家休養(yǎng)生息,數(shù)十年來,戶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數(shù),非率天下農民竭力耕耘,兼收倍獲,欲家室盈寧,必不可得……朕觀四民(指士、農、工、商)之業(yè),士之外,農為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爭尚華巧,必將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饩w《大清會典事例》材料二清代沿襲明制設置的鈔關,大有增加,計共設戶關26個,工關5個……清代稅關對商船戶繳稅也極為苛重,全國又缺乏統(tǒng)一稅率,以致各關稅吏敢于巧立名目,動輒以商人違反規(guī)定為由,沒收財貨?!钊她堊喾Q,關稅害商,有單書之弊、盤貨之弊、包攬之弊、關牙之弊、量船之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