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優(yōu)篇)2022-2023學年上學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yè)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_第1頁
(培優(yōu)篇)2022-2023學年上學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yè)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_第2頁
(培優(yōu)篇)2022-2023學年上學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yè)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_第3頁
(培優(yōu)篇)2022-2023學年上學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yè)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_第4頁
(培優(yōu)篇)2022-2023學年上學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yè)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培優(yōu)篇)2022-2023學年上學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yè)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一.選擇題(共10小題)1.在農業(yè)生產中充分利用陽光的做法是()A.同種植物種得稀疏 B.同種植物種得緊密 C.幾種植物種得緊密 D.高、矮植物合理密植2.探究“在有光條件下,綠色植物是否能釋放出氧氣”和“光是否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的實驗裝置分別是下圖中的()A.甲與乙、甲與丁 B.甲與丙、甲與乙 C.甲與丁、乙與丙 D.甲與丙、乙與丙3.如圖表示研究光合作用的裝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裝置用于研究光合作用是否產生水 B.該實驗應在黑暗處進行,至少一晝夜 C.實驗中的玻璃瓶應該選用無色透明的 D.石灰水可用于檢驗瓶中是否存在淀粉4.如圖所示,試管內裝滿了水,短頸漏斗罩著一株金魚藻。此裝置在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后,試管頂端就會充滿氣體。用什么方法檢驗這種氣體?()A.放入少許氫氧化鈉 B.滴入碘液 C.放入碳酸氫鈉 D.伸入快要熄滅的火柴梗5.在證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實驗中,培養(yǎng)皿中的氫氧化鈉是()A.用來吸收二氧化碳 B.用來吸收氧氣 C.檢驗光合作用的產物 D.吸收光能6.辨別真假水草:下圖所示的兩個金魚缸中,一缸放的是真水草,另一缸放的是塑料制作的仿真水草。請你觀察辨認哪個是真水草?并請說說你的理由?()A.甲是真水草,因為沒有氣泡,是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B.甲是真水草,因為沒有氣泡,是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氣 C.乙是真水草,因為有氣泡,是呼吸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 D.乙是真水草,因為有氣泡,是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氣7.一種觀賞植物,其綠色葉片上有黃色的斑紋,經(jīng)過陽光照射后,用碘液處理,葉的綠色部分變成藍色,而黃斑部分卻不變成藍色.這一事實說明:光合作用需要()A.光 B.水 C.二氧化碳 D.葉綠體8.生物圈中的氧氣主要來源于生物的哪一生理活動()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騰作用 D.分解作用9.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獲得蔬菜的豐收,有些菜家在大棚里增施“氣肥”。這種“氣肥”實質上是()A.氧氣 B.一氧化碳 C.氮氣 D.二氧化碳10.現(xiàn)代農業(yè)基地利用溫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是()A.適當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光照強度 B.保持溫室內的溫度白天低,夜間高 C.光照條件下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 D.合理密植,及時松土、灌溉、施肥

(培優(yōu)篇)2022-2023學年上學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級同步分層作業(yè)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1.在農業(yè)生產中充分利用陽光的做法是()A.同種植物種得稀疏 B.同種植物種得緊密 C.幾種植物種得緊密 D.高、矮植物合理密植【考點】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答案】D【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原理在農業(yè)生產上的應用以及合理密植.只有合理的密植才能讓植物充分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機物來提高產量.據(jù)此作答.【解答】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線粒體里利用陽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的過程。所以讓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能促進光合作用提高農作物的產量。A、同種植物種得稀疏,農作物過稀不能使最多的植物接受陽光進行光合作用,造成光能的浪費,不能最大限度的合成最多的有機物。故該項不正確;B、同種植物種得緊密,農作物過密會使得植物的葉片相互遮擋,影響接受陽光,進而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增加產量。故該項不正確;C、幾種植物種得緊密,原理同B.同時不同農作物的葉片的形狀不同,因此不同的葉片不能以鑲嵌的形式排列,不能充分接受陽光。影響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故該項不正確;D、高矮植物套種并合理搭配間作套種能立體的利用陽光,合理的密植,能讓植物最大限度的接受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機物??梢蕴岣弋a量。故該項正確。故選:D?!军c評】深刻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以及合理密植的知識,把此知識不但用來解決試卷上的題目,還要把此知識應用倒我們的生產生活中.2.探究“在有光條件下,綠色植物是否能釋放出氧氣”和“光是否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的實驗裝置分別是下圖中的()A.甲與乙、甲與丁 B.甲與丙、甲與乙 C.甲與丁、乙與丙 D.甲與丙、乙與丙【考點】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場所、原料和產物.【答案】B【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條件,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條件是:光?!窘獯稹拷猓汗夂献饔檬蔷G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同時時放出氧氣的過程。A:甲和乙構成對照試驗,變量是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甲和丁變量有兩個:光和植物,不能構成對照試驗,不能證明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不符合題意。B、甲和丙可構成一組對照試驗,實驗的變量是植物,可證明在有光條件下氧氣是有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甲和乙可構成對照試驗,實驗的變量是光,探究的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符合題意。C、甲和丁與乙和丙,實驗的變量不唯一,不能構成對照試驗,不符合題意。D、乙和丙的變量有兩個,是光照和植物,不能構成對照試驗,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對照試驗的變量必須是唯一的,否則對照試驗不能成立。3.如圖表示研究光合作用的裝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裝置用于研究光合作用是否產生水 B.該實驗應在黑暗處進行,至少一晝夜 C.實驗中的玻璃瓶應該選用無色透明的 D.石灰水可用于檢驗瓶中是否存在淀粉【考點】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場所、原料和產物.【答案】C【分析】根據(jù)氫氧化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可知該實驗裝置可以用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窘獯稹拷猓篈、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根據(jù)氫氧化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可知該實驗裝置可以用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A錯誤。B、由該實驗裝置可以用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該實驗應在光照處進行。B錯誤。C、實驗中的玻璃瓶應該選用無色透明的,可以光照,進行光合作用。C正確。D、氫氧化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在實驗中使用石灰水的目的是檢測是否存在二氧化碳。D錯誤。故選:C?!军c評】實驗中,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4.如圖所示,試管內裝滿了水,短頸漏斗罩著一株金魚藻。此裝置在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后,試管頂端就會充滿氣體。用什么方法檢驗這種氣體?()A.放入少許氫氧化鈉 B.滴入碘液 C.放入碳酸氫鈉 D.伸入快要熄滅的火柴梗【考點】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場所、原料和產物.【答案】D【分析】氧氣有助燃的特性,氧氣能使快要熄滅的火柴梗(或衛(wèi)生香)復燃?!窘獯稹拷猓河寐┒氛肿〗谇逅械慕痿~藻,再將盛滿清水的試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將實驗裝置放到陽光下,收集金魚藻在陽光下放出的氣體;等氣體充滿試管的1/2時,取出試管,用拇指按緊試管口,然后迅速地伸入快要熄滅的火柴梗放在試管口,可以看到:快要熄滅的火柴梗迅速復燃,說明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所以,應該用“伸入快要熄滅的火柴?!钡姆椒z驗這種氣體。故選:D?!军c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是氧氣的特性。5.在證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實驗中,培養(yǎng)皿中的氫氧化鈉是()A.用來吸收二氧化碳 B.用來吸收氧氣 C.檢驗光合作用的產物 D.吸收光能【考點】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場所、原料和產物.【答案】A【分析】《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選葉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碳.【解答】解:氫氧化鈉的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這樣有氫氧化鈉的裝置中沒有二氧化碳,而有清水的裝置中有二氧化碳,以便形成以二氧化碳為變量的對照實驗。故選:A【點評】關鍵是理解掌握氫氧化鈉的作用.6.辨別真假水草:下圖所示的兩個金魚缸中,一缸放的是真水草,另一缸放的是塑料制作的仿真水草。請你觀察辨認哪個是真水草?并請說說你的理由?()A.甲是真水草,因為沒有氣泡,是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B.甲是真水草,因為沒有氣泡,是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氣 C.乙是真水草,因為有氣泡,是呼吸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 D.乙是真水草,因為有氣泡,是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氣【考點】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場所、原料和產物.【答案】D【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氧氣的過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從而維持大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對穩(wěn)定。根據(jù)圖示中甲、乙有無氣泡的不同特點進行解答?!窘獯稹拷猓壕G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超過了自身對氧的需要),維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有機物和氧氣;條件:光能、場所:葉綠體。光合作用公式為: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圖示甲沒有氣泡生產,而圖示乙有氣泡生成,說明是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氣。故選:D?!军c評】仔細觀察圖示的不同是解題的關鍵。7.一種觀賞植物,其綠色葉片上有黃色的斑紋,經(jīng)過陽光照射后,用碘液處理,葉的綠色部分變成藍色,而黃斑部分卻不變成藍色.這一事實說明:光合作用需要()A.光 B.水 C.二氧化碳 D.葉綠體【考點】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場所、原料和產物.【答案】D【分析】此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有一定的難度.分析此題要借助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的知識.【解答】解:葉的綠色部分和黃斑部分,形成一組對照組,既葉片內是否有葉綠體,葉綠體是唯一的變量。又根據(jù)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葉的綠色部分變成藍色說明有淀粉存在,表明葉片的綠色部分進行了光合作用;而黃斑部分卻不變成藍色,說明未制造淀粉,表明黃斑部分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因此這一事實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葉綠體的細胞中進行。故選:D?!军c評】注重分析實驗中的對照組、唯一變量.變量就是所要探究的因素.8.生物圈中的氧氣主要來源于生物的哪一生理活動()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騰作用 D.分解作用【考點】光合作用的意義.【答案】B【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解答】解: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維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對平衡。同時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生物圈中的氧氣主要來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選:B?!军c評】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9.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獲得蔬菜的豐收,有些菜家在大棚里增施“氣肥”。這種“氣肥”實質上是()A.氧氣 B.一氧化碳 C.氮氣 D.二氧化碳【考點】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答案】D【分析】(1)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2)“氣肥”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窘獯稹拷猓汗夂献饔玫谋磉_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原料中的二氧化碳是氣體。在溫室中種植蔬菜,要使蔬菜產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向溫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從而提高蔬菜產量。因此這里的“氣肥”指的是二氧化碳。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在一定范圍內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隨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而加強。10.現(xiàn)代農業(yè)基地利用溫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是()A.適當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光照強度 B.保持溫室內的溫度白天低,夜間高 C.光照條件下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 D.合理密植,及時松土、灌溉、施肥【考點】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答案】B【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