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學檢驗第七章_第1頁
免疫學檢驗第七章_第2頁
免疫學檢驗第七章_第3頁
免疫學檢驗第七章_第4頁
免疫學檢驗第七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免疫學檢驗第七章

免疫學檢驗第七章

免疫學電泳技術

第1題:對流免疫電泳沉淀線出現(xiàn)在抗體陽極一側說明

A.抗原強陽性

B.抗原陽懷

C.抗原弱陽性

D.抗原陰性

E.與抗原抗體均無關

第2題:將凝膠電泳的高分辨率與免疫化學方法的高靈敏度結合起來的電泳技術為

A.醋酸纖維薄膜電泳

B.瓊脂糖凝膠電泳

C.免疫固定電泳

D.等電聚集電泳

E.SDS

第3題:抗血清特異性的鑒定方法

A.對流免疫電泳和區(qū)帶電泳

B.單向瓊脂擴散和免疫電泳

C.火箭電泳和血凝法

D.凝膠電泳和血凝法

E.雙向瓊脂擴散及免疫電泳

第4題:對流免疫電泳實質(zhì)上是A.定向加速度的免疫雙擴散技術

B.單向電泳擴散免疫沉淀技術

C.區(qū)帶電泳與免疫雙擴散技術

D.雙向加速度的電泳技術

第5題:免疫電泳的基本原理是

A.定向加速度的免疫單擴技術

B.定向加速度的免疫雙擴技術

C.區(qū)帶電泳與免疫雙擴技術的結合

D.區(qū)帶電泳與免疫單擴技術的結合

第6題:散射免疫比濁法是目前用于體液中的漿蛋白固定的常用方法,因為其

A.測定時間短,簡便,快速

B.敏感性高,重復性好

C.檢測閾值為0.Img/L

D.以上三條均具備

第7題:將區(qū)帶電泳和雙向瓊脂擴散相結合的免疫分析技術稱為

A.對流免疫電泳

B.火箭免疫電泳

C.免疫電泳

D.免疫轉印技術

E.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第8題:對流免疫電泳是

A.雙向加速度的電泳技術

B.單向電泳擴散免疫沉淀技術C.定向加速度的免疫雙擴散技術

D.區(qū)帶電泳與免疫單向擴散技術

E.火箭電泳技術

第9題:在直流電場中進行的免疫雙擴散技術稱為

A.對流免疫電泳

B.火箭免疫電泳

C.免疫電泳

D.免疫轉印技術

第10題:免疫電泳技術在臨床上最常用于

A.體液免疫功能的測定

B.抗感染抗體的檢測

C.M蛋白的鑒定

D.單克隆抗體的鑒定

E.多克隆抗體的鑒定

第11題:鑒定M蛋白類型,首選方法是

A.血清蛋白區(qū)帶電泳

B.免疫選擇電泳

C.免疫固定電泳

D.免疫電泳

第12題:免疫電泳中電流的作用是

A.抑制抗原、抗體的擴散

B.改變抗原抗體的運行方向C.加速抗原、抗體的擴散并規(guī)定其運行方向

D.使沉淀弧更明顯

E.使沉淀弧位置離待測孔更遠些,以便觀察

第13題:電滲是指:

A.電場中液體對固體的相對移動

B.電場中緩沖液離子對固體的相對移動

C.電場中抗原對固體的相對移動

D.電場中抗體對固體的相對移動

E.電場中抗原相對于抗體的移動

第14題:免疫電泳時,常用的瓊脂糖凝膠載體的濃度是:

A.0.5%

B.0.0.8%

C.0.8%'1.0%

D.1.5%

E.2.0%

第15題:對流免疫電泳的原理是:

A.單向免疫擴散與電泳相結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擴散技術

B.雙向免疫擴散與電泳相結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擴散技術

C.單向免疫擴散與兩相反方向的規(guī)律改變的電流相結合的免疫

擴散技術

D.雙向免疫擴散與兩相反方向的規(guī)律改變的電流相結合的免疫擴散技術

第16題:對流免疫電泳中,若待測抗原在陽極側孔,(2知抗體在陰極側孔,抗原、抗體

泳動方向分別是:

A.抗原向陽極側泳動,抗體向陰極側泳動

B.抗原向陰極側泳動,抗體向陽極側泳動

C.抗原、抗體均向陰極側泳動

D.抗原、抗體均向陽極側泳動

第17題:對流免疫電泳可測出的蛋白質(zhì)抗原的濃度可達:

A.mg/ml

B.ug/ml

C.ng/ml

D.pg/ml

第18題:對流免疫電泳中,泳向陰極側的1g是:

A.IgGl,IgG2

B.IgG3,IgG4

C.IgGl,lgG3

D.IgGl,IgG4

E.IgG2,IgG4

第19題:火箭免疫電泳的特點是:

A.靈敏度有極大的提高

B.電流逐漸減小

C.抗原、抗體復合物形成狀如火箭的沉淀峰D.電泳時間大大縮短

E.電流方向有規(guī)律地改變

第20題:火箭免疫電泳中,抗原、抗體的泳動方向是:

A.瓊脂凝膠中的抗體不移動,樣品孔抗原向陽極泳動

B.瓊脂凝膠中的抗體不移動,樣品孔抗原向陰極泳動

C.瓊脂凝膠中的抗原不移動,樣品孔抗原向陽極泳動

D.瓊脂凝膠中的抗原不移動,樣品孔抗原向陰極泳動

E.抗原、抗體均向正極泳動

第21題:火箭免疫電泳中,待測抗原的量與下列哪項呈正相關

A.沉淀峰高度

B.沉淀峰面積

C.沉淀峰寬度

D.沉淀峰高度的對數(shù)

E.沉淀峰高度的平方

第22題:火箭免疫電泳時,沉淀峰頂部呈不清晰的云霧狀提示

A.抗原不純

B.抗體不純

C.抗原過量

D.電流過大

E.電泳未達終點

第23題:免疫電泳適宜于

A.蛋白質(zhì)定量

B.蛋白組分分析C.蛋白質(zhì)純化

D.蛋白質(zhì)分子量分析

E.蛋白質(zhì)濃度測定

第24題:相對其它免疫電泳,下列哪項不是免疫固定電泳的優(yōu)勢?

A.分辨力強

B.敏感性高

C.操作需時短

D.結果易于分析

E.能準確定量

第25題:區(qū)帶電泳與免疫沉淀反應相結合的技術:

A.免疫電泳

B.對流免疫電泳

C.火箭免疫電泳

D.免疫固定電泳

第26題:區(qū)帶電泳與免疫雙擴散相結合的技術:

A.免疫電泳

B.對流免疫電泳

C.火箭免疫電泳

D.免疫固定電泳

第27題:單向免疫擴散與電泳相結合的技術:

A.免疫電泳

B.對流免疫電泳

C.火箭免疫電泳

D.免疫固定電泳

第28題:雙向免疫擴散與電泳相結合的技術:

A.免疫電泳

B.對流免疫電泳

C.火箭免疫電泳

D.免疫固定電泳

第八章放射免疫分析

第1題:對于極微量(ng甚至pg水平)抗原的檢測,首先可考慮使用

A.反向間接血凝法

B.熒光抗體技術

C.放射免疫測定

D.ELISA法

E.膠乳凝集試驗

第2題:有關放射免疫測定,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A、放射性強度常用毫居里(mCi)或徽居里(uCi)表示

B、廣泛應用于蛋白質(zhì)、豚的測定

C、廣泛應用于半抗原和藥物的測定

D、其特點是特異性強,但敏感性低

E、可能存在的放射性污染為其缺點之一

第3題:在RIA檢測中其結合率用B/B+F表示,其意義是

A.結合態(tài)的標記抗原與總的標記抗原之比

B.結合態(tài)的標記抗原與游離的標記抗原之比

C.總標記抗原與抗原抗體復合物之比D.結合態(tài)的抗原與總的抗原之比

E.結合態(tài)的抗原與總的抗原之比

第4題:對天極微量(ng甚至pg水平)抗原的檢測,首先可考慮使用

A.反向間接血凝法

B.熒光抗體技術

C.補體結合試驗

D.ELISA法

E.放射免疫測定

第4題:對天極微量(ng甚至pg水平)抗原的檢測,首先可考慮使用

A.反向間接血凝法

B.熒光抗體技術

C.補體結合試驗

D.ELISA法

E.放射免疫測定

第6題:在RIA中,放射強度測定所用的單位是

A.cpm或cps

B.0D

C.G或mCi

D.mCI/yg

E.IU

第7題:RIA中標記物的鑒定指標包括

A.放射性碘的含量B.放射性游離碘的含量

C.標記前的免疫活性

D.標記后的免疫活性

E.放射性比度

第8題:RIA試驗中抗原抗體復合物的放射性強度與待測抗原呈

A.正比關系

B.反比關系

C.函數(shù)關系

D.曲線關系

E.正弦關系

第9題:關于RIA原理,下述哪種說法正確(注:B為結合態(tài)的標記抗原,F(xiàn)為游離態(tài)的

標記抗原)

A.Ag增多時,B/F值增大

B.Ag增多時,B/(B+F)值減少

C.Ag增多時,B增多

D.Ag增多時,B+F減少

E.Ag增多時,F(xiàn)值減少

第10題:在用RIA檢測某種激素在血清中的濃度時,其抗原抗體復合物中的放射性強度

越大,表明

A.該激素在血清中的濃度越高

B.該激素在血清中的濃度越低

C.游離的標記激素的濃度越高

D.對這種激素的特異性抗體濃度越高

E.A+D

第11題:對于極微量(ng甚至pg水平)抗原的檢測,首先可考慮使用A.反向間接血

凝法

B.熒光抗體技術

C.放射免疫測定

D.ELISA法

E.正向間接血凝法

第12題:有關RIA方法的評述中,以下那項是不正確的

A核素標記抗原

B競爭抑制

C加樣誤差對檢測結果影響很小

D可測大分子量與小分子量物質(zhì)

E標記物限量

第13題:目前RIA在下列哪項用途上使用較少

A內(nèi)分泌大多數(shù)激素測定

B體內(nèi)微量藥物濃度測定

C腫瘤相關抗原測定

D大多數(shù)細菌性抗原的檢測

E微量蛋白質(zhì)的測定

第14題:對于極微量(ng或pg水平)抗原的檢測,應選用

A.ELISAB.熒光抗體技術

C.RIA

D.補體結合試驗

第15題:測定微量抗原的最佳方法是

A.單向瓊脂擴散試驗

B.協(xié)同凝集試驗

C.補體結合試驗

D.放射免疫測定

第16題:關于RIA與IRMA,說法正確是

A.前者是基于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后者是基于非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

B.前者是基于非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后者是基于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

C.兩者均基于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

D.兩者均基于非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

E.兩者沒有區(qū)別

第17題:常用的間接碘標記法是

A.氯胺T法

B.乳過氧化物酶法

C.聯(lián)接標記法

D,碳化二亞胺法

E.戊二醛法

第18題:觀察貯存期內(nèi)1251標記物脫碘程度的指標是A.放射化學純度

B.免疫活性

C.比放射性

D.親和力

E.碘含量

第19題:1251標記物的放射化學純度要求:

A.>80%

B.>90%

C.>95%

D.>98%

E.>99%

第20題:1251標記物的免疫活性要求

A.>70%

B.>80%

C.>85%

D.>90%

E.>95%

第21題:最常用的RIA標記物是

A.1311

B.1251

C.14CD.3H

E.32P

第22題:關于RI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記抗原限量

B.標記抗體限量

C.抗體限量

D.標準抗原限量

E.待測抗原限量

第23題:關于活性炭吸附法,說法正確的是

A.活性炭吸附抗原

B.吸附抗體

C.吸附抗原抗體復合物

D.吸附補體

E.吸附非特異性物質(zhì)

第24題:關于第二抗體沉淀法,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結束時只需加入二抗

B.反應結束時只需加入一抗

C.反應結束時只需加入一抗同種動物的血清

D.反應結束時只需加入一抗同種動物的IgG

E.以上說法都不對

第25題:關于IRMA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中加入過量的標記抗原B.反應中加入定量的標記抗原

C.反應中加入過量抗體

D.反應中加入過量的標記抗體

E.反應中加入定量的標記抗體

第26題:關于單位點1RMA說法正確的是

A.首先加入固相抗原與待測標本

B.然后加入標記抗體

C.測定固相免疫復合物的放射量

D.測定上清液的放射量

E.待測抗原需含二個以上表位

第27題:關于1RMA與R1A說法正確的是

A.RIA標記抗體

B.IRMA標記抗原

C.IRMA反應速度較RIA快

D.RIA反應參數(shù)與待檢抗原成正相關

E.IRMA反應參數(shù)與待檢抗原成反相關第28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57Cr標記物用液體閃爍計數(shù)儀檢測

B.1251標記物用晶體閃爍計數(shù)儀檢測

C.3H標記物用晶體閃爍計數(shù)儀檢測

D.32P標記物用晶體閃爍計數(shù)儀檢測

E.14c標記物用品體閃爍計數(shù)儀檢測第29題:放射性強度直接檢測所用的單位是

A.cpm

B.dpm

C.dps

D.cps

E.dph

第30題:標記技術最早使用何種標記物

A.放射性核素

B.熒光素

c.B

D.發(fā)光物質(zhì)

E.膠體金

第31題:放射免疫技術間接標記法的優(yōu)點是

A.避免氧化還原劑損傷待標記物的免疫活性

B.提高敏感性

C.提高特異性

D.提高親和力

E.標記方法簡便

第32題:放射免疫技術間接標記法的缺點是

A.添加基團可能影響被標記物的免疫活性

B.標記物化學純度低

C.降低標記物的免疫活性D.標記物的比放射性低

E.降低標記物的親和力

第33題:廣泛放射免疫技術不包括

A.放射免疫分析

B.免疫放射分析

C.放射受體分析

D.放射供體分析

E.放射配體分析

第34題: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不包括

A.1251

B.1311

C.3H

D.14C

E.32P

第35題:1251標記物純化方法不包括

A.凝膠過濾法

B.離子交換層析法

C.PAGE電泳法

D.HPLC

E.親和層析

第36題:關于放射免疫技術中的標記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要求純度高,大于90%

B.具有完整的免疫活性

C.含酪胺酸和酪胺殘基者可直接標記

D.含組胺殘基者可直接標記

E.含絲胺殘基者可直接標記

第37題:抗血清作為RIA試劑時,需鑒定的參數(shù)不包括

A.親和力

B.特異性

C.滴度

D.交叉反應

E.免疫活性

第38題:關于比放射性,說法錯誤的是

A.比放射性高時,可提高靈敏度

B.越高越好

C.指單位化學量標記物中所含的放射性強度

D.指每分子標記物平均所掛放射性原子數(shù)目

E.其單位為Ci/g,mCi/mg或Ci/mmol

第39題:關于PEG沉淀法,說法錯誤的是

A.沉淀抗原抗體復合物

B.沉淀游離抗原

C.沉淀完全D.非特異性結合率高

E.沉淀物在溫度高于30℃時易復溶

第40題:關于IRMA與RIA,說法錯誤的是

A.IRMA較RIA特異性高

B.IRMA較RIA靈敏度高

C.IRMA較RIA標準曲線工作范圍寬

D.IRMA所用抗體較少

E.RIA所用抗體較少

第41題:下列何種因素不是放射免疫分析的不足之處

A.放射污染

B.常用核素半衰期短

C.試劑盒穩(wěn)定期不長

D.不可檢測半抗原物質(zhì)

E.不易快速、靈活的自動化分析

第42題:下列何種物質(zhì)不常用放射免疫技術分析

A.激素

B.微量蛋白質(zhì)

C.腫瘤標志物

D.藥物

E.抗核抗體

第43題:下列哪項不是放射免疫技術的優(yōu)點

A.可檢測微量抗原和半抗原B.可檢測微量抗體

C.靈敏度高

D.特異性強

E.精密度好

第44題:RIA的基本反應原理是

A.競爭抑制性結合

B.非競爭性結合

C.抗原

D.單克隆抗體

第45題:R1MA的基本反應原理是

A.競爭抑制性結合

B.非競爭性結合

C.抗原

D.單克隆抗體

第46題:RIA的標記物是

A.競爭抑制性結合

B.非競爭性結合

C.抗原

D.單克隆抗體

第47題:關于RIA與IRMA,說法正確是

A.前者是基于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后者是基于非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

B.前者是基于非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后者是基于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C.兩者均基于

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

D.兩者均基于非競爭性結合反應原理

E.兩者沒有區(qū)別

第48題:觀察貯存期內(nèi)1251標記物脫碘程度的指標是

A.放射化學純度

B.免疫活性

C.比放射性

D.親和力

E.碘含量

第49題:1251標記物的免疫活性要求:

A.>70%

B.>80%

C.>85%

D.>90%

E.>95%

第50題:1251標記物純化方法不包括A.凝膠過濾法

B.離子交換層析法

C.PAGE電泳法

D.HPLC

E.親和層析

第51題:關于采用直接標記法制備1251標記物,說法錯誤的是

A.常用于肽類、蛋白質(zhì)、醐的碘化標記

B.標記方法操作簡單

C.標記物比放射性較低

D.適用于含酪胺殘基和組胺殘基的物質(zhì)

E.有氯胺T法和乳過氧化物腋法等方法

第52題:抗血清作為RIA試劑時,需鑒定的參數(shù)不包括

A.親和力

B.特異性

C.滴度D.交叉反應

E.免疫活性

第53題:R1A測定不能分離B與F的方法是

A.第二抗體沉淀法

B.PEG沉淀法

C.PR試劑法

D.三氯乙酸沉淀法

E.活性炭吸附法

第九章熒光免疫分析

第1題:下列哪些方法是制備酶結合物的常用方法

A、硫酸胺沉淀法

B、過碘酸鹽和戊二醛法

C、柱層析法

D、磁力攪拌法

E、親和層析法

第2題:熒光抗體染色技術不包括下列哪一種

A、直接法

B、間接法

C、補體法D、SPA免疫熒光法

E、ELISA法

第3題:熒光效率是指

A.表示熒光色素即吸收的光能轉變?yōu)闊晒獾陌俜致?/p>

B.是指熒光色素產(chǎn)生熒光的強度

C.是指接受激發(fā)光后,熒光物質(zhì)所產(chǎn)生的熒光的色調(diào)

D.是指特異性熒光和非特異性熒光的強度比

E.物質(zhì)產(chǎn)生熒光的效率

第4題:熒光抗體染色技術中,只制備種標記抗體,卻可檢測幾乎所有的抗原抗體系

統(tǒng)的方法是

A.直接法

B.間接法

C.補體結合法

D.雙標記法

E.混合法

第5題:電化學發(fā)光的底物為

A.魯米諾

B.口丫咤酯

C.三聯(lián)毗碇釘

D.HRP

E.羅丹明

第6題:可用金免疫技術檢測的項目有

A.抗IICV

B.HIVC.HCG

D.梅毒抗體

E.便隱血

第7題:IFA是下列何種名稱的縮寫

A、間接免疫熒光檢測

B、試管凝集試驗

C、間接血凝集試驗

D、微量凝集試驗

E、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

第8題:對人畜進行傳染病診斷時,CFT常被采用,但因反應溫度不同,反應性質(zhì)有所差

異,溫CFT反應常用溫度是

A、56r

B、37r

C、24℃

D、18℃

E、4℃

第9題:化學發(fā)光酶免疫測定中常用的發(fā)光底物為

A.FITC

B.魯米諾

C.三聯(lián)毗咤釘

D.HRP

E.AP

第10題: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熒光素為A.FITC

B.RB200

C.TRIT-C

D.錮系螯合物

E.口丫咤橙

第11題:尿液HCG測定方法包括

A.酶免疫試驗

B.膠乳凝集抑制試驗

C.膠體金免疫法

D.放射免疫法

E.BHCG單克隆抗體法

第12題:熒光抗體染色技術中,特異性最高,非特異性染色最低的方法是

A.直接法

B.間接法

C.補體結合法

D.雙標記法

E.多標記法

第13題:作為熒光抗體標記的熒光素必須具備的條件中,哪項與提高觀察效果有關

A.必須具有化學上的活性基團能與蛋白穩(wěn)定結合

B.性質(zhì)穩(wěn)定不會影響抗體的活性

C.熒光效率高,熒光與背景組織色澤對比鮮明

D.與蛋白質(zhì)結合的方法簡便快速

E.與蛋白質(zhì)的結合物穩(wěn)定

第14題:熒光抗體染色技術不包括下列哪一種A、直接法

B、間接法

C、補體法

D、SPA免疫熒光法

E、ELISA法

第15題:膠體金免疫檢測技術優(yōu)于ELISA法和免疫熒光法的最主要一點是下列哪一點

A、步驟少

B、試劑穩(wěn)定

C、直接測定結果

D、結果特異

E、肉眼直接判定結果

第16題:常用的熒光染料有

A.RB200

B.異硫氟酸熒光素

C.1-二甲氨基蔡-5-碘酸

D.異鼠酸熒光素

E.口丫唬酯

第17題:關于間接免疫熒光技術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A.可以檢測抗原或抗體

B,易出現(xiàn)非特異性熒光

C.敏感性較直接法明顯提高

D.用一種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能檢查多種以球蛋白作為抗體的復合物

E.需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第18題:化學發(fā)光的基本原理是發(fā)光物由于

A.在一定波長激發(fā)光照射下發(fā)光

B.在化學反應中獲得能量而發(fā)光

C.在電子激發(fā)態(tài)時發(fā)光

D.在電子激發(fā)態(tài)返回基態(tài)時釋放能量而發(fā)光

第19題:免疫熒光技術的不足之處在于

A.有非特異性熒光的干擾

B.熒光會淬滅

C.能定性檢測抗體或抗原

D.能定位抗原

E.C+D

第20題:影響免疫電泳速度的因素有

A電場強度

B溶液pH值

C離子強度

D所用支持物

E電滲

第21題:金免疫測定時,試劑反應卡上的控制線內(nèi)包被的是

A膠體金

B抗原

C抗體

D與待測物質(zhì)相同的抗原或抗體E與反應線匕包被或試劑中所含相同的抗原或抗體

第22題:熒光抗體染色技術中,只制備一種標記抗體,卻可檢測幾乎所有的抗原系統(tǒng)的

方法是

A直接法

B間接法

C補體結合法

D雙標記法

E混合法

第23題: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比放射免疫測定具有優(yōu)越性,但錯誤的是

A敏感度高,甚至超過放射免疫測定

B精密度和準確性均可與放射免疫測定相似

C試劑不夠穩(wěn)定,保存期短

D測定可自動化,耗時短

E測定項目多

第24題:用1251標記抗原,不正確的說法是

A直接標記法僅用于含酪氨酸的化合物

B間接標記法可標記缺乏酪氨酸的肽類及某些蛋白

C間接法標記蛋白質(zhì)冊比放射性高于直接法

D氯胺T標記法是最常用的直接標記法

E間接標記法對蛋白質(zhì)的損傷較小

第25題:FITC的最大吸收光譜是A.495nm

B.530nm

C.550nm

D.570nm

第26題:熒光抗體染色時,標本固定的目的哪項例外

A.防止細胞或切片從玻片上脫落

B.除去組織中妨礙抗原抗體結合的類脂質(zhì)

C.便于染色、易于保存

D.有利于熒光抗體進入細胞內(nèi)部

第27題:FITC的最大吸收光譜和最大發(fā)射光譜為

A.490?495nm、520?530nm

B.390?395nm、520?530nm

C.590?595nm、520~530nm

D.490?495nm、620?630nm

E.390?395nm、620?630nm

第28題:RB200產(chǎn)生的熒光色澤為

A.黃綠色

B.藍紫色

C.天青色

D.橘紅色E.褐黑色

第29題:落射式熒光顯微鏡的吸收濾片應安裝在

A.激發(fā)濾片與分色鏡之間

B.物鏡與分色鏡之間

C.光源與激發(fā)濾片之間

D.分色鏡與目鏡之間

E.物鏡與載玻片之間

第30題:可用于酶免疫熒光分析的物質(zhì)是

A.異硫氟酸熒光索

B.四乙基羅丹明

C.四甲基異硫鼠酸羅丹明

D.藻紅蛋白

E.四甲基傘酮-B-D半乳糖甘

第31題:去除過度標記的熒光抗體最好用

A.攪拌法

B.透析法

C.鹽析法

D.凝膠過濾法

E.離子交換層析法

第32題:能用于抗原定位檢測的實驗為

A.直接法熒光抗體染色

B.TRFIA

C.熒光偏振免疫分析D.ELISA

E.免疫比濁分析

第33題:間接法熒光抗體染色與直接法相比,優(yōu)點為

A.非特異性熒光染色少

B.操作更簡便

C.檢測不同的抗原,只需制備一種熒光抗體

D.可用于抗原的定位檢測

E.可用于抗原定性檢測

第34題:熒光免疫技術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元素為

A.Eu

B.Tb

C.Ce

D.Au

E.Zn

第35題:下述物質(zhì)不是熒光色素的是

A.異硫氟酸熒光素

B.四乙基羅丹明

C.四甲基異硫氟酸羅丹明

D.藻紅蛋白

E.四甲基傘酮-B-D半乳糖甘

第36題:熒光顯微鏡與普通光學顯微鏡的不同之處錯誤的是

A.光源

B.濾片C.聚光鏡

D.鏡頭

E.電源

第37題:臨床常用的熒光猝滅劑不包括

A.亞甲藍

B.堿性復紅

C.伊文思藍

D.碘溶液

E.甲基紅

第38題:熒光顯微鏡觀察時的注意事項錯誤的是

A.暗室內(nèi)觀察

B.染色后標本立即觀察

C.不宜長時間觀察一個視野

D.宜用無熒光鏡油

E.37℃觀察,效果最好

第39題:不宜用于熒光抗體染色的標本是

A.尿液

B.血涂片

C.肝印片

D.腫瘤切除物切片

E.細菌涂片

第40題:關于直接法熒光抗體染色的特點,錯誤的是A.簡單易行,特異性高

B.敏感度偏低

C.每檢測?種抗原需制備一種相應的熒光抗體

D.非特異性熒光染色因素少

E.可檢測抗原及抗體

第41題:激發(fā)后可產(chǎn)生明顯黃綠色熒光的物質(zhì)是

A.異硫鼠酸熒光素

B.四乙其羅丹明

C.四甲基異硫鼠酸羅丹明

D.藻紅蛋白

第42題:激發(fā)后產(chǎn)生的熒光壽命最長的是

A.異硫氟酸熒光索

B.四乙其羅丹明

C.四甲基異硫氟酸羅丹明

D.藻紅蛋白

第43題:最大發(fā)射光波長為620nm的物質(zhì)為

A.異硫氟酸熒光素

B.四乙其羅丹明

C.四甲基異硫氟酸羅丹明

D.藻紅蛋白

第十章酶免疫分析

第1題:關于酶免疫技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酶免疫技術是以酶標記的抗體或抗原為主要試劑的方法B.酶免疫技術可分為酶免疫

組化技術和醐免疫測定兩大類

C.酶免疫技術是標記免疫技術中的一種

D.熒光抗體技術為酶免疫技術的一種

E.防免疫技術只能檢測抗體

第2題:什么是ELISA

A、補體結合試驗

B、間接血凝試驗

C、聚合酶鏈式反應

I)、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

E、肥達氏反應

第3題:能做ELISA的主要設備

A、蛋白測序儀

B、DNA測序儀

C、DNA擴增儀

D、塑料凹孔板、洗板機、酶標儀

E、質(zhì)譜儀

第4題:ELISA原理

A、補體結合

B、抗原濃度

C、抗體濃度

D、蛋白含量

E、抗原抗體結合、酶標放大、顯色反應

第5題:EL1SA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閉物質(zhì)是A.人白蛋白

B.人球蛋白

C.牛血清白蛋白

D.牛血清球蛋白

E.鼠白蛋白

第6題:下列哪些方法不屬于ELISA方法?

A、間接法

B、雙抗體夾心法

C、IgM捕獲ELISA

D、PCR法

E、競爭法

第7題:特異性抗u鏈抗體可以應用于IgM捕獲ELISA,其原理是下列哪一點

A、IgG尚未出現(xiàn)

B、抗u鏈抗體特異性結合IgM

C、IgM出現(xiàn)早于IgG

D、IgG特異性差

E、IgG不穩(wěn)定

第8題:膠體金免疫檢測技術優(yōu)于ELISA法和免疫熒光法的最主要一點是下列哪一點

A、步驟少

B、試劑穩(wěn)定

C、直接測定結果D、結果特異

E、肉眼直接判定結果

第9題:以下對酶免疫測定的分類中,正確的是

A.分為均相酶免疫測定和異相酶免疫測定

B.分為固相酶免疫測定和液相酶免疫測定

C.分為均相酶免疫測定和固相酶免疫測定

D.分為均相的免疫測定和液相的免疫測定

E.分為非均相酶免疫測定和固相酶免疫測定第10題:酶免疫技術中的酶結合物是指

A.酶標記抗原

B.前標記抗體

C.酶標記抗原或抗體

D.結合在固相載體上的酶

E.酶與底物的結合

第11題:酶免疫技術中最佳工作濃度的選定常采用

A.抗原稀釋法

B.抗體稀釋法

C.前標記物稀釋法

D.棋盤滴定法

E.A+B

第12題:辣根過氧化物酶(HRP)作用的底物有

A.鄰苯二胺

B.四甲基聯(lián)苯胺

C.ABTSD.對硝基苯磷酸脂

E.4甲基傘酮

第13題:ELISA可應用于臨床中的哪些方面

A.病原體的檢測

B.抗體的檢測

C.腫瘤標志物的檢測

D.藥物的檢測

E.僅用于病原體的檢測和抗體的檢測

第14題:下列哪種方法用一種標記物可檢測多種被測物

A.ELISA雙抗體夾心法;ELISA競爭法

B.ELISA間接法;間接法熒光免疫技術

C.EL1SA競爭法;放射免疫測定

D.ELISA雙位點一步法;直接法熒光免疫技術

E.ELISA競爭法;直接熒光法

第15題:下列有關ELISA敘述錯誤的是

A.標記物可以是酶、生物素、熒光素

B.可用棋盤滴定法選擇包被物濃度

C.試驗與體系PH值無關

D.可有直接法、間接法、競爭法等多種類型

E.試驗與溫度有關

第16題:辣根過氧化物酶(HRP)的底物中哪項正確

A.鄰苯二胺

B.四甲基聯(lián)苯胺

C.ABTSD.對硝基苯磷酸脂

E.4甲基傘酮

第17題:下列哪種方法在病毒感染的實驗室檢查中有“金標準”之稱

A.ELISA

B.病毒分離培養(yǎng)

C.免疫熒光

D.PCR

E.核酸分子雜交

第18題:ELISA技術中,最常用來檢測抗原的方法是

A.雙抗體夾心法

B.間接法

C.競爭法

D.捕獲法

E.B+D

第19題:以下的免疫技術中,哪些屬于經(jīng)典的三大標記技術

A.酶免疫技術

B.化學發(fā)光免疫技術

C.放射免疫技術

D.熒光抗體技術

E.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技術

第20題:IgM捕獲ELISA常應用于多種病毒病的早期診斷,其原理是下列哪一點

A、檢測不到IgGB、IgM特異性強

C、IgM出現(xiàn)于疾病的早期

D、IgG特異性差

E、IgG不穩(wěn)定

第21題:酶免疫反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下列哪特性

A、酶能與抗體或抗原的蛋白分子共價結合

B、酶具備抗體特異性

C、酶具備病毒特異性

D、酶具備抗原特異性

E、腋具備特異性

第22題:關于ELISA競爭法正確的是

A.只用于檢測抗體

B.被檢測與的標記物的免疫活性各不相同

C.被測物多則標記物被結合的機會少

D.待測管的顏色比參比管的淡表示被測物量少

E.只用于檢測抗原

第23題:ELISA檢測抗體的方法有

A.雙抗體夾心法

B.雙位點一步法

C.抗原競爭法

D.間接法

E.捕獲法

第24題:以下各種ELISA技術中,待測孔(管)最后顯示的顏色深淺與標本中的待測抗

原或抗體呈正相關的是

A:雙抗體夾心法

B:間接法測抗體

C:捕獲法

D:雙位點一步法

E:競爭法

第25題:ELISA中最常用的固相載體是

A:聚氯乙烯

B:三聚氧胺

C:尼龍膜

D:聚苯乙烯

E:瓊脂糖

第26題: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檢測抗原A時、固相載體的包被物是

A.酶標記A抗體

B.未標記的抗A抗體

C.未標記抗原A

D.酶標抗球蛋白抗體

E.均為牛血清白蛋白

第27題:下列有關ELISA敘述,正確的是

A.標記物可以是酶、生物素、熒光素

B.可用棋盤滴定法選擇包被物濃度C.試驗與體系pH值無關

D.可有直接法,間接法,競爭法等多種類型

E.試驗與溫度有關

第28題:影響ELISA特異性的關鍵因素是

A.孵育溫度

B.孵育時間

C.樣本濃度

D.洗滌質(zhì)量

第29題:下列酶-底物顏色反應組合中正確的是

A.HRP—OPD-藍色

B.HRP—TMB一紅色

C.AK-P-NPP—黃色

D.HRP-P-NPP-藍色

第30題:辣根過氧化物酶的底物不包括

A.鄰苯二胺

B.四甲基聯(lián)苯胺

C,對硝基苯磷酸酶

D.4-氯T-蔡酚

第31題:HRP的活性基團是

A.糖蛋白

B.亞鐵血紅素C.白蛋白

D.球蛋白

E.色氨酸

第32題:HRP的純度用RZ表示,它是以何比值表示

A.入403nm/人275nm

B.X420nm/人275nm

C.入403nm/入290nm

D.入275nm/人403nm

E.入290nm/人275nm

第33題:用于標記的HRP的RZ值應大于

A.3.0

B.3.1

C.3.2

D.3.3

E.3.4

第34題:HRP催化的反應式為DH2+H202-D+2H202,何者習慣上被稱為底物

A.DH2

B.H202;

C.D_FTD

D.H20

E.AP

第35題:OPD經(jīng)與HRP反應后,再用H2S04終止反應后呈A.橙黃色

B.棕黃色

C.黃色

D.藍色

E.紅色

第36題:ELISA中應用最早的底物是

A.OPD

B.TMB

C.5-ASA

D.ABTS

E.P-NPP

第37題:目前ELISA中應用最廣泛的底物是

A.OPD

B.TMB

C.5-ASA

D.ABTS

E.P-NPP

第38題:AP常用的底物是

A.OPD

B.TMB

C.5-ASA

D.ABTS

E.P-NPP

第39題:在下列醒-底物-顏色反應組合中,哪項正確A.HRP-OPD-藍色

B.HRP-TMB-紅色

CAP-P-NPP-黃色

D.HRP-P-NPP-藍色

E.AP-TMB-藍色

第40題:應用最早且應用最廣的均相EIA是

A.CEDIA

B.SPEIA

C.EMIT

D.ELISA

E.IFA

第41題:關于ELISA競爭法,正確的是

A.用于檢測抗原

B.被測物與酶標記物的免疫活性各不相同

C.被測物多則標記物被結合的機會少

D.待測管的顏色比參照管的淡表示被測物量少

E.結合于固相的酶標抗原量與樣品中被測抗原量成正比第42題:ELISA間接法是用于

A.前標記抗原用于抗體的檢測

B.酶標記抗抗體用于抗體的檢測

C.酶標記抗抗體用于抗原的檢測

D.酶標記抗體用于抗原的檢測

E.酶標記抗原用于抗原的檢測第43題:EL1SA雙抗體夾心法是

A.酶標記特異抗體用于抗原的檢測

B.先將待測抗原包被于固相載體

C.標記一種抗體可檢測多種抗原

D.能用于半抗原的測定

E.屬競爭結合測定

第44題:捕獲法主要用于何種物質(zhì)的測定

A.IgM

B.IgG

C.IgA

D.IgD

E.IgE

第45題:下列哪一項不是用于標記的酶的特點

A.酶活性高

B.酶活性不受樣品中其他成分的影響

C.理化性質(zhì)穩(wěn)定

D.價廉易得

E.易失活

第46題:RZ值與何者無關

A.前含量

B.酶活性C.酶的組成

D.酶的理化性質(zhì)

E.前的底物

第47題:下列哪項不是HRP的底物

A.OPD

B.TMB

C.5-ASA

D.ABTS

E.4MUG

第48題:下列哪一項不符合ELISA試劑的要求

A.選擇酶制劑時,酶的RZ值比酶活力指標更重要

B.選擇抗體要求具有高的比活性

C.底物應顏色變化明顯,反應終止后顏色穩(wěn)定

D.載體要求吸附性好,空白值低,透明度好

E.抗原要求純度高,抗原性完整

第49題:下列哪項不符合RZ的特點

A.常以RZ值表示HRP制品的純度

B.RZ值越高說明HRP越純

C.RZ=OD(403nm)/OD(275nm)

D.對HRP的要求是RZ值應大于3_

E.RZ值與酶活性無關

第50題:關于ELISA試驗中的封閉,不正確的論述是

A.用1%-5%牛血清白蛋白再包被一次

B.有助于酶與底物的結合C.防止酶標抗體吸附載體

D.可消除非特異顯色而導致的木底偏高

E.用5-20%小牛血清再包被一次

第51題:下列哪項不符合ELISA試驗中抗原抗體的要求

A.制備酶標結合物用的抗體要求有高的比活性

B.測定抗體時需用相當純的抗原

C.用硫酸鏤鹽析的抗體可滿足交聯(lián)酶的需要

D.酶消化IgG的Fab片段進行酶標記效果更好

E.制備隘標記物的抗原要求純度高,抗原性完整

第52題:下列哪項不符合ELISA試驗中固相載體的要求

A.與抗原或抗體有較高的結合容量且結合穩(wěn)定

B.抗原或抗體與其結合后,應保持活性

C.固相化方法應簡便易行,快速經(jīng)濟

D.能結合親和素或鏈酎親和素等大分子蛋白質(zhì)

E.抗原或抗體與其結合后喪失免疫活性

第53題:下列哪項不是均相酶免疫測定的特點

A.屬于競爭結合分析方法

B.AgE與Ab結合形成AbAgE后,其中的酶活性將減弱或增強

C.不需將AbAgE與AgE分離,可直接測定酶活性的變化推算出待測抗原量

D.主要用于小分子抗原和半抗原的測定

E.靈敏度大于異相酶免疫測定

第54題:對雙抗體夾心法ELISA的錯誤表述是

A.使用分別針對抗原不同決定簇的兩種單克隆抗體作的標記

B.一種單克隆抗體作為固相抗體,另?一種作為酶標抗體C.可使標本和酶標抗體同時加入

D.采用高親和力的單克隆抗體將提高測定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E.用于檢測二價或二價以上的抗原

第55題:關于EL1SA的固相載體,哪項論述錯誤

A.最常用的是聚苯乙烯微量反應板

B.每一批號的聚苯乙烯在使用前需檢查其性能

C.聚氯乙烯對蛋白質(zhì)的吸附性能比聚苯乙烯高

D.陽性和陰性標木測定結果差別最大者是最適用載體

E.ELISA板的抗原抗體結合容量不高

第56題:下列關于ELISA原理的敘述中,哪項不正確

A.抗原或抗體結合到固相載體的表面并保持免疫活性

B.抗原或抗體與酶結合后仍保持免疫活性和酶活性

C.酶標記物與相應抗原或抗體反應后,使相應底物產(chǎn)生有色物質(zhì)

D.顏色反應的深淺與抗原或抗體的量成反比

E.反應終止時,待測物的量與酶結合物的量成一定比

第57題:下列哪項不符合斑點-ELISA的特點

A.NC膜吸附蛋白質(zhì)能力近處100%

B.檢出靈敏度較普通ELISA高6-8倍

C.試劑用量較ELISA節(jié)約約10倍

D.吸附抗原(抗體)的NC膜不能長期保存

E.操作簡便,結果易判斷

第58題:下列各法的優(yōu)點,不正確的表述是A.Westernblot具有SDS的高分辨力

和ELISA的高特異性

B.親和素生物素ELISA法可大大提高敏感度

C.斑點-EUSA法的特異性高于ELISA法

D.酶免疫電泳法可起到微量抗原定位作用及提高敏感性

E.IRMA的靈敏度較RIA高,所有待測物參與反應

第59題:用NC膜作為固相載體的是

A.EMIT

B.雙抗體夾心法

C.間接法

D.斑點-ELISA

第60題:常用于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檢測的是

A.EMIT

B,雙抗體夾心法

C.間接法

D.斑點-ELISA

第61題:從大腸桿菌或小牛腸粘膜提取的是

A.HRP

B.LDH

C.AP

D.P-Gal

第62題:從植物辣根中提取的是A.HRP

B.LDH

C.AP

D.B-Gal

第63題:常用底物為4MUG的是

A.IIRP

B.LDH

C.AP

D.B-Gal

第十一章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第1題:膠體金的特性有

A.膠體性質(zhì)

B.呈色性質(zhì)

C.還原特性

D.發(fā)光特性

E.光吸收性

第2題:生物素-親和素系統(tǒng)(BAS)的特點包括

A.1個親和素分子可以結合4個生物素分子起放大作用

B.1個生物素分子可以結合多個親和素分子起放大作用

C.親和素和生物有極強的親和力,起多級放大作用的特異性

D.親和素易與酶、鐵蛋白、熒光素、核素結合

E.生物素易與抗體、酶、多聚核甘酸結合笫十二章免疫細胞分離技術

第1題:淋巴細胞毒反應結果復雜,需要經(jīng)過分析才能判斷出HLA特異性,這是因為

A.一般得到的HLA抗體都較弱

B.HLA系統(tǒng)存在連鎖不平衡現(xiàn)象

C.HLA系統(tǒng)的大量交叉反應性

D.HLA抗體都是混合抗體

E.該試驗的重復性欠佳

第2題:在血小板SEPSA方法中,如見細胞成鈕扣狀集中在微量板孔底中央,可判定為

A.++++

B.++

C.+

D.陰性

E.試驗失敗

第3題:Ficoll分層液主要用于分離外周血中的單個核細胞,是一種

A.聚合物加速沉淀分離法

B.聚合物不加速沉淀分離法

C.多次密度梯度離心分離法

D.單次密度梯度離心分離法

E.連續(xù)密度梯度離心分離法第4題:分離外周血中單個核細胞常用的分層液是

A.Percoll

B.Ficoll

C.(NH)2SO4

D.NaCl

E.Na2HCO3

第5題:淋巴細胞亞群測定可用于哪些臨床疾病的輔助診斷和療效觀查

A.免疫缺陷病

B.免疫增殖病

C.自身免疫病

D.移植免疫

E.冠心病

第6題:細胞免疫功能的測定包括以下哪些

A.T淋巴細胞數(shù)量測定

B.B淋巴細胞數(shù)量測定

C.T淋巴細胞功能測定

D.Tc細胞的效應功能測定

E.細胞因子的測定

第7題:下述哪項表述了醛化紅細胞的特點

A.能耐60℃,而不破壞

B.在普通冰箱可保存3?6個月

C.不易溶血,可反復凍融

D.能更好地吸附蛋白質(zhì)抗原和抗體E.在-20℃可保存一年以上

第8題:下列方法可用于T細胞免疫檢查的有

A.E花環(huán)試驗

B.EAC花環(huán)試驗

C.淋巴母細胞轉化試驗

D.皮膚試驗

E.CD抗原檢測

第9題:用淋巴細胞分層液(Ficoll)分外周血時,其中處于最上面的是

A.死細胞層

B.單個核細胞層

C.粒細胞層

D.稀釋的血漿層

E.紅細胞層

第10題:淋巴細胞亞群測定常用的方法有

A:免疫熒光法

B:流式細胞儀測定

C:放射免疫法

D:酶免疫組化法

E:間接凝集法

第11題:下列哪幾項內(nèi)容表述了醛化紅細胞的特點

A能耐60°C,而不破壞

B在普通冰箱可保存3-6個月

C不易溶血,可反復凍融D能更好地吸附蛋白質(zhì)抗原和抗體

E在-20°C可保存一年以上

第12題:免疫細胞包括

A.巨噬細胞、上皮細胞、淋巴細胞、血小板和粒細胞等

B.淋巴細胞、纖維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和巨噬細胞等

C.血小板、淋巴細胞、巨噬細胞、上皮細胞和肥大細胞等

D.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和血小板等

第13題:具有殺傷靶細胞功能的T細胞亞群稱為

A.TH

B.TS

C.TC

D.TM

第14題:參與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的T細胞亞群稱為

A.T

B.TA

C.TD

D.TK

第15題:用超速離心或梯度密度離心分離和純化抗原,目前僅用于

A.少數(shù)大分子抗原和比重較重的抗原

B.大量中、小分子抗原和比重較輕抗原C.少數(shù)大分子抗原和比重較輕的抗原

D.大量中、小分子抗原和比重較重的抗原

第16題:Raji細胞是從Burkitt淋巴瘤患者體內(nèi)分離下列細胞而建株的

A.B細胞

B.T細胞

C.K細胞

D.NK細胞

第17題:淋巴細胞分層液的比重為

A.1.070-1.075

B.1.076-1.090

C.1.075-1.092

D.1.070-1.096

第18題:下列哪種試驗不用于淋巴細胞的分離

A.粘附貼壁法

B.吸附柱過濾法

C.尼龍纖維分離法

D.磁鐵吸附法

第19題:巨噬細胞

A.由骨髓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

B.具有多種形式

C.可攝入并降解微生物抗原

D.可處理并向T細胞呈遞抗原E.與血單核細胞來源相同

第20題: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是指:

A.單核細胞

B.淋巴細胞

C.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D.吞噬細胞

E.中性粒細胞以外的細胞

第21題:Ficoll淋巴細胞分離液的密度為

A.1.030-1.035

B.1.035±

C.1.077±

D.1.075-1.092

E.1.092

第22題:Ficoll分離法分離PBMC時,理想的PBMC層位于:

A.血漿層頂部

B.局限在血漿層

C.血漿與分離液交界處

D.分離液中部

E.管底

第23題:招PBMC懸液傾于玻璃培養(yǎng)瓶中,37℃靜置1小時,未貼壁的細胞主要是:

A.淋巴細胞

B.單核細胞

仁丁細胞口曲細胞

E.PBMC中混入的雜質(zhì)細胞

第24題:將PBMC懸液注入裝有玻璃纖維的層析柱中,先從柱上洗脫下來的細胞主要是:

A.淋巴細胞

B.單核細胞

C.T細胞

D.B細胞

E.PBMC中混入的雜質(zhì)細胞

第25題:在PBMC懸液中加入直徑為3口m的羥基鐵顆粒,置37C,充分反應后,沉于有磁

鐵的管底的是:

A.淋巴細胞

B.單核細胞

C.T細胞

D.B細胞

E.PBMC中混入的雜質(zhì)細胞

第26題:Percoll分離液法常用來分離:

A.紅細胞

B.白細胞

C.單個核細胞

D.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E.T細胞和B細胞

第27題:E花環(huán)沉淀試驗是用于分離

A.紅細胞B.白細胞

C.單個核細胞

D.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E.T細胞和B細胞

第28題:招PBMC懸液加入尼龍毛柱內(nèi),充分反應后進行灌洗,洗脫下來的細胞是:

A.T細胞

B.B細胞

C.單核細胞

D.T細胞+B細胞

E.T細胞+單核細胞

第29題:淋巴細胞活力的表示常用:

A.活細胞占總細胞的百分比

B.活細胞濃度

C.淋巴細胞濃度

D.活細胞與總細胞的比值

E.T、B淋巴細胞比例

第30題:經(jīng)臺盼蘭染色后,活細胞呈

A.藍色

B.不著色

C.紫色

D.紅色

E.天青色

第31題:利用CD3McAb致敏紅細胞作玫瑰花環(huán)試驗,主要用來檢測:

A.T細胞

B.B細胞

C.單核細胞

D.樹突細胞

E.中性粒細胞

第32題:用來鑒定、檢測或計數(shù)T細胞的最理想的診斷試劑是:

A.T細胞標志性抗原

B.T細胞標志性抗原的多克隆抗體

C.T細胞標志性抗原的單克隆抗體

D.T細胞標志性抗原的受體

E.T細胞標志性CD抗原

第33題:B細胞表面特有的表面標志是:

A.CD4

B.CD8

C.CR3

D.Smlg

E.Fc

第34題:下列哪種是NK細胞特有的表面抗原?

A.CD2

B.CD16

C.CD56

D.CD39E.無特異表面抗原

第35題:僅作用于T細胞的非特異性刺激物是:

A.PIIA

B.PWM

C.LPS

D.ConA-

E.EBV

第36題:既作用于T細胞又作用B細胞的非特異性刺激物是:

A.PHA

B.PWM

C.LPS

D.可溶性SPA

E.EBV

第37題:T細胞亞群功能的判定主要根據(jù):

A.T細胞分泌的有關細胞因子水平

B.T細胞亞群計數(shù)

C.T細胞表面標志數(shù)目的多少

D.T細胞漿內(nèi)酸性磷酸酶的水平

E.CD4/CD8

第38題:淋巴細胞功能體內(nèi)試驗的方法主要是:

A.轉化試驗

B.遲發(fā)型超敏反應

C.對異物排斥反應的能力D.淋巴細胞計數(shù)

E.血清中Ig濃度的檢測

第39題:正常情況下,健康人外周血經(jīng)PHA刺激后,淋巴細胞轉化率為:

A.<40%

B.40曠50%

C.60%~80%

D.80%

E.>90%

第40題:采用放射性核素法檢測T淋巴細胞轉化功能時,3H-TdR加入至培養(yǎng)基的時間

是:

A.G0期

B.G1期

C.S期

D.G2期

E.M期

第41題:測定NK細胞常根據(jù)其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來判斷,靶細胞常選用:

A.K562

B.YAC-

C.HeLa

D.Mccoy

E.Vero

第42題:某親和層析板包被有抗Ig抗體,此親和層析板將吸附:

人上細胞巳丁細胞

C.NK細胞

D.淋巴細胞

E.吞噬細胞

第43題:運用磁球分離法分離目的細胞時,若使用CD3McAb包被的磁球與淋巴細胞懸液

充分作用后,將其移入一置于強磁場中的層析柱中,則最先洗脫下

A.游離的T細胞

B.游離的B細胞

C.未結合細胞的磁球

D.與磁球結合的T細胞

E.與磁球結合的B細胞

第44題:Ficoll淋巴細胞分離法是一種:

A.差速密度梯度離心法

B.連續(xù)密度梯度離心法

C.親和層析法

D.離子交換層析法

E.自然沉降法

第45題:Ficoll淋巴細胞分離液的主要成分是:

A.聚蔗糖

B.泛影葡胺

C.聚乙二醇

D.聚蔗糖+泛影葡胺

E.聚蔗糖+聚乙二醇

第46題:磁鐵吸引法分離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的原理是:

A.單核細胞吞噬磁鐵顆粒,被管底磁鐵吸引沉于管底B.磁鐵顆粒是單核細胞的?種趨化

因子,單核細胞被管底磁鐵吸引沉于管底

C.淋巴細胞吞噬磁鐵顆粒,被管底磁鐵吸引沉于管底

D.磁鐵顆粒是淋巴細胞的一種趨化因子,淋巴細胞被管底磁鐵吸引沉于管底

第47題:PercoH分離液的主要成分是:

A.聚蔗糖

B.泛影葡胺

C.聚乙二醇

D.聚乙烯毗咯烷酮

E.經(jīng)聚乙烯毗咯烷酮處理的硅膠顆粒

第48題:下列哪項不是淋巴細胞分離液的基本要求?

A.對細胞無毒

B.基本等滲

C.不溶于血漿

D.無色

E.有合適比重

第49題:下列哪種不是T細胞表面的CD抗原?

A.CD2

B.CD3

C.CD4

D.CD8E.CD19

第50題:下列哪種不是B細胞的表面受體?

A.Smlg

B.Fc受體

C.補體受體

D.EBV受體

E.綿羊紅細胞受體

第51題:下列哪項不是轉化的淋巴細胞的特點?

A.細胞體積變大

B.核仁明顯,核染色質(zhì)疏松

C.可見有絲分裂

D.胞漿極少,天青色

E.漿內(nèi)可見空泡

第52題:關于淋巴細胞的保存,下列哪項不對?

A.保存于含10%~20%滅活小牛血清的基礎培養(yǎng)基中

B.短期保存,置4℃冰箱

C.長期保存,應放入液氮罐

D.冷凍過程中要加冷凍保護劑

E.細胞冷凍和解凍時均應緩慢

第53題:用來分離淋巴細胞的磁球的特點不對的是:

A.微球核心一般為金屬小顆粒

B.表面可結合不同的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

C.磁球表面包被免疫物質(zhì)者稱為免疫磁球

D.免疫磁球具有免疫配基性質(zhì)和磁響應性質(zhì)E.細胞與磁球結合后,其活性將被破壞

第54題:反向間接溶血空斑實驗中,下列哪項試劑非必需?

A.淋巴細胞(待檢)

B.抗人IgG抗體

C.IL-2

D.SPA致敏的SRBC

E.補體

第55題:下列哪項不是酶聯(lián)免疫斑點試驗檢測B細胞功能的優(yōu)點?

A.穩(wěn)定、特異

B.可檢測抗體分泌細胞

C.可檢測抗體的分泌量

D.可同時進行B細胞計數(shù)

E.可同時檢測不同抗原誘導的不同抗體的分泌

第56題:T細胞功能檢測:

A.3H-TdR摻入法

B.E花環(huán)法

C.酶釋法

D.Boyden小室法

第57題:B細胞功能檢測:

A.3H-TdR摻入法

B.E花環(huán)法

C.酶釋法D.Boyden小室法

第58題:NK細胞功能檢測

A.3H-TdR摻入法

B.E花環(huán)法

C.酶釋法

D.Boyden小室法

第十三章吞噬細胞功能檢測及應用第1題:混合淋巴細胞反應可用于

A.體外評價B淋巴細胞的功能

B.體外評價T淋巴細胞的功能

C.體內(nèi)評價的T淋巴細胞的功能

D.篩選骨髓移植的供體

E.測定外周血T淋巴細胞的數(shù)目

第2題:流式細胞計數(shù)儀(Flowcytometer)以下列何者為光源?

A雷射光

B二極體

C鴇絲燈

D陰極射線

第3題:Tc細胞的抗原提呈細胞是

A、巨噬細胞

B、靶細胞C、B細胞

D、同種移植物細胞

E、病毒感染細胞

第4題:具有免疫記憶功能的T細胞亞群稱為

A.TS

B.TC

C.TH

D.TM

第5題:下列哪種技術不用淋巴細胞亞群檢測

A.間接熒光抗體技術

B.直接熒光抗體技術

C.APAAP

D.ELISA

第十四章細胞因子測定

第1題:腫瘤壞死因子的簡稱是

A.IFN

B.TNF

C.IL

D.CSF

E.TSGF

第2題:關于細胞因子的作用特點,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產(chǎn)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

B.合成和分泌是一種自我調(diào)控的過程C.主要參與免疫應答和炎癥反應

D.以特異性方式發(fā)揮作用

E.生物學效應強

第3題:產(chǎn)生IL-I的主要細胞是

A.活化的T細胞

B.單核/巨噬細胞

C.血管內(nèi)皮細胞

D.纖維母細胞

E.B淋巴細胞

第4題:3H-TdR摻入試驗測定白細胞介素-2活性,下述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測得cpm值愈高,說明IL-2活性愈高

B.測得cpm值愈高,說明IL-2活性愈差

C.測得cpm值愈低,說明IL-2活性愈高

D.測得cpm值與IL-2活性無關

E.cpm值與IL-2活性呈無規(guī)律變化

第5題:T細胞分泌的CK中,在成熟B細胞轉化成漿細胞過程不起作用的是

A.TNF

B.IL-2

C.IL-4

D.IL-5

E.IL-6

第6題:抗體抗病毒感染可通過A.中和作用

B.誘導非感染T細胞釋放抗病毒物質(zhì)

C.防止病毒脫落

D.直接溶解病毒

E.與細胞表面病毒誘導的抗原決定簇結合并活化補體

第7題:關于DTH反應,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由TD抗原誘發(fā)

B、TH細胞介導,巨噬細胞參與

C、ILT為TH細胞活化的第一信號

D、TH細胞釋放CK引起DTH或炎癥反應

E、免疫細胞間如M。-TH細胞受MHC-II類分子限制

第8題:可促進漿母細胞轉化為IgG合成細胞CK的最佳組合是

A、IL-1

B、IL-2

C、IL-4

D、IL-5

E、IL-6

第9題:B細胞作為免疫細胞,其表面不具有的主要協(xié)同刺激分子是

A、CD40

B.IFA-2

C、CD40L

D、B7E.CD28

第10題:IFN-r在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反應中的作用

A、激活浸潤的單核細胞,使之分化為巨噬細胞

B、促APC細胞表達MHC-II類分子;

C.提高APC細胞的抗原呈遞效率,放大細胞免疫效應

D.吸引單核細胞,促其侵潤至炎癥部位

E.促巨噬細胞產(chǎn)生炎癥因子,如1LT、IL-6

第11題:DTH反應的包括

A、促血管內(nèi)皮細胞表達,ICAMT和VCAM-1

B、活化TH細胞使之分化為TH1細胞

C、促血管內(nèi)皮細胞產(chǎn)生IL-8

D、激活中性粒細胞,增加其吞噬殺傷能力

E、造成周圍組織發(fā)性壞死

第12題:干擾素的簡稱是

A.IFN

B.TNF

C.IL

D.CSF

E.BSA

第13題:細胞因子類似于激素的特點是

A.局效性

B.高效性

C.短效性D.速效性

第14題:細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細胞和某些基質(zhì)細胞分泌的

A.特殊的免疫球蛋白

B.小分子補體類成分

C.低分子量的糖蛋白

D.大分子蛋白質(zhì)

第15題:對白細胞介素-2有依賴的細胞是

A.Raji細胞

B.CTLL-2

C.人肺癌細胞

D.小鼠T細胞腫瘤細胞

E.D10G4.1

第16題: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不包括

A.促進靶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B.增強抗感染和細胞殺傷效應

C.促進和抑制其他細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達

D.促進痰癥過程,影響細胞代謝

E.直接刺激B細胞產(chǎn)生抗體

第17題:MCP-1可趨化哪類細胞

A、活化T細胞

B、B細胞

C、單核巨噬細胞

D、纖維母細胞

E、樹狀突細胞

第18題:IL-2的產(chǎn)生細胞主要是A、活化T細胞

B、B細胞

C、單核-巨噬細胞

D、NK細胞

E、中性粒細胞

第19題:。亞家族趨化性細胞因子的典型代表是

A、IL-1

B、IL-2

C、IL-3

D、IL-4

E、IL-8

第20題:天然免疫過程中重要的負調(diào)節(jié)性細胞因子是

A、IL-1

B、IL-6

C、IL-10

D、IL-12

E、IL-18

第21題:與腫瘤病人進行性消瘦有關的細胞因子是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