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新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徐州市新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徐州市新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徐州市新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徐州市新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徐州市新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由于中國的自然河流多由西部山脈流向東部平原地區(qū),因此對于政府而言促進商品流通的最大挑戰(zhàn)是安排南北向的水路運輸問題。隋朝挖掘的大運河成為元、明兩朝南北交通的核心。但在明朝前期,大運河的樞紐地位卻經歷了從喪失到重新確立的過程。這主要是由于A.元末農民戰(zhàn)爭的破壞B.明初政治中心的變遷C.東南地區(qū)市鎮(zhèn)的興盛D.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2.新中國成立后,針對與周邊國家之間遺留的邊界問題,確立了以“安定四鄰,爭取國際形勢的和緩”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礎上加以解決”為原則,依據歷史和照顧現狀,“在解決之前,維持現狀”的基本政策。與緬甸、尼泊爾、阿富汗、蒙古、朝鮮等國解決了遺留的邊界問題。新中國外交上的這些做法A.推動了亞非各國的反帝反殖斗爭B.成為新中國順利進行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C.體現出“一邊倒”的外交戰(zhàn)略方針D.具有強烈的革命性和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特點3.下列描述明顯有思想價值判斷的是A.“中國近代史開始于廣東”B.“洋務運動開始于太平天國運動時期”C.“鴉片戰(zhàn)爭后出現了近代中華民族的危機”D.“近代民族企業(yè)的產生與洋務運動有關”4.美國歷史學家包弼德在《唐宋轉型的反思--以思想的變化為主》中認為宋代標志了中國歷史現代性的開端,但同時也出現了逆現代性的因素。以下屬于宋代“逆現代性”的是A.社會流動更趨頻繁B.世俗文化蓬勃發(fā)展C.皇室權威更趨強化D.貨幣經濟地位提高5.戰(zhàn)國后期,諸侯國君已普遍用璽印作為憑證以任免官吏、傳達政令等,逐漸形成璽印制度。如圖是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的部分代表官印。這表明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國·魏·文桘西疆司寇(印)戰(zhàn)國·齊·大車之鈢(璽)A.封建體制開始崩潰 B.集權體制初現雛形C.諸侯爭霸戰(zhàn)爭頻繁 D.璽印具有統(tǒng)一風格6.如圖著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政治經濟學中的一次革命。此著作A.第一次系統(tǒng)地闡明了唯物主義歷史觀B.主要論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C.以剩余價值為中心揭露資本家的剝削D.后成為“國際工人協會”的臨時章程7.國際聯盟的一份調查表明,華南地區(qū)的雇農和半雇農占了農村人口的60%—90%,他們除了將年產莊稼的40%—60%交作地租外,還要替佃主交納正常的地稅和附加稅(附加稅為正常地稅的35%—350%不等)。國民黨所做的僅僅是在1930年通過了一項將地租降低到主要作物的37.5%的決定,而即使是這一適度的措施也從未真正兌現。材料本質上反映了A.國民政府迫于內憂外患無力解決農民利益問題B.華南地區(qū)農民的苦難已達到了極端危急的地步C.國民政府放棄了孫中山“耕者有其田”的思想D.國民政府統(tǒng)治層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8.新中國60年代外交部副部長王稼祥曾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政策,即是對帝國主義要和氣一點,對反動派印度尼赫魯要和氣一點,對修正主義要和氣一點,對亞非拉人民斗爭的援助要少一點,此政策在當時被毛澤東認為是修正主義而遭受批判,這說明當時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并未得到實踐B.國家利益決定國家對外政策C.黨內外交政策開始出現嚴重分歧D.外交政策受到極左思潮影響9.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既采納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又任用酷吏開邊興利,還借助“深酷用法者”摧毀太子的守文集團。面對民眾的反抗運動,漢武帝晚年悔過,下輪臺罪已詔,改弦更張、與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禍”。據此可知A.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已經融合 B.漢代以法家思想作為指導思想C.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銳 D.漢武帝采用多種思想維護統(tǒng)治10.“周輪排短筒,俯吸仰而沛。夾岸饒農田,接竹引其內?!边@首唐詩描述的農業(yè)工具是A.水排 B.筒車 C.水轉翻車 D.立井水車11.德意志在平均勞動時間方面,由1872年每周72小時下降到1914年每周57小時,勞動生產率持續(xù)上升。產業(yè)工人實際工資在1871年至1913年之間翻了一番。人口平均壽命由1871年的37歲上升到1910年的47歲。這可以說明A.君主立憲政體利于德國社會的進步B.德國軍國主義提高了國民生活水平C.德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工業(yè)化國家D.工業(yè)化奠定了德國民主改革的基礎12.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智者學派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認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興廢都是人為的產物,因此約束力也是相對的;而以蘇格拉底為代表的保守派對智者學派的相對主義很顧忌,擔心它會危及社會秩序和道德。這兩派的爭論A.有利于思想的進步 B.導致社會道德淪喪 C.引起城邦制度衰頹 D.推動民主政治確立13.中國古代某一時期,眾多儒家學者致力于儒學經典的重新詮釋。期間,更曾有儒學大師提出“六經皆我注腳”的論斷,主張利用六經為自己服務,但不要執(zhí)迷于六經的言論。這個時期當是:A.戰(zhàn)國 B.西漢 C.唐朝 D.宋朝14.費正清在分析1939年初中國戰(zhàn)區(qū)形勢時說:“國民黨被趕出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并喪失了精銳部隊,同時中國共產黨卻正在滲入日軍戰(zhàn)線后面的廣闊農村擴張勢力,并贏得民眾的支持。"“日軍越來越深的陷入永無盡頭的消耗的泥潭中”。由此推知A.國民黨的戰(zhàn)略是“以空間換時間” B.中共日益積聚力量優(yōu)勢C.日軍對華采取持久戰(zhàn)戰(zhàn)略 D.抗戰(zhàn)開始進入相持階段15.唐詩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因此蘊含著不少歷史信息。下列詩句能反映中外交往的是A.停杯共說遠行期,入蜀經蠻遠別離B.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C.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D.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16.下列不屬于發(fā)生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歷史事件的是A.中日建交 B.尼克松訪華C.中美建交 D.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7.“一五”期間建設的項目,特別是蘇聯援建的項目,主要配置在東北地區(qū)、中部地區(qū)和西部地區(qū)。150項中的106個民用工業(yè)企業(yè),布置在東北50個、中部32個;44個國防企業(yè),布置在中西部地區(qū)35個,其中21個安排在四川、陜西兩省。由此可見,該布局A.意在強化東北地區(qū)工業(yè)中心地位 B.突出資源分布與軍事需要的結合C.照搬了蘇聯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模式 D.以經濟的協調發(fā)展為根本出發(fā)點18.1902年,梁啟超認為“史館中數十萬之著錄,其資格可以養(yǎng)吾所欲,給吾所求者,殆無一焉……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惟此為大”??梢?,他倡導的史學革命著眼于A.喚醒民族意識B.復興傳統(tǒng)史學C.發(fā)動群眾革命D.推進維新變法19.《劍橋中國秦漢史》認為:秦朝盡管曇花一現,卻成功地把一套國家官僚機器的制度傳給了繼承者,這套制度經過了漢代的完善和鞏固,又繼續(xù)推行了1700年,其間逐步作了修正。下列關于其間“逐步作了修正”的史實有①隋唐設三省六部制②宋始設監(jiān)察御史③元代設行省制度④清代設軍機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0.梁啟超倡議“為全體國民寫史,寫全體國民的歷史”,其反映的史觀屬于A.英雄史觀 B.傳統(tǒng)史觀 C.新史學觀 D.人民史觀21.1953年5月,中蘇簽訂“5.15協定”,包含蘇聯技術援助91個新擴建工業(yè)項目,1954年底確定為蘇聯援華項目156項。1956年,援華蘇聯專家人數達到高峰,為3113人。“5.15協定”A.推動了中國國民經濟恢復和發(fā)展 B.使中國堅定了“一邊倒”政策C.幫助中國順利完成社會主義改造 D.配合了中國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需要22.李時珍足跡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訪問了農夫、車夫、獵戶、礦工等人,由此獲得了大量的藥物學珍貴資料和許多民間有效的單驗方,為《本草綱目》的寫作準備了翔實的資料。材料可以用來說明A.古代醫(yī)藥學注重分析與實證精神 B.古代科技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C.經濟中心轉移支撐醫(yī)藥學者研究 D.古代科技的傳播運用了市場機制23.20世紀初,清政府對原洋務企業(yè)進行了改制,如1903年規(guī)定江南制造總局在生產槍炮的同時,可以“制造礦務、農務及一切應用機器”。由此可知,當時改制A.旨在解決企業(yè)資金困難 B.有利于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C.意在抵制西方經濟侵略 D.加重了企業(yè)的生產負擔24.下表為“清代地方督撫旗員、漢員變化表”。綜合表格內容可知,當時A.漢員比例上升實現了滿漢平等B.出現地方與朝廷分庭抗禮局面C.晚清政府政權結構發(fā)生了變化D.地方機構開啟半殖民地化進程25.在歷史學習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歷史現象”與“歷史結論”的區(qū)別問題?!皻v史結論”是在對歷史現象的理性認識和基本判斷基礎上形成的結論。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A.在1932年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中,胡佛在四面楚歌聲中下臺B.羅斯福新政國家干預經濟新模式對資本主義產生深遠影響C.孫中山提倡的三民主義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D.為實現工業(yè)化,中國人民以飽滿熱情投身于國家建設當中26.西方學者弗雷德里克·馬特爾在其所著的《主流:誰將打贏全球文化戰(zhàn)爭》中認為,世界文化大戰(zhàn)已經爆發(fā),這是通過文化與信息的傳播來贏取新的地區(qū)影響力而展開的戰(zhàn)爭。作者意在說明A.美國在國際文化競爭中影響減弱B.文化競爭背后所隱藏的政治角逐C.世界在多極化下矛盾趨向于緩和D.文化碰撞引發(fā)新的地區(qū)矛盾沖突27.14世紀中期,一場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在歐洲肆虐,短短的數年間,奪走了2500萬條人命,約等于歐洲當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們發(fā)現篤信基督并沒有使他們擺脫厄運。相反,在親眼目睹自己的妻兒,兄弟、姐妹、朋友接連去世的不幸事實之后,他們似乎突然頓悟:天下根本沒有什么神靈保佑,相信上帝不如相信自己。不久后,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這說明()A.歷史往往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B.歷史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干預呈現一定的無序性C.偶然因素對歷史起到了加速或者減緩的作用D.偶然因素決定了歷史發(fā)展的進程28.下表是中同1977年到1986年高校招生相關數據簡表,這一表格能夠反映出A.該時期的大學完成了教育轉型 B.改革開放促成了高等教育的普及C.恢復高考初期的生源質量最好 D.20世紀80年代的高等教育穩(wěn)步發(fā)展29.某校研究小組制作題為《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巨變》的網頁時,設計了“開放格局的形成”、“一國兩制的成就”、“經濟改革的碩果”等并列的欄目,請你幫助再續(xù)一個同層次的欄目,最合適的標題是A.重返聯合國的風雨 B.思想解放的歷程C.世貿組織的接納 D.上海世博會的召開30.胡繩先生認為,列強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著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一方面它們要清政府保持腐敗與懦弱的狀態(tài),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國的壓力,遇事妥協讓步;另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鎮(zhèn)壓億萬人民群眾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國侵略者的內部安定秩序。列強的這種矛盾在以下哪個條約中表現最為明顯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建筑被稱作“凝固的歷史”。人們在它面前感到了無聲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并感受到人類進步發(fā)展的腳步。(1)判斷圖片中屬于古代哪一國家的文明及其名稱。(2)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古代東西方文明有哪些共同特征?(3)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的史料價值?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兩千多年前,周朝就有相當于今天國家圖書館的機構-盟府。后來,秦始皇焚書坑儒,取締私人藏書:漢代朝廷設的圖書館稱“秘閣”“秘府”,設專職官員管理。唐代,像魏征這樣的大巨都出任過“圖書館長”之類的職務,專門負責搜集收買天下之書,并組織人抄寫備份:民間私人圖書館也開始出現。宋代,太宗建立崇文院,專作藏書之地,后來又另設書庫,叫秘書閣。明清之際,印刷術的發(fā)展使得國家藏書得到空前發(fā)展。除官方圖書館,民間圖書館也廣泛存在。漢代藏書主要分為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六大類內容。從唐代開始,正式確定了經、史、子、集的名稱和順序。中國古代圖書館無論公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處于名副其實的“藏書樓”階段?!幾灾x灼華《中國圖書和圖書館史》等材料二:我國第一個具有近代性質的圖書館是廣稚書院貶1887年兩廣總譽張之洞在廣東創(chuàng)辦的藏書樓-冠蕪樓。它的藏書除傳統(tǒng)的經史子集叢書外,當時流行的西政叢書、西學大成、各國交步公法等漢譯西書均有收藏。冠覓樓設掌書生二人,專門管理藏書,同時又有便利讀者的閱覽規(guī)則及措施。還編印藏書目錄,以便檢目借閱。為方便院生夜間閱覽,在住宿的齋院附近另設小書樓。藏書有復本的也供院外士人借閱。近代性質的田書館在戊戌前后組創(chuàng)的各種學會中首先普及開來。它們大多是由會員捐款,購買中外經世有用之書,藏于公所,供會內同仁借閱。會外有,志讀書者,可以出資租書閱讀,也可由保人介紹在會內閱覽?!幾詮垥浴缎梁ジ锩暗慕鷪D書館率業(yè)》(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我國古代圖書館的特點及對后世的影響。(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近代圖書館的主要變化并分析原因。33.材料羅伯特·沃波爾(1676—174s年)是18世紀前期英國著名國務活動家1721年,沃波爾擔任財政首席大臣并兼任國庫大臣,全面主持政府工作沃波爾在制定政府政策時頗為重視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得到土地所有者的擁護。沃波爾還盡量兼顧工商業(yè)資產階級的利益,根據重商主義精神調整關稅,限制外國商品進口,鼓勵本國工業(yè)品出口。喬治一世、喬治二世較少參與英國政務,大權在握的沃波爾成為政府實際首腦。在任首相期間,沃波爾曾努力避免對外開戰(zhàn),并維持低稅率政策,讓英國免于歐陸戰(zhàn)爭影響,使經濟繁榮穩(wěn)定沃波爾為保證內閣各種事務順利進行,努力尋求下院支持為此,他甚至拒絕接受貴族封號,長期擔任下院議員?!幾蚤愓障椤队鷥乳w制的萌芽和形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羅伯特·沃波爾能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羅伯特·沃波爾的歷史功績。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明朝政治中心在南京,后來搬遷到北京,這一政治中心的轉移是導致大運河的樞紐地位卻經歷了從喪失到重新確立的原因,B正確;元末農民戰(zhàn)爭的破壞不是主要原因,A錯誤;東南地區(qū)市鎮(zhèn)的興盛與材料中信息無關,C錯誤;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是明朝中后期出現,D錯誤。2、B【解析】

材料信息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本著“安定四鄰,爭取國際形勢的和緩”的目的,依據歷史和照顧現狀,較快地與周邊國家解決了遺留的邊界問題。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為國內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經濟建設提供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故B項正確;材料不是以反帝反殖為目的,排除A項;“一邊倒”針對的是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強烈的革命性和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故D項錯誤。3、C【解析】

“鴉片戰(zhàn)爭后出現了近代中華民族的危機”認為鴉片戰(zhàn)爭引發(fā)了民族危機,是對鴉片戰(zhàn)爭的價值判斷,故選C項;ABD項是客觀描述,不帶有思想價值判斷,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C。4、C【解析】

所謂“現代性”在古代政治方面應指皇權專制的趨勢逐漸減弱,或者是出現帶有民主色彩的制度或現象,社會有向公平發(fā)展的趨勢。宋朝設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機構,行使宰相權力,并設立參知政事、三司使、樞密使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權、財權和軍權,從而制約宰相,加強皇權,屬于宋代“逆現代性”,故選C;社會流動更趨頻繁體現了社會的進步,且屬于“現代性”社會上的表現,排除A;世俗文化蓬勃發(fā)展體現了社會的進步,且屬于“現代性”文化上的表現,排除B;貨幣經濟地位提高體現了社會的進步,且屬于“現代性”經濟上的表現,排除D。5、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戰(zhàn)國璽印作任免官吏、傳達政令的憑證,有利于適應戰(zhàn)國時期打破傳統(tǒng)世襲特點的官吏選拔制度及提高政令執(zhí)行效率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反映戰(zhàn)國時期集權體制的萌芽,故B項符合題意;封建體制即分封制,開始崩潰于春秋時期,排除A項;題干不能直接反映諸侯爭霸的形勢,排除C項;題干中部分代表官印不能說明戰(zhàn)國時期璽印的統(tǒng)一風格,排除D項。故選B。6、C【解析】

依據材料“是政治經濟學中的一次革命”并結合所學可知,該著作是《資本論》?!顿Y本論》以剩余價值為中心揭露資本家的剝削,C正確;《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第一次系統(tǒng)地闡明了唯物主義歷史觀,A錯誤;《共產黨宣言》論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B錯誤;馬克思為國際工人協會起草《協會臨時章程》,成為國際工人協會的臨時章程,D錯誤。故選C。7、D【解析】

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民黨沒有為雇農生存條件的改善而采取有效措施,并不是無力解決,也不是放棄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而是其代表的階級利益決定了國民黨維護本階級和本黨的利益,故D選項正確,排除A、C選項;華南地區(qū)農民生存艱難,但是無法體現極端危機,故B選項錯誤。8、D【解析】

【詳解】據材料中“三和一少”政策可體現中國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正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實踐,故A項排除;材料中王稼祥是根據國情做出的有利于國家利益的外交政策,而毛澤東對此批判則不是從國家利益出發(fā),故B項排除;材料僅是反映了分歧,但無法說明是“開始”,故C項排除;據材料信息可知面對王稼祥針對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在對外關系方面提出應采取緩和的而非緊張的穩(wěn)妥務實的外交政策,他的是主張有利于對經濟的調整和恢復工作,爭取時間度過困難,但受當時的極左思想影響,遭到毛澤東的評判,故D項正確。9、D【解析】

據材料可知,漢武帝利用了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來解決不同的社會問題,故體現出漢武帝利用多種的思想維護統(tǒng)治,故選D項;A項說法明顯不符合史實,排除;漢代儒法并用,并非用法家思想為指導思想,排除B;C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D。10、B【解析】

根據材料“周輪排短筒……接竹引其內”可知為唐代以水力為動力灌溉工具筒車,B項正確;水排在漢代已經出現,排除A項;水轉翻車出現于宋代,排除C項;立井水車以人力為動力,排除D項。故選B。11、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德意志帝國1871年憲法頒布后,德國確立君主立憲制,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德國逐漸成為工業(yè)化國家,故選A項,排除D項。德意志帝國憲法具有明顯的軍國主義特征,但軍國主義強調國家利益、經濟軍事化,并不能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排除B項;材料并未把德國工業(yè)與美國工業(yè)作對比,排除C項。故選A。12、A【解析】

相對主義的提出本身否定權威,而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關于相對主義的分歧引發(fā)爭論,這種爭論有助于推進思想的進步,A正確;與商品經濟發(fā)展相比,爭論本身不能導致社會道德淪喪以及城邦制度衰退,排除B、C;民主政治建立于克里斯提尼改革時期,蘇格拉底生活的時期是民主政治走向衰落時期,排除D。13、D【解析】

“六經皆我注腳”為南宋時期陸九淵的觀點?!爸鲝埨昧洖樽约悍?,但不要執(zhí)迷于六經的言論”說明儒家的思想受到沖擊,南宋時期儒家思想吸收佛道形成一種新的儒學——理學。故D正確;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想是完善時期,排除A;西漢董仲舒吸收法家等思想形成新儒學體系,排除B;唐朝時期不符合材料中“眾多儒家學者致力于儒學經典的重新詮釋”的信息,排除C。故選D。14、B【解析】

“同時中國共產黨卻正在滲入日軍戰(zhàn)線后面的廣闊農村擴張勢力,并贏得民眾的支持”反映出中共通過走群眾路線,正在日益積聚力量優(yōu)勢,故B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國民黨的戰(zhàn)略是什么,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日本的困局,而不是其策略,排除C項;1938年抗戰(zhàn)就進行到相扶階段,排除D項。15、D【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晃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是李白悼念阿倍仲麻呂的詩,阿倍仲麻呂,日本奈良人,日本遣唐留學生,為中日友好事業(yè)做出杰出貢獻,故D選項正確;“停杯共說遠行期,入蜀經蠻遠別離”反映的是唐代商貿情況,故A選項錯誤;“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是李白送故人孟浩然寫的詩,故B選項錯誤;“劍外忽傳收薊北”反映的是安史之亂的時代背景,故C選項錯誤。16、C【解析】

中日建交為1973年,尼克松訪華為1972年,中美建交為1979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為1971年,故中美建交為20世紀70年代末期,故選C,排除ABD。17、B【解析】

蘇聯援建的項目多布局在東北、中部和西部地區(qū),此布局一方面迎合了資源的分布,有利于發(fā)展,另一方面布局中部和西部地區(qū)也有利于維護國防安全,故選B;東北只是布局地區(qū)之一,沒有體現中心地位,排除A;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該布局兼顧資源分布與國防安全,并不僅僅是協調經濟發(fā)展,排除D。故選B。18、A【解析】

材料“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強調的是利用史學來喚醒中國人的民族意識,A項符合題意;復興傳統(tǒng)史學的說法與材料無關,B項排除;梁啟超主張的改革,C項排除;維新變法在1898年9月21日被頑固勢力鎮(zhèn)壓,與材料時間不符合,D項排除。19、B【解析】

依據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可知,為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秦朝之后歷代皇帝都在秦代的基礎上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隋唐時期設置三省六部制,使相權一分為三;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清代設置軍機處,使得專制主義達到頂峰,①③④符合題意。B正確;隋文帝改檢校御史為監(jiān)察御史,因此宋始設監(jiān)察御史的說法不符合史實,ACD錯誤。故選B。20、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寫全體國民的歷史”說明梁啟超主張寫國民的歷史,這種觀點不同于以往應英雄人物為核心的舊史觀,屬于新史學觀,故選C項,排除AB項;人民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與梁啟超主張不符,排除D項。故選C。21、D【解析】

“一五”計劃期間,蘇聯與中國簽訂“515”協定,制定并實施援華項目,配合了中國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需要,D項正確;新中國經濟恢復的任務在1952年底已經完成,A項錯誤;中國實行“一邊倒”政策堅持的前提和原則是獨立自主,B項錯誤;中國對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造與蘇聯的技術援助不符,C項錯誤。22、B【解析】

李時珍訪問了農夫、車夫、獵戶、礦工等人,獲得了大量的藥物學珍貴資料和許多民間有效的單驗方,有效的單驗方,為《本草綱目》的寫作準備了翔實的資料,說明《本草綱目》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故選B;A材料無法體現,排除;材料沒有涉及“經濟中心轉移”的問題,排除C;材料信息與“市場機制”無關,排除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訪問了農夫、車夫、獵戶、礦工等人,由此獲得了大量的藥物學珍貴資料和許多民間有效的單驗方”,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23、B【解析】

由材料中洋務企業(yè)改制的內容可知,此改制一方面可以增加企業(yè)的利潤,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決國內辦廠所需的機器設備問題,從而有利于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故B項正確;材料與解決企業(yè)資金困難無關,排除A項;材料中的措施意在發(fā)展國內企業(yè),客觀上會抵制西方經濟侵略,但不是目的,排除C項: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加重企業(yè)負擔,排除D項。24、C【解析】

表格顯示鴉片戰(zhàn)爭到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由于時局變動,尤其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很多漢族人擔任地方督撫鎮(zhèn)壓農民起義,維持秩序,導致表格中的成員變化,故C項正確;清代仍然存在滿漢矛盾,不可能平等,排除A項;地方當時并未對抗中央,B項錯誤;表格顯示的是成員組成,并不是機構半殖民地化,D項錯誤。25、B【解析】

歷史結論是歷史觀點的一種體現,由歷史解釋得出歷史結論。B項是對羅斯福新政開創(chuàng)的模式的影響作出的結論,故B正確;A和C都屬于歷史的現象,排除;D屬于歷史事件的原因分析,不屬于歷史結論,排除D。故選B。26、B【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世界文化大戰(zhàn)已經爆發(fā),贏取新的地區(qū)影響力,突出體現了世界文化沖突和爭取新的地區(qū)影響力的關系,這反映了文化競爭背后所隱藏的政治角逐。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是從一般性的世界文化角度分析問題,并未涉及美國的影響力,且美國在國際文化競爭中影響并未減弱;C選項錯誤,材料的重點是文化沖突,而不是世界在多極化下矛盾趨向于緩和;D選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世界文化沖突和爭取新的地區(qū)影響力的關系,不是強調文化碰撞引發(fā)地區(qū)沖突。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27、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4世紀中期的瘟疫促使人們開始懷疑神的存在,客觀上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由此可以的付,偶然因素能對歷史起到加速或者減緩的作用,C正確;ABD說法均不正確,且與材料主旨不符。28、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高校錄取考生的比重不斷上升,說明當時的高等教育穩(wěn)步發(fā)展,D正確;當時的大學仍然以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為主,無法得出轉型的結論,A排除;高等教育至今尚未普及,B排除;受文革十年的影響,恢復高考初期的生源質量最好的說法不符合史實,C排除。故選D。29、B【解析】

試題分析:《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巨變》的“開放格局的形成”、“一國兩制的成就”、“經濟改革的碩果”主要涉及經濟、政治的成就,根據全面的要求需要“思想文化”方面的欄目。故B正確。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開拓?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后的社會轉型【詳解】30、D【解析】

依據題意,列強支持清政府的政策,有兩方面的原因:要清政府屈服于外國的壓力,遇事妥協讓步;幫著清政府鎮(zhèn)壓人民群眾的反抗,以華制華。結合課本所學,《辛丑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這表明清政府已經完全變成了帝國主義的走狗和工具。D符合題意;《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只體現英國和日本的利益和要求。AC不合題意;《天津條約》要求清政府割地、賠款、通商、傳教等,進一步擴大侵略權益。C不合題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題意,選擇答案D?!军c睛】本題考查學生對《辛丑條約》簽訂影響的理解?!缎脸髼l約》規(guī)定: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賠款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等內容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使清政府完全淪為洋人的朝廷,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缎脸髼l約》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圖一)埃及;金字塔(圖二)中國;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圖三)希臘;帕特農神廟(2)共同特征:中央集權體制;高超的建筑、雕塑或工藝等水平;國家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靈魂不死等宗教觀念等;(3)答案1:區(qū)分研究對象,判斷其史料價值。答案2:一手材料或實物史料或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