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重點中學高三一診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重點中學高三一診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重點中學高三一診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重點中學高三一診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重點中學高三一診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重點中學高三一診考試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42年11月下旬,日軍即將進攻香港時,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中共東江縱隊前身)即接到了正在香港開會的該隊政委尹林平的指示:“作好應變的準備,一旦戰(zhàn)事發(fā)生,立即派部隊進入港九地區(qū),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边@表明了A.國共兩黨共同合作抗日 B.香港得到反法西斯國家支持C.日本在淪陷區(qū)統(tǒng)治加強 D.中共對香港抗戰(zhàn)的重要貢獻2.“400(多)年前……哥倫布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歷史進程”是指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新航路開辟 D.啟蒙運動3.1949年,法國公共輿論機構就歐洲發(fā)展計劃在法國人中做了大量調查,當問及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的動機時,只有18%的人認為美國真心幫助歐洲。到1950年,“90%的人開始了解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內容是美國向歐洲提供援助?!辈牧戏从沉薃.美國的真誠援助感動了歐洲 B.馬歇爾計劃實現了歐洲的復興C.美國對西歐的控制力在加強 D.馬歇爾計劃遏制了蘇聯的擴張4.古希臘的下列哲學家,主張“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準繩”的是A.普羅泰格拉 B.蘇格拉底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5.如圖是古代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它反映的主要歷史趨勢是A.中央集權的弱化B.中央機構的精簡C.行政效率的提高D.君主專制的強化6.一戰(zhàn)后,英美等戰(zhàn)勝的協(xié)約國宣稱要在“完全公正”的基礎上簽訂和約。但是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卻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主要表現在①《凡爾賽條約》②《四國條約》③《限制海軍軍備條約》④《九國公約》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7.如圖為畢加索1907年創(chuàng)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幅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該作品A.形式夸張,色彩明快,富于裝飾韻味B.通過變形圖案組合,嘗試新表現形式C.以古代歷史和現實重大事件為題材D.以反傳統(tǒng)、反理性的形式來控訴戰(zhàn)爭8.持續(xù)五年之久的法國大革命的狂風暴雨摧毀了禁錮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封建制度,反封建革命取得階段性勝利是在A.君主立憲政體時期 B.吉倫特派掌權時期C.雅各賓派掌權時期 D.拿破侖帝國統(tǒng)治時期9.1900年4月物理學權威開爾文勛爵指出,“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成,未來的物理學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補補的工作就行了”。開爾文勛爵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A.相對論體系日漸走向完善B.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已出現C.科技革命加速物理學發(fā)展D.近代物理學的門類較為齊全10.《后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細絹)帛者,謂之為紙??V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脂、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睂Υ瞬牧侠斫庾顪蚀_的是A.蔡倫是造紙術的發(fā)明者B.文字記載是得出歷史結論的首要依據C.原料選擇與降低造紙成本無關D.人類的需求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原因之一11.羅馬法規(guī)定,“在婚姻中出生或者被家父收養(yǎng)的‘家子’要服從于父權,其財產權也被家父吸收……”甚至家父仍然可以對已經擔任行政官并行使公共權力的“家子”行使父權。這表明,羅馬法A.家庭事務影響立法原則 B.明確界定夫婦家庭地位C.注重維護公共行政權力 D.家庭倫理秩序色彩濃厚12.以下是發(fā)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兩個重大歷史事件,它們分別是A.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 B.九一八事變、八一三事變C.西安事變、七七事變 D.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13.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經辦新式企業(yè)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較為盛行。這一做法A.導致民間設廠高潮局面的出現B.有利于中國新的社會階層發(fā)展C.加劇了外國資本對中國的輸入D.扭轉了中國對外貿易入超局面14.1872年,李鴻章曾抱怨道:“興兵輪造兵船,實自強之一策。惟中國政體,官與民,內與外,均難合一……本蓋自其君主持,而民一心并力,則財與力日生而不窮,中土則一二外臣(地方長官)持之,朝議夕遷,早作晚輟,固不敢量其所終極也?!边@反映出李鴻章A.主張效仿日本政體 B.對既有體制有所反思C.反對官辦近代企業(yè) D.擔憂督撫的權力受限15.有學者評論:“其(太平天國)悲劇意義不僅在于他們失敗的結局,更在于他們借助宗教猛烈沖擊傳統(tǒng)卻不能借助宗教而掙脫傳統(tǒng)的六道輪回。”文中的宗教是指A.儒家學說 B.黃老思想 C.拜上帝會 D.基督教16.據統(tǒng)計,1970年全1979年,美國農業(yè)人口從占人口總數的5%下降到3%,從事制造業(yè)的人口從30%下降到13%,從事服務和信息行業(yè)的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5%,上升到72%。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加大經濟干預的力度 B.經濟滯脹影響人口的就業(yè)分布C.新經濟促進經濟持續(xù)發(fā)展 D.科技進步推動產業(yè)結構的變化17.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中載: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舉,不是舉孝與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國各舉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據此可知A.漢代的選官制度逐漸完備 B.孝、廉是不同的選官依據C.儒學獨尊局面的完全形成 D.官僚政治取代了貴族政治18.兩宋時期,宗法家族制度以建宗祠、置族出、修宗譜、定族規(guī)、立族長的形式得以全面復興。明清時期,家法族規(guī)和鄉(xiāng)規(guī)民約得到宮方的認可和批準,成為傳統(tǒng)法律體系的組成部分。這一變化體現了A.生產方式的變革 B.宗法倫理的淡化C.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D.君主專制的強化19.1953年,艾森豪威爾政府放棄了對非洲的大規(guī)模援助,并提出了“貿易而非援助的口號”。50年代中期起,美國政府重新制定對非洲的援助政策,提供了大量經濟援助。這一變化表明美國A.履行扶持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責任 B.力求利用貿易擴大國際影響力C.對外援助政策逐漸趨于科學合理 D.試圖與蘇聯爭奪新興獨立國家20.19世紀上半期起,法國美術界興起“農村熱”,描繪農村景象或生活的畫作明顯增多,著名的如米勒的《拾穗者》。以社會上層人土為主、一向保守的“巴黎沙龍”也逐漸選入此類畫作。這主要說明當時A.農村是法國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題材B.城市壓力使人們向往農村悠閑生活C.畫家同情農業(yè)的衰敗和農民困苦D.社會生產的改進和城鄉(xiāng)聯系的密切21.為解決糧食收購問題導致的糧食供應的嚴峻形勢,聯共(布)中央從1928年發(fā)布指示,嚴厲批評了各地黨、蘇維埃和合作社組織以及黨員個人在糧食收購工作中的懈息和遲緩。為貫徹指示,在各地組織武裝征糧隊,到處搜查,沒收“余糧”,此舉收到了成效。這表明蘇聯A.恢復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的余糧收集制B.通過集體農莊建設來解決農業(yè)問題C.新經濟政策不能滿足經濟建設需要D.工業(yè)化進程過快引發(fā)經濟結構失衡22.“自同光以迄宣統(tǒng),婦女服飾,以上海為最入時,流風所被,幾及全國。富貴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貧賤者亦步趨恐后。”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開近代風氣之先 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近代社會的劇烈變革 D.中國自然經濟的瓦解23.明朝萬歷年間,由于田不賦用,皇帝派親信宦官充當地方“財稅特派員”,宦官用增稅、濫稅的方式大肆搜刮銀兩,致使蘇州爆發(fā)了大規(guī)??椆し吹V監(jiān)稅使暴動。從側面反映了A.明朝宦官掌控國家朝政 B.蘇州市民階層發(fā)展壯大C.明朝地方制度發(fā)生異變 D.蘇州出現資本主義萌芽24.畫家?guī)鞝栘惱L畫的對象往往是工人、農民、家庭主婦等,有人批評他“崇尚丑陋”,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沒有什么興趣去畫她們?!睅鞝栘惖乃囆g風格是A.浪漫主義B.現實主義C.印象派D.現代主義25.“這一法律適用的對象是羅馬人與外國人及外國人相互之間的訟爭案件,它所調解的社會關系不再是一個共同血緣團體內部的關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間的關系?!辈牧现械姆芍饕侵窤.《十二銅表法》 B.公民法 C.萬民法 D.自然法26.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義性質”,“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挖掉了古老民族工業(yè)的基礎,建立了同“一切丈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新的工業(yè)。其中“‘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挖掉了古老民族工業(yè)的基礎”在近代中國的表現是A.中國社會經濟卷入世界市場B.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入侵C.家庭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分離D.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27.馬姆達尼指出,依據習俗法和地方自治政府確立起來的鄉(xiāng)村“間接統(tǒng)治”既非非洲傳統(tǒng)的前資本主義統(tǒng)治模式,也非白人殖民者帶來的資本主義統(tǒng)治模式,而就是在殖民地發(fā)明的適用于鄉(xiāng)村統(tǒng)治的模式,這種統(tǒng)治方式造成了非洲的停滯。由此可知,馬姆達尼認為A.“間接統(tǒng)治”體現了血緣特征B.殖民統(tǒng)治影響著非洲社會的發(fā)展C.“間接統(tǒng)治”繼承了非洲傳統(tǒng)D.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阻礙非洲發(fā)展28.近現代某文學流派以一種超越現實的文學精神,執(zhí)著于對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現,力圖用文學給人類展現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試圖用美麗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實”。下列屬于這一流派的作品是A.《悲慘世界》 B.《戰(zhàn)爭與和平》 C.《母親》 D.《等待戈多》29.羅斯福新政對20世紀的世界發(fā)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學術界對其研究也經久不衰。由下表可知20世紀中期以前的部分書目21世紀初的部分書目塔格韋爾《為民主而戰(zhàn)》埃諾迪《羅斯福革命》戴格勒《超越我們的過去》珀金斯《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新時代》H.W.布蘭茨《本階級的叛徒》伯頓·佛爾森《新政還是苛政:羅斯福的經濟遺產如何傷害了美國》伯頓·W·小福爾索姆《羅斯福新政的謊言》A.歷史研究是社會現實背景的真實再現 B.版本越新的研究越接近歷史的真相C.研究者的情感取向影響歷史研究結論 D.歷史研究結論受到時代因素的影響30.早在400多年前,英國某鄉(xiāng)村牧師就發(fā)現,以前40個人賴以生存的地方,現在只有1個人和他的1名牧人就把它占為己有了。造成此現象主要原因是A.宗教改革 B.資產階級革命 C.工業(yè)革命 D.圈地運動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周王當時所能統(tǒng)治的只有王畿之地,以鎬京和洛邑為兩個焦點。王畿之外,周室先后封立了很多諸侯國,其主要目的在于作為王室的助手,以監(jiān)視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實際上它具有武裝部落殖民的性質?!讐垡汀吨袊ㄊ贰凡牧隙薪y(tǒng)、至元間,始分立行中書省,因事設官,不必備。皆以省官出領其事。其丞相皆以宰執(zhí)行處省事系銜。其后嫌于外重,改為某處行中書省,成為地方常設行政機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酥拼篌w上為明、清所承襲?!獡X穆《國史大綱》整理(1)閱讀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周王朝“封立了很多諸侯國”的主要類型,并概括諸侯對周天子的義務。(2)閱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元代行省制度形成過程中的特點,并簡述行省制度設立的意義。32.材料薩迦班智達(1182-1251),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法王。薩班生活的時代,青藏高原分裂混戰(zhàn),“藏民福分,如油盡燈昏”。此時,蒙古大軍遠征青藏高原,蒙古大汗的次子闊端準備在西藏尋找一位堪為諸方導師的藏傳佛教人物,以領袖群倫。大將多達那布致信闊端推薦薩迦班智達。1244年,闊端發(fā)出了具有最后通牒性質的邀請書,邀請薩班前來涼州會談。薩班清楚這次談判的危險性,但63歲高齡的他毅然決定帶領八思巴和恰那多吉二侄遠赴涼州懇求歸附。闊端與薩班就西藏歸順蒙古王朝事宜,經協(xié)商,達成共識。會談之后,薩班留在涼州,精心培養(yǎng)兩位侄子,以接替自己的政教職位。其中,八思巴以后成為元朝第一位帝師兼管總制院(宣政院)事,恰那多吉被(元)朝廷封為白蘭王,兄弟倆返回西藏后,完成了建立西藏行政體制的任務?!幾苑A肌堕煻伺c薩班涼州會談》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促成薩迦班智達參與涼州會談的因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述薩迦班智達的歷史功績。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僇力本業(yè),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妒酚?商君列傳》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明夷待訪錄?財計三》(1)概括材料一中兩人關注的共同問題,指出二者主張的差異。材料二就中國現代化的特定形式而言,在19世紀后半葉,它只是中國社會大變動中的一個流向;20世紀初辛亥革命后,中國現代化才艱難地逐步上升為諸流向中一個帶有主導性的趨勢;20世紀50年代后,現代化才上升為大變革的主流,成為占支配地位的大趨勢?!獜埡yi《現代化的研究視角與中國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2)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為什么辛亥革命后中國現代化“艱難地逐步上升為諸流向中一個帶有主導性的趨勢”?材料三數據背后的中國(數據來源:豆丁網)第一組一五計劃的基建投資比重分配(%)農林水利

輕工業(yè)

重工業(yè)

運輸業(yè)

貿易物儲

文教衛(wèi)生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

第二組在初期的人民公社,大多是幾鄉(xiāng)一社,平均規(guī)模為4797戶,2萬戶以上得特大公社,全國就有51個。……1959年全國農業(yè)總產值比上一年下降13.6%,1960年比1959年又下降16.2%第三組1962年我國國民經濟狀況表

農業(yè)

工業(yè)

總產量

總產量

原計劃

比上年增長8.5%

3216億斤

2200萬擔

比上年增長5.7%

670萬噸

2億噸

實際完成

比上年增長11%

3400億斤

2400萬擔

比上年增長8.5%

720萬噸

2.17億噸

第四組中國國民經濟基本情況統(tǒng)計(摘編自《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2000》1999年12月采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新中國經濟建設”的情況或政策措施中,概括一個主題,并圍繞這一主題展開論述。(要求:主題立意明確,文字說明邏輯清晰,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在香港淪陷前,中共領導人做出了“在香港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的指示,可知中共對香港的抗戰(zhàn)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D選項正確;兩黨合作抗日、反法西斯國家的態(tài)度和日本在淪陷區(qū)的統(tǒng)治情況材料均未體現,其他選項錯誤。故選D。2、C【解析】

根據“哥倫布”即可判斷此進程應該是新航路開辟,發(fā)現的是美洲新大陸,故選C項;哥倫布與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3、C【解析】

1949年只有18%的人認為馬歇爾計劃是真心幫助歐洲,到1950年已經有了90%的人認為馬歇爾計劃是真心幫助歐洲。材料反映出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加強了對西歐的控制,故C正確;馬歇爾計劃實質是對西歐的控制,故A錯誤;1950年的歐洲,還沒有實現復興,故B錯誤;材料信息體現不出馬歇爾計劃遏制了蘇聯的擴張,故D錯誤。4、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本題答案是A。因為人是萬物的尺度、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準繩都是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格拉的核心主張??键c: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運動?普羅泰格拉5、D【解析】

由材料“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內閣”、“軍機處”可知反映了專制主義不斷加強的特點,故D項不符合題意;中央集權是針對地方分權而言,與圖中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無關,故A項不符合題意;從圖中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看不出機構精簡,故B項不符合題意;行政效率的提高只是官制改革的作用之一,并非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的根本性問題,不能說明歷史趨勢的發(fā)展,故C項不符合題意。6、D【解析】

1919年年召開的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中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1921-1922年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九國公約》使中國重新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這兩個條約都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四國條約》和《五國海軍條約》均與中國無關。綜上所述,故選D項,排除ABC項。7、B【解析】

《亞威農少女》開創(chuàng)了立體主義畫派,通過變形圖案組合,嘗試新表現形式,B正確;A是浪漫主義畫作風格,排除;C是古代主義畫作特征,排除;D是現代主義文學特征,畫作背景與戰(zhàn)爭無關,排除。8、A【解析】

君主立憲派當權期間,通過立法手段從反對封建土地制度、反對封建等級制度和君主專制三個方面,對法國進行社會改造,基本實現了資產階級的革命目標,反封建革命取得階段性勝利。故A正確;吉倫特派掌權時期和雅各賓派掌權時期都不屬于“反封建革命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期,排除B和C;拿破侖帝國統(tǒng)治時期是鞏固大革命成果時期,排除D。故選A。9、D【解析】

材料中“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成”,反映出在相對論和量子論出現之前,開爾文勛爵認為近代物理學的門類較為齊全;根據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物理學方面已經有了牛頓力學、電力等方面的理論,是物理學的基本框架。故答案為D項。A項,根據所學可知,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的時間是1905年,與題中時間不符,排除;B項,根據所學可知,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論,此時還未出現,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物理學與科技革命之間的關系,而且科技革命是從“二戰(zhàn)”后期開始的,排除。10、D【解析】蔡倫是造紙術的改進者,不選A項。實物記載是得出歷史結論的首要依據,不選B項。選擇成本更低的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為原料造紙,直接關系造紙的成本,不選C項。由于竹簡太重不便攜帶,而帛書太貴不易推廣,人們需要低廉的造紙原料,所以人類的需求是推動造紙術的發(fā)展原因,故選D項?!究键c】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成就·四大發(fā)明11、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羅馬法強調家父的財產權力和利益,說明羅馬法家庭倫理秩序色彩濃厚,故選D;材料體現羅馬法的規(guī)定內容,沒有證據證明是家庭事務影響立法原則,A錯誤;材料沒有界定妻子的家庭地位,B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注重公共行政權力,C錯誤。12、A【解析】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在沈陽附近的柳條湖,1937年的七七事變發(fā)生在北平附近的盧溝橋,故答案為A項;八一三事變發(fā)生在上海,西安事變發(fā)生在陜西西安,排除B、C、D項。13、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封建勢力是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阻礙因素,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經辦企業(yè),有利于保護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發(fā)展,進而有利于新生民族資產階級隊伍的壯大,B選項符合題意。19世紀六七十年代屬于民族資本主義產生時期,尚未出現發(fā)展的高潮,A選項排除。外國資本大規(guī)模輸入中國的時間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C選項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國對外貿易的狀況問題,D選項排除。14、B【解析】

李鴻章抱怨自強政策少,“中國政體”難以實現官民一體、內外一致,限制了洋務運動的發(fā)展,反映了他對既有體制有所反思,B項正確;材料未提及學習“日本政體”,A項錯誤;李鴻章倡導而不是反對官辦近代企業(yè),C項錯誤;擔憂督撫的權力受限不是材料主旨,D項錯誤。15、C【解析】試題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指導思想是拜上帝教,貢獻C。A項是傳統(tǒng)文化,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前期是反對儒家信條的;B項錯誤,黃老思想在西漢初年曾經實行過,往往是一個新王朝建立初期實行;D項錯誤,單純的基督教在中國并未有多大的市場,不符合農民階級的愿望??键c:太平天國運動點評:太平天國運動是一次農民階級領導的農民運動。頒布了綱領,是舊時農民運動的最高峰,發(fā)生在新的時代,以拜上帝教為指導思想,反映了新的時代的特點。??嫉闹R點有太平天國運動的背景、施政綱領、失敗的原因和影響等。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義和團運動二者的比較也要明白。16、D【解析】

材料反映了美國第一、第二產業(yè)人數下降,而第三產業(yè)人數大幅度上升。依據信息革命的知識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國民經濟比例發(fā)生變化,第一、第二產業(yè)比重下降,第三產業(yè)比重上升,與美國各行業(yè)人口變化相符,表明科技進步推動產業(yè)結構的變化。D正確;據所學可知,美國在70年代經濟滯漲時期,采取了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A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科技進步對產業(yè)結構變化的影響,而不是經濟滯脹對人口就業(yè)分布的影響,B錯誤;美國的新經濟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時間不符,C錯誤。故選D。17、B【解析】

根據材料“不是舉孝與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國各舉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朝推行察舉制時期,要求各郡國推舉或孝或廉或兼?zhèn)湫⒘囊蝗?,說明當時孝和廉不是同一科目,對孝和廉區(qū)分的,即孝、廉是不同的選官依據,故B選項正確;根據材料“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元光元年時期剛開始實行孝廉之舉,無法得出漢代選官制度逐漸完備的結論,故A選項錯誤;董仲舒在漢武帝時期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推動儒家建立獨尊的局面,但不能表述為“完全形成”,故C選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標志是郡縣制的全面推行,故D選項錯誤;18、C【解析】

宋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程朱理學的興起,宗族關系開始復興,而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自由平等思想不斷傳播,宗法族規(guī)成為法律組成部分,因此這一變化適應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C正確;兩宋時期生產方式并未發(fā)生變化,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倫理的加強,不是淡化,B排除;材料變化與君主專制無關,D排除。故選C。19、D【解析】

材料內容反映了美蘇冷戰(zhàn)時期美國的對外政策,體現了美蘇博弈的需要,故D選項正確;履行扶持發(fā)展中國家的責任和力求利用貿易擴大國際影響力不是美國主要的目的,故A、B選項錯誤;材料所述美國政策的變化主要與當時的國際背景直接關系,不存在科學合理,故C選項錯誤。20、D【解析】

材料說明社會上層的人士的聚會中逐漸選入現實主義繪畫的創(chuàng)作題材,主要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完成導致城鄉(xiāng)生活的變化,這說明社會生產的改進和城鄉(xiāng)聯系的密切,D正確;材料并不是說明農村是法國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題材,A錯誤;材料說明的是現實主義畫作的題材問題,并不是說明城市壓力使人們向往農村悠閑生活,B錯誤;材料也沒有突出畫家同情農業(yè)的衰敗和農民困苦的信息,C錯誤。21、C【解析】

聯共(布)批評地方在糧食收購方面的遲緩,隨后以行政力量強制征糧,收到成效,結合材料時間,可以證明新經濟政策采取的收購形式不能滿足經濟建設需要,選項C正確;1928年政府收購糧食行為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余糧收集制不同,因此不屬于恢復,排除A;通過材料描述可知,這一時期尚未大規(guī)模建立集體農莊,而且集體農莊建立的目的是為工業(yè)化建設服務,選項B排除;選項D與題無關,排除。22、C【解析】同治光緒至宣統(tǒng)時期,一方面由于外來的侵略,外來文化廣泛傳入,另一方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發(fā)展,民主思想廣泛傳播,中國近代化開展,即由于近代社會發(fā)生劇烈變革導致了題干現象的發(fā)生。C項符合題意。ABD項都是只說了其中的一個原因。23、B【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大規(guī)??椆⑴c暴動,側面反映出當時蘇州工商業(yè)發(fā)達,市民階層隊伍壯大,因此B選項正確;僅依據材料信息不能得出A選項,排除;C選項不符合史實,排除;D選項不是材料側面體現的內容,排除。故選B。24、B【解析】

試題分析:考點:19世紀以來的西方文學藝術的發(fā)展·19世紀以來的美術流派·現實主義【詳解】本題主要考查現實主義繪畫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的繪畫的風格是注重寫實,同情人民,故選B;浪漫主義主張抒發(fā)情感,排除A;C突出光與色的運用,排除;D是各種反傳統(tǒng)的藝術流派的總稱,排除D。25、C【解析】材料中“這一法律適用的對象是羅馬人與外國人及外國人相互之間的訟爭案件,它所調解的社會關系不再是一個共同血緣團體內部的關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間的關系。”說明了羅馬法適用的對象是羅馬帝國境內的所有自由民,即羅馬法調整的帝國境內的不同民族的人之間的關系,所以此時的法律應該是萬民法,故答案選C;《十二銅表法》、公民法適用于羅馬共和國公民,自然法是并不是一種具體的法律,而是對法的基本看法,即法律觀,故排除A、B、D。26、C【解析】“資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義性質”指的是資本主義的擴張性,“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挖掉了古老民族工業(yè)的基礎”,指的是,資本主義瓦解了被侵略地區(qū)的原有經濟,即自然經濟,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新的工業(yè),指近代工業(yè)產生。就中國來說,鴉片戰(zhàn)爭后,隨著外國商品輸出,家庭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自然經濟的逐漸的解體就是主要的表現,故選C,ABD項都無法體現挖掉“古老民族工業(yè)的基礎”的內容。【名師點睛】西方工業(yè)革命完成,急需擴大海外市場,商品輸出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的侵略方式。鴉片戰(zhàn)爭后,伴隨著外國列強的經濟侵略,中國的經濟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是自然經濟的解體,也就是挖掉“古老民族工業(yè)的基礎”,另一個方面中國也出現了新的經濟因素,主要是洋務工業(yè)和民族工業(yè)。27、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馬姆達尼認為,白人殖民者在殖民地采取的適合殖民地發(fā)展的模式造成了非洲發(fā)展的停滯,故選擇B選項;材料中并沒有關于“血緣特征”的描述,與其無關,故排除A選項;“間接統(tǒng)治”不是非洲傳統(tǒng)的前資本主義統(tǒng)治模式,并沒有繼承,故排除C選項;材料并沒有體現機器化大生產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故排除D選項。28、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雨果的《悲慘世界》和材料中提到的“執(zhí)著于理想”,要“用美麗理想代替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實”的浪漫主義風格一致,A選項正確;《戰(zhàn)爭與和平》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母親》是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等待戈多》是后現代主義,三者均不屬于“描繪理想生活”,“美麗幻想”的浪漫主義風格,BCD三個選項錯誤。29、D【解析】

材料反映了針對羅斯福新政同一件事,20世紀對其進行了贊揚,而21世紀卻對其進行了批判,可見歷史研究結論受到時代因素的影響。D正確;歷史研究會受到時代因素、研究者的立場等因素影響,因此不能說其是現實背景的真實再現,A錯誤;對于把歷史放到當時的實際狀況去評判,而不是版本新就接近真相,B錯誤;材料反映的是時代對歷史研究的影響,研究者的情感取向影響歷史研究結論不符合材料主旨,C錯誤。故選D。30、D【解析】

材料中的現象主要和英國的圈地運動有關。英國通過圈地運動,建立起資本主義大農業(yè),把封建土地所有制變?yōu)橘Y本主義土地所有制,改變了英國的土地所有制,相應的生產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D選項符合題意;宗教改革屬于思想解放運動,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英國資產階級的革命的結果是確立君主立憲制,B選項排除;工業(yè)革命最大的特征就是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工廠取代工場,C選項排除。故答案為D。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主要類型:王族、功臣、先代貴族。義務: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2)特點:由不常設到常設。意義: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調整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中國省制的的開端,影響深遠?!窘馕觥?/p>

(1)一問主要類型結合所學可知,西周分封制分封對象主要為王族、功臣、先代貴族;二問結合所學可知,分封諸侯國對周王室具有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的義務。(2)一問根據材料二“,因事設官,不必備……其后嫌于外重……成為地方常設行政機構”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由不常設到常設;二問結合所學知識從加強中央集權及地方管理、對后世體制影響進行回答。32、(1)因素:青藏高原割據混戰(zhàn),給西藏人民帶來深重災難;蒙古政權以統(tǒng)--中國之勢迅速發(fā)展;多達那布將軍的推薦;闊端的重壓;薩班的無所畏懼。(答出四點即可)(2)歷史功績:赴涼州談判.使民眾免遭戰(zhàn)爭之難,以和平方式解決了西藏問題,維護了藏族的根本利益(為西藏納人元朝中央政府行政管轄之下奠定了基礎);注重培育接班人才,推動了西藏行政體制的建立?!窘馕觥?/p>

本題考查薩迦班智達參與涼州會談,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促成薩迦班智達參與涼州會談的因素,可以根據材料中的“青藏高原分裂混戰(zhàn)”“蒙古大軍遠征青藏高原”“大將多達那布致信闊端推薦薩迦班智達”“闊端發(fā)出了具有最后通牒性質的邀請書,邀請薩班前來涼州會談”“薩班清楚這次談判的危險性,但63歲高齡的他毅然決定帶領八思巴和恰那多吉二侄遠赴涼州懇求歸附”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薩迦班智達的歷史功績,可以根據材料中的“經協(xié)商,達成共識”“精心培養(yǎng)兩位侄子,以接替自己的政教職位”“完成了建立西藏行政體制的任務”等信息,并結合所學有關內容來回答。33、(1)問題:中國古代農業(yè)和工商業(yè)的地位;如何處理農業(yè)和工商業(yè)的關系才更有利于經濟發(fā)展;施行怎樣的經濟政策才能更好促進社會發(fā)展。差異:前者主張重農抑商,后者主張工商皆本。(2)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頒布《臨時約法》,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權利和自由;經濟上:南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