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爬山虎的腳》教學案例
設計意圖
《新課標》對四年級學生的寫作要求是“學習寫內容真實具體、
條理比較清楚的簡單記敘文。”對學生來說,就是要按一定的順序去
觀察事物,描寫事物。《爬山虎的腳》一文,作者葉圣陶對爬山虎腳
的觀察細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體現(xiàn)圍繞一個點選好內容,按
一定的順序具體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本節(jié)課可以很好的啟發(fā)學生
留心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按一定的順序具體地描寫景物。并能夠運用
學到的觀察方法指導自己的觀察實踐,提高學生在習作實踐中把事物
寫具體的能力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腳》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
它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jié)的順序觀察,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
著重介紹了它的“腳”。文中不僅講了爬山虎“腳”的顏色和樣子,
以及怎樣“爬”等知識,還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這種藤本植物特有的
生活習性。本文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和表達的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
樣把爬山虎的腳的特點說明白的。
學情分析
小學中年級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觀察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觀察
能力。學生第一次接觸爬山虎,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在課堂上異常
活躍,肯動腦筋,但缺乏深入、細致的觀察,且大多數(shù)學生抽象思維
能力弱于形象思維能力,語言表達滯后于直觀感受。本課教學內容有
益于啟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深入、細致的觀察習慣和能力。首先,學生
對爬山虎這一植物的命名會倍感興趣,有助于誘發(fā)觀察的欲望;其次,
在表達方式上,本文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動,適合學生的年
齡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再者,課文在描寫上細致入微,有助于學生閱讀
和觀察。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流利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能抓住
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體會圍
繞一個意思選好內容按一定的順序具體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4、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了解爬山虎葉子、腳的特點,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
法,逐漸養(yǎng)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難點:使學生清楚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zhí)偕蠏臁?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激發(fā)興趣,并從中了解到植物的特點。)
2、導語:
我們種絲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
處生長。爬山虎,也是一株軟軟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
爬,爬到墻上、屋頂上,巖石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有腳。)
哪些同學看見過真的爬山虎?你們平時看見的是爬山虎的什么?(葉
子)那你們仔細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嗎?葉圣陶爺爺就是一個善于觀察、
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爬山虎的腳》。
(拿自己和作者對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3、對課題質疑。
讀課題,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會從哪些方面去寫。(葉子、
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怎么爬、腳的變化)葉圣陶爺爺寫了爬山虎
的哪些方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
(置換角色,從課題質疑,可激發(fā)探究的興趣,又可抓住課文主
要內容。)
二、檢查自學情況,理清文章脈絡
1、小組內交流自學情況
2、檢查交流:
(1)生字詞認讀
嫩綠舒服均勻重疊空隙漾起拂過
葉柄蝸牛緊貼蛟龍枯萎逐漸牢固
(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識字能力,他們能按照自己的方法學
習生字,那么我們要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讀、自評、正音)
(2)理清文章脈絡:你讀懂了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師:想一想課文從哪幾個部分寫爬山虎的?
生:葉子
生:腳
師:哪幾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和腳?
生:第2段寫了爬山虎的葉子。
生:第3、4、5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師:3、4、5段又分別寫了腳的什么?
生: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位置、樣子、形狀
生:第四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
生:第五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腳的變化。
(理清脈絡,使學生對全文有個整體的感知,同時鞏固根據(jù)意思
歸并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搜集資料:通過搜集資料,你了解到什么?
師:(實物投影爬山虎的圖片)爬山虎其實是一種植物,又
叫“常春藤”、“地錦”、“巴山虎”。多年生落葉藤本。它的莖如
不攀援在別的物體上就無法向上生長。爬山虎的莖上有卷須,卷須生
有許多分枝,每根分枝上的末端都有吸盤,能夠附著在墻壁上或巖石
上。爬山虎附著在墻壁上非常牢固,不用大力氣,很難將它的莖扯下
來。爬山虎的生長速度快,如在墻邊栽一棵,它的莖很快蔓延到整個
墻壁。它冬季落葉,春季重新萌發(fā)生長,秋天葉色變?yōu)辄S色或紅色。
5月一6月開花,9月―10月結果,漿果藍色。
(交流搜集的資料,讓學生對爬山虎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而且激
起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自主研讀,交流收獲
1、你對爬山虎哪一個方面最感興趣,就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
然段仔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獲?可以
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學習。
(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和習慣,打破傳統(tǒng)“串講”形式,以學
生自主閱讀為主,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2、匯報交流。
(1)在第二自然段,你覺得葉子美在什么地方?
生: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師:你能讀出風輕輕拂過葉子,葉子像波浪輕輕漾起的感覺嗎?
生讀
師:這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還有哪句寫出了葉子的靜態(tài)美?
生:“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
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
師:為什么覺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
綠得新鮮,鋪得均勻,排列整齊不重疊。
師: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
師:觀察葉子中,葉圣陶爺爺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
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
生: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
綠得很新鮮。、
師: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和爬山虎的各種圖片,能讀得更美嗎?
(處處注重了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美的體驗,激
發(fā)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2)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
師:誰能說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腳的樣像什么?顏色是
怎樣的?
生: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
生:枝狀、細絲
生:嫩紅色
師: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容易發(fā)現(xiàn)嗎?難怪“我”原來也不知
道爬山虎是有腳的,那么,為什么我們就知道了,而且知道在莖
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呢?
生:留心觀察
師:留心觀察到的腳是什么形狀?
生:枝狀,細絲
師:一根根細絲就像什么?
生:蝸牛的觸角
師:你見過蝸牛的觸角嗎?
生:蝸牛很細,而且頭上還有小圓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和學生理解的含糊點進行提問,有利于對文
章的把握。)
師:這么恰如其分的比喻,不知道又是因為什么而來的呢?
生:留心觀察
師:那么,留心觀察到它的顏色是怎么樣的?
生:嫩紅色
師:通過留心觀察,作者都發(fā)現(xiàn)什么秘密?
生歸納
(滲透留心觀察習慣的培養(yǎng))
師:大家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好不好
(學生通過簡筆畫來明白爬山虎的腳到底是什么樣子)
(3)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師: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
師: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貼切的動詞寫出了
爬山虎爬的過程?
生:觸---*巴--->拉---*貼
師:原來是這樣,看課件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
(抓住重點詞句去體會,又以多媒體直觀演示,突破了教學難點。)
師:誰來當一當爬山虎的腳,爬給大家看看?
(通過動作演示,深入了解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4)爬山虎的腳有什么變化呢?
師:誰能匯報你讀這段的收獲?
生:沒有觸著墻的,枯萎了,觸著墻的,腳巴在墻上的相當牢
固。
師:“……要是……休想……”說明了什么?
生:可見爬山虎的腳巴住墻是多么牢固啊。
師:現(xiàn)在你對爬山虎的腳產(chǎn)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請帶著這種感受
再讀最后一自然段。
(語文教學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現(xiàn)象中滲透人文熏陶,在讀中不知
不覺內化了語言,積累了語言。)
四、引導發(fā)現(xiàn),總結寫法
1、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作了十分具
體的介紹,那為什么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因為人們主要觀賞的不
是爬山虎的腳,而是爬山虎好看的葉子。)
2、你從作者觀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啟發(fā)?可以結合句子來談嗎?
(1)觀察細致。
(2)要抓住特點觀察。
(3)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
(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觀察方法,使理論和
實際例子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掌握。)
五、拓展文本,課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腳》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植物,特別
要仔細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把它具體寫下來。
(讀寫結合,學有所用,既是對原有知識的鞏固,又讓學生在練
筆中提高了寫作能力。)
2、課外查詢資料:本文作者葉圣陶。
3、拓展閱讀:葉圣陶《稻草人》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的學習需要課堂外更廣
闊的學習空間,而查閱資料,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
的發(fā)展。)
板書設計:
爬山虎的腳
葉子美:嫩紅嫩綠綠得新鮮勻稱整齊
腳的位置、形狀、顏色
腳怎么爬:觸--->巴--->拉---*貼
腳的變化:牢固萎了
教后反思
《爬山虎的腳》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
它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jié)的順序觀察,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
著重介紹了它的“腳”。這是一篇常識性課文,如果用單一的抓重點
句、重點詞談體會,再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復合材料制品采購合同
- 2025浙江衢州工業(y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幼兒園年度年檢工作自查報告
- 框架合同協(xié)議書
- 校車司機合同協(xié)議書
- 稻谷購銷合同協(xié)議書
- 汽車合同協(xié)議書樣板
- 2024年醫(yī)療消毒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測繪合同協(xié)議書
- 2024年半導體用石英玻璃材料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沉井施工(填空練習)
- 中國慢性腎臟病營養(yǎng)治療臨床實踐指南(2021版)
- 新產(chǎn)品開發(fā)打樣流程
- 火龍罐綜合灸技術課件
- 三軸龍門機械手
- 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
- 石油石化行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規(guī)劃課件
- 九種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課件
- 《美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ACI-318-05中文版
-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課件
- 五年級下冊語文學習與評價(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