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年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招聘考試中醫(yī)學真題
(總分:100.00,做題時間:15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總題數(shù):57,分數(shù):60.00)
L下列臟腑中氣機升降,以降為主的是((分數(shù):1.00)
A.肝、腎
B.肺、胃V
C.脾、胃
D.脾、肺
解析:
肝主升發(fā),肺氣宣降,脾氣主升,腎主納氣,胃氣下降,臟腑氣機中以降為主的是肺、腎、胃。
2.臨床出現(xiàn)“五更泄瀉”,多屬()。(分數(shù):1.00)
A.心腎陽虛
B.脾腎陽虛V
C.肝脾不和
D.肝胃不和
解析:
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黎明前為陽氣未旺、陰氣極盛之時,故此時腹瀉為脾腎陽虛所致。
3.《素問?靈蘭秘典論》說的“化物出焉”是指()。(分數(shù):1.00)
A.小腸的功能V
B.大腸的功能
C.膀胱的功能
D.三焦的功能
解析: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肝者,將軍之
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縻之官,五味出
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
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4.勞神過度,易損傷的臟腑是()?(分數(shù):1.00)
A.肝、腎
B.心、脾V
。脾、肺
D.脾、腎
解析:
七情內傷容易損傷心肝脾,因心藏神,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如
思慮勞神過度,可致心脾氣血兩虛,出現(xiàn)神志異常和脾失健運的癥狀。
5.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是()。(分數(shù):1.00)
A.《五十二病方》
B.《神農本草經(jīng)》V
C.《本草經(jīng)集注》
D.《新修本草》
解析:
現(xiàn)存最早的本草專著為《神農本草經(jīng)》,全書載藥365種,創(chuàng)立上、中、下三品藥物分類法,為我國本草
學的奠基之作。
6.中風之中臟腑與中經(jīng)絡的鑒別要點是()。(分數(shù):1.00)
A.半身不遂
B.肢體癱軟
C.語言不利
D.神志不清V
解析:
中風之中臟腑與中經(jīng)絡均有半身不遂,肌膚不仁,口舌歪斜等癥狀,不同點是中經(jīng)絡不伴有神志昏蒙或神
志恍惚等癥狀,中臟腑伴有神志異常的表現(xiàn)。
7.腎氣丸和地黃飲子兩方組成藥物中均含有的是((分數(shù):1.00)
A.附子、山茱萸J
B.山茱萸、牛膝
C.附子、肉桂
D.枸杞子、菟絲子
解析:
腎氣丸的組成方藥為熟地黃、山藥、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澤瀉、附子、桂枝,地黃飲子的組成方藥為
熟地黃、山茱萸、石斛、麥冬、五味子、石菖蒲、遠志、茯苓、肉灰蓉、肉桂、附子、巴戟天。
8.導致感冒的主因是()。(分數(shù):1.00)
A.寒邪
B.熱邪
C.風邪V
D.暑邪
解析:
感冒是感受風邪或時行病毒,引起肺功能失調,出現(xiàn)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等
主耍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外感疾病。
9.下列屬于五行相乘的臟病傳變是((分數(shù):1.00)
A.肝病及脾V
B.肺病及腎
C.肺病及心
D.心病及肝
解析:
五臟對應五行屬性分別為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五行相乘關系為木乘土,土乘水,
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由此可得肝病及脾為相乘關系。
10.腹痛的基本病機是((分數(shù):1.00)
A.臟腑失和,氣血不暢7
B.脾胃失和,瘀血阻滯
C.肝脾濕熱,絡脈不和
D.肝脾不和,胃氣郁滯
解析:
腹痛的病機為臟腑氣機阻滯,經(jīng)脈氣血受阻,不通則痛;氣血化生不足,臟腑經(jīng)絡失養(yǎng),不榮則痛。
11.患者頭昏脹痛,兩側較重,心煩易怒,兩目干澀,視物不清,遇勞加重,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
弦細,治宜選用()。(分數(shù):1.00)
A.龍膽瀉肝湯
B.杞菊地黃丸
C.天麻鉤藤飲合杞菊地黃丸V
D.半夏白術天麻湯
解析:
肝陽上亢、風陽上擾,則頭昏脹痛;肝膽互為表里,則頭兩側痛重;肝陽擾動心神,則心煩易怒;肝開竅
于目,火熱灼傷陰津,則兩目干澀,視物不清;腎陰虧虛,不能濡養(yǎng)腰府,則腰膝酸軟,遇勞加重。舌脈
特點亦為肝陽上亢、腎精虧虛表現(xiàn),治宜平肝潛陽,滋腎明目,方用天麻鉤藤飲合杞菊地黃丸。
12.寒熱往來,發(fā)無定時,可見于()。(分數(shù):1.00)
A.少陽病4
B.少陰病
C.太陽病
D.太陰病
解析:
少陽主半表半里證。少陽陽氣較弱,外邪侵襲,邪正相爭,正勝則發(fā)熱,邪勝則惡寒,邪正互有勝負,則
見寒熱往來。
13.治療肺癰吐膿,肺熱咳嗽,首選藥物是()。(分數(shù):1.00)
A.魚腥草V
B.蒲公英
C.金銀花
D.大青葉
解析:
魚腥草的功效為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主治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為治肺癰之耍藥。
1蟲醋炙甘遂的目的是()。(分數(shù):1.00)
A.增強止痛功能
B.減低毒性J
C.便于儲存
D.矯味矯臭
解析:
甘遂苦寒有毒,功能瀉水逐飲、消腫散結,治療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
風痰癲癇,癰腫瘡毒。生甘遂作用較強,毒性較大,醋炙后其瀉下作用和毒性均能減輕。
15.人體最細小的絡脈是()。(分數(shù):1.00)
A.十五別絡
B.浮絡
C.孫絡J
D.陰維絡
解析:
人體經(jīng)絡系統(tǒng)分為經(jīng)脈、絡脈及其連屬部分,其中絡脈包括十五絡脈、浮絡、孫絡。十五絡脈最大,絡脈
中循行于淺表部位的稱為浮絡,絡脈最細小的分支稱為孫絡。
16.下列關于十二經(jīng)絡走向錯誤的是()。(分數(shù):1.00)
A.手三陰經(jīng)從胸走手
B.手三陽經(jīng)從頭走手7
C.足三陰經(jīng)從足走腹(胸)
D.足三陽經(jīng)從頭走足
解析:
十二經(jīng)脈的循行走向規(guī)律是手三陰經(jīng)從胸走手,手三陽經(jīng)從手走頭,足三陽經(jīng)從頭走足,足三陰經(jīng)從足走
腹(胸)。
17.患者大熱渴飲,吐血發(fā)斑,澹語神昏,視物昏督,四肢抽搐,舌絳唇焦,脈沉數(shù)有力,治宜選用的方
劑是()。(分數(shù):1.00)
A.白虎湯
B.犀角地黃湯
C.黃連解毒湯
D.清瘟敗毒飲7
解析:
該患者辨證為溫疫熱毒,氣血兩燔證。熱毒化火,灼傷津液,則見大熱渴飲,舌絳唇焦;熱毒上攻,擾動
神明,則見澹語神昏,視物昏督;熱盛動血,則見吐血發(fā)斑;熱深厥亦深,則見四肢抽搐;脈沉數(shù)為病情
中期階段表現(xiàn),治宜清熱解毒,涼血瀉火,方選清瘟敗毒飲。
18.采用行血調氣法治療痢疾,當選下列何種藥物()。(分數(shù):L00)
A.木香、乳香、沒藥
B.木香、檳榔、芍藥V
C.川楝子、郁金、柴胡
D.柴胡、桃仁、紅花
解析:
采用行氣調血法治療痢疾可參考芍藥湯。木香、檳榔行氣導滯,“調氣則后重自除”,白芍養(yǎng)血和營、緩
急止痛,當歸養(yǎng)血活血,”行血則便膿自愈”,四藥合用,調氣和血。
19.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癥見心悸氣短,動則氣促,神疲乏力,自汗,胸悶心痛,咳唾多痰涎,舌暗苔白
膩,脈弦滑,時有結代,其治法是()。(分數(shù):1.00)
A.益氣通瘀化痰J
B.益氣溫陽祛痰
C.溫陽活血利水
D.溫陽瀉肺逐飲
解析:
患者動則氣促,神疲乏力,自汗,為氣虛表現(xiàn),胸悶心痛,舌暗,脈時有結代,為血瘀表現(xiàn),咳唾多痰
涎,苔白膩,脈弦滑,為痰飲表現(xiàn),故治宜益氣化瘀祛痰。
20.痛閉之脾氣不足,清陽不升,治宜選用()。(分數(shù):1.00)
A.補中益氣湯J
B.香茸丸
C.參苓白術散
D.濟生腎氣丸
解析:
痛閉之脾氣不升證,治宜升清降濁,化氣利水,方用補中益氣湯。
21.下列方劑中,組成藥物不含大黃的是(),(分數(shù):1.00〉
A.麻子仁丸
B.溫脾湯
C.濟川煎V
D.黃龍湯
解析:
麻子仁丸的藥物組成為枳實、大黃、厚樸、杏仁、芍藥、麻子仁、蜜,溫脾湯的藥物組成為人參、附子、
干姜、甘草、當歸、芒硝、大黃,濟川煎的藥物組成為當歸、牛膝、肉灰蓉、澤瀉、升麻、枳殼,黃龍湯
的藥物組成為枳實、厚樸、芒硝、大黃、人參、當歸、甘草、桔梗、生姜、大棗。
22.患者,男,53歲。血壓高2年,近日因情志不遂而頭痛兼眩暈,心煩易怒,胸脅脹痛,面紅口苦,苔
薄黃,脈弦有力,證屬()。(分數(shù):L00)
A.風熱頭痛
B.肝陽頭痛J
C.風濕頭痛
D.痰濁頭痛
解析:
情志不遂,肝氣郁結化火,上擾清竅,發(fā)為頭痛,心煩易怒,胸脅脹痛,面紅口苦,苔薄黃,脈弦有力均
為肝郁化火,肝陽上亢證的表現(xiàn)。
23.開竅于二陰的臟為((分數(shù):1.00)
A.肝
B.腎4
C.脾
D.肺
解析:
肝開竅于目,心開竅于舌,脾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腎開竅于耳及二陰。
24.水谷之海指的是((分數(shù):1.00)
A.膽
B.小腸
C.大腸
D.胃J
解析:
飲食入口,由胃接受并容納,故胃有“太倉”“水谷之?!敝Q。由于水谷精微能化生氣血,故胃又有
“水谷氣血之?!敝Q。
25.妊娠禁用藥物多包括()。(分數(shù):1.00)
A.理氣藥
B.解表藥
C.毒性藥4
D.化濕藥
解析:
妊娠用藥一般分為禁用與慎用兩大類,禁用藥指毒性較強、作用峻猛以及墮胎作用較強的藥物,慎用藥包
括活血化瘀藥、行氣藥、攻下導滯藥、藥性辛熱的溫里藥及性質滑利之品。
26.下列關于津液的說法,錯誤的是()。(分數(shù):1.00)
A.津液來源于飲食水谷
B.參與津液生成的臟腑有脾、腎、大腸、小腸V
C.在津液輸布過程中,肝主疏泄,調暢氣機,促進了津液的輸布
D.津液具有滋潤和濡養(yǎng)作用
解析:
胃主受納腐熟,吸收飲食水谷中的精微物質,包括津液。小腸主液,泌別清濁,吸收腸內容物的大部分津
液。大腸主津,再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津液。胃、大腸、小腸吸收的津液經(jīng)脾氣運化,后輸布至全身。由此
可見,津液的生成,與脾、胃、大腸、小腸有關。
27.起于胞中的經(jīng)脈不包括().(分數(shù):1.00)
A.任脈
B.帶脈V
C.督脈
D.沖脈
解析:
胃主受納腐熱,吸收飲食水谷中的精微物質,包括津液。小腸主液,泌別清濁,吸收腸內容物的大部分津
液。大腸主津,再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津液。胃、大腸、小腸吸收的津液經(jīng)脾氣運化,后輸布至全身。由此
可見,津液的生成,與脾、胃、大腸、小腸有關。
28.治療急性疼痛性疾病,宜首選的腌穴是()。(分數(shù):1.00)
A.原穴
B.下合穴
C.那穴V
D.俞募穴
解析:
原穴主要用于治療相關臟腑疾病,同時也可輔助診斷。下合穴主治六腑病證和用于診斷。那穴為十二經(jīng)脈
和奇經(jīng)八脈中的陰蹺、陽蹺、陰維、陽維脈之經(jīng)氣深聚的部位。其中陰經(jīng)邦穴多主血證,陽經(jīng)那穴多主急
癥、痛證。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療相關臟腑的病變和對應臟腑經(jīng)絡相聯(lián)屬的組織器官疾患。臨床上腑病多
選其募穴,臟病多選其俞穴。
29.把正骨手法歸納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的是()o(分數(shù):1.00)
A.《世醫(yī)得效方》
B.《備急千金方》
C.《正體類要》
D.《醫(yī)宗金鑒》V
解析:
《醫(y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將正骨推拿手法總結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正骨八法:提
出了手法操作要領。
30.對于熱重于濕的黃疸患者,除選用茵陳蒿湯治療外,下列治療正確是().(分數(shù):1.00)
A.脅痛者,加川楝子、柴胡、郁金J
B.熱毒內蘊者,加橘皮、金錢草
C.惡心嘔吐者,加蒼術、厚樸、茯苓
D.砂石內阻者,加龍膽草、海金沙
解析:
對于熱重于濕的黃疸患者,如脅痛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延胡索等疏肝理氣止痛:如熱毒內
盛,心煩懊恨,可加黃連、龍膽草,以增強清熱解毒作用;如惡心嘔吐,可加橘皮、竹茹、半夏等和胃。
31.整個患指紅腫疼痛,呈圓柱狀,形似小紅蘿卜,關節(jié)不能伸展,強行扳直即覺劇痛者為
()。(分數(shù):1.00)
A.2018年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招聘考試中醫(yī)學真題
B.熱毒內蘊者,加橘皮、金錢草J
C.惡心嘔吐者,加蒼術、厚樸、茯苓
D.砂石內阻者,加龍膽草、海金沙
解析:
蛇肚疔發(fā)于指腹部,整個患指紅腫疼痛,呈圓柱狀,形似小紅蘿卜,關節(jié)輕度屈曲,不能伸展,若強行扳
直,即覺劇痛,諸癥逐漸加重,約7?10天成膿。蛇頭疔初起指端感覺麻癢而痛,繼而刺痛,灼熱腫脹,
色紅不明顯,隨后腫勢逐漸擴大。中期腫勢更為擴大,手指末節(jié)呈蛇頭狀腫脹。釀膿時有劇烈的跳痛,患
肢下垂時疼痛更甚,局部觸痛明顯,約10天左右成膿。托盤疔發(fā)生于手掌心勞宮穴處,腫形如托盤之
狀,又名掌心毒。其癥狀為患側手掌腫脹高突,失去生理凹陷,形如托盤之狀,手背腫脹常常更為明顯,
甚至延及手臂,疼痛劇烈。相當于掌中間隙感染。蛇眼疔初起多局限于指甲一側邊緣的近端處,有輕微的
紅腫疼痛,2?3天成膿,待出膿后即能腫退膿盡,迅速愈合;若膿毒浸淫皮肉,則可出現(xiàn)甲下潰空或有
窗肉突出,甚至指(趾)甲脫落。
32.整個患指紅腫疼痛,呈圓柱狀,形似小紅蘿卜,關節(jié)不能伸展,強行扳直即覺劇痛者為
()。(分數(shù):1.00)
A.蛇頭疔
B.蛇肚疔
C.托盤疔
D.蛇眼疔V
解析:
患者因產(chǎn)氣虛,沖任不固,統(tǒng)攝無權,故令陰道大量出血,血色鮮紅;氣虛不攝,營血下脫,清竅失養(yǎng),
故頭暈目花;血脫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養(yǎng),則心悸怔忡:氣虛下陷,故氣短懶言:氣虛血少,不能上榮
于面,故面色蒼白;舌淡,脈虛數(shù),亦為氣虛血脫表現(xiàn),治宜補氣固沖,攝血止崩,方用升舉大補湯。
33.患兒,男,2歲5個月。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畏寒怕熱,不耐寒涼,動則頭身大汗,咽紅不退,扁桃
體腫大,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無力,指紋紫滯。該患者證治類型為()。(分數(shù):L00)
A.肺脾兩虛,氣血不足
B.營衛(wèi)失和,邪毒留戀V
C.腎虛骨弱,精血失充
D.心脾積熱,陰虛火旺
解析:
:“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畏寒怕熱,不耐寒涼,動則頭身大汗,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無力”是營衛(wèi)失
和的表現(xiàn),衛(wèi)外的陽氣虛弱,失去外固能力,汗液自行溢出;“咽紅不退,扁桃體腫大,指紋紫滯”是由
于邪毒留戀,治宜扶正固表,調和營衛(wèi),首選方是黃茂桂枝五物湯加減。
34.下列屬于任脈特點的是()°(分數(shù):1.00)
A.調節(jié)陽經(jīng)氣血
B.主婦女帶下
C.調節(jié)十二經(jīng)脈氣血
D.與女子妊娠有關V
解析:
“任”有擔任、妊養(yǎng)的作用。任脈的生理功能為調節(jié)陰經(jīng)氣血,為“陰脈之?!保蝗沃靼?,與婦女月經(jīng)
來潮及妊養(yǎng)、生殖功能有關。
35.下列對捻轉補瀉中補法的敘述,正確的是((分數(shù):1.00)
A.捻轉角度大,頻率慢,用力輕
B.捻轉角度小,頻率慢,用力輕V
C.捻轉角度小,頻率慢,用力重
D.捻轉角度大,頻率快,用力重
解析:
針下得氣后,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操作時間短者為補法;捻轉角度大,用力重,頻率快,操作
時間長者為瀉法。
36.一患者感受風寒,又復冒雨,病延月余,癥見四肢關節(jié)游走疼痛,屈伸不利,舌淡苔薄,脈浮而緩,
投以防風湯,服后癥狀明顯緩解,此病當為()。(分數(shù):1.00)
A.寒痹
B.濕痹
C.熱痹
D.風痹J
解析:
風性善行而數(shù)變,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無定處的特征。該患者感受風寒,四肢關節(jié)游走疼痛,屈伸不
利,防風湯治療后癥狀明顯緩解,說明風邪為主要病因,故為風痹。
37.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治療水腫的證候是((分數(shù):1.00)
A.風水泛溢
B.濕毒浸淫J
C.水濕浸潰
D.濕熱壅盛
解析:
水腫之濕毒浸淫證的臨床表現(xiàn)為眼瞼浮腫,漫及全身,皮膚光亮,身發(fā)瘡痍,甚則潰爛,惡風發(fā)熱,舌紅
苔薄黃,脈滑數(shù),治宜宣肺解毒,利濕消腫,方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
38.下列各項,不屬于房氣的致病特點是()。(分數(shù):1.00)
A.易阻滯氣機V
B.發(fā)病急驟,病情危重
C.傳染性強
D.一氣一病,癥狀相似
解析:
疣氣的性質和致病特點包括傳染性強,易于流行;發(fā)病急驟,病情危篤;一氣一病,癥狀相似。
39.關于氣、血、津液三者之間的關系,說法不正確的是()。(分數(shù):1.00)
A.氣為血之帥
B.血為氣之母
C.氣能行津
D.衛(wèi)氣是血液的原料7
解析:
氣與血的關系可以概括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包括氣能生血、氣能行血和氣能攝
血,營氣直接參與血液的生成,是血液的主要構成成分:血為氣之母包括血能養(yǎng)氣、血能載氣。氣與津液
的關系可以概括為氣能生津、氣能行津、氣能攝津、津能化氣、津能載氣。
40.合谷穴不僅能夠治療手部的局部病證,還能治療本經(jīng)所過處的頸部和頭面部病證,這體現(xiàn)了腌穴治病
特點中的()。(分數(shù):1.00)
A.近治作用
B.遠治作用-J
C.特殊作用
D.特定作用
解析:
十四經(jīng)穴中,尤其是十二經(jīng)脈肘膝關節(jié)以下的腌穴,不僅治療局部病證,而且還能治療本經(jīng)循行所及的遠
端部位的病證,如合谷穴不僅能治療手部的局部病證,還能治療本經(jīng)所過處的頸部和頭面部病證。
41.彈響指最常發(fā)的部位是((分數(shù):1.00)
A.拇指J
B.食指
C.中指
D.環(huán)指
解析:
“彈響指”又稱屈指肌腱腱鞘炎,是以患指屈伸時疼痛,并出現(xiàn)彈跳動作為主要癥狀的疾病,以拇指、食
指和中指受累較為多見,其中拇指最常見。
42.下列經(jīng)脈中,內踝上8寸以上沿大腿內側中線循行的是((分數(shù):1.00)
A.胃經(jīng)
B.肝經(jīng)V
C.腎經(jīng)
D.膽經(jīng)
解析:
足三陰經(jīng)在內踝上8寸以下分布的規(guī)律是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內踝上8寸以上,太陰在前、
厥陰在中、少陰在后。而足厥陰經(jīng)為肝經(jīng)。
43.頭脹痛如裂,發(fā)熱惡風,口渴欲飲,便秘浸黃,舌紅,苔黃,脈浮數(shù),治療首選方為()。
(分數(shù):1.00)
A川萼茶調散
B.龍膽瀉肝湯
C.羌活勝濕湯
D.茍芷石膏湯7
解析:
本證屬風熱頭痛。風熱之邪襲表,上擾清竅,熱性燔灼,則頭脹痛如裂;衛(wèi)氣被逼,開闔失司,則發(fā)熱惡
風;熱邪傷津,則口渴欲飲,便秘澳黃;舌脈特點均為風熱表現(xiàn),故治宜疏散風熱,和絡止痛,方選萼芷
石膏湯。
44.以“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陰陽互滋互制”為主要關系的兩臟是()。(分數(shù):1.00)
A.肝與腎V
B.心與肺
C.脾與胃
D.心與腎
解析:
肝主藏血、主疏泄,腎主藏精,肝與腎的關系非常密切,故稱“肝腎同源”或“乙癸同源”,包括精血同
源、藏泄互用和陰陽互滋互制。
45.關于痰飲的致病特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分數(shù):1.00)
A.阻滯氣機,阻礙氣血運行
B.致病局限,變化不定V
C.導致水液停聚
D.易擾亂神明
解析:
痰飲的致病特點可概括為阻滯氣血運行,影響水液代謝,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廣泛,變幻多端。
46.下列關于病、癥、證的概念與區(qū)別,說法錯誤的是()。(分數(shù):1.00)
A.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發(fā)病形式、病變機理、發(fā)病規(guī)律和轉歸的一種病理過程
B.病反映貫穿疾病全過程的基本矛盾
C.證,是疾病發(fā)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各種癥狀的概括
D.癥,是癥狀,如頭痛、惡寒、咳嗽等V
解析:
癥即癥狀和體征,包括患者所述的異常感覺和醫(yī)生檢查所得的各種體征。
47.治療胸痹心腎陽虛證,應首選的方劑是()。(分數(shù):1.00)
A.圣愈湯合小陷胸湯
B.參附湯合右歸飲V
C.四逆湯合參附龍牡湯
D.保元湯合四物湯
解析:
胸痹心腎陽虛證,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胸痛,胸悶氣短,自汗,面色胱白,四肢不溫,舌質淡胖,邊有齒痕,
苔白或膩,脈沉細遲,治宜溫補陽氣,振奮心陽,方用參附湯合右歸飲。
48.潰瘍膿出不暢有袋膿者的外治法是(),(分數(shù):1.00)
A.墊棉法V
B.腐蝕法
C.切開法
D.掛線法
解析:
墊棉法是用棉花或紗布折疊成塊以襯墊瘡部的一種輔助療法,適用于潰瘍膿出不暢有袋膿者;或瘡孔竇道
形成膿水不易排盡者;或潰瘍膿腐已盡,新肉已生,但皮肉一時不能黏合者。
49.婦產(chǎn)科發(fā)展成為獨立??剖窃冢ǎ?。(分數(shù):1.00)
A.唐朝
B.宋朝J
C.元朝
D.明朝
解析:
宋朝時期,婦產(chǎn)科已發(fā)展成為獨立???。
50.積聚的病變部位主要在于((分數(shù):1.00)
A.肝、脾J
B.脾、胃
C.小、腸
D.心、肺
解析:
積聚的病位主要在肝脾,基本病機為氣機阻滯,瘀血內結。
51.中風中經(jīng)絡之肝腎陰虛,風陽上擾證治療宜選用()。(分數(shù):1.00)
A.天麻鉤藤飲
B.鎮(zhèn)肝熄風湯J
C.大定風珠
D.地黃飲子
解析:
中風中經(jīng)絡之肝腎陰虛,風陽上擾證的臨床表現(xiàn)為突發(fā)半身不遂,?側肢體麻木不仁,口舌歪斜,舌強語
W;平素頭暈頭痛,耳鳴,腰膝酸軟,急躁易怒,舌紅少苔,脈弦細或弦細數(shù),治宜滋養(yǎng)肝腎,息風潛
陽,方用鎮(zhèn)肝熄風湯。
52.頭頂痛,病在()?(分數(shù):1.00)
A.太陽經(jīng)
B.少陽經(jīng)
C.陽明經(jīng)
D.厥陰經(jīng)V
解析:
太陽頭痛,多在頭后部,下連于項。陽明頭痛,多在前額部及眉棱骨等處。少陽頭痛,多在頭之兩側,并
連及于耳。厥陰頭痛,多在巔頂部位,或連目系。
患者,男,82歲。該患者頭部不自主搖動,動作遲緩僵硬不靈活,筋骨拘緊酸痛,畏寒肢冷,四肢麻
木,語聲低沉,懶言,動則氣短,大便稀潺,小便消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根據(jù)上述病例,回答以下四個小題。(分數(shù):4)
(1).臨床最可能的診斷為()。(分數(shù):1)
A.虛勞
B.顫證4
C.痙證
D.痹病
解析:
顫證是指由內傷積損或其他慢性病證致筋脈失榮失控,以頭身肢體不自主地搖動、顫抖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
一種病證。
(2).上述病例臨床辨證為((分數(shù):1)
A.肝風內動證
B.陽氣虛衰證-J
C.氣血虧虛證
D.陰虛風動證
解析:
題干中“畏寒肢冷,大便稀濾,小便清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是陽虛有寒的表現(xiàn),“語聲低沉,懶
言,動則氣短”是氣虛的表現(xiàn),故診斷為陽氣虛衰證。
(3).上述病例,若運用中醫(yī)治療,最適合的治法是()。(分數(shù):1)
A.鎮(zhèn)肝息風,舒筋止顫
B.滋補肝腎,育陰息風
C.補腎助陽,溫煦筋脈V
D.益氣養(yǎng)血,濡養(yǎng)筋脈
解析:
患者為老年男性,腎精腎陽虛衰,虛則不能充養(yǎng)臟腑,潤養(yǎng)筋脈,而致不自主震顫,治直補腎助陽,溫煦
筋脈。
(4).上述病例,治療宜用()?(分數(shù):1)
A.地黃飲子-J
B.大定風珠
C.鎮(zhèn)肝熄風湯
D.羚角鉤藤湯
解析:
地黃飲子為補益劑,具有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之功效。大定風珠的功效是滋陰息風;鎮(zhèn)肝熄風湯多
用于肝腎陰虛,肝風內動者;羚角鉤藤湯主治肝經(jīng)風熱。
53.補瀉手法是在針刺得氣的基礎上所施用的手法,以下屬于復式補瀉手法的是()。(分數(shù):
1.00)
A.透天涼V
B.開闔補瀉
C.提插補瀉
D.迎隨補瀉
解析:
地黃飲子為補益劑,具有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之功效。大定風珠的功效是滋陰息風;鎮(zhèn)肝熄風湯多
用于肝腎陰虛,肝風內動者;羚角鉤藤湯主治肝經(jīng)風熱。
54.用灸法治療肺痛,宜選用()?(分數(shù):1.00)
A.隔鹽灸
B.隔姜灸
C.隔蒜灸J
D.溫針灸
解析:
隔蒜灸多用于癰、疽、瘡、疳、疣及腹中積塊等,近年來還用于肺甥、癟瘍等的輔助治療。隔鹽灸有回
陽、救逆、固脫之功,多用于急性寒性腹痛、吐瀉、痢疾、小便不利、中風脫證等。隔姜灸適用于因寒而
致的嘔吐、泄瀉、腹痛、風寒濕痹、陽痿、痛經(jīng)、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等。溫針灸適用于寒盛濕重,經(jīng)絡筵
滯之證,如關節(jié)痹痛,肌膚不仁等。
55.患者,男,58歲。因失眠多夢半月余就診?,F(xiàn)不寐,入睡困難,心煩口苦,頭重如裹,胸悶,舌紅,
苔黃膩,脈滑數(shù),其治法是()。(分數(shù):1.00)
A.滋陰清熱,鎮(zhèn)心安神
B.疏肝泄熱,佐以安神
C.化痰清熱,和中安神V
I).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
解析:
題干中“不寐,入睡困難,心煩口苦,舌紅苔黃,脈數(shù)”為熱邪上擾,心神不安表現(xiàn),“頭重如裹,胸
悶,苔膩,脈滑”為痰濁閉阻表現(xiàn),故該患者辨證為痰熱擾心證,治宜清化痰熱,和中安神,方用黃連溫
膽湯。
56.氣滯血瘀型痛經(jīng)的特點是()。(分數(shù):1.00〉
A.經(jīng)期或經(jīng)后小腹隱痛
B.經(jīng)前或經(jīng)期小腹冷痛
C.經(jīng)前或經(jīng)期小腹張痛4
D.經(jīng)前或經(jīng)期小腹墜痛
解析:
氣滯引起的疼痛特點主要為脹痛。
二、多項選擇題(總題數(shù):5,分數(shù):10.00)
57.脾臟的病變多引起消化系統(tǒng)問題,寒濕困牌證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分數(shù):2.00)
A.脫腹脹悶,口中黏膩,
B.喜溫喜按,畏寒怕冷
C.泛惡欲嘔,口淡不渴J
D.頭身困重,面色晦暗J
解析:
寒濕困脾證臨床表現(xiàn)為脫腹痞悶脹痛,口中黏膩,飲食減少或不思飲食,泛惡欲吐,口淡不渴,頭重如
裹,肢體困倦沉重,大便濾泄,面色晦黃,或面目肌膚發(fā)黃,黃色晦暗如煙熏,或肢體浮腫,小便短少,
或婦女白帶增多,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58.患者,男,50歲?;杵统榇ね孪?,兩目上視,口中如作豬羊叫,平時情緒急躁,心煩失眠,咯痰不
爽,口舌干燥,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治療首選項不包括()。(分數(shù):2.00)
A.知柏地黃丸合定癇丸J
B.天王補心丹合定癇丸V
C.滋水清肝飲合定癇丸V
D.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
解析:
該患者辨證為癇證之肝火痰熱證?;颊咂剿厍橹静皇妫螝庥魷?,化火生風,脾失健運,津液輸布不利致
痰濁閉阻,風火夾痰,上犯清竅,腦神失控,故昏仆抽搐吐涎,兩目上視,口中如作豬羊叫,治宜清肝瀉
火,化痰寧心,方用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
59.麻子仁丸主治胃腸燥熱之便秘,《傷寒論》稱之為“脾約”證,成無已將其病概括為“胃強脾弱”,
該方組成有()。(分數(shù):2.00)
A.大黃、厚樸J
B.芍藥、枳實-J
C.大黃、桃仁
D.麻子仁、杏仁J
解析:
麻子仁丸的藥物組成為枳實、大黃、厚樸、杏仁、芍藥、麻子仁、蜜。
60.下列各項中,不符合五行生克規(guī)律的是()。(分數(shù):2.00)
A.木為水之子
B.土為火之母,
C.水為火之所勝V
D.木為金之所不勝V
解析:
五行相生規(guī)律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影視剪輯師版權合作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版白酒銷售顧問銷售數(shù)據(jù)分析與報告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廠土地租賃合同與林業(yè)產(chǎn)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3篇
- 二零二五版國際IT產(chǎn)品代理銷售協(xié)議2篇
- 2025版小區(qū)公共區(qū)域保潔與綠化維護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三明貨運從業(yè)資格證好考嗎
- 二零二五版供應鏈融資高額抵押反擔保合同3篇
- 2025年度木門行業(yè)綠色生產(chǎn)與環(huán)保認證合同7篇
- 二零二五版林權抵押貸款合同糾紛調解機制與實務合同8篇
- 2025年度個人收入證明模板制作與品牌合作合同4篇
- 2024公路瀝青路面結構內部狀況三維探地雷達快速檢測規(guī)程
- 2024年高考真題-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課件
- 食材配送服務方案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足療店營銷策劃方案
- 封條(標準A4打印封條)
- 2024年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延遲交稿申請英文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十章動作技能的指導與示范
- 石油天然氣建設工程交工技術文件編制規(guī)范(SYT68822023年)交工技術文件表格儀表自動化安裝工程
- 中醫(yī)治療“濕疹”醫(yī)案72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