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語文園地七課型:新授課任課教師教材分析本次《語文園地》安排了“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等內容,主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學習能力,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互動交流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關注生活的良好品質,并提升感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學情分析學期已過大半,孩子們學習時基本上可以進行自主閱讀,并能準確感知文藝為此,教師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閱讀,并通過與文本的反復對話,實現(xiàn)對文章內容的準確感知,同時掃清認讀障礙。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提升感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難點:真正掌握并能運用學到的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教具學具及多媒體應用多媒體課件;讀書筆記本;歌曲《彎彎的月亮》《采蓮曲》課時2課時教學目標第一課時1.通過交流,初步學習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有效實現(xiàn)語言文字積累。2.通過朗讀思考,感知詞,句的特點,并在準確進行說話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感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交流激趣,引入學習1.教師出示自己的讀書筆記本,學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記錄了什么,教師適時告訴他們這是自己讀中學時代用心做的讀書筆記本,同時展示給學生看,并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也可以跟自己做過的讀書筆記進行比較)。2.引入:到底該怎樣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又有什么意義呢?接下來還是讓我們走進“語文園地”,聽一聽同學們的看法。二、教學“交流平臺”1.引導學生自主朗讀“交流平臺”中出示的四句話,看看四句話中分別都說了什么內容。2.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四句話寫出了四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3.再讀四句話,看看自己對哪種方法最感興趣,為什么?生:我喜歡第一種方法,感覺既簡單又不耽誤時間。師:這也是我們平常最常用到的一種方法。生:我對其他三種方法比較感興趣,因為寫感受的過程中我會認真思考句子的含義。師:是的,所以每次老師特別喜歡讓你們邊讀課文邊將自己的簡單理解寫在旁邊,這是理解句子的好辦法。另外多背誦一些好詞佳句,還可以用到我們平時的說話,作文中呢。生:我對第二段話比較感興趣,因為這樣以后在寫作文的時候我們能夠很快找到可以用上的詞語或者句子。師:是的,這種方法雖然有點費事,但對我們的寫作大有幫助。生:我覺得最后一種方法也不錯,注明句子的出處后我們就能夠一下子記起閱讀過的內容啦。師:同學們,這些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雖然形式不太一樣,但是無論哪一種方法對我們的閱讀和習作都有很大的好處,不但能夠提升我們的閱讀,作文能力,還能讓我們不斷形成語言文字的積累,這就是做讀書筆記的好處。4.拓展學習:引導學生拿出自己的讀書筆記,通過與平臺中給出的方法進行比較,看看自己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教師適時再次引導他們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讀書筆記的質量。三教學“詞句段運用”1.課件出示“讀一讀,照樣子寫句子”中的三句例句,引導學生邊讀邊看看三句話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1)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用著重號聚焦句子中的“得”。(2)學生再次認真朗讀句子,想一想加點字“得”前后兩部分在意思上都有怎樣的關聯(lián)?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他們明確“得”后面半部分是對前面動作詞狀態(tài),程度等的補充說明,因而使句子表達得更加完整具體。(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同時試著補充完成第四句話“媽媽累得”,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體會“累”的樣子、程度等,同時對他們的寫話予以梳理(如“媽媽累得說不出話來”“媽媽累得一點兒力氣都沒有了”等)。(4)拓展延伸,完成第五句寫話練習“得”,指名朗讀自己寫的句子,教師再次引導學生準確把握“得”前后兩部分之間的關系,注意前半部分一定要有動2.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中給出的兩句話,注意加點詞語在句子中都有什么特點。(1)指名學生回答(一句話中,幾個分句子前后詞語是一樣的...),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這種含有幾個分句的句子,前后兩句話首尾詞語相同,這樣形式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叫“頂真”。(2)教師補充出示幾則例句:A.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櫓搖船、船載櫓,櫓動而船行;線穿針、針引線,線縫而針綴。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頂真修辭的有趣特點。(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兩個句子,邊讀邊體會句子的特點。(4)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試著照樣子補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號,教師注意提醒他們下一句必須以“彎彎的小橋”開頭,適時補充出示“彎彎的小橋下面是那彎彎的小船”。同時引導他們明確這是一句歌詞,出自歌曲《彎彎的月亮》。(5)課件播放歌曲,引導學生嶺聽歌曲,想象句子所描繪的美好意境。四、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簡單交流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教師適時再次引導他們回顧關于讀書筆記以及詞句段運用兩個方面的認知。2.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確實有不少收獲,老師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真正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讀書筆記的質量,并讓它真正為我們學習語文服務。師生互動學生自主朗讀“交流平臺”中出示的四句話,看看四句話中分別都說了什么內容師生互動學生拿出自己的讀書筆記,通過與平臺中給出的方法進行比較學生邊讀邊看看三句話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學生再次認真朗讀句子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指名朗讀自己寫的句子學生自主朗讀學生回答學生進一步感受頂真修辭的有趣特點學生展開想象,試著照樣子補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號學生簡單交流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師生互動板書設計語文園地A.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櫓搖船、船載櫓,櫓動而船行;線穿針、針引線,線縫而針綴。教學目標第二課時1.感受撇畫、捺畫的書寫特點,提升對漢字的審美及書寫能力。2.背誦《采蓮曲》,讀中想象詩歌畫面,體會詩歌情感,形成詩歌文化的有效積累。第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回顧舊知,引入學習1.教師談話:孩子們,漢字是一門文字藝術,看上去就是簡簡單單的方塊字,但要想把它們寫好卻并不容易。還記得我們前面學過的橫畫豎畫的書寫規(guī)則嗎?2.學生交流(橫平豎直),教師適時提醒他們這里的“橫平”并非是我們認為的“水平”,而是在微微上斜的同時保持一種平勢。同時引入學習:接下來我們繼續(xù)掌握關于撇,捺兩種筆畫在漢字中的書寫要領。二、教學"書寫提示”1.課件出示“書寫提示”中的“英、及、柔”等8個生字,引導學生分別找出撇、捺在每個字中的位置,并想想它們的書寫有什么特點。2.學生觀察、比較、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只有將撇,捺兩筆寫得舒展,字整體才能夠舒展和優(yōu)美。3.指名四位同學板演生字(每位同學按照順序分別板演2個生字),其他同學認真觀察他們的書寫并予以評價,教師重點提醒他們看看撇,捺兩個筆畫的書寫是否做到了“舒展”。4.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評價適時予以修正,范寫,重點提醒他們注意“及”的筆順是撇,橫折折撇捺。其中最后一筆捺畫要舒展,與撇畫保持對稱之勢;“柔”上面半部分的撇畫不要寫得過長,下面“木”的撇,捺要寫得舒展,對稱;“霧”下面“務”上半部分中的撇、捺要舒展,下面“力”的撇畫則要稍微收斂;“奏”上半部分的橫畫要緊湊、撇、捺要舒展。5.學生自主臨寫8個漢字,教師巡視了解書寫情況,重點看看他們有沒有注意撇、捺兩個筆畫的書寫舒展到位。同時挑選書寫較好的同學的作業(yè)進行展示交流。三、教學“日積月累”1.課件播放歌曲《采蓮曲》,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并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談話引入:這首好聽的《采蓮曲》就是根據(jù)唐代著名的大詩人王昌齡的詩歌《采蓮曲》創(chuàng)編而來的。同學們,接下來讓我們來讀讀這首經(jīng)典的詩歌作品。2.課件出示詩歌《采蓮曲》及其畫面,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詩歌,注意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想一想該如何讀好詩歌的朗讀停頓。3.指名朗讀詩歌,教師適時進行范讀指導,重點提醒學生注意“芙”是第二聲,同時,注意指導學生讀好朗讀停頓(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學生齊讀詩歌。4.引導學生再讀詩歌,注意借助圖畫看看詩歌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自己都從詩歌中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又似乎聽到了什么聲音?5.學生朗讀思考,與同學、老師交流:生:這首詩歌描寫的應該是夏天的景色。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我是從圖畫上畫的荷葉,荷花看出來的(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芙蓉”指的是“荷花”)。師:同學們,除了從畫面中看到了碧綠的荷葉和粉紅的荷花外,你們還看到了什么?生:我還想到了有人劃著船在荷花,荷葉中游玩、觀賞。師:這畫面中并沒有人呀?你又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從最后一句“聞歌始覺有人來”中想到的,說明有人在荷花,荷葉間唱歌。師:你的想象非常準確。那你們猜一猜,這會是什么人呢?他(她)又躲在哪兒呢?生:我覺得是女孩子,她被荷葉,荷花給擋住了。師:對!其實這首詩寫的是采蓮少女,但詩中并沒正面播寫她,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卻聞歌聲等手法,巧妙地將采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注意邊讀邊想象詩歌的畫面美,同時想象詩歌中的聲音美。7.學生嘗試背誦詩歌,指名背誦展示,學生齊背古詩。四、課堂小結美好而又短暫的一節(jié)課學習很快就結束了,孩子們,回家以后,老師希望你們能夠再次進行漢字書寫鞏固,同時還能把今天學到的這首《采蓮曲》背誦給家長聽一聽。師生互動學生觀察、比較、交流四位同學板演生字學生自主臨寫8個漢字學生欣賞歌曲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生自主朗讀詩歌,注意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生再讀詩學生朗讀思考師生互動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注意邊讀邊想象詩歌的畫面美學生嘗試背誦詩歌師生互動板書設計語文園地《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教學反思教學本次“語文園地”時,教師并未作過多的講解,而是將學習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他們通過自主朗讀、觀察,比較等學習方式,初步了解了學做讀書筆記的基本方法,掌握了漢字撇、捺的書寫要領,同時還通過說寫結合,誦讀等形式,不斷提升了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真正經(jīng)歷了認知自主構建的過程。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適時適度地予以講解,讓學生進一步規(guī)范了認知,同時習得了更多有益的學習方法,為更好地學習語文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唯一覺得有所欠缺的是在詩歌《采蓮曲》教學時,對于“詩趣”的感知還不夠,教師講解較多,而學生想象感悟不到位,這也是教師沒有給予他們充分感悟的時間的緣故造成的。不過,學生能夠當堂實現(xiàn)背誦,相信這對加深他們對詩歌意境的感知也起到了一定的彌補作用。語文園地七【教學目標】1.交流如何做好摘抄,詞句段運用,認真讀詞語,照樣子寫句子,積累語言。2.通過誦讀,體會古詩,幫助小學生積累古詩。3.寫鉛筆字,練習寫帶有撇捺的字注意寫得舒展?!窘虒W重點】1.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利用插圖,了解古詩大意。2.自主閱讀詞語和句子,交流摘抄的問題,學會積累語句?!窘虒W難點】有感情朗讀句子,理解古詩大意?!窘虒W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揭題導入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二、交流平臺板塊一:交流平臺(課件出示2)不知什么時候,落起了春雨,輕輕地,聽不見淅瀝地響聲,像一種濕漉漉地煙霧,輕柔地滋潤著大地。春雨過后,太陽出來了,一片晴朗。整個世界像剛洗過似地,特別清爽,空氣十分新鮮,呼吸一口,甜絲絲地,像喝了蜜一樣。評析:這段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春雨的惹人喜愛。(課件出示3)春天來了!你看萬紫千紅的花開了,把可愛的草,樹木,鳥,獸,蟲,魚都從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復了生機。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眨著眼睛。評析:這段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動植物人的思想感情,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恢復了生機的大地。(課件出示4)愛讀書,是一種美德。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評析: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使文段的節(jié)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2.學生閱讀,交流感受。3.教師小結。(課件出示5)摘抄,即從文刊、文件等里閱讀,再把語言優(yōu)美,值得品析,值得學習的詞語、句子、段落記錄到本子上,閑暇時,拿出來翻閱。(板書:摘抄)4.鼓勵學生結合課本上的內容,說說自己在這方面的做法和經(jīng)驗。5.教師評議,方法指導(課件出示6-8)第一,不動筆墨不讀書。(1)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號分別標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偏差錯誤等。(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梢云吩u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3)寫讀書筆記??勺髡?、編提綱、寫體會。(4)做卡片。為了便于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第二,善于摘抄。一是摘抄型筆記,把讀書時發(fā)現(xiàn)的好詞語、句子、片斷摘錄下來。二是提綱型筆記,將原來較長較深的書或文章用提綱的形式摘錄下來。三是感想型筆記,也就是讀后感,把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寫成短小文章保存下來。四是評價型筆記,可以品評譴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第三,摘抄注意的問題。一是摘抄內容分門別類。如:語文方面的知識、優(yōu)美的詞句、精彩的描寫、生動的對話、好的開頭和結尾、精辟的議論、寫作常識以及文章的結構提綱等;記歷史、地理以及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或趣聞;記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跡及豪言壯語等。二是邊摘抄邊背誦,盡可能多的記下那些應該記住且能記住的好東西,使語言的積累更厚實。(板書:摘抄分門別類邊抄邊背)6.教師小結?!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痹谄綍r的閱讀實踐中,摘抄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步形成影響自己一生的日積月累的摘抄好習慣,積硅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培養(yǎng)好讀書,勤積累,在不斷的內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三、詞句段運用板塊二:詞句段運用1.讀一讀,照樣子寫句子。(1)(課件出示9)

小家伙摔得還挺重。

王老師急得直跺腳。

他跑得像兔子一樣快。

媽媽累得。

得。(2)指名讀前三個句子,齊讀,男女比賽讀。(3)小組交流,讀讀句子,看看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把后兩個句子寫完整。(4)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小結。(5)互相交流,說說自己積累的這樣的句子。(課件出示10)他高興得手舞足蹈。太陽光把大地曬得熱氣騰騰的?;▋杭t得好像燃燒的火。夜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這片草原遼闊得一眼望不到邊。他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老奶奶笑得直不起腰。2.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課件出示11)(1)學生自由朗讀,談感受。(2)小組交流,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3)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評議并小結。第一句中加點的詞語是“河流、大海”,這是水域不斷變大的過程。第二句中“月亮”“小橋”共同的特征都是“彎彎的”,如果接著往下說,“小橋的旁邊是彎彎的小船”。(4)朗讀積累。四、書寫提示。板塊三:書寫提示(課件出示12)1.觀察這些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點是這些字都有撇和捺)2.看提示旁邊提示我們寫這幾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提示了撇捺要舒展,才能寫得美觀)(板書:撇捺要舒展)3.寫一寫(課件出示13)(1)先照著上面的筆順寫,一邊寫一邊念筆畫名稱。(2)再在田字格中寫,寫好之后對照比較,看看哪個筆畫沒有寫好,再重寫。五、日積月累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板書:采蓮曲)(課件出示14)采蓮曲[唐]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2.師范讀,學生跟讀?;ハ嘟涣髯R記生字。自由朗讀。3.教師簡介:《采蓮曲》是唐代王昌齡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恫缮徢窞闃犯f題,內容多為描繪江南水鄉(xiāng)秀麗的風光、采蓮女的純潔活潑及她們真摯甜美的愛情生活。王昌齡的這篇《采蓮曲》以民歌般的語言,歌唱了采蓮女的勞動生活,內容健康活潑,如炎炎夏日中的陣陣荷風,給讀者帶來清新自然的感受。3.(課件出示15)(1)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2)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3)芙蓉:指荷花。(4)亂入:雜入、混入。(5)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6)聞歌:聽到歌聲。(7)始覺:才知道。4.看注釋,小組合作,交流體會詩句的意思。5.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教師小結。(課件出示16)譯文: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烊肷彸刂胁灰娏僳櫽?,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課件出示17)作者簡介: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驹O計意圖:出示精彩片段,明白句子的精妙,明白摘抄的好處,產(chǎn)生摘抄的興趣?!俊驹O計意圖:學習摘抄的方法,學會更好地摘抄?!俊驹O計意圖:讀句子,注意加點詞語的用法,學會積累和正確運用。】【設計意圖:了解帶有撇捺的字的寫法是要把撇捺寫舒展,養(yǎng)成寫字前先觀察的良好寫字習慣?!俊菊n堂作業(yè)新設計】一、照樣子寫句子。例:他高興得跳了起來。1.敵人被打得。2.鳥兒飛得。3.他將教室打掃得。二、把“的、地、得”填入括號里。激烈()賽跑項目開始了,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