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隴東油田套損井綜合防治技術(10.10)_第1頁
長慶隴東油田套損井綜合防治技術(10.10)_第2頁
長慶隴東油田套損井綜合防治技術(10.10)_第3頁
長慶隴東油田套損井綜合防治技術(10.10)_第4頁
長慶隴東油田套損井綜合防治技術(10.1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慶油田公司長慶隴東油田套損井綜合防治技術套破對油田開發(fā)造成的危害

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

認識及結論隴東油田是套管腐蝕破損的重災區(qū),截止目前油井已套破418口,占油井總數(shù)的19.8%。目前已更新66口,大修側(cè)鉆16口,下小套修復65口,隔采治理73口,治理井日產(chǎn)液2453.8m3,日產(chǎn)油462.4t,保持套破前日產(chǎn)水平的53.4%。油田開發(fā)三十年來,圍繞著油水井套管腐蝕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科研攻關和預防治理措施的研究,近年來堅持注重實效,創(chuàng)新思路,積極實踐,套損井產(chǎn)量恢復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1.套損后產(chǎn)能損失量大

套管破損對油田開發(fā)造成的危害隴東油區(qū)新增套損井數(shù)逐年增多,當年損失產(chǎn)能近2萬噸。2001年新增套損油井達41口,雖然通過治理挽回了部分產(chǎn)能,但仍損失產(chǎn)能1.8萬噸,占當年產(chǎn)量的1.0%,老油田穩(wěn)產(chǎn)難度加大。

隴東油田歷年來套破井變化趨勢圖2.套破后洛河水倒灌地層引起產(chǎn)能下降套管破損對油田開發(fā)造成的危害洛河水倒灌地層后,造成地層中粘土顆粒水化膨脹,增加了油流阻力,使油相滲透率下降,含水上升,油井減產(chǎn)。治理后排水期較長,平均20-30天,最長的南6-16井下小套管后排水期長達12個月。3.注采井網(wǎng)失調(diào)開發(fā)水平下降

套管破損對油田開發(fā)造成的危害套損井數(shù)的逐年增加破壞了正常的注采井網(wǎng)。注水井套破后難以保證注入水進入目的層,油井套破后水驅(qū)效果難以有效發(fā)揮。馬嶺油田中一區(qū)目前套破68口井,占總井數(shù)的45.9%,目前可采儲量采油速度僅為0.77%。4.動態(tài)監(jiān)測資料錄取困難

套管破損對油田開發(fā)造成的危害油水井的套破使油田開發(fā)需要的地層壓力、產(chǎn)液剖面、動液面等資料無法錄取,難以準確掌握地下油水運動規(guī)律,給正常的動態(tài)分析工作帶來困難。5.套管破損后井筒狀況進一步惡化

套管破損對油田開發(fā)造成的危害大部分套破井結垢嚴重,腐蝕加劇,隨著隔采次數(shù)的增多,坐封段逐步下移,生產(chǎn)2-3年后有50%的井無法繼續(xù)坐封生產(chǎn)。近年來隨著斜井套破井數(shù)的不斷增多,隔采難度越來越大,同時套破也給實施壓裂等改造措施帶來了困難。第二部分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套損井數(shù)的增加給油田生產(chǎn)帶來了巨大的危害,為了挖掘套損井潛力,盡力挽回其產(chǎn)能損失,切實提高老油田管理水平,近年來通過加大套損井防治的力度,注重實效,研發(fā)創(chuàng)新,形成了具有隴東油田特色的套損井治理工藝技術系列,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治理效果。

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1、高產(chǎn)井組區(qū)域性陰極保護技術根據(jù)不同的油水井分布特點、腐蝕層深等安裝了深井陽極,采用

100

1500mm高硅鑄鐵多支并聯(lián)作電極,將陽極組裝好整體吊裝下入深度20-150m的低電阻深部水層。平面陽極分布選擇油水井中心位置,并與保護油水井地面間距50m以上,在井組設直流電源,陰極通電點與單井套管連接,通過絕緣法蘭與地面管線隔離,陽極采用地下電纜與深井陽極連接,從而構成保護系統(tǒng)。目前已實現(xiàn)了65個井組243口油水井的保護。較早進行保護的北三區(qū)已初見成效,北三區(qū)主要在98-99年投產(chǎn),其他區(qū)塊同期新投的油井已套破27口,而北三區(qū)未出現(xiàn)一口套破井。

(一)、先期預防技術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2、厚壁套管技術套管在井下除承受著各種腐蝕介質(zhì)的腐蝕外,還承受著內(nèi)外壓力。當腐蝕坑洞達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壓力作用而穿透,也就有一個“穿透壁厚”。對厚壁套管和薄壁套管而言,在同一時間段同一區(qū)塊腐蝕速度大致相同,但因“穿透壁厚”在薄壁套管中所占百分比遠比厚壁套管大,故增大壁厚對延長套管使用壽命是有效的。目前新井在下部500-600m采用壁厚Φ139.7

10.54mm的加厚套管(其余壁厚仍采用7.72mm),通過增加套管壁厚,達到延長套管使用壽命的目的。1998年以來共下井319口,初步取得較好的效果,98-99年下井的10口井至今正常生產(chǎn),但同期下井的834口普通套管井已有27口井套破。(一)、先期預防技術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3、新井綜合防腐技術1993年試驗的2口井(新南29-22、新華38-13)應用液體環(huán)氧瀝青外涂層,壽命是普通井的2倍,在此基礎上試驗推廣了環(huán)氧冷纏帶防腐技術,環(huán)氧冷纏帶絕緣強度、防腐層質(zhì)量均高于環(huán)氧瀝青涂層。新井采取“鋅陽極環(huán)氧纏帶+PC-400內(nèi)涂層”綜合防腐,即:分環(huán)氧冷纏帶、手鐲式鋅陽極短節(jié)、套管內(nèi)涂PC-400涂層三個環(huán)節(jié)實施保護措施。外纏防腐層可隔絕腐蝕介質(zhì),耐酸堿鹽腐蝕,同時兼有良好的機械性能,降低了裸露金屬面積;鋅合金陽極可提供穩(wěn)定的保護電流,補充保護防腐層針孔、大鉗咬傷和地層磨損等施工中造成的損傷。環(huán)氧冷纏帶及鋅陽極安裝工藝流程為:(一)、先期預防技術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環(huán)氧冷纏帶:套管除銹→涂底漆→纏繞→涂面漆→干燥→檢測鋅陽極:陽極安裝→表面處理→液體底漆→裝入陽極→裝固定鎖緊卡→定位→表面打磨→密封→檢測現(xiàn)場在井口至1000米使用環(huán)氧冷纏帶套管,并間隔150米增下鋅陽極,在1000米以下使用內(nèi)涂PC-400涂層,提高套管抵抗洛河水及地層水的電化學腐蝕,2002年以來共在240口井上應用。

A陽極組裝圖

B鋅陽極+冷纏帶完井圖

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4、堿性緩蝕技術加堿防腐的原理是將原油、地層水中能引起PH值降低而產(chǎn)生“酸性腐蝕”的物質(zhì)如CO2、H2S等除去,從而達到防腐的目的。2002年3月開始在現(xiàn)場試驗,所有加藥井采出液中CO2、H2S含量下降,說明抑制了酸性腐蝕。但是為了防止單純的堿性物質(zhì)下井后易產(chǎn)生的結垢問題,對配方進行了改進,以有機胺與無機PH調(diào)節(jié)劑代替NaOH,使PH穩(wěn)定緩慢上升,同時防止結垢。(一)、先期預防技術元城作業(yè)區(qū)加堿防腐效果統(tǒng)計表

井號日產(chǎn)水(m3)腐蝕部位加藥時間日加藥量(kg)加藥前腐蝕物含量(mg/L)加藥后腐蝕物含量(mg/L)CO2H2SCO2H2S慶414.73全井2002.3.2223.6572.338.710.20元西3-32.34全井2002.3.2211.750.9>50.019.325.4元西4-114.37下部油管桿2002.3.2271.85120.7>50.015.79.9元西6-36.12全井2002.3.2230.688.443.724.55.5元西6-47.31全井2002.3.2236.5596.131.927.40元西6-612.09全井2002.3.2260.458040.86.710.8元東7-82.96下部油管桿2002.3.2214.823.5>50.0018.4元10-212.45下部油管桿2002.3.2212.2538.744.65.57元西4-47.48尾管2002.3.2237.485.4>50.012.223.7元東6-170.91尾管2002.3.224.5520.629.92.30元東6-5116.22全井2002.3.2221.116>50.0027.6元西6-55.09全井2002.3.2225.45199.2>50.022.818.1元西5-45.73全井2002.3.2228.65199.2>50.014.922.7合計87.8

439

隔水采油技術是采用井下封隔器將油層及上部出水套損段隔開,以維持油井正常生產(chǎn),是現(xiàn)場常用特別是套破初期最經(jīng)濟最有效的恢復產(chǎn)能的一種常規(guī)治理措施。目前隴東油田采用的封隔器主要有Y211-114、Y111-114、長壽命防倒灌封隔器、Y341-114型封隔器,分別采取了五種隔采工藝技術,坐封隔采生產(chǎn)73口,日產(chǎn)油量168.87t,年產(chǎn)油5×104t。

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二)常規(guī)隔采治理技術(1)新型隔采工藝試驗

Y341-114型封隔器+伸縮節(jié)隔采管柱該管柱是在泵與水力壓縮式封隔器之間增加了一套伸縮節(jié),將生產(chǎn)過程的交變載荷通過伸縮節(jié)來消除,使下部封隔器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從而提高了封隔器的密封性能,延長了其坐封的有效期。目前現(xiàn)場應用16口井,坐封成功率88.9%,平均單井日產(chǎn)油2.47噸,平均坐封周期達285天,減少了頻繁換封作業(yè)的工作量。12341.伸縮節(jié)2.水層3.封隔器4.坐封凡爾

Y341-114型封隔器+伸縮節(jié)的隔采管柱12341.抽油桿2.深井泵3.插管4.油層長壽命防倒灌工具隔采管柱

長壽命防倒灌工具隔采管柱該管柱是由防倒灌凡爾、封隔器密封管總成、丟手接頭等組成。采油過程中的管柱交變載荷靠插管的上下活動消除,作業(yè)時只需起出上部抽管將插管抽出,無需動封隔器,同時也可防止洛河水倒灌油層,目前正常生產(chǎn)13口井,平均單井產(chǎn)油2.18t。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2)配套工藝技術●井筒凈化處理技術徹底清理井筒是坐封成功的關鍵,但油井套破后,井筒結垢、腐蝕加劇,使井筒處理難度大大增加。針對套損井的井況特點,采用“通井、洗井、酸浸、磨鉆”等井筒處理技術,同時利用封隔器找漏、工程測井等技術找出比較準確的破損段,為隔采的成功和隔采后正常生產(chǎn)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二)常規(guī)隔采治理技術刮垢刀(細扣)刮垢刀(粗扣)系列刮垢刀刮垢刀使用情況統(tǒng)計表序號井號措施日期結垢情況刮垢情況節(jié)約費用(萬元)1北65-13.21尾管上結垢厚8-9mm,φ118mm通井規(guī)1264m遇阻用φ113、119mm刮垢刀刮至1515m2.12南8-143.17井筒1345米以下結垢堵死用116mm磨鞋磨至人工井底后用119mm刮垢刀刮至1502m1.83華41-125.15尾管外壁結垢2-3mm,內(nèi)壁結垢5mm。113mm刮垢刀刮至1176.60m1.54樊11-44.12支封垢卡,花管以下油管結垢2-4mm。用φ113、119mm刮垢刀刮至1901m2.35中229-24.9尾管外壁結垢約4-5mm。通井1153.74m遇阻用φ113、119mm刮垢刀刮至1451.50m2.16北206-34.12磨鉆至1483,通井1411m遇阻用119mm刮垢刀刮至1483.36m1.77華11-275.2尾管外壁結垢約4-5mm。通井1280m遇阻用113mm刮垢刀刮至1489.36m2.38華32-913.11尾管垢厚4-5mm,通井1193m遇阻用113mm刮垢刀刮至1435.361.8合計

15.6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調(diào)整座封段選擇思路套管腐蝕破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高產(chǎn)水層大量出水才能影響到油井的正常生產(chǎn),以往根據(jù)工程測井圖在射孔段以上50-100m內(nèi)下封隔器座封隔采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一位置因長期處于積水段,內(nèi)腐蝕嚴重,加之井斜較大座封效果較差。在深入分析測井綜合圖、固井聲幅圖、工程測井圖的基礎上,結合水型分析結果,與可能出水層段(洛河、直羅、延安組高滲水層)水型對比,綜合泥巖段、固井質(zhì)量及井溫異常資料,采取排除法,判斷主要出水層段,在其下部優(yōu)選座封位置。現(xiàn)場對12口井優(yōu)選座封位置并輔助油層改造,治理后日增油39.7t,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效果。(二)常規(guī)隔采治理技術(3)實施效果

2000年以來共實施套損井隔采治理367井次,有效率87.7%,平均單井日增油2.16t,累計增油9.31×104t。其中2003年1-8月份實施37井次,有效率86.5%,平均單井日增產(chǎn)油2.31t,累計增油1.53×104t。

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2003年不同坐封工具現(xiàn)場應用效果統(tǒng)計表

類型隔采正常井數(shù)隔采井次累計日產(chǎn)油水平平均單井日產(chǎn)油總井次有效井次有效率增油Y211-11422131184.6643449.232.24Y111-11431171588.2632775.372.43軌封+支封146583.3227931.652.26Y341-114+伸縮節(jié)2

5.082.54長壽命防倒灌工具4111002437.541.89合計73373286.515283168.872.31(二)常規(guī)隔采治理技術1998-2003年隔采周期對比圖1996-2003年隔采井增油量對比圖1、大修側(cè)鉆技術98年隴東油田在2口井上進行了開窗側(cè)鉆技術試驗,成功1口。由于該工藝技術要求高,施工風險大,占井時間長,并且由于開窗造斜井眼直徑較小(

101.6mm),增大了生產(chǎn)過程中井筒管理和措施作業(yè)的難度,98年以后再未進行過該項試驗。2002年在隴東油田開展了取套大修側(cè)鉆技術試驗,其施工程序為:先將原井內(nèi)一部分套管取出,然后在原井裸眼段一定深度利用造斜工具按照預定的方位側(cè)鉆,重新鉆出新井眼,根據(jù)設計的井眼軌跡中靶,下入5〃1/2套管固井。該工藝具有利用原井場、不新增占地面積、不需要重新鋪設地面管線、不影響原井網(wǎng)部署和和開發(fā)方案的優(yōu)點。對于套損井治理、恢復產(chǎn)能效果明顯,是隴東油田繼隔采、更新、下小套治理套損井工藝的又一次進步。

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1)、大修側(cè)鉆選井條件及基本要求①、套管破損嚴重,無法進行隔采等常規(guī)工藝治理的井。②、套破前產(chǎn)量較高,預計側(cè)鉆后能獲得較好產(chǎn)量。③、注采井網(wǎng)相對完好,剩余油富集,分布規(guī)律清楚的區(qū)塊。④、原井眼井下技術狀況,井筒內(nèi)有無落物、落物數(shù)量、魚頂位置等情況清楚。(2)、大修側(cè)鉆井的施工①、爆炸切割套管。根據(jù)測得的卡點深度,結合水泥返高,確定出套管卡點準確位置,在卡點以上10-20m之內(nèi)進行爆破切割,起出切割點以上套管。②、打懸空水泥塞。為防止后期鉆進過程中老井眼漏失、井涌等的影響,在切割點以上打懸空水泥塞,同時為側(cè)鉆造斜提供支撐點。③、側(cè)鉆。二開造斜是整個工藝的核心和難點,先下入直井段鉆具鉆水泥塞鉆至造斜深度,然后改換造斜段鉆具,按設計要求造斜側(cè)鉆。(三)大修治理技術

(3)、拔套取套技術老井中原始水泥返高已不能真實反映目前套管的卡點位置,現(xiàn)場根據(jù)拔管機上提負荷及伸長量計算套管準確的卡點深度,在卡點以上10-20m范圍內(nèi)確定切割位置(避開接箍),同時給套管柱加一定的上提力,然后進行爆炸切割施工,使卡點以上的套管順利起出地面,華27井應用爆炸切割技術成功的拔出套管960m。有些井由于地層坍塌、膨脹使得套管卡點上移,切割后套管難以拔出。因此在進行切割拔套的同時,試驗了套銑取套,高效銑鞋磨套技術。元側(cè)6-7井套銑2次取套220m,用了兩天時間,又用磨鞋磨套一天半時間,磨套30m,為今后取套提供了新的思路。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城7井拔出套管城7井拔出套管華27井第71根拔出套管華27井第72根拔出套管華27井拔出套管表面城7井第11根拔出套管圖是城7、華27井拔出的套管照片。城7井內(nèi)外腐蝕都較為嚴重,共拔出271.35m,其余套管腐蝕嚴重未拔出。華27井共拔出套管960m,拔出的套管內(nèi)外腐蝕都不算很嚴重,但在第71根套管上有一直徑約1.5cm的穿孔,第72根套管接箍處有一豁口,對應層位為洛河層。(4)、固井技術配套固井質(zhì)量的好壞決定著油井能否正常生產(chǎn),針對底水油藏下部底水較厚固井難度大的問題,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技術,對提高管外水泥(尤其是二界面)的封固質(zhì)量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固井質(zhì)量明顯好轉(zhuǎn)。①下套管前用大直徑滿眼鉆具對重點井段、目的層充分劃眼,破壞井壁泥餅。②加大泥漿與水泥漿間清水隔離液的用量,由5-10m3增加至15-20m3,對泥餅進行徹底沖刷,清潔井壁。

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③適當控制水泥漿的密度,盡可能控制在1.85-1.95之間,提高水泥漿的流動性。④采用多扶正器結構,套管鞋至油層以上100-150m每根套管加下扶正器,保持套管居中,在施工中上下活動及轉(zhuǎn)動套管柱,力求提高膠結質(zhì)量和防止水泥竄槽。⑤加大水泥封固段,水泥返高由洛河層以下20-30m提高至洛河層以上100-150m,以保持對目的層段足夠的回壓。⑥分段采用不同凝固時間及不同比重的水泥漿,以解決水泥漿失重問題。一是注入兩凝水泥,以消除水泥漿失重影響,二是目的層以上200-300m至洛河層以上100-150m采用粉煤灰低密度緩凝水泥漿體系。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5)、泥漿體系優(yōu)化泥漿的主要作用是清洗井底,攜帶巖屑,冷卻和潤滑鉆頭及鉆柱,形成泥餅,保護井壁等,現(xiàn)場根據(jù)不同地層情況選擇不同的鉆井液體系,隴東油田鉆井液體系為:①上部環(huán)河、洛河、安定組鉆井液為低固相聚合物體系,基本配方為KPAM、FL-1、白土、潤滑劑,視鉆進情況不斷補充聚合物,保持聚合物濃度,提高體系抑制性和潤滑性。②直羅至油層頂部地層穩(wěn)定性差,易水化分散、膨脹造成井壁坍塌、起下鉆遇阻、電測困難等復雜事故,因此該段以防塌為主,將鉆井液調(diào)整為強抑制防塌鉆井液體系。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③油層段:以保護油氣層為目的,采用低分子、低失水鉆井液體系,盡量避免使用大分子聚合物,并保持鉆井液適當堿度。在鉆井液維護方面加強固控,控制含砂量,嚴控失水,使泥餅薄而韌、光滑,調(diào)整好鉆井液的潤滑防卡性能,防止卡鉆。④完井段:逐漸加入4%白土,轉(zhuǎn)化為低固相聚合物鉆井液體系,加白土后循環(huán)均勻,并將粘度提至30-40秒,同時加入潤滑劑使泥餅光滑,減小摩阻,保證電測施工順利進行?,F(xiàn)場施工中嚴格按地層性質(zhì)選擇合理的泥漿配方,同時加強對泥漿的性能監(jiān)測,減小泥漿對油層的污染。鉆開油層后,泥漿比重嚴格控制在1.03-1.04,粘度30-36秒,失水控制在7ml以內(nèi);縮短完井電測、下套管固井時間,浸泡時間最長117小時,最短42小時,平均70小時;通過降低帶泵柴油機的轉(zhuǎn)速降低排量、壓力,從而達到保護油層的目的。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6)、井眼軌跡優(yōu)化技術側(cè)鉆井大多數(shù)位于產(chǎn)建叢式井組與更新井之間,要在錯綜復雜的諸多井眼之間“見縫插針”,井眼軌跡的設計難度很大,通過施工前做防碰圖調(diào)整井口坐標,現(xiàn)場加密測斜,提前繞障等方法,保證了安全正常鉆進。井眼軌跡全部采用“直-增-緩降”剖面,百米增斜率控制在6度以內(nèi),降斜率控制在3度/30米以內(nèi),對固井作業(yè)和完井投產(chǎn)等各類措施提供了質(zhì)量保證。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

元側(cè)6-7井井身結構圖

(7)、套管防腐技術配套

采用目前較為先進的環(huán)氧冷纏帶+鋅陽極防腐技術對套管進行先期防腐,延長套管壽命。

(8)、現(xiàn)場應用效果

2002年以來共實施16口井,平均單井日產(chǎn)油3.97t,累計增油8424t。

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序號井號投產(chǎn)日期初期目前累增油量日產(chǎn)液m3/d日產(chǎn)油t/d含水%日產(chǎn)液m3/d日產(chǎn)油t/d含水%(t)1城側(cè)702.10.2615.043.5472.313.623.6868.210682中側(cè)4-1602.12.282.992.3194.263.1114.27693嶺側(cè)21203.1.319.075.1768.117.815.464.313164元側(cè)6-702.12.108.343.1655.46.852.8650.86825元西側(cè)5-603.5.810.957.0922.92.41.1244.64986中側(cè)306-103.6.216.1311.45167.915.517.26697元側(cè)10-1103.5.183.291.9429.98.064.3735.43828嶺側(cè)7203.6.1619.52.1886.722.030.5697539中側(cè)30603.6.187.052.1164.641.254.6486.638510嶺側(cè)261-303.7.66.781.6371.525.961.2694.212411城3-303.7.97.85.32015.217.4942.155612元西側(cè)3-1103.7.128.664.735.48.232.2567.516413元側(cè)10-10103.7.186.242.9843.285.7614.333414嶺側(cè)116-203.8.1612.969.1715.813.039.411495115中側(cè)303-303.9.116.684.5618.76.454.4318.237916嶺側(cè)116-503.9.2113.441.698513.441.698594合計:16口

164.9268.98

214.5163.53

8424隴東油田側(cè)鉆井生產(chǎn)情況統(tǒng)計表2、小套修復技術自94年以來,下小套管修復套損井措施通過不斷試驗、推廣、改進,已成為隴東油田治理套損井的主要手段之一。從在5〃1/2套管中下φ101.6mm無接箍小套管延遲水泥漿固井,發(fā)展到5〃1/2套管中下φ88.9mm和φ101.6mm小套管井口懸掛不固井,在尾端用封隔器在油層頂部坐封完井的隔水采油技術。截止目前油井共下小套65口,開井60口,日產(chǎn)油量154.51t,單井平均2.58t,已累計產(chǎn)油15.1745×104t。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近幾年小套管修復套損井應用情況及效果統(tǒng)計表

項目3〃1/2套管隔采4〃套管隔采固井套管合計油井水井油井水井井數(shù)(口)369201651目前開井數(shù)(口)339181601目前日產(chǎn)油(t)107.9217.5729.02

154.51

單井產(chǎn)油(t/d)3.211.951.61

2.58

累計增油(t)420171993489794

151745

2002年以來小套管井效果統(tǒng)計表

序號井號措施措施前措施后目前日增油量目前累增油量日期(t)(t)

日產(chǎn)液m3/d日產(chǎn)油t/d含水%日產(chǎn)液m3/d日產(chǎn)油t/d含水%

1城6902.5.15200.689615.433.0776.63.6714622南10-1502.6.1932.2010045.979.6975.27.8433443中30702.7.300/4.691.172.41.095274剖16-1002.7.317.581.1292.517.8610.3431.97.8729635北78-102.7.710.40.3496.14.132.88182.710186新嶺5002.7.912.7301009.020.46940.481967樊8-702.7.1029.8010027.474.2581.84.569268南31-1302.9.0700

39.245.7782.75.6313659南10-1202.9.1400

28.653.1986.92.0966010元7-902.9.2600

19.494.8770.65.65129711里5-1102.11.2235.2010016.973.03792.7554812樊東9-1103.4.158.851.1794.216.512.5881.61.4124113華32-9103.3.3100

12.051.0190.11.0121714新中5-2303.5.2010.460.8590.516.132.0285.31.1725415慶10103.7.2613.68010015.846.5351.56.5340516里5-1103.8.1110.54010017.633.0979.43.0916717元東3-1203.8.2021010029.718.1667.78.1626718元東5-603.9.74.9101007.842.1767.52.1748合計:18口227.354.16

344.6374.21

67.8715905(1)固井小套修復技術該技術是在原套損井中下入小尺寸套管,為保證固井質(zhì)量,采用延遲水泥漿固井,措施后再射孔投產(chǎn)。技術的關鍵是固井質(zhì)量,優(yōu)點是套管外腐蝕得到抑制,延長了小套使用壽命,節(jié)省了隔采作業(yè)費用,減輕了隔采失效上部水倒灌對油層造成的傷害,無坐封段的油井也能通過該項技術恢復產(chǎn)能。缺點是一次性投入高(現(xiàn)行價每口井110萬元)、風險大(套管封固不好無法彌補)、井眼小日常管理和增產(chǎn)措施受到影響。94-97年共實施固井小套措施21口(水井1口),20口油井小套一次性投入費用1725萬元,目前油井正常生產(chǎn)18口,日產(chǎn)油29.02t,累計產(chǎn)油83993t。原油價格按1138元/噸,操作成本按330元/噸計,投入產(chǎn)出比已達1:3.93。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2)φ88.9mm小套管不固井修復技術工藝原理:在φ139.7mm套管(內(nèi)徑為φ124.26mm)內(nèi)下入φ88.9mm小套管柱,下接封隔器+定壓球座,封隔器下至坐封位置,投球用泵車打壓坐封后,球座掉入井內(nèi),實現(xiàn)封隔上部套管破損段,再下入小套專用泵(無襯套泵)+φ60.3mm管柱(內(nèi)徑為φ50.8mm)進行生產(chǎn),恢復下部油層的正常開采。99年以后封隔器采用旋轉(zhuǎn)上提管柱即可解封的Y341-114型,替代了以前靠鉆磨解封的雙向卡瓦封隔器。(3)φ101.6mm無接箍套管不固井修復技術受φ88.9mm套管修復工藝啟示,研制應用了φ101.6mm無接箍套管不固井修復技術,其工藝原理與與φ88.9mm套管修復工藝基本相同。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φ88.9mm小套修復后井身結構

φ88.9mm小套投產(chǎn)后井身結構

這兩項不固井修復技術與固井修復技術相比:一是一次性投入少,每口井費用為50萬元;二是風險較小,封隔器失效可起出更換,油層水淹小套可起出再利用。缺點是小套管受內(nèi)外腐蝕嚴重,封隔器易失效,里5-11井3年內(nèi)因小套管腐蝕穿孔更換坐封3次。截止目前應用這兩項技術共修復套損井45口,已累計產(chǎn)油61951t,投入費用2220萬元,投入產(chǎn)出比1:1.65。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4)配套防腐措施針對小套管井腐蝕速度快的現(xiàn)狀,采用了內(nèi)外防腐、防垢、表面滲氮等綜合防腐措施:一是在下小套(不固井)座封前將5-6%的高濃度JX油井緩蝕劑與0.2%的SJ-66殺菌劑混合后替入套管環(huán)空之間,并在完井后定期補充(30Kg/15天),減緩小套管外的腐蝕。并在下泵前,在井底投加30-60根固體防腐棒,靠其自然溶解,在小套管動液面以下的內(nèi)壁形成一層保護膜,實現(xiàn)小套管井內(nèi)外防腐。套損井防治技術研究應用及取得的成效(三)大修治理技術二是根據(jù)垢下腐蝕機理,在結垢區(qū)內(nèi)外形成氧濃差使套管腐蝕加劇。下小套管完井前,投加一定量的防垢塊,在以后的生產(chǎn)過程中,防垢塊在井筒內(nèi)自然緩慢溶解,在濃度差下向射孔段擴散并隨油流流動,在小套管動液面以下的內(nèi)壁形成一層保護膜,擾亂垢物生成的環(huán)境及條件,阻止垢物生成,從而防止了垢下腐蝕。三是小套管深度滲氮技術。滲氮鋼室內(nèi)試驗表明,抗腐蝕性是J-55鋼的3-4倍,目前已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