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安徽省滁州市新銳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春季第一次階段考試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1.商代青銅禮器的裝飾花紋充溢了神奇性、幻想性和威懾性;西周中期以后,青銅禮器在裝飾上多接受幾何形花紋,追求高雅、樸實的美。這一變更反映出()A.周代青銅制造技藝已起先衰退 B.青銅器的功用發(fā)生了重大變更C.觀念形態(tài)從重神事轉向重人事 D.父子相襲的工官制度遭到破壞2.商人自稱“受命于天、天命恒?!?。周人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輔”“敬德保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的新的天命觀,構建了一條“民意——有德——天命”的政權合法性、“革命”合法性的證明邏輯。商到周天命觀的變更反映了()A.國家治理不再借助神權 B.統(tǒng)治階級的自我約束 C.君主利用民意加強集權 D.商朝制度被西周拋棄 3.從血緣意義上說,受到祭祀的祖先應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們在祭祀祖先時,祖先已不單純具有血緣上的意義。如出身于“夷狄”地區(qū)的舜與文王,因為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合乎“中國”的規(guī)范,也成為公認的圣人,受到祭祀。這一變更()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壞 B.推動禮樂制度的世俗化
C.有助于華夏民族的發(fā)展 D.加速王權與族權的分別4.西周把嫡長子以外的諸子稱為別子,規(guī)定“別子為祖”,讓他們另外去建立一個宗族系統(tǒng),使其與地位尊貴的嫡長子區(qū)分開來。其主要目的是()A.擴大周朝的疆域B.保障皇位的世襲C.確保周天子權威D.實現“家國一體”5.錢穆先生指出“中國版圖的恢廓,蓋自秦時己奠其規(guī)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專制。然按實而論,秦人初創(chuàng)中國統(tǒng)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為當時事勢所需,實未可一一深非也?!逼溆^點意在說明()A.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圖基礎 B.郡縣制不利于實現君主集權C.中心集權體制具有合理性 D.專制暴政與秦朝的滅亡無關6.費正清在《劍橋中國秦漢史》中說:“它在質和量的方面大大地變更了中國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為‘革命’,雖然這‘革命’是從上面推行,而不是從下面推動的。這個成就,并沒有由反秦的農夫起義造成的政權所轉移,它才是古代中國的真正革命?!边@場革命(
)A.極大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有效解決君主專制的決策弊端
C.持續(xù)了貴族血緣政治的傳統(tǒng)D.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7.監(jiān)察官員由起先泛泛地“察舉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違失者舉之”,逐步發(fā)展到“糾舉百僚,推鞫獄訟”,甚至不但察舉各級官吏作奸犯科事務,還受詔參加司法審判、監(jiān)軍、監(jiān)財、監(jiān)試等。這反映了監(jiān)察制度()A.功能增加和職責范圍的擴大 B.消退了威逼政權的潛在因素C.導致官僚階層相互傾軋加劇 D.在百官之中處于超然的地位8.在推翻秦朝的斗爭中,表現最激烈的是戰(zhàn)國末期在原諸侯國領地上的楚,其次是齊、趙,再次是韓、魏、燕,至于關中的秦地則沒有發(fā)生反秦暴動。對此的合理說明是()A.楚齊趙三地的農耕經濟領先關中 B.各地對秦文化的認同存在較大差異C.東方六國推行郡縣制的時間不一 D.秦朝在各地實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9.漢武帝通過察舉制度的實施,構建起研習懦經、崇尚教化、執(zhí)行統(tǒng)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隊伍。兩漢的統(tǒng)治持續(xù)四個多世紀,其鼎盛時期人口達到5900多萬。這說明()A.人才選拔制度的完善 B.政府治理實力的提升C.輕徭薄賦政策的推行 D.重農抑商政策的強化10.被孟子稱為“賤丈夫”的民間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場上去交易。他們只能在野外找個土崗,“以左右望”,獲得利益。后來,民間商人向政府納過稅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場上進行交易了。這一變更反映了()A.政府放棄重農抑商政策 B.民間商人推動商業(yè)市鎮(zhèn)崛起C.政府不再監(jiān)管商業(yè)活動 D.民間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11.某學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起先瓦解,當時鐵農具和牛耕還沒有出現;戰(zhàn)國中期,井田制的變革已經完成,此后鐵農具起先大量運用,牛耕只在個別地方運用。由此可知,該學者認為(
)A.井田制的瓦解是鐵犁牛耕出現的前提條件B.鐵犁牛耕的運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緣由
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經確立D.經濟制度滯后于政治體制的變革12.戰(zhàn)國時期,越王勾踐曾下令,孕婦臨產時官府派醫(yī)生看護,生男孩賞兩壺酒一條狗,生女孩賞兩壺酒一頭豬,一胎生三孩派給乳母,一胎生兩孩供應口糧。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A.兩性地位日趨同等的現實
B.諸侯重視農業(yè),富國強兵的要求C.儒家“仁政”思想漸漸被接受
D.諸侯注意人口與資源的協(xié)調發(fā)展13.《齊民要術》卷一《耕田》對耕耱技術有具體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細”,即要求所耕犁條不能太寬,寬了就耕不深,耕不細。其次,要求依據墑情(土壤濕度狀況)確定耕作時間。再次,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時而定。材料反映中國古代農業(yè)()A.因時耕作,集體勞動B.分工細致,技術先進C.重視農時,精耕細作D.男耕女織,自給自足14.春秋時期,齊國不僅提倡“桑麻植于野”,而且還要求住宅庭院的四周只能種桑樹,若種其他雜樹,官府就會以妨害養(yǎng)蠶為由,加以禁止或治罪。這主要源于()A.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B(tài).手工紡織關乎政府收入C.紡織業(yè)是立國的基礎D.官府壟斷紡織業(yè)的須要15.戰(zhàn)國時期,秦國攻伐魏國后,把孔氏家族遷到南陽。之后,他們大規(guī)模地經營冶鑄業(yè),開拓魚塘養(yǎng)魚,常常游訪諸侯,借此獲得經商發(fā)財的便利,博得了游閑公子、樂施好賜的美名。材料說明白()A.商人勢力過大危及政權統(tǒng)治 B.多樣化經營已成為普遍現象C.巨商大賈顛覆社會等級秩序 D.戰(zhàn)國時期的工商業(yè)有所發(fā)展16.秦朝的《工律》規(guī)定,“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廣夾(狹)亦必等”,還規(guī)定由官府有關機構校正衡器的權、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應當校正一次。這些規(guī)定()A.為秦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B.體現對商業(yè)活動的重視C.有利于各地區(qū)經濟溝通D.標記統(tǒng)一國內市場形成17.西漢時期的大司農桑弘羊為鹽鐵官營辯護時說,豪強大家“采鐵石鼓鑄、煮海為鹽”,“聚眾或至千余人”,易“成奸偽之業(yè)”,給國家?guī)淼満Α2牧现饕从沉?)A.大一統(tǒng)是鹽鐵官營的政治前提B.增加收入是鹽鐵官營的重要目的C.經濟限制基于政治安定的考量D.打擊豪強是歷代王朝的政治訴求18.漢代農業(yè)生產效益不高,農夫在省吃儉用的狀況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時據記載,漢代實行全國皆兵,男子20歲成丁,可以獨立耕種和服役,但要到23歲才起先服兵役,期限一年。這反映了漢代()A.生產力水平低下 B.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C.邊疆不穩(wěn)戰(zhàn)事頻繁 D.制度蘊含經濟和道德的考量19.在《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可以看到,有的耕農欠政府債,有的需向政府借器物運用,有的則淪為雇農、佃農等依附農夫,也有個別的自耕農可以上升為地主,他們擁有“臣妾、衣服、畜產”。這說明自耕農()A.對地主有肯定的人身依附關系B.受到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C.無獨立戶籍且需擔當賦稅徭役D.地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20.《禮記?樂記》中說:“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這表明禮樂制度()A.使封建等級觀念趨向弱化 B.利于分封制的確立和完善C.具有和諧社會關系的作用 D.導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21.有學者認為《夏小正》記載每月的物候、氣象、星象和有關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歷法記錄。又有學者認為,《夏小正》是成書于戰(zhàn)國的農業(yè)著作,篇中涉及蠶桑、畜牧、漁獵、采集活動。對《夏小正》的相識說明()A.考古資料匱乏致使史學無法結論 B.年頭久遠導致歷史相識模糊C.階級立場不同導致探討結論不同 D.歷史視角影響歷史相識差異22.春秋晚期,孔子(前551-前479年)的弟子們因政治主見分歧而分化成兩個陣營:以顏回等為代表的德治派認為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見以周禮為手段重建社會秩序;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認為政治應高于道德,主見打破禮制束縛,進行徹底的社會變革。這表明(
)A.不同政見的爭辯豐富了儒學的思想內容 B.政治形勢的深刻變更影響了儒學的發(fā)展
C.儒家與法家的爭鳴導致了儒家學派分化 D.儒家學派起先主動借鑒其他學派的思想23.“天人合一”的觀念最早是莊子闡述,關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意的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漢代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種,它把自然之天擬人化,認為天有意志,能監(jiān)視人間,并依據君主德行的好壞賜?;蚪禐?。這說明()A.儒家思想在借鑒中不斷創(chuàng)新B.黃老之學被漢代統(tǒng)治者接受C.儒、道的發(fā)展趨勢漸漸合流D.儒家始終關注天與人的關系24.西漢?;韬睿h武帝之孫劉賀)基葬被選人2024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覺,下圖是基中發(fā)據出的兩枚印章。除此之外,該基還出土了數量驚人和做工精致的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紡織品、陶瓷器等寶貴文物,以及大量竹簡、木牌。對此相識正確的是()A.從圖上文物字體可見篆體應是當時的主流通行字體B.該墓葬出土的精致器皿應大多出自官營手工業(yè)C.從墓葬的規(guī)格可推知當時諸侯國對中心集權威逼巨大D.該墓葬的竹筒木牘有可能記載著儒家和道教的思想精髓二、非選擇題:25題25分,26題12分,27題15分,共52分。25.(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家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關系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特別圖書體裁,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流傳至今的家譜至少仍有三萬多種,其內容之豐,價值之高,很值得我們今日去了解與相識?!半[惡揚善”是修寨家譜的一條基本原則。材料二在現代的僑鄉(xiāng)家譜中,普遍記錄了不同時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時間與緣由、同家鄉(xiāng)故國的聯(lián)系與貢獻等內容。有些還辟有專章、專傳介紹,這就為他們的后裔尋根問祖供應了牢靠的依據,也就更增加了他們對故國家鄉(xiāng)的依戀之情。有人對福建省的家譜資料進行探討,了解到福建移居臺灣的最早記載是兩宋之交的蘇姓……從有關家譜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數、成分、緣由,他們的婚姻狀況、分布特點及與大陸的關系等。材料三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欲考族制組織法,欲考各時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齡,平均壽數,欲考父母兩系遺傳,欲考男女產生兩性比例,欲考誕生率與死亡率比較等多數問題,恐除了族譜家譜外,更無他途可以得資料?!睘榇怂岢鰪V收家譜并對家譜進行探討。(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我國民間重視修訂“家譜”的主要緣由。(6分)簡述家譜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6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現實,分析家譜在當今的作用。(6分)(3)依據上述材料,說說如何辯證地看待家譜的學術價值。(7)26.(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傳統(tǒng)政治制度是一個歷史范疇,但又是一個不斷變更著的上層建筑。除了它那可畏的慣力作用外,還有著歲月對它的修正,使它一天比一天更合乎志向的標準。因此,可以說傳統(tǒng)政治制度行之有效的歷史閱歷,對于我們的政治體制改革,具有參考價值和啟迪作用。因此,那種以為搞現代化就要摒棄傳統(tǒng)的觀點是不對的。事實上,只有把現代化注入傳統(tǒng),改造傳統(tǒng),以形成新的傳統(tǒng),才能保持我們的民族特色,實現真正的現代化?!幾园卒摗吨袊沃贫韧ㄊ贰芬罁牧咸岢鲎约旱南嘧R,并結合中國古代政治史的相關史實進行闡釋。(要求:觀點明確,闡述要史論結合,言之成理。)27.(15分)【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漢代太學興辦的過程中,在博士的任命、學生的招收、教化內容的確定和教學方法的接受各個方面,都形成了相應的制度。作為太學教授的博士官,統(tǒng)一由國家任命,經過嚴格的審查,由于人數少,只出名流學者才能擔當。學生也經過嚴格的選擇,正式學員有公費待遇,需經過專管教化的太常官親自選拔。其他學生自費上學,名額不定,由地方政府選送,條件是“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xiāng)里”。學生在校學習,主要學習儒家的經書,考試及格才能委以官職。
總之,漢代的太學,就是通過各種制度,運用國家行政的力氣,有目的、有安排地培育儒學人才,這是對春秋戰(zhàn)國到漢初四百多年間單純由私學獨撐局面的重大改革。漢代太學的建立,奠定了我國古代社會官學教化發(fā)展的基礎。這不僅在當時促進了學校教化的發(fā)展,而且培育了很多“經明行修”的人才,對后世學校教化的發(fā)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幾悦Y銳《漢代太學考略》1.依據材料和所學學問,概述漢代太學的興辦背景和特點。(9分)2.依據材料和所學學問,評價太學的作用。(6分) 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1.答案:C解析:A,材料展示的是青銅禮器“裝飾花紋”變更,不能說明周代青銅制造技藝起先“衰退”。故A錯誤。B,材料展示的是青銅禮器“裝飾花紋”變更,與青銅器的“功用”無關。故B錯誤。C,依據材料可知,古代青銅禮噐的裝飾花紋從商代的“神奇性、幻想性和威懾性”特征發(fā)展到西周中期的“幾何形花紋,追求高雅、樸實的美”,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一變更出現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觀念從重神事向重人事發(fā)展。故C正確。D,材料展示的是青銅禮器“裝飾花紋”變更,不能說明工官制度遭到了破壞,不再是父子相襲。故D錯誤。2.答案:B解析:略3.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春秋以后,人們在祭祀祖先時,將不具有血緣關系的舜與周文王作為祭祀的對象,這有利于人們形成對華夏祖先的認同,故C項正確?!叭藗冊诩漓胱嫦葧r,祖先已不單純具有血緣上的意義”體現出對宗法制的遵從,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禮樂制度、王權與族權分別的信息,B、D兩項錯誤。4.答案:C解析:把嫡長子以外的諸子稱為別子,讓他們另外建立宗族系統(tǒng),防止別子對天子地位構成威逼,C正確。5.答案:C解析:A.題干所給材料強調的是中心集權制度具有合理性,“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圖基礎”與題干所給材料主旨不符。B.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郡縣制有利于實現君主集權。C.依據題干所給材料可知,人們都指責秦朝專制,但秦人完成了國家統(tǒng)一,秦人也是當時形勢所須要的,不宜有更多的非議,這說明中心集權體制具有合理性。D.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專制暴政導致了秦朝的滅亡。故選:C。6.答案:D解析:“古代中國的真正革命”指秦朝建立的中心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基本模式。秦朝建立的中心集權制度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有利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心集權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故D正確;秦朝建立的中心集權制度加強了對地方的統(tǒng)治,A錯誤;B不符合史實;秦朝打破了貴族血緣政治的傳統(tǒng),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C錯誤。7.答案:A解析:A.題干所給材料中“由起先泛泛地‘察舉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違失者舉之’,逐步發(fā)展到‘糾舉百僚,推鞠獄訟’”表明,古代監(jiān)察制度功能增加和職責范圍擴大。B.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消退了威逼政權的潛在因素”中的“消退了”表述肯定化。C.題干所給材料反映的是監(jiān)察官員職責范圍的擴大,“官僚階層相互傾軋加劇”在題干所給材料中沒有體現。D.“監(jiān)察官員的地位”在題干所給材料中沒有體現。故選:A。8.答案:B解析:A,楚齊趙三地的農耕經濟領先關中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故A錯誤。B,依據材料可知,各地的反秦斗爭的激烈程度存在著地域差異,關中秦地完全沒有反秦暴動,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與各地對秦朝實行的政治、經濟等政策的接受程度不同,對秦的文化認同存在差異有關。故B正確。C,東方六國推行郡縣制的先后,與反秦斗爭沒有干脆關系。故C錯誤。D,秦朝在各地實行不同的政治制度與史實不符。故D錯誤。9.答案:B解析:A.依據材料,反映的是官僚隊伍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不是人才選拔制度的完善,故A錯誤;B.依據材料,漢代統(tǒng)治穩(wěn)定和社會旺盛得益于一支素養(yǎng)高實力強的官僚隊伍,結合所學,說明漢朝政府治理實力有所提升,故B正確;C.依據材料,沒有涉及到輕徭薄賦政策的內容,選項與材料無關,故C錯誤;D.依據材料,沒有涉及到重農抑商政策的內容,選項與材料無關,故D錯誤。10.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古代的基本國策,在整個封建政府始終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監(jiān)管商業(yè)活動,故A、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商業(yè)市鎮(zhèn)的崛起,故B項錯誤;“民間商人向政府納過稅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場上進行交易了”說明民間商人納稅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項正確。11.答案:B解析:鐵犁牛耕的運用,推動私田的開墾,因而推動井田制的瓦解,A項因果關系倒置,故錯誤;由材料可知,學者認為井田制起先瓦解時,鐵農具和牛耕還沒有出現,而井田制瓦解后,鐵農具才起先大量運用,這說明鐵犁牛拼的運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緣由,故B項正確;材料中學者僅說明井田制瓦解與鐵犁牛耕運用的關系,沒有供應關于土地私有制確立的信息,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經濟制度與政治體制的關系,故D項錯誤。12.答案:B解析:兩性地位同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經濟、教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權利,戰(zhàn)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婦女的地位明顯下降,兩性日趨同等的現實與史實不符,材料也沒有涉及到,故A項錯誤;據材料越國的人口政策是為了增加人口總量,從事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農業(yè),實現富國強兵,故B項正確;“仁政”思想在戰(zhàn)國時期沒有被接受,因為它不適應諸侯爭霸的須要,不符合史實,故C項錯誤;人口與資源協(xié)調發(fā)展材料沒有涉及到,故D項錯誤。13.答案:C解析:由材料“犁廉耕細”“依據墑情(土壤濕度狀況)確定耕作時間”“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時而定”可知是對農業(yè)的精耕細作,故C正確;材料未體現集體勞作,故A錯誤;材料未體現農業(yè)的分工,故B錯誤;材料體現的是精耕細作,不是男耕女織,故D錯誤。14.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可知,齊國政府極力提倡桑麻種植,發(fā)展桑麻紡織業(yè),再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先秦時期紡織業(yè)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故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出齊國政府對商業(yè)的看法,無法體現“抑商”,故項錯誤。材料信息只是表明紡織業(yè)對齊國很重要,而紡織業(yè)是立國的基礎材料無從體現,故項錯誤。官營紡織業(yè)與家庭紡織業(yè)并存,“壟斷”這一說法不符合史實,故項錯誤。15.答案:D解析:從材料中遷到南陽的孔氏家族“經營冶鑄業(yè),開拓魚塘養(yǎng)魚”“經商發(fā)財”可以看出,戰(zhàn)國時期的工商業(yè)有所發(fā)展,故D正確。A、B、C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均不符合,故解除。故選:D。16.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秦朝加強中心集權的措施。統(tǒng)一度置衡是在秦統(tǒng)一后,故項錯誤;秦朝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故項錯誤;依據材料“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廣亦必等”可知體現的是統(tǒng)一度量衡,這雖然是秦朝為了鞏固統(tǒng)一實行的措施,但是客觀上打破了春秋戰(zhàn)國度置衡混亂的局面,便于各地區(qū)的經濟溝通,故項正確;材料只反映了統(tǒng)一度量衡,無法反映形成了統(tǒng)一的國內市場,故項錯誤。17.答案:C解析:從材料中的"易'成奸偽之業(yè)',給國家?guī)淼満?來看,桑弘羊為鹽鐵官營辯護主要是從維護政治穩(wěn)定的角度動身的,說明西漢的經濟限制是基于政治安定的考量。故答案為C項。材料沒有涉及鹽鐵官營的前提,解除A項;從材料信息來看,鹽鐵官營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加收入,解除B項;材料只反映了西漢時期打擊豪強的措施,不能說明"是歷代王朝的政治訴求",解除D項。18.答案:D解析:“這”指上一句話即男子23歲才服兵役,“生產力水平低下”呼應第一句即“漢代農業(yè)生產效益不高”,故A項錯誤;漢代兵役制度與加強專制無關,故B項錯誤;材料未體現邊疆的戰(zhàn)事,故C項錯誤;男子23歲才服兵役,考慮的是農業(yè)生產效益不高,“期限一年”,是對農夫的憐憫和愛護,故D項正確。19.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自耕農依靠土地,經濟地位具有極不穩(wěn)定的特征,有可能“淪為雇農、佃農”,也有可能“上升為地主”,故D項正確。古代自耕農不同于佃農,擁有獨立的經濟地位,對地主沒有人身依附關系,也石受地主的剝削壓迫,故解除、兩項。自耕農是封建國家賦稅徭役的主要擔當者,擁有獨立的戶籍,故解除項。20.答案:C解析:材料中意思是說樂可以促使無怨恨,禮制可以導致不爭,禮義可以促使貴賤等級觀念的淡化,樂文同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故C項正確;材料中說禮樂制度促進社會和諧作用,但不是使封建等級觀念趨向弱化,故A項錯誤;材料不是說明禮樂制度對于分封制維護作用,故B項錯誤;官僚政治是戰(zhàn)國時期萌芽出現,此時仍依據分封制實行統(tǒng)治,故D項錯誤。21.答案:D解析:略22.答案:B解析:材料中是儒家的兩大派別的爭辯,不是不同的政見的爭辯,故A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儒家內部分化成兩大派別,顏回等為代表的德治派體現了努力維護周禮,以求等為代表的事功派主見打破禮制束縛,進行徹底的社會變革,說明處于社會的轉型時期,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主見影響儒學分化成不同的派別,故B項正確;材料中并未涉及儒家與法家的爭鳴,故C項錯誤;材料未涉及儒家借鑒其他學派思想,故D項錯誤。23.答案:A解析:材料漢代董仲舒借鑒莊子“天人合一”的觀念,改造儒家思想,反映出儒家思想在借鑒中不斷創(chuàng)新,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出黃老之學在漢代的地位,故B項錯誤;C項出現在魏晉南北朝之后,不符合時間限制,故C項錯誤;儒家主要關注人際關系,故D項錯誤。24.答案:B解析:A.依據題干時間可知,當時流行的字體是隸書,篆體是秦朝的主流通行字體,故A項錯誤;B.依據題干“做工精致的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紡織品、陶瓷器等”,結合所學可知,青銅器是供王室和貴族運用的,而且做工精致是官營手工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子、電子及Γ輻照裝置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機載設備綜合測試臺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石材翻新護理用品合作協(xié)議書
- 建筑力學期末考試B卷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個人貨物運輸協(xié)議模板(2篇)
- 2025年個人房屋設計裝修合同(4篇)
- 2025年五年級體育教師工作總結(5篇)
- 2025年儀器銷售合同標準版本(4篇)
- 2025年五年級語文備課組長工作總結范文(二篇)
- 2025年二手車車輛轉讓合同簡單版(2篇)
- DB43-T 2142-2021學校食堂建設與食品安全管理規(guī)范
- 宏觀利率篇:債券市場研究分析框架
- 橋梁頂升移位改造技術規(guī)范
- 六年級語文(上冊)選擇題集錦
- 介紹人提成方案
- 天津在津居住情況承諾書
- PHOTOSHOP教案 學習資料
- 初中數學教學“教-學-評”一體化研究
- 2012年安徽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文檔
- 《游戲界面設計專題實踐》課件-知識點5:圖標繪制準備與繪制步驟
- 自動扶梯安裝過程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