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畢業(yè)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本畢業(yè)論文作者完全了解學校有關保障、使用畢業(yè)論文的規(guī)定,同意學校保留并向有關畢業(yè)論文管理部門或機構送交畢業(yè)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允許畢業(yè)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評選機構將本畢業(yè)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nèi)容編入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和匯編本畢業(yè)論文。本畢業(yè)論文屬于1、保密囗,在10年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2、不保密囗。(請在以上相應方框內(nèi)打“√”)作者簽名:20年月日導師簽名:20年月日
論刑事辯護制度的價值摘要:完善的刑事辯護制度乃法治和現(xiàn)代文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刑事辯護作為法治社會中的明珠,探究刑事辯護制度的種種環(huán)節(jié)和淵源,對比中外的刑事辯護制度,把實體法和程序法結(jié)合起來,探討刑事辯護制度在實踐中的作用。探討刑事辯護制度的價值,如何更高效為民地實現(xiàn)刑事辯論制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法律的溫暖。關鍵詞:刑事辯護制度;刑事訴訟;法治。
TheValueofCriminalDefenceAbstract:Awell-organisedsystemofcriminaldefenceisoneofthecornerstonesoftheruleoflawandmoderncivilisation.CriminalDefenceisthepearloftheruleoflaw.Thisthesisprofoundlyillustratestheoriginandgeneralproceduresofcriminaldefence,preciselycomparestherelevantinstrumentsandmechanismsinChinaandotherjurisdictions,andreferstotheobjectsandpurposesofcriminaldefence.Thethesisfurtherdiscussesthemethodologiesofthebettermentsofcurrentrulesandpracticesonthebasisofservingpeoplewithjusticeandcare.Keywords:Criminaldefence,CriminalLawsuit,theruleoflaw.
目錄第1章 緒論 7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71.1.1研究背景 71.1.2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81.2 課題研究方法和內(nèi)容 81.2.1 研究方法 81.2.2研究內(nèi)容 8第2章 域外刑事辯護制度的相關立法及價值 102.1.刑事辯護制度在美國 102.2刑事辯護制度在德國 12第3章我國刑事辯護制度的相關立法及取向 143.1.我國相關立法歷程 143.2.刑事辯護制度對實體法的作用 143.2.1.實體法中對犯罪人的保護 143.2.2.刑事辯護制度在實體法以外的作用 153.3.刑事辯護制度對程序法的作用 153.4.刑事辯護制度對實現(xiàn)實體法和程序法有機統(tǒng)一的作用 16第4章堅持刑事辯論制度的價值 174.1.刑事辯護制度來自司法機關的挑戰(zhàn)——以聶樹斌案為例 174.2.刑事辯護制度來自人民群眾的挑戰(zhàn)——以藥家鑫案為例 194.3刑事辯護制度發(fā)揮作用的例子 21第5章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刑事辯護制度的價值 235.1要處理好上層建筑與刑事辯護制度的關系 235.2要實質(zhì)化刑事辯護制度 235.3要實現(xiàn)刑事辯護制度全覆蓋 24第6章結(jié)語 25參考文獻: 26致謝 27
緒論研究背景和意義1.1.1研究背景自1980年《刑事訴訟法》實施以來,我國刑事訴訟法治已歷經(jīng)了四十年風雨征程。四十年來,刑事訴訟法治在人權保障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權、財產(chǎn)權、辯護權等權利的保障程度逐漸提升;四十年來,刑事訴訟法制愈發(fā)科學化、精細化,建成了以刑事訴訟法法典為主體,以司法解釋、司法解釋性文件、辦案機關工作規(guī)范為補充的規(guī)范體系,實現(xiàn)了刑事執(zhí)法的“有法可依”;四十年來,刑事訴訟法穩(wěn)健運行,依法辦案、保障人權等觀念深入人心,辦案人員依法辦案的意識與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有法必依”的要求基本實現(xiàn)。隨著我國社會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不斷深入,刑事審判制度也不斷發(fā)展,刑事審判案件數(shù)量在增加的同時,在每一次審判中,刑事案件被告人的合法正當權益未得到有效保護的事情,仍然時有發(fā)生。一方面,受過去中華法系和傳統(tǒng)封建思想殘余的影響,“為什么要為壞人辯護”的思想,在群眾的心中根深蒂固,從而容易形成輿論,干擾司法機關運作,干擾審判工作的正常開展與運行;另一方面,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刑事審判的工作,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既要合法,依法開展工作,也要把法治和德治相結(jié)合,實現(xiàn)依法治國和社會效益有機統(tǒng)一,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法律的溫暖。在2019年10月23日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報告了2014年以來加強刑事審判工作情況。其中在報告第九部分“推進以刑事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事司法制度”中,提到了從2017年開始推行的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制度全覆蓋工作。在現(xiàn)代刑事法律制度中,辯護是刑事訴訟的重要職能之一,刑事訴訟的進行依賴于控訴、辯護、審判三種職能相互作用,共同推動刑事訴訟的進程。在控訴權與審判權共同構成國家司法權的背景下,如何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確保三種職能的均衡協(xié)調(diào),是構建現(xiàn)代、文明、穩(wěn)定的刑事訴訟制度的重要議題。刑事辯護制度是我國刑事訴訟案件中刑事辯護工作開展的原則指導,在審判中心主義的場域下,必須對我國刑事辯護制度再造,使刑事辯護這一動態(tài)司法實踐活動與我國新時期靜態(tài)立法成果相適應,保證我國司法制度建設發(fā)展中公平公正原則以及民主性原則的落實,推動我國司法建設事業(yè)發(fā)展。1.1.2本課題的研究意義本課題研究的是,刑事辯論制度,作為全面依法治國戰(zhàn)略的實現(xiàn)、刑事審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什么是刑事辯論的價值,為什么要堅持刑事辯論制度的價值,以及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刑事辯論制度的價值。課題研究方法和內(nèi)容研究方法在撰寫的過程中,本論文主要運用了下列三種的研究方法:(1)通過查閱文獻,作古今中外的橫向和縱向?qū)Ρ?,形成初步的印象;?)通過查裁判文書網(wǎng)、新聞媒體等,對比過往刑事辯護制度起作用或缺失的情況,作對刑事辯護制度的探討;(3)通過研究學習、分析和研究時政熱點,作出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刑事辯護制度的討論。這三種研究方法,并不是割裂孤立的,而是在文中有機統(tǒng)一起來,為探究刑事辯護制度的價值而服務。1.2.2研究內(nèi)容本文一共5個部分。包括:第一章緒論,包括了背景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刑事辯護制度在外國,包括了大陸法系和海洋法系下的刑事辯護制度的探究;第三章刑事辯護制度的價值,包括在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人的價值、對實體法和程序法價值的探究等;第四章堅持刑事辯護制度的價值,對過去案例中刑事辯護制度起到作用的探究;第五章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刑事辯護制度的價值,包括了數(shù)方面的探究。
域外刑事辯護制度的相關立法及價值2.1.刑事辯護制度在美國美國,是英美法系國家。除少數(shù)州份外,主流是海洋法系。雖然我國的大陸法系色彩比較濃重,但海洋法系下的刑事辯護制度,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美國憲法第六修正案,是著名的美國權利法案的一部分(美國權利法案,即美國憲法前十條修正案的統(tǒng)稱),主要是保障訴訟中被告所應具有的權利。修正案的規(guī)定,在所有刑事訴訟之中,被告都享有以下權利:由犯罪行為發(fā)生地的州和地區(qū)的公正陪審團予以快速和公開的審判的權利,該地區(qū)應事先經(jīng)以法律確定;了解控告的性質(zhì)和理由;與原告證人對質(zhì);以強制程序取得對其有利的證人;并取得律師幫助為其辯護。Inallcriminalprosecutions,theaccusedshallenjoytherighttoaspeedyandpublictrial,byanimpartialjuryoftheStateanddistrictwhereinthecrimeshallhavebeencommitted,whichdistrictshallhavebeenpreviouslyascertainedbylaw,andtobeinformedofthenatureandcauseoftheaccusation;tobeconfrontedwiththewitnessesagainsthim;tohavecompulsoryprocessforobtainingwitnessesinhisfavor,andtohavetheAssistanceofCounselforhisdefence.Inallcriminalprosecutions,theaccusedshallenjoytherighttoaspeedyandpublictrial,byanimpartialjuryoftheStateanddistrictwhereinthecrimeshallhavebeencommitted,whichdistrictshallhavebeenpreviouslyascertainedbylaw,andtobeinformedofthenatureandcauseoftheaccusation;tobeconfrontedwiththewitnessesagainsthim;tohavecompulsoryprocessforobtainingwitnessesinhisfavor,andtohavetheAssistanceofCounselforhisdefence.在美國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要求涉及到了死刑等重刑的案件,才必須要有律師出席,刑事訴訟當中的被告人,如果不是涉及這些重刑案件,則不一定能得到律師為其辯護,被告人的刑事辯護權利,并沒有得到充分保障。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個里程碑式的案件,上訴人克拉倫斯·厄爾·吉迪恩訴監(jiān)獄長路易斯·L.·溫來特,世界數(shù)字圖書館吉迪恩訴溫來特案。1961年6月3日的0:00到8:00間,佛羅里達州巴拿馬市一所名為“港灣球室”的臺球廳,發(fā)生了一起入室盜竊案。當天晚些的時候,憑借這唯一的指證,當?shù)鼐桨焉显V人克拉倫斯·厄爾·吉迪恩訴監(jiān)獄長路易斯·L.·溫來特,世界數(shù)字圖書館吉迪恩走上了法庭,但是因為吉迪恩太窮,請不起律師,于是吉迪恩只好自辯,為其充當自己的“律師”,為自己作出無罪辯護。后來,陪審團做出了有罪判決,吉迪恩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在州監(jiān)獄服刑。吉迪恩在佛羅里達州監(jiān)獄的牢房,親自書寫了一封信,向聯(lián)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訴。他起訴佛羅里達州監(jiān)獄的監(jiān)獄長,溫來特。聯(lián)邦最高法院受理了吉迪恩的上訴,指派了一名在華盛頓特區(qū)非常著名的律師為吉迪恩作辯護,即阿諾德和波特律師事務所旗下的阿貝·福塔斯律師,后來這位律師成為了最高法院的法官。在本案中,聯(lián)邦最高法院法官一致判決,根據(jù)憲法第六修正案,州法院應當為刑事案件中,因貧窮而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被告人提供律師。美國最高法院確認,即使案件不涉及嚴重犯罪(即可能被判處死刑的犯罪),個人也有權得到律師的幫助。吉迪恩在法官拒絕指派律師的情況下,被認定為犯盜竊罪,并被判處了5年的有期徒刑。吉迪恩在監(jiān)獄中沒有放棄,靠自己的努力,發(fā)起了對佛羅里達州監(jiān)獄長的訴訟,要求基于他因為被拒絕指派律師從而導致受到非法監(jiān)禁這一事實,獲得人身保護權令。佛羅里達州高等法院維持了巡回法庭的原判,駁回了吉迪恩的上訴請求。到了1963年,聯(lián)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佛羅里達州法院的判決,吉迪恩獲得無罪釋放,從而確立了要求州法院為刑事案件被告指派律師的原則。當時的美國司法部長羅伯特·F.·肯尼迪認為,這起案件改變了美國司法的歷史進程。在吉迪恩訴溫來特案中,吉迪恩作為一個貧窮的人,對當時的法律知之甚少,受其自身和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其所作的“自辯”,并不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在刑事訴訟程序中起不到實質(zhì)作用,相當于實質(zhì)上被剝奪了在刑事審判程序中的辯護權利,背離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和精神,更有可能導致“同罪不同罰”的情況出現(xiàn)。經(jīng)過這一案后,在美國的每一次刑事訴訟之中,被告人都有權利獲得律師辯護。如果被告人因貧窮等原因,不能為自己聘請律師,則法院有義務指派律師為被告提供刑事辯護,從本質(zhì)上保障了刑事訴訟中被告人獲得辯護的法定權利,補上了刑事訴訟程序的漏洞,完善了美國刑事訴訟中的刑事辯護制度,切實地維護了美國法律制度的權威。中國正在逐步建立刑事辯護“全覆蓋”,爭取讓每一位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人,都能得到刑事辯護。美國多年前也沒有實現(xiàn)辯護,也是逐步建立起來的,體現(xiàn)了切實保障和保護人權,這對當前我國的刑事辯護全覆蓋,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2.2刑事辯護制度在德國德國,是大陸法系國家。在德國,受社會變化和動蕩影響,憲法多次發(fā)生變更,根據(jù)成文憲法及其精神制定的刑事訴訟法也不斷變化,故刑事辯護制度也不斷變化。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德國刑訴法的實踐,主要在魏瑪憲法的指導下進行。但納粹上臺后,出于對專制統(tǒng)治的加強,德國刑事訴訟法被往有利于納粹統(tǒng)治的方向修改,廢止了魏瑪共和國時期建立法治國家的原則。傾巢之下,焉有完卵,法定的刑事訴訟程序被納粹所瓦解,自然也談不上捍衛(wèi)刑事辯護制度。戰(zhàn)后,德國恢復了保障人權的法治原則。現(xiàn)代,刑事辯護制度通過法定的方式,納入到成文的法當中去。憲法與刑事訴訟法關系研究_以英_美_德_日為對象_米鏑德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在下列的數(shù)種情況當中,辯護人是必要的:在邦高等法院、邦法院、參審法院一(即地方法院的一種,由一位法官與兩位陪審員組成,與我國一名審判員和兩名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的現(xiàn)行制度比較相似)進行一審的;案情重大的(德國法學界普遍認為,刑期在6個月至2年者且沒有緩刑);訴訟程序可能導致職業(yè)禁令的;被告已被羈押三個月且在審判前的兩星期不會釋放的;被告未精神病人、殘疾人、不通曉德文的外國人等缺乏訴訟能力的。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40條規(guī)定原文(德文):§140NotwendigeVerteidigung(1)EinFalldernotwendigenVerteidigungliegtvor,wenn 1. zuerwartenist,dassdieHauptverhandlungimerstenRechtszugvordemOberlandesgericht,demLandgerichtoderdemSch?ffengerichtstattfindet; 2. demBeschuldigteneinVerbrechenzurLastgelegtwird; 3. dasVerfahrenzueinemBerufsverbotführenkann; 4. derBeschuldigtenachden§§115,115a,128Absatz1oder§129einemGerichtzurEntscheidungüberHaftodereinstweiligeUnterbringungvorzuführenist; 5. derBeschuldigtesichaufGrundrichterlicherAnordnungodermitrichterlicherGenehmigungineinerAnstaltbefindet; 6. zurVorbereitungeinesGutachtensüberdenpsychischenZustanddesBeschuldigtenseineUnterbringungnach§81inFragekommt; 7. zuerwartenist,dasseinSicherungsverfahrendurchgeführtwird; 8. derbisherigeVerteidigerdurcheineEntscheidungvonderMitwirkungindemVerfahrenausgeschlossenist; 9. demVerletztennachden§§397aund406hAbsatz3und4einRechtsanwaltbeigeordnetwordenist; 10. beieinerrichterlichenVernehmungdieMitwirkungeinesVerteidigersaufGrundderBedeutungderVernehmungzurWahrungderRechtedesBeschuldigtengebotenerscheint; 11. einseh-,h?r-odersprachbehinderterBeschuldigterdieBestellungbeantragt.(2)EinFalldernotwendigenVerteidigungliegtauchvor,wennwegenderSchwerederTat,derSchwerederzuerwartendenRechtsfolgeoderwegenderSchwierigkeitderSach-oderRechtslagedieMitwirkungeinesVerteidigersgebotenerscheintoderwennersichtlichist,dasssichderBeschuldigtenichtselbstverteidigenkann.根據(jù)上述,可知德國的刑事訴訟法,對刑事審判中被告人的辯護能力,作出了初步的保障,從成文的法上,確認被告的合法權益,維護了刑事審判過程中的刑事辯護制度。但是刑罰較輕、刑期較短的,并沒有成文的刑事辯護制度保障。相比之下,我國提出的“刑事辯護全覆蓋”,比德國要更進一步,但是“全覆蓋”,又不像德國那樣,寫入成文的法當中,而是作為目標。我國可考慮在日后,用成文法的方式,把“刑事辯護全覆蓋”,納入到刑訴法當中去。
第3章我國刑事辯護制度的相關立法及取向3.1.我國相關立法歷程我國的刑訴辯護制度,經(jīng)歷了多個階段的發(fā)展。我國刑事辯護制度,始于新中國第一部憲法。1954年憲法中規(guī)定,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雖然當時對個人權利的保障未有很好落實,但仍然為后來刑事訴訟法出臺、為后來的刑事辯護制度奠定了基礎。刑事辯護制度在百廢中待興,卻很快迎來了“左”傾思想抬頭和十年浩劫的打擊,“砸爛公檢法”,私設公堂、濫用酷刑等情況大量存在,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錯案。刑事辯護制度無從談起。隨著“文革”結(jié)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為了“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在上一階段經(jīng)六稿修改仍未能制定實施的刑事訴訟法,終于在1979年呱呱墜地。在新的刑訴法下,刑事辯護制度雖得到初步確立,但立法層面上的不足依然有很多,而實踐又受限于歷史與社會條件,仍有許多不足。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確立,上一階段中的不足逐漸顯露出來。而1996年的刑訴法修訂,向著理性、科學的方向發(fā)展,刑事辯護制度對刑事訴訟的作用得到了加強。伴隨著人權不斷落實、司法工作不斷科學化,刑事辯護制度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在2012年修訂的刑訴法中,個人權利保障不斷深化,刑事辯護制度日趨實質(zhì)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日益深入人心,刑事辯護制度日益實質(zhì)化,作用不斷加強,更是延伸到了審判前認罪認罰從寬的階段。刑事辯護制度四十年來的回顧與展望_陳瑞華3.2.刑事辯護制度對實體法的作用3.2.1.實體法中對犯罪人的保護德國的著名刑法學學家李斯特曾經(jīng)說過,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憲章,也是犯罪人的大憲章。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第一條和第二條,刑法的目的,并不是打擊犯罪,而是為了保護人民。打擊犯罪,只是實現(xiàn)保護人民的根本目的,而打擊犯罪,是刑法實現(xiàn)其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刑法保護國家、社會和個人的法益。刑法,把侵犯法益的行為定為罪,而把對應的制裁定為罰。與善良的法益相對應的是,嚴厲的制裁手段。在現(xiàn)代的我國刑法中,根據(jù)刑法所制定的制裁,是以國家力量為后盾,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涉及到國民的財產(chǎn)、自由甚至生命。正是由于刑罰的嚴厲性,故我國刑法還分別在第三條、第四條和第五條,規(guī)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平等適用刑法原則和罪行相適應原則,從成文的實體法上,保護犯罪人的應有權利。3.2.2.刑事辯護制度對訴訟雙方的作用雖然,刑法的第四條規(guī)定了平等適用刑法原則,是法治原則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刑法當中的體現(xiàn)。但是,紙面上的法律規(guī)范是一回事,嚴峻的社會現(xiàn)實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現(xiàn)實和歷史條件深刻地告訴我們,不平等仍然是嚴重的社會現(xiàn)實。訴訟雙方,處以對抗地位,被告人與起訴人雙方的訴訟地位是平等的,但被告人對自己的行為、行為后果的認識,則往往有所不同。刑事辯護,類似于對抗訴方,站在訴方的對立面,增加了被告一方的分量,使審判的天平,回到公正的方向。為什么要保障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辯護權_張宏偉我國刑法,既禁止絕對不定刑,也不采取絕對確定的法定刑,而是采取了相對確定的法定刑,既要保證一般正義的實現(xiàn),也要保證個別正義的實現(xiàn)。法官在法定幅度內(nèi),享有自由裁量權,而刑事辯護,體現(xiàn)了辯方對案情的再認識,也是對法官的自由裁量權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監(jiān)督和糾偏作用,避免了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受侵害,補充了實體法的不足。3.3.刑事辯護制度對程序法的作用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明確規(guī)定了辯護人的責任,依照事實和法律進行辯護,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辯護權,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基本的訴訟權利,在任何情況中,對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不能剝奪其辯護權。在整個訴訟過程中,被告一方在每一個階段都應享有充分的辯護權。在當前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訴訟程序在訴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而在公正的程序當中,刑事辯護是必不可缺的一環(huán)。在刑事辯護當中,可以分為無罪辯護、罪名辯護、罪數(shù)辯護、量刑辯護和程序性辯護。前面四種辯護,關系到如何使用實體法,或是在實體法的框架內(nèi)進行辯護,最后一種程序性辯護,針對的不是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犯罪造成的社會危害性有多嚴重,而是針對公檢法等辦案機關的辦案行為當中,是否存在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而展開的辯護,例如申請排除非法證據(jù)、申請回避等等,這種辯護,它一方面切實維護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訴訟權利,也通過維護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訴訟權利,來促使法院給予被告人更加適合的實體裁判。在程序性辯護當中,由于辯護人實際上是在尋找辦案機關的不足之處,因而倒逼辦案機關要更重視程序法,更提高對程序法的認識和學習,完善辦案的方式和手法,從而提高自身辦案水平,避免證據(jù)等關鍵部分因不合法而被排除,理清事實,也有利于被告人的正當法益不受侵害。3.4.刑事辯護制度對實現(xiàn)實體法和程序法有機統(tǒng)一的作用如果說,刑法是一顆花種,那么刑事訴訟法,就是雨露和陽光,花種沐浴在陽光之下,享受著雨露的滋潤,那么刑事辯護,就是園丁,細心地照顧著花兒,讓花兒茁壯成長。民間有一句流傳已久的諺語“未見官先打三十”,一方面體現(xiàn)了民間長期以來對畏懼訴訟的認識,另一方面也鮮明地指出了封建社會訴訟的缺陷,人民群眾在訴訟中難以維護自身的權利,使人民群眾不傾向于利用法律和法律途徑調(diào)整法律關系、化解社會矛盾,降低了封建社會法律的公信力,使法治社會建設舉步維艱。不但實體法無法落實,程序法更是束之高閣。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在刑事訴訟中要革除這些陋習、破除落后認識,公檢法等單位應用更陽光的態(tài)度,在訴訟程序中坦然接受刑事辯護制度的挑戰(zhàn),在程序的過程中更好地落實實體法,實現(xiàn)實體法和程序法的有機統(tǒng)一。第4章堅持刑事辯護制度的價值4.1.刑事辯護制度來自司法機關的挑戰(zhàn)——以聶樹斌案為例我國長期以來,在刑事方面重實體輕程序,忽視了刑事訴訟當中刑事辯護的作用。雖然說,多數(shù)情況下,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人都有比較確鑿的證據(jù),公權力是應該保護善良人權益的。但也有少數(shù)情況下,是由于辦案機關急于求成,簡單地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忽視了程序的作用,踐踏了刑事辯護制度,帶來災難性的后果。聶樹斌案,就是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1979年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確定了辯護人的責任,根據(jù)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在聶樹斌案中,面對著偵查過程中的處處缺陷、證據(jù)的種種漏洞,作為辯護律師,張景和在刑事辯護的過程中,并未能針對這些問題,推翻證供,實現(xiàn)“疑罪從無”,雖然我們也明白,這是出于種種歷史條件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并不是說在這場充滿違背法律常識的審判中,辯護人只是擔當了走過場的角色,但在被告人聶樹斌在1995年被宣判死刑并執(zhí)行后,又發(fā)生了“真兇另有其人”的事情。十年后的2005年,涉嫌另一宗故意殺人案的王某,承認了王某自己才是聶樹斌案的真兇。聶樹斌案實屬冤假錯案,被告人聶樹斌實屬冤枉,無辜送掉了性命。刑事辯護制度,未能切實保護被告人的權益,未能實現(xiàn)把好關的作用,淪為花瓶,辯護人也未能很好地實現(xiàn)其責任。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再審刑事判決書,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撤銷了一審、二審的判決,依法判決被告人聶樹斌無罪。雖然判決了聶樹斌無罪,但“遲來的正義非正義”,聶樹斌早已在美好的青春年華,早早失去了性命,無罪的判決書,不能使人死而復生。強行進行的程序,不但沒有為社會帶來公平正義,反而使得我國法律受到了人民群眾的質(zhì)疑,損害了法律的權威性。從實質(zhì)上落實刑事辯護制度,能有效地避免不受限制的公權力“踐踏”私權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過程中,要實現(xiàn)依法治國,使大家相信法律、信仰法律,落實并完善刑事辯護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2.刑事辯護制度來自人民群眾的挑戰(zhàn)——以藥家鑫案為例網(wǎng)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包含著正面的積極向上精神的輿論,在振奮民族精神、凝聚群眾力量方面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反面的輿論,則在擾亂視聽、混淆是非的方向上,對司法工作發(fā)揮了消極的作用。以藥家鑫案為例。筆者也贊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判決,犯下了故意殺人的罪行,并不應是稍有減輕情節(jié),就應該減輕處罰,特別是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這是符合罪刑相適應原則的。但是,在審判過程中,網(wǎng)絡上傳出了被告人藥家鑫是“官二代”、“富二代”的消息,一時之間,民意都倒向了要求判處被告人死刑立即執(zhí)行,甚至有人要求恢復古代的凌遲等不符合現(xiàn)代法治的殘酷刑罰;也有的人攻擊刑事辯護制度,應為不應為藥家鑫進行刑事辯護,為其進行辯護是“為壞人辯護”、“為虎作倀之舉”,應該剝奪藥家鑫的辯護權利。我認為這是非常不可取的。首先,每一位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人,他們都應享有應有的辯護權。在現(xiàn)代法治國家的刑事訴訟中,辯護權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權利,體現(xiàn)了對公權力的制約,也體現(xiàn)了被告人在強大的司法機構面前,并不是軟弱無力的,公權力是尊重私權利的,雙方大體上處于平等地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精神的實現(xiàn)。其次,根據(jù)無罪推定原則,確定被告人有罪的權力,應該是人民法院獨有的,其他任何機關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權力。當時的網(wǎng)絡上群情洶涌,一口一個“罪犯”、“死刑”,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在一審宣判之前,被告人最多是個“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的工作,也應該由法院依法行使。如果一味依據(jù)民意進行訴訟工作,把正當?shù)霓q護看待成“狡辯”,則會給人“未審先判”的感覺,架空了訴訟,使法治淪為鏡中花、水中月。只有落實刑事辯護制度,落實被告人正當?shù)霓q護權,才能避免審判工作流于表面,使庭審實質(zhì)化,堅持法治應有的價值。再次,刑事辯護制度是刑事訴訟中緊密的一環(huán)。刑事訴訟過程中,對被告人被控行為和事實的考量,體現(xiàn)了公權力運用過程中的規(guī)范。就藥家鑫案來說,其行為滿足了實體上的犯罪構成,在刑事訴訟過程里,程序經(jīng)受住了責任阻卻事由、刑事辯護制度、被告人上訴、死刑復核程序等重重考驗,進行定罪量刑,說明程序是經(jīng)得起考驗的,犯罪人也是罪有應得的,實現(xiàn)了程序法和實體法的結(jié)合落實,體現(xiàn)了罪與刑的有機統(tǒng)一,既是對危害社會行為的制裁,也是對善良人的保護。如果刑事辯護制度得不到落實,為程序留下了瑕疵,那么整個刑事訴訟程序就會被人質(zhì)疑,使法律不為人民群眾所信任,迫使人民群眾通過私力救濟來彌補自己的權益,全面依法治國又從何談起。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存在疑惑和不解,恰恰說明人民群眾敢于用法律解決問題,敢于學習法律、依靠法律,不斷提高法律意識。一方面,要積極引導,理性看待,發(fā)揮教育宣傳作用,另一方面,更要糾正錯誤的方向,擺脫不正之風,需要各界共同努力。讓合法依規(guī)的審判,取代“公審”、“輿論風暴”,以有效的辯護避免公權力被不當行使,在刑事辯護制度中保護私權利,任重而道遠。4.3刑事辯護制度發(fā)揮作用的例子——以劉朝雷案為例廣大人民群眾受電視劇、國外報道等因素影響,往往以為刑事辯護就一定是為被告人作無罪辯護,甚至出現(xiàn)了把辯護人稱為“訟棍”的事情。刑事辯護就一定是無罪辯護嗎?其實不是,以裁判文書網(wǎng)上一個近期的案例裁判文書網(wǎng)裁判文書網(wǎng).劉朝雷故意殺人二審刑事判決書被告人劉朝雷2019年5月因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被羈押,后被拘留,經(jīng)廣東省法律援助局指派了辯護律師,為其作出了刑事辯護。一審認為有自首情節(jié),可以從輕處罰,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附帶民事賠償、沒收作案工具,劉朝雷對刑事部分判決不服,提出了上訴,民事部分已發(fā)生法律效力。上訴人劉朝雷及其辯護人認為,本案是因為婚姻家庭矛盾而引發(fā),而被害人因有出軌情節(jié),故對于本案的引發(fā)也有明顯過錯;因為被害人的過錯才引發(fā)本案,被告人是初犯、偶犯,主觀惡性較小,且認罪態(tài)度好、有自首情節(jié),因此認為原審刑事部分判決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過重,提出上訴。高院在二審中認為、該案因為婚姻家庭糾紛引發(fā),且被告人家屬代為賠償了被害人家屬部分損失,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定罪準確、程序合法,惟量刑過重,對上訴、辯護意見有理部分予以采納,撤銷一審對量刑部分的判決,二審判決被告人劉朝雷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在本案中,被告人以殺人的故意,非法剝奪了他人的生命,犯故意殺人罪,該罪是可以判處死刑的。但因為被告人有減輕情節(jié),且被告人家屬代為賠償了被害人家屬的部分損失,因此成為了刑事辯護的焦點。對于每一個個體來說,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具有最高的價值,生命權不容侵害。因此,在我國,故意殺人罪可判處死刑,既體現(xiàn)了“一命賠一命”的傳統(tǒng)法制思想,也體現(xiàn)了國家公權力對人民私權利的保護,以死刑來震懾潛在的犯罪分子。但是,生命只能失去一次,如果一律絕對地判處死刑,則會使犯罪分子淪為亡命之徒,甚至產(chǎn)生“多拉一個墊背不虧”的思想,對社會其他需要保護的個體,會造成很大危害。犯罪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雖然受害者本人來說,是人死不能復生,但是積極賠償家屬,則可以稍稍抹平被害者家屬的悲痛,為被害者需要贍養(yǎng)的對象提供生活來源,而不至于因頂梁柱崩塌而使得家庭破碎,避免令被害者家屬因情緒過分悲痛或缺乏生活來源,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從而對社會造成更大危害。刑事辯護制度的存在,有利于把對犯罪者執(zhí)行刑罰和彌補受害者受損的法益結(jié)合起來。有效的刑事辯護,可以使公權力正確地認識犯罪者的犯罪行為對社會、對他人的危害程度,一方面促使犯罪者積極彌補受害方的傷痕,另一方面也可以對犯罪者的行為進行再評價,使犯罪者明白到積極彌補受害方,對受害方、對犯罪方都具有積極意義。本案中辯護提出的意見,最終促使了犯罪人應受的刑罰,從一審的死緩變?yōu)槎彽臒o期,既是對當事方的再評價,也告訴了后來人,應積極、主動地彌補受害方。劉朝雷故意殺人一案中,辯護人做的雖然是有罪辯護,但其有罪辯護,則既有利于為犯罪人爭取較輕的刑罰,也有利于對被害一方家屬的彌補,體現(xiàn)了公權力對私權利的保護,也有利于社會的和諧。
第5章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刑事辯護制度的價值5.1要處理好上層建筑與刑事辯護制度的關系一方面,要堅持現(xiàn)行法律中規(guī)定的刑事辯護制度;另一方面,要在未來的立法工作中,加強對刑事辯護制度的重視,為落實刑事辯論制度掃清障礙。關于刑事辯護法律障礙的探討_王成傳統(tǒng)上,我國的刑事辯護還是處于一個比較弱勢的地位。在我國,對于私權利來說,公權力是十分強大的??亍⑥q、審三方,公權力三分天下有其二,私權利天然處于弱勢。而在多數(shù)的刑事訴訟中,控方必然是做好了準備,而辯方則受到多重限制。作為控方的公權力,一般情況下是掌握了證據(jù),才會進入訴訟程序。在控方看來,被告人天然就被打上了“罪犯”的烙印,而作刑事辯護,則好比“為虎作倀”,對證據(jù)產(chǎn)生質(zhì)疑,則是“未審罪犯,先審公檢”。而辯護人作刑事辯護,則受到多重限制,獲得辯護作為法定權利,權利受到了公權力的制約,需要改變。刑事辯護制度,從微觀上是對刑事訴訟程序中控訴方的挑戰(zhàn),做無罪辯護時甚至是推翻控訴方的結(jié)論;從宏觀上,刑事辯護制度其實是控訴方的“好搭檔,”是訴訟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是對訴訟程序可能存在缺陷的再加強,是刑事訴訟程序漏洞的“裱糊匠”。意見不能只有一種聲音,刑事辯護制度,就是為辯方增加砝碼,在正義的天平上,使控辯處于正義的平等。5.2要實質(zhì)化刑事辯護制度實質(zhì)化刑事辯護制度,是對維護訴訟秩序的追求??胤阶非笊鐣系闹刃颉⒐托б?,辯方則是對個體上的秩序、公正和效益的追求。實質(zhì)化刑事辯護制度,有利于打擊不正當?shù)淖C據(jù)證供套取方式,消滅黑暗存在的空間,增強我國法律的公信力,是人民、社會都信仰法律,依法辦事。應公正客觀地評價刑事辯護的作用,對刑事辯護的律師在維護社會和司法公正的作用做出客觀的評價,改變“敵視”的態(tài)度,改變以往“公檢法是一家,三者一起做飯吃飯”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建設高素質(zhì)的法律工作隊伍,推進庭審實質(zhì)化,不走過場,鼓勵作有效辯護、不排斥無罪辯護,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該密切關注、勇于接納刑事辯護的觀點。在落實庭審實質(zhì)化的過程中,推動刑事辯護制度實質(zhì)化。5.3要實現(xiàn)刑事辯護制度全覆蓋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實施中的問題及其對策_余為青。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又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擴大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范圍的通知》,將試點工作擴大至全國。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實施中的問題及其對策_余為青為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點贊_李貴方實現(xiàn)刑事辯護制度全覆蓋,是對被告人辯護權的進一步落實,刑事訴訟中的辯護權不再是少部分人獨有,體現(xiàn)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項創(chuàng)舉,超越了部分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理論水平。法律工作,畢竟專業(yè)性較強,要求每一個被告人都正確認識法律,在現(xiàn)階段的條件來說,是不太科學的,因此需要有法律工作者為他們服務。如有因殘疾、未成年等情況,難以聘請法律工作者為其擔任辯護人的,通過法律援助制度,也能得到刑事辯護,體現(xiàn)了對人權的尊重,更是體現(xiàn)了對維護訴訟秩序和維持社會秩序的追求。
第6章結(jié)語我國的改革發(fā)展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是新時代社會主義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刑事辯護作為法律王冠上最閃亮的一顆明珠,應該在新時代的社會法治中更好地發(fā)揮其獨有的作用。為了保障刑事訴訟中被告人在法律法規(guī)中規(guī)定的權利不受侵害,應加強審判中心主義背景下對刑事辯護制度的重視,落實法律法規(guī),更新庭審標準,重塑控辯審三方地位,促使審判中心主義為背景的刑事辯護制度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法律的溫暖。
參考文獻:[1]張宏偉.為什么要保障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辯護權?——讀《最好的辯護》有感[N].人民法院報,2019年11月8日第007版[2]徐澤春.刑事辯護全覆蓋之實效性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9年35期[3]孟翔.刑事辯護全覆蓋之實效性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9年35期[4]戰(zhàn)秀玉.刑事訴訟中的有效辯護問題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9年33期[5]陳衛(wèi)東.刑事訴訟法治四十年:回顧與展望[J].政法論壇,2019年06期[6]汪海燕.中國刑事審判制度發(fā)展七十年[J].政法論壇,2019年06期[7]裁判文書網(wǎng).劉朝雷故意殺人二審刑事判決書[Z]./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0704c21a59b24c5085e1ab8e00c066d4[8]李貴方.為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點贊[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年04期[9]王成.關于刑事辯護法律障礙的探討[J].法制博覽,2019年32期[10]余為青,楊天生.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實施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05期[11]林志明.論刑事辯護律師的庭審言論規(guī)制[J].法制博覽,2019年30期[12]歐陽慶芳,黃旭.刑事辯護法律援助全覆蓋的困境與出路———以湖北省宜昌市為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06期[13]王威.“降格起訴”又一次褻瀆法律[N].中國青年報,2010年11月3日第006版[14]樓文偉.對刑事訴訟中辯護律師的權利保障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9年29期[15]郭爍.最后的持守:律師參與死刑復核再評價[J].中州學,2019年11期[16]周頔.律師學者談章瑩穎案中美刑事司法的差異[J].民主與法制時報,2019年11期
致謝學習生活即將結(jié)束,每一個日日夜夜,老師的教誨與指導,師兄師姐和同學的幫助歷歷在目,父母的支持與鼓勵總使我的步伐不斷向前邁進。我是幸運的,能結(jié)識這么多的良師益友,順利、愉快地完成學業(yè)。
畢業(yè)設計項目選題與定位1.畢業(yè)設計項目選題的類型與原則畢業(yè)設計項目應該是對完整的大學專業(yè)學習的系統(tǒng)總結(jié),是一項系統(tǒng)的設計課題。所以畢業(yè)設計項目的選題非常重要。選題要能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專業(yè)設計能力和水平,但是更要強調(diào)選題的創(chuàng)新性與實戰(zhàn)性,因為畢業(yè)設計是大學生以自己的設計作業(yè)向社會企業(yè)匯報的最終成果,同時也是從一名大學生向職業(yè)設計師角色轉(zhuǎn)變的關鍵過程,對教與學雙方都是一次挑戰(zhàn)。畢業(yè)設計項目具有現(xiàn)實的針對性,為設計實踐和就業(yè)競爭服務。畢業(yè)設計項目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有多種類型,如實戰(zhàn)課題、概念課題、模擬課題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結(jié)合發(fā)展方向進行選擇。其難易程度以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經(jīng)努力可以完成為宜。為此,畢業(yè)設計項目選題可以制定以下原則:(1)選題必須符合本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要求,使學生得到全面綜合訓練。(2)選題體現(xiàn)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要以社會與企業(yè)的實際設計項目為主,有利于增加學生的實際設計能力和就業(yè)競爭力。(3)選題應該體現(xiàn)創(chuàng)新精神和原創(chuàng)設計,符合地方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的需求,如體現(xiàn)區(qū)域特色產(chǎn)業(yè)的設計需求,為地方企業(yè)經(jīng)濟服務,體現(xiàn)設計的可行性、適用性,體現(xiàn)對設計成果的生產(chǎn)和轉(zhuǎn)換,體現(xiàn)國際與國內(nèi)設計專業(yè)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與趨勢等。有利于畢業(yè)設計項目的可實現(xiàn)性,爭取社會企業(yè)在設計經(jīng)費和設計制造方面的支持。(4)選題應有利于大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知識、素質(zhì)和能力,鼓勵跨專業(yè)、跨學科地進行系統(tǒng)的設計項目(不同子課題)的合作,培養(yǎng)團隊工作與合作精神。(5)選題分配原則上應該一人一題,獨立完成,若多人同做一個系統(tǒng)課題,每位同學均要完成一個獨立的子課題,設計內(nèi)容應各有側(cè)重,以保證每位學生都得到全面的訓練,達到畢業(yè)設計的教學目標。2.畢業(yè)設計項目的設計定位(1)設計定位的意義在完成畢業(yè)設計調(diào)研報告和確定畢業(yè)設計選題后,根據(jù)調(diào)研的結(jié)果對設計項目的方向進行定位,對大量的信息與資料進行科學地分析和深入地研究,畢業(yè)設計調(diào)研的主題范圍相對較大,如何確定設計的主題定位與設計元素的提煉是非常重要的。-個成功的設計一定要尋找到設計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發(fā)現(xiàn)出獨特的設計元素,而這種創(chuàng)新突破與設計元素實際。上就是通過市場的調(diào)研分析結(jié)果而得出的。(2)設計定位的方法畢業(yè)設計項目的定位方法,指導教師應該根據(jù)每一位畢業(yè)生的個性與愛好、知識結(jié)構與專業(yè)水平、未來就業(yè)崗位與企業(yè)設計需求去幫助學生進行設計定位。應該從新產(chǎn)品的開發(fā)與設計的工作程序與流程進行設計項目的規(guī)劃,首先就是對新產(chǎn)品設計進行定位,確立設計目標。由于社會企業(yè)對設計開發(fā)要求不同,不同專業(yè)的設計方向與生產(chǎn)經(jīng)營模式也不同,因此會有不同的設計定位和方法,但是新產(chǎn)品開發(fā)設計項目-般可分為三種情況:原創(chuàng)性產(chǎn)品設計、改良性產(chǎn)品設計和工程項目配套設計。①原創(chuàng)性的創(chuàng)新設計。原創(chuàng)性的產(chǎn)品開發(fā)設計是一種針對人的潛在需求,是一種針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創(chuàng)造性產(chǎn)品開發(fā)設計。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深圳市建設工程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模型BIM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及式協(xié)議編制
- 二零二五年度校園安全教育與責任承擔合同3篇
- 二手房屋按揭買賣合同2024年版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粉刷與防雷施工合同
- 二零二四年文員職位試用期勞動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幼兒園教師聘用合同(關注幼兒早期教育)3篇
- 2025年度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投標失敗案例分析及合同條款修訂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體育場館地面打蠟與耐磨處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沖擊錘施工項目造價控制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夫妻離婚協(xié)議書及財產(chǎn)分割及子女教育費用協(xié)議2篇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一上冊1月期末考試數(shù)學檢測試題(附解析)
- 江蘇省揚州市蔣王小學2023~2024年五年級上學期英語期末試卷(含答案無聽力原文無音頻)
- 數(shù)學-湖南省新高考教學教研聯(lián)盟(長郡二十校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202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預熱演練試題和答案
- 決勝中層:中層管理者的九項修煉-記錄
- 幼兒園人民幣啟蒙教育方案
- 臨床藥師進修匯報課件
- 軍事理論(2024年版)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無人機法律法規(guī)知識》課件-第1章 民用航空法概述
- 政治丨廣東省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8月第一次調(diào)研考試廣東一調(diào)政治試卷及答案
- 2020-2024年安徽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考物理試卷(5年真題+答案解析)
- 鑄石防磨施工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