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完整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2/3E/wKhkFmbAMp-ANuAgAAK7r34qBdA628.jpg)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完整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2/3E/wKhkFmbAMp-ANuAgAAK7r34qBdA6282.jpg)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完整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2/3E/wKhkFmbAMp-ANuAgAAK7r34qBdA6283.jpg)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完整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2/3E/wKhkFmbAMp-ANuAgAAK7r34qBdA6284.jpg)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完整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2/3E/wKhkFmbAMp-ANuAgAAK7r34qBdA62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即《草原》《丁香結(jié)》《古詩詞三首》和《花之歌》,這些課文都
描繪了美麗神奇的大自然。
《草原》一文主要描寫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蒙漢聯(lián)歡圖,抒發(fā)了作者對草原美麗風光
的贊美之情及對蒙漢兩族人民深情厚誼的歌頌。
《丁香結(jié)》一文中,作者分別從視覺和嗅覺兩個角度來描寫丁香花的形狀、顏色和氣味,表
達了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時,丁香結(jié)象征著生活中解不開的愁怨,顯露了作者對世事的洞明和對人
生的灑脫態(tài)度。
《古詩詞三首》中,《宿建德江》是一首抒寫羈旅之思的詩。這首詩以舟泊暮宿為背景記
敘,在選材和表現(xiàn)上頗有特色?!读露呷胀亲頃分?,詩人善于捕捉瞬間變化的情
景,通過黑云、雨珠、大風、湖水等景象,把大自然景色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段鹘?夜
行黃沙道中》一詞,作者善于抓住夏夜鄉(xiāng)村的特點,理解農(nóng)民對豐收的熱望,加上筆調(diào)輕快,語
言優(yōu)美,音節(jié)和諧,使人讀了這首詞仿佛身臨其境,回味無窮。
《花之歌》一詩,詩人用花的語言來敘述大自然的話語,盡顯“紀伯倫風格”中的輕柔、凝練、
雋秀與清新。詩人通過花語的清新流露,構(gòu)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圖畫。學習本單元課文,我們要
抓住文中優(yōu)美的字詞句來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同時還要發(fā)揮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在閱讀中領(lǐng)略課文的
意境美,從而培養(yǎng)自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六上的第一單元,新?lián)Q了教材,需要給孩子們熟悉教材的機會,以恰當?shù)慕虒W方法引到
學生學習。
1.反復(fù)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意蘊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復(fù)朗讀才能逐漸感
受到自然景觀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綠與遼闊、丁香結(jié)的幽怨、古詩詞中描述出的自然畫卷,花
之歌的豐富內(nèi)涵,都要通過反復(fù)朗讀才能感受到。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分配充裕
的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
2.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每篇課文中作者在描寫自然景物時都運用了想象,寫出了
自己的獨特感受。教學中要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還要充分
利用多媒體教育資,用聲音和光影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中,讓學生去感受和體會,并學會在
今后的習作中嘗試運用想象的手法。
三、課時安排
《草原》2課時
《丁香結(jié)》2課時
《古詩詞三首》2課時
《花之歌》1課時
習作22課時
語文園地13課時
1.草原
教學目標:
L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毯、陳"等9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綠毯、渲染、勾勒、
拘束、羞澀、摔跤”等詞語。
2.自讀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fā)情感的方法。
4.通過理解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激發(fā)學生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5.背誦第一自然段。
教學重點: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fā)情感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讀寫9個生字,理解“綠毯、渲染、勾勒”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3.品味課文美景,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教師導入:你去過草原嗎?談?wù)勀闼赖牟菰蚰闼私獾降馁澝啦菰脑娋?、歌曲等?/p>
2.播放歌曲《天堂》,將學生帶入草原高遠、遼闊的草原。
教師相機出示相關(guān)詞語: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3.導入新課.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就是對茫茫大草原的贊美!今天,我們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進內(nèi)
蒙古大草原,領(lǐng)略那兒美麗的風光,感受那兒獨特的民族風情,體會蒙古族人的熱情好客。(板書:1.草
原)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提出讀書要求: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借助詞典等學習工具書理解。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小丘(qiu)渲染(xuan)迂回(yu)蒙古包(meng)
襟飄帶舞(jin)鄂溫克”)
(2)指導易混淆的字。
“襟”是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木”,與衣服有關(guān),表示衣服胸前的部分。
“澀”是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下面是“止”,不能寫成“上二
“裳”下面是“衣”,與衣服有關(guān)。
“微”:中間部分不能少一橫。
(3)理解較難的詞語。
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
“灑脫”的意思是:瀟灑自然,不拘束。這個詞語反映了草原的廣闊無邊。
②理解“襟飄帶舞”一詞的意思,可以出示蒙古族鮮艷的服裝來分析,意思是:衣襟和裙帶隨風舞動。
③“翠色欲流”一詞可以從難字入手理解,比如“欲”在這里表示“將要”的意思,“翠色欲流”就是綠
得太濃了,將要流下來,寫出了草原的綠,是充滿生命力的。
④鄂溫克: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聚居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東北部。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朗讀課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讀要大聲、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頓、要流利。
(2)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課文記敘順序,討論分段。
(1)這篇是一片訪問記。何謂訪問記,就是記錄自己訪問的過程。訪問記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呢?(地
點轉(zhuǎn)換的順序)
(2)訪問的地點究竟是如何變化的?
初入草原一接近公社一蒙古包外一蒙古包里一告別草原
(3)按照地點變化歸納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初入草原,感到草原的景色美麗迷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接近公社,蒙古族人民來到很遠的地方歡迎遠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蒙古包外,大家互相握手,非常熱情。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在蒙古包里,蒙古族人熱情款待我們,并與我們進行了聯(lián)歡。
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我們與蒙古族人在大草原上依依不舍地告別。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抓住主要意思,要運用關(guān)鍵詞語加以概括,不要啰嗦。)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探究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增強熱愛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一、復(fù)習I日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檢查詞語的理解情況。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知道那個富有詩意的結(jié)尾吧!齊聲說: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
陽。
3.導入新課。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詩意的結(jié)尾不僅點出草原的美一一“天涯碧草”,還點出了蒙古
族人民的熱情好客一一“蒙漢情深”,接下來請走進草原,感受草原的美麗。
二、再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
教師根據(jù)學生畫的句子相機進行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
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
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①一邊朗讀語句,一邊展開豐富想象。
指導學生想象: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你看到了什么呢?你聽到了什么呢?你想到了什么呢?
②出示大草原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
(2)你們的想象真的很有趣,此刻,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相機出示語句: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
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么?指作者看到的美麗、一望無邊的大草原。
②在這種境界里,作者為什么要驚嘆,為什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呢?
因為草原太美了,美得讓他感到很驚嘆,美得讓他內(nèi)心舒暢起來,很想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用一首詩
表達出來。
③如果作者寫“一首奇麗的小詩”,會寫些什么呢?
學生大膽想象,觸景生情,盡情表達。
總結(jié)學習方法:1.認真閱讀句子,理解意思。2.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想象。3.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可以是對
內(nèi)容的補白,可以是好詞佳句的批注,還可以是感情的深入體會……
2.梳理關(guān)鍵詞,準備背誦第一自然段。
天可愛空氣清鮮天空明朗
小丘羊群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
這種境界驚嘆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詩
三、再讀課文,感受熱情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熱情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xiàn)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
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迎接客人)
②這個場景讓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的真快,表現(xiàn)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為什么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著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蒙
古族人的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zhuǎn)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薄胂螽敃r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
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么感受呢?請發(fā)揮想象。
(會情不自禁地說:“哇!這場面好盛大呀!好熱情呀!分明是迎接貴客才這樣做的!看來蒙古族人就是
熱情好客,雖然我們不是一個民族,但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里,就親如一家人呀!”)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讀出蒙古族人的熱情好客。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蒙古族人臉上喜笑顏開,個個很興奮,握手又握手。聽到了蒙古族人的話主要意思是“民族團結(jié)互
助”,還不時傳來人們的歡聲笑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讀出作者的欣喜與興奮。
(3)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著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
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理解“會心的微笑”里包含著什么?(說明我們與蒙古族人民都很開心,大家親如一家人,都懂得民族
團結(jié)互助的道理。)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讀出蒙漢兩族人民的激動與開心。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四、回顧課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齊聲朗讀。
2.說說你的理解。
(1)從字詞入手,理解“何忍別"、“話斜陽”的意思。
怎么忍心分別呢;對著快要落山的夕陽訴說。
(2)由“天涯碧草”展開想象,看到了怎樣的大草原呢?
一碧千里、一望無邊的綠色、翠綠欲滴的大草原
(3)緊扣“蒙漢情深”發(fā)揮想象,說一說,寫一寫。
“蒙漢情深”表現(xiàn)在,表現(xiàn)在,還表現(xiàn)在……
(蒙古族人的遠迎、蒙古族人與我們的熱烈交談、蒙古族人與我們的依依惜別)
3.發(fā)揮想象,將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站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面對著漸漸西落的太陽,作者會說:
(多么美麗的大草原??!多么盛情的蒙古族人啊,他們的熱情款待象征著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五、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
板書設(shè)計:1.草原
初入草原一接近公社一蒙古包外一蒙古包里一告別草原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2丁香結(jié)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綴、幽”等8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綴滿、幽雅、笨拙、
單薄、模糊”等詞語。
2.品讀優(yōu)美句子,理解丁香結(jié)的象征意義。
3.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
4.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jié)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教學重點:
1.品讀優(yōu)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結(jié)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jié)中的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培養(yǎng)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jié)”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綴、幽”等8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綴滿、幽雅、笨拙、
單薄、模糊”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師:(出示丁香的圖片)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
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一一《丁香結(jié)》,作者又賦予了丁香什
么樣的情感呢?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知道這花中的含義。
2.師板書課題2.丁香結(jié)
3.出示圖片,介紹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當代作家,從事小說和散文創(chuàng)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紅豆》,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
布》等?!断疑系膲簟泛汀度贩謩e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yōu)秀長篇小說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借助詞典等學習工具書理解。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①參差(cencl)芭蕉(ba)衣襟(jin)嫵媚(wU)
②“薄”是一個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個讀音,一個讀bo,當“迫近、靠近”講,組詞是日薄西山;還有
的當“輕微、少”、“不強壯”、“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組詞是“廣種薄收”、“單薄”、“輕薄”、“厚
古薄今”等;一個讀bo,組詞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還有一個讀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濃、不
肥沃等意思。課文中
(2)指導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外面是“山”,里面是兩個“幺”。
“案”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與“簿”相互比較,可以通過組詞的形式來辨析,“薄”組詞是“薄餅”,“簿”組詞是練習簿。
“糊”:左右結(jié)構(gòu),與“米”有關(guān),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狀態(tài)。
(3)理解較難的詞語。
①查詞典或工具書理解“參差”的意思:是指不齊;早晚相差。
②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
“嫵媚”的意思是:姿態(tài)美好可愛。
再聯(lián)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憂愁怨恨。
③運用找近義詞或反義詞的方法來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點綴”的近義詞有:裝點、裝飾、裝扮。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朗讀課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讀要大聲、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頓、要流利。
(2)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課文記敘順序,討論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別從生長環(huán)境、開放態(tài)勢、花的氣味、形狀、顏色等描寫了丁香花。(主體是
寫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別從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問以及由丁香結(jié)談感受。(主體是寫丁
香花的感悟)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寫作者心里一直裝著丁香,丁香的形態(tài)、香味以及顏色都給作者帶來美好的回憶,接著從詩句入手,由微
雨引發(fā)丁香“結(jié)”,從而感悟生命總有“結(jié)。需要有豁達的胸懷。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品讀優(yōu)美句子,理解丁香結(jié)的象征意義。
2.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
3.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jié)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一、復(fù)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檢查詞語的理解情況。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嗎?學生總結(jié),老師概括:
一、賞花二、悟花
3.導入新課。課文自始至終都是圍繞‘‘丁香花”來寫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來請走進
“賞花”感受一下花的美,體會一下丁香花的獨特魅力。
二、學習“賞花”,發(fā)揮想象,體會花的美麗。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花美的語句,并發(fā)揮想象,談一談自己的理解。教師根據(jù)學生畫的句子相
機進行指導。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①一邊朗讀語句,一邊展開豐富想象。
指導學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給你什么感覺呢?你喜歡哪個字,或者詞語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
(2)交流學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寫出丁香花的小、可愛,就如同星星一般頑皮,真惹人喜愛!
生:“窺”這個字太生動傳神了,寫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潑可愛,也說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總
而言之,是充滿活力的!
生:“綴滿”說明了丁香花的數(shù)量多,充滿了無比旺盛的生命力,讓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種振奮!
老師相機出示語句。
(3)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
丁香。
①“月光下的瀟灑”、“紫的朦朧”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發(fā)揮想象。
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種怎樣的香呢?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加以想象,談?wù)勀愕睦斫狻?/p>
(4)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談一談。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總是朦朦朧朧的,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在這仙境中,怎能不讓人展開神奇般的想
象呢?想到了嫦娥與玉兔,想到了蓬萊島……
生:說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濃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單薄,它香得比較特別,
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飄出來了。更別具一格的是,香味中還伴有甜甜的感覺,真美!
(5)出示句子: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①感情朗讀,在讀中想象畫面,感受丁香花的獨特韻味。
②“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6)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談一談。
生:表面寫出來丁香花的多,實際上在謳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種充滿活力的花,讓人越看越精
神振奮!
生: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丁香花,因為花兒給了她靈感,給了她創(chuàng)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
構(gòu)思自己的文學夢。
2.總結(jié)課文第一段,作者從哪些方面寫丁香花呢?
梳理關(guān)鍵詞:形態(tài)顏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發(fā)揮想象,感悟主題內(nèi)涵。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丁香花成為“丁香結(jié)”的語句,并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
上的盤花扣。
(1)發(fā)揮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2)談?wù)勥@樣寫的妙處。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很生動地寫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樣子,自然過渡到寫“丁香結(jié)”,與上下文渾然一體。
2.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詩句展開想象,想一想古詩中“丁香結(jié)”常常表達什么?
(1)學生閱讀古詩句,理解古詩句的意思。
(2)由古詩句展開想象,談?wù)劺斫狻?/p>
生:作者先寫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來通過一幅畫面告訴人們答案:“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這畫面
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這不就寫出丁香花的怨愁與理不斷的思緒嗎?
(3)明白作者將丁香花與細雨迷蒙連在一起寫的妙處。
通過寫丁香花,通過寫細雨迷蒙的畫面,說明丁香花有許許多多的愁怨,許許多多理不清的憂愁。作者僅
僅在寫丁香花嗎?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愁怨,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無限的憂愁。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僅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請找出來讀一讀。
丁香結(jié),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象。再聯(lián)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
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jié)年年都有。結(jié),是解不完的;人生的問題也是解不
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
(1)自由朗讀,輕聲說一說你的理解。
(2)交流:閱讀這一段話,你獲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為愁,忘卻了生活的味道,可以這樣說:沒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離不開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們找到生活的快樂,就會打開心結(jié),讓自己快樂起來。
怎樣才能打開人生中的心結(jié)呢?就是要有豁達胸懷!
生:我覺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這只是生活里的一個小插曲!只要我們有夢想,一切小小的結(jié)終將會
打開的,因此不要憂愁!
4.出示古詩句,讀一讀,談一談你的理解與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各自愁。
一一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
一一李璟《攤破浣溪沙》
殷勤解卻丁香結(jié),縱放繁枝散誕春。
一一陸龜蒙《丁香》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jié)。
一一馮延巳《醉花間》
四、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文后的題目。
板書設(shè)計:
丁香結(jié)
形狀顏色氣味(視覺嗅覺)
丁香結(jié)人生才充滿樂趣
3.古詩詞三首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3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詞.
2.進一步了解詩詞的有關(guān)知識。
3.借助字典和課本注釋理解詩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詩詞的意思。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
作者熱愛自然、歌頌自然的情懷,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點:
1.通過鋪文的學習,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愛戀之情;
2.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難點:
通過理前說點詞語來體會詩人的豐富情感。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正確朗讀詩詞。
2.了解詩詞的作者。
3.學習古詩《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理解詩句大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師:王維說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很多古詩詞都是這樣,在詩詞中描繪了一幅幅鮮明的畫。古詩詞
中描繪了怎樣的圖畫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第3課一一《古詩詞三首》
2.師板書課題3.古詩詞三首
3.根據(jù)題目,判斷詩詞,并講出理由。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詩,因為整首詩的每一行字數(shù)相同。《西江月?夜行
黃沙道中》是一首詞,因為每一行的字數(shù)不相同,有多有少,所以又稱為“長短句二
(2)從題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詩;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是一首詞,題目中已告訴我們這首詞的詞牌名是“西江月”。
二、學習《宿建德江》。
1.揭題,解題。
(])介紹作者。
孟浩然孟浩妖(689—740年),湖北襄陽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隱居,卻以隱居終老的詩人。壯年時曾往
吳越漫游,后又赴長安謀求官職,但以“當路無人”,只好還歸故園。開元二十八年(740),詩人王昌齡
游襄陽,和他相聚甚歡,但此時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瘡,據(jù)說就是因為“食鮮疾動”,終于病故,年五十二
歲。
(2)介紹建德江。
建德江:新疝Eii經(jīng)建德(今屬于浙江省)的一段。
2.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古詩,指名讀詩,讀準生字,強調(diào)字音。
(2)再讀古詩,把詩讀流利,讀出詩里的節(jié)奏。
3.想象畫面,入境悟情。
(1)教師泛讀,同學閉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夜幕降臨,江中小舟,煙霧迷蒙,孤身夜宿,身處異鄉(xiāng),曠野無邊,天比樹低,月與人親)
(2)剛才同學們描述的畫面又給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覺?(孤獨、滄桑、凄涼)(讓學生板書)
(3)同學們,讀著讀著,你認為詩中哪個字眼最觸動你的心?
(愁)找得真準,看來你已經(jīng)走進詩人心中了。
(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呢?
生:思鄉(xiāng)之愁,從“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來。
生:從“野曠天低樹”可以看出來。你看原野空曠,只有樹相伴,你說孤獨不孤獨呢?
生:從“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來。“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似乎更接近人了!
這月亮,怎能不勾起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呢?
(5)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此時的詩人雖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緒卻早已隨月飛遠。他的心飛到(家鄉(xiāng)去了)
他想到了往日與親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樣的情景呢?
(預(yù)設(shè)1)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詩人和朋友圍坐爐邊,把酒言歡
(預(yù)設(shè)2)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詩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詩作對,流連忘返
(預(yù)設(shè)3)在一個秋風送爽的日子里,詩人和家人相聚樹下,其樂融融
回憶故鄉(xiāng)點點滴滴都是幸福,絲絲縷縷都是甜蜜,然而,這里卻只有一一“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怎
能不憂愁呢?其實,是人的內(nèi)心是多么的不平靜啊,怎一個“愁”字了得!
(6)齊聲朗讀古詩,讀出“愁”字。
4.借月抒情,拓展古詩。
生:正所謂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來寄托情感是很常見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發(fā)情感的
憑借。
7大Q幕出示一一生齊讀)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一一李白《靜夜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一一杜甫《月夜憶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一張九齡《望月懷遠》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一一王安石《泊船瓜洲》
三、學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西湖邊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我們隨宋代大詩人蘇軾一起去
西湖看一看美景。
2簡單介紹作者與望湖樓。
蘇血北宋土學家、贏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為唐宋八大家
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
望湖樓又叫看經(jīng)樓,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邊。
3.初學古詩,感知意思。
(1)誰來把題目讀一讀,注意讀準節(jié)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對照插圖,自主感悟,可以小組合作學習,也可以利用工具書自學。
黑云翻墨:形容烏云很黑,來勢兇猛。
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時間很短暫。
水如天:形容雨過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樣清澈明凈。
(3)理解詩句的意思并連起來說一說。
4.由詩入手,想象畫面,感悟景美。
出示詩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1)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感悟夏天雨到來前與到來時的特點。
玄:黑雨:白
“未遮山”說明烏云來勢兇猛,大有吞噬一切的快速變化之感。
“亂入船”刻畫出雨的大而猛。
(2)此時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怎樣的一幅畫呢?請說一說。
夏天,天空中變化不定,霎時間烏云滾滾,像潑翻的墨水一樣擴散開來,開始時,并未遮遍青山。黑云繼
續(xù)擴展,不多會兒,傾盆大雨就下起來。白色的雨點打在船面上,像一顆顆跳躍的珍珠往船里亂滾。
出示詩句: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1)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感受夏天風和水的大。
“卷地”說明風兒特別大,來勢兇猛。
“水如天”說明水天相接,水兒特別大。
(2)此時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怎樣的一幅畫呢?請說一說。
忽然,一陣卷地大風吹過,把黑云吹散。雨過天晴,從望湖樓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樣清澈明
凈。
5.借助景物,體會感情,感悟?qū)懛ā?/p>
(1)詩人善于捕捉瞬間變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攝影師一樣,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風吹等景象,繪聲
繪色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因此,要仔細觀察,抓住形、色、聲來細致刻畫,就會讓景物活靈活現(xiàn)。
(2)通過描寫望湖樓下“白雨跳珠”、“水如天”等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西湖夏日之景的無比喜愛之情。
四、總結(jié)兩首古詩的寫法。
1.細致描寫眼中景,寫出景物特點。
2.借景抒情?!端藿ǖ陆肥惆l(fā)的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旅途的孤獨、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抒發(fā)的是對西湖美景的無比熱愛之情。
五、背誦兩首古詩。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讀出詞的節(jié)奏和韻味。背誦課文。
2.幫助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想象詞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復(fù)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古詩,讀出節(jié)奏和情感。
2.分析《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中景物的特點。
二、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品讀上闋。
出示: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此時詩人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什么呢?學生結(jié)合詞的意思來分析。
A:看到的:明月、別枝、驚鵲、鳴蟬、稻子
B:聞到的:稻花香體會豐收的景象。
C:聽到的:蟬鳴、鵲啼、蛙聲、說豐年
同學們,詞中說伴隨著清風吹拂,傳來陣陣稻花香和哇鳴聲,仿佛是青蛙們在爭說豐年,那青蛙們會說些
什么呢?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說一說,談一談。
(2)同桌試著演演說說。
(3)小結(jié):同學們演得真是太好了,說得真是太好了!這兒的“說”字,是青蛙在說嗎?那是誰在說?
(青蛙、農(nóng)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體會作者那一刻的喜悅之情)對呀,作者聞著飄于黃沙嶺的稻花
香,多么盼望有一個豐收年呀!
(4)讀完上闋,你的腦海里呈現(xiàn)出怎樣的一幅畫面呢?先想一想,然后根據(jù)詞的畫面說一說。
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鵲兒都驚醒了,撲棱棱地離開枝頭,飛起來了,引起樹枝搖曳,半夜里,清風徐
徐地吹來,讓人感到真涼爽、舒服,風兒還送來一聲聲蟬的鳴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開了,一
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讓人感到神清氣爽。詞人辛棄疾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許多納涼的老農(nóng),都
在說著“今年真是一個豐收年”,池塘里,傳來一片青蛙的叫聲,似乎也在爭說豐年。
(5)齊讀詞,讀出意境,讀出畫面的美。
2.品讀下闋。
過渡:這么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真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著走著,天氣突然發(fā)生了變化,接下來
又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自讀下闋,在腦海中勾勒畫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
可以相互討論。
(1)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2)學生交流畫面,相機指導朗讀。
詞人完全沉浸在展望豐收的巨大喜悅之中,渾然不覺天氣的悄然變化,他猛一抬頭,看到了一一“七八個
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樣?(很著急)
引讀---“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3)提出質(zhì)疑: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邊,詞人為什么找
不到了呢?
生:道路非常的彎曲、林木茂盛。
生:更是因為詞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說豐人,聽取哇聲一片”的愉悅心境之中。
(4)總結(jié)下闋,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陶醉于黃沙道中的喜愛之情,更為農(nóng)民豐收流露出欣喜之情。
(5)朗讀整首詞,并背誦。
三、比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相同點:都寫了月亮,都借月抒發(fā)感情。
2.不同點:抒發(fā)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發(fā)詩人旅途寂寞、孤獨之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
中》抒發(fā)了詩人陶醉于黃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愛與興奮之情。
四、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三首古詩。
2.默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shè)計: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初讀詩句——了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看
驚
鵲
明月
,
鳴蟬
聽
清風
,,蛙聲熱愛大自然
聞
稻花
香關(guān)心人民生活
想
說豐
年
4.花之歌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
3.了解花的作用及其神韻和品格,體會作者想象的奇特。
教學重點:
L通過學習課文,感受作者對花的愛戀與贊美。
2.想象文字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花的美麗。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體會詩人奇特的想象。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請看下面一組詩.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這三首詩中都寫到花?;ㄊ敲利惖模瑤Ыo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帶給大自然以芬芳。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
一首散文詩《花之歌》,詩人紀伯倫有一顆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筆下的花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
它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構(gòu)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這花給人以啟迪,富有生命的內(nèi)涵,接下來請跟隨
詩人,走進花的世界吧!
2.書寫課題:4.花之歌
3.介紹作者。
紀伯倫是黎巴嫩詩人、作家、畫家,被稱為“藝術(shù)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是阿拉伯現(xiàn)代小說、藝術(shù)
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蘊含了豐富的社會性和東方精
神,不以情節(jié)為重,旨在抒發(fā)豐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靈告誡我》,《先知》,《論友誼》。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蒼穹(qi6ng)孕育(yun)搖曳(ye)馥郁(fii)贈予(yii)
碩大(shud)瓊漿(qiong)鳴唯(zhuan)婆娑(suo)冠冕(mian)
(2)檢查詞語的理解。
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我是星星,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
“蒼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難字突破法。
“心馳神往”中“馳”的意思是飛奔,詞語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
祭獻: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員的帽子.這里指婚禮的禮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氣濃厚。
顧影自憐: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憐惜起自己來,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
孤芳自賞:把自己比作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賞,比喻自命清高。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L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談?wù)勛约簩φn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3.交流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講述了花的成長與芬芳,以及花凋謝的過程。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通過對花的描述,表現(xiàn)了花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展現(xiàn)了花的精神。
4.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這首散文詩運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來寫,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話語、星星、諸元素之女、親友之間交往的禮
品、婚禮的冠冕以及生者贈予死者最后的祭獻,講述了花的成長與芬芳,以及花凋謝的過程,表現(xiàn)了花積
極樂觀的態(tài)度,展現(xiàn)了花的精神。
四、品讀句子,展開想象,感受花的美好。
出示句子一:我是大自然的話語,大自然說出來,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間,然后又說一遍……
作者把花比喻成什么?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呢?
大自然的話語。讓人感受到花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神秘,總能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
出示句子二: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群鳥一起為它送行。
這句話讓你想到了什么畫面呢?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
花兒悄悄開放的時候,有早晨的風相伴,風兒在祝賀我,為我的開放而鼓掌……傍晚,太陽就要遠去,我
和一群群鳥兒送別太陽,很真誠地對太陽說:“太陽,明日見!”
師:對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諧,這就是生命的芬芳,非常的自然!
出示句子三: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而這些哲理,人類尚
未完全領(lǐng)悟。
讀著這些句子,你受到了哪些啟迪與感悟呢?
生:我知道了要像花兒那樣樂觀地對待生活,享受生活,不張揚,也不自卑。
生:我懂得了人要追求光明,追求屬于自己的世界,便樂觀地、開心的生活。
五、總結(jié)課文,拓展主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出示拓展美文。
你時而歌唱,歡笑;時而又悲嘆,哭號。我們能聽見你的聲音,卻見不著你的面貌;對于你,我們能覺察出,
但卻看不到。你仿佛是愛情的海洋,淹沒了我們的靈魂,撫慰著我們寧靜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則伸展開去,浩浩蕩蕩。升時,可看出你的剛毅、堅忍;降時,可看出你的
謙恭、禮讓;伸展時,則顯示出你的輕盈、靈敏。你猶如一位尊貴而仁義的國王,對下層弱者顯得和藹可親,
對倨傲的強者則威風凜凜。
找一找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并談?wù)勀愕母惺堋?/p>
板書設(shè)計:
4.花之歌
大自然的話語
星星
諸元素之女
花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對光明心馳神往
婚禮的冠冕不顧影自憐、孤芳自賞
生者贈予死者最后的祭獻
習作1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從而發(fā)展學生在想象中激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
2.能夠語言較通順、內(nèi)容較具體地進行習作。通過想象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想象自己變成其他東西以后會看到些什么,確定選擇哪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情來寫。
教學難點:
把想寫的事情寫具體。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以《草蟲的村落》為例,明確寫作目標。
2.學生交流合作,確定題目寫作文。
一、回顧課文,激發(fā)想象
1.談話:《草蟲的村落》一課作者的目光隨著爬行的小蟲,去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表達了作
者對昆蟲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2.學生交流:課文為我們描繪出了什么樣的昆蟲世界?
(草莖組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蟲成了游俠,隨著草蟲與同伴的一路招呼,“我”來到了草蟲的村落。在草
蟲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蟲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國少女般的花色
斑斕的小圓蟲;看到了像龐然大物似的來訪者——蜥蜴;看到了甲蟲音樂家的演奏會;看到了“村民們”
行色匆匆的生活……)
二、重溫課文,學習表達
1.《草蟲的村落》在表達上有什么特色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后推薦一名同學匯報。
2.學生匯報,教師隨機點撥指導:
作者充分發(fā)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
(1)豐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叢中爬行的小蟲,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俠”;看到花色斑
斕的小圓蟲,把它們想象成“南國的少女”;看到振動翅膀的甲蟲,把它們想象成“音樂家”;看到推著食
物行走的甲蟲,把它們想象成從遠方歸來的“勞動者”……豐富的想象,賦予小甲蟲以勇敢、勤勞和智慧
的特質(zhì),從而使一只只美麗的小甲蟲深深地印在讀者的心中。
(2)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課文中,作者賦予草蟲人的生活形態(tài)。草
蟲的村落,其實無非就是草蟲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類的生活天地沒有兩樣。那里有街道,
有小巷,還有形形色色的人們,它們不僅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更有著高雅的藝術(shù)追求,它們不但會享受
生活,還會創(chuàng)造生活。)
三、先想后說,練習口語
1.同學們想一想,我們也想像《草蟲的村落》的作者一樣,去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周圍的事物?你想把自己
變成什么呢?為什么?
(指導學生可以大膽想象,既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大的東西,也可以想象成小的東西。學生可以相互說一說,
自己想變成什么,為什么。)
2.說一說變成以后,你會在哪里?你會怎樣生活?你觀察到了哪些有意義的事物?它們怎樣生活?同桌之
間相互說一說。
四、自定題目,獨立作文
1.可以從課本上的題目中自己選擇一個,也可以自擬題目。
2.學生作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交流習作,請同學提意見。
2.根據(jù)同學的意見,修改作文,完成作品。
一、完成習作,自我評價。
1.出示自評標準,自評等級。
(1)自評(一顆星)
語句通順,能把故事寫清楚,寫明白,敢于大膽想象。
(2)自評(兩顆星)
語句通順、生動;能把故事寫清楚,寫明白,還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想象豐富。
2.師補充要求: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自己的習作吧,并把自評的結(jié)果寫在題目的左邊。
3.剛才有哪些同學得到了兩顆星?誰愿意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習作?還要接受同學們的評價呢!
二、交換習作,相互評改
1.四人一組,自由組合,相互交換習作、評改。
2.教師提出修改的要求:
(1)敘述是否具體生動,合情合理。
(2)圈出錯別字,勾畫出好詞好句。
(3)參照自評成績,綜合小組成員意見,給出建議成績。并將評價成績寫在題目的右邊。評出組內(nèi)有特色
的文章或段落。
3.小組按要求評改習作。如果你們小組有什么拿不準的地方,老師可以幫幫你們。剛才每個小組都拿到了
這張‘'今日之星”的獎項單。其中,希望星獎給本組習作最好的同學,沖刺星獎給本組習作進步最大的同
學,神筆星獎給書寫最棒的同學,聰明星獎給講評時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4.四人小組互評互議,教師巡視,并參加一個四人小組的評改。
5.教師組織反饋四人學習小組的評改情況:剛才有哪些同學得到了聰明星?看來你們是最會聽的孩子。那
神筆星呢?一定是書寫最棒的同學。我們的沖刺星呢?你們的進步最大,要再接再厲哦!還有希望星呢,未
來的小作家。
6.四人小組匯報評改情況:請2—3小組到前面來。(師相機引導學生評價并修改。)
三、及時鼓勵,完善習作
1.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聽了小組成員的意見和剛才同學間的匯報,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習作?
好,那就讓我們現(xiàn)在行動,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習作交流會:修改之后,可以去給你的好朋友或現(xiàn)場的老師讀讀你修改過后的習作,講講你變成另
外的東西以后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聽聽他們有什么感受和好的建議吧!
小結(jié)語:今天,我們用手中的這支筆,給想象插上了翅膀了,開心嗎?好,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丶覍⒆?/p>
己的作文讀給家長聽,還可根據(jù)他們的建議修改.
板書設(shè)計:
變形記
地球自述我是一條幸福的蚯蚓
內(nèi)容飄在天上的日子夜晚,一棵大樹下的故事
要求想象大膽情節(jié)精彩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排比句,了解運用排比句的好處。
2.了解分號的用法。
3.理解積累古詩《過故人莊》。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學會在習作中運用排比句,正確使用分號。
2.積累古詩《過故人莊》。
教學難點:理解《過故人莊》詩句的含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以《草蟲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為例,學習對比閱讀的閱讀方法。
2.從讀中感悟排比句、分號的用法和作用。
一、對比閱讀教學
(~)對比閱讀,完成練習
1.我們剛剛學習了《草蟲的村落》這篇文章,大家一定對文章的內(nèi)容記憶深刻。哪位同學來說一說,文章
中讓你印象最深的部分?
(黑甲蟲回到村子受到歡迎;甲蟲音樂家們在大樹下演奏;“村民們辛勤勞動”……)
2.我們以前還學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蟋蟀的住宅》,同學們還記得吧?誰能來說一說,這篇課文中的什
么內(nèi)容讓你記憶猶新?
(蟋蟀慎重選擇住址;蟋蟀的住宅布置合理;蟋蟀建住宅的時間;蟋蟀建住宅時很辛勤,不怕苦不怕累……)
3.現(xiàn)在,我給大家打印了《蟋蟀的住宅》這篇文章,發(fā)給大家。今天我們來把這篇課文和《草蟲的村落》
放在一起讓大家閱讀,閱讀后完成老師發(fā)給大家的表格,好嗎?
(學生分小組,先自己讀文章,然后共同完成表格所填寫的內(nèi)容。表格內(nèi)需要學生完成的項目:題目、描
寫對象、主要內(nèi)容、寫作手法、情感表達、我的發(fā)現(xiàn)。)
(二)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1.各小組上交完成的表格。
2.教師評價并指導:
(1)兩篇文章都是描寫昆蟲的。
(2)在內(nèi)容上:《蟋蟀的住宅》主要寫了蟋蟀建住宅時的選址、住宅特點、建造時間和蟋蟀辛勤地建造自
己的住宅等內(nèi)容,《草蟲的村落》主要寫了作者追隨黑甲蟲一次游歷的過程,其中包括甲蟲迷路、回到村
子、看到甲蟲音樂家演奏及勞動等情節(jié)。
(3)在寫作手法上,《蟋蟀的住宅》是作者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具體寫住宅的情形;《草蟲的村落》則
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比喻、擬人手法,把一次神奇的游歷寫得充滿情趣。
(4)情感表達:兩篇文章都表達出作者熱愛自然、喜歡昆蟲的情感。
(三)課堂小結(jié),提出要求
像剛才這種把兩篇文章放在一起閱讀的方法叫對比閱讀,這種閱讀方法有很多好處,今后我們要多用這
種方法,同學們一定還有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板書:對比閱讀《草蟲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
二、排比教學
(一)觀察句式,了解句意。
小組討論,探究,學生讀后,談一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與死者最后的祭獻。
(這段話連用了三個“我是……”的句式,強調(diào)花的作用之大。)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
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這段話連用了三個“漓江的水真……啊”的句式,強調(diào)了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
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
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
(這段話連用了三個“像……那么……”的句式,強調(diào)了野花的美麗。)
(二)認識排比,明白作用
1.教師講解:
把三個或以上意義相關(guān)或相近、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我們
剛才讀過的這三段話都是排比。(板書:排比)
2.小組討論、探究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1)小組討論,探究排比句的作用。
(2)教師評價總結(jié),明確:
用排比來說理,可以使條理分明;用排比來抒情,可以使節(jié)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氣勢更為強烈;用
排比來敘事寫景,能使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
(板書:作用:說理條理分明、抒情氣勢強烈、敘事寫景形象生動)
(三)練習運用,互評互改。
1.教師出示練習題:
以田野景色為描寫對象,寫一個排比句。
2.學生互評,教師指導。
把自己寫的排比句與同學交換,互相評價,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議。
教師從學生作業(yè)中抽出一兩份作例子,先評價,再講一講修改意見。
3.自我修改,力求完美。
學生根據(jù)同學和老師的建議修改自己的句子,爭取寫出一個通順優(yōu)美的排比句。
三、分號教學
(-)讀一讀,注意標點符號。
L自讀自悟,分號常在什么地方使用。
(1)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我微睡時,黑夜星空
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只碩大無朋的獨眼向我凝視。
(這段話是講花兒在不同地點不同狀態(tài)下的情況。這些分句之間都是并列關(guān)系。)
(2)太陽曬著地面,有些地區(qū)吸收的熱量多,那里的空氣就比較熱;有些地區(qū)吸收的熱量少,那里的空
氣就比較冷。空氣有冷有熱,才能流動,成為風。
(這段話是講地區(qū)之間吸收熱量多少不同而形成風這個道理的。兩個分句分別講兩種相反的情況。)
(-)想一想,認識分號作用。
1.學生議一議,想一想,分號與逗號、句號有什么不同。
2.教師指導講解:
分號是一種介于逗號和句號之間的標點符號,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關(guān)系(并列、轉(zhuǎn)折、承接、因果等,
通常以并列關(guān)系居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車位轉(zhuǎn)讓合同電子版
- 2025年度生態(tài)豬場整體出售及配套設(shè)施移交合同
- 2025年度汽車維修行業(yè)定點維修與標準制定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車掛靠運輸推廣合作合同
- 2025年度西安特色民宿租賃與品牌合作合同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 第三章 認識的深化與成篇 第二節(jié) 理性思維的深化說課稿 新人教版選修《文章寫作與修改》
- 2021-2026年中國拔牙鉗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0-2025年中國未涂布印刷書寫紙行業(yè)市場調(diào)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年中國鹽酸美他環(huán)素行業(yè)發(fā)展運行現(xiàn)狀及投資潛力預(yù)測報告
- 2025年胺類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式
- 重大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期末測試卷
- 2024年1月高考適應(yīng)性測試“九省聯(lián)考”英語 試題(學生版+解析版)
- 2024浙江省農(nóng)發(fā)集團社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慢性壓力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與調(diào)理方法
- 《白蛇緣起》賞析
- Interstellar-星際穿越課件
- 蘇教版2022-2023學年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開學摸底考試卷(五)含答案與解析
- 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jié)
- 臨建標準化圖集新版
- 安監(jiān)人員考核細則(2篇)
- 生活老師培訓資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