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大綱_第1頁
《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大綱_第2頁
《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大綱_第3頁
《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大綱_第4頁
《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組織學與庭贈學》

教學大綱

(供臨床、精神、預防、檢驗、口腔、法醫(yī)、影像專業(yè)本科

使用)

濟寧醫(yī)學院基礎學院

二0一三年五月

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主任:崔運河開課單位: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

課程編碼:0104A201課程中文名稱: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英文名稱:histologyand

embryology

《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是臨床醫(yī)學、中西醫(yī)學、精神醫(yī)學、預防醫(yī)學、醫(yī)

學檢驗、口腔醫(yī)學、法醫(yī)學和醫(yī)學影像學專業(yè)高等教育的專業(yè)基礎課程。組織學

主要研究正常機體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胚胎學主要研究從受精卵發(fā)育為新生

個體的過程及其機理。以臨床醫(yī)學、護理醫(yī)學、精神醫(yī)學、預防醫(yī)學、醫(yī)學檢驗

和口腔醫(yī)學專業(yè)本科學生為講授對象,是集理論與應用性為一體的學科

設置本課程的目的:使學習者在全面了解組織學與胚胎學歷史、現(xiàn)狀與發(fā)展

趨勢的基礎上,系統(tǒng)掌握組織學與胚胎學的理論、方法、技術,為后續(xù)基礎課程

和臨床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本課程的要求:學習者應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學會聽講時扼要記筆記,

有效使用教學大綱、教科書和實驗指導,能科學地安排課外自學時間。能熟練使

用和維護普通光學顯微鏡,熟悉顯微鏡各部件的用途。能用繪圖、語言、文字對

在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進行正確描繪或描述。

在本門學科的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shù)目茖W作風和嚴密

的科學方法;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智能,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通過本門學科的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辨證

的科學思維方法。

先修課程要求:細胞生物學。

本課程計劃76學時,3.5學分,組織學為58學時,胚胎學為18學時,理

論課44學時,實驗課32學時,理論講授與實驗課的學時比例為3:2。

選用教材:衛(wèi)生部“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全國高等醫(y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規(guī)劃

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教材,鄒仲之、李繼承主編《組織學與胚胎學》第7版。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堂授課講授教材的理論知識,實驗課利用數(shù)碼互動實驗

室,利用多媒體技術講解組織、器官切片?,借助光學顯微鏡觀察組織切片并繪圖;

觀察胚胎發(fā)生的錄像片、胚胎發(fā)生的模型,結合講座、自學等方式。

考核方法:實驗報告占20%,期中考試組織切片占10%,期末閉卷考試占70%o

教學進程安排表:

學時

章節(jié)教學內容

理論實踐合計

—*組織學緒論224

二上皮組織224

三血液224

四結締組織224

五軟骨和骨224

六肌肉組織224

七神經組織224

八神經系統(tǒng)自學

九眼和耳自學

十循環(huán)系統(tǒng)224

皮膚自學

十二免疫系統(tǒng)224

十三內分泌系統(tǒng)224

十四消化管224

十五消化腺224

十六呼吸系統(tǒng)112

十七泌尿系統(tǒng)112

十八男性生殖系統(tǒng)213

十九女性生殖系統(tǒng)213

二十胚胎學緒論0.50.51

—+■胚胎發(fā)生總論3.51.55

二十二顏面和四肢的發(fā)生1.50.52

二十三消化、呼吸系統(tǒng)的發(fā)生2.50.53

二十四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發(fā)生30.53.5

二十五心血管系統(tǒng)的發(fā)生30.53.5

二十六神經系統(tǒng)和眼耳的發(fā)生自學

課內實驗安排(實驗課教學大綱另行制訂,此處只簡要標注下列內容)

序號實驗項目學^計類型每組人數(shù)基本教學要求

1.掌握組織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

方法及其意義。

1組織學緒論2驗證30

2.掌握組織的概念和基本類型。

3.了解組織學發(fā)展簡史

1.掌握上皮組織的?般特點和分

類;掌握各種被覆上皮的結構特

點、分布和功能。

2上皮組織2驗證30

2.掌握上皮組織特殊結構的光

鏡、超微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

連接復合體的概念。

1.掌握結締組織的特點和分類。

2.掌握疏松結締組織各種成分的

3結締組織2驗證30

結構和功能,了解纖維和基質的

形成。

掌握血細胞的分類、結構特點、

血液驗證

4230功能和在血液中的正常值。

1.掌握透明軟骨的結構、分布與

功能。軟骨的分類。

5軟骨和骨2驗證302.掌握骨組織的結構及骨發(fā)生、

掌握長骨的結構。

1.掌握三種肌組織的光鏡結構與

功能。

6肌肉組織2驗證302.掌握骨骼肌纖維和心肌纖維超

微結構及其異同點。

1.掌握神經組織的基本組成及其

功能。

2.掌握神經元的形態(tài)、類型、光

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及其功能。

7神經組織2驗證30

3.掌握化學突觸的超微結構、類

型和功能。

4.掌握神經纖維的分類、光鏡結

構、超微結構與功能。

1.掌握心臟壁各層及心瓣膜的結

構。

2.掌握大動脈、中動脈和小動脈

10循環(huán)系統(tǒng)2驗證30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3.掌握毛細血管的光鏡結構及三

種類型毛細血管的超微結構特

點、分布及功能。

1.掌握淋巴組織的結構及功能。

掌握淋巴結和脾的組織結構與

12免疫系統(tǒng)2驗證302.

功能。

1.掌握含氮激素分泌細胞和類固

醇激素分泌細胞的超微結構特

征。

2.掌握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

13內分泌系統(tǒng)2驗證30

腺及腦垂體的光鏡結構及所分泌

的激素。

3.掌握垂體門脈系統(tǒng)組成、意義

及下丘腦與垂體的關系。

掌握消化管的基本結構及各段結

14消化管2驗證30構特點和功能。

1.掌握胰腺外分泌部的結構和功

能以及胰島內分泌細胞所分泌的

激素。

15消化腺2驗證30

2.掌握肝的結構與功能概況,肝

小葉與門管區(qū)的結構;肝細胞、

肝血竇的超微結構特點和功能。

1.掌握氣管與主支氣管的組織結

構。

16呼吸系統(tǒng)1驗證302.掌握肺的組織結構及肺泡的超

微結構與功能。

1.掌握腎單位的組成、分布、光

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

2.掌握集合小管的位置、光鏡結

17泌尿系統(tǒng)1驗證30

構和功能。

3.掌握球旁復合體的組成、結構

和功能。

1.掌握生精小管的結構和精子的

男性生殖發(fā)生過程。

181驗證30

系統(tǒng)2.掌握血一睪屏障、間質細胞的

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及功能。

掌握卵泡生長、發(fā)育與成熟的過

女性生殖

191驗證30

系統(tǒng)程;排卵;黃體的形成與功能。

1.了解胚胎學的研究內容和意

20胚胎學緒論0.5綜合30義。

2.了解胚胎學的研究方法。

1.掌握受精的概念、過程、條件

和意義。

2.掌握卵裂、胚泡形成和植入;

21胚胎發(fā)生總論1.5綜合30

胚盤形成、胚層分化和胚體形成。

3.掌握胎膜、胎盤的形成、結構

和功能。

掌握顏面與腭發(fā)生的基本過程及

顏面和四肢的

220.5綜合30

發(fā)生常見性畸形。

1.掌握咽囊的位置和分化形成的

消化、呼吸系統(tǒng)器官;甲狀腺的發(fā)生及主要畸形。

230.5綜合30

的發(fā)生2.掌握消化管的發(fā)生及主要畸

形。

1.掌握后腎和輸尿管的發(fā)生及主

要畸形;掌握尿生殖竇的形成及

泌尿、生殖系統(tǒng)

240.5綜合30演變。

的發(fā)生

2.掌握生殖腺、生殖管道的發(fā)生

及其性別分化的機理。

1.掌握心臟發(fā)生的過程;掌握心

心血管系統(tǒng)的

250.5綜合30臟和大血管的主要畸形。

發(fā)生

2.掌握胎兒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特

點及出生后血液循環(huán)的變化。

上篇組織學

第1章組織學緒論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明確組織學與胚胎學研究對象,了解組織學與胚胎學的歷史與發(fā)

展過程,掌握組織學與胚胎學研究意義和方法,組織的概念和基本類型,了解細胞間質

的含義、作用及與細胞的關系。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立體形態(tài)結構與其不同斷面間的關

系。緒論計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組織學的內容和意義

(二)組織學發(fā)展簡史和當代組織學

(三)組織學的學習方法

(四)組織學技術簡介

1.光鏡技術

2.電鏡技術

3.組織化學術

4.放射自顯影術

5.圖像分析術

6.細胞培養(yǎng)術和組織工程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HE染色石蠟切片技術與超薄切片技術基本原理,冰凍切片、組織化

學與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難點:組織化學與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名詞解釋

HE染色法免疫組織化學術過碘酸希夫(PAS)反應

(二)問答

1.簡述免疫組織化學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意義。

2.簡述原位雜交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意義。

第2章上皮組織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上皮組織的一般特點和分類;掌握各種被覆上皮的結構特點、

分布和功能;掌握上皮組織特殊結構的光鏡、超微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連接復合體

的概念。了解腺細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形態(tài)、結構和分類。了解蛋白質

分泌細胞、糖蛋白分泌細胞、類固醇分泌細胞和肽分泌細胞的光鏡結構及超微結構特點。

上皮組織計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被覆上皮

1.單層扁平上皮

2.單層立方上皮

3.單層柱狀上皮

4.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

5.變移上皮

6.復層扁平上皮

7.復層柱狀上皮

(二)腺上皮和腺

腺細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腺的發(fā)生。外分泌腺、內分泌腺的一般特點。外分泌

腺的分類。漿液性腺、粘液性腺和混合性腺的特點。

(三)細胞表面的特化結構

1.上皮細胞游離面的微絨毛、纖毛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和功能。

2.側面緊密連接、中間連接、橋粒和縫隙連接的超微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意義,

連接復合體的組成。

3.基底面的基膜、質膜內褶和半橋粒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重點:被覆上皮的分類及分布;細胞表面特化結構的分布及功能。

(二)難點:上皮細胞游離面、側面、基底面的特殊結構及功能。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名詞解釋

1.內皮

2.微絨毛

3.連接復合體

4.基膜

(二)問答

1.簡述被覆上皮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2.簡述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的結構特點和主要功能。

3.簡述上皮細胞側面的幾種特化結構的特點和功能。

第3章結締組織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結締組織的特點和分類;掌握疏松結締組織各種成分的結構

和功能,了解纖維和基質的形成,了解組織液與基質的關系;了解致密結締組織、脂肪

組織、網狀組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結締組織計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疏松結締組織

1.細胞

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漿細胞;肥大細胞;脂肪細胞;未分化間充質細胞;白細

胞。

2.纖維

膠原纖維;彈性纖維;網狀纖維。

3.基質

基質的組成、特性及功能,分子篩的概念。

(二)致密結締組織

致密結締組織的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

(三)脂肪組織

脂肪組織的結構特點、種類和功能。

(四)網狀組織

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重點:結締組織的特點和分類;疏松結締組織各種細胞的結構及功能。

(二)難點:基質的組成、特性和功能。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名詞解釋

1.成纖維細胞

2.組織液

3.基質

(二)問答

1.簡述成纖維細胞的結構特點及功能。

2.簡述巨噬細胞的結構特點及功能。

3.簡述肥大細胞的結構特點及其意義。

4.試述結締組織基質的組成成分及其意義。

第4章血液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血細胞的分類及結構特點、功能和在血液中所含的正常值。

了解各種白細胞及血小板的超微結構特征;了解淋巴的組成及血細胞的發(fā)生。血液計劃

2學時。

二、課程內容

(一)紅細胞

紅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大小、代謝特點和功能;正常血液中紅細胞的數(shù)量;紅細胞的

壽命;網織紅細胞的結構特點和數(shù)量變化的意義。

(-)白細胞

白細胞的結構特點和分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粒細胞、單核細胞和

淋巴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及功能;正常血液中各種血細胞的數(shù)量及百分率。

(三)血小板

血小板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功能和在正常血液中的正常值。

(四)淋巴

淋巴的概念、組成。

(五)骨髓與血細胞的發(fā)生

骨髓的結構、造血干細胞和造血祖細胞;血細胞發(fā)生過程中的形態(tài)演變規(guī)律。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血液的組成;紅細胞、各種白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及功能。

(二)難點:血細胞發(fā)生。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一)名詞解釋

1.網織紅細胞

2.造血干細胞

3.血紅蛋白

4.造血誘導微環(huán)境

(二)問答

1.試述各種血細胞發(fā)生過程的形態(tài)演變規(guī)律。

2.試述中性粒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正常值和意義。

3.試述紅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正常值及其功能。

第5章軟骨和骨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透明軟骨的結構、分布與功能;掌握骨組織的結構及骨發(fā)生、

長骨的結構。了解彈性軟骨、纖維軟骨的結構特點及分布了解骨的形成過程及骨的改建、

骨發(fā)生的兩種方式;了解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在血鈣調節(jié)中的作用。軟骨和骨計劃2學

時。

二、課程內容

(■)軟骨

1.軟骨組織

軟骨細胞;軟骨基質。

2.軟骨膜

3.軟骨類型

透明軟骨;彈性軟骨;纖維軟骨。

4.軟骨的生長

(二)骨

1.骨組織

骨基質;骨組織的細胞。

2.長骨的結構

骨干;骨轎;骨膜。

(三)骨的發(fā)生

1.骨組織發(fā)生的基本過程

2.骨發(fā)生的方式

膜內成骨;軟骨內成骨。

(四)關節(jié)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透明軟骨的結構特點和功能;骨組織的結構;長骨的結構。

(-)難點:骨的發(fā)生和生長。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名詞解釋

1.骨單位

2.同源細胞群

(二)問答

1.以長骨為例,試述軟骨內成骨的過程。

2.試述軟骨組織的結構、類型及各種軟骨的結構特點。

第6章肌肉組織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三種肌組織的光鏡結構與功能;掌握骨骼肌纖維和心肌纖維

超微結構的異同點。了解平滑肌的超微結構特點。肌組織計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一)骨骼肌

1.骨骼肌纖維的光鏡結構。

2.骨骼肌纖維的超微結構。

肌原纖維;橫小管;肌漿網。

3.骨骼肌纖維收縮的結構基礎和原理。

(二)心肌

1.心肌纖維的光鏡結構。

2.心肌纖維的超微結構。

(三)平滑肌

1.平滑肌纖維的光鏡結構。

2.平滑肌纖維的超微結構。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肌組織的組成及分類;三種肌纖維的光鏡、電鏡結構及其不同點。

(二)難點:肌纖維超微結構特點。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名詞解釋

1.myofibril

2.sarcomere

3.三聯(lián)體

(二)問答

1.試述橫紋肌纖維的粗肌絲和細肌絲的分子結構。

2.試比較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結構異同點。

第7章神經組織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神經組織的基本組成及其功能;掌握神經元的形態(tài)、類型、

光鏡結構與超微結構特點及其功能;掌握化學突觸的超微結構、類型和功能;掌握神經

纖維的分類、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與功能。了解神經的結構;了解神經末梢的分類,各

種感受器與效應器的結構與功能;了解神經膠質細胞的結構特點、分類、分布及功能。

神經組織計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一)神經元

1.神經元的結構

神經元胞體;樹突;軸突。

2.神經元的分類

(二)突觸

突觸的概念、功能和分類。化學突觸的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神經遞質的分類。

(三)神經膠質細胞

1.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膠質細胞。

2.周圍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膠質細胞。

(四)神經纖維和神經

1.神經纖維

有髓神經纖維的光鏡結構與超微結構,髓鞘的形成與超微結構;無髓神經纖維。

2.神經

(五)神經末梢

1.感覺神經末梢

游離神經末梢;觸覺小體;環(huán)層小體;肌梭。

2.運動神經末梢

運動終板;膨體。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重點:多極神經元;化學突觸的超微結構;有髓神經纖維的光鏡和電鏡結構。

(-)難點:多極神經元的電鏡結構;化學突觸的超微結構。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一)名詞解釋

1.Nisslbody

2.synapse

3.郎飛結

(二)問答

1.以多極神經元為例,試述神經元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

2.說明化學突觸的超微結構和信息傳遞的過程。

第8章神經系統(tǒng)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大腦皮質、小腦皮質、脊髓灰質的組織結構;掌握血一腦屏

障的結構和功能;掌握了解神經組織和神經系統(tǒng)的關系。了解腦脊膜的組織結構;了解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了解神經節(jié)的分類和結構。本章自學。

二、課程內容

(一)大腦皮質

1.分子層

2.多形細胞層

3.外錐體細胞層

4.內顆粒層

5.內錐體細胞層

6.外顆粒層

(二)小腦皮質

1.顆粒層

2.蒲肯野細胞層

3.分子層

(三)脊髓灰質

1.閏紹細胞

2.運動神經元

3.運動神經元

(四)神經節(jié)

1.自主神經節(jié)

2.腦神經節(jié)

3.脊神經節(jié)

(五)腦脊膜和血-腦屏障

(六)脈絡叢和腦脊液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血一腦屏障的結構和功能;大腦皮質、小腦皮質、脊髓灰質的組織結

構。

(二)難點:神經組織和神經系統(tǒng)的關系。

(三)教學手段:自學。

四、思考與練習

(一)名詞解釋

1.blood-brainbarrier

2.運動神經元

3.閏紹細胞

(二)問答

1.試述腦脊膜的基本結構。

2.試述脊髓灰質的基本結構。

3.試述大腦皮質的基本結構。

第9章眼和耳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眼球壁各層的組織結構和功能;掌握壺腹崎、位覺斑、螺旋

器的位置、組織結構和功能。了解眼球屈光裝置和眼瞼的組織結構,了解內耳迷路的組

成、結構。本章自學。

二、課程內容

(一)眼

1.眼球壁

角膜;鞏膜;角膜緣;虹膜;睫狀體;脈絡膜;視網膜

2.眼內容物

晶狀體;玻璃體;房水

3.眼附屬器官

(二)耳

1.外耳

2.中耳

3.內耳

耳蝸;前庭;半規(guī)管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重點:角膜分層;視網膜的結構及其感光功能。壺腹崎、位覺斑、螺旋器的

結構特點和功能。

(二)難點:角膜緣的結構特點;視網膜的結構及其感光功能。螺旋器的結構特點

和功能。

(三)教學手段:自學。

四、思考與練習

(一)名詞解釋

1.黃斑

2.視盤

3.房水

4.壺腹靖

5.spiralorgan

6.鞏膜靜脈竇

7.膜盤

8.血管紋

(二)問答題

1.試述外界光線經哪些結構和途徑傳入視神經。

2.試述聽覺感受器是怎樣感受外界聲音刺激的。

3.試比較視網膜中兩種視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第10章循環(huán)系統(tǒng)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心臟壁各層及心瓣膜的結構;掌握大動脈(彈性動脈)、中

動脈(肌性動脈)和小動脈的結構特點和功能;掌握毛細血管的光鏡結構及三種類型毛

細血管的超微結構特點、分布及功能。了解心臟傳導系統(tǒng)的組成;了解靜脈的一般結構

特點;了解微循環(huán)各段血管的結構特點及其功能;了解淋巴管的一般結構。循環(huán)系統(tǒng)計

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一)心臟

1.心壁的結構

心內膜;心肌膜;心外膜;心瓣膜。

2.心臟傳導系統(tǒng)

P細胞;移行細胞;蒲肯野纖維。

(二)動脈

1.大動脈

內膜;中膜;外膜。

2.中動脈

內膜;中膜;外膜。

3.小動脈

4.微動脈

5.動脈管壁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6.血管壁的特殊感受器

(三)毛細血管

1.毛細血管的結構

2.毛細血管的分類

連續(xù)毛細血管;有孔毛細血管;血竇。

(四)靜脈

1.微靜脈

2.小靜脈

3.中靜脈

4.大靜脈

5.靜脈瓣

(五)微循環(huán)

(六)淋巴管系統(tǒng)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重點:心壁、中動脈的結構;毛細血管的結構和分類。

(二)難點:心壁的結構;毛細血管的分類。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一)名詞解釋:

1.蒲肯野纖維

2.W-P小體

3.毛細血管后微靜脈

4.sinusoid

(二)問答

1.試述心臟傳導系統(tǒng)的組成、分布和功能意義。

2.試述電鏡下毛細血管的分類、結構特點及其分布。

第U章皮膚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皮膚的基本結構,表皮的角化過程;了解黑素細胞和

郎格漢斯細胞的分布、結構和功能;了解皮脂腺、汗腺的光鏡結構和功能;了解

毛發(fā)的基本結構和毛發(fā)的生長。本章自學。

二、課程內容

(-)表皮

1.表皮的分層和角化

基底層;棘層;顆粒層;透明層;角化層

2.非角質形成細胞

黑素細胞;郎格漢斯細胞;梅克爾細胞

(二)真皮

1.乳頭層

2.網織層

(三)皮膚的附屬器官

1.毛

2.皮脂腺

3.汗腺

4.指(趾)甲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表皮的分層和角化。

(-)難點:表皮的分層和角化。

(三)教學手段:自學。

四、思考與練習

(一)名詞解釋

1.板層顆粒

2.透明角質顆粒

3.黑素顆粒

4.真皮乳頭

5.Langerhanscell

6.毛母質細胞

(二)問答題

1.試述表皮的分層及其與表皮角化的關系。

2.試述非角質形成細胞的種類、結構特點和功能。

第12章免疫系統(tǒng)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淋巴組織的結構及功能;掌握淋巴結和脾的組織結構與功能。

了解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及淋巴細胞的分類和功能;了解中樞淋巴器官和周圍淋巴器官的概

念和組成;了解胸腺的組織結構、年齡變化和主要功能;了解腭扁桃體的組織結構和功

能;了解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的概念、組成和功能。免疫系統(tǒng)計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一)主要的免疫細胞.

1.淋巴細胞

2.巨噬細胞及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

3.抗原提呈細胞

(-)淋巴組織.

彌散淋巴組織;淋巴小結

(三)淋巴器官.

1.胸腺

胸腺的結構和功能。

2.淋巴結

淋巴結的結構和功能。

3.脾

脾的結構和功能。

4.扁桃體。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淋巴結和脾的結構與功能;胸腺的結構與功能。

(二)難點:淋巴結和脾的結構;兩者異同點。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一)名詞解釋:

1.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

2.淋巴小結

3.blood-thymusbarrier

4.動脈周圍淋巴鞘

(二)問答

1.試比較淋巴結和脾在結構和功能方面的異同點。

2.試述T細胞在胸腺內的成熟過程。

第13章內分泌系統(tǒng)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含氮激素分泌細胞和類固醇激素分泌細胞的超微結構特征;

掌握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及腦垂體的光鏡結構及所分泌的激素;掌握垂體門脈系

統(tǒng)組成及意義及下丘腦與垂體的關系。了解APUD細胞和彌散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的概念。

內分泌系統(tǒng)計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甲狀腺

1.甲狀腺濾泡

2.濾泡旁細胞

(二)甲狀旁腺

(三)腎上腺

1.皮質

球狀帶;束狀帶;網狀帶。

2.髓質

(四)垂體

1.腺垂體

遠側部;中間部;結節(jié)部;垂體門脈系統(tǒng)。

2.神經垂體

(五)松果體

(六)APUD系統(tǒng)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甲狀腺的結構;腎上腺的結構;垂體的結構。

(二)難點:甲狀腺、腎上腺的結構。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名詞解釋:

1.垂體門脈系統(tǒng)

2.Herringbody

3.嗜銘細胞

(-)問答

1.濾泡I二皮細胞的電鏡結構和甲狀腺素的合成過程

2.腺垂體遠側部各種細胞的名稱和功能是什么?腺垂體與下丘腦是怎樣的關系?

3.腎上腺皮質束狀帶的光鏡、電鏡結構和功能是什么?

第14章消化管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消化管的基本結構及各段結構特點和功能。熟悉消化管淋巴

組織分布及其免疫功能;熟悉消化管內分泌細胞的分布,主要類型和功能。消化管計劃

2學時。

二、課程內容

(-)消化管的一般結構

1.粘膜層

2.粘膜下層

3.肌層

4.外膜

(-)口腔與咽

(三)食管

(四)胃

1.粘膜

上皮;固有層;粘膜肌。

2.粘膜下層

3.肌層和外膜

(五)小腸

1.粘膜

上皮;固有層;粘膜肌。

2.粘膜下層

3.肌層和外膜

(六)大腸

(七)消化管的淋巴組織

(八)胃腸的內分泌細胞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重點: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食管的結構特點;胃粘膜的結構;小腸的結構

特點。

(-)難點:胃粘膜的結構:小腸的結構特點。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一)名詞解釋:

1.微管泡系統(tǒng)

2.中央乳糜管

3.微皺褶細胞

(二)問答

1.試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

2.試述胃底腺壁細胞的分布、光鏡、電鏡結構及功能。

3.試述小腸絨毛的結構及其與消化、吸收的關系。

第15章消化腺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胰腺外分泌部的結構和功能以及胰島細胞的超微結構特點及

所分泌的激素;掌握肝的結構與功能概況,肝小葉與門管區(qū)的結構。肝細胞、肝血竇的

超微結構特點和功能。熟悉唾液腺的一般結構,三大唾液腺的結構和功能;肝血液循環(huán)

特點及其與肝功能的關系和肝內膽汁的排出途徑;膽囊與膽道的組織結構。消化腺計劃

2學時。

二、課程內容

(-)大唾液腺

(-)胰腺

1.外分泌部

腺泡;導管。

2.內分泌部

A細胞;B細胞;D細胞;PP細胞。

(三)肝

1.肝小葉

肝細胞;肝血竇;竇周隙;膽小管。

2.門管區(qū)

(四)膽囊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重點:肝小葉;門管區(qū);胰腺內分泌部。

(二)難點:肝小葉。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名詞解釋:

1.竇周隙

2.門管區(qū)

3.Kupffercell

(二)問答

1.胰腺的結構和功能是什么?

2.試述肝小葉的結構及其與功能的關系。

3.為什么說肝細胞是執(zhí)行肝臟功能的主體?

第16章呼吸系統(tǒng)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氣管與主支氣管的組織結構,掌握肺的組織結構及肺泡的超

微結構與功能。熟悉肺的血管和淋巴管的分布,氣管和主支氣管的免疫功能和肺的其它

功能。了解鼻腔粘膜各部、喉粘膜的結構特點與功能差異。呼吸系統(tǒng)計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一)鼻腔

(二)喉

(三)氣管和主支氣管

1.氣管

粘膜;粘膜下層;外膜。

2.主支氣管

(四)肺

1.導氣部

葉支氣管至小支氣管;細支氣管和終末細支氣管。

2.呼吸部

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氣一血屏障。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氣管和主支氣管的結構;肺導氣部的變化規(guī)律;肺呼吸部組成及其特

點;肺小葉、肺泡隔、氣血屏障的概念和結構。

(二)難點:肺呼吸部。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名詞解釋

1.肺小葉

2.氣-血屏障

3.II型肺泡細胞

(二)問答

1.試述肺導氣部管壁結構的特點。

2.試述肺泡的結構及其與氣體交換的關系。

第17章泌尿系統(tǒng)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腎單位的組成、分布、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掌握集

合小管的位置、光鏡結構和功能。掌握球旁復合體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熟悉腎血液循

環(huán)的途徑和特點。了解腎盂、腎盞、輸尿管和膀胱的一般結構。泌尿系統(tǒng)計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腎

1.腎單位

腎小體;腎小管。

2.集合管

3.球旁復合體

球旁細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細胞。

4.腎間質

5.腎的血液循環(huán)

(二)排尿管道

1.輸尿管

2.膀胱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腎單位的組成和結構,濾過屏障的結構,球旁復合體的結構和功能。

(二)難點:腎單位的組成和結構。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四、思考與練習

(-)名詞解釋:

1.腎單位

2.filtrationbarrier

3.致密斑

(二)問答

1.論述腎小體的結構及其與原尿形成的關系。

2.試述腎小管各段的結構特點及其與原尿成分重吸收的關系。

3.試述球旁復合體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第18章男性生殖系統(tǒng)

一、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生精小管的結構和精子的發(fā)生過程;掌握血一睪屏障、間質

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及功能。熟悉附睪與輸精管及前列腺的組織結構。男性生殖

系統(tǒng)計劃2學時。

二、課程內容

(■)睪丸

1.生精小管

生精細胞;支持細胞。

2.睪丸間質

3.直精小管和睪丸網

(-)生殖管道

附睪;輸精管。

(三)附屬腺

(四)陰莖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重點:精子的發(fā)生過程、各級生精細胞的結構、血一睪屏障的結構和功能,

支持細胞和間質細胞結構功能。

(-)難點:精子的發(fā)生過程、各級生精細胞的結構。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片、模型、掛圖演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