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體育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云南省大理州體育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云南省大理州體育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云南省大理州體育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云南省大理州體育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大理州體育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政策一度引發(fā)明朝出現(xiàn)“市禁則商轉而為寇”現(xiàn)象的是A.朝貢貿易 B.海禁 C.開禁 D.閉關鎖國2.優(yōu)美的神話、嚴肅的悲劇、詼諧的喜劇,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希羅多德首創(chuàng)“歷史”一詞,是西方“歷史之父”;修昔底德成為政治史傳統(tǒng)的奠基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這說明A.民主政治造就輝煌燦爛的希臘文化B.古希臘文明領先于世界其它的文明C.文化發(fā)展促進人文主義的對外傳播D.城邦制度促進了公民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3.明清時期的民間信仰中,各種神祇十分龐雜,其功能往往足以覆蓋民間生老病死一切所求,其中以玉皇大帝,城隍、關帝、觀音、碧霞元君、媽祖的影響最大,這表明民間信仰A.促進了市民階層的興起 B.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色彩C.受宗族觀念的影響較大 D.提高了女性的社會地位4.讀下表:1840一1894年間中國土布生產消用棉紗量據此可以推斷A.民族工業(yè)的勃興推動農產品商品化B.小農經濟遭外國商品的強勁沖擊C.中國與世界市場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D.歐美列強加強對中國的原料掠奪5.《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中寫道:“大多數美國人認為,18世紀后期憲法通過后就有民主了。但在1787年,選舉權仍有嚴重限制,之后才逐步開放給無產白人、非裔美國人和婦女,直到1920年第十九條修正案的批準才徹底放開。實際上,對南部黑人投票的各種設限意味著,充分選舉權還要等到1965年《選舉權法》的通過。”由此可見A.民主必須通過法治進行保障B.美國民主一直具有很強的階級性C.美國的民主之路遙遠漫長D.分權制衡是美國民主的本質特征6.在14世紀歐洲的鼠疫期間,“由于宗教在血腥的死亡面前顯得那樣蒼白無力,一種新的懷疑論開始興起……”人們需要找到新的教義來對這些苦難做出解釋.當時這種情況A.動搖了基督教的統(tǒng)治地位 B.促進了思想領域的變革C.推動了歐洲的信仰自由 D.揭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7.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美國形成了發(fā)達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下列不是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具體表現(xiàn)的是A.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產和消費 B.政府大力投資科研和教育C.廣泛補貼出口產品,維持高出口水平 D.推行福利主義和經濟計劃化8.20世紀90年代,“伙伴關系”成為中國外交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我國政府在對外關系中,積極努力構筑“伙伴關系”框架。中國做出這一外交政策調整的原因是A.不結盟政策已不合時宜 B.多極化趨勢的深度發(fā)展C.反殖反霸成為時代潮流 D.鄧小平發(fā)表“南方談話"9.有觀點認為:《十二銅表法》中說“人民對于最新情況的投票就是法律”,沒有比這句話更能體現(xiàn)出法律中所發(fā)生的革命了;它使羅馬自神的法律中解放出來,法律成了一項人類的工作。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其中“人民”是指羅馬帝國的自由民B.成文法一經產生便不可更改C.羅馬法對宗教改革起到直接推動作用D.羅馬法中蘊含人文主義精神10.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建立了監(jiān)察系列監(jiān)督、參議會監(jiān)督、人民群眾監(jiān)督、行政機關內部監(jiān)督.審計監(jiān)察機關監(jiān)督五大層次為主的新監(jiān)察體系.并頒布了《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陜甘寧邊區(qū)憲法原則》等法律對監(jiān)督權力予以保障。這些舉措A.適應了民族戰(zhàn)爭新形勢的需要B.杜絕了根據地貪污腐敗的現(xiàn)象C.排除了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影響D.開啟了中國浴火重生的新征程11.針對王安石變法,蘇轍曾提出批評:“以錢貸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為利也。然出納之際,吏緣為奸,雖有法不能禁。”蘇轍批評的變法措施是A.均輸法 B.青苗法 C.募役法 D.保甲法12.吠陀經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羅門;彼之雙臂,生剎帝利;彼之雙腿,生吠舍;彼之雙足,生首陀羅”據此可見,婆羅門宣稱種性是A.佛祖安排 B.國王指令 C.神靈旨意 D.人民意愿13.《全球通史》中說:“明朝的這些遠航為何是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業(yè)方面的原因而進行的……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地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這種導致中西遠航反差的根源是A.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 B.統(tǒng)治者治國的指導思想C.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程度 D.經濟結構方面存在差異14.20世紀初天津一些進步報刊作者的署名;盧梭之徒、盧梭魂、亞盧(亞洲盧梭)、平等閣主人、竟平、人權、民友……這反映出20世紀初中國思想文化界A.民主共和思想的傳播 B.“西學東漸”,崇洋媚外C.大力倡導馬克思主義學說 D.君主立憲思想占主導15.某同學以《1899年的上?!窞橹黝},創(chuàng)設了下列場景,其中可能被老師否決的是A.很多市民到商務印書館購買新書 B.報童們在租界內兜售《申報》C.新式學堂師生討論近代數理知識 D.知縣在縣衙公堂閱讀《民報》16.歷史著作總是要對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做出解釋。它涉及如何認識歷史的問題,也涉及歷史知識的性質問題;但它的本質是說明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所以有人說,歷史解釋的產生,是出于對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的探索。這一觀點說明A.主觀因素、客觀因素都會影響歷史解釋,故同一歷史事件會岀現(xiàn)多種多樣的解釋B.歷史的解釋與當代人的利益、政治或意識形態(tài)立場有關,但與認識歷史的方法無關C.歷史知識的客觀性和真理性只能是相對的,這決定了歷史是不可以被認識的D.關于歷史事件,只有一種科學的解釋,其他的尤其是唯心史觀寫下的著作都是錯17.中國古代文化科技燦爛輝煌,下列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18.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開始推廣使用“國歷”。參與此運動的人感慨地說:“為提倡公歷,(我們)宣傳演講,可是結果到了舊歷年關,他們雖然受了經濟的限制,但仍拼命掙扎,以享受其新年的樂趣?!边@說明A.社會缺乏民主共和的觀念 B.近代國人素質普遍較低C.習俗進步依賴于經濟發(fā)展 D.傳統(tǒng)社會習俗根深蒂固19.二戰(zhàn)后,美國在西歐體現(xiàn)“阻止共產黨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選票,而不是子彈?!钡闹匾呤茿.大搞輿論攻勢 B.實施馬歇爾計劃C.建立北約組織 D.建立歐共體20.1954年12月,毛澤東在一次黨內外人士座談會上指出,政協(xié)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們不能把政協(xié)搞成國家權力機關。此話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頒布B.社會主義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D.中共八大召開21.如圖是1947年美國的一幅宣傳畫《制造和平》,漫畫實質上反映了A.美國以發(fā)展經濟來穩(wěn)定西方陣營B.馬歇爾計劃為歐洲帶來和平C.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恢復了歐洲經濟D.美國通過經濟援助控制了西歐22.錢乘旦認為,美國的創(chuàng)新在于:為了拯救市場,唯一的辦法居然是“中止市場”!但“中止市場”又不是“消滅市場”,需要的是一種能夠“控制”市場的權力,而執(zhí)行這種權力的恰恰是國家!由此可見,美國的創(chuàng)新A.有效地防止了資本主義的盲目競爭 B.開創(chuàng)了經濟發(fā)展新模式C.強調國家權力在市場中的主導作用 D.破壞了分權制衡的體制23.晉商在區(qū)域中充當著中介作用,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商品的長途販運,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區(qū)域的限制。這反映出晉商A.促進區(qū)域間經濟交流 B.推動商業(yè)市鎮(zhèn)的興起和繁榮C.主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D.滿足社會各階層的經濟需求24.如圖是民國十幾年上海永和實業(yè)“月里嫦娥”品牌化妝品商標注冊證,它可以用來佐證A.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B.市場經濟法制化進程C.民族工業(yè)迎來“春天” D.社會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5.我們之所以把希臘的智者學派等稱為近代人文主義的起源的主要依據是A.開始沖擊歐洲中世紀封建神權黑暗統(tǒng)治B.最早的確立起了人文主義思想體系C.已逐漸反映了資產階級的世界觀D.發(fā)現(xiàn)了肯定現(xiàn)世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26.下表是1958至1968年,蘇聯(lián)與美國出現(xiàn)以探月活動為標志的“太空競賽”信息統(tǒng)計表。比較分析可知美蘇蘇聯(lián)美國探測器發(fā)射數量3129成功率29%45%運載器造成的失敗63%77%從計劃開始到首次登月的時間1年4年首次登月前嘗試的次數10次無(首次嘗試即獲成功)A.國家實力勢均力敵B.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C.避免直接軍事對抗D.兩極格局日益鞏固27.下表信息出自于中國軍事史編寫組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爭爆發(fā)情況的統(tǒng)計。該表反映出A.大一統(tǒng)成為大勢所趨B.和平發(fā)展占據主流C.富國強兵是時代主題D.戰(zhàn)爭規(guī)模不斷擴大28.布爾什維克黨在《四月提綱》的指引下,深入工廠和農村,宣傳組織群眾認清蘇維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擴大黨在蘇維埃中的影響。布爾什維克黨的活動A.推動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出現(xiàn)B.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專制統(tǒng)治C.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D.響應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29.帝王謚號主要依據其生前行為而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謚號的是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30.1927年,聯(lián)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長為聯(lián)合了數百萬農戶的強大機體,要通過合作社把小農經濟引上社會主義道路,通過流通過程,同時也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通過生產本身的改組和聯(lián)合,把個體的分散的生產單位改造成以新的技術(電氣化等)為基礎的大規(guī)模的公有化經濟。由此可見當時蘇聯(lián)A.準備廢除新經濟政策 B.準備調整農村生產關系C.形成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D.擴大了集體農莊的自主權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黨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的新命題。閱讀有關民主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休命(旨意)于成湯”?!渡袝凡牧隙P于蘇格拉底之死的材料材料三中書省負責定旨出命,長官中書令二人;門下省掌封駁審議,長官侍中二人;中書門下通過的詔敕,經皇帝裁定交尚書省執(zhí)行,尚書省長官尚書令一人,副長官左右仆射各一人。——《中華通史》材料四“民主”作為現(xiàn)代文明的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原則,是從西方輸入的。西方民主的特點是強調自由平等,三權分立,多黨競選、權力制衡等等。自洋務運動失敗后,出現(xiàn)了開設議院的各種方案和對民權,自由觀念的宣傳,如康有為以“幾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嚴復提出西方因為“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而強盛,中國的民主啟蒙由此發(fā)端?!妒澜缥拿魇贰凡牧衔逶诂F(xiàn)代社會中,無論是哪一個統(tǒng)治階級,只要實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議制的形式,只是具體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議機構的設置上,有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兩院制,有的實行一院制。(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義。根據材料二,歸納雅典民主存在的問題。(2)根據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西方國家強調對權力的制衡與我國古代對官吏的制約有什么本質差異?(3)依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方代議制民主是怎樣確立的?試舉例說明代議制民主政治的“具體方式”有哪些不同?(4)古今中外不同民主發(fā)展模式給你有何啟示?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學東漸這個名目隨民國四年(1915)上海商務印書館將容閎的英文回憶錄的中文節(jié)譯本,該題《西學東漸記》,開始流行。但在晚明,“西學”已是特稱判斷,指西教即基督教以外的歐洲科學工藝各科學問。其實中國與歐洲的文明互動,在物質層面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典時代,在精神層面至遲已于北朝隋唐出現(xiàn)。……世界文明從來是互動的。既有西學東漸當然也有東學西漸?!薄炀S錚《再讀近代史》材料二為獲取資源與市場,工業(yè)文明的先導國家以槍炮打開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國家的大門,迫使一切后進民族走上工業(yè)化之路。近代中國,為實現(xiàn)民族的平等和國家的發(fā)展,進入了由農耕文明向工業(yè)文明的轉型期,百年動蕩,內憂外患,血流成河。隨著人類社會的轉型,近代中國人們的生活和思想觀念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文明轉型》材料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的進程從19世紀五、六十年代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主要經歷了被動開放、經濟起步、政體變革、思想解放四個時期。這是一種社會質變,即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發(fā)生了整體性的變革?!悋鴳c《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研究》緒論問題:(1)用“東學西漸”的具體事例說明中國古代經濟、文化對歐洲的影響。(2)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西學東漸”的歷程和階段性特點。(3)你是如何看待“西學東漸”與中國近代社會轉型?33.辮子與歷史材料一:“我(孫中山)剪去一生長成之辯發(fā),往衣服店買得一套最新日本裝穿好,……日本自戰(zhàn)勝中國后,世人以禮待日人,我扮日人,亦出入相宜也。若無此舉,則不能逃脫數次之危險地位矣?!懳臓N《流亡之孫公》材料二:12月13日內閣總理袁世凱剪除發(fā)辮,以為各界之倡?!?911年12月17日《大公報》材料三: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編發(fā)之制,悉從腥膻之俗。當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執(zhí),從容就義……今者滿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滌舊染之污,作新國之民。……凡未去辮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凈盡,有不遵者以違法論。——《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剪辮法令》材料四:1912年2月19日的《申報》載,有一挑水夫尚垂發(fā)辮,該兵士迫令剪去,結果發(fā)生爭吵推拉,挑水夫受傷致死。山東都督周自濟派宣傳員到昌邑,宣傳新政,勸導剪辮,激起民變,宣傳員和無辮者27人被殺。材料五:辜鴻銘在北京大學任教時梳著小辮走進課堂曾引起學生們哄堂大笑,辜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薄犊袢骞鉴欍憽穯栴}:(1)推測孫中山是何時剪辮子的,他為何要剪辮子?(2)袁世凱公開剪辮子有何政治意圖?(3)辜鴻銘所言的“心中的辮子”是指什么?(4)基于上述材料,你是怎樣看待中國近代歷史上的“剪辮子”現(xiàn)象?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市禁則商轉而為寇”的意思是明朝政府實行海禁政策,海禁期間導致一些商人進行走私貿易,轉而成為海盜,導致了寇患盛行,故答案為B;朝貢貿易主要是政府行為,與材料無關,A錯誤;開禁就會使一些海盜進行正當交易,而不是為寇,C錯誤;閉關鎖國是清朝的政策,排除D。2、D【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古希臘的文化十分繁榮。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主要和城邦制度造成的寬松思想環(huán)境有關,故D正確;亞里士多德時期民主政治已經衰落,故A錯誤;材料未對比希臘文明和其它地區(qū)的文明,故B錯誤;材料主旨不是說人文主義傳播,故C錯誤。3、B【解析】

明清時期的民間信仰多元化,而眾多的神祇的功能與民眾生活、生產息息相關,說明民間信仰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色彩,故選B;民間信仰的功利化源于世俗生活的多元化和市民階層的壯大,故A不符合題意;明清時期的民間信仰多元化,并非只受宗法觀念的影響,故C不符合題意;盡管材料中存在女性神祇,但并不表明女性社會地位提高,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C【解析】

從材料中的“土布消用洋紗量”的數據變化可知,中國土布對洋紗的消用量大增,這說明中國與世界市場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故選C項;無法直接從材料信息得出民族工業(yè)發(fā)展與農產品商品化之間的因果關系,排除A;材料描述的土布發(fā)展概況,它不是近代工業(yè)的產物,排除A;土布的產量并未發(fā)生太大變化,故無法得出“強勁沖擊”的結論,排除B;材料描述的土布發(fā)展概況,而非西方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概況,無法得出D項結論,排除。5、C【解析】

材料信息是,1787年憲法通過后,選舉權并未放開,一直到1920年第十九條修正案的批準、1965年《選舉權法》的通過,民眾才有充分的選舉權。由此可見,美國的民主之路遙遠而漫長,是漸進的,故C正確;材料不是強調民主必須通過法治保障,故A錯誤;材料信息反映不出民主的階級性,故B錯誤;材料和分權制衡無關,故D錯誤。6、B【解析】

依據材料“14世紀”“人們需要找到新的教義來對這些苦難做出解釋”來看,天主教會的以神為中心的思想受到沖擊,新的思想應運而出,表明思想領域出現(xiàn)了變革。B正確;文藝復興動搖基督教的統(tǒng)治地位,A排除;材料未涉及信仰自由,C排除;16世紀初,馬丁·路德開始揭開宗教改革的序幕,D排除。故選B。7、D【解析】

二戰(zhàn)后美國形成發(fā)達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政府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產和消費,干預資本主義的再生產,政府大力投資科研和教育,廣泛補貼出口產品,維持高出口水平。壟斷資本主義的國家仍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因此并不會實行計劃經濟,經濟計劃化的說法錯誤。D符合題意;ABC均屬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表現(xiàn),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8、B【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世界格局呈多極化趨勢并深入發(fā)展,“要對話而非對抗,要合作而非沖突”,所以我國政府積極發(fā)展平等、合作、互利和依存的伙伴關系,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是新時期我國采取的外交政策,并非不合時宜,排除;此時的時代潮流是和平與發(fā)展,C選項錯誤;D選項是在改革開放處在關鍵時期的重要談話,與該政策調整沒有直接關系,排除。故選B。9、D【解析】

材料“它使羅馬自神的法律中解放出來,法律成了一項人類的工作”體現(xiàn)的是羅馬法對人性的解放,凸顯的是人文主義精神,D正確;《十二銅表法》適用于羅馬公民,A排除;B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材料未涉及羅馬法和宗教改革之間的關系,C排除。故選D。10、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抗日根據地調整監(jiān)察制度,是為了鞏固敵后政權,維護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需要,故選A;杜絕了過于絕對化,B錯誤;CD從材料中無從體現(xiàn),排除。11、B【解析】

青苗法是政府在農業(yè)青黃不接的時候給農民有利息的貸款,材料中“出息二分,本以救民”符合青苗法的內容,故B正確;均輸法是調節(jié)物資供需關系、平抑物價以打擊大商人的政策,排除A;募役法是官府出錢雇人應役的措施,排除C;保甲法是加強地方管理的措施,排除D。故選B。12、C【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可知婆羅門認為種姓是根據“太初之世”的“原人”演化而來的,說明種姓體現(xiàn)了神靈的旨意,故選C項;佛祖是佛教的神祇,佛教的出現(xiàn)晚于種姓制度的出現(xiàn),排除A項;印度的國王屬于剎帝利,所以種姓制度不可能根據國王指令,排除B項;種姓制度不符合人民意愿,故排除D項。13、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明朝時期中國遠航是出于宣揚國威的政治目的,其根源是中國實行小農經濟,封閉性較強;西方航海家遠航是出于經濟目的,這是商品經濟、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因此中西方結構的差異是導致中西航海反差的根源。D正確;自然地理條件、統(tǒng)治者治國的指導思想、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程度是影響差異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ABC錯誤。故選D。14、A【解析】

由進步報刊作者的署名可以看出這些人追求的是自由與平等,由此可以體現(xiàn)民主共和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故選A項;這些署名體現(xiàn)的是對自由平等思想的追求,不是崇洋媚外,排除B項;盧梭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所以不是大力倡導馬克思主義學說,排除C項;這些署名體現(xiàn)的是追求民主共和,不是君主立憲,排除D項。故選A。15、D【解析】試題分析:A項中的商務印書館成立于1897年;B項中的《申報》成立于1972年;C項中的近代數理知識在洋務運動時期開辦的新式學堂里就有了。因此ABC都是正確的。D項《民報》是在1905年創(chuàng)立的。因此D項錯誤。故選D。考點:近代傳媒的發(fā)展等點評:近代中國隨著列強的侵略的不斷地加深和工業(yè)革命的進展,一些近代新事物傳入中國。近代的印刷業(yè)、近代的傳媒和近代的科學知識逐漸的在中國的發(fā)展。發(fā)展雖然緩慢,但是畢竟推動了中國的進步。另外需要知道的是,近代的這些東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無法發(fā)揮其應該起到的作用。16、A【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觀點是,歷史解釋是對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的探索。由此可知,主觀因素、客觀因素都會影響歷史解釋,故同一歷史事件會出現(xiàn)多種多樣的解釋,故A正確;歷史的解釋與認識歷史的方法有關,故B錯誤;歷史是可以被認識的,故C錯誤;歷史解釋是多種的,故D說法錯誤。17、D【解析】

《本草綱目》是明朝中藥學著作,《紅樓夢》是清朝時期的文學作品,《蘭亭序》是東晉時期的書法作品,《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的繪畫作品,因此排列順序為③④①②,故答案為D項。其他三項排列錯誤,排除A、B、C項。【點睛】本題屬于排序選擇題。此類試題要求考生能根據題目要求,把歷史事實或歷史現(xiàn)象按一定的順序加以排列,如時間先后等,其形式有序號式或非序號式兩種。解答此類試題可以采用首尾結合法,即首先找出打頭的歷史事件的序號,找出備選項的代碼;再找出結束事件的序號,結合首尾序號,選擇備選項符合順序排列的那一個。若存在相同的備選項,則要比較其他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18、D【解析】

材料說明,民國政府推行公歷,但民眾仍然傾向于“舊歷年關”,說明了傳統(tǒng)習俗或文化的深遠影響,故選D;A項“民主共和”,B項“素質普遍較低”,C項“依賴”等在材料中都不能體現(xiàn),排除。19、B【解析】

根據“西歐”、“面包和選票”、“阻止共產黨人”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美國在西歐實行了遏制蘇聯(lián)的經濟措施,即馬歇爾計劃,選B;AC不屬于經濟措施,排除;D項不是由美國主導實施,排除。20、C【解析】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布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過渡狀態(tài)的結束,標志了人民代表大會的確立,與材料1954年12月的時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頒布是1953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開都是在1956年。故C正確。21、A【解析】

從題干圖片信息可知,美國對西歐實行馬歇爾計劃,以經濟手段扶持、穩(wěn)定、控制西歐國家,故答案為A項。根據所學可知,馬歇爾計劃客觀上造成了歐洲的分裂,故B項錯誤;根據所學可知,接受馬歇爾計劃的只有西歐國家,“恢復了歐洲經濟”的表述不符合史實,故C錯誤;“控制了”表述過于絕對化,故D項錯誤?!军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對題干圖片的解讀和分析以及對馬歇爾計劃目的識記和掌握。馬歇爾計劃的目的是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發(fā)展西歐經濟,壯大資本主義陣營同時抵消共產主義的影響;也想著通過恢復西歐經濟增強資本主義陣營的力量以遏制蘇聯(lián)。22、B【解析】

根據材料“20世紀20年代未,為了拯救市場,唯一的辦法居然是‘中止市場’”。結合所學知識,這句話指的是傳統(tǒng)的“自由放任”政策導致了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羅斯福總統(tǒng)上任后,實行政府干預經濟的政策,使美國經濟逐漸走出低谷。這與原來的自由放任的不同。因此,美國的創(chuàng)新是開創(chuàng)了經濟發(fā)展新模式,故選B;A項的“防止”過于絕對化,排除;國家干預經濟為特征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并不是用國家權力主導市場,C錯誤;材料是經濟內容不是政治的分權制衡,D錯誤。23、A【解析】

從材料中“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商品的長途販運,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區(qū)域限制”可知晉商促進區(qū)域間經濟交流,故選A;而B項“商業(yè)市鎮(zhèn)”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項錯在“主導”,排除;D項說法絕對化,排除24、B【解析】

商標注冊證的出現(xiàn)以及注冊商標的法律依據說明當時對于商業(yè)活動的管理更加制度化法制化,B正確;九一八事變發(fā)生于1931年,是民國二十年,題干是民國十幾年,當時抗日救亡運動尚未興起,排除A;民國初年是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短暫春天,題干時間是民國十幾年,此時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春天已過,排除C;商標注冊是實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不能直接體現(xiàn)社會生活的變化,排除D。25、D【解析】

智者學派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不再思考世界萬物的本原這些問題,首次將目光轉向對人類社會的關注,肯定現(xiàn)世生活和人,故D正確;A是文藝復興,排除;智者學派很少有系統(tǒng)著作傳世,所以他們并沒有確立起了人文主義思想體系,排除B;智者學派產生于奴隸社會,不可能反映資產階級的世界觀,C錯誤。26、C【解析】表格只涉及太空競賽,并不涉及其他實力對比,故A項不符合題意;材料主要是高新科技領域的問題,未體現(xiàn)出政府對經濟加強干預,故B項錯誤;當時日本經濟的發(fā)展、歐洲一體化的推進、中國的發(fā)展,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故D項不符合史實;冷戰(zhàn)期間,美蘇兩國始終沒有發(fā)生直接的“熱戰(zhàn)”,蘇聯(lián)與美國出現(xiàn)以探月活動為標志的“太空競賽”是雙方避免直接軍事對抗的表現(xiàn),故C項正確。27、A【解析】

根據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爭爆發(fā)情況的統(tǒng)計可知,諸侯國數量、戰(zhàn)爭爆發(fā)的頻率和次數都在減少,沒有戰(zhàn)爭的年份也逐年增加,結合所學知識,在長平之戰(zhàn)后,秦國統(tǒng)一已經是大勢所趨,A項正確;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和平發(fā)展不是時代主流,B項錯誤;材料沒有富國強兵和戰(zhàn)爭規(guī)模擴大的信息,CD項錯誤。28、D【解析】

《四月提綱》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布爾什維克黨宣傳組織群眾認清蘇維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擴大黨在蘇維埃中的影響,這是響應《四月提綱》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故D正確;二月革命后出現(xiàn)兩個政權并存,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專制統(tǒng)治,排除AB;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不符合題意,排除C。29、B【解析】本題考查了課本的基礎知識。30、B【解析】

1927年聯(lián)共(布)十五大報告中,強調合作社的功能、作用和合作化的目的等,反映出當時蘇聯(lián)準備調整農村生產關系,B項正確;材料沒有表示要廢除新經濟政策的信息,A項錯誤;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形成是1930年代,C項錯誤;1927年集體農莊還沒有建立起來,D項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民主”指君主,最高統(tǒng)治者。民主范圍狹窄,參政方式原始,國家權力濫用。(2)我國古代政治體制,如三省六部制,最終受制于皇權,體現(xiàn)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特點;西方的三權分立受制于憲法,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特點。(3)確立:改革或者革命。君主立憲與民主共和。(4)民主具有階級性;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從國情出發(fā),選擇適合的政體,不能照搬別國模式;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窘馕觥?/p>

(1)根據材料“天惟時求民主”可知民主指的是最高統(tǒng)治者。根據材料中蘇格拉底審判的過程可以推斷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為民主范圍狹窄,參政方式原始,國家權力濫用。(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方對權力的制約主要是為了防止專制統(tǒng)治的出現(xiàn),是民主政治的產物;中國對官員權力的制約主要是為了加強皇權,是專制的產物。(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的方式主要有革命和改革。政體主要分為君主立憲與民主共和。(4)結合上述分析可知啟示需要從文明的差異性、國情出發(fā)、民主法制建設等方面進行分析即可。32、(1)漢唐時期,通過“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絲綢、造紙、等工藝技術源源不斷運往西方;蒙古的西征和阿拉伯人將中國的三大發(fā)明(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傳到歐洲,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18世紀末以來,“東學西進”使得西歐各國借鑒中國的科舉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試制度,促進社會發(fā)展。中國的儒學也通過傳教士傳入歐洲,對歐洲文明發(fā)展產生一定影響等。(2)“西學東漸”分為兩個階段,即明末清初,以西方傳教士傳播西方的格物致知等科學技術;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近代“西學東漸”表現(xiàn)為,由器物技術層面到制度再到文化思想層面的變化,中國人明顯地表現(xiàn)出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求的過程。(3)答案l:能對材料進行抽象提煉,并能結合材料從一個或多個角度展開深入分析。如抽象視角:西學東漸推動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革與轉型;具體要求:觀點準確;史實與材料運用恰當;論證論述充分;組織表達敘述清楚。答案2:能在多個線索或材料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并能從一至兩個角度展開深入分析。如視角:如西學東漸推動中國工業(yè)化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具體要求同上,但略低。答案3:使用多個線索或材料,只進行單一維度一般性分析,未深入分析或分析較膚淺。如西學東漸對中國近代科學文化的影響。具體要求同上,但較低。答案4:找到一個線索或材料即得出結論。其他答案:沒有形成對問題的理解,回答與問題無關或同義反復?!窘馕觥?/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