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古代漢語專題考答案_第1頁
電大古代漢語專題考答案_第2頁
電大古代漢語專題考答案_第3頁
電大古代漢語專題考答案_第4頁
電大古代漢語專題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二、解釋下列名詞:(10分,每個2分)1、圖畫文字:圖畫文字是文字的雛形,或者稱為原始文字,它是文字畫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而來,這是一次人類文明史上質(zhì)的飛躍。它及有聲語言有直接的聯(lián)系,記錄了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2、籀文:西周末年,周宣王大史籀作《史籀篇》,作為教授學童之書,并用以統(tǒng)一周王朝的文字,叫籀文,即大篆字體。也叫史籀大篆。3、甲骨卜辭:甲骨卜辭及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漢子體系。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也是刻在甲骨上的卜辭,所以甲骨文又稱甲骨卜辭。4、鐘鼎文:古代稱銅為金,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金文最初發(fā)現(xiàn)于鐘鼎等器物上,所以又稱為鐘鼎文。5、隸定:漢末人用隸書的筆法來寫古文字的字形,人們稱之為“隸古定”。后來有人把用楷書的筆法書寫古文字字形稱為“隸定”。三、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如何判定漢字所屬類型?①文字所屬的類型,是由構成這種文字的字符的特點來決定的??梢詮牟煌慕嵌热シ治鲎址奶攸c,判定他所屬的類型。②從漢字字符的性質(zhì)看,主要是表意字符和表音字符,某些記號字本來也是從表意字和表音字變化來的。所以漢字從其所屬類型看,是意音文字。表音字符大多含有意義,因此,漢字也可以徑稱為表意文字。2、為什么教材也認為“漢字也可以徑稱之為表意文字”,這和西洋學者所說的漢字是表意文字有什么不同?①因為從漢字字符的性質(zhì)看,主要是表意字符和表音字符,某些記號字本來也是從表意字和表音字變化來的。所以漢字從其所屬類型看,是意音文字。表音字符大多含有意義,因此,漢字也可以徑稱為表意文字。②這種提法和西洋學者所說的漢字是表意文字不同。西洋人認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發(fā)展的低級階段的一種形態(tài)。但我們認為表意、表音是文字發(fā)展的兩個不同方向。西洋學者的文字發(fā)展階段論是以研究印歐語的文字體系為標準而得出的理論,不是一般文字的發(fā)展規(guī)律。3、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的秦書八體是從什么角度劃分的?①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②這八種字體,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分類的。大篆、小篆、隸書是漢字發(fā)展不同時期的字體;而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是不同用途的特殊字體。4、漢字字體演變經(jīng)歷了那幾個階段?各個階段的特點是什么?漢字字體的演變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①從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演變?yōu)樾∽?。特點是:筆畫圓轉(zhuǎn)規(guī)整,逐漸及物形疏遠,小篆形體正齊。②從小篆變?yōu)殡`書,這是字體變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變?yōu)榻裎淖值霓D(zhuǎn)折點。特點是:小篆的字形結(jié)構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號性加強;小篆的圓轉(zhuǎn)筆勢到隸書一半變?yōu)榉秸奂皺M、撇、捺等筆畫。這一階段現(xiàn)代文字筆畫的基本格局已形成。③從隸書到楷書,除用筆有些變化,字體結(jié)構基本沒有變化,不再有波勢挑法,筆畫橫平豎直,一般以頓筆收筆。5、隸書是怎么產(chǎn)生的?隸書在漢字字體演變過程中的意義是什么?①隸書是在戰(zhàn)國末期產(chǎn)生的,它是在秦國篆書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秦地處宗周故地,文字較保守,但到戰(zhàn)國后期,文字應用越來越多,而隸書筆勢圓轉(zhuǎn),費力費時,人們書寫時,為求快,多有草率急就之處,久而久之,形成所謂草篆。其實,其中所孕育的新字體就是隸書。它是在戰(zhàn)國末期秦國篆文草體的基礎上形成的。隸書的形成是時代的產(chǎn)物,使廣大民眾應時代需要共同創(chuàng)造的,并不是某個人獨自創(chuàng)造的;是民眾創(chuàng)造后被官府采用,而不是官府制成施之于民眾。②意義:篆體演變成隸書,是漢字發(fā)展史上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變化。隸變的結(jié)果是漢字從古文字階段進入了今文字階段。隸書打破了以象形為基礎的構造方式,符號性大大加強了。6、沒有本字的假借,在其應用和發(fā)展過程中的三種情況是什么?甲詞本沒有文字形式,從一開始就借用另一個同音詞乙詞的文字形式來表示自己的意義。以后一直沿用,既沒有為乙詞造字,也沒為甲詞另造字。如,“我”、“而”。表示乙詞意義的字被甲詞借去,后來這個字仍用來表示乙詞的意義,而為甲詞另造新字。如,“辟”、“戚”。表示乙詞意義的詞被甲詞借去,后來即用這個字表示甲詞,而為乙詞另造新字。如,“孰”、“莫”、“然”等。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假借字并說明是屬于那種情況的假借?1、說(悅)屬于由本字的假借2、耳屬于無本字的假借3、之屬于無本字的假借4、辟(劈)屬于無本字的假借5、辟(僻)屬于無本字的假借6、戚屬于無本字的假借7、止(只)屬于無本字的假借8、剝屬于有本字的假借9、蚤(早)屬于有本字的假借10、厭屬于有本字的假借何屬于無本字的假借五、寫出下列加橫線字的本義,如果屬于分別字,則說明屬于那種情況的分別字。1、栗:本以為樹名。后來加形旁,為其假借義造新字“慄”。2、鮮:本義為一種魚。借為“少”義,后為假借義造分別字“赻”。3、采:本義為采摘。假借為色彩,后加形旁為本字造新字“採”;又為假借義造新字“彩”。4、竟:本義為樂曲終了。引申為“國界終了”,即邊境。后加形旁為引申義造分別字“境”。5、解:本義為分割動物的肢體。引申為“松懈”。后加形旁為引申義造分別字“懈”。一、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0分,每題2分)1、《中華大字典》給“奮”列出的一項意義:“振也,振去塵也。”其中“振去塵”不能看作一個義位。因為歸納義位的標準之一就是要將語言義和言語義區(qū)別開來。即按語言義來歸納義位。而“振去塵”是個言語義——振去什么,是很具體的言語義。2、“臭”可以指香氣,也可以指臭氣,但不能因此而歸納為兩個義位。因為我們把詞的每個意義稱作義位,氣味分為香、臭等不同氣味,這是事物本身的區(qū)分(這種區(qū)分有的可以在上下文中顯示出來),而不是意義的區(qū)分,不能因此就分為兩個或幾個義位。二、將下面兩段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文中的很多單音詞譯成現(xiàn)代漢語后成了雙音詞,舉例說明:(20分,每題10分)1、張儀是魏國人的后代,將去秦國游說,路過東周。門客中有人對昭文君說:“魏國人張儀是一個人才,他將要去秦國游說,希望你以禮待他?!闭盐木娏藦垉x,并對他說:“聽說你要到秦國去。我的國家很小,不足以留你。即使你西游,難道一定能遇上用你之人嗎?你要是遇不到這樣的人,請你為了我而回來吧,我的國家雖然很小,也請你和我一同治理?!睆垉x又回身走了,向北拜了兩拜。張儀臨行時,昭文君送他并且?guī)椭?,到了秦國,沒多久,秦惠王很高興就使之為相。周,是千乘之國,勝過了萬乘之國,使秦王以張藝為師,逢澤之會上,魏王曾為他駕車,韓王為其車右,秦之名號至今令人不忘,這是張儀的功勞。(《呂氏春秋·報更》)很多單音詞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后變成了雙音節(jié)詞,如:將(將要)、過(路過)、語(告訴)、秦(秦國)、雖(雖然)、豈(難道)、說(高興)、力(力量、功勞)等。2、仲長統(tǒng),字公理,是山陽高平人。他小時候很好學,廣覽群書,擅長于文辭。二十多歲時,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和他交往的人多以為他是一個奇才。并州的刺史高渥,是袁紹的外甥。平素很有名,他招納四方游士,世人很多都歸附了他。仲長統(tǒng)拜訪他,高斡盛情款待他,咨詢當時的政事。中長統(tǒng)對高斡:“你雖有雄志但無雄才,喜歡招納人才但不能選擇任用人才,因此我以為你應以此為戒?!备呶右幌蛞蛎暫枚茏钥?,他不接受中長統(tǒng)的話語,仲長統(tǒng)于是就離開了。沒多久,高斡率領并州人反叛,最后終于失敗了。并州、冀州的是人們都認為仲長統(tǒng)是個奇才。(《后漢書·仲長統(tǒng)列傳》)很多單音詞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后變成了雙音節(jié)詞,如:好(喜歡)、學(學習)、贍(擅長)、青(青州)、并(并州)、徐(徐州)、冀(冀州)、甥(外甥)、素(平素)、擇(選擇)、?。ㄊ。?、以(以為、認為)等。三、指出下邊句子中的偏義復詞(5分,每題1分)1、寒暑:意義偏向“寒”,“暑”無義。2、動靜:意義偏向“動”,“靜”無義。3、公姥:意義偏向“姥”,“公”無義。4、作息:意義偏向“作”,“息”無義。5、寒溫:意義偏向“寒”,“溫”無義。四、解釋下面成語中加橫線字的意義膺:胸,胸膛。文:即紋,畫花紋。然:即“燃”,燃燒。的:箭靶子的中心鼓:擊鼓假:借給:富裕充足。度:估計羈:絆馬索,這里指約束薄:接近,迫近。窮:徹底追究,即鉆研。素:平常,平素。五、說明下列句中加線詞的意義和及現(xiàn)代漢語的差異1、相信:古:相互信任。今:信任。2、傷心:古:使心受到傷害。今:難過。3、當時:古:正當那個時候。今:指過去發(fā)生某件事情的時候。4、由于:古:憑借于。今:即因為,表原因。5、雖然:古:即使這樣,雖然這樣。今:表轉(zhuǎn)折的連詞。以上各詞在古漢語中是兩個單音節(jié)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變成了一個雙音節(jié)詞。六、寫出及下面的簡化字相對的繁體字,說明及它們表示的是不是一個詞(10分,每題2分)1、丑——醜,它們不是一個詞。“醜”指丑陋,“丑”指地支第二位。2、表——錶,它們不是一個詞。“錶”指鐘表,“表”指外面、外表。3、制——製,它們不是一個詞?!把u”指裁制衣服,“制”指制度、法制。4、廠——厰,它們不是一個詞?!皡敗敝笇挸ǎ皬S”指山石之崖。5、了——瞭,它們不是一個詞?!安t”指明白、懂的。“了”指完結(jié)。或作助詞。七、寫出及句中加線詞相對應的現(xiàn)代漢字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1、昏—婚是古今字關系,“昏”是本原字,“婚”是其區(qū)別字。2、竟—境是古今字關系,“竟”是本原字,“境”是其區(qū)別字。3、反—返是古今字關系,“反”是本原字,“返”是其區(qū)別字。4、取—娶是古今字關系,“取”是本原字,“娶”是其區(qū)別字。5、保—堡是古今字關系,“?!笔潜驹?,“堡”是其區(qū)別字。八、閱讀古注,說明句中的假借字:(10分,每題2分)1、“務”是假借字。借“務”表示“侮”。2、“生”是假借字。借“生”表示“性”。3、“時”是假借字。借“時”表示“蒔”。4、“信”是假借字。借“信”表示“伸”。九、下面句子中加橫線的字是什么意思?這些字后來在字形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10分,每題2分)1、知:智慧。后來在此義上加形旁,造新字“智”。2、要:腰身。后來在此義上加形旁,造新字“腰”。3、說:高興。后來在此義上加形旁,造新字“悅”。4、弟:尊重兄長。后來在此義上加形旁,造新字“悌”。5、辟:法度。后來在此義上加形旁,造新字“避”。十、下面幾句話中的“鄙”是什么意思?在意義上有什么聯(lián)系?1、鄙:邊邑。2、鄙:樸鄙,指民風淳樸。3、鄙:見識短淺。4、鄙:鄙視,瞧不起。一、填空(20分)1、判斷句謂語,狀語。2、第三。3、數(shù),單數(shù)和復數(shù)4、述賓結(jié)構。5、“有”。6、狀語。7、及物動詞。8、句首語氣詞、句中語氣詞、句末語氣詞。9、動態(tài)變化。10、詞序,句法結(jié)構直接成分間的結(jié)構關系,句法結(jié)構的語法性質(zhì)。11、連詞。12、詞類活用、語序、被動句。二、名詞解釋:1、意動動詞:是及物動詞的小類,它的語義特征是認為賓語具有某種性質(zhì)或認為賓語是某類人或事物。它都是由名詞或形容詞活用而成的動詞,不可能是本原屬于動詞詞類的動詞。意動動詞所帶的賓語稱為意動賓語。2、無定代詞:有“或”和“莫”。這是古代漢語特有的一類指示代詞,沒有確定的指代對象,“或”是肯定的,意為“有的”“有人”“某人”;“莫”是否定的,意為“沒有什么”“沒有人”。它只能作主語?!盎颉眴斡靡话愣际侵溉?;“莫”單用一般指人,表示廣泛的否定。3、表敬副詞:它是古代漢語特有的一類副詞,一般都是從動詞虛化而來的。說話人對聽話人表示敬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敬辭向?qū)Ψ奖磉_敬意,另一種是用謙辭表示自謙,這是間接向聽話人表達敬意的方式。4、轉(zhuǎn)指:是指謂詞性成分由陳述轉(zhuǎn)而指稱動作行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或者說謂詞性成分轉(zhuǎn)指化以后就“提取”了原謂詞性成分的施事或受事。5、自指:指謂詞性成分沒有轉(zhuǎn)指動作行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只是自身一般地事物化了,不再是一個陳述。三、問答題(30分)1、舉例說明判斷性質(zhì)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標準。(1)形容詞后帶有賓語:形容詞是不能帶賓語的,如形容詞后面有賓語說明它活用作動詞了。(2)形容詞出現(xiàn)在代詞前:代詞是不受別的詞修飾的,形容在代詞前,只能構成述賓結(jié)構,由此可判斷出這個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了。信數(shù)及蕭何語,何奇之。(《史記·淮陰侯列傳》)——“以……為奇”義。(3)形容詞出現(xiàn)在助詞“所”之后:助詞“所”經(jīng)常及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表示行為的對象,因此“所”字后面的形容詞,也就活用作動詞了。世之所高,莫若黃帝。(《莊子·盜跖》)——“認為高的”義。(4)形容詞出現(xiàn)在助動詞“能”“可”“足”等后面,活用為動詞:因為助動詞一般只修飾動詞,所以,可判斷出它后面的受它修飾的形容詞也就活用作動詞了。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荀子·天論》)——“使……貧”。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荀子·修身》)——“枯竭”義。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莊子·盜跖》)——“成為顯貴”義。2、舉例說明助詞“之”和連詞“之”的差異?!爸笔且粋€很特殊的連詞,只之大致能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里的“的”,但二者有明顯的差別,“的”總是粘著于其他成分,是定語的后附性成分,而“之”是介接性的,總是插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也就是說,連詞“之”的語法分布是“定語+之+中心語”。如: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莊子·逍遙游》)而助詞“之”的語法分布是“主語+之+謂語”。“之”字結(jié)構是指稱化的主謂結(jié)構,它不會提取及謂語核心動詞相關的成分,只是表示原主謂結(jié)構自身事物化、事件化,因而“之”字結(jié)構都是自指的,它的語法性質(zhì)是謂詞性的。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3、舉例說明判斷句的表達功能。(1)表示類屬關系,即主語表達的人或事物屬于謂語所表達的人或事物的同類,如:陳勝者郵電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2)表示等同關系,即主語表達的人或事物就是謂語所表達的人或事物,如: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3)表示比喻關系,即主語表達的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就像謂語表達式的人或事物一樣,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4)表示主語同謂語之間某種復雜的語義關系,即說話人把復雜的表達式內(nèi)容,用判斷句的形式表達出來,以求達到強烈確認的表達效果,如:夫戰(zhàn),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5)謂語表示造成某種結(jié)果的原因,如: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斫也。(《莊子·養(yǎng)生主》)4、舉例說明如何識別一個句子是主動意義還是被動意義。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考察和識別一個句子是主動意義還是被動意義:(1)謂語動詞如果是表示人的動作,而主語卻是一個非指人的名詞,那么,這個句子是被動句,如“草猶不可除”,動詞“除”表示人有意識的動作,而主語“草”是一個非指人的名詞,所以句子是被動意義。(2)謂語是及物動詞,從表面上看主語也可以認為是這個及物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但是謂語動詞后沒有賓語,并且也無法補出賓語,在這種情況下,句子是被動意義,如“文王拘”“屈原放逐”,“拘”和“放逐”都是及物動詞,主語“文王”“屈原”脫離具體語境也可以認為是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但是兩個句子動詞后都沒有賓語,并且在具體語境中也無法補出賓語,因此,“文王”和“屈原”只能是受事主語,兩個句子都表達被動意義。(3)在主動賓完備的句子里,如果賓語所表達的事物屬于主語所表達自身的一部分,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又是對主語不利的,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如“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中,“孫子臏腳”是主動賓完備的句子,賓語“腳”是主語“孫子”的一部分,“臏”是刑罰動詞,表示對孫子不利,孫子不可能對自己施以“臏”刑,所以句子是表示被動意義的。以上所列的三項識別標準不是絕對的,各自都有一些例外,但這三項標準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出絕大部分無標記的被動句。5、舉例說明介賓結(jié)構作狀語的單句的類型。有三類:(1)介賓結(jié)構表示原因,如:左右以君同賤之也,食以草具。(《戰(zhàn)國策·齊策》)上例介詞“以”連同后面的謂詞性成分組成介賓結(jié)構,作狀語或補語,表示原因,整個句子是單句。(2)介賓結(jié)構表示假設條件,如: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孟子·梁惠王上》)上例的“若”有人認為是連詞,它連接的是假設條件分句。本教材把它處理為介詞,這個介詞同后面的謂詞性成分一起構成介賓結(jié)構,作狀語,修飾句法核心,因而整個句子不是復句而是單句。(3)介賓結(jié)構表示讓步條件,如:縱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諸乎?(《左傳·定公元年》)上例的“縱”意思是“即使”“雖然”,一般認為是讓步連詞,連接讓步分句。本教材把它處理為介詞,“縱”同后面的謂詞性成分一起構成介賓結(jié)構,作狀語,修飾句法核心。四、分析題(40分)1、指出下文中的于、以、其、所的用法,是什么詞,意義或作用是什么?(1)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介詞,引介及事對象。(2)敢以煩執(zhí)事:介詞,引介憑借(文中省略“之——亡鄭這件事”)越國以鄙遠:連詞,連接兩個謂詞性成分“越國”、“鄙遠”焉用亡鄭以陪鄰:連詞,連接兩個謂詞性成分“亡鄭”、“陪鄰”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介詞,引介憑借(文中省略“之——鄭國”)闕秦以利晉:連詞,連接兩個謂詞性成分“闕秦”、“利晉”(3)君知其難也:代詞,其+名詞“難處”共其乏困:代詞,其+名詞“館舍和資糧的不足”又欲肆其西封:代詞,其+名詞“西面邊界”(4)君亦無所害:所:助詞,“所害”是轉(zhuǎn)指化的結(jié)構,語義為“害的東西”,這個偏正結(jié)構的中心語是動詞的賓語,定語就是動詞本身。君之所知也:所:助詞,“所知”是轉(zhuǎn)指化的結(jié)構,語義為“知的東西”,這個偏正結(jié)構的中心語是動詞的賓語,定語就是動詞本身。2、指出下文中的“之、者”的用法,是什么詞,意義或作用是什么?(1)誠有百姓者:代詞,“名詞+者”。(2)故以羊易之也:代詞,代指“牛”。(3)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助詞,“百姓之以王為愛”即為“主語+之+謂語”格式(4)彼惡知之:代詞,那件事(5)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代詞,代指“?!?。(6)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助詞,“百姓之謂我愛”即為“主語+之+謂語”格式(7)君子之于禽獸也:助詞,“君子之于禽獸”即為“主語+之+謂語”格式3、指出下文中“者”的詞性及用法(1)凡吏于土者:助詞,“者”字結(jié)構發(fā)生轉(zhuǎn)指,指“在地方上做官的人”,表示施事,句中做主語。(2)凡民之食于土者:助詞,“者”字結(jié)構發(fā)生轉(zhuǎn)指,指“靠種田吃飯的人”,表示施事,句中做主語。(3)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助詞,“者”字結(jié)構發(fā)生自指;指“受其直,怠其事”這種情況,謂詞性成分自身事物化、事件化,句中做主語。(4)有達于理者:助詞,“者”字結(jié)構發(fā)生轉(zhuǎn)指,指“有明白這個道理的人”,表示施事,句中做主語。4、指出下文中的判斷句和被動句,并分析其形式和功能。(1)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于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驁于民:被動句:固見負于世,必見驁于民,構成“見+及物動詞+于+施事”組合,靠介詞“于”來引介施事者。(2)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判斷句:用“……者,……也”構成。二、解釋下列名詞(20分,每題2分)1、音類:指分析出的語音單位。漢語里的音節(jié)是天然的獨立單位,音韻學的研究基本上就是對音節(jié)以下的單位,即音節(jié)內(nèi)部的構成成分進行分析。一個音節(jié)可以包括聲母、韻頭、韻腹、韻尾、聲調(diào)五種成分,音位也主要指這些單位及其組合。2、韻目:韻的構成成分是韻腹、韻尾和聲調(diào)都相同,韻的名稱叫韻目。3、反切:這是我國古代用兩個漢字給另外一個漢字標注讀音的一種方法。其形式為:X,AB反或X,AB切。其原理是:把反切上字的聲母和反切下字的韻母、聲調(diào)相結(jié)合,組成被切字的讀音。其前提是:反切上字和被切字的聲母相同,切下字和被切字的韻母和聲調(diào)相同。4、韻書:韻書是專門的音韻著作,是以分韻和注音為功能的工具書,也是現(xiàn)代人研究漢語古音的主要依據(jù)。它的優(yōu)點是完整地記錄一個語音系統(tǒng),劃分聲、調(diào)、韻內(nèi)的同音字組,并且每部書的編纂時間大體明確。不同時代產(chǎn)生的韻書在編排體力上有所不同,表現(xiàn)音系的細致程度也不同?,F(xiàn)存最早的韻書是隋代陸法言的《切韻》。5、等韻圖:簡稱韻圖,是用漢字編排的聲韻調(diào)配合表。約產(chǎn)生于唐末五代時期,盛行于宋元明清。宋元為前期,明清為后期,都以層級分類和交叉分類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展示漢語的音節(jié)結(jié)構。6、韻基:傳統(tǒng)音韻學的分析方法中,把“韻腹+韻尾”看成一個單位,人們把這個單位稱為韻基。7、韻部:以韻基為標準,把韻腹、韻尾相同的字歸為一類,不同聲調(diào)的字都包括在內(nèi),這樣的音類通常稱為韻部。8、小韻:中古韻書中的第三層分類是同音字組,一韻之內(nèi)讀音完全相同的字劃為一組,這樣的同音字組通稱為小韻。9、韻攝:韻尾相同,韻腹相近的幾個韻系被歸為更大的單位,這樣的單位在最早的韻圖里叫“轉(zhuǎn)”,在稍晚一些的韻圖里叫“攝”。10、字母古人用一個漢字代表一個聲母,聲母的代表字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