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高三摸底(一模)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5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高三摸底(一模)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5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高三摸底(一模)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5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高三摸底(一模)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5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高三摸底(一模)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2025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高三摸底(一模)考試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學者認為: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都處在相對集中的較小范圍,一旦遭到外族入侵或自然災害,就難以恢復;而中華文明所在范圍和回旋余地很大,便于吸納與整合不同民族的勢力和文化,也不致因地區(qū)性的自然災害而全體毀滅。這一觀點旨在強調中華文明的()A.和平性 B.連續(xù)性 C.創(chuàng)新性 D.本土性〖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據本題材料可知,中國地域遼闊,中華文明所在范圍和回旋余地很大,便于吸納與整合不同民族的勢力和文化,因此哪怕遭到外族入侵或自然災害的影響,中華文明仍然能夠延續(xù)下去,這強調了中華文明的連續(xù)性,故選B項;“和平性”通常強調的是在對外交往或與其他文明互動中采取和平的方式和態(tài)度,材料重點并非論述中華文明的和平性,排除A項;“創(chuàng)新性”側重于指在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創(chuàng)造和革新,材料中未突出中華文明在這方面的特點,排除C項;“本土性”一般指文明根植于本土的特點,材料并非主要強調中華文明的本土特色,排除D項。故選B項。2.對于晉以前的人們而言,長江的地位實不能與黃河等量齊觀。如《風俗通義》云:“江者,貢也,所出珍物可貢獻也。河者,播也,播為九流,出龍圖也?!敝翓|晉,當時的詩文則稱長江“總百川之殊勢,集朝宗乎滄浪”、“播靈潤於千里,越岱宗(泰山尊稱)之觸石”。這一變化反映出東晉時期()A.北方戰(zhàn)亂學術凋敝 B.經濟重心南移完成C.士人重構王朝正統(tǒng) D.正統(tǒng)思想受到沖擊〖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東晉時期。根據材料可知,東晉以前,學者認為黃河是播派九流的華夏正宗,長江只需承擔進貢南方奇珍異寶的責任即可,而隨著東晉政治中心轉移到南方,士人便將歷史中黃河的地理文化和正統(tǒng)意象復制到長江上,重構王朝正統(tǒng),C項正確;材料中東晉屬于南方,無法說明北方戰(zhàn)亂學術凋敝,排除A項;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時期,排除B項;魏晉時期佛、道思想發(fā)展,儒學正統(tǒng)思想受到沖擊,但材料并未涉及儒家思想地位,排除D項。故選C項。3.在莫高窟的禮佛畫中,晚唐之前主要是以佛為中心,入朝佛像禮拜;晚唐五代以后則變?yōu)橄劝莸胤介L官,后在其帶領下向佛像禮拜。該變化說明()A.綱常倫理觀念逐漸淡化 B.政治形勢影響藝術創(chuàng)作C.政教合一穩(wěn)定封建統(tǒng)治 D.排佛運動影響佛教發(fā)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至五代(中國)。據本題材料可知,“禮佛畫中,晚唐之前主要是以佛為中心,人朝佛像禮拜;晚唐五代以后則變?yōu)橄劝莸胤介L官,后在其帶領下向佛像禮拜”可知禮佛畫內容的變化是由以佛為中心到突出地方長官的地位,結合所學的時空背景可知,晚唐五代時期藩鎮(zhèn)割據問題嚴重,由此可知政治形勢影響了佛像畫的內容和主題,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綱常倫理觀念淡化,不以佛為中心不能表明倫理觀念淡化,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xiàn)出政教合一,也得不出晚唐五代時期封建統(tǒng)治穩(wěn)定,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不出排佛運動,排除D項。故選B項。4.顧炎武遍游天下后指出,凡郡縣為原來唐舊治者,“其城郭必皆寬廣,街道必皆正直”,原衙門的舊基“必皆宏敝”;相反,凡“宋以下所置,時彌近者制彌陋”。這一歷史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宋朝()A.經濟發(fā)展水平下降 B.邊防壓力日益增加C.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D.地方財權收歸中央〖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時空是宋朝時期。根據材料可知,自宋以后,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設(城郭、街道、衙門等)與以前相比簡陋很多,結合所學(宋朝加強中央集權)可知,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宋朝將地方財權收歸中央,地方賦稅絕大部分上繳朝廷,導致地方財政比較缺乏,D項正確;據所學可知,宋朝時期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而不是“下降”,排除A項;邊防壓力日益增加與郡縣的建設狀況并無直接關系,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崇文抑武政策,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5.明中后期,景德鎮(zhèn)的瓷器、湖州的絲綿、松江的棉布等行銷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須,皆產自中國”之說;占有呂宋(今菲律賓)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國綾緞雜繒”,湖州絲在原產地一斤值白銀一兩,運至其地則“得價二倍”。上述現(xiàn)象表明()A.中國傳統(tǒng)手工業(yè)具有優(yōu)勢 B.小農經濟始終占統(tǒng)治地位C.海上絲綢之路在不斷拓展 D.統(tǒng)治者改變傳統(tǒng)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中后期的中國。據材料“景德鎮(zhèn)的瓷器、湖州的絲綿、松江的棉布等行銷日本……湖州絲在原產地一斤值白銀一兩,運至西班牙、葡萄牙則‘得價二倍’”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傳統(tǒng)手工業(yè)技術發(fā)達,產品制作精美,優(yōu)勢明顯,A項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出小農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且海外貿易發(fā)達不一定得出小農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比較信息,看不出絲綢之路“不斷拓展”,排除C項;根據史實所知明朝依舊奉行重農抑商政策,排除D項。故選A項。6.廣州地區(qū)有飯后食用檳榔以消食的傳統(tǒng),其流通模式如下圖。然而19世紀40年代以后廣州食用檳榔的習俗逐漸消失,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農業(yè)商品化導致飲食習俗的變遷 B.鴉片戰(zhàn)爭對檳榔生產帶來破壞C.外貿格局變化引發(fā)檳榔價格上漲 D.太平天國興起阻礙了檳榔運輸〖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時空是19世紀40年代的中國。材料時間為“19世紀40年代以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市場被打開,列強在中國大量收購原材料,且巨額賠款和外貿等因素使得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出現(xiàn)“銀貴錢賤”的現(xiàn)象,材料中經銷商用白銀從種植者手中購買檳榔,白銀的外流和原材料的輸出導致檳榔價格上漲,從而影響了廣州地區(qū)食用檳榔的習俗,C項正確;農產品商品化在明朝時期已經得到發(fā)展,且檳榔本身就是投放市場的農產品,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zhàn)爭對海南的影響較小,并不會對海南的檳榔種植帶來長時期的破壞,排除B項;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時間是19世紀50年代,且太平天國的勢力范圍并未深入廣州和海南,排除D項。故選C項。7.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會計機構出現(xiàn)在上海等城市的租界內,主要服務于外商。1918年北京政府頒布《會計師暫行章程》,中國近代職業(yè)會計師制度開始建立。1936年,會計師業(yè)務逐漸興盛,還出版了稅法解釋及納稅指南一類的書籍。據此可知,近代會計業(yè)的發(fā)展()A.保障了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B.實現(xiàn)了企業(yè)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C.遏制了外國資本的侵略 D.適應了中國經濟轉型的需要〖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據本題材料可知,從題意“會計師業(yè)務逐漸興盛,還出版了稅法解釋及納稅指南一類的書籍”等信息可以看出伴隨著西方會計機構在上海等城市出現(xiàn),中國也出現(xiàn)了職業(yè)會計師,并且與之相關的書籍報刊也得到發(fā)展,這些發(fā)展有利于中國經濟從傳統(tǒng)向近代轉型,同時專業(yè)書籍等出現(xiàn)也有利于經濟思想的近代化,同樣有利于中國經濟的轉型,D項正確。近代會計業(yè)的發(fā)展并不能保障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它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可以推動經濟發(fā)展,但不能保障經濟發(fā)展,排除A項;會計業(yè)的發(fā)展不能直接實現(xiàn)企業(yè)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tǒng)工程,排除B項;近代會計業(yè)的發(fā)展難以遏制外國資本的侵略,外國資本的侵略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會計業(yè)的發(fā)展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排除C項。故選D項。8.從1924年7月到1927年7月,共開辦了七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前六屆講習所在廣州開辦,一共培養(yǎng)了772名農運骨干。第七屆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武昌開辦,招收800多名學員。講習所的開辦()A.配合了國民革命的開展 B.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C.推動了國共合作實現(xiàn) D.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4年7月到1927年7月(中國)。據本題材料可知,由材料“從1924年7月到1927年7月,共開辦了七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前六屆講習所在廣州開辦,—共培養(yǎng)了772名農運骨干。第七屆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武昌開辦,招收800多名學員”可知,這是在國共兩黨合作的背景下為配合國民大革命的深入進行,在農村發(fā)動農民群眾參與并支持國民革命而進行的行動,此做法能發(fā)動廣大農民群眾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A項正確。B項表述與材料題意不符,同時史實也不對,開辟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是在大革命失敗后在城市起義不斷失利的情況下開始向農村進軍并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而開始的,國民大革命時期這一理論還沒產生,排除B項;C項說法與史實不符,國共第一次合作在1924年已經實現(xiàn),排除C項;題意是在農村開辦講習所,并不能說明中國革命打開新局面,排除D項。故選A項。9如表可以反映出()1949—1956年間中國農業(yè)生產總值變化表(單位:億元)時間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生產總值326384420484510535575610A.農業(yè)機械化在全國普及 B.國民經濟調整任務順利完成C.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 D.農業(yè)生產關系變革效果顯著〖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1949至1956年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表格反映了1949年至1956年我國農業(yè)生產總值呈現(xiàn)上升趨勢。據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1950—1952年底我國在新解放區(qū)推行土地改革;1953—1956年底又對農業(yè)實行社會主義改造。這些生產關系的變革極大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因此農業(yè)產值呈現(xiàn)上升趨勢,D項正確;建國初期我國才開始實行農業(yè)機械化,“農業(yè)機械化在全國普及”不符史實,排除A項;“國民經濟調整”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1952年底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不能夠囊括1953—1956年,且材料中只講到了農業(yè)方面,無法得出“全面恢復”,排除C項。故選D項。10.1964年,毛澤東提出建設西部后方的主張。20世紀70年代末,三線地區(qū)的工業(yè)總產值由258億元增加到1270億元,建成了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陜西航空等一批現(xiàn)代化生產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鐵路,德陽重型機器廠等工業(yè)基地以及攀枝花等新興工業(yè)城市。這反映了()A.西部大開發(fā)促進了三線建設 B.國際形勢影響我國工業(yè)布局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順利推進 D.我國國際地位獲得極大提升〖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20世紀60年代前期,面對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和美蘇日益嚴峻的戰(zhàn)爭威脅,黨中央作出重大戰(zhàn)略決策,從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戰(zhàn)略布局考慮,將全國劃分為二、三線,重點放在西南、西北地區(qū),因此從材料可知三線地區(qū)的工業(yè)總產值由258億元增加到1270億元,建成了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陜西航空等一批現(xiàn)代化生產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鐵路,德陽重型機器廠等工業(yè)基地以及攀枝花等新興:工業(yè)城市,西部地區(qū)工業(yè)得到發(fā)展,這反映了國際局勢對我國工業(yè)布局的影響,B項正確;材料信息是三線建設促進了西部發(fā)展,不是西部開發(fā)促進三線建設,排除A項;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在20世紀80年代才實行,時間不對,排除C項;題意是三線建設的工業(yè)成就,并不能證明我國國際地位極大提升,排除D項。故選B項。11.公元前139年,羅馬公民大會不顧貴族的反對,通過了在立法、審判等方面實行匿名投票的決議;公元前133年,公民大會罷免了有元老院支持的奧克塔維烏斯的保民官職務。這體現(xiàn)了當時羅馬()A.權分立原則得到貫徹 B.貴族與平民矛盾不可調和C.公民大會擁有重要權力 D.人民的主權地位得到凸顯〖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羅馬。結合所學知識,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國家統(tǒng)治的決策權掌握在由300名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手里,兩個權力相等的執(zhí)政官主持日常政務,平民參加的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平民同貴族進行了長期斗爭,爭取了許多政治權利。根據材料“羅馬公民大會不顧貴族的反對,通過了……”“公民大會罷免了有元老院支持的……”可知,公民大會擁有重要權力,C項正確;“三權分立原則得到貫徹”與羅馬的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公民大會擁有重要權力,貴族與平民矛盾不可調和的說法絕對,排除B項;羅馬是奴隸制國家,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人民主權在當時并未凸顯,排除D項。故選C項。12.11世紀,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建立諾曼王朝,諾曼王朝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和法語。13世紀,以倫敦方言為基礎形成的英語在英國官方文件中出現(xiàn)。15世紀,英格蘭本土民眾、官方以及文化教育部門基本使用英語。英國官方語言的變遷()A.迎合英國民眾對王權強化的期望 B.表明英國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fā)展C.反映了英國人文主義的廣泛傳播 D.體現(xiàn)了英國民族意識的逐步增強〖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11至15世紀的英國。根據材料“13世紀,以倫敦方言為基礎形成的英語在英國官方文件中出現(xiàn)。15世紀,英格蘭本土民眾、官方以及文化教育部門基本使用英語”可知,英語逐漸成為了英國廣泛使用的語言,這有利于增強英國民眾的民族意識,D項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民眾對王權強化的期望,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從材料的時間來看英國資本主義處于剛剛萌芽興起的階段,迅猛發(fā)展表述有誤,排除B項;英語在英國的使用情況不能反映出人文主義的廣泛傳播,排除C項。故選D項。13.啟蒙運動時期,人們熱切地從各個層面來審視宗教信仰。雖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擊,抨擊者本身卻潛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學一直在探討的問題……人們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礎,運用啟蒙運動的基本方法和觀念來求得〖答案〗。由此可見,啟蒙運動()A.體現(xiàn)了理性主義的思維方式 B.具有捍衛(wèi)神學世界觀的歷史局限C.以實驗方法和科學驗證為主 D.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守啟蒙運動時期。根據材料信息“從各個層面來審視宗教信仰”“人們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礎,運用啟蒙運動的基本方法和觀念”可知,啟蒙思想家們運用理性主義思維方式看待宗教信仰,A項正確;選項表述與材料和史實都不符,材料是審視宗教信仰、科學理性地看待宗教信仰,不是捍衛(wèi)神學世界觀,排除B項;選項說法與史實不符,近代科學革命是以實驗方法和科學驗證為主,不是啟蒙運動,排除C項;題意沒有體現(xiàn)出對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和作用,排除D項。故選A項。14.1917年4月16日,列寧在彼得格勒演說中說,要“立刻有系統(tǒng)地、逐步地過渡到由工人代表蘇維埃監(jiān)督社會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立刻把全國所有銀行合并成一個全國性的銀行,由工人代表蘇維埃進行監(jiān)督”“建立在公有基礎上的農場”。這些言論表明列寧()A.準確研判當時俄國國情 B.放棄了革命和平過渡的設想C.主張開展社會主義革命 D.主張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7年(蘇俄)。根據材料“蘇維埃監(jiān)督社會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立刻把全國所有銀行合并成一個全國性的銀行,由工人代表蘇維埃進行監(jiān)督”“建立在公有基礎上的農場”可知,列寧這一演說中,要求當時蘇維埃監(jiān)督社會的產品生產和分配,建立公有制的農場,表明當時列寧主張“立刻”向社會主義過渡,建立社會主義制度,C項正確;當時革命尚不具備“立刻”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條件,排除A項;主張向社會主義過渡并不能表明當時列寧放棄革命、和平過渡的設想,排除B項;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蘇俄在十月革命之后提出的政策,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5.1960年,馬丁·路德·金在多地領導以“入坐”等方式反對餐館、圖書館,電影院實行種族隔離的抗議活動;1963年,領導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余萬人參加的“為工作和自由向華盛頓進軍”的大游行;1965年,在賽爾馬又領導爭取黑人公平選舉權的和平游行,這反映出馬丁·路德·金領導的黑人民權運動()A.由爭取社會權利擴大到爭取政治權利 B.斗爭目標體現(xiàn)了國內各階層的訴求C.目的是緩解社會矛盾和維護社會公平 D.推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調整的實現(xiàn)〖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根據材料可知,馬丁·路德·金在多地領導以“入坐”等方式反對餐館、圖書館、電影院實行種族隔離的抗議活動,這些抗議主要是爭取社會權利;1965年,在賽爾馬又領導爭取黑人公平選舉權的和平游行,這些主要是爭取政治權利,A項正確;馬丁·路德·金的斗爭目標體現(xiàn)了廣大黑人的各項訴求,并不是代表社會各階層的訴求,排除B項;馬丁·路德·金的目的是為黑人爭取更多社會權利和政治權利,不是緩解社會矛盾和維護社會公平,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不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調整的實現(xiàn),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16.201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了應對熱帶病的路線圖,以解決瘧疾、血吸蟲病等給貧困地區(qū)造成的困境。世界銀行等多個組織共同簽署了《被忽視的熱帶病倫敦宣言》,并每年向世衛(wèi)組織提供定向捐助資金。這些做法()A.體現(xiàn)了全球治理機制的互動 B.致力于各成員國的同步發(fā)展C.推動了國際經濟新秩序建立 D.旨在促進國際間協(xié)調與合作〖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目題,時空是當今世界。根據材料,從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路線圖以應對全球性疾病問題以及多個國際組織共同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捐助資金等信息可知,這些組織合作解決一些全球性的問題,體現(xiàn)了全球治理中的合作與互動,A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全球合作治理共同性的一些問題,目的不是為了謀求成員國的同步發(fā)展,排除B項;這些做法無法推動國際經濟新秩序建立,而是在協(xié)調與合作中更好地解決全球性問題,排除C項;材料所述史實本身就是國際間協(xié)調與合作的表現(xiàn),協(xié)調與合作不是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初,劉邦建都洛陽。婁敬、張良建言,“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洛陽雖然“東有成皋,西有崤黽,倍河,向伊洛”,但“其中小,不過數(shù)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他們還認為,“都關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若諸侯有變,則可具百萬之眾,順流而下,平定叛亂;即使不能平定叛亂,還可固守關中,“山東雖亂,奏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后劉邦采納婁敬、張良之策,從洛陽遷都關中。——摘編自司馬遷《史記》材料二西漢政府以函谷關為界,分為關中地區(qū)和關東地區(qū)。元鼎三年(前114年),漢武帝推行“廣關”政策,將函谷關東移三百里,遷至新函谷關(如下圖),形成以新函谷關為界的新“關中”地域?!幾皂n茂莉《大地中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初關中地位的變遷并分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漢武帝推行“廣關”政策的意義?!即鸢浮剑?)變遷:關中成為都城所在地。原因:定都關中有一定的歷史基礎;關中地區(qū)物產豐饒,川地理形勢優(yōu)越,易守難攻;異姓諸侯王勢力強大,對中央集權構成威脅;洛陽存在建都的諸多不利條件。(2)意義:擴大了關中范圍,有利于保障京師供給;加強對洛陽和關東地區(qū)的控制,加強中央集權。〖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漢初(中國)。變遷:根據材料“后劉邦采納婁敬、張良之策,從洛陽遷都關中?!笨傻?,關中成為都城所在地。原因:根據材料“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可得,定都關中有一定的歷史基礎;關中地區(qū)物產豐饒,川地理形勢優(yōu)越,易守難攻;根據材料“‘都關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若諸侯有變,則可具百萬之眾,順流而下,平定叛亂”可得,異姓諸侯王勢力強大,對中央集權構成威脅;根據材料“洛陽雖然‘東有成皋,西有崤黽,倍河,向伊洛’,但‘其中小,不過數(shù)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可得,洛陽存在建都的諸多不利條件?!拘?】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漢武帝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得,漢武帝推行“廣關”政策,擴大了關中范圍,有利于保障京師供給;加強對洛陽和關東地區(qū)的控制,加強中央集權。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辣椒大約在明代萬歷年間傳入中國,時稱“番椒”。明代的外來物種還有番豆、番茄、番薯等。高濂的《遵生八箋》(1591年,杭州)稱:“番椒叢生,白花,子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备咤ルS有番椒的形態(tài)記錄,但卻忽略了它的食物屬性。辣椒最早作為食物的記載出自貴州的地方志,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思州府志》中寫道:“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摘編自曹雨《中國食辣史》等材料二自17世紀以來辣椒在中國各地至少出現(xiàn)過57個不同的名字,如“番椒”“海椒”“秦椒”“賽胡椒”等。直到19世紀初,“辣椒”這一名稱只在3個省使用過,但到了19世紀末,有17個省都已使用。到了20世紀初,對辣椒的叫法日趨統(tǒng)一、1949年之后幾乎所有討論辣椒的中文文獻,都是以“辣椒”作為名字,全國各地高度一致?!幾浴久馈窟_白安《吃辣——辣椒的中國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辣椒在中國傳播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所述歷史變化的原因?!即鸢浮剑?)特點:與諸多作物一起傳入;從沿海向內地傳播;用途從觀賞轉向食用。(2)原因:民族危機推動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增強;近代經濟發(fā)展帶動國內市場發(fā)展、推動國內各地飲食文化的交融;近代報刊、印刷書籍等大眾傳媒的發(fā)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冀馕觥健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朝時期。據材料“辣椒大約在明代萬歷年間傳入中國,時稱‘番椒’。明代的外來物種還有番豆、番茄、番薯等”可知,辣椒與諸多作物一起傳入;據材料“高濂的《遵生八箋》(1591年,杭州)”“番椒叢生,白花,子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辈⒔Y合所學可知,從沿海向內地傳播;據材料“高濂隨有番椒的形態(tài)記錄,但卻忽略了它的食物屬性。”并結合所學可知,辣椒的用途從觀賞轉向食用。【小問2】本題是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結合所學中國近代的政治狀況可得出民族危機推動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增強;結合近代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狀況可得出近代經濟發(fā)展帶動國內市場發(fā)展、推動國內各地飲食文化的交融;結合所學近代文化傳播的內容可得出近代經濟發(fā)展帶動國內市場發(fā)展、推動國內各地飲食文化的交融;據材料“1949年之后幾乎所有討論辣椒的中文文獻,都是以‘辣椒’作為名字,全國各地高度一致?!笨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了“勞動節(jié)紀念號”,發(fā)表蔡元培“勞工神圣”的題詞和陳獨秀的《上海厚生紗廠湖南女工問題》等文章。同時刊登了《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共和國勞動法典》。上海、北京、廣州、長沙、汕頭、天津等地都舉行了紀念“五一”節(jié)活動。上海工人發(fā)表了《五一宣言》,宣言抗議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壓迫。1922年“五一”節(jié),在廣州召開了中國第一次勞動大會,并通過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的口號。此后,每年“五一”節(jié),或共領導的解放區(qū)都會舉行一定形式的紀念活動?!幾阅咛祆瘛段逡还?jié)慶?;顒釉谥袊返炔牧隙轮袊闪⒑笾醒肴嗣裾赵河?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jié),全國放假一日。此后,每年“五一”節(jié)期間,北京和全國各地都舉行群眾性的集會游行活動。各種游藝場所、公園、禮堂在“五一”節(jié)免費開放,并舉辦各種文體娛樂活動。此外,還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度嗣袢請蟆返让襟w也集中宣傳勞動模范事跡,報道各地開展生產競賽、技能競賽等活動?!幾酝踉萍t《中國的五一:勞動節(jié)的由來與發(fā)展》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20世紀20年代“五一”節(jié)紀念活動在中國興起的背景。(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五一”節(jié)紀念活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舉行“五一”節(jié)活動的意義?!即鸢浮剑?)原因: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新文化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無產階級力量壯大。(2)變化:從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需要到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從政治功能為主到兼具政治經濟功能;從非法定節(jié)日到全國法定節(jié)日;范圍從部分地區(qū)到舉國歡慶。意義:樹立勞動者主人翁精神,培養(yǎng)勞動光榮意識;激發(fā)勞動群眾建設熱情,有利于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推進國家工業(yè)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冀馕觥健拘?】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由材料“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了‘勞動節(jié)紀念號’,發(fā)表蔡元培‘勞工神圣’的題詞和陳獨秀的《上海厚生紗廠湖南女工問題》等文章。同時刊登了《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共和國勞動法典》?!奔八鶎W可得出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新文化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由材料“上海工人發(fā)表了《五一宣言》,宣言抗議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壓迫?!奔八鶎W可得出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無產階級力量壯大?!拘?】本題是對比、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新中國初期。第一小問變化:由材料“上海工人發(fā)表了《五一宣言》,宣言抗議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壓迫。”“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jié)”“《人民日報》等媒體也集中宣傳勞動模范事跡,報道各地開展生產競賽、技能競賽等活動。”及所學可得出從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需要到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從政治功能為主到兼具政治經濟功能;從非法定節(jié)日到全國法定節(jié)日;由材料“每年‘五一’節(jié),或共領導的解放區(qū)都會舉行一定形式的紀念活動?!薄懊磕辍逡弧?jié)期間,北京和全國各地都舉行群眾性的集會游行活動?!笨傻贸龇秶鷱牟糠值貐^(qū)到舉國歡慶。第二小問意義:由材料“各種游藝場所、公園、禮堂在‘五一’節(jié)免費開放,并舉辦各種文體娛樂活動。此外,還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及所學可得出樹立勞動者主人翁精神,培養(yǎng)勞動光榮意識;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由材料“《人民日報》等媒體也集中宣傳勞動模范事跡,報道各地開展生產競賽、技能競賽等活動?!奔八鶎W可得出激發(fā)勞動群眾建設熱情,有利于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推進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