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安徽省東至三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安徽省東至三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安徽省東至三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安徽省東至三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安徽省東至三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安徽省東至三中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70年12月,毛澤東說:“中國不管越南戰(zhàn)爭上的(中美)兩國敵對”,“歡迎尼克松的訪華”。1971年7月,尼克松總統宣布:他即將出訪中國。這說明A.和平外交成為中美共識 B.美國放棄意識形態(tài)斗爭C.中美雙方謀求關系改善 D.中美關系走向了正常化2.馬丁·路德主張每個基督教徒都可以通過《圣經》直接與上帝溝通。這在當時產生的最具重大影響的是()A.將人們從權威迷信中解放出來 B.動搖了教會在人們心中的權威C.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D.動搖了西歐封建統治的基礎3.一則新聞報道:某國有一對來自不同種姓的青年情侶被村里人處以極刑。以上新聞很可能來自于A.埃及 B.印度 C.法國 D.美國4.對于準備申報世界記憶遺產的《四庫全書》,主席等領導對此有過專門論述:“集中國古代文化之大成的《四庫全書》具有極其珍貴的價值,自成書之日起,便以代表東方文化的身份獲得了世界性地位。今天,我們要利用好這些寶貴遺產,挖掘其當世價值?!睂Υ?,如果你要利用《四庫全書》查閱墨子的光學八條等相關論述,應該查閱A.經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5.北魏孝文帝說:“北人謂土為拓,后為跋。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边@番話表明孝文帝意欲A.表明拓跋氏的宗教信仰 B.改變鮮卑族的生活習慣C.強化漢文化的根基作用 D.實現鮮卑族與漢族的平等6.宋朝中樞機構中“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的兩個機構是A.中書門下和三衙 B.中書門下和樞密院C.制置三司條例司和樞密院 D.樞密院和三衙7.面對1929年爆發(fā)的經濟危機,美國總統胡佛這樣告訴他的秘書:“我們在蕭條時期所遇到的困難,百分之九十是由恐懼引起的?!边@反映出A.恐懼引起經濟危機 B.政府不愿意承擔反危機責任C.經濟危機程度較輕 D.政府未看到經濟危機的嚴重8.1931年11月,英國議會通過一項為期六個月的《禁止不正當進口法》,規(guī)定貿易部有權決定對某些商品征收100%的保護關稅。同年又頒布《農產品法》,規(guī)定對水果、蔬菜和其他一些農產品征收進口稅。1932年2月4日,英國議會通過《進口關稅法》,規(guī)定除小麥、肉類和英國不生產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進口商品都要征收進口稅。這些法案的出臺A.維護了英國在世界市場上的中心地位B.有利于二戰(zhàn)后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C.緩解了英國國內日益嚴重的供銷矛盾D.違背了英國一貫堅持的自由貿易政策9.1941年5月頒布的《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規(guī)定,“實行合理的稅收制度,居民中除極貧者應予以免除稅外,均須按照財產等第或多寡實施程度不同的累進稅制,使大多數人民均能負擔抗日經費”。這一規(guī)定A.貫徹了聯蔣抗日的方針 B.減輕了廣大農民的負擔C.保證了財政收支的平衡 D.體現了社會平等的原則10.在民國初年的教科書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重要性要高于鴉片戰(zhàn)爭。但隨著“帝國主義侵略”成為教科書的敘事主線,對這兩場戰(zhàn)爭影響重要性的表述發(fā)生了逆轉,即作為“帝國主義侵略”開端的鴉片戰(zhàn)爭成為近代史起點,并被賦予了更重要的歷史意義,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則漸漸被忽視。這說明A.材料多寡影響歷史事件的解釋B.主觀情感影響史家史事的評判C.時代發(fā)展影響歷史敘事和評判D.學術研究影響教科書敘述風格11.在宗法制下,國人一方面對活著的長輩絕對的順從、孝敬;另一方面對死去的先祖隆重祭祀,以祈求他們的保佑。這說明宗法制A.致使國人注重血緣關系 B.推動孝親思想深入人心C.導致男權意識經久不衰 D.造就了濃厚的家庭意識12.黃河古稱”河”“河水”?!对娊洝分性枋銎渌扒迩覞i猗”,戰(zhàn)國時河水已經渾濁?!包S河”一詞出現于漢代,但是直到唐宋時期才被廣泛使用。黃河名稱的變化A.折射出農耕經濟的發(fā)展B.體現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C.反映出經濟重心的南移D.表明水利觀念的更新13.有學者指出,在古代雅典,“個人實際上不受保護,并且任由集體擺布?!驗樗辉试S一個公民比其他公民更優(yōu)秀,在這種制度下,個人的地位總是危在旦夕,一夜之間可能從最高自由墮入苛酷的奴隸狀態(tài)”。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是,古代雅典A.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精神B.公民個體利益服從于城邦利益C.進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嘗試D.公民參政議政范圍不斷擴大14.1920年4月,陳望道完成《共產黨宣言》翻譯工作,出版后受到進步知識分子的熱烈歡迎。印有馬克思頭像的紅色封面本子,初版千余冊很快銷售一空。應讀者要求,同年9月又再版了印有馬克思頭像的藍色封面本子1000冊。除《共產黨宣言》外,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重要著作也相繼出版。這一現象的出現A.得益于五四運動的爆發(fā)B.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C.推動了國民革命的開展D.說明知識分子成為革命的主力15.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制定方針要求加大宣傳“解放區(qū)軍隊是人民的軍隊”。隨后,中共報刊在報道中共軍隊收復失地時注重強調“解放者”的概念。1946年,中共軍隊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些做法旨在A.調動民眾參戰(zhàn)的積極性 B.契合新的政治斗爭需要C.扭轉解放戰(zhàn)爭不利局面 D.宣傳民主革命的雙重性16.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入幕洋務企業(yè)機構、任職海關等涉外機構成為上海士人競相角逐的職業(yè);甲午戰(zhàn)后,“舍儒而商”成為滬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風尚。這反映了A.儒家的義利觀念被士人拋棄 B.科舉取士不合時宜C.經濟變動引發(fā)價值觀念變化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17.明代中后期,通過馬尼拉帆船,大量的美洲白銀流入到中國。但這些流入到中國的白銀要么用于購買土地,要么被私人窖藏于地,市場上甚至出現了白銀短缺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根源于A.土地兼并的需要 B.抑商政策的推行C.白銀不斷地貶值 D.傳統的經濟模式18.“在羅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發(fā)展沒有在工業(yè)和貿易方面引起進一步后果,因為他們的生產方式沒有改變。但當資本主義經濟在封建社會內部逐漸發(fā)展起來時,詳細擬定的羅馬法便立即得到恢復并重新取得威信?!边@表明羅馬法A.程序嚴謹體系縝密 B.趨時更新以應對社會需求C.維護新興資產者利益 D.是新生產關系萌芽的推手19.“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在這里均可受到熱情招待。這里出現了一些由艷光四射且博學多才的名媛主持的聚會,作家、學者們可以海闊天空地談論各種問題,參與者常因其口才和機智而聲名大噪?!边@種情景最有可能出現在A.古希臘時代的雅典B.文藝復興時期的米蘭C.宗教改革時期的倫敦D.啟蒙運動時期的巴黎20.《十二銅表法》第九表第三款規(guī)定,被正式任命的獄官或仲裁員在執(zhí)行職務期間收受賄賂的,處以死刑;第八表第十二款規(guī)定夜間行竊,如當場被殺,視為合法。這說明《十二銅表法》A.維護了奴隸主貴族的私有產權 B.保留了比較野蠻的習慣法內容.C.是對羅馬帝國社會現實的反映 D.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法律平等21.在亞洲民族解放運動史上,甘地創(chuàng)立了一條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特道路。下列項中,有關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甘地以國大黨主席的身份領導運動B.起因于殖民當局頒布了食鹽專營法C.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識得到空前高漲D.運動中甘地沒有譴責人民使用暴力22.金字塔作為法老權力的象征,體現了A.古老的埃及文明 B.精湛的建筑藝術C.王權的絕對專制 D.先進的數學水平23.1954年12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總結到:“瑞金時代是最純潔、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時我們的事特別困難,結果是失敗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強調A.發(fā)揮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的作用B.繼續(xù)堅持新民主主義政治路線C.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D.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24.1954年,美國新聞署要求對外宣傳應致力于顯示美國“信奉世界和平、相信人類和國家之間的博愛能夠在聯合國內消除其分歧和推動合作”,應當通過“非自我奪耀的方式”展現“美國抵抗侵略的能力”和支持“世界和平秩序的構建”。其目的是A.緩和與蘇聯的緊張關系 B.塑造美國良好國家形象C.推動聯合國發(fā)揮更大作用 D.反思美國對外政策25.張豈之在《中國歷史十五講》中說道:“辛亥革命時期的人文思潮,雖然有對人的價值的發(fā)現,但它的靈魂不是對個人理性的弘揚,而是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解放緊密結合在一起?!边@一特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不夠充分 B.民族資產階級自身的局限性C.中國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深重 D.西方思想對中國社會的沖擊26.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外交上實行“一邊倒”政策:60年代,外交重點轉移到亞非拉國家,形成了反蘇反美的“兩條線”外交戰(zhàn)略;60年代末,又確立了“聯美反蘇”的“反霸一條線”政策。這反映出新中國外交A.受到國際形勢影響 B.奉行不結盟政策C.自主性逐漸減弱 D.致力于全方位外交27.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機構演變情況表年代省數道、路數州數郡(府、國)數縣(侯國)數秦始皇二十六年———36不詳西漢平帝(1—5年)——131031578東漢順帝(126—144年)——131051180隋大業(yè)五年(609年)———1901255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3281573宋宣和四年(1122年)—26路288—1234元朝12省183路—971425上表是根據歷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從秦朝到元朝A.增設地方行政層級以減輕中央的負擔B.加強君主專制統治的方式不變C.增設地方行政層級以加強對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區(qū)的權力不變28.有學者指出:“美國恪守的門戶開放原則同蘇聯的勢力范圍原則是完全相對立的兩種思想和理論體系,甚至是歷史上形成的兩種不同的民族傳統。……這兩個原則的沖突不僅僅推動了冷戰(zhàn)的到來,而且是冷戰(zhàn)的原動力。”該學者認為A.國家利益分歧導致了美蘇冷戰(zhàn)B.冷戰(zhàn)源于美蘇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C.美蘇加緊在全球范圍內的爭奪D.美蘇爭霸引起民族傳統的對立29.這場席卷全歐的思想運動以其富有理性的觀念,喚醒歐洲各國乃至美國等國人民起來反對封建意識,反對教會權威,給處于黑暗統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這次思想解放運動A.旨在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B.設計出資本主義的社會藍圖C.反對羅馬教皇兜售贖罪券D.有力挑戰(zhàn)了封建神學創(chuàng)世說30.“自嚴氏書出,而物競天擇之理,厘然當于人心,而中國民氣為之一變?!痹诋敃r看來,中國民氣所呈現的新氣象是A.力師西法,采西學,制洋器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借法”自強,興辦洋務C.創(chuàng)辦報刊、組織學會、開辦學堂,大力宣傳維新變法思想D.創(chuàng)立革命團體,發(fā)行革命書刊,批判清政府專制,鼓吹革命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歷史研究中歷史分期是一項重要工作,關于“近代中國”始于何時有很多爭論,有代表性的三種,如下表:時間依據代表明清兩代交替時期(1600年前后)歐洲探險家、傳教士東來,從南面向上推進;俄國從北向下挺進,形成鉗形勢態(tài)直指中國的心臟北京;滿洲興起,清朝建立。傳統的中國史學家19世紀鴉片戰(zhàn)爭(1839—1842)西方入侵,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侵華與中國革命的演進。西方歷史學家、馬克思主義學者,接受過西方教育的中國學者折衷方案鴉片戰(zhàn)爭界定為近代的起點,也需要熟悉中國傳統的國家和社會形態(tài);西方入侵被視作催化劑,促使傳統中國轉化為近代中國。徐中約——整理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評述材料中關于“近代中國”起點的觀點。(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并結合史實展開評述;觀點明確,史論結合。)32.材料九一八事變時期,英國政府在分析日本動向時認為,日本軍方不可能控制政府,日本最終會清除好戰(zhàn)的將軍們,轉向自由派官員,從而放棄侵略中國的政策。當日本占領了中國東北繼而染指華北時,張伯倫竟安撫日本,“我們不想作任何有損于你們對華貿易的事?!庇倕⒅\長米勒指出:“日本對滿洲,控制的擴大比不可避免的另一種結果——蘇維埃影響的擴大對英帝國的危害要小?!庇矤柧羰吭谏显汗_表示,英國必須使日本的擴張不是向南而是向北。美國軍事參謀部一直認為日蘇之間的沖突大于日美之間的沖突,寄希望日本“北進”,這種“錯覺”在某種程度上一直延續(xù)到珍珠港事件前夕。七七事變期間,蘇聯曾呼吁西方國家一道制裁日本,亦遭到英美的冷遇。日本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一步一步實施侵略步驟。直到1938年日本攻占海南島時,英美都未能從戰(zhàn)略的高度來認識中國抗戰(zhàn)的地位問題。——據趙東喜《試論英美決策失誤與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關系》(1)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概括遠東集體安全體系難以建立的原因。(2)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指出“二戰(zhàn)“初期英美的對日政策及其影響。33.(選修3: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材料朝鮮半島的形勢起源于二戰(zhàn)結束和美蘇對戰(zhàn)后世界的安排。1943年,羅斯福認為,“朝鮮人民還沒有能力實行和維持獨立政府,應由美中蘇三國托管,建立一個統一的朝鮮政府.美蘇矛盾加劇后,美國轉為控制朝鮮南部地區(qū)。朝鮮分裂局面正式確定后,美國把戰(zhàn)略重心放在歐洲,而在亞洲更為注重中國。1950年,國務卿艾奇遜宣布,“朝鮮半島在美國遠東安全格局中就顯得無足輕重了”。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為了遏制蘇聯共產主義“擴張”,美國決定介入。戰(zhàn)爭結束后,朝鮮半島分裂格局進一步固化,南北雙方分別被納入東西方冷戰(zhàn)的大格局中。——摘編自吳文兵《二戰(zhàn)后美國對朝鮮政策的演變及其影響》(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zhàn)后美國對朝鮮的政策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并說明發(fā)生這些轉變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對朝鮮政策轉變給東亞政治格局帶來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毛澤東擱置中美在越南戰(zhàn)爭上的敵對,歡迎尼克松訪華,尼克松發(fā)出訪華回應,這些都表明雙方謀求關系改善,C項正確;A中的“共識”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當時處于冷戰(zhàn)時期,意識形態(tài)斗爭依然存在,排除B;中美關系正?;瘯r間是1972年,排除D。2、B【解析】

每個基督教徒都可以通過《圣經》直接與上帝溝通,弱化了教會的地位,動搖了教會在人們心中的權威,B正確;馬丁·路德的主張依然提倡宗教信仰,A排除;馬丁·路德認為上帝是最高的權威,排除C;西歐封建統治的基礎是經濟因素,而非信仰因素,排除D。3、B【解析】

材料中涉及的“種姓”與印度存在的種姓制度有關,故B正確。4、C【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子是指諸子百家的著作,材料中墨子的光學八條屬于先秦諸子百家的內容,故C選項正確;經部主要指儒家經典著作,故A選項錯誤;史部是指歷史學著作,即正史,故B選項錯誤;集部是后世的文人或知識分子的個人文集,故D選項錯誤。5、C【解析】

根據“魏之先出于黃帝”等信息可知,魏文帝強調自己也是炎黃子孫,是要強化漢文化的根基作用,C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宗教問題,排除A項;材料強調鮮卑族的來源,而不是生活習慣,也與平等無關,排除BD項。6、B【解析】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以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和掌管軍事的樞密院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并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三司指鹽鐵、度支、戶部;三衙是宋代掌管禁軍的機構,有殿前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司、侍衛(wèi)親軍步軍司,合稱三衙,它不屬于中樞機構。故答案選B。7、D【解析】

胡佛總統告訴秘書的這句話說明總統對于危機很樂觀,并沒意識危機的嚴重,D正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引發(fā)危機,A錯誤;B與題無關,排除;1929年經濟危機破壞大,空前嚴重,C錯誤。8、D【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時英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這違背了其一貫堅持的自由貿易政策,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這些措施不利于世界經濟的恢復和持續(xù)發(fā)展,B選項錯誤;這些措施不能真正緩解供銷矛盾,C選項錯誤。故選D。9、C【解析】

材料認為實行合理的稅收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保證抗日政府財政收支平衡,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B選項與材料中“居民中除極貧者應予以免除稅外”的表述不符,排除;D選項與這一規(guī)定無關,排除。故選C。10、C【解析】

根據材料“但隨著“帝國主義侵略”成為教科書的敘事主線”,結合由于鴉片戰(zhàn)爭作為“帝國主義侵略”的開端而被賦予比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更重要的地位,可以看出時代發(fā)展,即隨著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不斷加劇,對歷史敘事和評判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故排除C選項;材料中并沒有體現史料的多少問題,排除A項;材料中并沒有涉及到主觀情感問題,,故排除B選項;材料強調歷史敘事和評判的變化與時代發(fā)展有關,而并非與學術研究有必然聯系,故排除D選項。11、B【解析】

材料表明,在宗法制影響下,形成了國人對長輩及先輩保持尊重、孝敬的傳統.致使孝親道德觀念深人國人心中,B項正確。由于人們重視血緣關系,所以出現了宗法制,A顛倒因果,排除;題干關注的是長輩、先祖,并未涉及男權,排除C;材料強調的是宗法制對孝親思想的影響,與家庭意識無關,排除D。12、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戰(zhàn)國時期,鐵犁牛耕出現,生產力發(fā)展,大量的荒地被開墾出來,出現水土流失,黃河水變得渾濁,故黃河名稱的變化折射出農耕經濟的發(fā)展,故A正確;黃河名稱的變化無法體現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是否增強,也不能反映出水利觀念的更新,排除BD;我國經濟重心南移與黃河名稱的變化無關,排除C。13、B【解析】

依據材料中“個人實際上不受保護,并且任由集體擺布?!?、“個人的地位總是危在旦夕”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古代雅典民主的實質是,民主制度就是一種進行集體決策的統治體系。這就意味著社會不允許給獨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許個人得到保護,它完全吞沒了個人。其主要依據是古代雅典公民個體利益服從于城邦利益,少數服從多數,因此B選項正確。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精神、進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嘗試和公民參政議政范圍不斷擴大都不能說明古代雅典犧牲個人利益,推崇公民集體利益至上,其他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4、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1920年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結合所學可知這得益于五四運動的爆發(fā),A正確;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的序幕是五四運動,B錯誤;推動了國民革命的開展的是新三民主義思想,C錯誤;材料中說明的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作用,并不能說明知識分子成為革命的主力,D錯誤。15、B【解析】

日本投降后,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共中央在宣傳中強調“解放者”概念,1946年,中共軍隊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些舉措強調了中共在法理和輿論上的正當性,契合了新的政治斗爭需要,B正確;日本投降后,國內民眾希望和平,而“解放者”的概念也是在收復失地時所用,與調動民眾參戰(zhàn)積極性無關,排除A;收復失地本身說明解放戰(zhàn)爭有利局面向中共轉向,排除C;中共舉措與民主革命雙重性無關,排除D。16、C【解析】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上海士人入幕洋務企業(yè)機構、任職海關等涉外機構,甲午戰(zhàn)后滬上和江南士人“舍儒而商”,這反映了隨著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士人的價值觀念在不斷變化,C正確;題干涉及的是上海和江南士人,而非全體士人,A排除;題干與科舉制無關,排除B;士人從商不代表商人政治地位提升,排除D。17、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傳統的經濟模式即小農經濟,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具有封閉性,排斥市場。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明代中后期,大量白銀流入中國后多被用于購買土地或窖藏于地,導致市場白銀短缺,這種現象根源于中國傳統的經濟模式即小農經濟,故D正確。A與材料無直接關系。在中國封建社會,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對白銀在市場的流通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根源,故排除B。白銀的貶值是白銀流入的結果,并不能導致市場上白銀的短缺,C項錯誤。18、B【解析】

由材料“當資本主義經濟在封建社會內部逐漸發(fā)展起來時,詳細擬定的羅馬法便立即得到恢復并重新取得威信”可知,羅馬法具有趨時更新以應對社會需求的特點,故選B;材料未對羅馬法的程序及體系進行描述,無法得出A項結論,排除;羅馬法維護的是奴隸主貴族利益,故C項錯誤,排除;材料體現的是資本主義發(fā)展對羅馬法發(fā)展的作用,D項顛倒了因果,排除。19、D【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法國的啟蒙運動。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口才和機智”等字眼反映的是人的理性、人的理智和人的思維,是和啟蒙運動直接相關的,啟蒙運動的中心又在法國的巴黎,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啟蒙運動,啟蒙運動和古代希臘時代的雅典無關,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啟蒙運動而非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的米蘭是不合題意的,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啟蒙運動而非宗教改革,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键c: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啟蒙運動?法國的啟蒙運動【名師點睛】縱觀當今歷史試題的命題動向不難發(fā)現,高考題雖然仍舊依托教材知識點,但所要表達的內容未必與教材一致,這就要求學生在分析題干時切忌想當然,而是要研讀題干、材料,用題干檢驗選項,用選項檢驗知識點,做到首尾兼顧,一定要做到一切從題干出發(fā)才可以?!驹斀狻空堅诖溯斎朐斀?!20、D【解析】

獄官和仲裁者顯然是掌管司法的貴族,夜間行竊者一般是平民,夜間行竊和收受賄賂都被處以死刑,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故選D;A與奴隸主貴族無關,排除;B與材料無關,排除;當時是羅馬共和國時期,C錯誤。21、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使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識得到空前高漲,故C正確;當時甘地并不是國大黨主席,故A錯誤;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起因于阿姆利則慘案,排除B;甘地曾譴責人民使用暴力,排除D。22、C【解析】

由材料中金字塔作為法老權力的象征,因此金字塔體現了王權的絕對專制,C選項符合題意;埃及文明、建筑藝術和數學水平與法老權力的象征無關,ABD選項排除。23、A【解析】

從材料中的時間信息“1954年”和“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等信息來看,毛澤東意在強調發(fā)揮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的作用。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但作為統一戰(zhàn)線組織繼續(xù)存在。故答案為A項。1954年已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排除B項;1957年《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講話是強調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排除C項;“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提出是在1956年,排除D項?!军c睛】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了打敗蔣介石,建立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起了包括全體中國人民在內的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在推翻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政權的斗爭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繼續(xù)走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的道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就是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的組織形式。在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新歷史時期,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在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等方面發(fā)揮了重大作用。24、B【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新聞署大力對外宣傳它對世界和平與合作的追求,其目的是塑造自身良好的國家形象,因此B選項正確;此舉的目的是推銷和宣傳美國的形象,并非緩和與蘇聯的關系,A選項錯誤;該宣傳突出的是美國,不是聯合國,C選項錯誤;這是美國對自身形象的推銷和宣傳,并非反思其對外政策,D選項錯誤。故選B。25、C【解析】

材料觀點強調了辛亥革命時期的人文思潮并不注重個人理性的弘揚,而是突出“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解放緊密結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的背景是中國民族危機嚴重以及資產階級以實現國家和民族獨立為目標,故選C;材料沒有體現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狀況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狀況,排除AB;材料沒有涉及歐美政治、思想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排除D。26、A【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fā)展變化,不斷調整外交政策,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是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特點,排除;中國始終如一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選項錯誤;D選項也是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特點,排除。故選A。27、C【解析】

依據表格信息可知,從秦朝到元朝地方行政區(qū)劃逐漸增多,由兩級制到三級制或四級制,結合所學可知,增設地方行政層級有利于分化地方事權,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地方行政層級設置過多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加重了中央的負擔;B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并未涉及君主專制的統治方式;D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州郡等地方行政區(qū)權力的變化。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28、B【解析】

根據學者的分析,正是美國門戶開放和蘇聯勢力范圍是兩個完全對立的兩種思想、理論體系和民族傳統,導致了冷戰(zhàn)的發(fā)生和發(fā)展,B選項符合題意?!皣依娣制纭痹诓牧现袩o從體現,A項錯誤。學者分析的是冷戰(zhàn)到來的原因和動力,不是冷戰(zhàn)的范圍,C選項錯誤。材料中民族傳統的對立是冷戰(zhàn)的原因,不是美蘇爭霸的結果,D選項錯誤。29、B【解析】

根據材料“這場席卷全歐的思想運動以其富有理性的觀念,喚醒歐洲各國乃至美國等國人民起來反對封建意識,反對教會權威,”可知這場運動強調的是理性和反封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啟蒙運動,B選項符合題意。旨在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是文藝復興的內容之一,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馬丁路德反對羅馬教皇兜售贖罪券,C選項排除。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有力挑戰(zhàn)了封建神學創(chuàng)世說,D選項排除?!军c睛】啟蒙運動指發(fā)生在17-18世紀的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是繼文藝復興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這次運動有力批判了封建專制主義,宗教愚昧及特權主義,宣傳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30、C【解析】

根據題干“自嚴氏書出,而物競天擇之理”可知,題干中涉及思想家嚴復將西方進化論引進中國。根據所學可知,資產階級維新派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主要方式有創(chuàng)辦報刊、組織學會、開辦學堂等,促進了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故答案為C項。AB項,題干反映的是嚴復的維新思想產生的影響,“力師西法,采西學,制洋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都是洋務運動的思想,排除;D項,“創(chuàng)立革命團體,發(fā)行革命書刊,批判清政府專制,鼓吹革命”表達的是資產階級革命思想,排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示例:徐中約先生的折中方案有可取之處鴉片戰(zhàn)爭是引起中國社會內部變化的關鍵。從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日益走上殖民地化道路,中國社會開始發(fā)生根本性變動,中國社會性質發(fā)生變化,開始中國近代史的歷程。1600前后的中國外族入侵、西學東漸,但中國社會未能發(fā)生根本性轉型。政治上君主專制強化,經濟上自然經濟仍占統治地位,思想上封建儒家思想仍為正統。但是中國社會已出現銳變前的端倪,政治上君主統治危機加深,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fā)展,文化上出現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綜上,徐中約先生綜合考慮世界大環(huán)境和中國內部環(huán)境,在肯定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社會的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