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高中生物期末考試模擬卷(一)一、單選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1.下列有關孟德爾選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獲得成功的原因中,敘述錯誤的是(
)A.自然條件下豌豆是異花傳粉植物B.自然條件下豌豆是閉花授粉植物C.豌豆易于進行人工雜交實驗D.豌豆的植株之間有易于區(qū)分的性狀2.下列各組生物性狀中,不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狗的白毛與黑毛 B.果蠅的白眼與紅眼C.人的卷發(fā)與長發(fā) D.豌豆的高莖與矮莖3.如圖是某個二倍體高等動物細胞處于分裂不同時期的圖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細胞不可能代表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B.乙細胞含有的兩條X染色體不屬于同源染色體C.丙細胞的子細胞為卵細胞、極體或者精細胞D.丁細胞不會發(fā)生A和a、B和b這兩對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4.假如水稻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稻瘟?。≧)對易感染瘟病(r)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F用一個純合易感染稻瘟病的矮品種(抗倒伏)與一個純合抗稻瘟病的高稈品種(易倒伏)雜交,F2中出現既抗倒伏又抗病類型的基因型及比例為(
)A.ddRR
1/16 B.ddRR
1/16和ddRr
1/8C.DdRr
1/16 D.DDrr
1/16和DdRR
1/85.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P中的高莖對矮莖為顯性B.F1體細胞中含有兩種遺傳因子C.F2中的高莖個體全部為純合子D.F2中的3:1稱為性狀分離比6.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攜帶致病基因的人不會患遺傳病B.通過遺傳咨詢可以預防唐氏綜合征患兒的出生C.在患者家系中進行發(fā)病率的調查能獲得準確可靠的數據D.調查遺傳病發(fā)病率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7.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中F1都表現為顯性性狀,F2卻出現性狀分離,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隱性性狀是指生物體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B.純合子自交后代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C.雜合子的自交后代不會出現純合子D.分離定律不能用于分析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8.長期使用某種抗生素后,病菌的抗藥性增強,殺菌效果下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抗生素提高了病菌基因突變率,導致抗性基因的產生B.抗生素使病菌的基因頻率改變,導致其形成新的物種C.病菌的變異為進化提供原材料,同時決定進化的方向D.抗生素對病菌進行自然選擇,使抗藥性基因頻率增加9.生物的進化需要大量的事實與證據進行佐證,下列有關生物進化證據的敘述錯誤的是(
)A.化石為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B.脊椎動物胚胎發(fā)育早期出現鰓裂和尾為脊椎動物有共同祖先提供了證據C.通過比較解剖昆蟲的翅與蝙蝠的翼,說明二者具有共同的祖先D.分析細胞中DNA的堿基序列是從分子水平上為生物進化提供了證據10.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遺傳病產生和發(fā)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遺傳咨詢一定能確定胎兒是否患有單基因遺傳病B.對胎兒細胞的染色體數量進行分析,可判斷胎兒是否患貓叫綜合征C.用光學顯微鏡檢查胎兒細胞,可判斷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征D.基因檢測可以診斷胎兒是否患有各種先天性疾病11.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稱為一個染色體組。下列關于染色體組的敘述,正確的是()A.六倍體生物細胞分裂時最多含有6個染色體組B.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就是二倍體C.二倍體生物的一個配子中的全部染色體為一個染色體組D.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植株后得到的個體一定含有兩個染色體組12.染色體組是指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協(xié)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下列有關高等植物細胞中染色體組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二倍體植物的配子中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B.每個染色體組中的染色體均為非同源染色體C.每個染色體組中都含有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D.每個染色體組中各染色體DNA的堿基序列不同13.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轉錄和翻譯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B.轉錄以核糖核苷酸為原料,翻譯以氨基酸為原料C.遺傳信息既可以從DNA流向蛋白質,也可以從蛋白質流向DNAD.在真核細胞中,染色體上基因的轉錄和翻譯是在細胞內的不同區(qū)室中進行的14.如圖為中心法則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HIV可通過⑤→①→②→③過程來合成蛋白質B.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都可以發(fā)生過程①②③C.與過程①相比,過程③中特有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是A—U、U—AD.②過程產生的三種RNA都可以攜帶遺傳信息參與下一個過程15.如圖為細胞內DNA復制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DNA復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復制方式B.DNA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C.新形成的兩個子代DNA上的堿基數目相同D.DNA聚合酶沿著模板鏈的5'端向3'端移動16.下圖為“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的基本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用32P和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B.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之分離C.35S標記組離心后,檢測出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D.在新形成的部分子代噬菌體中檢測到32P17.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假說演繹法和類比推理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類探明基因神移蹤跡的歷程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依次為(
)①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因子(基因)②薩頓研究蝗蟲的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③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找到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A.①假說演繹法、②類比推理、③假說演繹法B.①假說演繹法、②類比推理、③類比推理C.①假說演繹法、②假說演繹法、③類比推理D.①類比推理、②假說演繹法、③類比推理18.孟德爾用豌豆做雜交實驗發(fā)現了遺傳學兩大定律。下列實驗結果能直接體現分離定律實質的是(
)A.雜合的高莖豌豆(Dd)形成了D和d兩種數量相等的配子B.雜合的高莖豌豆自交,子代高莖:矮莖=3:1C.雜合的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子代高莖:矮莖=1:1D.純合的高莖豌豆與純合的矮莖豌豆雜交,子代全是高莖19.如圖所示為新物種形成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離,它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C.c表示新物種形成,新物種的基因庫與原來物種的基因庫完全不同D.d表示地理隔離,但有些物種的形成不需要經過地理隔離20.下圖為細胞中幾種染色體變異的模式圖,陰影表示染色體片段。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變異會使染色體上基因數目增多,這將有利于生物生存B.圖乙變異只改變了基因的排列順序,不影響生物性狀C.圖丙變異后的染色體上僅個別基因內堿基對減少,基因數目不變D.圖丁變異發(fā)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會導致同源染色體聯會異常21.基因突變是產生新基因的途徑。下列有關生物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一定可以遺傳給后代B.基因突變后性狀一定發(fā)生改變C.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終止密碼子推后,而使肽鏈延長D.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基因突變發(fā)生的位置22.下列有關生物體內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A.由堿基對改變引起的DNA堿基序列的改變就是基因突變B.減數分裂過程中,控制一對性狀的基因不能發(fā)生基因重組C.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來DNA序列不屬于基因突變D.小麥植株在有性生殖時,一對等位基因一定不會發(fā)生基因重組23.下列有關真核細胞基因、DNA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B.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或RNA片段C.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系D.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遺傳中總是和性別相關聯24.如圖為真核生物DNA的結構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⑩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⑦的名稱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C.DNA中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其儲存的遺傳信息D.DNA分子的兩條鏈方向相反,堿基序列互補25.關于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②大腸桿菌細胞質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③DNA是具有細胞結構的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④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⑤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主要是RNAA.①②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二、非選擇題26.(共11分)下圖1表示某一動物個體(2N=4)體內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含量的關系;圖2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DNA的含量變化;圖3表示該生物體內一組細胞分裂圖像。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該動物的性別是,做出該判斷的理由是。(2)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分別發(fā)生于圖1的期、圖2的段、圖3的細胞。(3)圖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處于圖2中DE段有圖l的期和圖3的細胞。(4)同一個體的原始生殖細胞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在染色體組成上具有多樣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發(fā)生自由組合;二是。27.(共10分)已知水稻的抗病和感病是一對相對性狀,由A和a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高桿(易倒伏)和矮桿(抗倒伏)是一對相對性狀,由B和b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一種不同基因型的水稻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抗病和感病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通過實驗2可知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定律。(2)分別寫出圖中①②③三種水稻的基因型:①、②、③。(3)若將水稻③與感病矮桿水稻雜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分別為。28.(共8分)下圖甲是某動物細胞內基因表達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其中①⑥代表過程,②③④⑤代表物質,(精氨酸CGA、異亮氨酸AUU、天冬氨酸GAC、丙氨酸GCU):(1)圖甲中催化①過程所需要的酶主要是;(2)圖甲中合成②的方向是(填“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3)在⑥上合成②的過程需要tRNA作為運輸工具,其作用是,已知該工具上的反密碼子是CGA,則其攜帶的氨基酸是。(4)已知該動物可合成的某種蛋白質還有兩條肽鏈,n個肽鍵,則合成該蛋白質至少需要DNA分子中堿基對數目為個。29.(共11分)列甲圖中DNA分子有a和d兩條鏈,將甲圖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圖所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從甲圖可看成DNA的復制方式是此過程遵循了原則。(2)指出乙圖中序號代表的結構名稱:1,7,8,10。由乙圖可看出DNA的基本骨架由(填圖中序號)交替連接而成。(3)甲圖中A和B均是DNA分子復制過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將單個的脫氧核苷酸連接成脫氧核苷酸鏈,從而形成子鏈。其中A是酶,B是酶。(4)已知G和C之間有3個氫鍵,A和T之間有2個氫鍵,若某DNA片段中,堿基對為n,A有m個,則氫鍵數為。30.(共10分)蛙是幼體生活于水中,成體可生活于水中或陸地的動物。由于劇烈的地質變化,某種蛙生活的水體被分開,蛙被隔離為兩個種群,千百萬年之后,這兩個種群不能自然交配。據此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問題:(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導致蛙的兩個種群不能自然交配的原因是地理隔離導致不同蛙種群之間的發(fā)生了差異積累。(2)為蛙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而兩個種群的蛙均適應各自的生存環(huán)境,這是的結果。(3)在對上述蛙的一個種群進行調查時,某小組發(fā)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和70%(各種基因型個體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和64%,在這一年中,該種群(填“發(fā)生”或“未發(fā)生”)進化,理由是。(4)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捕食者(蛇)的存在客觀上對被捕食者(蛙)種群的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理由是。(5)科學家對某種蛙的體色進行了研究,發(fā)現青草塘邊,不同體色的蛙個體數量不同,體色為綠色的蛙數量較多,而體色為灰褐色、黑色、棕綠色的蛙數量較少,請分析出現該現象的原因:。參考答案:1.A【分析】豌豆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容易題取得成功,原因是:(1)豌豆是嚴格的自花、閉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為純種;(2)豌豆具有多對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易于觀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詳解】AB、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閉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為純種,A錯誤,B正確;C、豌豆的花大,易于進行去雄、人工授粉等操作,C正確;D、豌豆具有多對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易于觀察,例如高莖和矮莖,D正確。故選A。2.C【分析】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相同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驹斀狻緼、狗的白毛與黑毛符合“同種生物,同一性狀”,屬于相對性狀,A錯誤;B、果蠅的白眼與紅眼符合“同種生物,同一性狀”,屬于相對性狀,B錯誤;C、人的卷發(fā)與長發(fā)不符合“同一性狀”一詞,不屬于相對性狀,C正確;D、豌豆的高莖與矮莖符合“同種生物,同一性狀”,屬于相對性狀,D錯誤。故選C。3.C【分析】分析題圖:甲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乙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分裂,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丁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的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驹斀狻緼、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A正確;B、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體,因此其所含的2條X染色體是著絲粒分裂產生的,B正確;C、由圖乙中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可判斷丙細胞為雌性動物細胞,丙細胞的子細胞為卵細胞或極體,C錯誤;D、丁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不會發(fā)生基因的自由組合,D正確。故選C。4.B【分析】由題意:用一個純合易感病的矮稈品種(ddrr)與一個純合抗病高稈品種(DDRR)雜交,則F1為雙雜合子DdRr,據此分析作答?!驹斀狻恳阎H本是DDRR、ddrr,它們雜交產生的F1基因型為DdRr,F1自交產生的F2代:D_R_∶D_rr∶ddR_∶ddrr=9∶3∶3∶1,既抗病又抗倒伏類型的基因型是ddR_,其中ddRR占1/16,ddRr占1/8。即B正確,ACD錯誤。故選B。5.C【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親本為高莖和矮莖,雜交后代只出現高莖,說明高莖對矮莖為顯性.子一代自交后代出現高莖和矮莖,說明出現了性狀分離,分離比為3:1。【詳解】A、親本高莖和矮莖雜交后代只出現高莖,說明高莖對矮莖為顯性,A正確;B、F1自交后產生兩種性狀,說明F1體細胞中含有兩種遺傳因子,B正確;C、F1中的高莖為雜合子Dd,故F1自交后F2中的高莖個體中有的為純合子DD,有的為雜合子Dd,C錯誤;D、F2中既有高莖也有矮莖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F2中的3:1稱為性狀分離比,D正確。故選C。6.D【分析】1.人類遺傳病通常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2.調查遺傳病的發(fā)病率需要在廣大人群中抽樣調查,選取的樣本要足夠多,且要隨機取樣;調查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時需要在患者家系中,選擇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驹斀狻緼、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是由于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異常引起的遺傳病,不攜帶致病基因,A錯誤;B、唐氏綜合征患者的體細胞中有3條21號染色體,是一種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為了有效預防唐氏綜合征的發(fā)生,可采取產前診斷的措施對出生前的胎兒進行檢測,產前診斷的手段有羊水檢查、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等;遺傳咨詢是醫(yī)生對咨詢對象進行檢查,了解家庭病史,對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病作出診斷,分析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推算出后代發(fā)病率,向咨詢對象提供對策和建議,因此遺傳咨詢不可以預防唐氏綜合征患兒的出生,B錯誤;C、調查遺傳病的發(fā)病率需要在廣大人群中抽樣調查,選取的樣本要足夠多,且要隨機取樣,在患者家系中調查所得結果不準確,C錯誤;D、調查遺傳病發(fā)病率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紅綠色盲、白化病等,多基因遺傳病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不適合作為調查對象。D正確。故選D。7.B【分析】顯性性狀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隱性性狀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在完全顯性的情況下,顯性純合子與雜合子均表現顯性性狀,隱性純合子表現隱性性狀。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為純合子,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為雜合子。【詳解】A、隱性性狀是指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雜交,子一代未表現出來的性狀,而隱性純合子能表現隱性性狀,A錯誤;B、純合子的基因組成中無等位基因,只能產生一種基因型的配子,自交后代基因型相同,無性狀分離,B正確;C、雜合子的自交后代既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C錯誤;D、兩對等位基因中的每一對的遺傳都遵循分離定律,分離定律能用于分析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故選B。8.D【分析】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解】A、變異是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存在的,抗生素只是起到選擇作用,且抗生素不能提高病菌的基因突變率,A錯誤;B、抗生素使病菌的基因頻率改變,但沒有出現生殖隔離,所以沒有產生新物種,B錯誤;C、病菌的變異為進化提供原材料,不能決定進化的方向,C錯誤;D、抗生素對病菌的抗藥性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即自然選擇),使抗藥性基因頻率增加,D正確;故選D。9.C【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已經發(fā)現的大量化石證據,證實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而且還揭示出生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順序?!驹斀狻緼、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A正確;B、脊椎動物胚胎發(fā)育早期出現鰓裂和尾為脊椎動物有共同祖先提供了胚胎學證據,B正確;C、昆蟲的翅和蝙蝠的翼不是同源器官,而是功能相同的器官,所以不能說明二者具有共同的祖先,C錯誤;D、分析細胞中DNA的堿基序列是從分子水平上為生物進化提供了證據,D正確。故選C。10.C【分析】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1、產前診斷:胎兒出生前,醫(yī)生用專門的檢測手段確定胎兒是否患某種遺傳病或先天性疾病,產前診斷可以大大降低病兒的出生率。2、遺傳咨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有效的預防遺傳病的產生和發(fā)展?!驹斀狻緼、遺傳咨詢能有效預防某些單基因遺傳病,但不能斷定胎兒是否患有單基因遺傳病,A錯誤;B、貓叫綜合征是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病,所以對胎兒細胞的染色體進行數量分析,不能判斷胎兒是否患貓叫綜合征,B錯誤;C、唐氏綜合征是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所以用光學顯微鏡檢查胎兒細胞,可判斷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征,C正確;D、通過基因診斷只能查出胎兒是否患有基因病,不能診斷胎兒是否患有各種先天性疾?。ㄈ缛旧w異常遺傳病),D錯誤。故選C。11.C【分析】1、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2、凡是由配子發(fā)育而來的個體,無論細胞中含有1個或幾個染色體組,均稱為單倍體。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是單倍體,雄蜂也是單倍體。3、凡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且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個體,均稱為二倍體。幾乎全部動物和過半數的高等植物都屬于二倍體。4、凡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且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生物個體,均稱為多倍體。如香蕉是三倍體,馬鈴薯是四倍體,普通小麥是六倍體?!驹斀狻緼、六倍體生物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時最多含有12個染色體組,A錯誤;B、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不一定是二倍體.如果該生物體是由配子發(fā)育而來,則為單倍體;如果該生物體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則為二倍體,B錯誤;C、二倍體生物經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配子中只含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即含一個染色體組,C正確;D、單倍體可以含有1個或幾個染色體組,故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植株后得到的不一定是二倍體,還可以是多倍體,D錯誤。故選C。12.C【分析】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協(xié)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作一個染色體組。同源染色體是指形狀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詳解】A、二倍體植物體細胞含有兩個染色體組,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染色體數目減半,即配子只含一個染色體組,A正確;B、由染色體組的定義可知,一個染色體組中所有染色體均為非同源染色體,不含同源染色體,B正確;C、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別之分,有性別之分的生物的性別也不一定由性染色體決定,因此不是所有細胞中都有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之分,C錯誤;D、一個染色體組中的所有染色體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染色體DNA的堿基序列不同,D正確。故選C。13.C【分析】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轉錄是指在細胞核中以解開的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而翻譯是指在細胞質基質中的核糖體上,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多肽鏈的過程?!驹斀狻緼、轉錄和翻譯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配對方式不完全相同,A正確;B、轉錄以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RNA,翻譯以氨基酸為原料合成蛋白質,B正確;C、遺傳信息可以從DNA經RNA流向蛋白質,目前尚未發(fā)現遺傳信息從蛋白質流向DNA,C錯誤;D、在真核細胞中,由于核膜的存在,染色體上基因的轉錄和翻譯是在細胞內的不同區(qū)室中進行的,D正確。故選C。14.D【分析】1、中心法則:(1)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復制;(2)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后來中心法則又補充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以及從RNA流向DNA兩條途徑。2、題圖分析:圖示為中心法則,其中a表示DNA分子復制過程,b表示轉錄過程,c表示翻譯過程,d表示逆轉錄過程,e表示RNA分子復制過程。【詳解】A、HIV屬于逆轉錄病毒,先逆轉錄形成DNA,再復制形成DNA,并轉錄、翻譯合成蛋白質,因此其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的途徑為⑤→①→②→③,A正確;B、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能發(fā)生DNA的復制,轉錄和翻譯,B正確;C、與過程①(DNA復制)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有AT、GC,③翻譯中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分別是“AU”和“UA”,C正確;D、②過程產生三種RNA的功能不同,mRNA可攜帶遺傳信息,tRNA和rRNA不攜帶遺傳信息,D錯誤。故選D。15.D【分析】DNA分子復制:(1)場所:主要在細胞核,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能進行;(2)時間: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前的間期;(3)條件:原料(四種游離的脫氫核苷酸)、模板(DNA的兩條鏈)、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ATP。(4)方式:半保留復制;(5)原則:堿基互補配對原則;(6)復制過程:邊解旋邊復制;(8)產物:DNA分子。【詳解】AB、DNA復制的特點是邊解旋邊復制和半保留復制,新合成的DNA分子是一條含有母鏈,一條含有子鏈,AB正確;C、新形成的兩個子代DNA上的堿基數目相同,且與親代DNA分子相同,這保持親子代遺傳信息的穩(wěn)定性,C正確;D、DNA聚合酶沿著模板鏈從3'端向5'端移動,新鏈的合成是由5'端到3’端的,D錯誤。故選D。16.C【分析】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步驟是: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該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驹斀狻緼、P和S元素是DNA和蛋白質的特征元素,所以可以用32P和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A正確;B、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外殼與細菌分離,B正確;C、35S標記組(標記蛋白質)離心后,檢測出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C錯誤;D、由于DNA進行半保留復制,在少部分新形成的子代噬菌體中,可檢測到32P,D正確。故選C。17.A【分析】1、孟德爾發(fā)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2、“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發(fā)現歷程:薩頓通過類比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之后,摩爾根以果蠅為實驗材料,采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詳解】ABCD、1866年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定律時采用了假說演繹法;1903年薩頓通過研究蝗蟲的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采用類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1910年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采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A正確,BCD錯誤。故選A。18.A【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詳解】A、基因分裂定律的實質是雜合子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即雜合子(Dd)形成了D和d兩種數量相等的配子,A正確;B、雜合的高莖豌豆自交,子代高莖:矮莖=3:1,是等位基因分離后產生的配子再隨機結合得到的結果,沒有直接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B錯誤;C、雜合的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子代高莖:矮莖=1:1,可以間接驗證分離定律,但不能直接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C錯誤;D、純合的高莖豌豆與純合的矮莖豌豆雜交,子代全是高莖,可以否定融合遺傳,但不能直接體現分離定律實質,D錯誤。故選A。19.C【分析】分析題圖:a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b表示生殖隔離;c表示新物種形成,d表示地理隔離.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通過隔離形成新的物種?!驹斀狻緼、a表示變異,包括突變和基因重組,能改變種群基因頻率,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A正確;B、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b表示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B正確;C、c表示新物種形成,通過進化,新物種的基因庫與原來物種的基因庫有差異,并不是完全不同,C錯誤;D、d表示地理隔離,但有些物種的形成不需要經過地理隔離,如四倍體西瓜的形成,D正確。故選C。20.D【分析】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改變。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染色體數目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驹斀狻緼、甲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但染色體變異一般對生物是不利的,A錯誤;B、圖乙變異為倒位,只改變了基因的排列順序,會影響生物的性狀,B錯誤;C、丙屬于染色體的缺失,會導致基因的數量減少,C錯誤;D、圖丁屬于染色體的易位,會導致同源染色體聯會異常,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染色體的異常聯會,D正確。故選D。21.C【分析】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包括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基因突變的特點是低頻性、普遍性、隨機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等?!驹斀狻緼、基因突變若發(fā)生在體細胞內,則不能遺傳給后代,A錯誤;B、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等原因,基因突變后性狀不一定發(fā)生改變,B錯誤;C、密碼子是mRNA上編碼氨基酸的相鄰堿基,基因突變可能導致mRNA堿基序列改變而導致終止密碼子推后,而使肽鏈延長,C正確;D、基因突變在顯微鏡下不可見,D錯誤。故選C。22.D【分析】1、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2、基因與性狀之間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的關系,一對基因可能影響多種性狀,一種性狀可能由多對基因控制。3、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導致基因結構改變?!驹斀狻緼、由堿基對改變引起的DNA分子結構的改變不一定是基因突變,如DNA中不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改變不會導致基因突變,A錯誤;B、一對性狀可能由多對等位基因控制,因此減數分裂過程中,控制一對性狀的基因可能會發(fā)生基因重組,B錯誤;C、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來DNA堿基序列,使DNA序列發(fā)生改變屬于基因突變,C錯誤;D、小麥植株在有性生殖時,一對等位基因一定不會發(fā)生基因重組,基因重組指在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或非同源染色體之間自由組合,D正確。故選D。23.B【分析】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脫氧核苷酸。【詳解】A、基因在染色體上,且一條染色體含有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A正確;B、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是DNA,不是RNA,因此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B錯誤;C、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如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等,C正確;D、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遺傳中總是和性別相關聯,為伴性遺傳,D正確。故選B。24.A【分析】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側。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驹斀狻緼、⑩是DNA分子單鏈,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A錯誤;B、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結成堿基對,且堿基的配對是有一定原則的,即A只能與T配對,G只能與C配對,則⑦的名稱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B正確;C、遺傳信息是指蘊藏在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或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C正確;D、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具有獨特的雙螺旋結構,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結成堿基對,且堿基的配對是有一定原則的,即A只能與T配對,G只能與C配對,D正確。故選A。25.B【分析】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堿基、遺傳物質歸納:生物種類 核酸種類 堿基種類 核苷酸種類 遺傳物質細胞生物 DNA和RNA5種 8種 DNA病毒DNA病毒 DNA 4種4種DNARNA病毒RNA4種4種RNA【詳解】①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當科學家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后發(fā)現,原來絕大多是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部分病毒的以RNA作為遺傳物質,由此得出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一結論,①錯誤;②大腸桿菌細胞質的遺傳物質是DNA,②錯誤;③細胞中既有DNA,又有RNA,均以DNA作為遺傳物質,③正確;④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一種核酸和蛋白質組成,若核酸為DNA,則其遺傳物質為DNA,若核酸為RNA,則其遺傳物質為RNA,④正確;⑤煙草花葉病毒由RNA和蛋白質構成,其遺傳物質是RNA,⑤錯誤。故選B。除標記空外每空1分(1)雌性
圖3中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稱為初級卵母細胞,為雌性個體(2分)(2)ⅡBC乙(3)進行DNA的復制Ⅳ甲(4)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交叉互換(2分)【分析】圖示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分析圖2:AB段表示有絲分裂間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進行染色體的復制;BC段表示有絲分裂前期、中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末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分析圖3:甲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乙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詳解】(1)該動物是雌性個體,圖3中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稱為初級卵母細胞;(2)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存在姐妹染色單體,染色體:DNA:染色單體符合1:2:2,分別發(fā)生于圖1的Ⅱ期,圖2的BC段,圖3的乙細胞;(3)圖2中的AB段表示每條染色體上有1條DNA到2條DNA的過程,表示進行DNA的復制,圖2中的DE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末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表示每條染色體上有1條DNA,不存在姐妹染色單體,有圖1的Ⅳ期,圖3的甲細胞;(4)同一個體的原始生殖細胞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在染色體組成上具有多樣性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自由組合,而是交叉互換,具體來說是一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發(fā)生自由組合;二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交叉互換。除標記空外每空2分(1)抗?。?分)自由組合(1分)(2)AABbaaBbAaBb(3)抗病高稈∶感病高稈∶抗病矮稈∶感病矮桿=1∶1∶1∶1.【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驹斀狻浚?)抗病和感病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抗病,因為實驗1顯示抗病與感病個體雜交后代全表現為抗??;實驗2中抗病高稈個體自交后代出現性狀分離比為9∶3∶3∶1,據此可知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題意分析,實驗1中抗病高稈和感病高稈雜交,產生的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抗病高稈∶抗病矮稈=3∶1,說明高稈對矮稈為顯性、抗病對感病為顯性,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根據實驗2的結果可知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且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因此題中三種水稻的基因型分別為抗病高稈①AABb、感病高稈②aaBb、抗病高稈③為AaBb。(3)水稻③的基因型為AaBb,感病矮桿水稻的基因型為aabb,二者雜交相當于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分別為抗病高稈(AaBb)∶感病高稈(aaBb)∶抗病矮稈(Aabb)∶感病矮桿(aabb)=1∶1∶1∶1.。除標記空外每空2分(1)RNA聚合酶(1分)(2)從右到左(3)識別并轉運一種氨基酸(1分)丙氨酸(4)3(n+2)【分析】題圖分析,圖中①為轉錄過程,⑥為翻譯過程,②③④⑤均為多肽鏈,且堿基排列順序相同?!驹斀狻浚?)①過程為轉錄過程,催化①過程所需要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該酶能催化游離的核糖核苷酸合成RNA過程。(2)圖甲中②③④⑤均為多肽鏈,根據這四條肽鏈的長短可推知,圖中翻譯過程的方向是從右到左。(3)在⑥翻譯過程中的合成②多肽鏈時,需要tRNA作為運輸工具,能識別并轉運一種氨基酸,其識別方式是通過其上的反密碼子與mRNA上的密碼子進行堿基互補配對實現的,已知該工具上的反密碼子是CGA,則其對應的密碼子為GCU,則攜帶的氨基酸是丙氨酸。(4)已知該動物可合成的某種蛋白質還有兩條肽鏈,n個肽鍵,則該多肽鏈是由n+2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的合成過程經過轉錄和翻譯兩個步驟,轉錄過程中是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而翻譯過程中mRNA上的密碼子是由3個相鄰的堿基組成的,即一個密碼子決定一個氨基酸,因此多肽鏈中氨基酸的數目∶mRNA上的堿基數目∶DNA中堿基數目=1∶3∶6,因此,合成該蛋白質至少需要DNA分子中堿基對數目為3(n+2)個。除標記空外每空1分(1)半保留復制堿基互補配對(2)胞嘧啶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堿基對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的片段5和6(3)解旋酶DNA聚合酶(4)3nm(2分)【分析】題圖分析,圖甲表示DNA復制過程,圖乙表示DNA結構模式圖,圖甲中A表示解旋酶,B表示DNA聚合酶,圖乙中1~4代表的物質依次為胞嘧啶、腺嘌呤、鳥嘌呤和胸腺嘧啶,5表示脫氧核糖,6表示磷酸,7表示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8表示堿基對,9表示堿基對,10表示脫氧核苷酸單鏈片段?!驹斀狻浚?)從甲圖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抗生素使用后腸道微生態(tài)恢復方法
- 小學一年級數學同步練習題
- 高一化學第四單元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二講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練習題
- 2024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第1節(jié)人口的數量變化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高中語文第四單元創(chuàng)造形象詩文有別過小孤山大孤山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 202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10章有機化學基礎第35講生活中常見的有機化合物精練含解析
- 202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三章第3課時金屬材料復合材料教案魯科版
- 2024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一傳統(tǒng)文化物質的組成與分類學案
-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練20三大類巖石及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含解析新人教版
- 期末學校教育教學年會閉幕上校長講話:凝心聚力奔赴2025光明新程
- GB/T 15166.2-2023高壓交流熔斷器第2部分:限流熔斷器
- 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解讀講義課件
- 材料報價三家對比表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題及答案(共四套)
- 標準輔助航空攝影技術規(guī)范
- 2023年中國人保財險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hdx7底層黑磚刷寫和字庫救磚教程bysmartyou
- 年會頒獎晚會頒獎盛典簡約PPT模板
- 年產10000噸柑橘飲料的工廠設計
- 雷電知識、雷電災害防御知識匯總-上(單選題庫)
- 導學案 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三Unit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