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題庫(實詞)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A/32/wKhkGWbk7mWAY7ViAAK2mezyFh8805.jpg)
![文言文題庫(實詞)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A/32/wKhkGWbk7mWAY7ViAAK2mezyFh88052.jpg)
![文言文題庫(實詞)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A/32/wKhkGWbk7mWAY7ViAAK2mezyFh88053.jpg)
![文言文題庫(實詞)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A/32/wKhkGWbk7mWAY7ViAAK2mezyFh88054.jpg)
![文言文題庫(實詞)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A/32/wKhkGWbk7mWAY7ViAAK2mezyFh880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文言文考點系統(tǒng)化復習
第1節(jié)文言實詞
考點要求:理解常見的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B級
考點解讀:本考點考查的是考生對文言實詞的含義的理解能力;考查的范圍是''常
見的文言實詞”,所謂“常見”,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中
學教材中出現(xiàn)過的;考查的目標是實詞”在文中的含義”,這就要求
我們既要把握實詞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又要把握語境對其含義的影
響,也就是要結合語境來判斷實詞的含義。
命題方式及規(guī)律:(1)該考點包括:①古今異義的實詞,②多義詞,
③偏義復詞,④常見通假字,⑤異讀字,⑥活用詞。
(2)題型
①客觀題形式,從四個選項中選“解釋(不)正確的一項二
②主觀題形式,在文言翻譯中重點考查。
-、知識點講解練習
多義詞
1、正確解釋下列詞語在句中的含義:
(1)蚓無爪牙之利。“爪牙”在本句中是基本義。()
(2)祈父,予王之爪牙?!白ρ馈痹诒揪渲惺潜扔髁x,()
(3)被發(fā)行吟澤畔?!芭稀痹诒揪渲惺且炅x,()
(4)親戚畔之?!芭稀蓖ā芭?,假借義,()
【解析】該題考查多義詞的解釋,A級能力。
(1)句“爪牙”在本句中用的是基本義。
(2)句“爪牙”在本句中是比喻義,比喻得力的幫手和武士。
(3)句“畔”在本句中是引申義,“旁邊”。
(4)句"畔”通"叛”,假借義,“背叛”。
講解這題母的是讓學生掌握多義詞類型。
2、下列句子中對“逐”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驅逐)之。
B.齊師敗績,逐(追擊)之。
C.非秦者去,為客者逐(放逐)。
D.一兔走,百人逐(追趕)之,非一兔也。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典型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C項考查的是“逐”的被動意義,
“被放逐”。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卒破得舟,始皇以為賢勇得:俘獲
B.于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度:考慮
C.秦因乘勝略定荊地城邑略:略微
D.王翦為秦將,夷六國夷:鏟平,削平
【解析】正確解釋應該是“奪取”,而不是“略微”。此題考查的一詞多義
的形式是高考考查經常出現(xiàn)的。希望學生在復習中注意積累。
活用實詞
4、①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云、響、景:()
莪z
(
②人皆得以隸使之x
船z
(
③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x
《
*匕
T
④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T
mz
f
⑤而相如廷叱之\
z
^:(
x
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H:氟
z
f
\
⑦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工
z
f
5、①籍吏民,封府庫助\
z
f
②沛公欲王關中x
z
(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x
④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國賊戾之士哉仇()
⑤大喜,籠歸,舉家慶賀籠:()
⑥大楚興,陳勝王王:()
⑦日將暮,取兒稿葬暮:()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原:()
6、①生死而肉骨肉:()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
賓
客
■
7、①稍稍賓客其父?
魚
肉
?
②魚肉縉紳?
客/
.|
③孟嘗君客我\
病
/
.|
④君子病無能焉\
鑒
/
(
⑤后人哀之而不鑒之X
8、①嬋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出、入:
()
②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得:
()
③作有利于時,制有便于物者,可為也作、制:
()
④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讒、譏:
()
⑤鉤黨之捕遍于天下捕:
()
⑥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收藏、經營:
()
⑦司馬子反渴而求飲飲:
)
9、①外連橫而斗諸侯)
4:屈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天
4和
③以天梅病梅為業(yè)/)
啤
④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配
⑤李牧連卻之)
馀
⑥中軍置酒飲歸客)
泣
10、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死
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哀
③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哀:)
哀
④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11、①秦孝公據(jù)靖函之固固:()
②曉看紅濕處紅:()
③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紅:()
④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夷、近:()
⑤險以遠,則至者少險、遠:)
⑥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遠近:
()
⑦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高:(
窮
12、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窮
②恐事窮且得罪,乃再詣相府
美
③毛端麗姬,人之所美也
高
④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多
⑤此誠雕蟲之戲,不足為多也
①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弱:(
②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高:(
③昂其直,居為奇貨昂:(
④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
小
14、①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修
②予怪而問之
用
③漁人甚異之
身
④貴貨而易土
⑤患志之不立t:
15、①余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一:()
②蚓無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
③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貳:()
④二三其德二三:()
二、考點綜合訓練:能力層級B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
李靖,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謂所親曰:“大丈夫若
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仕隋為馬邑郡丞。會高祖(李淵)擊突
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鎖上變,將詣江都,至長安,道塞不通而止。
高祖克京城,執(zhí)靖,將斬之。靖大呼曰:“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
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高祖壯其言,太宗又固請,遂舍之。太宗尋召入幕
府。(節(jié)選自《I日唐書?李靖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會
恰
會高祖(李淵)擊突厥?>逢
達
詣
到
將詣江都,至長安?
壯
以
象
為
高祖壯其言?壯
太宗尋召入幕府尋:不久
【評分分析】
D項中的“尋”應是一個表示時間的詞語,若解釋為“尋找到他后召
入幕府”錯誤。所以D項解釋正確。C項中的“壯”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譯為
“以……為豪壯”,意思是“高祖認為這話說得很豪壯”,所以譯為''豪壯"錯誤。
【正確答案】C
參考譯文
李靖,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今陜西三原)人。青少年時代就很有文武才略。
常對其親近的人說:“大丈夫如能遇到英明的君主和大好的時機,就一定能建功
立業(yè),以取得富貴?!崩罹钙鹣仍谒宄鲴R邑(今山西朔縣東北)郡丞。適逢唐
高祖李淵在塞外攻擊突厥,李靖
察覺李淵有奪取天下的意圖,因而給自己戴上枷鎖,想到江都(今江蘇揚州市)
隋煬帝那里去告發(fā)李淵,路過長安因道路不通沒有走。李淵攻克長安,抓住李靖
將要殺他。李靖大聲叫著說:“你既起義兵,本應為天下除暴亂。為什么不想成
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殺壯士呢?”唐高祖覺得這話說得很有氣魄,唐太宗又堅決請
求赦免,高祖就放了他。太宗不久就把李靖召入幕府。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
李迪字復古,其先趙郡人。曾祖避五代亂,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嘗攜其
所為文見柳開,開奇之,曰:“公輔才也?!迸e進士第一,擢知制誥。真宗幸毫,
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發(fā)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罷所發(fā)兵,
陰聽察知賊區(qū)處,部勒曉銳士,擒賊,斬以徇。
嘗歸沐,忽傳詔對內東門,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歲出入材用數(shù)以示迪。時頻
歲蝗旱,問何以濟,迪請發(fā)內藏庫以佐國用,則賦斂寬,民不勞矣。帝曰:''朕
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當出金帛數(shù)百萬借三司?!钡显唬骸疤熳佑谪敓o內外,
愿下詔賜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悅。
初,上將立章獻后,迪屢上疏諫,以章獻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獻深銜
之。天禧中,拜給事中。周懷政之誅,帝怒甚,欲責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辿從
容奏曰:“陛下有幾子,乃欲為此計?!鄙洗箦?,由是獨誅懷政。
仁宗即位,章獻太后預政,貶寇準雷州,以迪朋黨傅會,貶衡州。丁謂使人
迫之,謂敗,知河南府。來朝京師,時太后垂簾,語迪曰:“卿向不欲吾預國事,
殆過矣。今日吾保養(yǎng)天子至此,卿以為何如?”迪對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
見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縣因祠岳為上祈年,仁宗語輔臣曰:“祈禱非迪所宜,其毋
令往?!痹还パ又?,武事久弛,守將或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邊,詔不許,然
甚壯其意。
李迪賢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專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
官近習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于斯見之。
(選自《宋史?李辿傳》,有刪改)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刺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開奇之,曰:“公輔才也。”奇妙
B.以章獻超于寒微出身
C.上大寤,由是獨謬懷政懲罰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膽延緩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需要結
合原文語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采取篩選的辦法排除不符合題干要求的選
項。所考查的四個實詞,都是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120個詞語之中的,且都是教材中
常見的詞語。
【參考答案】B
【解析】A.奇:意動用法,認為……驚奇,C.誅:誅殺,D.弛:松弛。
古文翻譯
李迪字復古,他的祖先是趙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戰(zhàn)亂,全家遷徙到
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學識,曾經攜帶自己寫的文章去見柳開,柳開對此很
驚奇,說:“先生是輔佐的人才。”后來(李迪)參加科舉考試舉進士第
一,被升做知制誥。真宗駕臨亳州,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亳州知縣。
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發(fā)兵搜捕,很久沒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讓全
部所發(fā)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訪流寇的去處,部署曉諭精銳士卒,一舉擒獲
流賊,斬首后徇游示眾。
(李迪)曾經回家沐浴,(仁宗)忽然傳詔(李迪)去內東門,(仁
宗)拿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報年度出入材用數(shù)給李辿看。當時正值連年蝗
災旱災,(仁宗)問李迪如何度過難關,李迪請求打開內府藏庫來幫助國
家,這樣賦斂寬裕,老百姓就不會過于勞苦了?;实壅f:“朕想讓李士衡
替代馬元方,等他到,會拿出金帛數(shù)百萬借給三司?!崩畹险f:“天子在
財物上沒有內外之分,希望下詔賜給三司,來表示陛卜.的恩德,何必說借?!?/p>
皇帝很高興。
當初,皇上將要冊立章獻為皇后,李迪多次上疏勸諫,認為章獻出身
寒微,不可以母儀天下,章獻深深地怨恨他。天禧年間,李迪出任事中。
周懷政的事件,皇帝非常生氣,想責罰到太子,群臣沒有人敢說話。李迪
從容上奏說:“陛下有幾個皇子,竟然要出這個策略。”皇上恍然大悟,
于是只誅殺了周懷政。
仁宗即位后,章獻太后干預政事,貶寇準到雷州,因為李迪與之結黨
附會,貶到衡州。丁謂派人迫害他,沒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來朝京師,
當時太后垂簾,對李迪說:“你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從現(xiàn)在看)
大概是你錯了!現(xiàn)在我保養(yǎng)天子到這地步,你以為怎么樣?”李迪回答說:
“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現(xiàn)在見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
道到這種地步?!碧笠哺吲d。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要去縣通過祠岳為皇上祈年,仁宗對輔臣說:“祈
禱不是李迪所應當做的,一定不要讓他前往?!痹还ゴ蜓又荩娛麻L久
松弛,守將有人憑著其他名義來躲避戰(zhàn)爭,李辿愿意戍守邊疆,(仁宗皇
帝)下詔不允許,但卻很是贊揚他的想法。
李迪是賢相。正當仁宗初立,章獻臨朝稱制,很挾仗自己的才能,將
要有專制的隱患,李迪義正詞嚴,能使宦官親近而又不敢有非分之想,等
仁宗皇帝的聲德一天天樹立起來,章獻也保全了好的名聲,古人所說的社
稷臣從這里可以看出來。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
廖剛字用中,南劍州順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錄除國子錄,擢監(jiān)察御史。
時蔡京當國,剛論秦無所避。以親老求補外,出知興化軍。欽宗即位,以右正言
召。丁父憂,服闋,除工部員外郎,以母疾辭。紹興元年,盜起旁郡,官吏悉逃
去,順昌民以剛為命。剛喻從盜者使反業(yè),既而他盜入順昌,部使都微剛撫定,
剛遣長子遲臉賊,賊知剛父子有信義,亦散去。尋召為吏部員外郎,言:“古者
天子必有親兵自將,所以備不虞而強主威。愿殖舊制,選精銳為親兵,居則以為
衛(wèi),動則以為中軍,此強干弱枝之道?!庇盅裕骸皣移D難已極,今方圖新,若
會稽誠非久駐之地。請經營建康,親擁六師往為固守計,以伐金人窺伺之意、”
丁母憂,服闋,復拜給事中。剛言:“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
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初無儲蓄,日待哺于東南之轉餉,浙民已因,欲救
此患莫電田。”因獻三說,將校有能射耕,當加優(yōu)賞,每耕田一頃,與轉一資,
百姓愿耕,假以糧種,復以租賦。上令都督府措置。時朝廷推究章@、蔡卞誤國
之罪,追貶其身,仍詔子孫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觀知婺州,章僅自太府
丞提舉江東茶鹽事。剛封還詔書,謂即如此,何以示懲,乃并與祠。時徽宗已崩,
上遇朔望猶率群臣遙拜洲圣,剛言:“禮有隆殺,兄為君則君之,己為君則兄之
可也。望勉抑圣心,但歲時行家人禮于內庭?!睆闹`崈|年與秦檜有連而得美
官,剛顯疏其惡,檜銜之。金人叛盟,剛乞起舊相之有德望者,處以近藩,檜聞
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書,而以王次翁為中丞。初,邊報至,從
官會都堂,剛謂億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約,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
億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紹興十三年卒。
(節(jié)選自《宋史?廖剛傳》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部使者微剛撫定檄:文告。
B.剛遣長子遲疇賊喻:開導。
C.愿御日制,選精銳為親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窺伺之意杜:制止。
【參考答案】A
參考譯文:
廖剛字用中,是南劍州順昌人。宣和初年,從漳州司錄授為國子錄,提升為
監(jiān)察御史。當時蔡京掌權,廖剛談論時政無所顧忌。因為雙親年老要求授予地方
官職,出朝任興化軍知軍。欽宗即位,以右正言召回。父親去世服喪,期滿,被
授予工部員外郎官職,因母親有病在身而推辭就任。紹興元年,鄰郡出現(xiàn)盜賊,
官吏全都逃走了,順昌人聽從了廖剛的命令。廖剛規(guī)勸跟從盜賊的人并讓他們回
來從事正業(yè)。不久,其他盜賊進入順昌,路政司下令廖剛安撫平定。廖剛派大兒
子廖遲規(guī)勸盜賊,盜賊們都知道廖剛父子有信義,也都紛紛散去了。不久又被任
命為吏部員外郎,他進諫說:“古時天子一定有自己的軍隊并親自率領,用它來
防備意外和強化君主的威勢。希望您考查舊制,挑選精兵強將作為親兵,平時就
把它當作衛(wèi)隊,戰(zhàn)時就把它作為中軍,這是增強王權強盛國家的辦法啊。"又說:
“國家目前艱難已經到了極點,現(xiàn)在才圖謀革新,像會稽這樣的地方確實是不可
以長久停留的,請趕快營建建康,親自率領六軍前往并把它當作固守的計策,來
斷絕金人攻占的野心。”母親去世服完喪期,又被授予給事中。廖剛進諫說:“國
家不可以一天沒有軍隊,軍隊不可以一天沒有糧食。現(xiàn)在各位將領的軍隊都防守
著江淮地區(qū),不知道有幾萬人,開始沒有糧食儲備,現(xiàn)在每天都等著東南運來的
糧食開飯,東南的百姓已經因此困苦不堪了。要解決這個憂患,最好的辦法不如
屯田?!庇谑谦I上三條計策,將校中有擅長射獵耕種的,應當給予優(yōu)厚的獎賞,
每耕種…頃土地,給他升一級軍級,百姓愿意耕種的,就把糧食種子借給他們,
以后在用租賦償還。朝廷下令都督府安排處理這件事情。當時朝廷正在追究章,
蔡卞誤國罪過,追貶他們官職,還下詔書規(guī)定他們的子孫不得在朝廷中做官。在
這時候章杰從崇道觀升任婺州知州,章僅從太府丞提升為江東茶鹽監(jiān)事。廖剛就
密封交還了詔書,認為象這樣做,以后還拿什么來表示懲戒,于是全部交還了祠
祿官。當時徽宗已經駕崩,皇上遇到初一十五還率領群臣遙拜。廖剛說:“禮節(jié)
有厚薄,兄長做君主就用君主的禮節(jié)待他,你已經做君主了用兄長的禮節(jié)來待他
就可以了,希望你好好抑制自己仁慈的心,只是逢年過節(jié)時候在內廷行家禮就可
以了。”皇上聽從了。鄭億年與秦檜有關系因此得了美差,廖剛上奏清楚地揭發(fā)
了他的罪惡,秦檜恨死了廖剛。金人背叛了盟約,廖剛請求起用德高望重的舊相,
安排到鄰近的藩縣,秦檜知道了這件事說:“這是想把我放到什么地方呢?”改
授官工部尚書,卻把王次翁任命為御史中丞。年初,邊關來報(金人背約),各
位官員會集都堂,廖剛對鄭億年說:“你千方百計為金人袒護,現(xiàn)在金人已經違
背盟約,你還有什么臉留在朝廷呢?”鄭億年身為祠祿官離開了朝廷。廖剛第二
年辭職回家,在紹興十三年辭世。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
王曇首,瑯邪臨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業(yè)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財,
曇首唯取圖書而已。辟瑯邪王大司馬屬,從府公修復洛陽園陵。與從弟球俱詣高
祖,時謝晦在坐,高祖日:“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曇首答日:“既
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日:“仁者果有勇?!备咦鎼?。行至彭城,
高祖大會戲馬臺,豫坐者皆賦詩;曇首文先成,高祖覽讀,因問弘日:“卿弟何
如卿?”弘答日:“若但如民,門戶何寄?!备咦娲笮Α沂子凶R局智度,喜慍
不見于色,閨門之內,雍雍如也。手不執(zhí)金玉,婦女不得為飾玩,自非祿賜所及,
一毫不受于人。太祖為冠軍、徐州刺史,留鎮(zhèn)彭城,以曇首為府功曹。太祖鎮(zhèn)江
陵,自功曹為長史,隨府轉鎮(zhèn)西長史。高祖甚知之,謂太祖日:“王曇首,沈毅
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奔凹次?,以曇首為侍中,誅徐羨之等,平謝
晦,曇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曇首等,會宴集,舉酒勸之,因拊御床日:“此
坐非卿兄弟,無復今日?!睍r封詔已成,出以示曇首,曇首日:“近日之事,釁
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臣等雖得仰憑天光,效其毫露,豈可因
國之災,以為身幸。陛下雖欲私臣,當如直史何?”上不能奪,故封事遂寢。時
兄弘錄尚書事,又為揚州刺史,曇首為上所親委,任兼兩宮。彭城王義康與弘并
錄,意常怏怏,又欲得揚州,形于辭旨。以曇首居中,分其權任,愈不悅。曇首
固乞吳郡,太祖日:“豈有欲建大廈而遺其棟梁者哉?賢兄比屢稱疾,固辭州任,
將來若相申許者,此處非卿而誰?亦何吳郡之有?!睍r弘久疾,屢遜位,不許。
曇首勸弘減府兵力之半以配義康,義康乃悅。七年,卒。太祖為之慟,中書舍人
周赳侍側,日:“王家欲衰,賢者先殞?!鄙先眨骸爸笔俏壹宜ザ!惫?jié)選自《宋
書?王曇首傳》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除著作郎,不就就:赴任
B.與從弟球俱詣高祖詣:拜訪
C.乃能屈志戎旅乃:于是
D.若但如民,門戶何寄但:只是
【參考答案】C
【參考譯文】
王曇首,瑯邪淋沂人,太保王弘的小弟弟。年輕時有學問和品德,被授予著
作郎,不去就任。兄弟分割財物,曇首只拿圖書而已。被征召為瑯邪王大司馬的
屬員,跟從大司馬修復洛陽園陵。與堂兄王球一同拜見高祖(曾良策注:劉裕);
當時謝晦坐在高祖旁邊,高祖說:“這個人既是貴族又有大德,卻能夠在軍營里
委屈他的志向?!睍沂谆卮鹫f:“已經跟從了神明英武之師,自然使得懦弱的人
樹立志向?!敝x晦說:“仁慈的人果真有了勇氣?!备咦媛犃烁吲d。來到彭城高
祖在戲馬臺大會賓客,參加宴會的人都寫詩;曇首最先寫好,高祖看完后,于是
問王弘:“你的弟弟與你相比怎么樣?”王弘回答說:“如果只讓他做平民百姓,
家里怎么能住得下他?!备咦娲笮?。曇首有見識、智慧和氣度,喜、怒不表現(xiàn)在
臉上,閨閣之內和和睦睦的樣子。自己手里不拿金子和玉器,家里婦女也不得以
此作為裝飾和玩物,如果不是俸祿和賞賜所得到的,不從別人那里接受一絲一毫
的東西。太祖任冠軍將軍、徐州刺史,留鎮(zhèn)彭城,以曇首任府功曹。太祖鎮(zhèn)守江
陵,曇首自功曹遷為長史,又隨府轉鎮(zhèn)西長史。高祖非常賞識他,對太祖說:“王
曇首深沉剛毅有器量局度,具有宰相之才。你遇事都應該同他商量?!钡鹊郊次?/p>
后,任命曇首為侍中,誅徐羨之等人,以及討平謝晦叛亂,曇首出力最多。
謝晦被平定后,皇上想要封賞曇首等人,正趕上宴會聚集在一起,皇上舉杯
勸酒,乘機撫著座椅說:“如果沒有您兄弟二人,這個座椅就沒有今天?!碑敃r
封賞的詔書已經寫成,拿出來給曇首看,曇首說:“近日的事情,叛亂將要形成,
憑借陛下英明快速決斷,所以罪人才被誅殺。我等雖然得以仰借天光,報效微薄
之力,怎么可以乘國家發(fā)生災難之時,以此作為自身的幸運。陛下雖然想要偏袒
我,面對秉筆直書的史臣怎么辦?"皇上不能改變他的想法,所以封官的事就擱
置了。
當時王曇首的哥哥王弘擔任錄尚書事,又擔任揚州刺使,曇首被皇上寵愛信
任,在兩宮任職。彭城王義康與王弘在一起任職,心里常常怏怏不樂,又想得到
揚州刺史的職位,在言語上也表現(xiàn)了出來。因為曇首在朝廷任職,義康擔心他分
了自己的權力和職位,更加不高興。曇首一再乞求皇上到吳郡任職,太祖說:“哪
有想要建造大廈而遺失棟梁之材你?賢兄接連多次稱自己有病,堅決辭去州官職
位,將來如果同意了你的請求,這個職位不是您又是屬于誰呢?哪有到吳郡任職
的道理。”當時王弘長期生病,多次請求辭職,皇上不答應。曇首勸王弘分出府
中一半的兵力給義康,義康才高興起來。
元嘉七年,曇首去世。太祖為他的死而悲慟,中書舍人周糾在一旁侍侯,說:
“王家將要衰敗,所以賢能的人先死了。”皇上說:“只不過是我家衰敗罷了?!?/p>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
蘭陵武王高長恭,一名孝璀,文襄第四子也。累遷并州刺史。突厥入晉陽,
長恭盡力擊之。芒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
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謠
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歷司州牧、青瀛二州,頗受財貨。后為太尉,與
段韶討柏谷,又攻定陽。韶病,長恭總其眾。前后以戰(zhàn)功別封巨鹿、長樂、樂平、
高陽等郡公。
芒山之捷,后主謂長恭日:“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睂θ眨骸凹沂掠H
切,不覺遂然?!钡巯悠浞Q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陽,其屬尉相愿謂日:“王既
受朝寄,何得如此貪殘?”長恭未答。相愿日:”豈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見
忌,欲自穢乎?”長恭日:“然?!毕嘣溉眨骸俺⑷艏赏?,于此犯便當行罰,
求福反以速禍?!遍L恭泣下,前膝請以安身術。相愿日:”王前既有勛,今復
告捷,威聲太重,宜屬疾在家,勿預事?!遍L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擾,
恐復為將,嘆日:“我去年面腫,今何不發(fā)?!弊允怯屑膊化煛N淦剿哪晡逶?,
帝使徐之范飲以毒藥。長恭謂妃鄭氏日:“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
妃日:“何不求見天顏?”長恭日:“天顏何由可見。”遂飲藥薨。贈太尉。
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shù)果,必與將
土共之。初在瀛州,行參軍陽土深表列其贓,免官。及討定陽,土深在軍,恐禍
及。長恭聞之日:“吾本無此意?!蹦饲笮∈?,杖土深二十以安之。嘗入朝而仆
從盡散,唯有一人,長恭獨還,無所譴罰,武成賞其功,命賈護為買妾二十人,
唯受其一。有千金責券,臨死日,盡燔之。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韶病,長恭總其眾總:統(tǒng)領
B、求福反以速禍速:快速
C、帝使徐之范飲以毒藥飲:使喝
D、杖土深二十以安之安:彳??????‘4^
答案:B速:招致招來這題學生可以回歸課本“始速禍焉”。
譯文:
蘭陵武王高長恭,是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個兒子,多次升遷作了并州刺史。
突厥人侵晉陽,高長恭率軍盡全力反擊。齊軍在邙山之役中失利時,高長恭在中
軍,率領五百騎兵再次殺入周軍,沖到金墉城下,被周軍包圍,形勢十分危急,
而城上的齊軍不認識高長恭。高長恭脫去頭盔,露出臉來,城上的齊軍認出是他,
才派出弓弩手下城救援,將周軍打得大敗。齊軍將士一起歌頌此事,成為一曲,
即《蘭陵王入陣曲》。以后他歷任司州牧,青州,瀛州刺史,收受了不少賄賂。
后來作太尉,和段韶率軍攻柏谷,又攻定陽。段韶生病,高長恭總領其軍。
齊軍在邙山大捷時,齊后主(高緯)對高長恭說:“你殺入敵陣內太深了,■
旦失利,后悔都來不及?!备唛L恭說:“一想到這是和自己有切身關系的家事,
我就不自覺地沖進去了?!焙笾飨訍焊唛L恭說的“家事”一詞,從此對他猜
忌起來。等到高長恭在定陽,其部下相愿對高長恭說:“大王既然受朝廷重任,
為什么如此貪婪?”高長恭未加回答。相愿說:''莫不是因為邙山大捷,恐怕因
威武被嫉恨,便自我玷污嗎?”高長恭說:“是。”相愿說:“朝廷如果嫉恨
大王,在這些事情上就可以處罰您,您本為求福,反而易招來禍患。”高長恭
流下眼淚,上前跪下,向相愿請教安身之術。相愿說:“大王以前既有功勛,現(xiàn)
在又獲大捷,威名太重,應當借口生病回家,不要再干預政事。”高長恭認為
此言有理,但最終沒有撤身退步。等到陳國進攻江淮地區(qū),高長恭害怕重又為將
帶兵作戰(zhàn),嘆息說:“我去年得了臉腫病,現(xiàn)在為何不發(fā)病呢!”從此以后,有
病也不再治療。武平四年五月,后主派徐之范去毒殺高長恭。高長恭對妃子鄭氏
說:“我竭盡忠誠侍奉皇上,有什么事辜負了上天,而讓我遭此毒手”鄭氏說:
“你為何不求見皇上?”高長恭說:“我哪里還能夠見到皇上!”便欽毒酒而
死。死后追贈太尉的官職。
高長恭外貌溫柔,但內心豪壯,聲音和容貌都很秀美。在軍中為將,親自處
理一些小事。每次得到甘美的食物,哪怕是一個瓜幾個水果,也一定和將士們分
吃。當初在瀛州時,行參軍陽土深上表告發(fā)高長恭貪贓枉法,高長恭因此被免官,
等到進攻定陽時.,陽土深也在高長恭的軍營中,他很害怕高長恭會借機殺了自己。
高長恭聽說此事后道:“我本來就沒有這種想法。”便找一個小過失,打了陽
士深二十板子,讓他安下心來。一次,高長恭入朝,仆人們都走散了,只有一個
人跟在身邊。高長恭回來后,誰也沒有責罰。武成皇帝(高淇)獎賞高長恭的功軍,
命賈護為他買了二十個小妾,高長恭只受了一個。家中有價值上千金的債券,臨
死的那天,高長恭將它們全都燒掉了
第2節(jié)文言虛詞
考點要求: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B級
考點解讀:近幾年要求越來越低;常見的18個文言虛詞;考查學生在具體的語
境中理解
命題方式及規(guī)律:文言虛詞主要在翻譯題中考查。
-、知識點講解練習能力層級:B級
而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吾嘗踐而望矣
3.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4.劍閣崢噪而崔嵬
5.余聞而愈悲
6.扣弦而歌之
7.諸侯而驕人則失其國
8.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
答案1.連詞,表假設2.連詞,表修飾3.連詞,表遞進4.連詞,表并列
5.連詞,表承接6.連詞,表修飾7.連詞,表假設8.連詞,表
轉折9.代詞,你的
何
1.大王來何操?
2.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3.何由知吾可也?
4.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5.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6.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答案:1.疑問代詞,什么2.疑問代詞,為什么3.疑問代詞,哪里
4.副詞,多么5.副詞,多么6.通“呵”,喝問
乎
1.日食飲得無衰乎?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3.壯士,能復飲乎?
4.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6.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7.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8.吾嘗疑乎是
9.傷乎矢也
10.以吾一日長乎爾
11.幽獨處乎山中
12.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13.忽乎吾將行兮
答案:1.表揣測語氣2.表反問語氣3.表疑問語氣4.表商量語氣5.
表反問語氣6.表疑問語氣7.表感嘆語氣8.介詞,對
9.介詞被10.介詞,比11.介詞,在12.詞尾,“然”“地”
13.詞尾,“然”“地”
于
1.貧者語于富者日
2.乃設九賓禮于庭
3.燕王欲結于君
4.荊國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5.君幸于趙王
6.事急矣,請求救于孫將軍
7.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8.苛政猛于虎也
9.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10.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
答案:1.對2.在3.與4.在……方面5.被6.向7.因為8.比9.
在,至10.從
乃
1.今欲發(fā)之,乃肯從我乎?
2.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4.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5.無傷也,是乃仁術也。
6.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答案:1.第二人稱代詞,你2.函只,才3.副詞,竟然4.
副詞,才5.副詞,就是6.第二人稱代詞,你的7.副
詞,竟然
其
1.則或咎其欲出者
2.不敢以其富貴驕土
3.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
4.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5.亦各言其志也
6.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7.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8.安陵君其許寡人。
9.則齊國其庶幾乎?
10.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11.其若是,孰能御之?
12.國無主,其能久乎?
13.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
14.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15.霰雪紛其無垠兮
答案:1.指示代詞,那,那個2.第一人稱代詞,自己的3.第三人稱代詞,
他4.代詞,其中5.第一人稱代詞,自己的6.指示代詞,那個,這個7.
第三人稱代詞,他的8.助詞,表祈使9.助詞,表揣測10.助詞,表反問
11.連詞,表假設12.助詞,表反問13.連詞,表選擇14.助詞,表祈使
15.補充音節(jié),無義
且
1.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
2.猶且從師而問焉。
3.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4.存者且偷生
5.年且九十
6.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7.且戰(zhàn)且退
8.且吾不以一管(sh3ng過失)掩大德
9.河水清且漣漪
10.范君知其必且西奔
答案:1.并且2.尚且3.又4.暫且5.將要6.況且7.
邊…邊…8.況且9.又10.將要
若
1.若毒之乎?
2.不若與人樂樂
3.予我千金,吾生若
4.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5.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6.若據(jù)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7.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
8.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
答案:1.你2.比得上3.你們4.像5.好象6.假如7.或者8.
假如
所
1.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2.臣所過屠者朱亥
3.樂士樂土,爰得我所!
4.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5.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7.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答案:1.地方,處所2.(拜訪)的人3.處所4.(聽到)的事5.
表原因6.用來……7.表原因
為
1.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2.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3.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
4.故為之說
5.為國以禮
6.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7.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8.為壇而盟
9.項燕為楚將
10.孰為汝多知乎?
11.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12.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
13.臣請為王言樂
14.不足為外人道也
15.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
16.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17.為仲卿母所遣
18.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19.匈奴未滅,臣何以家為?
答案:1.動詞,充當2.動詞,是3.動詞,演奏4.動詞,寫5.動詞,
治理6.動詞,成為7.介詞,替;動詞,想8.動詞,修筑9.動
詞是10.動詞,認為11.介詞,被12.介詞,給13.介詞,給14.
介詞,向,對15.介詞,因,因為16.介詞,為了17.介詞,被18.
語氣詞,呢19.語氣詞,呢
焉
1.焉有仁人在位……
2.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3.割雞焉用牛刀
4.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5.始而慚焉,久而安焉
6.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7.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8.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碎硅焉
答案:1.哪里2.代詞,代這篇文章3.疑問代詞,哪里4.句末語氣詞5.
兼詞,于之,對此6.詞尾,相當于“然”7.句中,表停頓8.
詞尾,相當于“然”
也
1.曹公,豺虎也
2.余聞之也久
3.故以羊易之也
4.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5.苛政猛于虎也!
6.是說也,人常疑之
7.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8.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
10.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
答案:1.表判斷2.表停頓3.表陳述4.表疑問5.表感嘆6.表停頓
7.表判斷8.表感嘆9.表反問10.表祈使
以
1?成以其小,劣之
2.屠懼,投以骨
3.將以釁鐘
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5.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6.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7.時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太半
8.貴以近知遠
9.日以盡矣
10.無以,則王乎?
11.路幽昧以險遠
12.各各竦立以聽
13.淫侈之俗日日以長
14.遂拔以擊荊軻
15.殺之以應陳涉
16.屬予作文以記之
17.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18.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19.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20.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答案:1.介詞,因為2.介詞,用、拿3.介詞,用、拿4.介詞,依據(jù)、
按照5.介詞,在6.介詞,憑借7.介詞,因為,由于8.介詞,
根據(jù)9.通''已",已經10.通“已”,停止11.連詞,表并列12.
連詞,表修飾13.連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寫電子版合同范本
- 個人合資合同范本
- 修建魚塘工程合同范例
- 深化行業(yè)企業(yè)與產業(yè)園區(qū)合作的高效人才培養(yǎng)路徑
- 個人花園施工合同范本
- 農業(yè)人工勞務合同范例
- 2025年度高新技術企業(yè)項目合同擔保范圍界定
- 全額退保合同范例
- 體育經濟租賃合同范本
- 光伏屋頂安裝合同范本
- 新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 5《這些事我來做》(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2025年福建福州市倉山區(qū)國有投資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GB/T 45107-2024表土剝離及其再利用技術要求
- 2025長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八省聯(lián)考四川高考生物試卷真題答案詳解(精校打印)
- 《供電營業(yè)規(guī)則》
- 企業(yè)員工退休管理規(guī)章制度(3篇)
- 執(zhí)行總經理崗位職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