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二輪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版)專題17 壓軸題:密度、壓強、浮力綜合計算(原卷版)_第1頁
2024年中考物理二輪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版)專題17 壓軸題:密度、壓強、浮力綜合計算(原卷版)_第2頁
2024年中考物理二輪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版)專題17 壓軸題:密度、壓強、浮力綜合計算(原卷版)_第3頁
2024年中考物理二輪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版)專題17 壓軸題:密度、壓強、浮力綜合計算(原卷版)_第4頁
2024年中考物理二輪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版)專題17 壓軸題:密度、壓強、浮力綜合計算(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17壓軸題:密度、壓強、浮力的綜合計算01題型突破 1TOC\o"1-3"\h\u題型突破一:怎樣解漂浮、懸浮類模型 1題型突破二:怎樣解注液、排液模型 4題型突破三:怎樣解出液、入液模型 702素養(yǎng)提升 1003中考練場 16題型突破一:怎樣解漂浮、懸浮類模型解答此類題型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確定研究對象,并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2)判斷物體的重力與浮力的關(guān)系(或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判斷物體的沉浮狀態(tài);(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密度或重力計算公式帶入關(guān)系;(4)根據(jù)已知條件求出所求的物理量?!咎貏e提示】物體的沉浮條件(注意:物體必須完全浸入液體中)上浮漂浮懸浮下沉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G物<F浮G物=F浮G物=F浮G物>F浮【典例1】(2023·山東泰安·中考真題)某同學(xué)受“懷丙打撈鐵?!惫适碌膯l(fā),設(shè)計了如下“打撈”過程:如圖甲,金屬塊A部分陷入淤泥內(nèi),輕質(zhì)小船裝有18N的沙石,細繩將金屬塊A和小船緊連,細繩對小船的拉力為2N,水面與船的上沿相平;將小船內(nèi)所有沙石清除后,金屬塊A被拉出淤泥靜止在水中,如圖乙所示。已知金屬塊A的體積為,,g取,小船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細繩的質(zhì)量和體積忽略不計。(1)甲圖中,金屬塊A上表面距離水面50cm,求金屬塊A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強;(2)乙圖中,小船有體積露出水面,求金屬塊A的密度。

【變式1-1】(2024·安徽合肥·一模)如圖甲所示的密閉容器,壁厚忽略不計。其底部是邊長為的正方形,容器中裝有高度為的水。將容器倒置并使其在水中豎直漂浮,如圖乙所示,容器內(nèi)外水面的高度差為。求:(水的密度為,g?。?)容器在水中豎直漂浮受到浮力是多少?(2)該容器的質(zhì)量是多少?

【變式1-2】(2023·云南昆明·二模)將一底部貼有橡皮膜的物體放入裝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物體靜止時有的體積浸入水中,容器中水深h1為15cm,如圖甲所示。已知物體的質(zhì)量為0.24kg,圓柱形容器底面積S為100cm2?,F(xiàn)通過注射器向物體底部的橡皮膜內(nèi)注滿某種配制液體后,物體在水中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此時容器中水深h2為18.6cm,整個過程容器中的水未溢出,橡皮膜未破裂(ρ水=1.0×103kg/m3)。求:(1)圖甲中物體受到水的浮力;(2)圖甲中圓柱形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3)注入橡皮膜內(nèi)液體的密度。

題型突破二:怎樣解注液、排液模型注液和排液模型類題型,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注意容器上下部橫截面積是否發(fā)生變化,若上下部橫截面積不同,尤其要注意上下部注排水的量將發(fā)生很大的變化;(2)在注水和排水時,注意題中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的變化,從而導(dǎo)致物體的浮力的變化情況;【典例2】(2023·廣西·中考真題)人工涂抹油漆難精準且氣味難聞,于是某團隊設(shè)計了“智能浸泡上漆器”,如圖所示,上漆器由柱形硬質(zhì)浮桿、力傳感器、工作臺、擋板等組成。浮桿的質(zhì)量為0.2kg,底面積為;力傳感器固定且與浮桿接觸但無壓力;工作臺固定在上漆器底部,其上表面積為0.5m2,高為0.1m。將待上漆的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柱體A放在工作臺中央,將擋板固定在1m高處,開始注漆,當浮桿對力傳感器的壓力為14N時停止注漆,完成對柱體A的上漆。已知柱體A的質(zhì)量為500kg,底面積為,高為0.8m,油漆密度為。g取10N/kg。求:(1)當漆面上升至0.1m時,油漆對上漆器底部的壓強;(2)當漆面上升至0.4m時,柱體A對工作臺的壓強;(3)停止注漆時,柱體A被上漆的高度。

【變式2-1】(2021·山東聊城·二模)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圓柱形容器B高為20cm,底面積為0.03m2,容器中放一個質(zhì)量為800g正方體A,邊長為10cm,若一定質(zhì)量的水沿著容器壁緩慢倒入容器B中,當木塊A對容器B底的壓強恰好為零時,求(g=10N/kg):(1)物體A此時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大?(2)此時容器B中水的高度為多少?(3)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力是多大?(4)繼續(xù)加水至18cm深時,水對正方體底部的壓強是多大?

【變式2-2】(2023·廣西賀州·一模)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個足夠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如圖甲所示,其底面積為100cm2。一個重為2.5N,底面積為40cm2,高為10cm的柱形玻璃杯A漂浮于水面上,容器底有一個密度為2×103kg/m3的實心金屬塊B(與容器底部不密合),用一根細線將B與玻璃杯A的下表面相連,細線未拉直,緩慢向容器中注水,細線所受拉力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最后A、B兩物體在水中靜止(細線不可伸長且質(zhì)量與體積忽略不計),求:(1)注水前,玻璃杯A所受浮力;(2)請通過計算分析說明,物體AB最終在容器中所處的狀態(tài);(3)金屬塊B的重力;(4)從t1時刻到t2時刻,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量為200Pa,則t?時刻細線所受拉力F是多大。

題型突破三:怎樣解出液、入液模型解答此類題型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物體出入液體時,浸入液體中的體積的變化情況,從而找出V排的變化情況,進而可以找出浮力的變化情況;(2)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此類題型時,往往會與密度、重力公式相結(jié)合,聯(lián)立方程求解。【典例3】(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題)某興趣小組在做浮力相關(guān)實驗時,將力傳感器固定在鐵架臺上,底面積為的實心均勻圓柱體A通過輕質(zhì)細線與力傳感器相連,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等于細線拉力的大小。底面積的柱形容器B放在水平升降臺上,裝有深的水,如圖甲所示。從某時刻開始讓升降臺上升使A逐漸浸入水中,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與升降臺上升高度h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不計細線的伸縮,A始終保持豎直,且不吸水,整個過程無水溢出。請回答下列問題:(1)求A的質(zhì)量;(2)當升降臺上升高度為時,A浸入水中深度為,求此時A受到的浮力;(3)求A的密度。

【變式3-1】(2024·山東青島·一模)如圖所示,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積為200cm2,高40cm,質(zhì)量為2kg,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里面裝有20cm深的水。木塊A受的重力為24N,底面積為100cm2,高40cm,一輕質(zhì)細桿與木塊A中央固定在一起,將木塊A從A底面剛好與水面接觸開始向下移動,直至木塊A浸入水中深度為自身高度的,求:(1)木塊的密度;(2)細桿對木塊力的大小;(3)木塊A浸入水中深度為自身高度的時,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變式3-2】(2023·云南保山·二模)小紅用傳感器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力學(xué)裝置,豎直細桿B的下端通過力傳感器固定在柱形容器的底部,它的上端與不吸水的實心正方體A固定(不計細桿B及連接處的質(zhì)量和體積),現(xiàn)緩慢地向容器中加水,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F隨水深h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ρ水=1.0×103kg/m3)。求:(1)正方體A所受重力大??;(2)當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為13cm時,正方體A受到的浮力大小;(3)當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為8cm時,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為F,繼續(xù)向容器中加水,當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變?yōu)?.5F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多少?

1.(2024·云南昆明·模擬預(yù)測)如圖甲所示,實心立方體放入柱形容器后,向容器內(nèi)倒入液體A(立方體與底部不密合,液體始終未溢出),立方體受到的浮力F浮與容器內(nèi)液體深度h的圖像如圖乙實線所示。更換另一種液體B重復(fù)上述過程,F(xiàn)浮與h的圖像如圖乙虛線所示。求:(1)立方體在液體A中靜止后的狀態(tài)(有必要的文字說明);(2)立方體的重力;(3)倒入液體B的深度為12cm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2022·黑龍江齊齊哈爾·二模)水槽的底面積,裝有6cm深的水,將其置于水平面上。有一重力是6N,底面積、高的圓柱體。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將其由水面位置緩慢放入水槽中,當其剛好接觸水槽底部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兩接觸面之間的水忽略不計,且水沒有溢出)求:(1)圓柱體剛好接觸水槽底部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整個過程中,圓柱體的重力做功是多少?(3)圓柱體靜止后,撤走彈簧測力計,與放入圓柱體前相比,水槽對水平面的壓強增加多少?(4)圓柱體靜止后,水對槽底的壓強是多少?3.如圖甲所示,有一體積、質(zhì)量忽略不計的彈簧,其兩端分別固定在容器底部和正方體物體A上。已知物體A的邊長為10cm,彈簧沒有發(fā)生形變時的長度為8cm,彈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伸長的長度△L與拉力F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體A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此時水深20cm。求:(1)物體A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2)物體A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時,物體A受到水的浮力;(3)物體A的密度。4.(2023·福建福州·二模)如圖所示,在重為6N,高為20cm,底面積為300cm2的薄壁圓柱形容器底部,貼有一個底面為邊長為0.1m正方形的壓力傳感器(厚度和質(zhì)量均不計)。將一個邊長為0.1m的實心正方體物塊放在傳感器上,然后緩慢地向容器內(nèi)倒入某種液體,物塊對傳感器的壓力F與倒入液體的深度h的關(guān)系如下表所示。求:h/m00.010.020.030.04F/N64.83.62.41.2(1)空的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2)當h=2cm時,物塊受到的浮力;(3)液體的密度。

5.(2023·四川成都·一模)如圖所示,將底面積為100cm2的圓柱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當把底面積為80cm2、質(zhì)量為200g的柱形物體A放在圓柱體的正上方時,圓柱體對桌面壓強的變化量為,桌面上還有一個底面積為200cm2、高12cm,內(nèi)裝有某液體的圓柱形容器(容器壁厚和質(zhì)量均忽略不計),容器中液體深為10cm。當用外力將物體A剛好浸沒在液體中時,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為。已知,物體A的密度為0.5×103kg/m3(g取10N/kg,忽略物體吸附液體等次要因素)。求:(1)物體A的高度;(2)容器中液體的密度;(3)若在物體A上放一體積為1×10﹣4m3重物,使得物體A和重物剛好浸沒在液體中且保持靜止(物體A沒有接觸到容器底部),求此時桌面受到容器的壓強。6.有兩個不吸液體的圓柱體A和B,已知A的質(zhì)量為1.32kg,密度為1.1×103kg/m3,高為12cm,B的底面積為120cm2.將A豎直放入薄壁柱形容器中,向容器中緩慢加入液體直至加滿,A最終漂浮,液體體積與深度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再用細線將A豎直向上提升2cm時,細線的拉力為3.6N(圓柱體A始終處于豎直狀態(tài)),求:(1)A的重力;(2)將A豎直放置在B的上方,A對B的壓強;(3)液體的密度。7.(2022·廣西南寧·三模)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個底面積為500cm2的裝滿水的薄壁容器,容器底部的排水裝置E關(guān)閉,容器頂部蓋著木板A,A下面粘連著正方體B,AB之間有一力傳感器,可以顯示AB之間作用力的大小,B與正方體D之間通過一根原長為10cm的輕質(zhì)彈簧C相連。當打開裝置E后,開始以100cm3/s恒定速率排水,傳感器的示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已知正方體D質(zhì)量為0.5kg,B的重力是120N,彈簧受到的拉力與伸長量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所有物體均不吸水,不計一切摩擦力,整個過程彈簧軸線方向始終沿豎直方向且兩端都連接牢固,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求:(1)物體D的重力;(2)圖甲中彈簧的長度;(3)物體B的密度;(4)從t2=45s到t?時刻,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

8.有一體積、質(zhì)量忽略不計的彈簧,其原長為10cm,把彈簧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容器底面積200cm2,上端固定在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上,向容器中加水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如圖甲所示,此時水深為24cm。彈簧受到拉力作用時,彈簧伸長的長度ΔL與所受拉力F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ρ水=1.0×103kg/m3)求:(1)水深為24cm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2)木塊受到水的浮力;(3)木塊的密度;(4)打開出水孔,緩慢放水,當彈簧處于沒有發(fā)生形變的自然狀態(tài)時,關(guān)閉出水孔,此時放出水的質(zhì)量。9.一圓柱形容器內(nèi)盛有一定量的水,且水深為20cm,如圖a所示?,F(xiàn)將一質(zhì)量為800g的密封空心鐵盒A放入水中,空心鐵盒有一半體積浮出水面,如圖b所示。當鐵盒上放一個小磁塊B時,鐵盒恰好沒入水中,如圖c所示。當把它們倒置水中,A有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d所示(g=10N/kg)。試求:(1)放入A前,水對容器底的壓強。(2)鐵盒A的體積。(3)小磁塊B的密度。1.(2023·北京·中考真題)某科技小組的同學(xué)想制作一個簡易浮力秤來測質(zhì)量。他們剪掉空塑料瓶的瓶底,旋緊瓶蓋,在瓶蓋上系一塊質(zhì)量適當?shù)氖瘔K,然后將其倒置在水桶里,當瓶中不放被測物體靜止時,在瓶上與水面相平位置標記為零刻度線,再在瓶身上均勻標記其他刻度線,左側(cè)標記的是長度值,若在刻度線右側(cè)標上相應(yīng)的質(zhì)量值,即可做成一個簡易浮力秤,如圖所示。已知零刻度線以上瓶身粗細均勻,其橫截面積為50cm2,不放被測物體時浮力秤的總質(zhì)量為170g,水的密度為1.0g/cm3,g取10N/kg。(1)畫出圖中浮力秤的受力示意圖。(2)求圖中所示狀態(tài)浮力秤受到的浮力。(3)求浮力秤上2cm刻度線對應(yīng)的質(zhì)量值。

2.(2023·山東濟寧·中考真題)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實驗時,將一底面積為4的圓柱體浸入水中,改變其浸入水中的體積,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變化,如圖所示。圖甲中,圓柱體有體積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1N;圖乙中,圓柱體有體積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9N。取,求:(1)圓柱體全部浸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2)圖乙中,圓柱體底部受到水的壓強。

3.(2023·山東濱州·中考真題)“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背鲎詰?zhàn)國莊子的《逍遙游》。從文中大舟與水的關(guān)系,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求大學(xué)問,干大事業(yè),必須打下堅實、深厚的基礎(chǔ)。但從物理的角度,“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笔侵杆纳疃冗€是水的質(zhì)量呢?即物體能否在水中漂浮(所受浮力的大?。?,究竟與水的深度有關(guān)還是與水的質(zhì)量有關(guān)呢?為了探究這一問題,某興趣小組用燒杯、水、圓柱形木塊、刻度尺等器材,進行了如下探究,如圖所示。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底面積為8cm2,高為10cm的圓柱形木塊,分別放入底面積為10cm2和12cm2的甲、乙兩個容器中,分別向兩個容器中加水,觀察和記錄每個容器每次加水的深度和木塊的狀態(tài),實驗數(shù)據(jù)及現(xiàn)象記錄如下表。實驗中,容器足夠高,無水溢出,不考慮木塊吸水,,g=10N/kg。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jù),求:實驗次數(shù)容器中水深(h/cm)和木塊的狀態(tài)甲容器甲容器中木塊乙容器乙容器中木塊14cm不能浮起4cm不能浮起25cm不能浮起5cm不能浮起36cm剛好浮起6cm剛好浮起47cm浮起7cm浮起(1)甲容器中木塊剛好浮起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木塊的密度;(3)木塊剛好浮起時,甲、乙容器分別加入水的質(zhì)量。并由計算結(jié)果和實驗現(xiàn)象判斷:木塊能否浮起,取決于容器中水的深度還是水的質(zhì)量?(4)實驗完成,把木塊從甲容器拿出,甲容器對桌面壓強的變化量。

4.(2023·云南·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將重為3N,底面積為裝有水的薄壁(不計厚度)柱形溢水杯放置在水平的壓力傳感器上,此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30N,用輕質(zhì)細線懸掛一重20N、高15cm、底面積為不吸水的圓柱體。初始時圓柱體底部距水面的豎直高度為4cm,現(xiàn)提住細線緩慢下移,使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當圓柱體下降7cm時,水面達到溢水口,已知,求(1)圓柱體未浸入水中時,溢水杯對壓力傳感器的壓強;(2)圓柱體未浸入水中時,溢水杯中水的質(zhì)量;(3)圓柱體剛好浸沒時,細線對圓柱體的拉力;(4)圓柱體從初始位置到剛好浸沒,水對溢水杯底部壓強的變化量。5.(2023·安徽·中考真題)“浮沉子”最早是由科學(xué)家笛卡爾設(shè)計的。小華用大塑料瓶(大瓶)和開口小玻璃瓶(小瓶)制作了圖1所示的“浮沉子”;裝有適量水的小瓶開口朝下漂浮在大瓶內(nèi)的水面上,擰緊大瓶的瓶蓋使其密封,兩瓶內(nèi)均有少量空氣。將小瓶視為圓柱形容器,底面積為S,忽略其壁厚(即忽略小瓶自身的體積)。當小瓶漂浮時,簡化的模型如圖2所示,小瓶內(nèi)空氣柱的高度為h。手握大瓶施加適當?shù)膲毫Γ剐∑肯鲁敛⑶『脩腋≡趫D3所示的位置。將倒置的小瓶和小瓶內(nèi)的空氣看成一個整體A,A的質(zhì)量為m,水的密度為,g為已知量,求:(1)圖2中A所受浮力的大小;(2)圖2中A排開水的體積;(3)圖2和圖3中小瓶內(nèi)空氣的密度之比。

6.(2023·四川南充·中考真題)某人始終雙腳站在地上,用滑輪組從水池底勻速提起實心圓柱體A,如示意圖甲。A從離開池底到剛要離開水面的過程中,其底面受到水的壓強與時間關(guān)系PA-t如圖乙。A從剛離開池底到拉出水面并繼續(xù)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人對地面的壓強與時間關(guān)系P人-t如圖丙。A未露出水面之前裝置的機械效率為η1;A離開水面后裝置的機械效率為η2。已知人的質(zhì)量為60kg,人雙腳站地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500cm2,A的底面積為200cm2,η1∶η2=15∶16,ρ水=1.0×103kg/m3。不計摩擦和繩重及水的阻力,g=10N/kg,A不吸且不溶于水,A底部與池底不密合,忽略液面高度變化,圖甲中①②③④段繩均豎直。(1)求池水深度和A的上升速度;(2)求A的高度和未露出水面受到的浮力;(3)求A未露出水面前人對繩的拉力和A全部露出水面后人對繩的拉力;(4)求動滑輪的重力。

7.(2022·山東青島·中考真題)某興趣小組制作了一只平底小船,重力為1.2N,放在水平桌面上,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1)求小船對水平桌面的壓強;(2)如圖甲所示,把小船放入盛有適量水的長方體水槽中,漂浮在水面上。在小船中放入金屬塊后,小船仍漂浮在水面上,排開水的體積增加了。求金屬塊的質(zhì)量(g=10N/kg,);(3)小組成員通過探究發(fā)現(xiàn),可以利用圖甲裝置的液面升降來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和體積,從而求出物體的密度。實際測量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水面升降不明顯,于是想出了一個將水面升降放大的方法:如圖乙所示,使一束激光與水平面成角斜射到水面,反射光照射在水平標尺上的A點;當水面上升時,光點A移動了距離l,推理可知二者關(guān)系為,改變角可調(diào)節(jié)放大倍數(shù);實際測量時,保持入射光不變,標記光點A的位置。將待測物體放入小船中,小船仍漂浮,光點A移動的距離記為;將物體從小船中取出,使其浸沒于水中,光點A移動的距離記為。請你推導(dǎo)出物體密度的表達式(水的密度用表示)。

8.(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題)小紅用菜盆盛水清洗櫻桃時,將一個塑料水果盤漂浮在菜盆里的水面上盛放櫻桃,當她把水里的櫻桃撈起來放入果盤后,發(fā)現(xiàn)菜盆里的水位有所變化。為一探究竟,她用一個水槽、一個長方體空盒A、一個正方體金屬塊B設(shè)計了如圖的實驗來研究。已知水槽的底面積為200cm2,空盒A底面積為100cm2,金屬塊B邊長為5cm。她先把金屬塊B放入水槽中沉底,當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時,盒底浸入水中1cm深。整個實驗中,水槽里的水未溢出。(ρB=7.0×103kg/m3)(1)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時,求盒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大小;(2)求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時所受浮力的大??;(3)小紅把金屬塊B從水中撈起后放進盒A并漂浮在水面上時,求盒A受到的浮力的大??;(金屬塊B上附著的水忽略不計)(4)第(3)問中水槽里的水位與之前相比會上升還是下降?請算出水槽里水位變化的高度。

9.(2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