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卷一刑法分類模擬39_第1頁
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卷一刑法分類模擬39_第2頁
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卷一刑法分類模擬39_第3頁
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卷一刑法分類模擬39_第4頁
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卷一刑法分類模擬3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卷一刑法分類模擬39一、單項選擇題1.

甲因父仇欲重傷乙,將乙推倒在地舉刀便砍,乙慌忙抵擋喊著說:“是丙逼我把(江南博哥)你家老漢推下糞池的,不信去問丁。”甲信以為真,遂松開乙,乙趁機逃走。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甲不成立故意傷害罪B.甲成立故意傷害罪中止C.甲的行為具有正當性D.甲成立故意傷害罪未遂(不能犯)正確答案:B[考點]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

[解析]甲欲重傷乙,將乙推倒在地舉刀便砍,該行為具有侵犯乙身體健康的緊迫危險,屬于故意傷害罪的實行行為,即甲“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甲不成立故意傷害罪的說法錯誤。因此A項錯誤。甲對乙的傷害結果并未實現(xiàn)(犯罪未得逞),其原因在于甲自動放棄了犯罪行為。本案中甲之所以放棄犯罪,是因為相信了乙的話,以為是丙將其父親推下糞池。但是在中止的自動性認定中,放棄犯罪的原因本身并不重要,只要行為人認為還能繼續(xù)實施犯罪行為或者能夠達到既遂但不愿既遂的,就能認定中止的自動性。因此B項正確。甲的行為不具有正當性。因為乙將甲的父親推下糞池的行為已經(jīng)結束,整個過程不存在正在發(fā)生的不法侵害或者緊急危險,甲的行為不可能具有正當性。因此C項錯誤。判斷犯罪中止形態(tài)是否具有法益侵犯的可能性,不是以中止行為本身為標準來判斷,而是以中止行為之前的犯罪行為為標準。因為中止行為本身是法律所鼓勵的行為,而非犯罪行為,這是對犯罪中止形態(tài)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根據(jù);但中止行為之前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這也是行為人負刑事責任的事實根據(jù)。甲將乙推倒在地,舉刀便砍,該行為對乙的身體健康具有侵犯的緊迫危險,但甲隨后自動放棄了犯罪行為,屬于犯罪中止,而非犯罪未遂。因此D項錯誤。

2.

已實際執(zhí)行了原判刑期一半以上,且表現(xiàn)良好,可以適用假釋的是下列哪一選項?______A.甲因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1998年刑滿釋放,2012年又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B.乙因犯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C.丙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D.丁因犯侮辱罪被判處拘役6個月正確答案:B[考點]刑罰執(zhí)行

[解析]首先,只能對被判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進行假釋。因此D項錯誤。我國《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對累犯以及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奔讟嫵衫鄯福驗楣室鈿⑷俗锉慌刑幨暌陨嫌衅谕叫?。因此AC項錯誤。

3.

關于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罪的認定,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______A.采用運輸方式將大量假幣運到國外的,應以走私假幣罪定罪量刑B.以暴力、脅迫手段強迫他人借貸,情節(jié)嚴重的,觸犯強迫交易罪C.未經(jīng)批準,擅自發(fā)行、銷售彩票的,應以非法經(jīng)營罪定罪處罰D.為項目籌集資金,向親戚宣稱有高息理財產(chǎn)品,以委托理財方式吸收10名親戚300萬元資金的,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正確答案:D[考點]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罪

[解析]將大量假幣跨境運輸?shù)男袨闃嫵蛇\輸假幣罪與走私假幣罪的想象競合犯,應從一重罪處斷,即應當認定為走私假幣罪。因此A項正確。2014年4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強迫借貸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手段強迫他人借貸,屬于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強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務的”,情節(jié)嚴重的,以強迫交易罪追究刑事責任。因此B項正確?!蹲罡呷嗣穹ㄔ骸⒆罡呷嗣駲z察院關于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guī)定:“未經(jīng)國家批準擅自發(fā)行、銷售彩票,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guī)定,以非法經(jīng)營罪定罪處罰。”因此C項正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未向社會公開宣傳,在親友或者單位內(nèi)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不屬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因此D項錯誤。

4.

1996年9月,陳某某因流氓罪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1997年《刑法》實施以后,陳某某以新的《刑法》里沒有流氓罪罪名為由提起申訴。關于如何處理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撤銷原判,改判無罪B.釋放陳某某,對其進行國家賠償C.考慮到陳某某已經(jīng)服刑有期徒刑1年,改判為2年有期徒刑D.駁回申訴,維持原判正確答案:D[考點]刑法概說

[解析]刑法的溯及力問題,是對刑法規(guī)定頒布前發(fā)生、刑法規(guī)定生效后,法院判決還沒有確定的刑事案件來說的。對于刑法規(guī)定修改前已經(jīng)按照當時生效的法律判決確定的刑事案件,仍應該執(zhí)行當時的判決。

5.

徐某因犯故意傷害罪,于2007年11月21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期2年執(zhí)行。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徐某伙同他人無故毆打學生傅某,致傅某輕微傷。當?shù)毓簿钟?008年4月3日決定對徐某行政拘留15日,并于當日開始執(zhí)行該行政拘留決定。行政拘留結束后,法院撤銷對徐某的緩刑,決定收監(jiān)執(zhí)行。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徐某被行政拘留的15天可以折抵刑期B.徐某被行政拘留的15天不應當折抵刑期C.應當將1年有期徒刑與15天的拘留按照限制加重原則實行并罰D.15天的行政拘留應當被1年有期徒刑吸收正確答案:B[考點]刑罰裁量

[解析]徐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違反有關緩刑的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應當撤銷緩刑,執(zhí)行原判刑罰。但其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由于無故毆打傅某致其輕微傷所受到的行政拘留不能折抵刑期,因為導致受到行政拘留處罰的事實與受到刑事處罰的事實并非同一事實。所以,行政拘留的十五天既不能折抵,也不能與一年有期徒刑按照限制加重原則進行并罰,更不能被有期徒刑吸收,而應該分別執(zhí)行。因此ACD項錯誤,B項正確。

6.

王某謊稱科研需要,向眾多持卡人收購真實的信用卡信息資料及密碼,實則將這些信用卡資料倒賣給劉某。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信用卡信息資料和密碼屬于公民個人信息,王某非法獲取并出售該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B.王某謊稱科研需要向他人收購信用卡信息資料和密碼,構成詐騙罪C.王某收買信用卡信息資料和密碼并提供給他人,構成收買信用卡信息資料罪和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資料罪,對其應數(shù)罪并罰D.刑法中的“信用卡”包括信用卡信息資料,故王某構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正確答案:A[考點]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解析]信用卡信息資料和密碼屬于公民個人信息,王某非法獲取并出售該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因此A項正確。詐騙罪的犯罪對象是財產(chǎn)或財產(chǎn)性利益。王某用欺騙方法獲得的是他人的信用卡信息資料,不是財產(chǎn)或財產(chǎn)性利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因此B項錯誤?!缎谭ā芬?guī)定了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王某的行為同時觸犯本罪。但是,這是一個選擇性罪名,同時有收買和非法提供行為的,只認定為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一罪。因此C項錯誤?!靶庞每ā焙汀靶庞每ㄐ畔①Y料”是不同的概念?!缎谭ā穼π庞每ㄐ畔⑦M行了專門的規(guī)定,所以,刑法中的“信用卡”不包括“信用卡信息資料”。王某不構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指各種妨害信用卡的管理的犯罪行為。包括: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shù)模蛘呙髦莻卧斓目瞻仔庞每ǘ钟?、運輸,數(shù)量較大的;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數(shù)量較大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因此D項錯誤。

7.

關于事實認識錯誤,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甲本欲電話詐騙乙,但撥錯了號碼,對接聽電話的丙實施了詐騙,騙取丙大量財物。甲的行為屬于對象錯誤,成立詐騙既遂B.甲本欲槍殺乙,但由于未能瞄準,將乙身旁的丙殺死。無論根據(jù)什么學說,甲的行為都成立故意殺人既遂C.事前的故意屬于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按照法定符合說,應按犯罪既遂處理D.甲將吳某的照片交給乙,讓乙殺吳某,但乙誤將王某當成吳某予以殺害。乙是對象錯誤,按照教唆犯從屬于實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對象錯誤正確答案:A[考點]犯罪構成

[解析]甲為詐騙而撥打電話的行為屬于預備行為,針對接電話的丙實施的欺騙行為才是實行行為,此時甲誤將丙當作乙進行欺騙,屬于具體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無論按照法定符合說還是具體符合說,都成立詐騙罪既遂。因此A項正確。甲意圖殺乙,但由于行為偏差,將旁邊的丙殺死,屬于具體事實認識錯誤中的方法錯誤(打擊錯誤);按照法定符合說,對乙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對丙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按照具體符合說,對乙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對丙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因此B項錯誤。事前的故意屬于因果關系錯誤中的一種情形,而因果關系錯誤的前提是實行行為與實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由于因果發(fā)展進程不屬于故意的認識內(nèi)容,故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不影響故意犯罪的判斷,按照故意犯罪既遂處理。因此,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中不存在因果關系錯誤的判斷。因此C項錯誤。甲教唆乙殺吳某,但乙誤將王某當作吳某殺害,乙屬于具體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但對于甲而言,甲沒有對象的認識錯誤,而是由于乙的行為導致了最后侵犯的結果與甲期望的結果不一樣,屬于方法錯誤。因此D項錯誤。

8.

甲本無意競拍土地,但在得知報名參加競拍會有人收購其競拍資格后,就讓自己的公司報名參加某市自然資源局組織的土地競拍。甲的公司連續(xù)報名參加兩次競拍,果然有人收購其競拍資格,獲利600萬。第三次因無公司參與競拍,甲自己退出了競拍。甲的行為構成何罪?______A.串通投標罪B.強迫交易罪C.非法經(jīng)營罪D.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正確答案:D[考點]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罪

[解析]投標與拍賣是性質不同的事項。若將拍賣解釋為投標,屬于類推解釋。本案是對土地的競拍,是拍賣活動,對串通拍賣不能定串通投標罪。因此A項錯誤。根據(jù)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如果強迫他人退出投標、拍賣活動,可定強迫交易罪。但是本題中,甲和收購者之間不存在強迫,而是自愿買賣,因此雙方均不構成強迫交易罪。因此B項錯誤。串通拍賣不屬于非法經(jīng)營,不能對串通拍賣行為定非法經(jīng)營罪。因此C項錯誤。根據(jù)《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是指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盀樗酥\取利益”,既包括正當利益,也包括不正當利益;只要求許諾為他人謀取利益,不要求實際上為他人謀取了利益。這一點與受賄罪相同。本題中,甲收受費用,出售競拍資格,使得收購人增加競拍成功概率,其行為符合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構成要件。因此D項正確。

9.

孫某將安眠藥放入飲料內(nèi)讓被害人喝下,趁被害人麻醉昏睡,拿走其隨身攜帶財物。孫某的行為構成下列哪一犯罪?______A.搶奪罪B.盜竊罪C.詐騙罪D.搶劫罪正確答案:D[考點]侵犯財產(chǎn)罪

[解析]搶劫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使他人不能抗拒,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孫某將安眠藥放入飲料內(nèi)讓被害人喝下是用“其他方法”劫取他人財物。

10.

甲系某國有企業(yè)財務部負責人,故意捏造曾給他提過意見的單位職工乙有偷盜行為,并在單位中散布,對乙造成極壞的影響。對于甲的行為定性,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報復陷害罪B.誣告陷害罪C.誹謗罪D.侮辱罪正確答案:C[考點]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解析]報復陷害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誣告陷害罪的行為人必須要有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本案中甲故意捏造事實并予以傳播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可以構成誹謗罪。

11.

甲潛入一住宅內(nèi),想要撬開保險柜實施盜竊,但撬了許久也未打開。關于甲的犯罪形態(tài),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盜竊罪的未遂犯B.盜竊罪的既遂犯C.盜竊罪的中止犯D.盜竊罪的預備犯正確答案:A[考點]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

[解析]甲已經(jīng)著手實施盜竊行為,因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

12.

甲系乙雇傭的保姆。某日,甲趁家內(nèi)無人,盜竊乙家現(xiàn)金9萬元及價值4327元的金首飾,后將錢物藏匿于乙所睡的沙發(fā)床下,準備一有機會就帶回自己家中。關于甲的犯罪形態(tài),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盜竊預備B.盜竊既遂C.盜竊未遂D.盜竊中止正確答案:B[考點]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

[解析]本案中,甲已經(jīng)將他人財物轉移占有,脫離了所有人的控制,已經(jīng)構成盜竊罪既遂。

13.

甲、乙、丙等人經(jīng)預謀后,從淘寶網(wǎng)店購買某品牌的最新款手機30部。收到手機后,拆下新主板,換上舊主板。然后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將手機退還網(wǎng)店,并獲得店鋪的全額退款。關于甲等三人的刑事責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就手機主板構成盜竊罪B.就退貨款構成盜竊罪C.就手機主板構成詐騙罪D.就退貨款構成詐騙罪正確答案:C[考點]侵犯財產(chǎn)罪

[解析]甲等人在付款購買了手機后,這些手機就屬于他們的財產(chǎn)了。他們拆開自己的手機,換掉新的主板并不構成對自己的手機的盜竊。他們換掉手機的新主板,再假裝是新機退貨的行為的實質是將壞的手機當成好的手機賣給店家,所以這是詐騙行為。“退貨”的實質是顧客將手機賣給網(wǎng)店,但是根據(jù)“七天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網(wǎng)店必須買回這批手機。由于甲等三人只拆掉了主板,店家的實際損失只是主板,所以正確答案為C。

14.

公司保安甲在休假期內(nèi),以“第二天晚上要去醫(yī)院看望病人”為由,欺騙保安乙,成功和乙換崗。當晚,甲將其看管的公司倉庫內(nèi)價值5萬元的財物運走變賣。甲的行為構成下列哪一犯罪?______A.盜竊罪B.詐騙罪C.職務侵占罪D.侵占罪正確答案:C[考點]侵犯財產(chǎn)罪

[解析]本案中,甲首先通過欺騙乙與乙換了崗,之后利用看管公司倉庫的便利條件監(jiān)守自盜,將公司價值5萬元的財物運走變賣。盡管有欺騙因素,但甲之所以能夠成功竊得財物,主要是依靠其作為公司保安的職務便利。如果其沒有公司保安的身份,乙也不可能答應與其換崗,且甲欺騙乙的行為并未為其直接帶來財物。因此,甲的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而并不構成詐騙罪、盜竊罪或者侵占罪。因此C項正確,ABD三項均錯誤。

15.

李某因多次向張某催討欠款,被張某糾集多人打傷,全身多處骨折,經(jīng)鑒定構成輕傷。對于張某等人的行為定性,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張某等人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B.張某等人的行為構成尋釁滋事罪C.張某等人的行為屬于正常的要債行為,不構成犯罪D.張某等人的行為構成聚眾斗毆罪正確答案:A[考點]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解析]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的區(qū)別在于故意傷害罪的主觀方面是傷害他人身體健康權,尋釁滋事罪傷害的是社會公共秩序。故兩者的犯罪客體也有區(qū)別。另外,尋釁滋事具有隨意挑釁的特征,故綜合分析題中行為人構成故意傷害罪。

16.

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依法不適用死刑。對這一規(guī)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______A.關押期間人工流產(chǎn)的,屬于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B.關押期間自然流產(chǎn)的,屬于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C.不適用死刑,是指不適用死刑立即執(zhí)行但可適用死緩D.不適用死刑,既包括不適用死刑立即執(zhí)行,也包括不適用死緩正確答案:C[考點]刑罰種類

[解析]對于三類人不能適用死刑(包括不得適用死緩):(一)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特指犯罪時,而不是審判時;(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其中“審判時”和“懷孕婦女”都要作擴大解釋。所謂“審判時”是指羈押期間,包括案件進入到刑事訴訟程序到執(zhí)行死刑以前的整個階段。所謂“懷孕婦女”包括分娩、流產(chǎn)(自然流產(chǎn)和人工流產(chǎn));(三)審判時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但是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因此AB項正確,符合(二);C項錯誤,D項正確。

17.

張某帶其6周歲的兒子A在公園玩耍。A因與兒童B搶奪游樂設施而發(fā)生爭執(zhí),被B推倒在地,手掌膝蓋等多處破裂流血。張某見后很生氣,沖上前去拉過B便打了幾個耳光。B在退讓的過程中踉蹌了幾步摔倒在地,頭部剛好撞到凸起的鋼管一角,當場頭破血流、腦神經(jīng)受壓而死亡。對張某行為的定性,下列選項正確的是?______A.構成故意傷害罪,屬于間接故意B.屬于意外事件,不構成犯罪C.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屬于疏忽大意的過失D.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屬于過于自信的過失正確答案:C[考點]犯罪構成

[解析]張某對B的死亡結果應當預見而并未預見,致使發(fā)生了死亡結果,且其并無傷害的故意,所以應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并且屬于疏忽大意的過失。

18.

甲系某廠司機,某日深夜駕車返回廠里,倒車入庫時將偷偷溜進車庫過夜的乞丐乙某軋死,后查明乙某當時睡在車庫麻袋中取暖。對甲的行為定性,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屬于意外事件,不構成犯罪B.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屬于疏忽大意的過失C.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屬于過于自信的過失D.構成故意殺人罪,屬于間接故意正確答案:A[考點]犯罪概說

[解析]因為難以預想到會有人睡在車庫麻袋中取暖,故甲的行為造成乙的死亡,屬于意外事件,不構成犯罪。

19.

關于剝奪政治權利期限的說法,下列選項錯誤的是?______A.犯罪人單獨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或者主刑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而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為1年以上5年以下B.犯罪人被判處管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與管制的期限相等C.犯罪人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D.犯罪人被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無期徒刑的,在死刑緩期執(zhí)行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與主刑期相同正確答案:D[考點]刑罰種類

[解析]《刑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在死刑緩期執(zhí)行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因此D項錯誤。

20.

國有甲公司領導王某與私企乙公司簽訂采購合同,以10萬元的價格向乙公司采購一批設備。后王某發(fā)現(xiàn),丙公司銷售的相同設備僅為6萬元。王某雖有權取消合同,但卻與乙公司老總劉某商議,由王某花6萬元從丙公司購置設備交給乙公司,再由乙公司以10萬元的價格賣給甲公司。經(jīng)王某簽字批準,甲公司將10萬元貨款支付給乙公司后,劉某再將10萬元返給王某。劉某為方便以后參與甲公司采購業(yè)務,完全照辦。關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王某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套取公款,構成貪污罪,貪污數(shù)額為10萬元B.王某利用與乙公司簽訂合同的機會謀取私利,應以職務侵占罪論處C.劉某為謀取不正當利益,事后將貨款交給王某,劉某行為構成貪污罪D.劉某協(xié)助王某騙取公款,但因其并非國家工作人員,故構成詐騙罪正確答案:C[考點]貪污賄賂罪

[解析]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其實施犯罪的主體為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王某為國有公司的領導,屬于國有公司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其通過簽訂虛假合同騙取公款的行為構成貪污罪,不構成職務侵占罪。設備的實際數(shù)額為6萬元,所以貪污的數(shù)額應認定為4萬元。因此AB項錯誤?!缎谭ā返谌侔耸l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c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伙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狈菄夜ぷ魅藛T劉某為王某的貪污提供協(xié)助,構成貪污罪的共犯。因此C項正確。劉某仍在繼續(xù)履行采購合同,且其沒有非法占有目的,故劉某不構成詐騙罪。因此D項錯誤。

二、多項選擇題1.

關于罪數(shù),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不考慮數(shù)額或情節(jié))?______A.甲使用變造的貨幣購買商品,觸犯使用假幣罪與詐騙罪,構成想象競合犯B.乙走私毒品,又走私假幣構成犯罪的,以走私毒品罪和走私假幣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C.丙先后三次侵入軍人家中盜竊軍人制服,后身穿軍人制服招搖撞騙。對丙應按牽連犯從一重罪處罰D.丁明知黃某在網(wǎng)上開設賭場,仍為其提供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服務。丁觸犯開設賭場罪與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構成想象競合犯正確答案:BD[考點]罪數(shù)形態(tài)

[解析]《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guī)定,使用假幣罪的對象是偽造的貨幣,不包括變造的貨幣。因此,甲使用變造的貨幣購買商品,不觸犯使用假幣罪,可能構成詐騙罪。因此A項錯誤?!度珖糠址ㄔ簩徖矶酒贩缸锇讣ぷ髯剷o要》規(guī)定,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物品構成犯罪的,以走私毒品罪和其所犯的其他走私罪分別定罪,依法數(shù)罪并罰。因此,走私毒品,又走私假幣構成犯罪的,構成走私毒品罪和走私假幣罪兩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因此B項正確。牽連犯要求行為人實施了兩個行為,且二者之間存在手段與目的的牽連關系。丙盜竊軍人制服的行為與身穿軍人制服招搖撞騙的行為并不具備刑法上的牽連關系,應當數(shù)罪并罰。因此C項錯誤。丁明知黃某在網(wǎng)上開設賭場而為其提供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服務,一個行為觸犯了兩個罪名,構成想象競合犯。如果只評價開設賭場罪的幫助犯,就沒有評價立法者對這種行為獨立的規(guī)定,即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反之亦然。因此D項正確。

2.

張某是一流浪漢,某日碰巧拾得一包裹,發(fā)現(xiàn)里面裝著軍官證、武警部隊服裝等物,遂心生假扮軍人念頭。關于本案,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___A.如張某僅是為了好玩而冒充軍人,沒有為牟取非法利益進行招搖撞騙的,不構成犯罪B.如假冒軍人身份行騙,情節(jié)嚴重,造成嚴重后果,構成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C.如張某冒充軍人詐騙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屬于想象競合,應以詐騙罪定罪從重處罰,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D.如軍官證、武警部隊服裝等物是張某偷來的,則還構成盜竊武裝部隊證件罪正確答案:ABCD[考點]危害國防利益罪

[解析]ABD項正確。在詐騙財物的場合,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存在想象競合關系(不存在法條競合關系,因為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保護法益不同),應以詐騙罪追究張某的刑事責任。因此C項正確。

3.

關于假釋,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______A.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zhí)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如果符合假釋條件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jīng)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zhí)行刑期的限制B.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nèi),遵守了各種相關規(guī)定,沒有再犯新罪,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假釋考驗期滿,剩余刑罰就不再執(zhí)行C.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nèi)犯新罪的,應當撤銷假釋,按照先并后減的方法實行數(shù)罪并罰D.對于因殺人、綁架等暴力性犯罪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即使他們被減刑后,剩余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釋正確答案:ABC[考點]刑罰執(zhí)行

[解析]《刑法》第八十一條規(guī)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zhí)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zhí)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zhí)行刑期的限制。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特殊情況應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而非高級人民法院。因此A項錯誤。假釋是附條件地提前釋放,如果其遵守一定條件,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jīng)執(zhí)行完畢。注意假釋與緩刑的區(qū)別:(一)假釋是有條件地不執(zhí)行余刑,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zhí)行原判全部刑罰。(二)假釋考驗期內(nèi)遵守法定條件的,認為“剩余刑罰已執(zhí)行完畢”,在緩刑考驗期內(nèi)遵守法定條件的,則“原判刑罰就不再執(zhí)行”。因此B項錯誤。《刑法》第八十六條規(guī)定,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考驗期內(nèi)犯新罪的,應當撤銷假釋,按照第七十一條規(guī)定的“先減后并”的方法實行并罰。因此C項錯誤?!缎谭ā返诎耸粭l第二款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分子,即使減刑后其刑期低于十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釋。因此D項正確。

4.

下列哪些行為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______A.甲故意非法開啟實驗室裝有放射性物質的容器,致使多名實驗人員遭受輻射B.乙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之外的其他有害物質,危害公共安全C.丙欲制造社會恐慌氣氛,將食品干燥劑粉末冒充炭疽桿菌,大量郵寄給他人D.丁在食品中違法添加易使人形成癮癖的罌粟殼粉末,食品在市場上極為暢銷正確答案:AB[考點]危害公共安全罪

[解析]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危害不特定多數(shù)人生命、財產(chǎn)的行為。因此A項正確。危害物質除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還包括其他危險物質。因此B項正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一款規(guī)定,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是指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丙將食品干燥劑粉末冒充炭疽桿菌,大量郵寄給他人,構成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因此C項錯誤。罌粟殼對人體有害,丁在食品中違法添加并銷售的行為應被認定為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因此D項錯誤。

5.

某縣一公司發(fā)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井下40余名礦工被淹。該公司總經(jīng)理李某將情況向該縣主管副書記莫某匯報,莫某打電話將該情況向該縣縣委書記萬某匯報。萬某與莫某商量后決定隱瞞礦難的真相,并電話告知李某進一步了解事故的處理及事態(tài)發(fā)展情況。因搶救不及時,該事故造成被淹的40余名礦工死亡。對于莫某與萬某的行為定性,下列選項正確的是?______A.二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B.莫某是執(zhí)行萬某的決定,不構成犯罪C.二人是共同犯罪D.二人構成濫用職權罪正確答案:CD[考點]瀆職罪

[解析]濫用職權罪雖然一般表現(xiàn)為作為,但不排除不作為形式也可能構成該罪,莫某和萬某的不作為造成對事故搶救的不及時,從而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后果。

6.

關于刑法解釋,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______A.《刑法》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構成強奸罪。按照文理解釋,可將丈夫強行與妻子性交的行為解釋為“強奸婦女”B.《刑法》對搶劫罪與強奸罪的手段行為均使用了“暴力、脅迫”的表述,且二罪的法定刑相同,故對二罪中的“暴力、脅迫”應作相同解釋C.既然將為了自己飼養(yǎng)而搶劫他人寵物的行為認定為搶劫罪,那么,根據(jù)當然解釋,對為了自己收養(yǎng)而搶劫他人嬰兒的行為更應認定為搶劫罪,否則會導致罪刑不均衡D.對中止犯中的“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既可解釋為自動采取措施使得犯罪結果未發(fā)生;也可解釋為自動采取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有效措施,而不管犯罪結果是否發(fā)生正確答案:BCD[考點]刑法概說

[解析]從文理解釋的角度看,根據(jù)法律條文的規(guī)定,只要違背婦女意志,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行與其發(fā)生性關系的,就屬于強奸行為。因此,如果丈夫違背妻子的意愿與其發(fā)生性關系的,可以解釋為“強奸婦女”。因此A項正確。搶劫罪中的“暴力、脅迫”要求達到足以壓制反抗的程度,其中“暴力”針對的對象范圍較寬,包含財物的占有者、管理者及其親屬,甚至前來阻止的路人,在內(nèi)容上包含為搶劫故意殺人的情形;而強奸罪中的“暴力、脅迫”要求使被害婦女明顯難以反抗,其中“暴力”針對的對象僅限于被害人,不包括其他人,而且強奸罪不能完全評價為故意殺人行為(否則成立想象競合犯)。因此B項錯誤。將為了自己飼養(yǎng)而搶劫他人寵物的行為認定為搶劫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財產(chǎn)權,但是為了自己收養(yǎng)而搶劫他人嬰兒的行為侵犯的是人身權,因此不是搶劫罪所能涵蓋的范圍。因此C項錯誤。中止犯中“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是指基于意志以內(nèi)的原因(自動性),為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而作出真摯努力(客觀性),并實際防止了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有效性)。因此,即使行為人采取防止結果發(fā)生的措施,但如果犯罪結果發(fā)生,并且與犯罪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話,則直接認定為故意犯罪既遂,不可能成立中止,即不屬于“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因此D項錯誤。

7.

甲到其姐姐的租住房玩耍,發(fā)現(xiàn)角落臨時車棚內(nèi)有一輛摩托車布滿灰塵,后聽其姐說起此車已停放至少半月,一直沒見有人騎走,可能是被人盜來存放于此的贓物。甲萬分興奮,認為偷了贓車不犯法,遂買來作案工具將摩托車推走并加上油騎走。兩天后,失主乙的朋友看到甲騎的像是乙的車,叫來乙確認后,合力將甲扭送到公安機關。對本案的分析,下列選項錯誤的有?______A.甲沒有盜竊的故意,所以其行為不成立盜竊罪B.甲沒有盜竊的故意,但具有侵占的故意,所以其行為成立侵占罪C.甲具有盜竊的故意,但存在可避免的違法性認識錯誤,其行為仍然成立盜竊罪D.甲具有盜竊的故意,但存在不可避免的違法性認識錯誤,其行為不成立盜竊罪正確答案:ABD[考點]犯罪構成

[解析]甲認為偷了贓車不犯法,說明主觀上有盜竊的故意。因此AB項錯誤。對法的狀況產(chǎn)生了疑問時,如果行為人沒有認真地考慮疑問,實施了違法行為時,就屬于可以避免的違法性認識錯誤,應當成立故意犯罪,因此,甲構成盜竊罪,D項錯誤。

8.

下列哪些選項中甲的行為構成搶劫致人重傷?______A.甲搶劫乙后逃跑,被害人乙追甲,在追趕甲的過程中,摔成重傷B.甲搶劫丙后逃跑,丙抓住甲的手不放,甲將丙推開的過程中,過失造成丙重傷,然后甲逃離現(xiàn)場C.甲盜竊丁的財物后被丁發(fā)現(xiàn)并追趕,為了逃避追趕,甲使用暴力抗拒被害人丁的抓捕,導致被害人重傷D.甲在入室搶劫戊的過程中,對被害人戊實施了捆綁,逃跑時沒有為戊松綁。戊爬到陽臺上呼喊時,不慎摔成重傷正確答案:BCD[考點]侵犯財產(chǎn)罪

[解析]被害人乙追趕甲,風險的支配權在乙手中。乙應對自身的重傷結果負責,甲不對該重傷結果負責,不構成搶劫致人重傷。因此A項錯誤。B項屬于搶劫行為本身造成被害人重傷,D項屬于搶劫行為的直接影響下導致被害人重傷。另外,對于D項而言,被害人的手腳被捆住后,其爬到陽臺、窗戶口呼喊、呼救是正常因素,并不異常,不能中斷前行為(搶劫行為)與后結果(重傷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故搶劫行為與被害人的重傷結果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因此BD項正確?!缎谭ā返诙倭艞l規(guī)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搶劫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C項中,甲盜竊后,實施了明顯的暴力行為以抗拒抓捕,成立搶劫罪(轉化型搶劫)的結果加重犯。因此C項正確。

9.

警察甲為討好妻弟乙,將公務用槍私自送乙把玩,丙乘乙在人前炫耀槍支時,偷取槍支送交派出所,揭發(fā)乙持槍的犯罪事實。關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甲私自出借槍支,構成非法出借槍支罪B.乙非法持有槍支,構成非法持有槍支罪C.丙構成盜竊槍支罪D.丙揭發(fā)乙持槍的犯罪事實,構成刑法上的立功正確答案:AB[考點]危害公共安全罪

[解析]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是指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與單位,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的,或者依法配置槍支的人員與單位,非法出租、出借槍支,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警察甲將公務用槍私自送乙把玩,這一行為符合非法出借槍支罪的構成要件,甲構成非法出借槍支罪。因此A項正確。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是指違反槍支、彈藥管理規(guī)定,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的行為。非法持有,是指沒有合法根據(jù)地實際占有或者控制槍支、彈藥;非法替他人保管槍支、彈藥的行為,也屬于非法持有;非法私藏實際上是非法持有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乙的行為符合非法持有槍支罪的構成。因此B項正確。丙偷取槍支送交派出所,揭發(fā)乙持槍的犯罪事實這一行為沒有社會危害性且屬于公民積極守法,不構成盜竊槍支罪。因此C項錯誤。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發(fā)他人的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的行為。丙揭發(fā)乙持槍的犯罪事實中,丙并不是犯罪分子,不符合立功的主體。因此D項錯誤。

10.

關于妨害作證罪的認定,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B.妨害作證罪可以發(fā)生在各種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jù)、偽造證據(jù)、妨害作證罪只能發(fā)生在刑事訴訟中C.采取暴力手段阻止證人作證或指使他人作偽證而觸犯其他罪名的,應當數(shù)罪并罰D.司法工作人員犯妨害作證罪的,從重處罰正確答案:ABD[考點]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解析]因采取暴力手段阻止證人作證或指使他人作偽證而觸犯其他罪名的,應當按照處理牽連犯的原則,從一重罪處斷。

11.

《刑法》規(guī)定,在拐賣婦女、兒童過程中奸淫被拐賣的婦女的,僅定拐賣婦女、兒童罪。十五周歲的甲在拐賣幼女的過程中,強行奸淫幼女。對此,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______A.《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沒有規(guī)定十五周歲的人對拐賣婦女、兒童罪負刑事責任,所以,甲不負刑事責任B.拐賣婦女、兒童罪包含了強奸罪,十五周歲的人應對強奸罪承擔刑事責任,所以,對甲應認定為拐賣婦女、兒童罪C.十五周歲的人犯強奸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所以,對甲應認定為強奸罪D.拐賣婦女、兒童罪重于強奸罪,既然十五周歲的人應對強奸罪承擔刑事責任,就應對拐賣婦女、兒童罪承擔刑事責任,所以,對甲應以拐賣婦女、兒童罪與強奸罪實行并罰正確答案:ABD[考點]犯罪排除事由

[解析]《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該規(guī)定中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十五周歲的甲在拐賣幼女的過程中強行奸淫幼女的行為構成強奸罪。因此C項正確,ABD項錯誤。

12.

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將竊取的包括如何部署火箭軍在內(nèi)的國家秘密非法發(fā)送給境外的機構的,觸犯的罪名有?______A.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B.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C.為境外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D.為境外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正確答案:ABCD[考點]危害國家安全罪

[解析]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為境外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為境外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存在一定的競合關系。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將竊取的包括如何部署火箭軍在內(nèi)的國家秘密非法發(fā)送給境外的機構的,同時符合上述四罪的罪名。

13.

下列哪些案件不構成過失犯罪?______A.老師因學生不守課堂紀律,將其趕出教室,學生跳樓自殺B.汽車修理工惡作劇,將高壓氣泵塞入同事肛門充氣,致其腸道、內(nèi)臟嚴重破損C.路人見義勇為追趕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對岸,路人見狀離去,小偷突然抽筋溺斃D.鄰居看見6樓兒童馬上要從陽臺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兒童摔成重傷正確答案:ABCD[考點]犯罪構成

[解析]根據(jù)《刑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老師因學生不守課堂紀律,將其趕出教室,這一行為是合理的,學生跳樓自殺并不屬于老師應當預見的結果或者輕易能夠避免結果發(fā)生的情況。這應該屬于意外事件,故老師不構成過失犯罪。因此A項當選。汽車修理工將高壓氣泵塞入同事肛門充氣,這一行為屬于故意實施的行為,導致同事腸道、內(nèi)臟嚴重破損這一結果。汽車修理工的行為符合故意犯罪的構成要件。根據(jù)《刑法》第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一種心理態(tài)度。故汽車修理工構成故意犯罪,不屬于過失犯罪。因此B項當選。路人見義勇為追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對岸,路人離去。小偷溺斃這一客觀事實與路人的行為沒有因果關系,路人并不構成犯罪,而屬于正當防衛(wèi)。小偷溺斃這一客觀事實不是路人應當預見的結果,跳河行為是小偷自己選擇的,路人不構成過失犯罪。因此C項當選。鄰居的行為屬于見義勇為,而未能接牢,兒童摔成重傷屬于意外事件。該行為顯然不具有社會危害性,不構成過失犯罪。因此D項當選。

14.

甲以為乙獨居,欲入戶搶劫,敲門后出來一人。甲一看對方是個彪形大漢(丙),便想放棄,連忙說“對不起,敲錯門了”。但丙感覺甲形跡可疑,便將其拉到屋內(nèi)問其真實身份。甲說出其真實意圖后,丙將甲打成輕傷。對于丙的行為分析,下列選項錯誤的是?______A.假想防衛(wèi)B.防衛(wèi)不適時C.防衛(wèi)過當D.特殊防衛(wèi)正確答案:ACD[考點]犯罪排除事由

[解析]甲的侵害行為尚未開始,屬于犯罪預備階段,丙對其進行的防衛(wèi)屬于事前防衛(wèi),屬于防衛(wèi)不適時情形的一種。

15.

熊某為某運輸公司的貨車駕駛員。在一次運輸過程中,熊某從其駕駛的貨車內(nèi)取出一箱名為“紀念品”的貨物,從該封存箱內(nèi)竊得30枚梅花鼠年紀念金幣(價值人民幣16萬余元)后在運輸公司的一再追問下,熊某將竊得的紀念金幣退還給該公司。對于熊某行為的評價,下列選項正確的是?______A.熊某在運輸途中利用其運輸、保管貨物的職務便利竊取貨物,其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B.熊某以秘密竊取的方式獲得紀念金幣,其行為構成盜竊罪C.熊某受運輸公司委托具體負責該批貨物,其在運輸途中取得了對該批貨物的控制權D.該批紀念金幣不是運輸公司的財物,故熊某不構成職務侵占罪正確答案:AC[考點]侵犯財產(chǎn)罪

[解析]涉案財物為該運輸公司運輸、保管的財物,在運輸過程中應當認定為該公司財物。熊某作為運輸公司的貨車司機不僅負有將貨物安全送達目的地的職責,同時對該貨物也負有直接保管的義務。因此,熊某在運輸途中利用其運輸、保管貨物的職務便利竊取貨物的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

16.

李某,男,21歲,富家子弟,整日喜歡泡吧飆車。某日中午,李某同未成年人沈某(13周歲)、周某(20周歲)和唐某(19周歲)將酒吧女王某領到賓館玩耍,四人趁著酒吧女王某不勝酒力昏醉之際,先后對王某實施輪流奸淫。關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李某的行為不屬于“輪奸”B.李某的行為屬于“輪奸”C.李某構成強奸罪D.沈某不構成強奸罪正確答案:BCD[考點]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解析]沈某實施奸淫行為時不滿14周歲,依法不負刑事責任,但不能因此否認其奸淫行為的存在。李某與沈某對酒吧女王某輪流實施了奸淫行為,即使沈某不負刑事責任,也應認定李某的行為構成強奸罪,且屬于“輪奸”。

17.

關于受賄相關犯罪的認定,下列哪些選項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