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樹木各論(千屈菜科、石榴科、山茱萸科)教學教程_第1頁
觀賞樹木各論(千屈菜科、石榴科、山茱萸科)教學教程_第2頁
觀賞樹木各論(千屈菜科、石榴科、山茱萸科)教學教程_第3頁
觀賞樹木各論(千屈菜科、石榴科、山茱萸科)教學教程_第4頁
觀賞樹木各論(千屈菜科、石榴科、山茱萸科)教學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觀賞樹木各論——千屈菜科、石榴科、山茱萸科

灌木或喬木,樹皮光滑。冬芽端尖,芽鱗2。葉對生或上部互生,葉柄短?;ǔFG麗,組成圓錐化序;萼半球形可陀螺形,5~9裂;花瓣5~9,波狀皺縮,基部具細長爪;雄蕊6到多數;柱頭頭狀。果木質,室背開裂;種子多數,頂端有翅。;

千屈菜科植物特征:;

主要園林植物: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學名:LagerstroemiaindicaL.識別要點: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M。樹冠不整齊,枝干多扭曲;老樹皮呈長薄片狀,剝落后平滑細膩;小枝略呈四棱形,常有狹翅。葉橢圓形至倒卵形,幾無柄?;ㄐ蝽斏?;花呈紅、紫、堇、白等色,萼6淺裂,花瓣6;果6瓣裂?;ㄆ?~9,果期9~10月。分布: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北京、太原以南均可露地栽培。習性:喜光,略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有一定抗寒和耐旱能力。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壤土或沙壤土,不耐地下水位過高和水澇。萌芽力強,耐修剪。繁殖:常播種、扦插或分蘗繁殖。用途:樹形優(yōu)美,適植于庭園內、建筑物前,或池畔、路邊及草坪等處。對多種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和吸收能力,且對煙尖有一定吸附力,適宜廠礦入街道綠化;亦可制作盆景和樁景。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先端常呈剌狀。單葉,對生或近于簇生,全緣?;?~5朵聚生枝頂或葉腋;萼筒鐘狀或管狀,肉質而厚,5~7裂,宿存;花瓣5~7;雄蕊多數;了房下位側膜胎座;下部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花柱1。漿果,外果皮革質;種子多數,外種皮肉質多汁。;

石榴科植物特征:;

主要園林植物:石榴石榴學名:PunicagranatumL.識別要點: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具4棱。葉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或鈍,苦部楔形?;ㄝ噻娦危燃t色;花產紅色,有皺折。果近球形,徑6~8cm,深黃色?;ㄆ?~6月,果期9~10月。分布:原產地中海地區(qū)。我國除嚴寒地區(qū)外,均有栽培。其在以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四川、云南、陜西及新疆等地較多。京、津一帶也可地栽。習性:喜陽光充足和溫暖氣候,在-18C時受凍害。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之石灰質土壤。較耐瘠薄和干旱,不耐水澇。萌蘗力強。

繁殖:常播種、扦插或分蘗繁殖。用途:適植于庭園內、建筑前,或池畔、路邊及草坪等處??沙善⒊蓞苍灾?,或栽作行道數。對多種有害報導體有較強的抗生和吸收能力,且對煙塵有一定吸附力,適宜廠礦及街道綠化;亦可帛作盆景和樁景。未未

喬木或灌木稀劃本。單葉對生,稀互生,全緣?;▋尚?,或單生,萼4~5裂或不裂,花瓣4~5或缺,雄蕊常與花瓣同數互生;了房下位,2(1~4)室。核果或漿果狀核果。;

山茱萸科植物特征:;

主要園林植物:紅瑞木紅瑞木學名:CornusalbaL.識別要點:落葉灌木,高達3m。干直立叢生,老干暗紅色,小枝鮮紅色,初時被白粉、髓大而白色。葉對生,側脈4~6對?;ㄐ?,乳白色。果長圓形,微扁,熟時乳白色稍帶藍色?;ㄆ?~6月,果期8~9月。分布:東北、內蒙古、河北、陜西、甘肅、江蘇、江西等地。習性:喜光,耐半陰,喜生于肥沃和濕潤的山坡中部林緣,極耐寒,耐干旱瘠江,也耐江南地區(qū)的溫熱環(huán)境。根系發(fā)達,萌蘗性強,極耐修剪。繁殖:播種、扦插、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