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2課醉翁亭記練習題(含答案)_第1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2課醉翁亭記練習題(含答案)_第2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2課醉翁亭記練習題(含答案)_第3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2課醉翁亭記練習題(含答案)_第4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2課醉翁亭記練習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2課醉翁亭記練習題(含答案)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2課醉翁亭記練習題(含答案)

積累與運用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林壑(hè)蔚然(wèi)晦明(huì)

B.潺潺(chán)宴酣(hān)觥籌(gōng)

C.傴僂(lǔ)提攜(xié)野蔌(shù)

D.頹然(tuí)輒醉(zhé)環(huán)滁(chú)

2.下列句子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

B.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C.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D.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3.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翼然臨于泉上(居高面下)雜然而前陳者(擺開)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觥籌交錯(酒籌)

C.野芳發(fā)而幽香(花)負者歌于途(背著)

D.佳木秀而繁陰(秀美)樹林陰翳(遮蓋)

4.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佳木秀而繁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日出而林霏開/其色慘淡,煙霏云斂

C.云歸而巖穴暝/吾誰與歸

D.雜然而前陳者/頹然乎其間者

5.對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連詞,表遞進)

B.朝而往,暮而歸(連詞,表承接)

C.溪深而魚肥(連詞,表并列)

D.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連詞,表轉(zhuǎn)折)

6.下列句子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山肴野蔌B.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C.名之者誰D.雜然而前陳者

7.下列句子的譯文有誤的一項是()

A.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譯文:不久,太陽落山了,人影四處散開,太守隨著賓客們回去了。

B.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歡樂,酒醒后又能用文字來記述這件樂事的人,就是太守。

C.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文:那面容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

D.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文:早晨進山,傍晚歸來,四季的景色有所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8.下列對課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先概述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依次寫了西南諸峰、瑯琊山、釀泉、醉翁亭。

B.文章寫醉翁亭的命名主要是為了介紹醉翁亭的由來和寫作本文的原因。

C.文章第2段描寫了山間的朝暮變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對偶句,如“野芳發(fā)而幽香”對“佳木秀而繁陰",這種句式工整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

9.默寫填空

(1)文中描寫山間朝暮的句子是:___,___。

(2)文中描寫山間四時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奠定全文抒情基調(diào)的句子是___,___。

(4)文中照應“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0、某班級舉行“走進醉翁亭"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參加并完成下面任務。

(1)在瑯琊山醉翁亭景區(qū),慈孝竹郁郁蔥蔥,然而,一些竹子主干上卻“傷痕累累”,“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天長地久”……如果你看見一人正在涂鴉,準備如何勸阻他

你說:

(2)學完《岳陽樓記》后,小笑擬了上聯(lián),請你以《醉翁亭記》為內(nèi)容對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希文俯瞰洞庭湖心憂天下

下聯(lián):

(3)“翁去八百載,醉鄉(xiāng)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是醉翁亭風景區(qū)的旅游廣告語。請結(jié)合學過的知識和圖片用形象的語言描述醉翁亭。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課文選段,回答問題。

《醉翁亭記》選段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1.解釋句中加粗的詞語。

①飲少輒醉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宴酣之樂④射者中,弈者勝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文句。

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3.選文第二段寫了山間的朝暮四時之景,其中寫冬景的句子是:

14.讀了上文,你認為太守歐陽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掇:(duō)拾取,采取。(節(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佳木秀而繁陰()(2)遂書以名其亭焉()

16.用“/"標出下面句子的一處朗讀停頓。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17.翻譯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18.從《醉翁亭記》、《豐樂亭記》中,你能體會出作者的一種高尚情懷,這種情懷可以用《豐樂亭記》中的四個字加以概括:_________________。

19.乙文中,作者為什么要取亭名為“豐樂亭”?(用文中詞語回答)

20.甲乙兩文旨趣相同,都表現(xiàn)了怎樣的政治理想?

21.簡要分析甲乙兩文在景物描寫方法上的異同。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王公政教

[明]沈德符

王銳,永平府遷安縣人,進士。景泰間,為彰德知府,銳長身修髯顧眄生威有權(quán)術尚嚴政。治察郡中吏民,自聽其政,吏亡得為奸。深究事情,吏民畏之如神。令民臨道屋俱作修廊,檐外浚深溝,雨潦得泄,中道隆,立令水赴溝中。巷口樹柵門,有鑰,甲夜即闔門釘板,柝竟夜鳴,奸人莫敢入郡地也。尤留心學校,凡朔望①謁先師廟已,坐明倫堂②,聽諸生說經(jīng)。諸生皆居學宮,籌識姓名。政少暇,令隸持數(shù)籌,造明倫堂。諸生持籌來,自臨試,或背誦書,或作義。其他出及不衣冠居者,受笞。當是時,黌序③間讀書聲洋洋盈耳。丁祭④,陳鐘鼓,鳴弦管,升降揖遜甚都。參政姚龍行部至府,往見之,出而嘆曰:“此雖國學⑤,亦無以加也。"

(選自《萬歷野獲編》,有刪節(jié))

[注]①朔望:農(nóng)歷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②明倫堂:古代講學、弘道、研究之所。③黌(hóng)序:古代學校。④丁祭:舊時每年于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祭祀先師孔子。⑤國學:國子監(jiān)。

2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和句子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景泰”與“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中的“康樂”都是皇帝年號。

B.“吏民畏之如神"與“無絲竹之亂耳”兩個句子中,“之"的意義和用法相同。

C.“令民臨道屋俱作修廊”與“乃重修岳陽樓"的“修”,都是“修建"的意思。

D.“籌”的本義指小竹片,“籌識姓名"這句話意思是用小竹片標識學生的姓名。

23.下列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銳防澇有法,要求百姓深挖排水溝渠,這樣下大雨時可以及時泄洪。

B.王銳重視安全,在巷口處設置柵門,入夜便關門上鎖,徹夜有人打更。

C.結(jié)尾使用對比,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借參政姚龍的話肯定王銳的政績。

D.文章以敘為主,從防澇、治安、教育等方面記錄王銳施政有為的事跡。

24.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需斷句處相應的字母依次填寫到答題卡上。

銳A長身B修髯C顧眄D生威E有權(quán)F術G尚嚴政

25.借助下面資料,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自聽其政,吏亡得為奸。

《說文解字》:“聰(聽),聆也。從耳,壬聲”,“聲音通順于耳"。

“聽”的常見引申義有:

①順從、接受,如“言聽計從";

②治理、處理,如“聽訟”;

③任憑、放任,如“聽之任之"。

26.請結(jié)合《送東陽馬生序》,簡述王銳和宋濂分別使用怎樣的方法督促后輩學習。

答案

C2.B3.D4.D5.B6.A7.A8.B

9.(1)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

(2)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4)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0、(1)(示例)你好,這郁郁蔥蔥的慈孝竹,為這醉翁亭景區(qū)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你這樣刻刻畫畫,真有點煞風景,讓我們做個文明的旅游人,好嗎

(2)(示例)永叔醉游醉翁亭樂惠黎民

(3)(示例)醉翁亭四周古樹蒼翠,亭子雕梁畫棟、古色古香,那翹起的四角亭檐,若蒼鷹凌空飛越。

11、①就②情趣③盡興地喝酒④下棋

12、①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愛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一個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醉了。

13、水落而石出。

14、不勝酒力;與民同樂;陶醉山水;自得之意。(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滿分。)

15.(1)像鳥張開翅膀一樣(2)命名

16.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17.(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頭觀看山景,低頭傾聽泉水聲。

18.與民共樂

19.樂其歲物之豐成,安此豐年之樂。

20.與民共樂或與民同樂”

21.同:兩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來描寫,語句凝練,筆墨傳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狀夏,以潔喻秋,以水寫冬。乙文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