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106-2023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TB 10106-2023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TB 10106-2023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TB 10106-2023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TB 10106-2023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前言隨著鐵路工程建設規(guī)模擴大、鐵路等級和設計速度提高,地基處理技術對鐵路工程質量安全的影響日益凸顯。復合地基被廣泛應用于鐵路路基地基處理中,布袋注漿樁、素混凝土樁等新技術日趨成熟,在滿足地基承載要求、控制路基工后沉降、保障路基安全穩(wěn)定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積累了豐富經驗,為全面修訂《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規(guī)程為統(tǒng)一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要求,系統(tǒng)總結近年來國內外地基處理技術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充分借鑒相關標準要TB,經廣泛征求意見后全面修訂而成。本規(guī)程堅持安全可靠、技術先收等有關標準,將更好滿足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發(fā)展需要。本規(guī)程共分21章,包括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guī)定、換填墊土(水泥土)擠密樁、柱錘沖擴樁、水泥土攪拌樁、旋噴樁、布袋注混凝土灌注樁、多樁型復合地基、樁網(樁筏)結構、樁板結構、注漿,另有4個附錄。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1.調整章節(jié)結構,新增布袋注漿樁、碎石注漿樁及多樁型復合地基章節(jié),將原規(guī)程鋼筋混凝土樁網(樁筏)結構章節(jié)拆分為預制樁、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樁網(樁筏)結構三章,將原規(guī)程碎石樁4章節(jié)和擠密砂石樁章節(jié)合并為碎石(砂)樁一章。2.完善地基壓縮層厚度的確定方法,補充沉降計算修正系數和工后沉降完成比例系數取值。3.調整復合地基承載力驗算要求,補充剛性樁復合地基穩(wěn)定性計算方法。4.規(guī)定布袋注漿樁和碎石注漿樁的適用范圍、承載力設計計5.新增螺紋(桿)樁、現澆X形樁和現澆大直徑管樁等素混凝土樁的適用條件、承載力設計計算、施工及質量檢驗等技術內容。制樁適用條件、成孔控制指標、樁頂高程、承載力試驗等設計、施工及質量檢驗等技術內容。規(guī)定鋼筋混凝土灌注樁適用條件、樁間距、承載力計算、泥漿護壁成孔工藝等設計、施工及質量檢驗的技術內容。8.規(guī)定多樁型復合地基適用條件、處理深度、工藝性試驗等設計、施工及質量檢驗的技術內容??紤]土拱效應、索膜效應、邊坡推力效應、地基反力效應的樁網結構加筋墊層設計計算方法。10.修訂地基處理工程不同樁型質量檢驗的基本要求、檢測數量、檢驗方式等相關技術內容。在本規(guī)程的執(zhí)行過程中,希望各單位結合工程實踐,認真總結經驗,積累資料。如發(fā)現需要修改和補充之處,請及時將意見及有關資料寄交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通錦路3號,郵政編碼:610031),并抄送國家鐵路局規(guī)劃與標準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區(qū)廣蓮路1號,郵政編碼:100055),供今后修訂時參考。本規(guī)程由國家鐵路局科技與法制司負責解釋。主編單位: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第四勘察設71總則 12術語和符號 32.1術語 32.2符號 73基本規(guī)定 93.1一般規(guī)定 9 103.3地基承載力驗算 17 184換填墊層 224.1一般規(guī)定 224.2設計 224.3施工 244.4質量檢驗 255沖擊(振動)碾壓 265.1一般規(guī)定 265.2設計 265.3施工 265.4質量檢驗 276強夯及強夯置換 286.1一般規(guī)定 286.2設計 286.3施工 316.4質量檢驗 3287排水固結 337.1一般規(guī)定 337.2設計 337.3施工 367.4質量檢驗 388碎石(砂)樁 398.1一般規(guī)定 398.2設計 398.3施工 418.4質量檢驗 439灰土(水泥土)擠密樁 459.1一般規(guī)定 459.2設計 459.3施工 479.4質量檢驗 4910柱錘沖擴樁 5010.1一般規(guī)定 5010.2設計 5010.3施工 5110.4質量檢驗 5211水泥土攪拌樁 5411.1一般規(guī)定 5411.2設計 5411.3施工 5611.4質量檢驗 5712旋噴樁 5812.1一般規(guī)定 5812.2設計 5812.3施工 60912.4質量檢驗 6113布袋注漿樁 6213.1一般規(guī)定 6213.2設計 6213.3施工 6413.4質量檢驗 6514碎石注漿樁 6614.1一般規(guī)定 6614.2設計 6614.3施工 6814.4質量檢驗 7015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及素混凝土樁 7215.1一般規(guī)定 7215.2設計 7215.3施工 7415.4質量檢驗 7616預制樁 7816.1一般規(guī)定 7816.2設計 7816.3施工 7916.4質量檢驗 8217鋼筋混凝土灌注樁 8317.1一般規(guī)定 8317.2設計 8317.3施工 8517.4質量檢驗 8618多樁型復合地基 8718.1一般規(guī)定 8718.2設計 8718.3施工 9118.4質量檢驗 9119樁網(樁筏)結構 9319.1一般規(guī)定 9319.2設計 9419.3施工 9919.4質量檢驗 99 1 7 8 0附錄A鐵路工程常用地基處理方法及適用條件 112附錄B復合地基單樁載荷試驗要點 114附錄C復合地基載荷試驗要點 116附錄D地基沉降計算 119明 130《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程》條文說明 131·1·1總則1.0.1為統(tǒng)一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要求,確保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滿足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綠色環(huán)保等要求,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鐵路工程地基處理的設計、施工和質量檢驗。1.0.3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措施應根據鐵路等級、軌道類型、荷載大小、場地地質和環(huán)境條件、工期要求、施工工藝和地區(qū)經驗等因素合理確定。1.0.4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應加強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采用綜合勘探的方法,取得詳細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環(huán)境條件資料。1.0.5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應滿足穩(wěn)定、變形和耐久性的要求。1.0.6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應考慮地形地貌、水文條件、周邊環(huán)境等對鐵路工程穩(wěn)定及變形的影響。1.0.7鐵路工程構筑物分界處、地層變化較大的地段及不同地基處理措施連接處工后差異沉降大時,應采取過渡的地基處理措施。1.0.8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施工應作為控制工程優(yōu)先安排,按照先試驗、后施工的原則,并根據試驗結果驗證、調整施工工藝及參數。1.0.9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應重視環(huán)境保護,施工工法和工藝的選1.0.10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應加強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加固效果檢測,積極采用信息化手段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1.0.11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應按照相關標準的要求開展變形觀測·2·及評估工作。1.0.12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應采用安全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1.0.13鐵路工程地基處理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術語和符號2.1術語為提高地基承載力,改善其變形性質或滲透性質而采取的人工處理地基的方法。未經人工處理的地基。在天然地基中設置以碎石、砂礫等無黏結散粒材料構成的密實樁體,并與樁周土組成復合地基,如碎石(砂)樁等。在天然地基中設置以水泥、石灰等黏結材料與土拌和形成具有一定黏結強度的樁體,并與樁周土組成復合地基,如灰土(水泥土)樁、水泥土攪拌樁及旋噴樁等。e在天然地基中設置的高黏結強度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素混凝土樁、碎石注漿樁、預制樁及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等。確保地基不產生剪切破壞而失穩(wěn),同時又保證建筑物沉降不超過容許值的最大荷載。的地基容許承載力。·4·地基能承受的最大荷載強度。上部建筑物竣工或路基竣工鋪軌工程開始時的沉降量與最終形成的總沉降量之差。挖除地表淺層軟弱土層,回填合格填料,并碾壓或夯壓密實的地基處理方法。挖去表面淺層軟弱土層或不均勻土層,回填堅硬、較粗粒徑的材料,并夯壓密實形成的墊層。在墊層材料內鋪設單層或多層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的墊層。采用多邊形壓實輪非圓曲線滾動時對地基表層施加碾壓、沖擊綜合作用,使土體得到壓實的地基處理方法。采用滾動式振動碾壓機對地基表層施加碾壓、振動綜合作用,使土體得到壓實的地基處理方法。將夯錘提升到高處使其自由落下,給地基施加沖擊和振動能量,將地基土夯實的地基處理方法。將夯錘提升到高處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不斷夯擊坑內回填的碎石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實墩體的地基處理方法。以透水型土工織物長袋裝砂,設置在軟土地基中形成排水砂井,以加速軟土排水固結?!?·t將塑料板芯材外包排水良好的土工織物排水帶,用插帶機插入軟土地基中代替砂井,以加速軟土排水固結。通過對覆蓋于豎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氣薄膜內抽真空排水使地基土固結壓密的地基處理方法。采用振動、沖擊、振沖及振動擠壓等方式在地基中成孔后,再將碎石(砂)擠壓入已成的孔中,形成由碎石(砂)構成的密實樁體。利用橫向擠壓成孔設備成孔,使樁間土得以擠密,將灰土填入孔內分層夯實形成的灰土樁。利用橫向擠壓成孔設備成孔,使樁間土得以擠密,將水泥土填入孔內分層夯實形成的水泥土樁。將柱狀重錘提到高處使其自由落下沖擊成孔,然后分層填料夯實形成的擴大樁體。以水泥作為固化劑的主劑,通過深層攪拌機械,將固化劑與地基土強制攪拌,使軟弱土硬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wěn)性和一定強度的柱狀加固體樁。水泥土攪拌樁按加固材料狀態(tài)不同可分為漿體攪拌樁(水泥漿攪拌樁、水泥砂漿攪拌樁)和粉體攪拌樁,按施工機械葉片攪拌方向不同又可分為單向水泥土攪拌樁和多向水泥土攪拌樁。用高壓水泥漿通過鉆桿由水平方向的噴嘴噴出,形成噴射流,鉆桿邊旋轉、邊噴射,噴射出的水泥漿切割土體,并與土拌和形成的水泥土加固體樁。采用機械在地基中成孔,將土工布袋套在注漿管外,漿液通過注漿管孔底壓入,充填、膨脹布袋形成的樁體。利用鉆機成孔,在孔內放置注漿管,投入碎石后注入水泥漿液固結形成的樁。結強度樁。由水泥、碎石、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和形成的高黏結強度樁,包括現澆混凝土樁、螺紋(桿)樁、現澆大直徑管樁以及現澆X形樁等異形樁。采用螺紋(桿)樁機施工形成的樁身全部帶有螺牙(或部分帶有螺牙)的混凝土灌注樁,又名螺絲釘樁。e采用樁機將帶有活瓣樁尖或預制樁尖的內外雙層套管樁模沉入地基,在樁模內外管之間灌注混凝土,然后振動拔管,在樁芯土體與外部土體之間形成的樁。采用樁機將帶活瓣樁尖或預制樁尖的X形截面樁模沉入地基,在X形樁模內灌注混凝土,然后振動拔模后形成的樁。在預制構件加工廠預制,運至施工現場,采用機械打(壓)入土中的鋼筋混凝土樁?!?··7·采用機械或人工成孔,在孔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形成部分土體被增強或被置換形成增強體,由增強體和周圍地基土共同承擔荷載的地基處理。由兩種及兩種以上樁型處理形成的復合地基。由剛性樁、樁帽(擴大樁頭)及加筋墊層組成,由樁體承擔主要上部荷載的結構。由剛性樁、墊層及鋼筋混凝土筏板組成的結構。由鋼筋混凝土樁、承載板(托梁)組成的結構。利用灌漿壓力或漿液自重,經過鉆孔將漿液壓到地基裂隙、孔隙或空洞內,以改善地基條件的處理方法。粒徑小于0.075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百分比。2.2符號·8·3基本規(guī)定3.1一般規(guī)定3.1.1地基處理設計前應開展以下工作:在詳細可靠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環(huán)境條件資料的基礎上開展地基處理方案研究。2收集場地范圍內地下工程、管線及新建鐵路工程可能影響到的鄰近建(構)筑物的有關資料。3結合工程情況,調查當地地基處理經驗和施工條件,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應調查其他地區(qū)相似場地上同類工程的地基處理經驗和使用情況。3.1.2地基處理應采取勘探、試驗和綜合分析的方法,查明地基土成因、分布及工程性質??碧絻?yōu)先采用靜力觸探等原位測試方法。3.1.3地基處理方法宜根據本規(guī)程附錄A和以下要求進行多方案比較后合理確定。情況、地下及地表水特征、荷載、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初步選出可行的地基處理方案(包括組合處理方案)。2對初步選出的地基處理方案,從預期處理效果、材料、施工機械、工期要求和對環(huán)境的影響等方面進行技術經濟對比分析,選擇適宜的處理方法。3.1.4斜坡及斜基底軟弱地基應重視地基整體穩(wěn)定性及側向變形的影響,綜合分析處理。·9·3.1.5地基處理施工前應根據地層條件和工裝設備選擇代表性地段進行工藝性試驗,驗證設計參數、檢驗地基處理效果、獲取施工工藝參數。3.1.6地基處理施工前應查明場地范圍內地表及地下構(建)筑物和各種管線,選擇合理的地基處理措施,并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或予以遷改,以免因施工而造成破壞。3.1.7地基處理施工前及施工過程中,應對地質情況進行核對,并做好記錄,當地質資料與現場不符或地質情況異常時,應及時分析處理。3.1.8地基處理施工前應設置地表排水設施,嚴防地表水流入地基加固區(qū)域。3.1.9施工場地距離既有線等建筑物較近時,地基處理施工應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加強既有線變形監(jiān)測。3.1.10地基處理所用材料的技術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按相關規(guī)定進行進場檢驗。3.1.11地基處理工程質量檢驗應符合本規(guī)程及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3.1.12單樁及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應符合本規(guī)程附錄B和附錄C的規(guī)定。3.1.13地基處理應選擇合適的監(jiān)測手段進行變形監(jiān)測,可采用3.1.14地基處于腐蝕性環(huán)境時,應對地基加固樁體采取防腐處理措施。3.2穩(wěn)定檢算3.2.1鐵路路基穩(wěn)定性分析的強度參數,應根據土工試驗和原位測試成果,并結合當地經驗綜合確定。3.2.2路堤填料的物理力學指標應根據試驗資料確定,無試驗資.2.2確定?!?0·表3.2.2路堤填料物理力學指標填料種類內摩擦角φ(°)細粒土砂類土—不易風化的塊石類土注:1填料的容重可根據填料性質和壓實等情況作適當修正。2全風化巖石、特殊土的c、φ值應根據試驗資料確定。表3.2.3地基土抗剪強度指標的試驗方法地基處理方法檢算工況試驗方法直剪三軸剪切無側限抗壓強度十字板剪切快剪快剪不固結不排水不排水排水天然地基施工期√√△√運營期√√排水固結法施工期√△√△△√運營期√√△復合地基法施工期√√△△運營期√△√△注:1表中所列項目考慮了施工期與運營期兩種檢算工況,實際工程中應根據不同檢算工況選用。2室內剪切試驗宜以三軸剪切試驗為主。4采用排水固結法時,應根據工期及填土速率考慮地基固結強度增長。5采用復合地基處理時,對于有排水功能的措施可考慮固結引起的強度增長。3.2.4復合地基抗剪強度指標應按下列方法確定:1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的抗剪強度指標按下列公式計算:cscs·11·ccckPa擦角(°);2柔性樁復合地基的抗剪強度按下式計算:p—樁體抗剪強度(kPa);3.2.5分析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軟弱層帶滑動的穩(wěn)定性時,應結合場地條件,選擇軟弱層面的土層試驗獲得強度參數c、φ值,可采用直剪(快剪)或三軸不固結不排水剪試驗。受地下水或地表浸水影響較大時,應采用飽和強度指標。3.2.6穩(wěn)定性驗算應分別檢算路堤施工期及鐵路運營期的穩(wěn)定系數,以運營期的穩(wěn)定安全系數作為設計指標,施工期的穩(wěn)定安全系數作為驗算指標。路堤施工期荷載應考慮路堤自重和運架梁車等施工臨時荷載;運營期荷載應包括路堤自重、列車和軌道荷載。地震力的計算應符合現行《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111的有關規(guī)定。3.2.7路堤和地基的整體穩(wěn)定性宜采用圓弧滑動法進行計算,穩(wěn)定s所示。1不考慮固結穩(wěn)定系數可按下列公式計算:FSiSj+TsPT·12·((((式中i,jPTiααliααli,ljRiTTcosTTcosθ=a土條編號,下標i表示土條底部的滑裂面在地基土層內,下標j表示土條底部的滑裂面在路堤填料內;地基土內(AB)第i土條單位寬度抗剪力(kN/m),天然飽和黏性土地基計算時Wi不計Wti;路堤內(BC)抗剪力(kN/m);第i、j土條單位寬度重量(kN/m);當第i土條的滑裂面處于地基內(AB)時,分別為滑面以上該土條中的單位寬度地基自重及路堤自重第i、j土條底滑面的傾角(°);第i、j土條底滑面的長度(m);滑動圓弧半徑(m);當第i土條的滑裂面處于地基內(AB)時,分別為該土條所在土層的快剪黏聚力(kPa)及快剪內摩擦角(°);·13··14·((C土條所在路堤填料的黏聚力(kPa)與內摩擦角(°)(按3.2.2條取值);T——加筋體提供的單位寬度抗滑力(kN/m);Ta——加筋體容許抗拉強度(kN/m),宜按式(19.2.10—3)計算,在缺乏經驗時可取加筋體極限張拉強度的θ———加筋體在圓弧滑動時其拉力方向的角度(°)(可取0~α0),地基軟弱如泥炭等可取0,α0為加筋體與滑弧交點處切線的仰角(°)。2考慮固結穩(wěn)定系數可按下列公式計算:F=∑(Si+ΔSi)+∑Sj+T(3.2.7—7)sPTΔSi——由于固結增長的單位寬度地基強度(kN/m);Ui——地基土平均固結度;gii排水剪的內摩擦角(°)。3.2.8當軟弱土層較薄時,路堤沿復式滑面滑動的穩(wěn)定性按不平衡推力法進行計算,如圖3.2.8所示。圖3.2.8復式滑面計算示意圖·15·3.2.9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軟弱層帶滑動的穩(wěn)定性除按圓弧滑動法進行計算外,還應采用不平衡推力法進行分析,穩(wěn)定系數Fs按圖3.2.9路堤沿斜坡軟弱地基滑動的穩(wěn)定性計算示意圖iiicosi-1-αi)-sin(αi-1-αi)式中WQi———第i土條的單位寬度重力與外加豎向荷載之和li——第i土條底滑面的長度(m);Ei-1———第i-1土條傳遞給第i個土條的單位寬度下滑力用式(3.2.9—1)和式(3.2.9—2)試算,直到第n條(最后一條)的剩余推力為零,由此確定穩(wěn)定系數Fs。3.2.10剛性樁復合地基的整體穩(wěn)定性應根據不同破壞模式進行檢算。采用圓弧滑動法時,穩(wěn)定系數Fs可按式(3.2.10—1)進行計算,計算模型如圖3.2.10所示。((((MRS+MRP+MRRF=sMDMRS=(∑Si+∑Sj)R圖3.2.10剛性樁復合地基的圓弧滑動法計算模型MD(kN·m/m);MRS———地基土內(AB)樁間土和路堤內(BC)土條單位寬度抗滑力矩之和(kN·m/m);MRR滑力矩(kN·m/m);MRP———單位寬度樁體抗滑力矩,具體應考慮樁體類型、地基條件和結構布置等因素,按樁體彎拉、彎壓、傾斜、滑移、剪切和樁間土繞流等不同破壞模式確定(kN·m/m);PT——各土條在滑弧切線方向的單位寬度下滑力總和(kN/m),按式(3.2.7—2)計算;Si———地基土內(AB)第i土條單位寬度抗剪力(kN/m),(3.2.7—3)計算;·16··17·Sj———路堤內(BC)第i土條單位寬度抗剪力(kN/m),按式(3.2.7—4)計算;Tg———筋帶容許拉力值(kN/m),一般取極限值的0.2~0.4倍;表3.2.11—1路堤最小穩(wěn)定安全系數列車設計行車速度v(km/h)最小穩(wěn)定安全系數[Fs]施工期運營期注:對于斜坡軟弱地基路堤,采用圓弧滑動法檢算時,其穩(wěn)定系數應根據軟弱地基橫向坡度大小,在表3.2.11—1規(guī)定的最小穩(wěn)定安全系數[Fs]的基礎上按表表3.2.11—2斜坡軟弱地基路堤最小穩(wěn)定安全系數軟弱地基橫向坡度水平地基最小穩(wěn)定安全系數s[F]ssFssF+0.10ssF+0.15s3.3地基承載力驗算3.3.1路塹及填高小于基床厚度的低路堤,基床范圍的地基承載力應滿足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3.3.2擋土墻、涵洞等剛性基礎的地基承載力應符合下式規(guī)定,存在軟弱下臥層時,應驗算下臥層的承載力。pk≤[σ](3.3.2)·18·3.3.3軟土高填方的復合地基,應進行承載能力驗算。3.3.4復合地基承載力設計時,應根據本規(guī)程相應章節(jié)有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必要時可通過現場載荷試驗確定。3.3.5樁網和樁筏結構等樁承式路基,樁體承載力應符合下式規(guī)定。式中P0≤[P](3.3.5)3.3.6剛性基礎處理后地基的承載力應按下列規(guī)定修正:1基礎寬度修正系數應取零。2基礎深度修正系數可取1.0。3.4沉降計算3.4.1地基壓縮層計算深度應考慮鐵路等級、軌道類型及地基土特性等因素綜合確定。1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地基。1)地基壓縮系數a0.1-0.2大于等于0.3MPa-1時,地基壓縮層的計算深度按下式確定:zta2)地基壓縮系數a0.1-0.2小于0.3MPa-1時,地基壓縮層的計算深度按下式確定:zt3)計算深度以下有軟土層時應繼續(xù)增加計算深度。2其他鐵路地基。1)軟土地基壓縮層的計算深度按式(3.4.1—1)計算?!?9·2)其他地基壓縮層的計算深度按式(3.4.1—2)計算。3.4.2沉降計算參數應根據土工試驗、現場原位測試、地區(qū)經驗及類似工程計算參數等因素綜合選取。3.4.3天然地基和采取排水固結法處理后地基的總沉降量可按下式計算:也可按下式進行計算:率等因素有關:對于飽和軟黏性土,采用堆載預壓排水固結法處理時,其值可取1.2~1.4;采用真空預.2。3.4.4復合地基的總沉降量應按下式計算:無可靠經驗時復合地基的總沉降量應按下式綜合計算:有關;加荷速率等有關;關,根據地區(qū)沉降觀測資料及經驗確定。下臥層為 中低壓縮性土時,對于散粒體樁、柔性樁復合地基,其值可取1.0~1.2;對于CFG樁等剛性樁復合地基,可根據區(qū)域工程經驗取值,缺乏經驗時可按表3.4.4插值確定;對于膨脹土地基可參照現行《鐵路特殊路基設計規(guī)范》TB10035有關規(guī)定選取;對于黃土地基可參照現行《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 表3.4.4中低壓縮性土下臥層剛性樁復合地基沉降經驗修正系數 壓縮模量當量值Es(MPa) 471注:Es為沉降計算總深度z內地基壓縮模量的當量值,應按下式確定:Es=Es=A(3.4.4—3)E∑E式中Ai———第i層土附加應力系數沿土層厚度的積分值;內的復合土層按復合土層的壓縮模量取值。3.4.5地基沉降計算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3.4.3、3.4.4條及附錄D的有關規(guī)定,同時考慮相鄰荷載的影響。3.4.6工后沉降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S′———無荷狀態(tài)(不考慮軌道荷載和列車荷載作用,采用堆載預壓處理時按相應荷載狀態(tài)計算)下地基總沉降量(m);·20··21·η———上部建筑物竣工或路基竣工鋪軌時的沉降完成比例系數(或稱施工期沉降完成比例系數),應結合地基條件、地基處理措施、路基填筑完成放置時間及地區(qū)經驗綜合確定,無經驗時可按表3.4.6取值。表3.4.6施工期沉降完成比例取值地基土類型荷載穩(wěn)定3個月荷載穩(wěn)定6個月荷載穩(wěn)定12個月飽和軟土(排水固結法處理)按固結理論計算中低壓縮性土(未加固)中低壓縮性濕陷性黃土(未加固)——膨脹土(未加固)——3.4.7鐵路工程地基工后沉降量及沉降速率應滿足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2·4換填墊層4.1一般規(guī)定4.1.1換填墊層法可用于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設備及換填材料等進行設計,并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墊層和加筋墊層等。4.2設計4.2.1換填墊層厚度應根據需要換填的軟弱土層深度或下臥土層的承載力確定,宜為0.5m~3.0m。剛性基礎還應符合下式要求:pzpcz[σ](4.2.1)4.2.2墊層底面處的附加壓力pz可按下列公式計算:條形基礎b(pk-pc)矩形基礎 bl(pk-pc)·23·l矩形基礎底面的長度(m);pc——基礎底面處土的自重壓力(kPa);θ———墊層的壓力擴散角(°),宜通過試驗確定,無試驗資料表4.2.2壓力擴散角θz/b換填材料zb°,必要時,宜由試驗確定。4.2.3墊層底面寬度應滿足壓力擴散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墊層底面寬度應按下式計算:m2墊層頂面寬度可從墊層底面兩側向上,按基坑開挖期間保持邊坡穩(wěn)定的坡度確定。墊層頂面每邊超出基礎底邊不宜小于3濕陷性黃土地基的處理寬度還應滿足現行《鐵路特殊路基4.2.4剛性基礎下換填墊層的壓實標準應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有關規(guī)定確定。路基基底換填墊層的壓實標準宜按墊層所處鐵路路基對應部位的壓實標準確定。4.2.5換填墊層處理后路基的穩(wěn)定性應按本規(guī)程第3.2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檢算。4.2.6墊層地基的變形由墊層自身變形和下臥層變形組成。墊層下臥層的變形可按本規(guī)程第3.4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4.2.7灰土墊層中石灰的摻合量和水泥土墊層中水泥的摻合量宜通過試驗確定。4.2.8加筋砂墊層應采用礫砂、粗砂、中砂,加筋碎石墊層應采用級配良好且未風化的礫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0mm。墊層材料不應含草根、垃圾等雜質,碎石墊層細粒含量不應大于10%,砂墊層細粒含量不應大于5%,用作排水固結的砂墊層細粒含量不應大于3%。工程要求墊層具有排水功能時,墊層材料應具有良好的透水性。4.2.9加筋墊層土工合成材料應選用耐久性好的土工格柵、土工率、蠕變性小、不易脆性4.3施工4.3.1墊層施工前應對換填的范圍、深度及地基地質條件進行核查。4.3.2墊層的施工方法、分層鋪填厚度、每層壓實遍數等宜通過現場試驗確定。除接觸下臥軟土層的墊層底部應根據施工機械設4.3.3基坑開挖時應避免坑底土層受擾動,宜保留300mm~500mm厚的土層,待鋪填墊層前再挖至設計高程。4.3.4墊層底面宜設在同一高程上,如深度不同或墊層底面土層承載力差異較大時,基坑底面應挖成階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墊層施工,搭接處應夯壓密實。4.3.5砂(碎石)墊層分段施工時接頭處應做成臺階,上下層接·24··25·頭應搭接2.0m,并應碾壓密實。4.3.6加筋墊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土工合成材料的鋪設應將強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基主要受力方向,筋材的連接和搭接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鋪設土工合成材料的下承層表面應平整、密實,嚴禁有尖銳凸出物。土工合成材料上攤鋪的填料,應采用輕型機械或人工運輸。機械行駛時,筋材上覆填料厚度不宜小于20cm。3嚴禁機械設備和車輛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表面上行走。4.4質量檢驗4.4.1換填墊層質量檢驗內容應包括墊層材料質量、墊層壓實質量等,加筋墊層應檢驗土工合成材料的材料質量、施工實體工程質量。4.4.2換填墊層中填料的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壓實質量應根據填料類別及其所在路基部位分層檢測,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普通填料和物理改良土墊層應檢測壓實系數和地基系數。2化學改良土應檢測壓實系數和無側限抗壓強度。3位于基床或過渡段部位的A組填料、級配碎石(含水泥級配碎石)應檢測壓實系數、地基系數和動態(tài)變形模量。20m不應少于1個點,獨立柱基、單個基礎不應少于1個點,其他4.4.4剛性基礎基底換填墊層應通過載荷試驗進行承載力檢驗,每個單體工程不宜少于2處。4.4.5加筋墊層中填料的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質量及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鋪設范圍、層數、層間距、方向、連接方法及強度等應符合設計要求。5沖擊(振動)碾壓5.1一般規(guī)定5.1.1沖擊(振動)碾壓可用于淺層碎石土、卵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黏性土、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處理。5.1.2沖擊(振動)碾壓設計與施工應根據具體的地形地貌、土質條件等因素,結合沖擊碾壓的適用范圍綜合確定。沖擊碾壓施工應考慮對居民、構造物、地下管線等周邊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距既有建筑物較近時應預留安全距離或采取減振措施。5.1.3沖擊(振動)碾壓施工前應選取代表性場地進行工藝性試驗,確定其適用性、施工工藝和施工參數。5.2設計5.2.1沖擊(振動)碾壓處理范圍應大于基底范圍,宜超出路堤坡腳或基礎外緣3m。5.2.2沖擊碾壓處理深度不宜大于3m,振動碾壓的處理深度不宜大于2m,加固效果應根據現場試驗或當地經驗確定。5.2.3沖擊(振動)碾壓處理后的地基穩(wěn)定性與沉降應分別按本規(guī)程第3.2節(jié)和第3.4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5.2.4沖擊碾壓寬度不宜小于6m,長度不宜小于100m。5.3施工5.3.1施工前應進行場地平整,清除表層土,修筑機械設備進出道路及施工區(qū)周邊排水溝,確保場地排水通暢。5.3.2沖擊(振動)碾壓的碾壓遍數應根據工藝性試驗確定,并·26··27·應滿足設計要求的壓實標準。沖擊碾壓的碾壓遍數可根據現場施工時沖擊輪輪跡高差小于15mm控制,并應滿足設計要求的壓實標準。5.3.3沖擊碾壓施工時自邊坡坡腳一側開始,順(逆)時針行駛,以沖壓面中心線為軸轉圈,而后按縱向錯輪沖壓,全路幅排壓后,5.3.4沖擊碾壓時應通過改變轉彎半徑調整沖壓地點,使其均勻壓。5.3.5沖擊碾壓時應及時對地基表面適量灑水,使水分充分滲透,達到適宜的含水量后進行沖擊碾壓。沖擊碾壓10遍左右后,平地機大致整平,再沖擊碾壓。5.3.6振動碾壓應控制碾壓速度,施工由地基處理兩側向中心碾壓,輪跡覆蓋整個路基表面為碾壓一遍。5.3.7振動碾壓應按靜壓→弱振→強振→弱振→靜壓的順序施工。5.3.8相鄰兩段沖擊碾壓搭接長度不宜小于15m,振動碾壓搭接長度不宜小于5m。5.3.9沖擊(振動)碾壓段出現橡皮土時應及時停止施工,并作相應處理。碾壓。5.3.11施工過程中應對碾壓遍數和輪跡高差等參數進行記錄。5.4質量檢驗5.4.1沖擊(振動)碾壓檢驗內容應包括壓實質量及承載力等。5.4.2地基處理壓實檢驗宜在碾壓處理7d~14d后進行,填土追加壓實可在施工后及時進行。5.4.3壓實質量應檢測壓實系數,壓實標準應符合設計要求。5.4.4承載力檢驗應采用平板載荷試驗?!?8·6強夯及強夯置換6.1一般規(guī)定6.1.1強夯可用于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強夯置換可用于高飽和度的粉土與軟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處理,并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6.1.2強夯及強夯置換施工前,應結合工程類型、工程地質條件和設備組合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進行工藝性試驗,確定主要工藝參數,驗證地基處理效果。6.1.3鄰近既有建筑物、居民區(qū)的地基處理不應采用強夯及強夯置換。6.2設計Ⅰ共性規(guī)定6.2.1強夯及強夯置換處理范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路堤坡腳外不小于3m,可液化地基不小于5m。2建筑物基礎以外每邊超出基礎外緣的寬度宜為基底下設計處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可液化地基不小于5m。6.2.2強夯及強夯置換地基的穩(wěn)定性與沉降應按本規(guī)程第3.2節(jié)和第3.4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內土層的壓縮指標應通過原位測試或土工試驗確定。6.2.3強夯夯擊點宜按正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6.2.4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應根據現場試夯或當地經驗確定。在缺少試驗資料或經驗時可參照表6.2.4計算。表6.2.4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單位:m)單擊夯擊能(kN·m)碎石土、砂土等粗顆粒土粉土、濕陷性黃土等細顆粒土注: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應從最初起夯面算起;單擊夯擊能大于12000kN·m時,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應通過試驗確定。6.2.5夯點的夯擊次數,應按現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和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宜滿足表6.2.5的要求,當單擊夯擊能大于12000kN·m時,應通過試驗確定。表6.2.5強夯法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單擊夯擊能E(kN·m)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mm)≤502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fā)生過大的隆起。3不應出現夯坑過深而提錘困難的現象?!?9··30·6.2.6強夯夯擊遍數應根據地基土的性質確定,可采用點夯2~4遍,滲透性較差的細顆粒土夯擊遍數可適當增加。最后再低能量滿夯2遍,滿夯可采用輕錘或低落距錘多次夯擊,錘印搭接不得小于1/4夯錘直徑。6.2.7強夯兩遍夯擊之間宜有一定的間隔時間,間隔時間取決于土中超靜孔隙水壓力的消散速度。缺少實測資料時,可根據地基土的滲透性確定,對于滲透性差的黏性土地基,間隔時間不應小于2周~3周,對于滲透性好的地基可連續(xù)夯擊。6.2.8強夯第一遍夯擊點間距可取夯錘直徑的2.5~3.5倍,第二遍夯擊點應位于第一遍夯擊點之間,以后各遍夯擊點間距可適當減小。對處理深度較深或單擊夯擊能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擊點間距宜適當增大。6.2.9強夯地基承載力可根據夯后靜力觸探、標準貫入、動力觸探試驗或土工試驗指標按相關規(guī)范確定,必要時應通過現場載荷試驗確定。Ⅲ強夯置換6.2.10強夯置換墩的深度應穿透軟土層,到達硬土層上。6.2.11強夯置換的單擊夯擊能應根據現場試驗確定。6.2.12強夯置換墩體材料應采用級配良好的塊石、碎石、礦渣等堅硬粗顆粒材料,粒徑大于300mm的顆粒含量不宜超過總質量的6.2.13強夯置換夯點的夯擊次數應通過現場試夯確定,且應同時符合下列規(guī)定:1墩底穿透軟弱土層,且達到設計墩長。累計夯沉量為設計墩長的1.5~2.0倍。3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6.2.5條要求。6.2.14強夯置換墩間距應根據荷載大小和地基土的性質選定。當滿堂布置時可取夯錘直徑的2~3倍,對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可取夯錘直徑的1.5~2.0倍。強夯置換墩的計算直徑可取夯錘直500mm,墊層材料宜采用級配良好且未風化的礫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0mm,細粒含量不應大于10%。6.2.16強夯置換設計應預估地面抬高值,并在試夯時校正。6.2.17確定強夯置換地基承載力時,對軟土可只考慮墩體的作用,不考慮墩間土的作用;對非軟土地基可按復合地基考慮。6.3施工6.3.1強夯夯錘質量可取10t~60t,其底面形狀宜采用圓形或多邊形,錘底面積宜按土的性質確定,錘底靜接地壓力值可取25kPa~80kPa,對于細顆粒土錘底靜接地壓力宜取較小值。錘的6.3.2施工機械宜采用帶有自動脫鉤裝置的履帶式起重機或其他專用設備。采用履帶式起重機時,應在臂桿端部設置輔助門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錘時機架傾覆。6.3.3場地地表土軟弱或地下水位較高,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鋪填一定厚度的砂石材料的施工措施。施工前,宜將地下水位降低至坑底面以下2m。施工時,坑內或場地積水應及時排除。6.3.4強夯施工所產生的振動對周邊建筑物或設備可能產生影響時,應設置監(jiān)測點,并采取挖隔振溝等隔振或防振措施。6.3.5施工過程中應加強過程控制:1開夯前應檢查夯錘質量和落距,確保單擊夯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2每一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fā)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3強夯處理范圍和夯擊點布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強夯夯坑·31··32·中心偏差不應大于0.1D(D為夯錘直徑)。4滿夯時搭接面積不小于加固面積的1/4。5強夯加固的地基承載力以及強夯處理的實際有效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對強夯置換應檢查置換深度。6.3.6施工過程中應對各項參數及施工情況進行詳細記錄。6.4質量檢驗6.4.1強夯加固質量檢驗內容應包括地基承載力和有效加固深度等;強夯置換質量檢驗內容應包括置換墩的深度、密度,墩間土的強度和復合地基承載力等。6.4.2施工結束后應間隔一定時間后方可進行質量檢驗。采用強夯處理地基時,對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間隔時間宜取7d~14d;粉土和黏性土地基宜取14d~28d;濕陷性黃土地基宜取28d;素填土和雜填土宜按其主要成分所屬的土類執(zhí)行。采用強夯置換處8d。6.4.3強夯加固地基的承載力和有效加固深度,應采用標準貫入試驗或動力觸探試驗、靜力觸探試驗、平板載荷試驗等方法進行檢驗。6.4.4強夯置換后的復合地基承載力采用平板載荷試驗或動力觸探進行檢驗;樁間土強度和墩深、墩體密度采用動力觸探進行檢驗。7排水固結7.1一般規(guī)定7.1.1排水固結法可用于淤泥質土、淤泥和沖填土等飽和黏性土地基。對深厚軟黏土地基,應設置袋裝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排水豎井。當軟土層厚度不大或軟土層含較多粉砂夾層,且固結速率能滿足要求時,可不設排水豎井。7.1.2預壓荷載大小及類型應根據工后沉降控制標準、施工工期、現場條件等確定。路堤工程宜采用路堤填土預壓法,當單獨以路堤填土或真空預壓荷載不能滿足工后沉降要求時,可采用填土超載預壓、真空預壓或真空-堆載聯合預壓。7.1.3采用排水固結法處理地基應預先通過勘察查明地層成因、水平和豎直方向的分布、變化,查明地下水類型及水源補給情況等。并應通過土工試驗結合原位測試確定土層的基本物理指標、7.1.4采用排水固結法處理長大工程地基時,宜先期填筑試驗段項目的監(jiān)測。地基加固前后應進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試驗和室內土工試驗,根據試驗工程獲得的監(jiān)測及測試資料確定加載速率控制指標,推算地基的最終變形及工后沉降等,分析地基處理效果。7.1.5采用填土超載預壓或真空預壓時,地基經預壓所完成的變形量、平均固結度及工后沉降應在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卸載。7.2設計7.2.1排水固結法處理范圍不宜小于基底范圍。對于要求沉降·33·均勻的工程,當采用真空預壓時,處理范圍宜擴大至基底范圍以外7.2.2采用排水固結法處理地基時地面以上應設置水平向排水通道,可采用砂墊層或其他排水方式。水平排水通道應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連續(xù)性。當采用砂墊層作為排水通道時,墊層厚度不7.2.3堆載預壓處理地基時,應包括下列設計內容:1選擇是否采用排水豎井,確定排水豎井的類型、斷面尺寸、。2確定預壓區(qū)范圍、預壓荷載大小、加載速率和預壓時間等。強度增長、穩(wěn)定性和變形、工后沉降值等。7.2.4排水豎井分袋裝砂井和塑料排水板。袋裝砂井直徑宜為70mm~100mm,塑料排水板的當量換算直徑可按下式計算:dp(7.2.4)7.2.5排水豎井的平面布置可采用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有效排水直徑de與間距l(xiāng)的關系應按下列公式計算:del1)del(7.2.5—2)7.2.6排水豎井的間距應根據地基土的固結特性、允許工后沉降和工期要求等確定。7.2.7排水豎井的深度應根據地質條件、地基的穩(wěn)定性和工后沉降要求、工期等綜合確定。對以地基抗滑穩(wěn)定性控制的工程,打設·34··35·深度應超過最危險滑動面不少于2.0m;對以變形控制的工程,打設深度應根據在限定的時間內工后沉降是否能達到要求確定。排水豎井宜穿透受壓軟土層。7.2.8排水固結地基的平均固結度可按附錄D.0.3條進行計算。7.2.9當排水豎井未穿透壓縮層時,應分別計算加固范圍及下臥層的平均固結度。填筑速率應通過計算確定。對于沉降有嚴格限制的工程,宜采用超載預壓法處理。7.2.11真空預壓法處理地基需設置排水豎井,設計應包括下列豎井的類別、間距、排列方式和打設深度。2預壓區(qū)范圍和分區(qū)大小。3排水通道及真空管網設置。4真空預壓施工工藝。5要求達到的真空度和停抽真空標準。6地基的變形及穩(wěn)定性計算等。7.2.12如地基表層存在良好透氣層或在排水豎井處理范圍內有充足水源補給的透水層,真空預壓時應在加固區(qū)周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隔斷。7.2.13真空預壓的膜下真空度應穩(wěn)定保持在80kPa以上,且均勻分布。7.2.14真空預壓所需真空泵的數量,應根據加固面積大小和形空泵考慮。7.2.15真空預壓地基的沉降可按本規(guī)程第3.4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壓縮層厚度及附加應力大小應按真空度在地基土中的影響深度及傳遞規(guī)律確定?!?6·7.3施工7.3.1袋裝砂井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砂井的砂料應選用中粗砂,其細粒含量不應大于3%,滲透2砂袋進場后應妥善存放,禁止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3砂袋應防止扭結、縮頸、磨損和斷裂,砂袋灌砂應飽滿、密實。4袋裝砂井應錨定在孔底,施工中拔管帶出砂袋長度大于5m時應重新補打。5施打一周內應經常檢查袋中砂的沉縮情況,并及時補砂。7.3.2塑料排水板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塑料排水板性能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濾膜應緊裹芯板不松皺。2塑料排水板進場后應妥善存放,禁止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3安裝及打設過程中塑料排水板不應扭曲,濾膜不應破損和污染,并防止泥土等雜物進入排水板濾膜內。4塑料排水板不得接長使用。m6塑料排水板打設宜采用套管式打設法,套管斷面尺寸應滿足打設垂直度、深度等對套管強度和深度的要求,并應減少對地基土的擾動。7塑料排水板打設宜設置管靴,管靴的形式和結構應有利于塑料排水板打設和留置板頭。7.3.3排水固結平面井距偏差不應大于100mm,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1.5%,深度不得小于設計要求,埋入砂墊層中的長度應大7.3.4排水固結施工完成后應及時清除周圍帶出的泥土并用砂·37·子回填密實。7.3.5堆載預壓工程,預壓荷載應逐級施加,確保每級荷載下地基的穩(wěn)定性;真空預壓工程,可一次連續(xù)抽真空至設計要求的真空度。7.3.6堆載預壓土施工宜采用有效隔離措施防止預壓土污染已填筑的路基。7.3.7堆載預壓工程,在加載過程中應進行地基豎向變形、邊樁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壓力等項目的監(jiān)測,并根據監(jiān)測資料控制加載速率。7.3.8當采用堆載預壓處理時,路堤填土速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填筑時間不應小于地基抗剪強度增長所需的固結時間。2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不應大于10mm/d,坡腳水平位移7.3.9真空預壓的抽氣設備宜采用射流真空泵,空抽時應達到95kPa以上的真空吸力,真空泵的設置應根據預壓面積大小和形狀、真空泵效率和工程經驗確定,每塊預壓區(qū)至少應設置兩臺真空泵。7.3.10真空管路的連接應嚴格密封,在真空管路中應設置止回閥和截止閥。水平向分布濾水管可采用條狀、梳齒狀及羽毛狀等形式,濾水管布置宜形成回路。濾水管應設在砂墊層中,其上覆蓋mmmm包土工織物等濾水材料。7.3.11密封膜應采用抗老化性能好、韌性好、抗刺穿性能強的不透氣材料。密封膜熱合連接時宜采用雙熱合縫的平搭接,搭接寬材料,膜周邊設密封溝,將膜體四周沿密封溝內壁埋入土層,用黏土回填密實,溝內覆水密封。7.3.12真空預壓相鄰分區(qū)抽真空應同步實施,當不能同步實施時應在相鄰分區(qū)間采取防止漏氣的隔離措施?!?8·7.3.13真空預壓加固區(qū)周邊鄰近既有建筑物時,應設置監(jiān)測點,并采取挖隔離溝、打隔離樁等防護措施。7.3.14采用真空-堆載聯合預壓時,先抽真空,當真空壓力達到設計要求并穩(wěn)定后,再堆載,并繼續(xù)抽氣。堆載前應采取在膜上鋪設土工布及砂墊層等保護措施。7.4質量檢驗7.4.1袋裝砂井質量檢驗的主要內容應包括砂袋品種、規(guī)格、平面井距、數量、直徑、插設深度、砂料的品種、細粒含量、滲透系數等。7.4.2塑料排水板質量檢驗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塑料排水板品種、7.4.3真空預壓質量檢驗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密封膜和排水濾管7.4.4堆載預壓質量檢驗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堆載填筑速率、堆載預壓填料密度和填筑高度等。7.4.5預壓后,質量檢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堆載預壓卸載應進行變形觀測評估,評估由施工單位按評估要求分段提供觀測資料,評估單位提供卸載評估報告,建設單位2必要時,應對預壓完成的地基土進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試驗、室內土工試驗及載荷試驗?!?9·8碎石(砂)樁8.1一般規(guī)定土和雜填土等軟弱地基以及可液化地基,處理不排水抗剪強度小于20kPa的飽和黏性土地基,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8.1.2碎石(砂)樁正式施工前應通過現場試樁確定施工工藝、施工參數和加固效果。8.1.3居民集中區(qū)應優(yōu)先采用低噪聲設備,改進施工工藝,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8.2設計8.2.1碎石(砂)樁處理范圍宜在路堤坡腳或基礎外緣擴大1~2排樁。處理液化土地基時,在路堤坡腳或基礎外緣擴大寬度不應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層厚度的1/2。8.2.2碎石(砂)樁樁位宜采用正三角形、正方形布置。8.2.3振沖法樁徑宜采用500mm~1200mm,沉管法樁徑宜采8.2.4碎石(砂)樁的間距應根據上部結構荷載大小和場地土層情況,結合施工設備綜合考慮,宜為樁徑的2~3倍。碎石(砂)樁處理液化土地基時,樁間距不應大于式(8.2.4—1)和式(8.2.4—2)的值。e0-e1e0-e1·40·e0-e1se0-e1e0———地基處理前砂土的孔隙比,可按原狀土樣試驗確定,也可根據動力或靜力觸探等對比試驗確定;8.2.5碎石(砂)樁樁長應根據工程要求和地質條件通過計算確定,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軟弱地基層厚度不大時,樁長宜穿過松軟土層。2軟弱地基層厚度較大時,應滿足穩(wěn)定要求且樁長不小于最危險滑動面以下2m的深度。3處理液化地基時,樁長應按抗震要求確定。4樁長不宜小于4m。厚的砂礫石或碎石加筋墊層,并滿足本規(guī)程第4.2.8條和第4.2.9條的有關規(guī)定。8.2.7砂樁所用的砂料應采用中粗砂、礫砂,細粒含量不應大于5%。碎石樁樁體材料應采用不易風化的碎石、卵石、含石礫砂、礦渣等性能穩(wěn)定的硬質材料,細粒含量不大于5%。沉管法施工粒徑8.2.8碎石(砂)樁復合地基容許承載力應通過現場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確定,設計時可按下式計算:·41·eeσp——樁體容許承載力(kPa),宜通過單樁載荷試驗確定,設計時可根據地區(qū)經驗選取;σs———處理后樁間土容許承載力(kPa),宜按當地經驗取值,如無經驗時,可取天然地基容許承載力;de———單樁分擔的處理地基面積的等效圓直徑(m),等邊三角形布樁,取1.05s;正方形布樁,取1.13s;矩形距和橫向間距(m)。黏性土地基如無現場載荷試驗資料,設計時復合地基的容許承載力可按下式計算:spssps式中n———樁土應力比,無實測資料時,可取2~4,原土強度低取大值,原土強度高取小值。8.2.9碎石(砂)樁復合地基的穩(wěn)定性與沉降應分別按本規(guī)程第3.2節(jié)和第3.4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8.3施工8.3.1碎石(砂)樁施工可采用振沖法或沉管法,沉管法包括振動沉管成樁法和錘擊沉管成樁法。用于消除砂土及粉土液化時,宜采用振動沉管成樁法。8.3.2振沖碎石(砂)樁施工可根據設計荷載、原土強度、設計樁長等條件選用不同功率的振沖器。施工前應在現場進行試驗,以確定水壓、振密電流和留振時間等施工參數?!?2·8.3.3升降振沖器的機械可采用起重機、自行井架式施工平車或其他合適的設備。施工設備應配有電流、電壓和留振時間自動信號儀表。8.3.4施工現場應事先開設泥水排放系統(tǒng),或組織好運漿車輛將泥漿運至預先安排的存放地點,宜設置沉淀池重復使用上部清水。8.3.5振沖碎石(砂)樁施工可按下列步驟進行:1清理平整施工現場,布置樁位。2施工機具就位,使振沖器對準樁位。3啟動供水泵和振沖器,將振沖器徐徐沉入土中,直至達到設計深度。記錄振沖器經各深度的水壓、電流和留振時間。4造孔后邊提升振沖器邊沖水直至孔口,再放至孔底,重復2~3次擴大孔徑并使孔內泥漿變稀,開始填料制樁。5將振沖器沉入填料中進行振沖制樁,當電流達到規(guī)定的密升30cm~50cm。6重復以上步驟,自下而上逐段制作樁體直至孔口,記錄各段深度的填料量、最終電流值和留振時間,并均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7關閉振沖器和水泵。8.3.6沉管法施工中應選用能順利出料和有效擠壓樁孔內砂料的樁尖結構。當采用活瓣樁靴時,對砂土和粉土地基宜選用尖錐型,8.3.7振動沉管成樁法施工中應嚴格控制拔管高度、拔管速度、壓管次數和時間、填砂石量、電機工作電流,保證樁體連續(xù)、均勻、密實。8.3.8振動沉管碎石(砂)樁可按下列步驟進行:1清理平整施工現場,布置樁位。2施工機具就位,使沉管垂直對準樁位。3振動成孔,利用錘重及沉管自重徐徐靜壓1m~2m后開深度。·43·4石料投放,沉管至設計深度或沉管拔出地面時及時投料或補料至滿。5反插,振動成孔后,停振灌料至滿,先振動再開始拔管,邊6加壓成樁。8.3.9錘擊沉管成樁法施工應根據沖擊錘的能量控制拔管高度、分段填砂石量、貫入度,保證樁體質量。8.3.10錘擊沉管碎石(砂)樁施工可按下列步驟進行:1清理平整施工現場,布置樁位。2施工機具就位,使沉管垂直對準樁位。3投石制塞:往導管內投入適量的碎石(砂),形成一定高度4內擊沉管:用沖錘反復沖擊管內碎石塞,通過碎石(砂)與管內壁摩擦力帶動導管與石塞一道沉入土中,達到預定深度為止。5分段填沖:拔管、加填料、沖夯,循環(huán)往復,直至制樁完成。6制樁完成。8.3.11砂土和粉土地基中以擠密為主的碎石(砂)樁施工,應從外圍或兩側向中間進行,中間的樁間隔(跳打)施工;黏性土地基中以置換為主的碎石(砂)樁施工,宜從中間向外圍或隔排施工,同一排中也可以間隔施工;既有建(構)筑物鄰近施工時,應背離建(構)筑物方向進行。8.3.12施工時樁位水平偏差不應大于0.3倍套管外徑,套管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1%。8.3.13碎石(砂)樁施工后,應將地表以下的松散土層挖除或夯壓密實后鋪設、壓實砂石墊層。8.4質量檢驗8.4.1碎石(砂)樁質量檢驗內容應包括樁身密實度、樁間土處·44·理效果、復合地基承載力等。8.4.2施工結束后應間隔一定時間后方可進行質量檢驗。對黏土地基間隔時間宜取28d,粉質黏土地基宜取21d~28d,粉土地d1d,砂土和雜填土地基不宜少于7d。素填土和雜填土宜按其主要成分所屬的土類執(zhí)行。8.4.3碎石(砂)樁樁身密實度采用標準貫入或重型動力觸探試驗。8.4.4碎石(砂)樁樁間土的處理效果檢驗采用標準貫入法或靜力觸探試驗,檢測位置應位于樁間形心點。8.4.5碎石(砂)樁復合承載力檢驗應采用平板載荷試驗?!?5·9灰土(水泥土)擠密樁9.1一般規(guī)定9.1.1灰土(水泥土)擠密樁可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以消除地基土的濕陷性為主要目的時,宜選用灰土擠密樁。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增強其水穩(wěn)性、降低壓縮性和控制地基沉降變形為主要目的時,宜選用水泥土擠密樁。變形要求不高,且以消除濕陷性為主要目的時,可采用素土擠密樁。9.1.2施工前應選取代表性地段進行工藝性試驗,確定施工工藝及參數。9.2設計9.2.1灰土(水泥土)擠密樁處理范圍宜在路堤坡腳外緣擴大1~2排樁;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范圍應在路堤坡腳外緣擴擠密樁宜采用正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布置。9.2.3灰土(水泥土)擠密樁樁孔直徑可根據所選用的成孔設備、成孔方法和地基處理深度綜合確定。擠密處理深度小于等于9.2.4灰土(水泥土)擠密樁處理地基的深度,應根據地基的土質情況、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實設備等因素綜合確定。濕陷性黃土地·46·9.2.5灰土(水泥土)擠密樁樁孔內的填料,應根據工程要求或處理地基的目的確定,樁體的夯實質量采用平均壓實系數λc控制。樁孔內用灰土或水泥土分層回填、分層夯實時,樁體內的平均壓實系數λc值不應小于0.97(輕型擊實)。9.2.6灰土(水泥土)擠密樁所用土的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且有機質含量不應大于5%,土塊粒徑不得大于15mm,不得含有雜mm~1000mm厚的灰土或水泥土加筋墊層,其壓實系數不應小于0.95,并滿足本9.2.8樁間距宜為樁孔直徑的2.0~2.5倍,也可根據經驗按下式計算:s=α (9.2.8),按正三角形布樁,取α為0.95;正方形布樁,取9.2.9灰土(水泥土)擠密樁樁間土的平均擠密系數ηc,應按下式計算: —(9.2.9)·47·均試樣數不應少于6組。9.2.10灰土(水泥土)擠密樁樁孔的填料用量可按下式計算:G———填料總重(t);wy———填料最優(yōu)含水率,為填料干密度最大時的含水率,可擊實試驗確定,也可按當地經驗或wy=wP+2%來確定,wP為塑限。9.2.11灰土(水泥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容許承載力,應通過現場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確定,設計時可按下式計算:式中σsp———灰土(水泥土)擠密樁復合地基容許承載力(kPa);σp——樁體容許承載力(kPa),宜通過單樁載荷試驗確定;σs———處理后樁間土容許承載力(kPa),宜按當地經驗取值,如無經驗時,可取天然地基容許承載力;1.15;擠土成孔時;一般黏性土,取1.1~1.2,雜填9.2.12灰土(水泥土)擠密樁復合地基的穩(wěn)定性與沉降應分別按本規(guī)程第3.2節(jié)和第3.4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9.3施工9.3.1灰土(水泥土)擠密樁成孔應按設計要求、成孔設備、現場土質和周圍環(huán)境等情況選用沉管(振動、錘擊、靜壓)、沖擊或夯擴等方法。9.3.2灰土(水泥土)擠密樁施工前應在工程施工現場選取有代表性的場地進行成樁工藝性試驗,驗證設計參數和施工效果,確定施工工藝和施工參數。9.3.3灰土(水泥土)擠密樁樁頂設計高程以上的預留覆蓋土層厚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9.3.4灰土(水泥土)擠密樁成孔時,地基土宜接近最優(yōu)含水率或塑限,土的含水率低于12%(特別是在整個處理深度范圍內的含水率普遍很低)時,宜對擬處理范圍內的土層進行增濕,增濕處理應于地基處理前4d~6d,通過一定數量、深度的滲水孔均勻地將水浸入擬處理范圍內的土層中。增濕土的加水量可按下式計算:9.3.5灰土(水泥土)擠密樁成孔及孔內回填夯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成孔擠密應間隔分批進行,成孔及孔內回填夯實的施工順序:整片處理時,宜從里(或中間)向外間隔1~2孔進行,對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局部處理時,宜從外向里間隔1~2孔進行。2成孔后應及時夯填,當發(fā)生樁孔嚴重縮頸或回淤時,可視實際情況填入干砂、生石灰塊或碎石等重新成孔。3擠密樁填料應采用機械拌和且隨拌隨用,樁孔填充料應拌·48··49·和均勻,色澤一致,無灰團、灰條和花面現象。在向孔內回填填料前,孔底應夯實,并應抽樣檢查樁孔的直徑、深度和垂直度。4樁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