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二節(jié) 長度及其測量(第二章 機械運動 學(xué)習(xí)、上課課件)_第1頁
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二節(jié) 長度及其測量(第二章 機械運動 學(xué)習(xí)、上課課件)_第2頁
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二節(jié) 長度及其測量(第二章 機械運動 學(xué)習(xí)、上課課件)_第3頁
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二節(jié) 長度及其測量(第二章 機械運動 學(xué)習(xí)、上課課件)_第4頁
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二節(jié) 長度及其測量(第二章 機械運動 學(xué)習(xí)、上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長度及其測量第二章機械運動逐點導(dǎo)講練課堂小結(jié)作業(yè)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物質(zhì)世界的空間尺度長度的測量誤差知識點物質(zhì)世界的空間尺度知1-講11.長度(1)長度描述空間尺度的基本物理量,一般用符號L或l表示。(2)長度的單位①國際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知1-講②常用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③換算關(guān)系一類10-3km=1m=103mm=106μm=109nm進率為103二類1m=10dm=102cm=103mm進率為10知1-講知識儲備要做到客觀、公正,就要建立評價標(biāo)準,就像測量物理量都必須規(guī)定它的單位。有了測量才有依據(jù);有了客觀標(biāo)準,評價才不會因人而異。單位: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biāo)準量。如長度單位、時間單位、質(zhì)量單位等。國際單位制:國際計量大會推薦采用的一種標(biāo)準度量衡單位系統(tǒng)。知1-講科學(xué)思維單位換算使用的是等量代換法,換算過程中要保證等式兩端相等。知1-講2.物質(zhì)世界的空間尺度(如圖1)知1-講3.其他長度單位(1)1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內(nèi)傳播的距離,約為9.46×1015

m。(2)天文單位是天文學(xué)中計量天體之間距離的一種單位,用符號AU表示,1AU=1.495978707×1011m。知1-講4.描述空間尺度的其他物理量(1)面積描述物體表面的大小,一般用符號S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即m2。(2)體積描述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一般用符號V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即m3。知1-講知識拓展面積單位換算關(guān)系:1m2=102dm2=104cm2=106

mm2,進率為102。體積單位換算關(guān)系:1m3=103dm3=106cm3=109

mm3,進率為103。知1-練例1[期末·阜陽]同學(xué)們在練習(xí)單位換算時有如下解法,下列計算過程中正確的是(

)A.5.2m=5.2m×100=520cmB.5.2m=5.2m×100cm=5.2×102

cmC.5.2m=5.2×100cm=520cmD.5.2m=5.2÷1000=5.2×10-3

km知1-練解題秘方:單位換算三步法:①數(shù)字不變;②乘進率(或進率的倒數(shù));③單位變換。示例如圖2所示。答案:C知1-練1.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不大于2.5μm的顆粒懸浮物,其中2.5μm=__________mm;碳納米管是一種新材料,主要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gòu)成數(shù)層到數(shù)十層的同軸圓管,層與層之間保持固定的距離,約0.34nm,其中0.34nm=__________m。2.5×10-33.4×10-10知1-練下列物體按大致尺度從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原子、小米粒、銀河系、太陽系、地球、月球B.小米粒、原子核、太陽系、地球、月球、銀河系C.原子、小米粒、月球、地球、太陽系、銀河系D.原子、小米粒、月球、太陽系、地球、銀河系例2知1-練解析:原子或分子組成物質(zhì),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地球又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太陽系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普通星系。故從小到大的順序為原子、小米粒、月球、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答案:C知1-練2.研究發(fā)現(xiàn),冠狀病毒的大小是納米尺度的,而細菌是微米尺度的,所以冠狀病毒顆粒比細菌顆粒要_____(填“大”或“小”)得多。若把原子、原子核、電子看成球體,原子半徑的數(shù)量級為10-10m,原子核半徑的數(shù)量級為10-14m,電子半徑的數(shù)量級小于10-7nm,三者按尺度從小到大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小電子、原子核、原子知2-講知識點長度的測量21.

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現(xiàn)代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主要有直尺、卷尺、游標(biāo)卡尺和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等(如圖3),其他各種刻度尺如三角尺、皮尺等也常用來測量長度。知2-講知2-講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做到“三看”(如圖4所示):看零刻度線、看量程和看分度值。①量程即測量范圍,指刻度尺一次所能測量長度的范圍。②分度值是指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它決定測量的精確程度。知2-講(2)測量時要做到“四會”①會選:根據(jù)測量要求,選擇量程和分度值合適的刻度尺;②會放: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一端對齊,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刻度尺要與被測長度保持平行;③會讀:視線要正對被測物體長度的末端所對的刻度線,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會記:測量結(jié)果記錄形式是“數(shù)值+單位”。知2-講知識鏈接刻度尺的分度值決定了測量結(jié)果的精確程度。知2-講3.

估測長度精確度要求不高時,可以根據(jù)人身上的“尺子”(如圖6)進行估測。知2-講方法思考如何估測教室的高度、門的高度、《點撥》的寬度。方法指點比較法:利用人身上的“尺子”估測教室的高度接近中學(xué)生身高的兩倍,約為3m;門的高度比人身高略高,約為2m;《點撥》的寬度接近兩拳寬,約為20cm。知2-練[中考·達州]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如圖7是某同學(xué)使用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長度的情景,則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mm,被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cm。例313.50知2-練解題秘方: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零刻度線開始的,讀出末端對應(yīng)的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零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對應(yīng)的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值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知2-練解析: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1mm,物體的起始端對準的不是零刻度線,而是2.00cm刻度線,物體的末端對著的刻度線為5.50cm,所以物體的長度L=5.50cm-2.00cm=3.50cm。知2-練3.[期末·淮北]如圖所示,用刻度尺A和B測同一物體的長度,用刻度尺_____(填“A”或“B”)測出的結(jié)果更精確,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mm,用該刻度尺測出如圖所示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cm。A13.26(3.25~3.27均可)知2-練如圖8是某襯衫吊牌的部分信息,號型“170/92A”表示適穿人群的特征參數(shù)及體型?!癆”表示適用于一般體型,“170”表示身高170cm,“92”表示(

)A.胸圍92cmB.肩膀?qū)?2cmC.上臂周長92cmD.脖子周長92cm例4知2-練解題秘方:對物體長度的估測,可與生活中常見物體進行對比,找出符合題意的答案。解析:分析題意可知,“92”表示人體的某項參數(shù)為92cm;根據(jù)生活常識,肩膀?qū)?、上臂周長、脖子周長均小于92cm,而人體的胸圍在92cm左右,則“92”表示胸圍為92cm,故A正確。答案:A知2-練4.[中考·晉中]小明來到武鄉(xiāng)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參加“丹心向黨·紅色研學(xué)”活動。如圖所示是他在體驗活動中,吹響“沖鋒號”的情景。根據(jù)圖片信息,請你估測“沖鋒號”的長度約為(

)A.20cm B.50cmC.120cm D.150cmB知3-講知識點誤差31.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2.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知3-講知3-講3.減小誤差的方法知3-講知識對比●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1)不遵守測量規(guī)則;(2)記錄結(jié)果時粗心?!裾`差只能減小,不能避免;使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就可以避免錯誤。知3-講

知3-練在測量物體長度時,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測量結(jié)果有差異,其中屬于誤差的是(

)A.測量者在讀數(shù)時,其視線與刻度尺成60°角B.刻度尺未沿著被測物體的長度放置C.刻度尺未緊貼被測物體D.測量者對分度值的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