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都體育學院
教案
(二)
(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
專業(yè)級班
課程名稱:運動解剖學
任課教師:
20XX年9月1日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1次課年月日
主題第一章緒論
教1、掌握運動解剖學的定義;
學2、了解運動解剖學的內容、目的與學習方法:
目3、掌握人體的基本面和基本軸的概念;
標4、熟悉人體標準解剖學姿勢,常用的解剖學方位術語。
重
點
難人體的基本面和基本軸的概念
點
教法講授法教具PPT課件、全身骨架模型
引言:(1)自我介紹;(2)上課要求;
(3)課程簡介;(4)考核方法。
一、運動解剖學的定義和內容
1、定義:運動解剖學是人體解剖學的一個分支,它是在正常人體解剖學的
基礎上研究體育運動對人體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和發(fā)展規(guī)律,探索人體機械運動與體育
動作的關系,隸屬人體科學范疇的一門學科。
2、內容:
教
(1)體育運動對人體器官組織形態(tài)結構影響的研究;
學(2)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特征及兒童少年運動員選材形態(tài)學基礎的研究;
(3)骨骼肌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的研究;
過(4)人體結構機械運動規(guī)律的研究;
(5)運動損傷形態(tài)學基礎的研究。
程二、學習運動解剖學的主要任務
1、培養(yǎng)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2、為運動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3、為學習后續(xù)課程奠定基礎。
三、學習運動解剖學的基本觀點
1、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統(tǒng)一的觀點;
2、有機體局部與整體統(tǒng)一的觀點;
3、有機體變化發(fā)展及與外界環(huán)境相統(tǒng)一的觀點;
4、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觀點。
四、學習運動解剖學的基本方法
1、尸體解剖法;2、組織切片法;3、組織化學法;
4、活體研究法:5、動作分析法;6、各種儀器研究法:
五、解剖學定位術語
1、人體標準解剖學姿勢
——身體直立,雙眼平視,手臂下垂,掌心向前,兩足并攏,腳尖向前。
2、常用方位術語
上一靠近頭部
下一靠近足部
前一靠近腹之面
教
后一靠近背之面
淺一靠近體表或器官表面
學深一遠離體表或器官表面
內側一靠近身體正中面
外側一遠離身體正中面
過梯側一前臂的外側
尺側一前臂的內側
近端一四肢的近軀干端
程
遠端一四肢的遠軀千端
腓側一,J、腿的外側
脛側—小腿的內側
3、人體基本面
(1)矢狀面:沿身體前后徑所做的與地面垂直之切面
(2)額狀面:沿身體左右徑所做的與地面垂直之切面
(3)水平面:橫斷身體,與地面平行之切面
4、人體基本軸
(1)矢狀軸:前后貫穿身體,垂直通過額狀面的軸
(2)額狀軸:橫貫身體,垂直通過矢狀面的軸
(3)垂直軸:縱貫身體,垂直通過水平面的軸
課
后
小
結
作一、名詞解釋
1、矢狀軸2、額狀軸3、垂直軸
業(yè)4、矢狀面5、額狀面6、垂直面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次課年月日
第二章運動系統(tǒng)
主題
第一節(jié)骨總論
教1、了解骨的分類;
學2、掌握骨的構造:骨質、骨膜、骨髓;
目3、掌握骨的化學成分、物理特性及年齡特征;
標
4、熟悉骨的發(fā)生與生長;
5、了解體育鍛煉對骨的影響。
重
點1、新鮮骨的構造;
難2、骨的化學成分、物理特性和年齡特征。
點
教法講授法教具全身骨架模型、PPT課件、散骨標本
引言:1、提問:名詞解釋:突觸、神經纖維;
2、簡要復習骨組織的內容。
、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
骨——杠桿
教關節(jié)——樞紐
肌肉----動力
、骨總論
學
1、骨的數量:206塊
2、骨的分類
按部位分:中軸骨、四肢骨
過
按形態(tài)分:長骨、短骨、扁骨、不規(guī)則骨
3、骨的構造
(1)骨膜:骨外膜、骨內膜
程
(2)骨質:骨密致一分布于長骨骨干
骨松質一分布于長骨骨髓腔
(3)骨髓:紅骨髓、黃骨髓
4、骨單位(哈佛氏系統(tǒng))
概念:位于內、外環(huán)骨板之間,由若干呈同心圓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及居中的
哈佛氏管所組成。
5、骨的化學成分、物理特性和年齡特征
(1)化學成分「有機物一成人占28%,骨膠原;
-無機物一成人占72%,水和鈣鹽;
教(2)物理特性:彈性、硬度
(3)年齡特性:
年齡有機物:無機物性能
兒童11彈性大、硬度小、易變形
學
成人12有彈性、堅硬(最合適)
老年14彈性小、脆性大、易骨折
6、骨的發(fā)生及生長
(1)骨的發(fā)生
過
膜內成骨
軟骨內成骨
(2)骨的生長
增粗
加長
程
(3)骨齡:是骨掂和小骨骨化中心出現(xiàn)的年齡及干髓愈合的年齡,它常用來確
定生物年齡。
7、體育運動對骨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一、名詞解釋
1、骨單位(哈佛氏系統(tǒng))2、骨齡
二、問答題
簡述骨的化學成分、物理特性和年齡特征。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次課年月日
主題第二節(jié)骨連結總論
一、了解骨連結的分類;
教二、動關節(jié)
學1、掌握動關節(jié)、關節(jié)運動幅度的概念;
目
標2、了解動關節(jié)的結構、運動、影響關節(jié)運動幅度的因素;
3、熟悉關節(jié)的分類方式;復關節(jié)、聯(lián)合關節(jié)的概念;
4、了解體育運動對關節(jié)的影響。
重
點1、動關節(jié)的概念、構造及運動;
難2、關節(jié)運動幅度的概念;
點
教法講授法教具全身骨架模型、PPT課件、關節(jié)標本
引言:1、提問:名詞解釋:骨單位、骨齡;
2、簡要復習骨總論內容
一、骨連結分類:不動關節(jié)、動關節(jié)、半關節(jié)
教(1)不動關節(jié)
韌帶連接:借纖維結締組織相連
學軟骨連接:借軟骨組織相連
骨性結合:借骨組織相連
(2)動關節(jié):骨與骨之間借復雜的結構相連,出現(xiàn)腔隙并失去連續(xù)性。
過(3)半關節(jié):不動關節(jié)和動關節(jié)之間的過渡形式。
二、關節(jié)的構造
(1)主要結構
程關節(jié)面凹:關節(jié)窩
凸:關節(jié)頭
關節(jié)囊外:纖維層
內:滑膜層
關節(jié)腔:密閉,內有滑液,負壓,維持關節(jié)穩(wěn)定。
(2)輔助結構
L①韌帶一對關節(jié)有加固作用。
②滑膜囊一內有滑液,可減少摩擦。
③滑膜裳一使關節(jié)面更加適應和鞏固,緩沖震動,減少摩擦。
l④關節(jié)唇一加深關節(jié)窩、增大關節(jié)面。
三、關節(jié)的運動
(1)屈、伸
(2)水平屈伸
(3)外展內收
教(4)回旋
(5)環(huán)轉
四、關節(jié)的分類
(1)按運動軸數目「單軸關節(jié)「滑車關節(jié):肱尺、指間關節(jié)
〔車軸關節(jié):尺槌近側和遠側
學
-雙軸關節(jié)「橢圓關節(jié):槎腕關節(jié)
[鞍狀關節(jié):拇指腕掌關節(jié)
<多軸關節(jié)「球窩關節(jié):肩、髓關節(jié)
1平面關節(jié):肩鎖、艇能關節(jié)
過(2)按關節(jié)的骨數「單關節(jié):兩塊骨組成的關節(jié)
[復關節(jié):由兩個以上的骨構成
(3)按關節(jié)運動方式「單動關節(jié):單獨進行活動的關節(jié)
一聯(lián)合關節(jié):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關節(jié)
五、關節(jié)運動幅度及其影響因素
程(1)關節(jié)運動幅度:是指一個動作從開始到結束,該關節(jié)處相鄰的兩環(huán)節(jié)之間
運動范圍的極限角度。
(2)影響因素
①構成關節(jié)的兩關節(jié)面面積大小的差別
②關節(jié)囊的厚薄及松緊度
③關節(jié)韌帶的多少與強弱
④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狀況
⑤關節(jié)周圍的骨突起
六、體育運動對關節(jié)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課
后
小
結
一、名詞解釋
作1、動關節(jié)2、關節(jié)運動幅度
業(yè)二、問答題
簡述關節(jié)的構造。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工次課年月日
第二節(jié)骨各論
主題
一'四肢骨
1、掌握鎖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根骨的主要關節(jié)面名稱。
教2、熟悉鎖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才堯骨位置;主要肌肉、韌帶附著點的名稱。
學3、了解腕骨、掌骨、指骨的一般形態(tài)特征。
目4、掌握腿骨、股骨、脛骨、腓骨的主要關節(jié)面名稱。
標5、熟悉碗骨、股骨、脛骨、腓骨的位置與肌肉、韌帶附著部位的名稱。
6、了解附骨、跖骨、趾骨的一般形態(tài)特征。
重
點1、上、下肢骨各重要關節(jié)面的名稱、位置。
難
點2、上、下肢骨各骨的骨性標志和體表標志。
教法講授法、實驗法教具全身骨架模型,PPT課件,上、下肢骨標本
引言:1、提問:名詞解釋:動關節(jié)、關節(jié)運動幅度
2、簡要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第一部分:講授
上肢骨:分上肢帶骨和自由上肢骨兩部分。
上L月El交i■審能月,毋領發(fā)出宜島、陽啟日胛田后,冬
自由上肢骨上臂骨一肱骨
前臂骨一尺骨、槌骨
教
手骨一腕骨、掌骨、指骨
1、上肢帶骨
(1)鎖骨
學位置:橫位于胸骨與肩胛骨之間,全長可觸知。
形態(tài):呈“S”形
胸骨端一靠近胸骨的一端:較粗大
鎖骨體一中間
過肩峰端一靠近肩峰的一■端:較扁平
(2)肩胛骨
位置:胸廓的后方上外側
形態(tài):三角形扁骨
程
2、自由上肢骨
(1)肱骨
位置:上臂
形態(tài):長骨
上端一肱骨頭、肱骨大、小結節(jié),結節(jié)間溝
肱骨體一三角肌粗隆、梯神經溝
下端:前面一內、外上牒*、肱骨小頭、肱骨滑車、冠突窩、梯骨窩
后面一鷹嘴窩
(2)尺骨
位置:前臂內側,全長可觸知。
形態(tài):長骨
「上端:鷹嘴*、冠突、尺骨粗隆、滑車切跡、梯切跡
尺骨體:骨間緣
,下端:尺骨頭*、尺骨莖突*
(3)梯骨
位置:前臂外側
形態(tài):長骨
上端:梯骨的、槌骨頸、環(huán)狀關節(jié)面、槎骨粗?。?/p>
梯骨體:骨間緣
1■下端:尺切跡,梯骨莖突*;
(4)腕骨
位置:腕部
形態(tài):短骨
■■近側列,由外向內: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
教
-遠側列,由外向內:大、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牝
點:腕骨的排列不處于一個平面上,它構成一個背側面凸隆而掌側面凹陷
的腕穹?。唤鼈攘?塊骨共同與梯骨的腕關節(jié)面構成梯腕關節(jié)。
掌
\殍
57
股
態(tài)
:小長骨,從拇指側起依次為第一、二、三、四、五掌骨。
指
6X骨
ZJ
態(tài)
學朝
:小型長骨;拇指有近、遠2節(jié)指骨;其余四指有近、中、遠3節(jié)指骨。
下肢骨:分下肢帶骨和自由下肢骨兩部分。
1、下肢帶骨——虢骨
2、自由下肢骨大腿骨一股骨
過
小腿骨一脛骨、腓骨
足骨一附骨、跖骨、趾骨
籽骨一腹骨
1、下肢帶骨
髓骨:在幼年時(17歲以前)由丁骨、坐骨和恥骨三部分通過軟骨連
結而成,成年后骨性結合成一塊骨,結合處為?臼,恥骨與坐骨圍
程
成閉孔。
(1)解骨
位置:位于髓臼上半部以上
形態(tài):不規(guī)則骨
慰骨體:構成髓臼的上部
著骨翼:上部一番崎*、般前上棘*、器前下棘,施后上、下棘
下部外面:臀面,附著臀肌
內面:器窩,耳狀面
(2)坐骨
位置:位于虢臼的后下1/4及其相連的部分
形態(tài)坐骨體一構成髓臼的后下部
坐骨支一坐骨結節(jié)
(3)恥骨
位置:虢臼的前下1/4及其相連的部分
形態(tài)「恥骨體一構成碗臼的前下部
恥骨支一上、卜支匯合成恥骨結節(jié),恥骨聯(lián)合面
2、自由下肢骨(共60塊)
(1)股骨
位置:大腿
形態(tài):人體最長的骨,約為身長的1/4
~上端一股骨頭、股骨頸、大轉子二小轉子、轉子間線、轉子間崎
股骨體一臀肌粗隆,股骨粗線,內、外側唇
下端一內、外上螃(后),內、夕卜側探*,踝間窩,腹面(前)
(2)骸骨*
教位置:位于股四頭肌腱內,是人體最大的籽骨,可在體表捫到。
形態(tài):上寬下尖,前后扁,前面粗糙,后面為光滑的關節(jié)面,關節(jié)面一大一
小,大者在外側
功能:可加大股四頭肌的力臂,為其的收縮及伸膝動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力學條件
學(3)脛骨
位置:小腿的內側,長骨
形態(tài)「上端一內、外側糅*,睬間隆起,脛骨粗隆,腓關節(jié)面
―脛骨體一最粗大,骨間緣
下端一內踝,腓切跡
過(4)腓骨
位置:小腿內側
形態(tài)「上端一腓骨頭*
腓骨體一細長,有骨間緣
下端一外踩*
程(5)附骨:距骨、跟骨、骰骨、足舟骨、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
(6)跖骨:類似掌骨,由內向外依次為:第1?5跖骨
(7)趾骨:類似指骨,拇趾有近、遠2節(jié)趾骨;其余有近、中、遠3節(jié)趾骨
第二部分:實驗
分組組織學生觀察上、下肢骨標本
課
后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生次課年月日
■題三'軀干骨
教
學1、掌握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目
標2、了解椎骨、胸骨和肋骨的一般形態(tài)。
重
1、椎骨的一般形態(tài)和特殊形態(tài)0
點
難
2、各部椎骨的區(qū)別。
點
:法講授法、實驗法教具全身骨架模型、PPT課件、軀干骨標本
引言:1、提問:下肢骨的數量、組成及名稱;
2、簡要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第一部分:講授
(-)軀干骨(共51塊):
椎骨頸椎(7)
教胸椎(12)
腰椎(5)
瓢骨(1)
學尾骨(1)
胸骨(1)
肋骨(12X2)
1、椎骨
過
①一般形態(tài):椎體、弓、孔各1;突7(橫突1對、上、下關節(jié)突各1對、棘突
1個)
②特殊形態(tài):如下表
程
名稱椎體棘突橫突
頸1:寰椎無無有孔
頸2:樞椎齒突無有孔
頸3-6小末端分叉有孔
頸7:隆椎小長,不分叉有孔
胸椎較大兩側有肋凹長,斜向后下方無孔,末端有肋凹
腰椎肥大粗短,水平向后無孔
2、版骨:由5塊膿椎于17-20歲后融合而成
形態(tài):呈上寬下尖的倒三角形
〃上部一版骨底,瓶岬
下部一版骨尖,向下與尾骨相連
兩側一耳狀面
教中央一艇管,瓶管裂孔
1前面一光滑,艇前孔
后面一粗糙,瓶后孔,艇正中崎
3、尾骨:由4—5塊尾椎融合而成
4、肋骨
學
形態(tài):細長弓狀扁骨
“胸骨端一(前端)與肋軟骨相連結
肋骨體一肋溝,為肋間血管和N的通行處
一椎體端一(后端)肋頭、肋頸、肋結節(jié)
過5、胸骨
形態(tài):上寬下窄的長形扁骨,位于胸前壁正中
“胸骨柄一頸靜脈切跡(可觸知)、鎖切跡
胸骨體一肋切跡(第2-7肋軟骨)
一劍突一為軟骨,老年后骨化
程胸骨角:胸骨柄與胸骨體相連處形成的突向前方的橫行隆起,稱為胸骨角。它兩
側平齊第2肋,是記數肋骨的標志。
第二部分:實驗
分組組織學生觀察軀干骨標本
課
后
小
結
作
問答題:列表比較各部椎骨的區(qū)別
業(yè)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之次課年月日
主題四'上肢骨連結
教1、掌握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的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學2、掌握肩帶的運動;
目3、熟悉胸鎖關節(jié)的組成和運動、肩鎖關節(jié)的組成;
標4、熟悉腕管的概念、手骨之間的其它連結。
重
點
難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及腕關節(jié)的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點
教法講授法、實驗法教具全身骨架模型、PPT課件、上肢骨連結標本
引言:1、提問:上肢骨的數量、組成及名稱;
2、簡要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第一部分:講授
一、上肢帶骨的連結
(1)胸鎖關節(jié)
教組成關節(jié)面——鎖骨(胸骨端關節(jié)面)+胸骨(胸骨柄的鎖骨切跡)
關節(jié)囊——堅韌,周圍有韌帶加固
關節(jié)腔——腔內有關節(jié)盤
學
運動:是球窩關節(jié),有3個運動軸
繞矢狀軸——可做上下運動
繞垂直軸——可做前后運動
過繞額狀軸——可做回旋運動
(2)肩鎖關節(jié)
組成關節(jié)面——鎖骨(肩峰端關節(jié)面)+肩胛骨(肩峰關節(jié)面)
程關節(jié)囊——有韌帶加強
關節(jié)腔——腔內有關節(jié)盤(少)
運動:屬于微動關節(jié)
(3)肩胛骨的運動
①上提、下降
②前伸、后縮
③上、下回旋
二、自由上肢骨連結
1、肩關節(jié):
(1)組成:肱骨頭、肩胛骨的關節(jié)盂
(2)結構特點:
主要結構特點:①相連骨的關節(jié)面大小相差較大;
②關節(jié)囊薄弱松弛;
③是人體最靈活穩(wěn)固性較差的一個關節(jié)。
輔助結構特點:①關節(jié)唇:加深關節(jié)窩;
②主要韌帶:喙肱韌帶、盂肱韌帶、喙肩韌帶;
教③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加固肩關節(jié)。
(3)運動:屈、伸;外展、內收:水平屈、伸;內旋、外旋;環(huán)轉。
2、肘關節(jié)
(1)組成:肱骨遠側端和梯尺骨近側端的關節(jié)面組成,包括三個關節(jié):
肱尺:肱骨滑車+尺骨滑車切跡(滑車關節(jié))
學
肱槌:肱骨小頭+梯骨頭凹(球窩關節(jié))
梯尺近側:槌骨環(huán)狀關節(jié)面+尺骨梯切跡(圓柱關節(jié))
(2)結構特點
主要結構特點:①三個關節(jié)包在一共同的關節(jié)囊內屬復關節(jié);
②關節(jié)囊前后薄弱而松弛,兩側緊張;
過
輔助結構特點:具有韌帶,可加固關節(jié)。
(3)運動:屈、伸;內旋、外旋
3、腕關節(jié)
(1)組成:關節(jié)窩:橫骨的腕關節(jié)面和關節(jié)盤組成;
關節(jié)頭:舟、月、三角組成;
程
(2)結構特點
主要結構特點:①關節(jié)囊前后松弛,兩側緊張;
②尺骨不參與才堯腕關節(jié)的構成。
輔助結構特點:具有韌帶,可加固關節(jié)。
(3)運動:屈、伸;外展、內收;環(huán)轉。
第二部分:實驗
分組組織學生觀察上肢骨連結標本
課
后
小
結
作
問答題:試述肩關節(jié)的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業(yè)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①次課年月日
主題五、下肢骨連結
教1、掌握就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的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學
目2、熟悉骨盆、足弓的組成、特點、主要功能及其運動。
標
3、了解版器關節(jié)、恥骨聯(lián)合的組成。
重
點
齷關節(jié)、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難
點
教法講授法、實驗法教具全身骨架模型、PPT課件、下肢骨連結標本
引言:1、提問:下肢骨的數量、組成及名稱;
2、簡要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第一部分:講授
教一、下肢帶骨的連結
(1)版藩關節(jié)
學
組成:版骨的耳狀面+施骨的耳狀面
特點:關節(jié)囊緊張,有堅強的韌帶,活動范圍很小。
過(2)恥骨聯(lián)合
組成:由兩側的恥骨聯(lián)合面借纖維軟骨連結構成。
程(3)骨盆
組成:由版骨、尾骨和兩側的虢骨以及連結它們的關節(jié)、韌帶共同組成。
分部:小骨盆上口一自厥骨岬向兩側經弓狀線至恥骨上緣。
小骨盆下口一由尾骨、坐骨結節(jié)、坐骨支、恥骨下支及其韌帶圍成。
功能:支持體重、緩沖震動、保護內臟、肌肉附著以及女性生殖道等功能。
骨盆的運動:
(1)繞版著關節(jié)運動軸運動:
①繞兩側前關節(jié)共同的額狀軸,可做向前、后的轉動,如體前屈和體后伸;
②繞一側虢關節(jié)的垂直軸,可做側向轉動,如跑步時增大步幅的動作;
③繞一側髓關節(jié)的矢狀軸,可做向上和向下的轉動,如上、下臺階;
(2)繞虢關節(jié)運動軸運動:
①繞額狀軸,可做前屈、后伸運動;
②統(tǒng)矢狀軸,可做側屈運動;
③繞垂直軸可做回旋運動
二、自由下肢骨的連結
1、瓶關節(jié):
教(1)組成:股骨頭、股臼
(2)結構特點:
主要結構特點:①相連骨的關節(jié)面大小相差較大;
②關節(jié)囊較厚并緊張;
③堅固性的大,靈活性小。
學輔助結構特點:①虢臼唇:加深關節(jié)窩;
②主要韌帶:
解股韌帶:限制大腿過度后伸對維持人體直立有重要作用;
恥股韌帶:限制大腿外展和外旋;
坐股韌帶:限制大腿內收和內旋;
過
股骨頭韌帶:營養(yǎng)股骨頭。
(3)運動:屈、伸:外展、內收;水平屈、伸:內旋、外旋;環(huán)轉。
2、膝關節(jié)
(1)組成:股脛關節(jié)、股臏關節(jié)
(2)結構特點
主要結構特點:關節(jié)囊廣闊而松弛;
輔助結構特點:①半月板:吻合、傳遞負荷、吸收震蕩、保護關節(jié)面等。
②韌帶:族韌帶、脛側副韌帶、腓側副韌帶、膝交叉韌帶;
③滑膜皺裳
④滑膜囊
(3)運動:屈、伸。
3、踝關節(jié)
(1)組成:距骨滑車、脛骨下關節(jié)面、內踝關節(jié)面、腓骨外踝關節(jié)面
(2)結構特點
主要結構特點:關節(jié)囊前后松弛,兩側緊張;
輔助結構特點:具有韌帶,可加固關節(jié)。
(3)運動:屈、伸;外翻、內翻。
(4)足弓
組成一由足的附骨、跖骨以及足部的關節(jié)、韌帶、肌腱共同構成的凸向上方
的弓形結構。
分部「前后方向:縱弓「內側縱弓:由跟骨、距骨、舟骨、3塊楔骨和1、2、
教3跖骨構成。(彈性足弓)
【外側縱弓:跟骨、骰骨和4、5跖骨構成。(支撐足弓)
學
、左右方向:橫弓一由骰古和3塊楔骨組成。
過
功能:可支持負重,增加彈性,緩沖震蕩,保護足底血管、神經免受壓迫;
程
意義:①彈性好,有利于完成行走、跑跳等人類所必須具備的生活機能;
②組成足弓的關節(jié)多,并多為短骨,具有靈活方便等特點,方便運動。
第二部分:實驗
分組組織學生觀察下肢骨連結標本
課
后
小
結
問答題:
作
1、試述懿關節(jié)的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業(yè)
2、試述膝關節(jié)的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6次課年月日
主題六、軀干骨連結
教1、掌握椎間盤的位置、數量、結構和功能;脊柱側面觀的特征。
學
目2、熟悉脊柱的組成、運動與功能;胸廓的組成與功能。
標
3、了解一般椎骨之間的連結、特殊椎骨之間的連結。
重
1、椎間盤的位置、結構和功能;
點
難
2、脊柱的組成、側面觀形態(tài)特征;
點
教法講授法、實驗法教具全身骨架模型、PPT課件、軀干骨連結標本
引言:1、提問:軀干骨的數量、組成及名稱;
2、簡要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第一部分:講授
1、椎骨間連結:各椎骨間借椎間盤、韌帶和關節(jié)相連
(1)椎體間連結:椎體與椎體之間借椎間盤及前、后縱韌帶相連
教①椎間盤
學位置:位于相鄰椎體間的纖維軟骨盤,共有23個;
結構:上、下軟骨板、纖維環(huán)、髓核
過
功能:緩沖震蕩、增加脊柱的運動幅度
②前縱韌帶:
程
位置:緊貼椎體和椎間盤前面;
結構:是人體中最長的韌帶,很堅韌從上到下逐漸變寬且曾厚
③后縱韌帶
位置:位于椎體和椎間盤的后方,構成椎管前壁;
功能:限制脊椎前屈
功能:限制脊柱后伸
(2)椎弓間連結
黃韌帶——填充于椎板之間,由彈性纖維構成。
(3)椎骨突起間的連結
①關節(jié)突關節(jié)
②橫突間、棘突間連結
2、特殊椎骨之間的連結
①寰枕關節(jié)
教
②寰樞關節(jié)
3、脊柱
組成:由24塊椎骨、1塊版骨、1塊尾骨及其23塊椎間盤、關節(jié)和韌帶組成;
特點:中央有椎孔連成的椎壹,內藏脊髓;兩側各有23個椎間孔,一N由此通
學過;
“整體觀----成人全長:男約70cm;女約65cm;
前面觀——自第2頸椎到第1版椎逐漸加寬;第2版椎至尾椎,逐漸減?。?/p>
―后面觀——棘突連貫成縱棘
X側面觀——4個生理彎曲:頸曲、腰曲凸向前:胸曲、版曲凸向后;
過
功能:支持體重;保護脊髓和內臟;傳遞壓力、緩沖震動;運動時的杠桿;肌肉
的附著點;
運動「①繞額狀軸可做屈伸運動;
②統(tǒng)關狀軸可做側屈運動;
③繞垂直軸可做回旋運動;
程④還k做環(huán)轉運動;
4、胸廓
組成:由12塊胸椎、12對肋、1塊胸骨以及關節(jié)和韌帶組成;
功能:保護胸腔臟器;參與呼吸運動;
第二部分:實驗
分組組織學生觀察軀干骨連結標本
課
后
小
結
問答題:
作1、試述脊柱的組成及功能;
業(yè)2、試述胸廓的組成及功能;
3、椎間盤的概念。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1次課年月日
第四節(jié)骨骼肌
主題
一、骨骼肌總論
教1、掌握骨骼肌的大體結構和物理特性。
學2、熟悉骨骼肌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動肌、對抗肌、克制工作、退讓工作、
靜力性工作、生理橫斷面、肌肉初長度、多關節(jié)肌主動不足、多關節(jié)肌
目
被動不足、肌肉肌拉力線等(此內容放于動作分析講授)。
標3、了解肌肉的配布規(guī)律、研究肌肉功能的方法;肌肉的輔助結構。
重
點
骨骼肌的大體結構和物理特性;
難
點
教法講授法教具全身肌肉模型、PPT課件
引言:1、提問: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自功能;
2、簡要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一、肌肉總論
教1、骨骼肌的分類
①按肌肉形態(tài)可將其分:長肌、短肌、扁肌、輪匝??;
學②按肌腱和肌頭多少分:二頭肌、三頭肌、四頭??;
③按肌纖維排列方向分:梭形肌、多羽狀肌、羽狀肌、半羽?。?/p>
過
2、骨骼肌的大體結構
①肌腹:是肌肉的主體,由橫紋肌纖維組成(重點講解肌腹的形成,畫圖);
程
肌內膜——包裹在每條肌纖維外面的膜;
肌束膜——包裹在大、小肌束外面的膜;
肌外膜——包裹在整塊肌肉外面的膜;
②肌腱:呈條索狀或扁帶狀,由膠原纖維構成,缺乏收縮性,抗張力強度大;
③血管和神經
3、骨骼肌的輔助結構
(1)筋膜
(2)腱鞘
(3)滑膜囊
(4)籽骨
(5)滑車
教4、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①伸展性
②彈性
③粘滯性
二、肌肉的配布規(guī)律和研究肌肉功能的常見術語
學
(1)肌肉的配布規(guī)律
衩天p生項伸xJM1刀4P,打叢牙目衛(wèi)AJ彳幾日、J刀八刀舛住大p色列牛田日、J用J1町o
①額狀軸:前面有屈肌,后面有伸??;
②矢狀軸:外側有外展肌,內側有內收??;
過③垂直軸:外側有內旋肌,內側有外旋??;
(2)研究肌肉功能的常用術語
①起點與止點
②動點與定點
③肌肉的固定:近固定----肌肉收縮時,定點在近側端
程遠固定——肌肉收縮時,定點在遠側端
上固定---肌肉收縮時,定點在上端
下固定——肌肉收縮時,定點在下端
無固定——肌肉收縮時兩端都不固定。
④肌拉力線:即肌肉合力作用線。
三、體育鍛煉對肌肉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課
后
小
結
1、名詞解釋:近固定、遠固定、肌拉力線
作
2、問答題:(1)簡述骨骼肌的大體結構。
業(yè)
(2)簡述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幺次課年月日
二、骨骼肌各論
主題
(-)上肢肌
教1、掌握下列肌肉的位置、主要功能:三角肌、肱二頭肌、肱肌、肱三頭肌
學2、熟悉下列肌肉的起止點、訓練方法:三角肌、肱二頭肌、肱肌、肱三頭肌
目
標3、了解下列肌肉的位置、主要功能: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肩胛
下肌、喙肱肌、肘肌、前臂肌群的組成。
重
點
三角肌、肱二頭肌、肱肌、肱三頭肌的位置、起止點、功能及訓練方法
難
點
教法講授法、實驗法教具全身肌肉模型、PPT課件、人體肌肉標本
引言:1、提問:試述骨骼肌的大體結構;
2、簡要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第一部分:講授
教
1、肩帶肌
①三角肌
學位置:位于肩關節(jié)面前、外、后方
形態(tài):倒三角形
起點:鎖骨外側半、肩峰和肩胛岡
止點:肱骨體三角肌粗隆
過
功能:近固定前部肌纖維收縮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內旋
后部肌纖維收縮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
整塊肌肉收縮,可使上臂外展
程②岡上肌
位置:位于岡上窩內;
形態(tài):羽狀肌;
起點:肩胛骨岡上窩;
止點:肱骨大結節(jié);
功能:近固定時,使上臂外展;
③岡下肌和小圓肌
④肩胛下肌和大圓肌
2、上臂肌
(1)前群(屈肌群)
①肱二頭肌
位置:位于上臂前面淺層;
形態(tài):梭形肌,有長、短二頭;
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上結節(jié),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點:梯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時,使上臂在肩關節(jié)處屈,使前臂在肘關節(jié)處屈;
遠固定時,使肘關節(jié)屈。
②喙肱肌
教
③肱肌
位置:位于股二頭肌深層,肱骨前面下半部;
形態(tài):梭形?。?/p>
起點:肱骨前面下半部;
止點:尺骨粗隆和冠突;
學功能:近固定時,使前臂屈,遠固定時,使上臂靠攏前臂;
(2)后群(伸肌群)
①肱三頭肌
位置:位于上臂后面;
形態(tài):有長、內側、外側三個頭;
過起點:長頭起于肩胛骨盂下結節(jié),外側頭起于肱骨體后面槎N溝外上方,內側
頭起于肱骨體后面槌N溝內下方;
止點:三頭合成一個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鷹嘴;
功能:近固定時,使上臂和前臂伸,遠固定使肘關節(jié)伸;
②肘肌
3、前臂肌
程”前群肌「淺層:肱才堯、旋前圓、樓側腕屈、掌長、指淺屈和尺側腕屈??;
L深層:拇長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
-后群肌「淺層:槎側腕長伸、槌側腕短伸、指伸、小指伸和尺側腕伸?。?/p>
_深層:旋后、拇長展肌、拇短伸肌、拇長伸肌、示指伸??;
4、手肌
5、運動肩、肘、腕關節(jié)的肌肉名稱小結(附表)
第二部分:實驗
1、讓學生在全身肌肉模型上觀察上肢各肌的位置和形態(tài),并指出各肌的起止點;
2、指導學生在自己身體上找出上肢肌的肌性標志。
3、觀看上肢肌教學錄像。
課
后
小
結
作問答題:試述肱二頭肌的位置、起止點、功能及訓練方法
業(yè)
成都體院教案(二)
人數第幺次課年月日
主題(二)下肢肌
1、掌握下列肌肉的位置、主要功能:解腰肌、臀大肌、股四頭肌、股二頭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飼料中間體化學品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高速標簽打印機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汽車座椅加熱通風線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條形碼庫存管理系統(tǒng)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生物基電池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農場畜牧管理軟件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印刷級熱敏紙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擔保函保證合同
- 2025監(jiān)控售后維修合同
- 房屋買賣合同范文
- 河南2025年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招聘3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成人氧氣吸入療法-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 北方春節(jié)的十大風俗
- 婚介公司紅娘管理制度
- 煤礦電氣試驗規(guī)程
- JCT796-2013 回彈儀評定燒結普通磚強度等級的方法
- 物業(yè)客服培訓課件PPT模板
- 員工工資條模板
- 火力發(fā)電廠節(jié)能管理制度實施細則
- 華為攜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展館
- 2023版思想道德與法治專題2 領悟人生真諦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講 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人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