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試卷

試卷共10頁,卷面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2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無聊與興奮

[英]羅素

在我看來,無聊作為人類行為的一個要素,在整個歷史時期,都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量,今天更是如

此。

無聊似乎是人類獨有的情緒。囚籠中的動物確實會無精打采,但自然狀態(tài)下它們是不會有這種類似無

聊的反應的,因為它們大部分時間里都在搜尋食物或逃避敵人。無聊的本質之一,是人的機能沒有“全力

以赴”。逃離試圖奪你性命的敵人肯定不是件愉快的事,但一定不會讓你覺得無聊。無聊的另一本質,是

現實環(huán)境與向往的環(huán)境之間存在反差而令人不滿。無聊的人總是期望有事情發(fā)生——就算并非好事也行一

—從而感受到這一天總算有所不同??偠灾?,與無聊相對的不是愉快,而是興奮。

逃避無聊確實是自然本性,人類從心底里渴望興奮,特別是男性。農耕時代的生活容易單調乏味,一

家人晚飯后圍坐在一起,度過所謂的“幸福的時光”:男人在打瞌睡,妻子在編織,女兒則在想這種日子

何時是盡頭。機器時代到來之后,人們可以精神抖擻地尋找各種刺激。過去戀人們在整部小說里一直期待

的激動人心的約會,今天的年輕人每星期都可以經歷一次。而且社會階層越提升,對刺激的追求也越迫切,

他們不停地尋歡、跳舞、飲酒,樂此不疲。然而,昨夜越是刺激,今晨就越是無聊,越感到無聊難以忍受。

如今人們比祖先少了一些沉悶乏味,反而更加害怕無聊。

也許像揮霍經濟資本那樣揮霍生命資本是極不明智的。正如酒精之類麻醉品或許能讓痛苦的神經得到

舒緩,但人們決不可放縱本能,對其上癮。嗜酒成癖的人對酒精的依賴性越來越高,一旦停止喝酒便無法

忍受,在此過程中,身體的健康和感受的機能逐漸被摧毀,反而導致生活更加痛苦。同樣道理,一定量的

興奮可以消除無聊,但過度的興奮不僅有害于健康,而且會使人們對各種快樂的欣賞能力變得脆弱,使得

廣泛的機體滿足為興奮所代替,智慧被機靈所代替,美感被驚詫所代替。為了避免過度興奮,一定量的無

聊是不可缺少的。

無聊并非都是不好的。偉大的著作總有乏味的章節(jié),一本從頭到尾都光芒四射的小說基本肯定不是一

部巨著。偉人的生活除了少數重要時刻,同樣平淡無聊。據說康德一生中從未走出過家鄉(xiāng)康尼斯堡的方圓

十英里。達爾文周游世界之后,剩下的時光全在家里度過。馬克思掀起了幾次革命之后,在大英博物館度

過余生。一切偉大的成就都離不開堅持不懈的工作,適當的無聊可以有效保護時間與精力,使人不至于在

狂熱的娛樂中虛耗生命。所以偉人們的顯著特征往往是生活寧靜,而他們的樂趣也絕不是外人眼中的刺激。

這種忍受或多或少的無聊生活的能力,應該從小培養(yǎng)?,F代父母很多沒有意識到,過一種日復一日的

平淡生活對于兒童的重要性。他們給孩子提供太多不適當的娛樂,如太多的電影,太多的美食,太多的旅

行——太多五光十色的東西對于孩子并非好事。

孩子們的歡愉應該主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而從自然生活中獲得。我們都是自然之子,與動物、植物

并無二致。自然的節(jié)律是舒緩的,對它來說,秋、冬與春、夏同樣必要,休息與運動同樣重要。相較于成

年人,孩子更需要與自然生活的漲落節(jié)律保持聯系。我曾見過一個城里的小男孩第一次面對鄉(xiāng)村美景時,

表現出來的神奇的狂喜。在成人眼里沒什么讓人興奮的東西,他卻跪在潮濕的地上,把臉埋進草里,發(fā)出

含混不清的歡叫聲。他的生命需要在原始的、單純的幸福體驗中得到滿足,無疑意義深遠。假如這種需要

得不到滿足,人很少能成為完善健全的人。以賭博為代表的許多娛樂,本身沒有任何與自然相聯系的元素。

這類樂趣一旦停止,人就會覺得無聊和不快,有一種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匱乏感。相反,我們從自然生活中

獲得的那些樂趣,蘊含著令人深感欣慰的某些東西;即使這種樂趣停止了,它們帶來的幸福感也不會隨即

消失,盡管其歡愉程度也許不及那些更為刺激的放縱。

現代都市人之所以承受非同一般的無聊,與他們離開了自然生活密切相關,這使得他們的生活變得焦

灼、枯燥和饑渴,猶如一趟沙漠之旅。為了逃避無聊,他們反而陷入了更為嚴重的無聊之中。

(摘編自羅素《幸福之路》)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們逃避危險的敵人時不會感到愉快,但也不會覺得無聊,因為他需要盡量調動自己的機能。

B.如今人們比祖先更害怕無聊,可以看作他們?yōu)榱吮苊鉄o聊而不斷地尋找各種刺激的后遺癥。

C.為了逃避無聊而去尋求刺激,會逐漸摧毀感受的機能而使人麻木,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加無聊。

D.自然生活未必像放縱自己那般歡愉,但帶來的幸福感更持久,也不會讓人產生奇怪的匱乏感。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了避免無聊,人們應當全力以赴并調低自己對生活期望值,使之能與現實環(huán)境保持一致。

B.農耕時代的生活容易單調乏味,既與當時物質條件相對有限有關,也與當時的文化氛圍有關。

C.培養(yǎng)孩子忍受無聊生活的能力,讓他與自然生活經常建立聯系,有助于他成為完善健全的人。

D.不少現代人長期處于忙碌緊張之中,這種明顯背離自然生活的節(jié)律,是他們痛苦的原因之一。

3.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對人類生活既有深切關懷,也有犀利評論,體現羅素作為富有人文情懷的哲學家的感性與理性。

B.羅素以“幸福的時光”來指稱單調乏味,詼諧幽默;以“揮霍生命資本”比喻酗酒行為,說理形象。

C.文章多次運用對比方法來說理,如將農耕時代與機器時代、成人與孩子進行比較,從而增強說服力。

D.文章在舉例時,涉及不同時代、不同階層、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對象,例子具有廣泛性和典型性。

4.下面是某同學寫的閱讀札記,在邏輯推斷上有三處不當。請你簡要說明。

馬克思等人的例子表明,偉人的生活總是平淡無聊的。一定量的無聊可保護他們的時間和精力,他們

依靠無聊才獲得成功。我們必須學會適度忍受無聊,但我們也要學會自然生活——也就是在大自然中生活,

像小男孩一樣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5.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一單元研習任務中指出,“深化理性思考”方法包括洞察本質、敢于質疑、辯證分

析等。這些方法在本文的論述過程均有體現。請你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答案】LC2.A

3.B4.①以偏概全。偉人的生活也有某些重大時刻,并非“總是平淡無聊”。

②強加因果。無聊可以保護時間與精力,無法推出“依靠無聊才能獲得成功”。

③偷換概念?!霸诖笞匀恢猩睢保荒艿韧凇白匀簧睢?。

5.①洞察本質:透過人們無聊的表現,洞察其本質是機能沒有“全力以赴”或對現實處境不滿。

②敢于質疑:對人們憑追求刺激來逃避無聊的行為進行質疑,認為這樣做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無聊。

③辯證分析:指出無聊可能導致人們迷失自我,而一定量的無聊又可以保護人們的時間與精力。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為了逃避無聊而去尋求刺激,會逐漸摧毀感受的機能而使人麻木”錯,由材料第四段“同樣道理,

一定量的興奮可以消除無聊,但過度的興奮不僅有害于健康,而且會使人們對各種快樂的欣賞能力變得

脆弱,使得廣泛的機體滿足為興奮所代替”可知,只有“過度的興奮”才會使廣泛的機能被興奮代替;

并且“使人麻木”也于文無據。

故選Co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調低自己對生活的期望值,使之能與現實環(huán)境保持一致”錯,調低生活期望值實際上是一種消極躺

平的態(tài)度,而文章并不主張?zhí)善?,由材料第七段“孩子們的歡愉應該主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而從自然

生活中獲得”可知,作者主張積極追求人生的幸福。

故選Ao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B.“以'揮霍生命資本’比喻酗酒行為"錯,材料第四段“正如酒精……”依然是比喻,“同樣道理,

一定量的興奮可以消除無聊,但過度的興奮不僅有害于健康”才是指“揮霍生命的資本”,所以“揮霍

生命資本”比喻過度追求興奮的行為。

故選B。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邏輯推斷的能力。

①以偏概全,由材料第五段“偉人的生活除了少數重要時刻,同樣平淡無聊”可知,偉人的生活也有某

些重大時刻,并非“總是平淡無聊”。

②強加因果,由材料第五段“一切偉大的成就都離不開堅持不懈的工作,適當的無聊可以有效保護時間

與精力,使人不至于在狂熱的娛樂中虛耗生命”可知,偉大的成就是堅持不懈的工作取得的,而不是依

靠無聊取得。

③偷換概念,由材料最后一段“現代都市人之所以承受非同一般的無聊,與他們離開了自然生活密切相

關”可知,“自然”指不做作,不拘束,不能等同于“在大自然中生活”。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①洞察本質,由材料第二段“無聊似乎是人類獨有的情緒。囚籠中的動物確實會無精打采,但自然狀態(tài)

下它們是不會有這種類似無聊的反應的,因為它們大部分時間里都在搜尋食物或逃避敵人”先寫出人們

無聊的各種表現,然后再“無聊的本質之一,是人的機能沒有‘全力以赴'……無聊的另一本質,是現

實環(huán)境與向往的環(huán)境之間存在反差而令人不滿”分析無聊的本質,即透過人們無聊的表現,洞察其本質

是機能沒有“全力以赴”和對現實處境不滿。

②敢于質疑,由材料第四段“也許像揮霍經濟資本那樣揮霍生命資本是極不明智的”,對人們憑追求刺

激來擺脫無聊的行為進行質疑,認為這樣很可能會導致更為嚴重的無聊。

③辯證分析,由材料三四段“如今人們比祖先少了一些沉悶乏味,反而更加害怕無聊”“也許像揮霍經

濟資本那樣揮霍生命資本是極不明智的”指出無聊可能導致人們迷失自我,從而變得脆弱;材料五六段

“無聊并非都是不好的”“這種忍受或多或少的無聊生活的能力,應該從小培養(yǎng)”,又從正面論述適度

的無聊可以保護人們的時間和精力。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下面小題。

飛毯

[美]斯蒂文?米爾豪瑟

在童年漫長的夏日里,有些游戲乍然驚現,一度光芒四射,忽又消失不見。夏天終有盡頭,又年年相

似,令我們對游戲失去耐心,轉身尋找更新奇刺激的玩意兒。到了八月,蟋蟀的噪鳴響起,我們似孤注一

擲般開始新的冒險,而長日依舊不變,因無聊和期盼而愈發(fā)煩悶。

我第一次瞧見那毯子,是在兩幢灰房子間狹小的草地里。一塊毯子輕輕掠起,飛得有垃圾桶這么高,

幾個男孩也在一旁看著。幾天之后,意料之中,我父親下班回來,腋下夾著長長的包袱卷,上面包著棕色

厚紙。毯子的顏色比我想的要暗些,不那么魔幻,上面染著栗色和綠色,邊緣縫著粗重的繩穗。

我按毯子的說明書小心練習。身體前傾,飛毯往前;用手拎起兩端,飛毯上升。連續(xù)好幾天我都滿足

于駕著它,從院子里發(fā)黃的秋千索間擠過,從晾衣繩掛著的被單下穿過。我喜歡看飛毯的影子掠過地面。

母親透過廚房窗戶,緊張地看著我。

有一次我的朋友喬伊飛到我家的院子,降落在雞舍的瀝青頂上,我隨即大膽跟上去。我雙手插兜站在

那兒,陽光灑在臉上。越過后院的籬笆,我看見房屋和電話線沿著山路向上蔓延。遠處草坪上的水柱噴射

出淡淡的彩虹,孩子們騎著各自紅色、綠色、籃色的飛毯,馳騁在陽光燦爛的戶外。

一天下午,母親身患哮喘,躺在陰暗的臥室里,呼吸沉重。我把飛毯攤開,坐在上面等著。要是我母

親不在廚房窗戶里盯著我,我是不允許騎飛毯的。窗外蜜蜂飛起又降落,嗡嗡的聲音令人氣憤厭煩。我拎

起飛毯的邊緣,在屋里飄浮。從窗戶望出去,草地上落著秋千架拉長的黑影,我有種被扯著的感覺。我一

貓腰,想駕著飛毯從那兒擠出去。木窗框擦到我的背,把我卡住。我曾夢見自己掙扎著,想要從一個窄門

里擠出去,試了一次又一次,骨頭擠傷了,皮膚擦壞了。突然地,我自由了。

我高高地越過籬笆,看到下方長滿高桿草、豆莢苗和粉紅薊花的草地上鋪滿了陽光,一只可樂罐在陽

光下閃著光亮。一排排房屋沿著山坡逐級而上,藍天下紅色的煙囪十分清晰。一切都那么溫馨,安寧。我

的眼皮重得快要垂下來了,但還是看見下方有個男孩正用手擋著額頭看我。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已飛臨危險

的高空,害怕得把身子傾向一邊,駕著飛毯向院子飛去。

還有一晚,我被蟋蟀的噪鳴吵醒,往窗外望去,秋千架在月光下留下影子。我把毯子輕輕拖出來,不

讓它發(fā)出窸窣的摩擦聲,隨后抬起玻璃窗。月光下飛毯的影子在草地上波動。我越飛越高,駛入了帶著夢

境之藍的暗沉夜空。遠處,一條亮閃閃的溪流從下面穿過公路;星星點點的燈火組成了遠處的街道。伴隨

著頭發(fā)間吹過的風,我飛翔在月光如水的小鎮(zhèn)上,滿心歡喜,毫無畏懼。我看見另一個孩子也騎著飛毯在

月下穿行。帶著興奮又疲倦的感覺,我慢慢地飛向我的窗戶,鉆進去,倒頭就睡。

第二天早晨,我套著沉重的腦袋,緩慢地起了床。喬伊騎著飛毯在等我,但那天我不想騎毯。

我曾聽說,有個男孩就像一只氣球,越飛越高,最后遁入目光不可企及的藍色世界。聽說那里的藍一

望無際,那里有冰封的山,雪蓋的城,那里的鳥有著彩虹般的七彩尾羽。這個故事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讓我感到體內有一種不明的欲望在膨脹。

后來有一天,母親要去集市買東西,讓我待在家里。我久久望著天空,隨后抬起窗戶,穩(wěn)穩(wěn)升入藍色

的天空。

空空蕩蕩的天,藍得濃烈而豐腴,像湖水或者是雪。我讀過一個故事,說一個男孩走進湖里,抵達一

個湖底的小鎮(zhèn)。現在我也好像一頭扎進湖中。我想象自己站在院子里,正抬頭看著自己的飛毯越升越高,

越變越小,我感到自己消失在藍色里。他消失在藍色里。我還是我嗎?我與大地的紐帶斷裂了。這藍色世

界沒有冰山和白色的城,也沒有奇異的鳥禽。我在這片晦澀的藍色里往下望,藍色的光暈向兩邊散去。我

想念綠草底下的堅實,人行道,還有黑色的石頭。我試圖回想那個待在湖底的男孩最后是否回到岸上。也

許是身邊的藍色接連進入我的體內,我沉溺其中,倦意襲來,閉上雙眼。我仿佛置身夢境,拼命奔跑著,

顫抖著,匍匐著,籃色緊追不舍。睜開眼,我發(fā)現自己正向下俯沖,連忙緊緊抓住飛毯。我認出我家的院

子,我的雞舍,我的秋千架。我再度感到了地面的重量,仿佛突如其來的欣喜。

到了睡覺時間,我發(fā)燒了,身子沒有一絲力氣。我母親連續(xù)三天溫柔地把手放在我的額頭上,用悲傷

的眼神深情凝望著我。

一個下雪的午后,我追趕著一只乒乓球,來到了光影斑駁的地下室的階梯底下。長長的蛛網結在黑暗

的角落,那捆舊毯子就躺在箱子和水桶之間的地板上。“我可找到它了!"我喊著,拿起白色的乒乓球,

又貓著腰出去。天空斜著飄起了雪,雪輕輕地落下,在窗外的草地上漸漸成堆。

(林曉筱譯,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在講述“我”騎毯飛行的故事時,也不時穿插其他孩子的飛行,不僅記錄“我”的個人回憶,也

記錄“我們”共同的童年記憶。

B.水柱噴射出的彩虹,閃光的可樂瓶,亮閃閃的溪流,星星點點的燈火……逼真生動而富于變化的光影

細節(jié),充分表現飛行的樂趣。

C.天空“藍得濃烈而豐腴”,與前面“聽說那里的藍一望無際"呼應;當渴望見到的變成了親眼所見,

“我”感到無比喜悅與滿足。

D.“母親”的存在是“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與“我”的飛行有著微妙的關聯;最后“我”不再飛行

則與母親的溫柔和深情有關。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細節(jié)耐人尋味,如“蟋蟀的噪鳴”、蜜蜂“嗡嗡的聲音”,借不寧靜的環(huán)境,暗示童年的生活有

著讓人壓抑不安的氛圍。

B.小說善用色彩暗示情感,如以“栗色和綠色”寫出見到毯子時的小失望;以“紅色、綠色、藍色”表

現站在高處遠眺的愉悅。

C.在小說中多次出現的“秋千”,既是“我”飛行時的一個參照物,又是推動“我”去飛行的因素之

一,包含著豐富的意味。

D.小說語言追求恰切性,如將“毯子”切換為“飛毯”,最后又將“飛毯”切換為“毯子”,名稱的變

化貼合“我”心境的變化。

8.跟隨喬伊飛到高處之后,“我”一次又一次突破外在或自身的局限,進行新冒險。請結合文本梳理概

括。

9.最后一段描寫的場景和前面夏日飛行的場景相比,帶來的閱讀感受有何不同?這樣寫有何深意?請結

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6.C7.A

8.①“我”逃離母親的監(jiān)管,從窗口飛出去,第一次獨立飛行。

②“我”克服了飛臨高空的恐懼,在月夜里駛向暗沉的夜空。

③“我”突破了日常飛行的界限,飛向曾經向往的藍色世界。

9.①前面描寫的是夏日的美麗景色,氣氛熱烈而歡快,最后一段描寫冬天的雪景,環(huán)境寒冷而寂靜的。

②前面寫天空飛行所見,讓人覺得天地遼闊,自由自在;后者寫地下室所見,空間狹小、光線陰暗,讓

人感到局促、壓抑。

③暗示冒險終會結束,夢境終會醒來,表達作者對人生最終無法逃避現實束縛的感慨(或:表達作者對

童年美好記憶一去不返的悵惘。)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感到無比喜悅滿足”錯誤。后面“像湖水或者是雪”,暗含探索某種未知元素的緊張心理,后面

“男孩走進湖里”的故事,再次強化這種冒險意味;后文“這藍色世界沒有冰山和白色的城”進一步點

明內心的失望,這種未知的藍色原來一無所有。

故選Co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A.“借不寧靜的環(huán)境,暗示童年的生活有著讓人壓抑不安的氛圍”錯誤?!绑暗脑滕Q”、蜜蜂“嗡嗡

的聲音”主要表現少年內心騷動不安、渴望冒險的心理;另外,雖然少年有時因渴望冒險而會覺得生活

“愈發(fā)煩悶”,但說童年生活中有著“讓人壓抑不安的氛圍”,則夸大其詞。

故選Ao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梳理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①由“母親身患哮喘,躺在陰暗的臥室里,呼吸沉重”“要是我母親不在廚房窗戶里盯著我,我是不允

許騎飛毯的”“我把飛毯攤開,坐在上面等著”“我一貓腰,想駕著飛毯從那兒擠出去”“突然地,我

自由了”等內容,可概括:母親因為生病,無法“監(jiān)管我”,“我”于是趁機逃離母親的監(jiān)管,從窗口

飛出去,第一次獨立飛行。

②由“還有一晚,我被蟋蟀的噪鳴吵醒……我把毯子輕輕拖出來,不讓它發(fā)出窸窣的摩擦聲,隨后抬起

玻璃窗”“我越飛越高,駛入了帶著夢境之藍的暗沉夜空”“我飛翔在月光如水的小鎮(zhèn)上,滿心歡喜,

毫無畏懼”等內容,可概括:“我”克服了飛臨高空的恐懼,在月夜里駛向暗沉的夜空。

③由“越變越小,我感到自己消失在藍色里”“我與大地紐帶斷裂了。這藍色世界沒有冰山和白色的

城,也沒有奇異的鳥禽。我在這片晦澀的藍色里往下望,藍色的光暈向兩邊散去”“我仿佛置身夢境,

拼命奔跑著,顫抖著,匍匐著,藍色緊追不舍”等內容,可概括:“我”突破了日常飛行的界限,飛向

曾經向往的藍色世界。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和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的能力。

①由“看到下方長滿高桿草、豆莢苗和粉紅薊花的草地上鋪滿了陽光,一只可樂罐在陽光下閃著光亮。

一排排房屋沿著山坡逐級而上,藍天下紅色的煙囪十分清晰。一切都那么溫馨,安寧”等內容,可知:

前面描寫的是夏日的美麗景色,氣氛熱烈而歡快;由“一個下雪的午后”“天空斜著飄起了雪,雪輕輕

地落下,在窗外的草地上漸漸成堆”等內容,可知:最后一段描寫冬天的雪景,環(huán)境寒冷而寂靜的。

②由“月光下飛毯的影子在草地上波動。我越飛越高,駛入了帶著夢境之藍的暗沉夜空”“一條亮閃閃

的溪流從下面穿過公路;星星點點的燈火組成了遠處的街道”等內容,可知:前面寫天空飛行所見,讓

人覺得天地遼闊,自由自在;由“來到了光影斑駁的地下室的階梯底下”“長長的蛛網結在黑暗的角

落,那捆舊毯子就躺在箱子和水桶之間的地板上”等內容,可知:最后一段寫地下室所見,空間狹小、

光線陰暗,讓人感到局促、壓抑。

③前文寫夏日的飛行的場景,由“我曾夢見自己掙扎著,想要從一個窄門里擠出去,試了一次又一次,

骨頭擠傷了,皮膚擦壞了”“帶著興奮又疲倦的感覺,我慢慢地飛向我的窗戶,鉆進去,倒頭就睡”等

內容,可知充滿著冒險,仿佛夢境一般;最后一段的飛行,是在“光影斑駁的地下室的階梯底下”,在

“我喊著,拿起白色的乒乓球,又貓著腰出去”時,發(fā)現外面“天空斜著飄起了雪,雪輕輕地落下,在

窗外的草地上漸漸成堆”,前后對比,暗示著冒險終會結束,而夢境也最終會醒來。

二、古代詩文閱讀(38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1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剛說

蘇軾

孔子日:“剛毅木訥,近仁。”又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所好夫剛者,非好其剛也,好其仁也;

所惡夫佞也,非惡其佞也,惡其不仁也。吾平生多難,常以身試之,凡比我于厄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擠

我于險者,皆異時可喜人也。吾是以知剛者之必仁,佞者之必不仁也。

建中靖國之初,吾歸自海南,見故人,問存咚,追論平生所見剛者,或不幸死矣。若孫君介夫諱立節(jié)

者,真可謂剛者也。始吾弟子由為條例司屬官,以議不合引去。王荊公謂君曰:“吾條例司當得開敏如子

者?!本υ唬骸肮赃^矣當求勝我者若我輩人則亦丕肯為條例可矣。”公不答,徑起入戶,君亦趨出。

君為鎮(zhèn)江軍書記,吾時通守錢塘,往來常、潤間,見君京口。方新法之初,監(jiān)司皆新進少年,馭吏如束濕,

不復以禮遇士大夫,而獨敬憚君,曰:“是抗丞相不肯為條例司者?!?/p>

謝麟經制溪洞事宜,州守王奇與蠻戰(zhàn)死,君為桂州節(jié)度判官,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麟因收大小使

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盡斬之。君持不可。麟以語侵君。君日:“獄當論情,吏當守法。逗撓不進,諸將

罪也。既伏其辜矣,余人可盡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斬人,則經制司自為之,我何與焉?”麟奏君抗拒,君

亦奏麟侵獄事。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死,或以遷官。吾以是益知剛者之必仁也,不仁而能以一言活

十二人于必死乎!

方孔子時,可謂多君子,而曰“未見岡I者”,以明其難得如此。而世7日“太剛則折”!士患不剛耳,

長養(yǎng)成就,猶恐不足,當憂其太剛而懼之以折耶!折不折,天也,非剛之罪。為此論者,鄙夫患失者也。

(選自《蘇軾集》)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公言A過矣B當求C勝我者D若我輩人E則亦F不肯G為H條例司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免,使動用法,與“欲因此時降武”(《蘇武傳》)中“降”的用法相同。

B.沒,無音信,與“孝公既沒”(《過秦論》)中“沒”的含義不相同。

C.與,參與,與“恐年歲之不吾與”(《離騷》)中“與”的含義不同。

D.乃,竟然,與“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中“乃”的含義相同。

12.下列各項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鞠吏士之有罪者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B.顧視無可置者(《項脊軒志》)

C.知人者智(《老子四章》)D.石之鏗然有聲者(《石鐘山記》)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欣賞剛直之人是因他們有仁愛之心,蘇軾歷經磨難,親身感受到在困境中救助自己的都是這類

人,因而確知剛直之人一定仁愛。

B.孫介夫是剛直之人,王荊公說條例司當任用他這樣的人,他笑言相拒,與之不歡而散。因此事,監(jiān)司

里的年輕官員們對他非常敬畏。

C.擔任桂州節(jié)度判官時,孫介夫反對斬殺謝麟收捕的官吏十二人。謝麟言語威脅,他據理力爭。后經刑

部裁奪,這些人得以免除死罪。

D.當世有些人認為太剛容易受到折損,他們長期保全自身以期有所成就,唯恐不夠謹慎小心。在蘇軾看

來,持這種觀點的人見識淺陋。

14.翻譯。

(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吾以是益知剛者之必仁也,不仁而能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

(2)將課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其蔚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種樹郭橐駝傳》)

【答案】10.BDE

11.B12.D

13.D14.(1)我因此更相信剛直的人一定有仁愛之心,不仁愛怎么能用一句話讓十二人在必死之時活

命呢!

(2)種植時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種完后像丟棄它那樣放在一旁,那么它的天性得到保全,本性得以充

分發(fā)展。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您說錯了,一定要錄用比我強的人,像我這樣的人,也是不肯擔任條例司屬官的。

“公言過矣”有獨立的主謂結構,句意完整,“矣”是句末語氣詞,所以B處斷開;

“當求勝我者”是動賓結構,后面斷開;“若我輩人”表示假設,前面斷開,所以D處斷開;

“則亦不肯為條例司矣”獨立成句,“則亦”引出后文的內容,表示結果,所以E處斷開。

故選BDE?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

A.正確。都是使用用法,使……脫離,使……投降。句意:凡是能使我脫離險境的。/想趁此時使蘇武投

降。

B.錯誤,相同,通“歿”,指去世。句意:見到老友,問起活著的和死去的人。/秦孝公死后。

C.正確,參與;/指與某物同在,引申為“等待”。句意:我還參與什么呢?/擔心年歲不等待我。

D.正確。句意:可是世人然竟說“太剛直的人容易被折損”!/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

石鐘山得名的原因

故選B。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定語后置,正常語序是“鞠有罪之吏士”,句意:審問有罪的官吏與士兵。

A.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是“不知句讀,不解惑”,句意:不懂得斷句,不明白疑難問題。

B.省略句,“置”后省略了“之”,指“案”。句意:環(huán)顧四周,沒有地方可以安置桌子。

C.判斷句,句意:了解別人的人是聰明的。

D.定語后置,正常語序是“鏗然有聲之石”,句意:敲擊后能發(fā)出聲響的石頭。

故選D。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他們長期保全自身以期有所成就,唯恐不夠謹慎小心”錯,曲解文意,應該是士人要通過長期修養(yǎng)

來成就剛直品德,就算這樣尚且擔心修養(yǎng)不夠。

故選D。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是”,因此;“益”,更加;“活”,使動用法,使(讓)……活命。

(2)“蔚”,種植;“置”,放棄;“全”,保全。

參考譯文

剛說

蘇軾

孔子說:“剛直堅毅、樸實少言的人差不多是個仁愛的人?!笨鬃佑终f:“花言巧語、善于矯飾的

人,很少有仁愛之心?!笨鬃酉矚g那些剛直堅毅的人,并不是喜歡他們的剛直,而是喜歡他們的仁德。

孔子討厭那些花言巧語的人,并不是討厭花言巧語,而是討厭他們不仁德。我這一生遭遇了許多磨難,

往往能親身體會這件事。凡是能使我脫離險境的,都是平常那些我認為(剛直)可怕的人;凡是把我推

到危險地步的,都是平常那些(花言巧語)討人喜歡的人。我因此知道剛直的人一定仁德,而花言巧語

的人一定不仁德。

建中靖國初年,我從海南回來,見到老友,問起活著的人,追憶評論平生見到的剛毅之人,有的已

經不幸死去。像孫介夫(名立節(jié))那樣的人,真可以算是剛毅的人了。起初我的弟弟子由擔任條例司的

屬官,因為與同僚評議朝政觀點不同自請離開。王安石對孫介夫說:“我們條例司應該錄用像你一樣做

事開明、機敏的人啊?!睂O介夫笑著說:“您說錯了,一定要錄用比我強的人,像我這樣的人,也是不

肯擔任條例司屬官的?!蓖醢彩换卮?,直接走進門里,孫介夫也快步離開。孫介夫擔任鎮(zhèn)江軍書記,

當時我擔任錢塘通守之職,在常、潤間往來,和孫介夫在京口相見。正當新法剛剛開始實施,監(jiān)司都是

剛入仕的年輕人,統(tǒng)御屬吏像捆扎濕物一樣嚴厲,不再對士大夫以禮相待,卻唯獨對孫介夫十分尊敬和

忌憚,說:“這是那位拒絕丞相不愿意擔任條例司屬官的人?!?/p>

謝麟掌管溪洞等地的事情,桂州守官王奇與蠻敵作戰(zhàn)陣亡,當時孫介夫擔任桂州節(jié)度判官,按照皇

帝的旨意,審問有罪的官吏與士兵。謝麟于是將抓捕了大小官吏十二人交給孫介夫審查,打算將他們全

殺掉。孫介夫堅持不可以。謝麟用言詞威脅孫介夫。孫介夫說:“審案應當按實情辦理,官吏更應當奉

公守法。軍隊駐留不前是幾位將領的過錯,他們已經認罪了,其他人(難道)可以全殺掉嗎!如果一定

要不按法令殺人,那么經制司您自己做吧,我還參與什么呢?”謝麟于是上奏說孫介夫抗拒上司的命

令,孫介夫也上奏說謝麟侵權管理審案的事情。刑部最后按照孫介夫的奏章定案,十二個人都免去死

刑。有人只是被判貶官。我因此更相信剛直的人一定有仁愛之心,不仁愛怎么能用一句話讓十二人在必

死之時活命呢!

孔子生活的年代,可以算是有許多有品德的人,可是孔子卻說“沒能見到剛直的人”,這是為了說

明這種人很難遇到??墒鞘廊司谷徽f“太剛直的人容易被折損”!士人擔憂的是不剛毅,通過長期修養(yǎng)

來成就這種品德還擔心不夠,怎么擔心自己太剛直,害怕被折損呢!會不會被折損是天意,不是剛直的

過錯。持這種觀點的人是唯恐損失的淺陋小人啊。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贈秋浦柳少府

李白

秋浦舊蕭索,公庭人吏稀。

因君樹桃李旌],此地忽芳菲。

搖筆望白云,開簾當翠微。

時來引山月,縱酒酣清暉。

而我愛夫子,淹留未忍歸。

[注]樹桃李:《韓詩外傳》中簡主說,栽種桃李可獲果實,栽種蓑藜只得利刺,因此要慎選培養(yǎng)對象。

后世遂以“樹桃李”比喻培養(yǎng)人才。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寫給柳少府的贈詩,先突出其為官之才能,又進一步表現其文人的風度。

B.詩人善于煉字,比如以“忽”字表現轉變之迅速,以“搖”字表現運筆之流轉。

C.“白云”“翠微”“山月”等景物,被詩人賦予特定內涵以襯托柳少府的形象。

D.最后一聯直抒胸臆,詩人不忍讓柳少府為自己離開而傷心,足見彼此情感深厚。

16.詩人說“而我愛夫子”,柳少府有哪些值得詩人喜愛之處?請結合詩歌分析。

【答案】15.D16.①身為少府,教化一方,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人才。②善寫文章,才思敏捷;閑觀山景,

志趣高雅。③時常對月,縱酒吟詩,率真豪放,不拘小節(jié)。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D.“詩人不忍讓柳少府為自己離開而傷心,足見彼此情感深厚”錯,最后一聯表達的意思是,詩人對柳

少府十分敬仰愛慕,所以舍不得離開,一旦離開必然留下遺憾。整首詩表達情感是單方面的。柳少府會

為詩人離開傷心、“彼此感情深厚”,在詩中并無根據。

故選D。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由“因君樹桃李,此地忽芳菲”,并結合注釋“以‘樹桃李‘比喻培養(yǎng)人才”,可知“喜愛之處”在

于:柳少府來此地以后,普施惠政,大興教化,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人才,讓此地人才濟濟。

②由“搖筆望白云,開簾當翠微”,可知“喜愛之處”在于:柳少府才華橫溢,時常打開窗簾,望白云

和滿目翠微山色,而欣然搖筆,志趣高雅,才思敏捷。

③由“時來引山月,縱酒酣清暉”,可知“喜愛之處”在于:柳少府常常在夜晚引來山月,對著月亮的

清暉而縱酒醉酣,性情率真豪放,不拘小節(jié)。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憂勞可以興國,o(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2),李憑中國彈箜篌。(李賀《李憑箜篌引》)

(3),o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中“,”兩句說明無論白天還是夜晚,西湖上

都蕩漾著優(yōu)美的樂曲和歌聲。

(5)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小剛臨摹了一幅屈原采摘香草的畫,汪老師認為不妨用《離騷》中

“,"兩句來題詩,從而突顯屈原的高潔品格。

【答案】①.逸豫可以亡身②.江娥啼竹素女愁③.舟遙遙以輕巡④.風飄飄而吹衣

⑤.羌管弄晴⑥.菱歌泛夜⑦.扈江離與辟芷兮⑧.紉秋蘭以為佩(朝搴毗之木蘭兮,夕攬洲

之宿莽/制菱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錯字有:

“逸”“豫”“羌”“晴”“菱”“扈"“芷"“紉”“搴”“毗”“攬”“洲”“莽”"芟"

“繁”“彌”。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時下的超市貨架上,來自不同產地的水果(a)。不必說最近流行的蜂糖李、陽光玫瑰葡萄以甜為賣點,

(b)藍莓、橘子、百香果這些原本酸甜口的水果,都悄然擺脫了“酸”的標簽,走起了“純甜風”。

客觀而言,水果變甜不是錯覺。水果的甜度,①。糖酸比高,吃起來就偏甜,反之,水果就偏

酸澀。研究顯示,上世紀80年代時,我國西瓜的含糖量平均只有8%左右,如今已達到12%;巨峰、玫瑰

香等葡萄的含酸量一般0.5%到1%(c),而陽光玫瑰葡萄卻能將含酸量極限壓縮到0.12%。從數據來看,

升糖降酸是各類水果的(d)趨勢。

水果為什么會變得越來越甜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看到人類的嗜甜天性。甜食中含有糖分會讓.人

產生米查和愉悅,速[激人便殳跡多旦胺。②,科學家不斷改良水果的品種,果農們不斷提升水果的

品質,物流行業(yè)不斷革新運送的方式,這樣人們就吃到了更甜的水果。

雖然有些人抱怨水果“只剩甜味兒”,但是龐大的市場需求始終影響著賣家的供給,所以③,

應該就很難再“酸”回去。

18.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a五花八門b甚至c不等d普遍

B.a五花八門b就連c左右d一般

C.a琳瑯滿目b甚至c左右d一般

D.a琳瑯滿目b就連c不等d普遍

19.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甜食中含有糖分能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興奮和愉悅。

B.甜食中含有糖分能讓人感到興奮和愉悅,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

C.甜食中含有的糖分能讓人產生興奮和愉悅,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

D.甜食中含有的糖分能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讓人感到興奮和愉悅。

20.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0個字。

【答案】18.D19.D

20.①主要取決于糖酸比②為了迎合這種天性③水果“甜”起來后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熟語)的能力。

a空,五花八門,側重于花樣多或變化多端;琳瑯滿目,側重于美好的事物多。此處強調水果又多又好,

填“琳瑯滿目”更恰當。

b空,就連,表示進一步強調;甚至,表示更進一層。此處強調范圍大小而并不強調更進一層,填“就

連”更恰當。

c空,不等,表示不齊、不同、不一樣;左右,用在數量詞后面表示概數。此處強調數據不均等,且

“0.5%到1%”表示數值范圍,和“左右”不能搭配,填“不等”更合適。

d空,普遍,指廣泛而有共同性,與特殊、個別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