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機械》-2021年中考物理三輪沖刺專項復習(原卷版+解析)_第1頁
《簡單機械》-2021年中考物理三輪沖刺專項復習(原卷版+解析)_第2頁
《簡單機械》-2021年中考物理三輪沖刺專項復習(原卷版+解析)_第3頁
《簡單機械》-2021年中考物理三輪沖刺專項復習(原卷版+解析)_第4頁
《簡單機械》-2021年中考物理三輪沖刺專項復習(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1年中考物理三輪沖刺專項復習

專題10《簡單機械》

一、單選題

1.下列關于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額外功與總功之比越小,機械效率一定越大

B.機器的功率越小,機械效率一定越低

C.功率不同的機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

D.物體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2.如圖,重為G的物體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從斜面的底部移到頂部,設沿斜面移動的距離為s,

高為h,拉力為F,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f,則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AG九G.Gh

?石R2D.

A,FsJ(F+f)s(F—f)s

3.如圖所示,湖面上有一艘小船,站在岸上的人通過滑輪用100N的力拉繩子的自由端,在10s內(nèi)小船向

岸邊勻速移動了5m,船在水平方向受到的阻力為16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J——襄---------------Z

A.人對船做的有用功為500JB.人做的總功為800J

C.人做的有用功的功率為50WD.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

4.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個滑輪等重),在相同時間內(nèi)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

度,F(xiàn)i和F2大小相等,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A.力Fi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

B.力Fi和F2做的總功相同

C.乙滑輪組更省力,兩個滑輪組機械效率一樣大

D.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比乙滑輪組高

5.如圖所示,用甲、乙兩個滑輪組分別將不同的物體A和B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滑輪完全相同且不計

繩重和摩擦,若滑輪組甲的機械效率較大,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A物體比B物體輕

②提升A的拉力較大

③提升A所做的額外功較少

④提升B做的總功較少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

6.如圖所示的輕質(zhì)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設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的拉力為F,

每只鉤碼重力均為G,AC=BC=B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G

B.若將2只鉤碼懸掛到C點,拉力F變大

C.若將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拉力F變小

D.若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A點上升的高度相同,鉤碼懸

掛在B點與C點相比,兩次所做的有用功相同

7.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5塊相同的大理石,分二次從地面勻速提升相同的

高度;若每塊大理石重為G,第一次運2塊,第二次運3塊,兩次拉力分別

為F1、F2效率為小、?。ㄐ⊥?、繩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計),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取

B.Til<T12

C.F1=G

D.F2<1.5G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滑輪組的省力情況是由其中的動滑輪個數(shù)決定的

B.剪刀實際上是兩個杠桿的組合

C.費力杠桿是不好的,實際應用中應當盡量避免使用

D.不論是定滑輪還是動滑輪,其輪心都相當于杠桿的支點

9.將一個定滑輪和掛有一個重60N鉤碼的動滑輪,分別組裝成如圖甲和乙所示的兩種滑

輪組.在圖甲滑輪組,用大小為36N的豎直向下的拉力Fi把鉤碼勻速提升了0.3m;在

圖乙滑輪組,用豎直向上的拉力F2把鉤碼勻速提升了0.6m.不計摩擦和繩重.設圖甲滑

輪組的機械效率為D甲,圖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口乙,貝式)

A.n甲>n乙B.n甲乙c.n甲=55.5%D.n乙《83.3%

10.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建筑工人利用滑輪組,將重為900N的物體在10s內(nèi)勻速提升2m。

工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500N,自身重力為700N,不計繩重和摩擦阻力。以下說

法正確的是()

A.工人對地面的壓力為700N

B.拉力的功率為150W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

D.動滑輪的自重為100N

11.工人利用滑輪組吊起重為2400N的路燈桿(質(zhì)量分布均勻)。如圖所示,這

是路燈桿一端剛被勻速拉起的簡圖。路燈桿離地后被勻速提升1m,繩端拉力F=1000N.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路燈桿一端剛被勻速拉起時,相當于費力杠桿

B.路燈桿離地后,受到的拉力小于2400N

C.路燈桿離地后,繩端拉力F做的功為1000J

D.路燈桿離地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12.荊州方特東方神畫主題樂園于2019年9月盛大開園。樂園在修建過程中,如圖所示,工人師傅在50s

內(nèi)用大小為500N的力F,將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到頂端,若此裝置的機械效率為8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g=10N/kg)()

A.所拉物體的質(zhì)量為800kg

B.拉力的功率是40W

C.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是100N

D.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時增加的內(nèi)能大于800J

13.如圖所示,物重為G的物體在不同簡單機械中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錯誤

的是()

111

A.Fi=GB.F2=|GC.F3=|GD.F4=|G

14.如圖所示,。為杠桿的支點,在A點掛一重物,圖中力Fl、F2,F3>F4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

小拉力是()

A.FiB.F2C.F3D.F4

二、填空題

15.如圖所示,工人師傅用150N的力,使物體A在Imin內(nèi)沿水平地面勻速移動了12m,

此時物體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為240N,在此過程中物體A移動的速度是

m/s,工人師傅拉繩子的力做功的功率是W,該裝置的機械效率

T]=o當物體A的速度增大到0.5m/s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是No

16.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5s內(nèi)將重為360N的物體勻速向上提起2m,作用在繩

端豎直向上的拉力F為150N,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拉力F的功率是W

17.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硬棒,AB=BC=CD,在A點懸掛重物G,C點在F1作用下處于水平平衡,

則硬棒的支點可能在杠桿上_____(選填"A”、"B”、"C”或"D”)點.當G=150N時,

£的大小為N.若將重物拿走,在A點施加一個與£平行且大小等于150N的力F2(圖中

虛線所示),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則F]大小為N.

18.某小區(qū)正在進行改造施工。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750N的沙子勻速提升了10m,用時100s。若工

人所用的拉力為400N,則拉力的功率為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使用該滑輪組既能

又能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滑輪組(選填“能”或“不能”)省功。

19.農(nóng)忙時節(jié)小明幫爺爺挑谷子,初次干農(nóng)活的他在左筐中裝了20kg,右筐中裝了25kg,如果扁擔的長度

為1.8m,則他在距扁擔左端m處將谷子挑起來才能使挑擔水平(扁擔和筐的重力均不考慮);為

了方便行走,小明將兩筐谷子同時向內(nèi)移動了0.1m,則需要_____筐(選填"左”“或“右”)增加約

kg(保留1位小數(shù))谷子,才能基本保持挑擔水平。

三、實驗探究題

20.小明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刻度均勻的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

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0.5N重的鉤碼若干個。

444..QJ..4

ABC

(1)如圖A所示,實驗前,杠桿左端下沉,則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

直到杠桿在__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測量______,支點選在杠桿的中點是為了消除杠桿對

平衡的影響。

(2)小明同學所在實驗小組完成某次操作后,實驗現(xiàn)象如圖B所示,他們記錄的數(shù)據(jù)為動力Fi=1.5N,

動力臂L=0.1m,阻力F2=1N,則阻力臂L?=m?

(3)甲同學測出了一組數(shù)據(jù)后就得出了“動力義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的結(jié)論,乙同學認為他的做法不

合理,理由是o

(4)丙同學通過對數(shù)據(jù)分析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動力x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x支點到阻力作用點

的距離,與小組同學交流后,乙同學為了證明丙同學的結(jié)論是錯誤的,他做了如圖C的實驗,此實驗

(選填“能”或“不能”)說明該結(jié)論是錯誤的,圖C實驗中,已知杠桿上每個小格長度為5cm,

每個鉤碼重0.5N,當彈簧測力計在A點斜向上拉(與水平方向成30。角)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

動力x動力臂(選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x阻力臂。

21.在生活和生產(chǎn)中,簡單機板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圖1圖2圖3

(1)為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小明用圖1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杠桿左端下沉,應將右端的

平衡螺母向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測量______o

(2)小明用圖2的實驗裝置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鉤碼,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有用

實驗鉤碼的重鉤碼提升的功拉力繩端移動的機械效率

滑輪材質(zhì)總功W總

次數(shù)力G/N高度九/mF/N距離s/mn/%

W有用

1鋁10.10.10.60.30.1856%

2鋁20.10.21.00.30.367%

3鋁20.20.41.00.60.6

4塑料20.20.40.80.60.4883%

5塑料20.20.42.10.20.4295%

①由圖2可知,第2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N;

②由第3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③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若提升同一物體時,

減小動滑輪的重力,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o

(3)小明用圖3的實驗裝置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發(fā)現(xiàn)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和摩擦有關,

與物重無關。保持斜面傾斜程度不變,可以采用的方法減小摩擦,從而提高斜面的機械效率。

某次實驗測得物重G=4N、斜面長s=lm、高h=0.2m,若機械效率n=80%,則物體在斜面上受到

的摩擦力為N?

四、計算題

22.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某學校開設了“實驗拓展課”。如圖(甲)是某一學習小組設計的“測量滑輪

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圖(乙)是物體上升高度h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已知物體的重力6=

36N,不計繩重及摩擦,手對繩自由端施加的拉力F=20N,求:

(1)0?2s內(nèi),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

(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0?2s內(nèi),拉力F的功率。

23.如圖所示,某建筑工地用起重機將質(zhì)量為3.6t的貨箱以0.5m/s的速度勻速提升,吊臂上的滑輪組如圖所

示,若忽略繩重和摩擦,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g=10N/kg)求:

(1)在10s內(nèi)貨箱上升的高度;(2)貨箱的重力;(3)吊臂上電動機拉力F的大??;

(4)依然利用此機械提升質(zhì)量為4.1t的貨箱,求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4.為了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朝陽中學物理興趣小組組裝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一輛質(zhì)量為0.3kg的玩具電

動小車放置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其與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2N,一根不可伸長的細繩一端固定在小車

尾部,另一端依次跨過定滑輪、動滑輪后固定在O點,兩滑輪質(zhì)量都為0.05kg。當小車向右運動,借

助細繩、滑輪帶動質(zhì)量為0.2kg的物體以0.1m/s的速度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不計細繩與兩滑輪之間的

摩擦,不考慮空氣阻力,求:

(1)細繩的拉力F;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

(3)玩具電動小車牽引力的功率P。

備戰(zhàn)2021年中考物理三輪沖刺專項復習

專題10《簡單機械》

一、單選題

25.下列關于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額外功與總功之比越小,機械效率一定越大

B.機器的功率越小,機械效率一定越低

C.功率不同的機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

D.物體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答案】A

【解析】A.總功包括有用功和額外功,額外功在總功中占比例越小,則有用功在總功中占比例越大,機械

效率越高,故A正確;

B.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之比:,/h*X100%,機械功率是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做的功,P=¥,機

械效率與機械功率大小沒有直接關系,故B錯誤;

C.由W=Pt可知,做功多少還受時間的影響,功率不同的機器,做的功可能相等,故C錯誤;

D.功率是功與時間的比值,做功多,時間不確定,功率大小不能確定,故D錯誤。

故選Ao

26.如圖,重為G的物體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從斜面的底部移到頂部,設沿斜面移動的距離為s,

高為h,拉力為F,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f,則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A2B-C的二Dm二

fsFs(F+f)s(F-f)s

【答案】B

【解析】解:此過程中,做的有用功為:M*=Gh;

拉力做的總功為:=Fs;

AV右「八

則斜面的機械效率為:n=U=詈

故B正確,ACD錯。

故選:Bo

27.如圖所示,湖面上有一艘小船,站在岸上的人通過滑輪用100N的力拉繩子的自由端,在10s內(nèi)小船向

岸邊勻速移動了5m,船在水平方向受到的阻力為16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對船做的有用功為500JB.人做的總功為800J

C.人做的有用功的功率為50WD.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

【答案】D

【解析】解:A、人對船做的有用功:W有=F阻s船=160Nx5m=800J,故A錯誤;

B、由圖知該滑輪為動滑輪,則n=2,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繩=2s船=2x5m=10m,

人做的總功:叫總=Fs繩=100NX10m=1000J,故B錯誤;

C、人做的有用功的功率:p看="=%=80W,故C錯誤;

有t10s

D、滑輪的機械效率:11=>x100%=100%=80%,故D正確。

VV營1UUUJ

故選:D?

28.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個滑輪等重),在相同時間內(nèi)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

度,F(xiàn)i和F2大小相等,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Fi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

B.力Fi和F2做的總功相同

C.乙滑輪組更省力,兩個滑輪組機械效率一樣大

D.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比乙滑輪組高

【答案】D

【解析】解:由圖知,甲滑輪組中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n=3,乙滑輪組中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n=4。

AB、若重物上升高度為h,則兩滑輪組中繩端移動的距離分別為:s甲=3八,s乙=4h;

甲滑輪組中拉力做的總功為W甲總=FI?3h,乙滑輪組中拉力做的總功為W乙總=F2-4h,

已知F1=F2,所以W甲總<M^總,故B錯誤;

已知時間相同,由公式P=?知,P甲總<P乙總.故A錯誤;

CD、甲、乙兩滑輪組提升的物重G相同,設一個動滑輪的重為G動,

不計繩重及摩擦,則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n甲=燮=癡箸;=缶=危

G

乙滑輪組中有2個動滑輪,同理可得,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n乙=瓦元一,

所以n甲〉n乙,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29.如圖所示,用甲、乙兩個滑輪組分別將不同的物體A和B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滑輪完全相同且不計

繩重和摩擦,若滑輪組甲的機械效率較大,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A物體比B物體輕

②提升A的拉力較大

③提升A所做的額外功較少

④提升B做的總功較少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

【答案】B

【解析】解:①用同一滑輪組分別將兩個不同的物體A和B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的影響,

在chc

提升A的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較大,由I1=就=辭]=怠可知,A物體比B物體重,故①錯誤;

②由圖知n=2,因不計繩重和摩擦,A物體比B物體重,且G動相同,由F=|(G+G動)可知,提升A的拉

力較大,故②正確;

③由題知,提起兩物體所用的滑輪組相同,將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克服動滑輪重力所

做的功是額外功,由W額=6動八知,提升A和B所做的額外功相同,故③錯誤;

④由題知,提起兩物體所用的滑輪組相同,將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A物體比B物體重,由W有用=G九知,

提升A做的有用功較多,而額外功相同,所以提升A時做的總功多,提升B時做的總功少,故④正確。

故選:Bo

30.如圖所示的輕質(zhì)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設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的拉力為F,

每只鉤碼重力均為G,AC=BC=B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G

B.若將2只鉤碼懸掛到C點,拉力F變大

C.若將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拉力F變小

D.若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A點上升的高度相同,鉤碼懸

掛在B點與C點相比,兩次所做的有用功相同

【答案】B

【解析】解:

A、由圖可知,支點為O,動力臂為OA,阻力臂為OB,且AO=3BO,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W"=誓=|G,故A錯誤;

AUoDUJ

B、若將2只鉤碼懸掛到C點,阻力和動力臂不變,阻力臂變大,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拉力F變大,故B

正確;

C、若將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動力臂變小,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拉力F變大,

故C錯誤;

D、若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A點上升的高度相同,鉤碼懸掛在B點與C點相比,B點

提升的高度較小,由W^=Gh可知,鉤碼懸掛在B點時所做的有用功較少,故D錯誤;

故選:Bo

31.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5塊相同的大理石,分二次從地面勻速提升相同的

高度;若每塊大理石重為G,第一次運2塊,第二次運3塊,兩次拉力分別

為FI、F2效率為T|I、T|2(小桶、繩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計),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T)2

B.%<r)2

C.F]=G

D.F2<1.5G

【答案】B

【解析】解:AB、小桶、繩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計,動滑輪的重一定,將大理石提

升相同的高度,由W額=G動八可知兩次所做的額外功相同;第2次提升大理石的總重力大,由W有=G物八可

知第2次所做的有用功多,則第2次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更大,所以第2次的機械效率較高,即%<

T)2;故A錯誤,B正確。

CD、由圖可知,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為2;

繩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計,且每塊大理石重為G,由F=[(G物+G動)可得這2次的拉力分別為:

FL|(2G+G動)=G+:G動〉G,

F2(3G+G動)=1.5G+|G動〉1.5G,故CD錯誤。

故選:Bo

3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滑輪組的省力情況是由其中的動滑輪個數(shù)決定的

B.剪刀實際上是兩個杠桿的組合

C.費力杠桿是不好的,實際應用中應當盡量避免使用

D.不論是定滑輪還是動滑輪,其輪心都相當于杠桿的支點

【答案】B

【解析】解:A、滑輪組的省力情況由承擔動滑輪及重物的繩子的根數(shù)決定,如果繩子的根數(shù)為n,則繩子

末端拉力F=;(G物+G動),并不是由動滑輪的個數(shù)決定,故A錯誤;

B、剪刀的兩個刀片均相當于一個杠桿,它們共用一個支點,故B說法正確;

C、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沒有優(yōu)劣之分,應該根據(jù)實際需要來選擇使用,故C說法錯誤;

D、定滑輪相當于輪心為支點的杠桿,但動滑輪的支點不在輪心,而在輪與固定繩相接觸

的輪邊上。故D錯誤。

故選:Bo

33.將一個定滑輪和掛有一個重60N鉤碼的動滑輪,分別組裝成如圖甲和乙所示的兩種

滑輪組.在圖甲滑輪組,用大小為36N的豎直向下的拉力£把鉤碼勻速提升了0.3m;

在圖乙滑輪組,用豎直向上的拉力F2把鉤碼勻速提升了0.6m.不計摩擦和繩重.設圖

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n甲,圖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n乙,則()

A.n甲>9乙B.口甲<n乙c.n甲=55.5%D.n乙=83.3%

【答案】D

【解析】解:根據(jù)圖示可知,n甲=2,n乙=3;

由F=:(G+G動)可得,G動=2F1-G—2x36N—6N-12N;

則F2="G+G動)=(x(60N+12N)=24N;

由n=3=,=2可得,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甲=2x100%=黑x100%~83.3%;

4

w邙rsnri/t]NXSON

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月乙=奈X100%=-x100%X83.3%;

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34.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建筑工人利用滑輪組,將重為900N的物體在10s內(nèi)勻速提升2m。

工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500N,自身重力為700N,不計繩重和摩擦阻力。以下說

法正確的是()

A.工人對地面的壓力為700N

B.拉力的功率為150W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

D.動滑輪的自重為100N

【答案】D

【解析】解:A、工人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豎直向上的拉力F、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

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F支=G,

貝l|F支=G—F=700N-500N=200N,

因為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所以工人對地面的壓力:F壓=F支=200N;故A錯誤;

B、物體速度:v物=g=察=0.2m/s,

由圖可知n=2,繩端移動的速度:

v繩=nv物=2x0.2m/s=0.4m/s,

拉力的功率:

P=Fv繩=500Nx0.4m/s=200W,故B錯誤;

C、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n=健X100%=詈x100%=黑x100%=2x100%=x100%=90%,故C錯誤;

VV邙JrSrlirLnrZXbUUl、

D、由F=((G+G動)可得動滑輪重:6動=迎—G=2x500N-900N=100N,故D正確。

故選:D。

35.工人利用滑輪組吊起重為2400N的路燈桿(質(zhì)量分布均勻)。如圖所示,這

是路燈桿一端剛被勻速拉起的簡圖。路燈桿離地后被勻速提升1m,繩端拉

力F=100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路燈桿一端剛被勻速拉起時,相當于費力杠桿

B.路燈桿離地后,受到的拉力小于2400N

C.路燈桿離地后,繩端拉力F做的功為1000J

D.路燈桿離地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答案】D

【解析】解:

A、路燈桿一端剛被勻速拉起時,阻力為路燈桿的重力G,作用點在重心上,繩子對路燈桿的拉力是動力F,

支點為路燈桿的左端,可見,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路燈桿相當于省力杠桿,故A錯誤。

B、路燈桿離地后被勻速提升,桿受到的拉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則拉力為:F拉=G=2400N,故B錯

誤。

C、由圖可知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n=3,路燈桿離地后被勻速提升1m,

則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為:s=3h=3XIm=3m,

繩端拉力F做的功為:=Fs=1000Nx3m=3000J,故C錯誤。

D、路燈桿離地后,所做有用功為:W有=G/i=2400Nxlm=240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煞xl00%=80%,故D正確。

VV浮JUUUJ

故選:D。

36.荊州方特東方神畫主題樂園于2019年9月盛大開園。樂園在修建過程中,如圖所示,工人師傅在50s

內(nèi)用大小為500N的力F,將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到頂端,若此裝置的機械效率為8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g=10N/kg)()

A.所拉物體的質(zhì)量為800kg

B.拉力的功率是40W

C.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是100N

D.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時增加的內(nèi)能大于800J

【答案】C

【解析】解:

A、在直角三角形中,/i=sxsin30°=1s,斜面的長度為:s=2/i=2x4m=8m,

所做總功為:W總=Fs=500Nx8m=4000J,

wa

由n=潛得有用功為:

VV總

w有=T]W總=80%x4000J=3200J,

由W有=Gh得物體重力為:

G="=幽=800N,

h4m

物體的質(zhì)量為:

、口

m=£G=麗800最N=8cc0ikg,故IrAA錯A44-灰。

B、拉力的功率為:

P=、^=竺吧=80W,故B錯誤。

t50s

c、此過程所做的額外功為:

w額=Wg-Ww=4000J-3200J=800J,

由W額=fs得摩擦力:

f==8ooj=10()N;故c正確。

s8m

D、此過程所做的額外功W額=800J,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時增加的內(nèi)能等于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即內(nèi)能

等于800J,故D錯誤。

故選:Co

37.如圖所示,物重為G的物體在不同簡單機械中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錯誤

的是()

111

A.F1=GB.F2=-GC.F3=-GD.F4=-G

【答案】C

【解析】解: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時:

A、第一個圖是等臂杠桿,U=L2,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I=G;故A正確;

B、第二個圖是滑輪組,承擔總重繩子的段數(shù)n=3,F2=|G;故B正確;

C、第三個圖是動滑輪,動力作用在軸上,F(xiàn)3=2G;故C錯誤;

D、第四個圖是斜面,使用的斜面2=5訪30。=%因為FL=Gh,所以F4=[G;故D正確。

故選:Co

38.如圖所示,0為杠桿的支點,在A點掛一重物,圖中力Fi、F2,F3、F4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

小拉力是()

A.FiB.F2C.F3D.F4

【答案】A

【解析】解:由杠桿平衡條件FJi=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

越省力;

由圖可知支點到F】作用線的距離為三格的長度;支點到F2作用線的距離為二格的長度;

作用在杠桿上的F3、F4和阻力作用效果一樣(都會使杠桿逆時針轉(zhuǎn)動),因此無法使杠桿平衡。

綜合分析FI的力臂最長、最省力、拉力最小,故A符合題意。

故選:Ao

二、填空題

39.如圖所示,工人師傅用150N的力,使物體A在Imin內(nèi)沿水平地面勻速移動了12m,

此時物體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為240N.在此過程中物體A移動的速度是

______m/s,工人師傅拉繩子的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W,該裝置的機械效率/8

1]=_____。當物體A的速度增大到0.5m/s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宵

【答案】0.26080%2403點少I

【解析】解:在此過程中物體A移動的速度v=:=等=0.2m/s;

t60s'

繩子移動的速度V繩=2v=2x0.2m/s=0.4m/s,

工人師傅拉繩子的力做功的功率P=Y=Y=Fv=150Nx0.4m/s=60W;

因為物體勻速運動,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f=240N,

該裝置的機械效率n=,=嬴=亓=反訴=8。%。

當物體A的速度增大到0.5m/s時,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不變,還是240N。

故答案為:0.2;60;80%;240o

40.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5s內(nèi)將重為360N的物體勻速向上提起2m,作用在繩端豎直向上而

的拉力F為150N,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W,

F

【答案】80%180L\

【解析】解:“

由圖可知,n=3,則繩端移動的距離:

s=n/i=3x2m=6m,

拉力做的功:

w總=Fs=150NX6m=900J,

有用功:

=G/i=360NX2m=72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T]1--X100%=—x100%=80%;

Wrt9001'

拉力F的功率:

P=—=—=180W。

t5s

故答案為:80%;180o

41.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硬棒,AB=BC=CD,在A點懸掛重物G,C點在F1作用下處于水平平衡,則硬棒的

支點可能在杠桿上_(選填"A”、"B”、"C”或"D”)點.當G=150N時,F(xiàn)I的大小為N.

若將重物拿走,在A點施加一個與FI平行且大小等于150N的力F2(圖中虛線所示),使杠桿處于水平平

衡,則Fi大小為N.

【答案】D900450

【解析】解:動力與阻力使杠桿的轉(zhuǎn)動方向相反,一個順時針則另一個為逆時針。故當D為支點時,F(xiàn)/2使

杠桿轉(zhuǎn)動的方向相反;AC不能為支點,無動力臂或阻力臂;B為支點時,F(xiàn)/2使杠桿轉(zhuǎn)動的方向相同;

根據(jù)數(shù)學關系可知,F(xiàn)]的力臂為CD的一半,即L=0.5CD;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GxAD=Fix0.5CD,

則:F】=黑=6G=6X15ON=9OON;

若將重物拿走,在A點施加一個與FI平行且大小等于150N的力F2,此時F2的力臂為L2=0.5AD:使杠桿處

于水平平衡,則F2X0.5AD=FiX0,5CD,Ft=簿祟=3x150N=450N.

故答案為:D;900;450.

42.某小區(qū)正在進行改造施工。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750N的沙子勻速提升了10m,用時100s。若工

人所用的拉力為400N,則拉力的功率為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使用該滑輪組既能

又能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滑輪組(選填“能”或“不能”)省功。

【答案】12062.5%省力不能

【解析】解:由圖可知,重物由3段繩子承擔,己知沙子上升高度九=10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3/i=

3x10m=30m,

總功W總=Fs=400Nx30m=12000J,

拉力的功率P=*=二幽=120W;

t100s

有用功W有用=G/i=750Nx10m=750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野x100%=■jx100%=62.5%;

使用該滑輪組既能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故使用滑輪組不能省功。

故答案為:120;62.5%;省力不能。

43.農(nóng)忙時節(jié)小明幫爺爺挑谷子,初次干農(nóng)活的他在左筐中裝了20kg,右筐中裝了25kg,如果扁擔的長度

為1.8m,則他在距扁擔左端m處將谷子挑起來才能使挑擔水平(扁擔和筐的重力均不考慮);為

了方便行走,小明將兩筐谷子同時向內(nèi)移動了0.1m,則需要______筐(選填"左”“或“右”)增加約

kg(保留1位小數(shù))谷子,才能基本保持挑擔水平。

【答案】1右7.1

【解析】解:

(1)由題意可知,左、右兩筐中谷子的重力分別為:

G左=m左g=20kgx10N/kg=200N,G右=m右g=25kgxlON/kg=250N,

因扁擔和筐的重力均不考慮,可設挑擔水平平衡時,他在距扁擔左端為L,則右側(cè)部分距扁擔1.8m-L,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G右(1.8m-L)=G左L,

則L=/x"m=^RX1.8m=1m;

(2)小明將兩筐谷子同時向內(nèi)移動了0.1m時,左、右兩筐重力的力臂分別為:

1?左=L—△L=1m-0.1m=0.9m,L右=1.8m—L—△L=1.8m—lm—0.1m=0.7m,

則G右L右=250Nx0.7m=175N-m,G左L左=200Nx0.9m=180N?m,

由G右L右<G左L左可知,要保持挑擔水平,應向右筐增加谷子,設其質(zhì)量為m,則其重力為mg,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G右+mg)L右=6左1>左,即(250N+mX10N/kg)X0.7m=200NX0.9m,

解得:m~7.1kgo

故答案為:1;右;7.1。

三、實驗探究題

44.小明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刻度均勻的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

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0.5N重的鉤碼若干個。

ABC

(1)如圖A所示,實驗前,杠桿左端下沉,則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

直到杠桿在_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測量______,支點選在杠桿的中點是為了消除杠桿對

平衡的影響。

(2)小明同學所在實驗小組完成某次操作后,實驗現(xiàn)象如圖B所示,他們記錄的數(shù)據(jù)為動力Fi=1.5N,

動力臂Li=0.1m,阻力F2=1N,則阻力臂L?=m?

(3)甲同學測出了一組數(shù)據(jù)后就得出了“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的結(jié)論,乙同學認為他的做法不

合理,理由是o

(4)丙同學通過對數(shù)據(jù)分析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動力x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x支點到阻力作用點

的距離,與小組同學交流后,乙同學為了證明丙同學的結(jié)論是錯誤的,他做了如圖C的實驗,此實驗

(選填“能”或“不能“)說明該結(jié)論是錯誤的,圖C實驗中,已知杠桿上每個小格長度為5cm,

每個鉤碼重0.5N,當彈簧測力計在A點斜向上拉(與水平方向成30。角)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

動力x動力臂(選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x阻力臂。

【答案】(1)右;水平;力臂;自重;(2)0.15;(3)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規(guī)律;(4)

能;等于

【解析】解:(1)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右端偏高,左端的平衡螺母應向上翹的右端移動,使杠桿

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杠桿平衡條件為:

(2)F1Li=F2L2O

由杠桿平衡條件得:1.5Nx0.1m-INxL2,

得:L2=0.15m;

(3)只有一次實驗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這種結(jié)論很具有偶然性,不合理。

要進行多次實驗,總結(jié)杠桿平衡條件。

(4)丙同學通過對數(shù)據(jù)分析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動力x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x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

離,與小組同學交流后,乙同學為了證明丙同學的結(jié)論是錯誤的,他做了如圖C的實驗,此實驗能得到“動

力x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x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這個結(jié)論是不正確的;當動力臂不等于

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時,看實驗結(jié)論是否成立,所以利用圖C進行驗證;

杠桿平衡條件為:F]Li=F2L2O

由杠桿平衡條件得:4x0.5Nx3x5cm=3Nx|x4x5cm,左右相等,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動力X動

力臂等于阻力x阻力臂。

故答案為:(1)右;水平;力臂;自重;(2)0.15;(3)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規(guī)律;

(4)能;等于。

45.在生活和生產(chǎn)中,簡單機板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E1圖2圖3

(1)為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小明用圖1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杠桿左端下沉,應將右端的

平衡螺母向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測量______。

(2)小明用圖2的實驗裝置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鉤碼,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有用

實驗鉤碼的重鉤碼提升的功拉力繩端移動的機械效率

滑輪材質(zhì)總功W總

次數(shù)力G/N高度fi/mF/N距離s/mn/%

W有用

1鋁10.10.10.60.30.1856%

2鋁20.10.21.00.30.367%

3鋁20.20.41.00.60.6

4塑料20.20.40.80.60.4883%

5塑料20.20.42.10.20.4295%

①由圖2可知,第2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N;

②由第3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③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若提升同一物體時,

減小動滑輪的重力,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o

(3)小明用圖3的實驗裝置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發(fā)現(xiàn)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和摩擦有關,

與物重無關。保持斜面傾斜程度不變,可以采用的方法減小摩擦,從而提高斜面的機械效率。

某次實驗測得物重G=4N、斜面長s=lm、高h=0.2m,若機械效率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