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化學分析試驗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混凝土化學分析試驗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混凝土化學分析試驗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混凝土化學分析試驗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混凝土化學分析試驗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混凝土化學分析試驗作業(yè)指導書

第一節(jié)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就是根據(jù)原材料的技術性能及施工要

求,確定出能滿足工程所要求的技術經(jīng)濟指標的各項組成材

料的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滿足以下四個方面要求:

滿足結(jié)構(gòu)設計和施工進度要求的混凝土強度等級;

保證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以滿足施工條件的

要求;

保證混凝土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滿足抗凍、抗?jié)B、抗腐

蝕的要求,從而使混凝土達到經(jīng)久耐用的使用目的;

在保證上述質(zhì)量和施工方便的前提下,盡量節(jié)約水泥,合

理使用原材料,從而降低工程成本,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1.計算初步配合比

(1)確定試配強度(feu,o)

fcu,02fcu,k+L645。

式中::。u,。一一混凝土試配強度(MPa);

feu」一一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MPa);

。一一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o可根據(jù)本單

位近期同一品種混凝土強度試件實測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確定;當無統(tǒng)

計資料時,采用:C10~C20,。=4.OMPa;C2格C30,。=5.OMPa;

C35~C60,o=6.0MPao

(2)確定水灰比(W/C)

W/C=a?fee/(fcu.o+a?b?fee)

式中:a、b——回歸系數(shù)。根據(jù)試驗確定;當不具備試

驗統(tǒng)計資料時,采用碎石,a=0.46,b=0.07;卵石,a=

0.48,b=0.33;

fee——水泥28d抗壓強度實測值

(MPa)o

無水泥28d抗壓強度實測值時,按下式計算:

fce=Y<:?fce.g

式中:Ye——水泥強度等級富余系數(shù),可按實際統(tǒng)計資

料確定;

fce,g——水泥強度等級值(MPa)

為保證混凝土的耐久性,上式計算出的水灰比不得大于

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2000)

規(guī)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選取Inf混凝土的用水量(mwo)

(4)計算In?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o)

mco=mwo/(W/C)

上式計算出的水泥用量還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

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2000)規(guī)定的最小水泥用量

的要求,以便同時保證混凝土強度及耐久性要求。

(5)選擇砂率(Bs)

砂率一般可根據(jù)本單位對所用材料的試驗選用合理數(shù)

值。

(6)計算粗、細骨料的用量(mg。、嘰。)

mco+mso+mgo+mwo=mCp

Bs=nis。/(mso+mg(>)X100%

式中:mco>mso>mgo>mwo---混凝土中水泥、細骨

料、粗骨料和水的用量(kg);

Bs——砂率(%);

mcp——加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質(zhì)量,其值可取

2350~2450(kg)。

2.試拌調(diào)整,提出基準配合比

(1)按初步配合比,稱取實際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進

行試拌。

(2)當試拌出的拌合物和易性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在

保證水灰比不變的條件下,相應調(diào)整水泥漿用量或砂率,直

到符合要求為止。此時應測定混凝土拌合物實際表觀密度

Pc,P,然后提出基準配合比,即:

nica=nic拌/(in,拌+nis拌+nig拌+niw拌)Xp(;P

nu,=nis拌/(m<:拌+nis拌+nig拌+m、、,拌)Xp(;P

nig;,=mg拌/(in,拌+nis拌+nig拌+m、、,拌)Xpcp

niwa=niw拌/(m<:拌+nis拌+nig拌+m”,拌)Xpt;p

式中:me拌、ms拌、mg拌、mw拌---調(diào)整后拌合物中

各種材料的實際用量(kg)。

3.檢驗強度,確定試驗室配合比

(1)檢驗強度

強度檢驗時應至少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其一為基準

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

加和減少0.05,而其用水量與基準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別

增加和減少1%。每種配合比至少做一組(3塊)試件,標準

養(yǎng)護到28d時試壓。制作混凝土試件時,應檢驗混凝土的和

易性及測定表觀密度,并以此結(jié)果作為代表相應配合比的混

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2)確定試驗室配合比

①由試驗得出的混凝土強度與其相對應的灰水比(C/W)

關系,用作圖或計算求出與混凝土配制強度(品,。)相對應

的灰水比。并按下列原則確定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A用水量(mwb):取基準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并根據(jù)制

作強度試件時測得的坍落度或維勃稠度進行適當調(diào)整;

B水泥用量(nu):以用水量乘以選定的灰水比;

C粗、細骨料用量(mgb和叫,):取基準配合比中的粗、

細骨料用量,并按選定的灰水比進行適當調(diào)整。

②混凝土表觀密度的校正。經(jīng)試配確定配合比后,還

應按下列步驟進行校正:

A計算混凝土表觀密度計算值(PC,c)

P”刊+嘰+叫+叫

B計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數(shù)(6)

Pcs

式中:Pe,t——混凝土表觀密度實測值(kg/mb;

Pe,c——混凝土表觀密度計算值(kg/m:!)o

二、摻外加劑與礦物外摻料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摻外加劑與礦物外摻料的混凝土配合比與普通混凝土配

合比雖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共同的實質(zhì)問題仍然是確定四

項原材料間的三個對比關系,即水與膠凝材料之間、砂與石

之間以及漿體與骨料之間的對比關系,從而最終確定膠凝材

料、集料、水與外加劑的單位體積用量。

1.摻減水劑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摻減水劑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可在不摻外加劑混凝土配

合比的基礎上加以調(diào)整,減水劑的質(zhì)量和體積可忽略不計。

(1)摻減水劑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步驟

①先計算不摻外加劑普通混凝土的水膠比并根據(jù)原材

料、施工工藝參數(shù)確定不摻外加劑混凝土配合的用水量m.0,

則摻減水劑混凝土配合比的用水量%為:

其中WR為所摻減水劑的減水率。

②水泥用量保持與不摻減水劑普通混凝土相同;

③砂率減小計算砂、石用量;

④按照計算結(jié)果,對配合比進行試拌與調(diào)整,如坍落度

過大,則可適當減少用水量,在強度和耐久性滿足設計要求

的前提下,則可減少減水劑的用量。

2.摻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粉煤灰用在混凝土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工程質(zhì)量、節(jié)

約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節(jié)約資源等。在混凝土中摻加的

粉煤灰應滿足有關標準的要求。

粉煤灰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強度保證率、標準差及離

異系數(shù)等指標,應于基準混凝土相同。在混凝土中摻入粉煤

灰時,一般情況下可采用等量取代法、超量取代法和外加法。

當混凝土超強較多或配置大體積混凝土時,可采用等量取代

法;當主要為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時,可采用外加法。粉煤灰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按絕對體積法計算。

粉煤灰采用超量取代法時,超量取代系數(shù)可按下表5-1

選用:

表5-1粉煤灰的超量取代系數(shù)

粉煤灰等級IiiIII

超量系數(shù)1.ri.41.3^1.71.5~2.0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時,粉煤灰的含水率不大于1%;對于

普通混凝土,當粉煤灰含水率大于1%時,應從粉煤灰混凝土

配合比用水量中扣除;粉煤灰混凝土中摻入引氣劑時,其增

加的空氣體積應在混凝土體積中扣除。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法:

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計算基準混凝土配合比試配

強度、水膠比并確定用水量、水泥用量和砂率。

(1)等量取代法配合比計算

①選定與基準混凝土相同的或稍低的水膠比;

②根據(jù)確定的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率(f%)和基準混凝

土水泥用量(C。),計算粉煤灰用量(F)和粉煤灰混凝土中

的水泥用量(O:

F=C0X(f%)

C=C0-F

③確定粉煤灰混凝土的用水量(W):

W=^(C+F)

C。

④計算水泥和粉煤灰漿體體積(VP)

vp=—+—+w(Yc:水泥密度YF:粉煤灰密度)

YcYF

⑤計算砂石料的總體積(VA)

V.^lOOO(l-a)-VP

⑦用于基準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或稍低的砂率(Q),計算

砂(S)和石(G)的用量

S=VAXQSXys

G=VAX(1-QS)X丫g

其中:Ys為砂子表觀密度,九為石子表觀密度。

(2)超量取代法配合比計算方法

①根據(jù)基準混凝土配合比計算出的各種材料用量(C。、

G°、S。、Wo)選取粉煤灰取代水泥率(f%)和超量系數(shù)(K),

對各種材料進行調(diào)整。

②計算粉煤灰取代水泥量(F)、總摻量(Ft)及超量部

分重量(Fe)

F=CoXf%

Ft=KXF

Fe=(k-1)XF(k超量取代系數(shù))

③計算水泥的重量

C-Co-F

④粉煤灰超量部分的體積在砂子中扣除相同體積的砂

重并重新計算調(diào)整后的砂率(S.)

Fe

=S()-----xys

Yf

⑤確定粉煤灰超量取代的各種原材料用量C、Ft、Wo、S。、

Goo

(3)外加法配合比計算方法

①根據(jù)基準混凝土計算出的各種材料用量(C。、G。、S。、

Wo)選定外加粉煤灰摻入率對各種材料進行計算調(diào)

整。

②計算外加粉煤灰的重量(FJ

F產(chǎn)C°Xfm(%)

③外加粉煤灰的體積,在在砂子中扣除相同體積的砂重并

重新計算調(diào)整后的砂率(Sm)

&=4一箍*九

④外加粉煤灰混凝土的各種材料用量為:C。、R、Sm、W。、

Goo

(4)摻粉煤灰混凝土注意事項

①選擇適合的使用部位和摻量

粉煤灰最適宜在大體積混凝土中,對鋼筋混凝土、寒冷地

區(qū)有抗凍融要求的混凝土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后才可使

用。粉煤灰摻量主要決定于原材料質(zhì)量、使用部位、環(huán)境條

件等因素,具體摻量要根據(jù)設計要求,通過試驗后確定。

②避免過振

對粉煤灰混凝土應注意掌握振搗時間,這是因為一方面粉

煤灰混凝土易于振搗,另一方面粉煤灰相對密度輕,特別是

粉煤灰中的碳粒更輕,在振搗過程中很容易上浮到澆筑層表

面,如粉煤灰、碳粒和水過于集中在澆筑層表面,混凝土層

面之間就會形成薄弱環(huán)節(jié),影響澆筑層面之間混凝土的強

度。所以一般粉煤灰混凝土坍落度應設計小些,并應避免過

振,掌握振搗時間以澆筑層表面開始翻漿為止。

③加強養(yǎng)護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發(fā)揮作用是在二次水化反應之后,經(jīng)二

次水化后粉煤灰中的活性成分才生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穩(wěn)定

的水化產(chǎn)物。二次水化反應的充分條件是要保證一定的溫

度、濕度,只有在這種條件下,粉煤灰的二次水化反應才能

進行并反應完全。因此,應加強粉煤灰混凝土的養(yǎng)護。

第二節(jié)混凝土性能指標檢測

一、拌合物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是指有膠凝材料、骨料、水和外加劑等拌制

而成的未凝固的混合料,即指硬化以前的混凝土,也稱新拌

混凝土。為控制混凝土工程質(zhì)量,檢測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項

性能及其質(zhì)量和流動性特征,要求統(tǒng)一遵循混凝土拌合物性

能試驗方法,從而對各種建筑結(jié)構(gòu)所使用的普通混凝土拌合

物的基本性能進行檢驗。

混凝土拌合物試驗主要包括:和易性、凝結(jié)時間、泌水與

壓力泌水、表觀密度、含氣量、水膠比分析等。

1.凝結(jié)時間試驗

混凝土凝結(jié)時間分為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當混凝土剛開

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當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終凝;O

混凝土凝結(jié)時間采用貫入阻力法。適用于從拌合物中篩出

的砂漿用貫入阻力法來確定坍落度值不為零的混凝土拌合

物凝結(jié)時間的測定。

(1)試驗步驟

從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試樣中,用5mm的標準篩篩出

砂漿,然后將其拌合均勻。將砂漿一次分別裝入三個試樣桶

中,做三個試驗。取樣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

宜采用振動臺振實砂漿;取樣混凝土坍落度大于70mm的宜

采用搗棒人工搗實。用振動臺振實砂漿時,振動應持續(xù)到表

面出漿為止.不得過振;用搗捧人工搗實時,應沿螺旋方向

由外向中心均勻插搗25次,然后用橡皮錘輕輕敲打簡壁,

直至插搗孔消失為止。振實或插搗后,砂漿表面應低于砂漿

試樣筒口約10mm;砂漿試樣筒應立即加蓋。

砂漿試樣制備完畢.編號后應置于溫度為20±2℃的環(huán)

境中或現(xiàn)場同條件下待試,并在以后的整個測試過程中,環(huán)

境溫度應始終保持20±2℃o現(xiàn)場同條件側(cè)試時,應與現(xiàn)場

條件保持一致。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進行貫

入試驗外,試樣筒應始終加蓋。

凝結(jié)時間測定從水泥與水接觸開始計時。根據(jù)混凝土拌

合物的性能,確定指針試驗時間,以后每隔0.5h測定一次,

在臨近初、終凝時可增加測定次數(shù)。

在每次測試前2min,將一片20mm厚的墊塊墊入筒底一

側(cè)使其傾斜,用吸管吸去表面的泌水,吸水后平穩(wěn)的復原。

測試時將砂漿試樣筒置于貫入阻力儀上,測針端部于砂

漿表面接觸,然后再20±2s內(nèi)均勻地使測針貫入砂漿25土

2mm深度,記錄貫入壓力,精確至10N,記錄測試時間,精

確至lmino

各測點的間距應大于測針直徑2倍且不小于15mm,測點

與筒壁的距離應不小于25mm。貫入阻力測試在0.2~28MPa之

間應至少進行6次,直至貫入阻力大于28MPa為止。在測試

過程中,根據(jù)砂漿凝結(jié)情況,適時更換測針,測針選用原則

參照下表5-2:

表5-2測針選用規(guī)定表

貫入阻力(MPa)0.2~3.53.5~2020~28

測針面積(mm2)1005020

(2)試驗結(jié)果處理

貫入阻力測結(jié)果計算以及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的確定按

一下方式進行:

①貫入阻力計算按下式進行,計算應精確至0.IMPa。

式中:fpR——貫入阻力(MPa);

P——貫入壓力(N);

A---測針面積(mm?)。

②凝結(jié)時間通過線性回歸法確定。將貫入阻力fpR和時間

t分別取自認對數(shù)In(fPR)和In(t),并分別作為自變量和

因變量做線性回歸得到回歸方程式:

Ln(t)=A+Bln(fPR)

式中:t---時間(min);

fra——貫入阻力(MPa);

A、B——線性回歸系數(shù)。

根據(jù)線性回歸方程求的當貫入阻力為3.5MPa時對應的時

間仁為初凝時間,貫入阻力為28MPa時對應的時間te為初凝

時間,凝結(jié)時間一h:min表示,并修約至5min:

C(A+81n(3.5)e(A+81n(28)

凝結(jié)時間測試采用三個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

結(jié)果。如果三個測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個與中間值之

差超過中間值的10%,則以中間值作為試驗結(jié)果;如果最大

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均超過中間值的10%,則試驗無效。

2.壓力泌水率試驗

壓力泌水試驗適用于骨料粒徑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拌合

物。

(1)試驗步驟

試驗時,將混凝土拌合物分兩層裝入壓力泌水儀缸體中,

每層插搗20次,插搗方式與坍落度試驗相同。每層插搗完

成后用橡皮錘輕輕沿容器外壁敲打5~10次,直至拌合物表

面插搗孔消失并不見大氣泡為止,使拌合物表面低于容器口

以下30min處,用抹刀將表面抹平。

將容器口外表擦拭干凈,壓力泌水儀安裝完畢后給混凝土

施加3.2MPa的壓力,打開泌水閥門同時開始計時,保持恒

壓,泌出的水接入量筒內(nèi),加壓至10s時讀取泌水量%。,加

壓至140s時讀取泌水量V140o

(2)試驗結(jié)果處理

混凝土的壓力泌水率按下式計算:

4=3x100

「V140

式中:Bp---壓力泌水率,%;

V10——加壓10S時的泌水量,ml;

V140——加壓140s時的泌水量,ml;

混凝土壓力泌水試驗結(jié)果以三次試驗的平均值表示,精

確至0.1%。

對于外加劑的壓力泌水率比,則采用基準混凝土與摻外

加劑混凝土的壓力泌水率之比進行計算,計算結(jié)果精確到

l%o

R.=^-xl00

Bp。

式中:Rb---壓力泌水率比,%

BP。一一基準混凝土壓力泌水率,%

BPA——受檢混凝土壓力泌水率,%

二、力學性能試驗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能指標包括抗壓強度、抗拉

強度、抗折強度、疲勞強度、靜力受壓彈性模量等。

1.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

混凝土抗壓強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單位面積上能夠承

受的壓力,即抵抗壓力破壞的能力。

(1)試驗步驟

①試件取出從養(yǎng)護地點取出后應及時進行試驗,將試

件表面與上下承壓板面擦干凈。

②測量試件尺寸并檢查其外觀,試件的承壓面的平面

度公差不得超過0.0005d(d為邊長);試件的相鄰面間的夾

角應為90°,其公差不得超過0.5。;試件各邊長和高的尺

寸公差不得超過1mm。

③將試件安放在試驗機的下壓板或墊板上,試件的承

壓面應于成形式的頂面垂直,試件的中心應于試驗機下壓板

中心對準。

④試驗過程中應連續(xù)均勻地加荷,混凝土強度等級<

C3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3?0.5MPa;混凝土強度等級2c30

且VC6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5~0.8MPa;混凝土強度等級

2c6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8~1.OMPa。

⑤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急劇變形時,應停止調(diào)整試驗

機油門,直至破壞。

(2)試驗結(jié)果計算與處理

①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f/

JccA

式中心一混凝土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MPa);

F——試件破壞荷載(N);

A------試件承壓面積(mm2)o

混凝土立方體抗壓抗壓強度計算應精確至

0.lMPao

②強度值得確定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三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強度值(精確

至0.IMPa);三個測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

間值的差值超過中間值的15%,則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

取中間值作為該組的抗壓強度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

值的差均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該組試件的試驗結(jié)果無效。

③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以150mmX150mmX150mm的試

件為標準,當混凝土強度等級(C60時,用非標準試件測得

的強度值均應乘以尺寸換算系數(shù),其值為對200mmX200mm

X200mm試件為1.05;對100mmX100mmX100mm試件為0.95。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2c60時,宜采用標準試件,使用非標準

試件時,尺寸換算系數(shù)應有試驗確定。

2.軸心抗壓強度試驗

(1)試驗步驟

①試件取出從養(yǎng)護地點取出后應及時進行試驗,將試

件表面與上下承壓板面擦干凈。

②測量試件尺寸并檢查其外觀,試件的承壓面的平面

度公差不得超過0.0005d(d為邊長);試件的相鄰面間的夾

角應為90°,其公差不得超過0.5。;試件各邊長和高的尺

寸公差不得超過Immo

③將試件安放在試驗機的下壓板或墊板上,試件的承

壓面應于成形式的頂面垂直,試件的中心應于試驗機下壓板

中心對準。

④試驗過程中應連續(xù)均勻地加荷,不得有沖擊?;炷?/p>

土強度等級VC3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3~0.5MPa;混凝土

強度等級2c30且VC6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5?0.8MPa;

混凝土強度等級2c6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8~1.OMPao

⑤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急劇變形時,應停止調(diào)整試驗

機油門,直至破壞。

(2)試驗結(jié)果計算與處理

①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f-

式中九一混凝土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MPa);

F——試件破壞荷載(N);

A------試件承壓面積(mm2)o

混凝土立方體抗壓抗壓強度計算應精確至

0.lMPao

②強度值得確定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三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強度值(精確

至0.IMPa);三個測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

間值的差值超過中間值的15%,則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

取中間值作為該組的抗壓強度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

值的差均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該組試件的試驗結(jié)果無效。

③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以150mmX150mmX150mm的試

件為標準,當混凝土強度等級VC60時,用非標準試件測得

的強度值均應乘以尺寸換算系數(shù),其值為對200mmX200mm

X200mm試件為1.05;對100mmX100mmX100mm試件為0.95。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2c60時,宜采用標準試件,使用非標準

試件時,尺寸換算系數(shù)應有試驗確定。

3.立方體劈裂抗拉強度試驗

(1)試驗步驟

①墊塊、墊條與支架

采用半徑為75mm的鋼制弧形墊塊,墊塊的長度與試件相

同,其截面積尺寸見下圖:

圖5-2支架示意圖

1一墊塊;2—墊條;3一支架

②試件取出從養(yǎng)護地點取出后應及時進行試驗,將試

件表面與上下承壓板面擦干凈。

③測量試件尺寸并檢查其外觀,試件的承壓面的平面

度公差不得超過0.0005d(d為邊長);試件的相鄰面間的夾

角應為90°,其公差不得超過0.5°;試件各邊長和高的尺

寸公差不得超過1mm。

④將試件安放在試驗機的下壓板的中心位置,劈裂承

壓面和劈裂面應與試件成型時的頂面垂直,在上、下壓板與

試件之間以圓弧形墊塊及墊條各一條,墊塊與墊條應與試件

上、下面的中心線對準并與成型時的頂面垂直。

⑤試驗過程中應連續(xù)均勻地加荷,混凝土強度等級V

C3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02~0.05MPa;混凝土強度等級2

C30且<C6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05~0.08MPa;混凝土強

度等級2c6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08^0.lOMPao

⑥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急劇變形時,應停止調(diào)整試驗機油

門,直至破壞。

(2)試驗結(jié)果計算及處理

①混凝土劈裂抗拉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0.637—

,s7tAA

式中九一一混凝土劈裂抗拉強度(MPa)

F——試件破壞荷載(N)

A---試件劈裂面面積(mm?)

劈裂抗拉強度計算精確至0.OIMPao

②強度值得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三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強度值(精確

至0.OIMPa);三個測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

間值的差值超過中間值的15%,則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

取中間值作為該組的抗壓強度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

值的差均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該組試件的試驗結(jié)果無效。

③采用lOOmmX100mmX100mm非標準試件測得的劈裂抗

拉強度值,應乘以尺寸換算系數(shù)0.85;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巳

C60時,宜采用標準試件,使用非標準試件時,尺寸換算系

數(shù)應有試驗確定。

4.抗折強度試驗

抗折強度是指材料或材料構(gòu)件在純彎條件下,破壞面上

的極限拉應力。

(1)試驗步驟

①試件支座和加荷頭應采用直徑為20~40mm、長度不小

于b+10mm的硬鋼圓柱,支座立腳應采用固定較支,其他應

為滾動支點,其尺寸見下圖5-3:

圖5-3抗折試驗裝置

②試件取出從養(yǎng)護地點取出后應及時進行試驗,將試件

表面擦干凈。

③測量試件尺寸并檢查其外觀,試件的承壓面的平面度

公差不得超過o.0005d(d為邊長);試件的相鄰面間的夾角

應為90°,其公差不得超過0.5。;試件各邊長和高的尺寸

公差不得超過1mm。在長向中部的1/3區(qū)段內(nèi)不得有表面直

徑超過5nim、深度超過2mm的孔洞。

④按上圖裝置試件,安裝尺寸偏差不得大于1mm,試件

的承壓面應為試件成型時的側(cè)面;支座及承壓面與圓柱的接

觸面應平穩(wěn)、均勻。

5)試驗過程中應連續(xù)均勻地加荷,混凝土強度等級V

C3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02~0.05MPa;混凝土強度等級2

C30且<C6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05~0.08MPa;混凝土強

度等級2c6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08^0.lOMPao

⑤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急劇變形時,應停止調(diào)整試驗機油

門,直至破壞。

(2)試驗結(jié)果計算與處理

①試件下緣斷裂位置處與二個集中荷載作用線之間時,

試件的抗折強度人(MPa)按下式計算,抗折強度計算應精確至

0.lMPao

bh2

式中fF——混凝土抗折強度(MPa)

F——試件破壞荷載(N)

I----支座間跨距(mm)

h---試件截面高度(mm)

b——試件截面寬度(mm)

②抗折強度的確定

混凝土抗折強度以三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

組試件的強度值(精確至O.OIMPa);三個測值中的最大值或

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間值的差值超過中間值的15%,則把

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間值作為該組的抗壓強度值;

如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的差均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該

組試件的試驗結(jié)果無效。

三個試件中若有一個折斷面處于二個集中荷載作用線

之外,則混凝土的抗折強度值按另兩個試件的試驗結(jié)果計

算。若這兩個測試值的差值不大于這兩個測試值的較小值的

15%時,該組混凝土試件的抗折強度則按照這兩個測試值的

平均值計算,否則試驗無效。三個試件中若有二個折斷面處

于二個集中荷載作用線之外,則該組試件無效。

③混凝土抗折強度的標準試件尺寸為150mmX150mmX

550mm,采用100mmX100mmX400mm非標準試件時,應乘以

尺寸換算系數(shù)0.85;當混凝土強度等級2c60時,宜采用標

準試件,使用非標準試件時,尺寸換算系數(shù)應有試驗確定。

5.靜力受壓彈性模量試驗

靜力受壓彈性模量試驗是測定混凝土的靜力受壓彈性

模量,為結(jié)構(gòu)變形計算提供依據(jù)。

(1)試驗步驟

①從養(yǎng)護地點取出試件,擦凈后檢查外觀并測量尺寸,

測量精度及尺寸取值應符合規(guī)定。

②取3個試件,按照軸心抗壓強度試驗方法測定軸心抗

壓強度。

③將測量變形的儀表應安裝在試件成型時兩側(cè)面的中

線上,并對稱于試件的兩端,測量標距為150mm。

④將試件的軸心與上、下壓板的中心對準,開動試驗

機,當上壓板與試件接近時,調(diào)整球較座,使接觸均衡。

⑤加荷至基準應力為0.5MPa的初始荷載值Fo,保持荷

載60s并在以后的30s內(nèi)記錄每測定的變形eo,立即連續(xù)均

勻加荷至應力為軸心抗壓強度%的1/3的荷載值Fa,保持荷

載60s并在以后的30s內(nèi)記錄每測定的變形eil0混凝土強度

等級VC3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3~0.5MPa;混凝土強度等

級〉C30且<C6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5?0.8MPa;混凝土

強度等級2c60時,加荷速度取每秒0.8~1.0MPa。

⑥當兩測點變形值之差與它們的平均值之比大于20%

時,應重新進行對中;如果無法使其減小到小于20%時,則

試驗無效。

⑦當兩測點變形值之差與它們的平均值之比小于20%

時,以與加荷速度相同的速度卸荷至0.5MPa(Fo)恒載60s,

然后采用相同的方法至少重復預壓兩次。在最后一次預壓完

成后,在基準應力為0.5MPa(Fo)持荷載60s并在以后的30s

內(nèi)記錄每測定的變形£。,再用同樣的加荷速度加荷至K,保

持荷載60s并在以后的30s內(nèi)記錄每測定的變形£a。其加荷

方式如下圖5~4:

圖5-4

⑧卸除變形測量裝置,以同樣的加荷速度加荷至試件破

壞,若試件的抗壓強度與%之差超過九的20%時,應在報告

中注明。

(2)試驗結(jié)果計算與處理

①混凝土受壓彈性模量值應按下式計算,結(jié)果精確至

lOOMPa:

E,=Xx正

AAn

^n=£a-%

式中:E,——混凝土彈性模量(MPa);

Fa——應力為1/3軸心抗壓強度時的荷載(N);

Fo——應力為0.5Mpa時的初始荷載(N);

A---試件承壓面積(mm?);

L---測量標距(mm);

△n——最后一次從F0加荷至F“時試件兩側(cè)變形的

平均值(mm);

ea——工時試件兩側(cè)變形的平均值(mm);

£。一一F。時試件兩側(cè)變形的平均值(mm)。

②彈性模量按3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計算。如果其中

一個試件的軸心抗壓強度值與確定檢驗控制荷載的軸心抗

壓強度值相差超過檢驗控制荷載的軸心抗壓強度值的20%

時,則彈性模量值按另外2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計算;

若有2個試件超過上述規(guī)定,則試驗無效。

第三節(jié)混凝土強度的早期推定

隨著建筑工業(yè)與結(jié)構(gòu)設計理論的發(fā)展,混凝土質(zhì)量的控

制與評定日益為人們所重視。通常測定的混凝土標準養(yǎng)護28

天強度的試驗方法,由于試驗周期長,既不能及時預報施工

過程中的質(zhì)量狀況,又不能據(jù)此及時設計和調(diào)整混凝土配合

比,確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強度。這樣既不利于加強質(zhì)量管

理,又不利于充分利用水泥活性。而早期推定混凝土強度的

試驗方法,以便早期判定混凝土質(zhì)量。

早期推定混凝土強度的方法,大致可歸納為兩類:一類

是依據(jù)經(jīng)過早期加速養(yǎng)護的試件強度推定混凝土28d強度;

另一類是依據(jù)快速分析新拌混凝土的水灰比、組成等,推定

混凝土的強度或依據(jù)從新拌混凝土篩得砂漿所制得試件的

早期強度,推定混凝土的強度。

依據(jù)經(jīng)過早期加速養(yǎng)護的試件強度推定混凝土的強度,

由于是直接測定混凝土的強度特性,其推定結(jié)果的可靠性一

般較高,且試驗方法與通常標準試驗方法基本相同,所需加

速養(yǎng)護設備較易制備,易于實施。

早期推定混凝土強度的加速養(yǎng)護試驗,主要是早期強化

養(yǎng)護條件,加速水泥水化,促進混凝土強度發(fā)展,求得盡可

能高而穩(wěn)定的早期強度,建立早期強度與標準養(yǎng)護28天(或

其他齡期)強度的關系式,據(jù)以推定混凝土28d(或其他齡

期)標養(yǎng)強度。

混凝土加速養(yǎng)護方法一般分為:

沸水法、熱水法80℃和溫水法55℃。

一、加速養(yǎng)護設備

混凝土加速養(yǎng)護采用加速養(yǎng)護箱,其尺寸與形狀應滿足試

驗需要。

試件與箱壁、試件與試件之間應至少留有50mm空隙,試

件底面距熱源不得小于100mm,整個養(yǎng)護期間,箱內(nèi)水面與

試件頂面至少保留50mm的距離,其要求如下圖5-5:

圖5-5加速養(yǎng)護箱正、面不意圖

1一加速養(yǎng)護箱;2—溫度傳感器;3一校核溫度計;

4一試件放置支架;5—熱源;6—試件;7—排水口

二、加速養(yǎng)護方法

1.沸水法

試件在(20±5)℃室溫下成型、抹面,并使用橡皮墊

或塑料布覆蓋表面,靜置24h±15min(自加水攪拌開始計時)

脫模。

試件脫模后立即放入加速養(yǎng)護箱內(nèi)的Ca(OH)2飽和沸水

中,整個養(yǎng)護期間,箱內(nèi)水應保持沸騰。

試件在沸水中養(yǎng)護4h±5min,水溫不應低于98℃0取

出試件,在室溫(20±5)℃下靜置lh±10min,使其冷卻。

加速養(yǎng)護應在29h±15min內(nèi)完成。

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抗壓強

度試驗,測得加速養(yǎng)護強度方。

2.80℃熱水法

試件在(20±5)℃室溫下成型、抹面,隨即密封試模

靜置。自加水至靜置時間為lh±10min。

將試件帶模放入養(yǎng)護箱(80±2)C的熱水中,整個養(yǎng)

護期間,箱內(nèi)水保持在(80±2)°C。

試件在養(yǎng)護箱內(nèi)養(yǎng)護5h±5min后取出、脫模并在(20

±5)℃室溫下靜置lh±10min,使試件冷卻。加速養(yǎng)護應在

7h±15min內(nèi)完成。

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抗壓強

度試驗,測得加速養(yǎng)護強度片。

3.55℃溫水法

試件在(20±5)℃室溫下成型、抹面,隨即密封試模

靜置。自加水至靜置時間為lh±10min。

將試件帶模放入養(yǎng)護箱(55±2)C的熱水中,整個養(yǎng)

護期間,箱內(nèi)水保持在(55±2)℃o

試件在養(yǎng)護箱內(nèi)養(yǎng)護23h±15min后取出、脫模并在(20

±5)℃室溫下靜置lh±10min,使試件冷卻。加速養(yǎng)護應在

25h±15min內(nèi)完成。

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抗壓強

度試驗,測得加速養(yǎng)護強度方。

三、混凝土強度關系式的建立與混凝土強度的早期推定

采用沸水法、熱水法和溫水法測得的加速養(yǎng)護強度推定

標準養(yǎng)護28d(或其他齡期)強度時,需先建立二者的強度

關系式。

1.關系式建立的基本要求

(1)應采用與工程相同的原材料制作試件,其拌合物

應于工程所用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相近。

(2)每一混凝土試樣至少制作兩組試件并組成一對組,

其中一組進行快速養(yǎng)護測得加速養(yǎng)護強度,一組進行標準養(yǎng)

護測得28d(或其他齡期)抗壓強度。

(3)混凝土試件數(shù)量不少于30對組,混凝土水膠比不

小于三種。每種水膠比成型的試件數(shù)量應相同,最大和最小

水灰比不應小于0.2。

(4)按回歸方程建立的強度關系式時,相關系數(shù)不應

小于0.90,關系式的剩余標準差不應大于28d(或其他齡期)

強度平均值的10%0

(5)強度推定只適合用與建立關系式時所選定的水膠

比區(qū)間內(nèi)。

2.關系式的建立

建立混凝土強度關系式時,可采用線性方程或累函數(shù)方

程。

(1)線性回歸法

t(九/%)」IxS服

bi=l幾i=】i=l

n1nn

/=1〃i=\

、應(源)2」(之狐產(chǎn))(£(晨了工)2)

Vi=l〃i=li=l〃/=1

(1--)?(加)2-1(之九產(chǎn))

S"=]---------------------------------------------------------------

Vn-2

式中:指——標準養(yǎng)護28d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的推定

值(MPa)

比一一加速養(yǎng)護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值(MPa);

——第i組加速養(yǎng)護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值

(MPa);

第i組標準養(yǎng)護28d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

值(MPa);

n——試件組數(shù);

a、b---回歸系數(shù);

r——相關系數(shù);

5——剩余標準差。

(2)累函數(shù)回歸法

尤="(£;)

n1?n

1-T-------------

f(狐-陶)2

式中:a、b——回歸系數(shù);

r——相關系數(shù);

兀一一第i組標準養(yǎng)護28d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

的推定值(MPa);

rnfcu——n組標準養(yǎng)護28d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的平

均值(MPa);

第四節(jié)混凝土夏期施工及質(zhì)量控制

由于夏季氣溫高(最高氣溫40℃以上),水的蒸發(fā)量大,

干燥快,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快,新澆筑的混凝土可能出現(xiàn)

凝結(jié)速度加快、強度降低等現(xiàn)象,并會產(chǎn)生許多裂縫等現(xiàn)象,

從而影響了混凝土結(jié)構(gòu)本身的質(zhì)量,為此必須采取一些有效

措施,從混凝土的拌和、運輸、混凝土的澆筑以及修整和養(yǎng)

護等方面加強控制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zhì)量符合施工規(guī)范及

設計要求。

一、混凝土的拌制和運輸

為了控制混凝土的出倉溫度,混凝土拌制時應采取措施

控制混凝土的溫升,并一次控制附加水量,減小坍落度損失,

減少塑性收縮開裂。在混凝土拌制、運輸過程中采取以下措

施。

1.使用減水劑或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減小水泥用

量,同時在混凝土澆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大骨料粒徑。

2.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距離如較長,可以用緩凝劑控

制混凝土的凝結(jié)時間,但應注意緩凝劑的摻量應合理,對于

大面積的混凝土地坪工程尤其如此。

3.如需要較高坍落度的混凝土拌合物,應使用高效減

水劑。有些高效減水劑產(chǎn)生的拌合物其坍落度維持2h。高效

減水劑還能夠減少拌合過程中骨料顆粒之間的摩擦,減緩拌

合筒中的熱積聚。

4.向骨料堆中灑水,降低混凝土骨料的溫度;如有條

件用地下水或井水噴灑,冷卻效果更好,并經(jīng)常檢測含水量。

5.在炎熱季節(jié)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可以用冷水或

冰塊來代替部分拌合水。大體積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機溫度、

澆筑溫度及澆筑時的氣溫應進行監(jiān)測,至少每2h應測一次。

混凝土泵管上可覆蓋土工布等保水材料并經(jīng)常噴水保持濕

潤,以減少混凝土拌合物因運輸而造成溫度回升;對高強度

混凝土最好選擇在夜間或陰天施工,如時間上無法安排,可

采取以下措施:①在現(xiàn)場搭設混凝土輸送車使用的遮陽棚;

②在混凝土泵垂直管上包敷30mm厚濕水海綿,在暴露陽光

下的水平管上同時敷蓋濕水麻袋;③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冰

水,以降低混凝土澆注后產(chǎn)生的高溫。

6.對于高溫季節(jié)里長距離運輸混凝土的情況,可以考

慮攪拌車的延遲攪拌,使混凝土到達工地時仍處于攪拌狀

?、O

7.應合理安排混凝土澆筑時間,以避免在日最高氣溫

時澆筑混凝土。在高溫干燥季節(jié),晚間澆筑混凝土受風和溫

度的影響相對較小,且可在接近日出時終凝,而此時的相對

濕度較高,因而早期干燥和開裂的可能性最小。

8.混凝土攪拌生產(chǎn)溫度控制

(1)在進行混凝土的攪拌生產(chǎn)前,除對用于混凝土生

產(chǎn)的原材料進行常規(guī)檢驗外,還需對各種原材料進行溫度測

試,詳細測出原材料的溫度,如水泥、粉煤灰、碎石、水、

外加劑等原材料的溫度。

(2)在首盤混凝土試拌前必須對拌合物的溫度進行計

算,初步確定拌合物的出機溫度T1。

(3)根據(jù)混凝土出機后經(jīng)過輸送(或運輸)環(huán)節(jié)過程

產(chǎn)升的溫升(經(jīng)經(jīng)驗統(tǒng)計值),計算混凝土的入模溫度T2。

(4)將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和規(guī)范要求的最高不超過

30℃,進行比較。當T2>30℃時必須采取措施進行控制;當

T2V30C時無需采取措施,可直接進行試拌。

(5)當T2>30℃時,必須采取冷卻水進行混凝土的試

拌。在試拌前同樣按2、3、4的步驟進行拌合物的溫度計算

和比較。

(6)當計算的T2<30℃時,即可進行首盤混凝土的試

拌,并對首盤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測試,當測試溫度及其他試

驗指標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的攪拌生產(chǎn)和澆注。

(7)在施工過程中及時對計算的拌合物出機、入模溫

度、實測的拌合物出機、入模溫度和原材料的溫度、氣溫進

行對比和分析,以便更好的掌握和控制混凝土的溫度。

二、混凝土澆筑和修整

在炎熱氣候條件下澆筑混凝土時,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

土溫度,并要求配備足夠的人力、設備和機具,以便及時應

付預料不到的不利情況。

1.降低碎入模溫度

高溫季節(jié)施工時,對骨料搭設遮陽棚并灑水,必要時在

拌和水中加冰塊降低水溫,確保碎入模溫度不高于外界氣溫

且不超過30℃o

2.選擇合適的硅澆注時間

高溫季節(jié)澆注佐時,碎澆注時間宜選擇在晚上氣溫較低

的時間進行澆注,碎澆注之前在承臺模板外側(cè)灑水,以降低

模板溫度。

3.布設冷卻管

4.檢測運到工地上的混凝土的溫度,必要時可以要求

攪拌站予以調(diào)節(jié)。

5.夏季混凝土施工時,振動設備較易發(fā)熱損壞,故應

準備好備用振動器。

6.與混凝土接觸的各種工具、設備和材料等,如澆筑

溜槽、輸送機、泵管、混凝土澆筑導管、鋼筋和手推車等,

不要直接受到陽光曝曬,必要時應灑水冷卻。

7.夏季澆筑混凝土應精心計劃,混凝土應連續(xù)、快速

的澆筑?;炷帘砻嫒缬忻谒畷r,要及時進行修整。

8.當根據(jù)具體氣候條件,發(fā)現(xiàn)混凝土有塑性收縮開裂

的可能性時,應采取措施(如噴灑養(yǎng)護劑等),以控制混凝

土表面的水分蒸發(fā)?;炷帘砻嫠终舭l(fā)速度如超過0.5kg/

(m2/h)時就可能出現(xiàn)塑性收縮裂縫;當超過LOkg/(m2/h)

就需要采取適當措施,如冷卻混凝土,向表面噴水或采用防

風措施等,以降低表面蒸發(fā)速度。

三、混凝土的養(yǎng)護

夏季澆筑的混凝土,如養(yǎng)護不當,會造成混凝土強度降

低或表面出現(xiàn)塑性收縮裂縫等,因此,必須加強對混凝土的

養(yǎng)護。

1.在修整作業(yè)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進行養(yǎng)護。

2.優(yōu)先采用蓄水養(yǎng)護方法,連續(xù)養(yǎng)護。在混凝土澆筑

后的1?2天,應保證混凝土處于充分濕潤狀態(tài),并應嚴格

遵守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養(yǎng)護齡期。

3.當完成規(guī)定的養(yǎng)護時間后拆模時,在混凝土表面覆

蓋潮濕的覆蓋層,進行潮濕養(yǎng)生。

四、合理的溫控措施

1.各拌合站搭蓋砂石遮陽棚,避免夏季曝曬造成砂石

料溫度過高,導致碎入模溫度增高。

2.水泥、粉煤灰各設2個筒倉輪流使用,避免剛運到

的水泥、粉煤灰溫度太高,同樣導致碎入模溫度增高。

3.每天設專人測量室外氣溫,碎出機、入模溫度。盡

量使用新抽上來的溫度低的地下水。

4.施工時盡量避開中午高溫時間,在傍晚或夜間溫度

低的時候施工。

5.墩、臺混凝土施工,內(nèi)外溫差較大,首先在硅中摻

加大量的粉煤灰和緩凝型減水劑,削減膠凝材料放熱高峰。

碎表面采用保溫材料覆蓋、蓄水養(yǎng)護等辦法減少碎內(nèi)外溫

差。

6.加強混凝土的測溫工作,每個工作班測溫不少于3

次,對于氣溫35℃以上時應加大測溫頻率,及時采取措施保

證混凝土的質(zhì)量。

第五節(jié)混凝土冬期施工及質(zhì)量控制

冬期施工是指當環(huán)境晝夜平均氣溫(最高和最低氣溫的

平均值或當?shù)貢r間6時、14時及21時室外氣溫的平均值)

連續(xù)3d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進行的混凝土施工。

一、冬期施工基礎知識

混凝土拌和物澆灌后之所以能逐漸凝結(jié)和硬化,直至獲

得最終強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結(jié)果。而水泥水化作用

的速度除與混凝土本身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關外,主要是隨

著溫度的高低而變化的。當溫度升高時,水化作用加快,強

度增長也較快;而當溫度降低到0℃時,存在于混凝土中的

水有一部分開始結(jié)冰,逐漸由液相(水)變?yōu)楣滔啵ㄋ?/p>

這時參與水泥水化作用的水減少了,因此,水化作用減慢,

強度增長相應較慢。溫度繼續(xù)下降,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

完全變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變?yōu)楣滔鄷r,水泥水化作用

基本停止,此時強度就不再增長。

水變成冰后,體積約增大9%,同時產(chǎn)生約2500千克每

平方厘米的冰脹應力。這個應力值常常大于水泥石內(nèi)部形成

的初期強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即旱期受凍

破壞)而降低強度。此外,當水變成冰后,還會在骨料和鋼

筋表面上產(chǎn)生顆粒較大的冰凌,減弱水泥漿與骨料和鋼筋的

粘結(jié)力,從而影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當冰凌融化后,又會

在混凝土內(nèi)部形成各種各樣的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實性

及耐久性。

由此可見,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態(tài)變化是影響

混凝土強度增長的關鍵。國內(nèi)外許多學者對水在混凝土中的

形態(tài)進行大量的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新澆混凝土在凍結(jié)前有

一段預養(yǎng)期,可以增加其內(nèi)部液相,減少固相,加速水泥的

水化作用。試驗研究還表明,混凝土受凍前預養(yǎng)期愈長,強

度損失愈小。

混凝土化凍后(即處在正常溫度條件下)繼續(xù)養(yǎng)護,其

強度還會增長,不過增長的幅度大小不一。對于預養(yǎng)期長,

獲得初期強度較高(如達到R28的35%)的混凝土受凍后,

后期強度幾乎沒有損失。而對于安全預養(yǎng)期短,獲得初期強

度比較低的混凝土受凍后,后期強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由此可見,混凝土凍結(jié)前,要使其在正常溫度下有一段

預養(yǎng)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混凝土獲得不遭受凍害

的最低強度,一般稱臨界強度,即可達到預期效果。對于臨

界強度,各國規(guī)定取值不等,我國規(guī)定為不低于設計標號的

30%,也不得低于3.5MPa。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選擇:從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

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如何確定混凝

土最短的養(yǎng)護齡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凍害,三是如

何保證混凝土后期強度和耐久性滿足要求。在實際工程中,

要根據(jù)施工時的氣溫情況,工程結(jié)構(gòu)狀況(工程量、結(jié)構(gòu)厚

大程度與外露情況),工期緊迫程度,水泥的品種及價格,

早強劑、減少劑、抗凍劑的性能及價格,保溫材料的性能及

價格,熱源的條件等,來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一般來說,

對于同一個工程,可以有若干個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一個

理想的方案,應當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費用,來獲得

最優(yōu)良的工程質(zhì)量,也就是工期、費用、質(zhì)量最佳化。目前,

基本上采用以下4種方法。

1.調(diào)整配合比方法

主要適用于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具體做法:①選

擇適當品種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凍的重要手段。試驗結(jié)果

表明,應使用早強硅酸鹽水泥。該水泥水化熱較大,且在早

期放出強度最高,一般3天抗壓強度大約相當于普通硅水泥

7天的強度,效果較明顯。②盡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

量,從而增加水化熱量,縮短達到齡期強度的時間。③摻用

引氣劑。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變的情況下,加入引氣劑后

生成的氣泡,相應增加了水泥漿的體積,提高拌和物的流動

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緩沖混凝土內(nèi)水結(jié)冰所產(chǎn)生的

水壓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④摻加早強外加劑,縮短混

凝土的凝結(jié)時間,提高早期強度。應用較普遍的有硫酸鈉(摻

用水泥用量的2%)和MS-F復合早強試水劑(摻水泥用量的

5%)o⑤選擇顆粒硬度高和縫隙少的集料,使其熱膨脹系數(shù)

和周圍砂漿膨脹系數(shù)相近。

2.蓄熱法

主要用于氣溫一10C左右,結(jié)構(gòu)比較厚大的工程。做法

是:對原材料(水、砂、石)進行加熱,使混凝土在攪拌、

運輸和澆灌以后,還儲備有相當?shù)臒崃?,以使水泥水化放?/p>

較快,并加強對混凝土的保溫,以保證在溫度降到0℃以前

使新澆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抗凍能力。此法工藝簡單,施工費

用不多,但要注意內(nèi)部保溫,避免角部與外露表面受凍,且

要延長養(yǎng)護齡期。

3.外部加熱法

主要用于氣溫一10℃以上,而構(gòu)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

過加熱混凝土構(gòu)件周圍的空氣,將熱量傳給混凝土,或直接

對混凝土加熱,使混凝土處于正溫條件下能正常硬化。①火

爐加熱。一般在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簡單,但室內(nèi)溫度不

高,比較干燥,且放出的二氧化碳會使新澆混凝土表面碳化,

影響質(zhì)量。②蒸氣加熱。用蒸氣使混凝土在濕熱條件下硬化。

此法較易控制,加熱溫度均勻。但因其需專門的鍋爐設備,

費用較高。且熱損失較大,勞動條件亦不理想。③電加熱。

將鋼筋作為電極,或?qū)㈦姛崞髻N在混凝土表面,便電能變?yōu)?/p>

熱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溫度。此法簡單方便,熱損失較少,

易控制,不足之處是電能消耗量大。④紅外線加熱。以高溫

電加熱器或氣體紅外線發(fā)生器,對混凝土進行密封幅射加

熱。

4.抗凍外加劑

在-10℃以上的氣溫中,對混凝土拌和物摻加一種能降

低水的冰點的化學劑,使混凝土在負溫下仍處于液相狀態(tài),

水化作用能繼續(xù)進行,從而使混凝土強度繼續(xù)增長。目前常

用有氧化鈣、氯化鈉等單抗凍劑及亞硝酸鈉加氯化鈉復合抗

凍劑。

上述4種冬季施工方法都有利有弊,其適用范圍都受一

定條件的制約。應根據(jù)工地現(xiàn)有條件,采用一種或兩種以上

施工方法結(jié)合作用。

二、冬期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

1.冬期施工期間,當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

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前,混凝土

均不得受凍。當混凝土抗壓強度未達到5MPa前,也不得受

凍。浸水凍融條件下的混凝土開始受凍時,其強度不得小于

設計強度的75%。

2.冬期施工應根據(jù)工程類別、氣象資料、材料來源和

工期等要求,通過熱工計算及經(jīng)濟分析,選擇下列兩類施工

方法:

(1)在養(yǎng)護期間不需對混凝土加熱的蓄熱法、摻外加

劑法和綜合法;

(2)在養(yǎng)護期間需利用外部熱源對混凝土加熱的暖棚

法、蒸汽加熱法、電熱法和熱綜合法。

三、冬期混凝土施工試驗控制

1.混凝土配制、攪拌和運輸

(1)攪拌混凝土前,應先經(jīng)過熱工計算,并經(jīng)試拌確

定水和骨料需要預熱的最高溫度,盡可能保證混凝土的人模

溫度不低于5℃o水泥、礦物摻和料、外加劑等可在使用前

運人暖棚進行自然預熱,但不得直接加熱。

(2)混凝土宜選用較小的水膠比和較小的坍落度。

當需要對水進行加熱處理時,水的加熱溫度不宜高于

80℃o當骨料不加熱時,水可加熱至80℃以上,但攪拌時應

先投人骨料和已加熱的水,拌勻后再投人水泥。

當加熱水尚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將骨料均勻加熱,其加

熱溫度不應高于60℃o

當拌制的混凝土出現(xiàn)坍落度減小或發(fā)生速凝現(xiàn)象時,應

重新調(diào)整拌和料的加熱溫度。

混凝土攪拌時間宜較常溫施工延長50%左右。

(3)骨料中不得混有冰雪、凍塊及易被凍裂的礦物質(zhì)。

(4)混凝土運輸應采取保溫措施。

2.混凝土的澆筑

(1)混凝土澆筑前,環(huán)境氣溫低于T0℃時應將直徑大

于或等于25mm的鋼筋和金屬預埋件加熱至正溫。

(2)采用加熱養(yǎng)護的整體結(jié)構(gòu),當混凝土的養(yǎng)護溫度

高于40℃時,應預先安排混凝土的澆筑順序和施工縫的位

置。

(3)噴射混凝土作業(yè)區(qū)的環(huán)境氣溫和進人噴射機的材

料溫度不應低于5℃o已噴射混凝土的強度未達到5MPa前不

得受凍。

(4)預應力混凝土的孔道灌漿應在正溫下進行,其強

度達到25MPa前不得受凍。

3.混凝土的養(yǎng)護與拆模

(1)混凝土開始養(yǎng)護時的溫度應按施工方案通過熱工

計算確定,但不得低于5℃,細薄截面結(jié)構(gòu)不宜低于10℃。

(2)當室外最低氣溫高于-15℃時,地下工程或表面系

數(shù)(冷卻面積和體積的比值)不大于15nll的工程應優(yōu)先采用

蓄熱法養(yǎng)護,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

所采用的保溫措施應使混凝土的溫度下降到0℃以前達

到1.1條規(guī)定的強度。

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應立即防寒保溫。保溫材料應按施

工方案設置,并保持干燥。應對結(jié)構(gòu)的邊棱隅角加強覆蓋保

溫,迎風面應采取防風措施。

位于基坑中的混凝土,當?shù)叵滤惠^高時,可待頂面混

凝土初凝后,采用放水淹沒的方法養(yǎng)護。但當基坑地下水位

超出混凝土頂面的高度小于冰層厚度時,不得放水養(yǎng)護。

當用蓄熱法養(yǎng)護不能達到要求時,可采用外部熱源加熱

法養(yǎng)護,養(yǎng)護制度應通過試驗確定:

整體澆筑表面系數(shù)等于或大于6/的結(jié)構(gòu),升溫速度不

得大于15℃/h;澆筑表面系數(shù)小于6/的結(jié)構(gòu),升溫速度不

得大于10℃/ho

用蒸汽加熱法養(yǎng)護的混凝土,當采用快硬硅酸鹽水泥、

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時,養(yǎng)護溫度不得高于60℃。

采用電熱法養(yǎng)護的混凝土,當結(jié)構(gòu)的表面系數(shù)小于15nT

時,養(yǎng)護溫度不宜高于40℃;當結(jié)構(gòu)的表面系數(shù)大于15mr

時,養(yǎng)護溫度不宜高于35℃。

恒溫養(yǎng)護結(jié)束后,表面系數(shù)等于或大于的結(jié)構(gòu),降

溫速度不得大于15°C/h;表面系數(shù)小于6111T的結(jié)構(gòu),降溫速

度不得大于5℃/ho

當采用暖棚法養(yǎng)護混凝土時,棚內(nèi)底部溫度不得低于

5℃,且混凝土表面應保持濕潤;采用燃煤加熱時,應將煙

氣排出棚外。

(3)混凝土拆模時,混凝土強度應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

求,同時混凝土芯部與表面、表面與環(huán)境的溫差不得大于

15℃0當溫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時,拆除模板后的混

凝土表面宜采取臨時覆蓋措施。

(4)采用外部熱源加熱養(yǎng)護的混凝土,當養(yǎng)護完畢后

的環(huán)境氣溫仍在0℃以下時,應待混凝土冷卻至5℃以下且

混凝土與環(huán)境之間的溫差不大于15℃后,方可拆除模板。

四、冬期施工混凝土的質(zhì)量檢驗

1.定期檢測水、外加劑及骨料加入攪拌機時的溫度,

以及混凝土攪拌、澆筑時的環(huán)境溫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檢測

4次。

2.混凝土養(yǎng)護溫度的檢測次數(shù)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當采用蓄熱法養(yǎng)護時,在養(yǎng)護期間至少每6h檢測

1次。

(2)當采用蒸汽或電熱法養(yǎng)護時,在升、降溫期間每

lh檢測1次,在恒溫期間每2h檢測1次。

(3)室外氣溫及施工環(huán)境溫度應每晝夜定時、定點觀

測4次。

3.混凝土養(yǎng)護溫度的檢測方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在結(jié)構(gòu)隅角、突出、迎風和細薄部位應均勻留置

測溫孔,孔深可根據(jù)養(yǎng)護方法及結(jié)構(gòu)尺寸確定。測溫孔應編

號并繪圖。

(2)當采用蓄熱法養(yǎng)護時,測溫孔應設在易于散熱的

部位;當采用外部熱源加熱養(yǎng)護時,測溫孔應在離熱源不同

的位置分別設置;大體積結(jié)構(gòu)的測溫孔應在表面及內(nèi)部分別

設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