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溫州市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模擬卷(九)科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Na:23S:32Ca:40Cu:64)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1年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深埋在海底的土桿菌能通過通氣管呼出電流,可用于研發(fā)微生物電池技術。下圖中與土桿菌的細胞結構相似的是()A. B. C. D.【解答】解:土桿菌是細菌,單細胞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是植物細胞,D是動物細胞,二者都是真核生物,都有真正的細胞核。A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偵組成。B細菌與土桿菌的結構相似。故選:B。2.CoFe2O4是性能優(yōu)異的磁性半導體材料。已知CoFe2O4中Fe的化合價為+3,O的化合價為﹣2,則CoFe2O4中Co的化合價為()A.+2 B.+3 C.﹣2 D.﹣4【解答】解:已知CoFe2O4中Fe的化合價為+3,O的化合價為﹣2,根據(jù)化合價法則,CoFe2O4中Co的化合價為x,則x+2×(+3)+4×(﹣2)=0,則x=+2;故選:A。3.用伏安法測小燈泡電功率時,某電表示數(shù)如圖所示,其示數(shù)為()A.0.22A B.0.24A C.1.2A D.1.4A【解答】解:由圖可知,電表表盤上標有A,這說明該表是電流表;電流表選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為0.02A,示數(shù)為0.22A。故選:A。4.世界最早古觀象臺位于我國山西陶寺。觀象臺主要由13根直立的半圓形土柱組成,如圖示,人們在觀測點通過土柱間的狹縫觀測日出方位,以此確定季節(jié)和節(jié)氣。其利用的是()A.光的反射原理 B.光的折射原理 C.光沿直線傳播 D.光的色散原理【解答】解:在不同的季節(jié),日出時的方位不同,在觀測點觀測日出時的土柱狹縫位置不同。這是因為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因此ABD錯誤,C正確。故選:C。5.2021最熱電影《長津湖》再現(xiàn)了英雄的冰雕連”,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零下30C﹣40℃嚴寒環(huán)境中會出現(xiàn)適應性變化,下列變化屬于增加產熱的是()A.骨骼肌戰(zhàn)栗 B.體溫下降 C.皮膚血流量增加 D.皮膚血管舒張【解答】解:A.人處于寒冷環(huán)境中,骨骼肌戰(zhàn)栗,以增加產熱,A正確。B.人是恒溫動物,寒冷時體溫不會有明顯的下降,B錯誤。C.人處于寒冷環(huán)境中,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以減少散熱,C錯誤。D.人處于炎熱環(huán)境中,皮膚血管舒張,以增加散熱,D錯誤。故選:A。6.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大規(guī)模免費接種疫苗階段。下列關于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意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使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 B.能有效地保護易感人群 C.能夠預防所有的傳染病 D.可有效阻止新冠肺炎的傳播【解答】解:接種用的疫苗是由減毒的、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從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屬于抗原。將疫苗注射到人體后,能刺激人體產生抵抗該病的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叫抗體。抗體只能消滅特定的病原體,對其它病原體無效,因此屬于特異性免疫。因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只能阻止新冠肺炎的傳播,而不能夠預防所有的傳染病。故選:C。7.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及反應過程中的兩個時刻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圖中a、b、c、d分別表示相應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可能是催化劑 B.丁是反應物 C.甲和乙是反應物 D.乙是生成物【解答】解:A、反應過程中乙質量減小,不是催化劑,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反應過程中丁質量不變,不是反應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反應過程中甲、乙質量減小,都是反應物,該選項說法正確;D、乙是反應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C。8.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陽,在離電燈大約1米遠的桌邊放一個地球儀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運動,該實驗能夠演示的地理現(xiàn)象是()A.晝夜更替 B.板塊運動 C.四季更替 D.月相變化【解答】解:從“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運動”可知為地球自轉,故實驗只能演示由于自轉引起的晝夜交替和地方時差異問題。故選:A。9.新冠疫情期間,某商場入口處放置了一測溫機器人。當人靠近時,該機器人能感應到人體體溫,通過內部結構轉化為具體的信號并顯示在屏揀上。機器人感應人體體溫的結構類似于人體反射弧中的()A.感受器 B.神經中樞 C.傳出神經 D.效應器【解答】解: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其中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機器人感應人體體溫的結構類似于人體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故選:A。10.1962年,英國化學家將PtF6和稀有氣體單質氙(Xe)適量混合后,首次制得稀有氣體化合物六氟合鉑酸氙,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Xe+PtF6═XePtF6.該反應屬于()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解答】解:由方程式可知:Xe+PtF6═XePtF6,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屬于化合反應。故選:A。11.用顯微鏡觀察時,圖中甲圖為倍數(shù)不同的目鏡(10×、5×)與物鏡(100×、40×),圖乙是放大400倍所看到的圖像,欲將乙圖視野右下方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并放大1000倍觀察,下列操作中錯誤的是()A.將裝片向右下方移動,至右下方的細胞位于視野中央 B.目鏡不需要換,將物鏡換成甲圖中的鏡頭④ C.換成高倍鏡之后,若視野模糊,應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D.換成高倍鏡之后,若視野較暗,將顯微鏡的光圈調大或反光鏡換成凹面鏡【解答】解:A、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示中的物像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動裝片,物像會向左.上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故A正確;B、放大1000倍比原來放大倍數(shù)要大,因此應該換用高倍物鏡,圖甲中①②無螺紋為目鏡,③④有螺紋為物鏡,③物鏡鏡頭長,放大倍數(shù)最大,因此應該換用甲圖中的鏡頭③,故B錯誤;C、換成高倍鏡后,物像會變得模糊,這時可以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物像變得更加清晰,故C正確;D、若視野較暗,可以將顯微鏡的光圈調大或反光鏡換成凹面鏡,故D正確。故選:B。12.當日、地、月三個天體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時,地球上觀察到的月相是()A.滿月 B.新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解答】解:新月是太陽、地球和月亮位于一條直線上,且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終日不見月,圖示中日、地、月三個天體位于一條直線上,地球上觀察到的月相是新月。故選:B。13.文成的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qū)以壺穴奇觀(如圖)最為著名,壺穴形成的主要的外力因素是()A.風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風化作用 D.冰川作用【解答】解:讀圖可知,圖示壺穴奇觀應是由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故選:B。14.如圖是某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時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動強度變化曲線,根據(jù)如圖分析合理的是()A.ad之間表示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B.b點時刻是一天中該植物有機物含量最多的時刻 C.曲線Ⅱ為植物的光合作用變化曲線 D.bc段活動強度減弱是溫度太高,氣孔關閉造成的【解答】解:A、據(jù)分析可見:圖中a和d點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強度相同,ad之間表示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A錯誤。B、d點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交點,d點進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最多,B錯誤。C、光合作用必須在光下才能進行,曲線I只在白天進行,因此Ⅰ曲線表示光合作用;曲線Ⅱ在一天中變化不大,因此Ⅱ曲線表示呼吸作用。C錯誤。D、bc段由于溫度過高,植物關閉部分氣孔,導致光合作用呈減弱趨勢,D正確。故選:D。15.太陽能路燈在文成得到廣泛的應用。白天光線較亮時,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給蓄電池充電;傍晚光線較暗時,自動利用蓄電池給LED路燈供電。電路中的光敏電阻R的阻值會隨光照強度的增大而減小。下列電路符合太陽能路燈要求的是()A. B. C. D.【解答】解:根據(jù)題意可知,白天光線較亮時,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給蓄電池充電;傍晚光線較暗時,自動利用蓄電池給LED路燈供電,則:白天時蓄電池應與太陽能電池板接入電路中,晚上時蓄電池與LED燈接入電路中;電路中的光敏電阻R的阻值會隨光照強度的增大而減??;A、白天時,光照強度大,光敏電阻的阻值小,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較小,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大,電磁鐵的磁性強,會吸下銜鐵,此時路燈與蓄電池接入電路,路燈發(fā)光;晚上時,光照強度小,光敏電阻的阻值大,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較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小,電磁鐵的磁性弱,銜鐵被拉起,此時電池板與蓄電池接入電路,給蓄電池充電,故A不符合題意;B、白天時,光照強度大,光敏電阻的阻值小,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較小,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大,電磁鐵的磁性強,會吸下銜鐵,此時路燈與電池板接入電路;晚上時,光照強度小,光敏電阻的阻值大,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較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小,電磁鐵的磁性弱,銜鐵被拉起,此時LED燈與蓄電池接入電路,故B不符合題意;C、白天時,光照強度大,光敏電阻的阻值小,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較小,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大,電磁鐵的磁性強,會吸下銜鐵,此時太陽能電池板與蓄電池接入電路;晚上時,光照強度小,光敏電阻的阻值大,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較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小,電磁鐵的磁性弱,銜鐵被拉起,此時電池板與LED接入電路,故C不符合題意;D、白天時,光照強度大,光敏電阻的阻值小,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較小,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大,電磁鐵的磁性強,會吸下銜鐵,此時電池板與蓄電池接入電路;晚上時,光照強度小,光敏電阻的阻值大,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較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小,電磁鐵的磁性弱,銜鐵被拉起,此時LED與蓄電池接入電路,故D符合題意。故選:D。二、填空題(本題有7小題,共40分)16.打網球已成為我國青少年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如圖甲為快速飛行的網球遇到迎面而來的球拍時的三個瞬間,圖乙為用頻閃相機拍攝的網球離開球拍后在空中飛行過程的照片。(1)網球遇到球拍時,球和球拍都變形了,這說明力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寫兩點)。(2)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間,網球的速度剛好變?yōu)榱?,則該瞬間網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否(3)網球表面比較粗糙,在空中飛行時所受空氣阻力不可忽略。圖乙中,網球從A點經過最高點B飛行到C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③(選填序號)。①在A、B、C三點,網球在A點機械能最大②位于最高點B時,網球的動能為零③在該飛行過程中,網球的勢能先增大后減小【解答】解:(1)球撞到球拍上,球拍發(fā)生了形變;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球的運動方向也發(fā)生了變化,說明球也受到了球拍的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物體受力平衡時運動狀態(tài)不發(fā)生改變;物體速度某個瞬間為零并能說明物體就受力平衡,小球速度為零下一瞬間將反向運動,說明小球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該瞬間小球受力不平衡。(3)網球飛行過程中高度先增大再減少,所以小球的重力勢能先增大再減小,而過小球離開球拍后它的彈性勢能是不變的,所以勢能先增大后減小。故答案是:(1)力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否;(3)①③。17.下列事故處理的方法,正確的是C。A.家用電器著火時,立即用水撲滅B.發(fā)現(xiàn)煤氣泄漏時,立即打開排氣扇電源開關C.濃硫酸不小心濺在衣服上時,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D.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合理即可)。【解答】解:A、因為水能導電,如遇到家用電器著火,不能用水澆滅,這樣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錯誤;B、發(fā)現(xiàn)實里煤氣泄漏時,不能打開排氣扇電源開關,以免電器工作時產生的電火花或熱量將氣體引燃發(fā)生爆炸,錯誤;C、由于濃硫酸具有較強的腐蝕性,所以沾在皮膚或衣服上時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清洗,并涂上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正確;故選:C。D、炒菜時油鍋著火,可以用鍋蓋蓋上隔絕可燃物與氧氣,也可以向鍋中倒入準備好的菜,境地可燃物的溫度來滅火。故答案為:C;用鍋蓋蓋滅。(合理即可)18.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類似于SARS(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體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體,國家提倡在飯店就餐時盡量減少堂食,堂食時須使用公筷。如圖所示是一種紫外線殺菌的筷子盒,內置有一盞紫外燈,裝入干燥筷子只需3﹣5分鐘即可完成殺菌消毒。(1)下列關于新冠肺炎病毒的認識正確的是D(選填字母)。A.該病毒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B.該病毒可用抗生素來殺滅C.該病毒是單細胞生物D.該病毒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細胞內(2)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上,使用公筷是屬于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3)如今,針對分離培養(yǎng)得到的新冠肺炎病毒毒株的疫苗還在研發(fā)試驗階段,若該疫苗研制試驗成功,將它接種到人體,使之獲得免疫,這屬于特異性免疫?!窘獯稹拷猓海?)A、病毒個體微小,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A錯誤;B、抗生素只能來殺滅細菌,B錯誤;C、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組成,C錯誤;D、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D正確。故選:D。(2)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上,使用公筷是屬于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3)人們常用疫苗來預防傳染病,從免疫角度講,注射入人體的疫苗被稱為抗原。給健康人接種疫苗預防新冠病毒肺炎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由此獲得的免疫力屬于特異性免疫。故答案為:(1)D;(2)切斷傳播途徑;(3)特異性19.下表是小明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資料,請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粒子名稱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電子數(shù)A141414B263024C141418D141814(1)B微粒所帶的電性為帶正電。(填“不帶電”、“帶正電”或“帶負電”)(2)與A互為同位素原子的是D?!窘獯稹拷猓海?)根據(jù)表格可知,B微粒質子數(shù)為26,電子數(shù)為24,因為正電荷數(shù)大于負電荷數(shù),屬于陽離子,所以帶正電;(2)根據(jù)表格可知,A和D質子數(shù)相同,而中子數(shù)不同,所以它們互為同位素原子;故答案為:(1)帶正電;(2)D。20.如圖為體育測試項目——排球墊球中排球離開手后上升的運動軌跡。相鄰的點之間的運動時間相等,D點為上升的最高點。不計空氣阻力對運動的影響。(1)從A上升到D的過程中,排球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小,依據(jù)是相同時間內排球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小。(2)B點與C點的機械能相等(選“相等”或“不相等”)?!窘獯稹拷猓海?)從A上升到D的過程中,由于相同時間內排球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小,所以排球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小;(2)排球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總的機械能不變。故答案為:(1)相同時間內排球通過的路程越來越??;(2)相等。21.分析如圖人體部分系統(tǒng)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1)A器官的名稱為肺。(2)①是食物中常見的營養(yǎng)素蛋白質。(3)正常情況下,C血管與B血管中含有的成分相比,減少的物質有尿素。(寫出一種即可)【解答】解:(1)外界氣體通過A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因為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所以,A是肺。(2)胃里的蛋白酶能對蛋白質進行初步分解,而蛋白質到了小腸才能被徹底分解成氨基酸,因此①是食物中常見的營養(yǎng)素蛋白質。(3)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個腎臟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每個腎單位是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腎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動脈分出的許多毛細血管相互纏繞而成,這些毛細血管匯集成出球小動脈。腎小囊套在腎小球的外面,下接腎小管。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的結構就像一個“小漏斗”。腎單位中的腎小球緊貼著它的腎小囊內壁起過濾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中。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質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中,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C血管中的物質是要送回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而B血管中的物質最終要排出體外,因此正常情況下,C血管與B血管中含有的成分相比,減少的物質有尿素、尿酸、水分、無機鹽等。故答案為:(1)肺(2)蛋白質(3)尿素等。22.下列兩種方案體現(xiàn)了物質除雜的不同思路:思路一:將雜質直接轉化為所需物質;思路二:將雜質物質轉化為中間物質,再將中間物質轉化為所需物質。(1)運用思路一:除去氯化鎂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硫酸鎂溶液,過濾、蒸發(fā),即得氯化鎂固體。(2)運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鎂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氯化鈉和硫酸鉀。根據(jù)流程回答以下問題。步驟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BaCl2+K2SO4═BaSO4↓+2KCl,濾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鈉。步驟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NaOH(填化學式)溶液?!窘獯稹拷猓海?)除去氯化鎂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硫酸鎂溶液,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鎂,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再過濾、蒸發(fā),即得氯化鎂固體。(2)除去氯化鎂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氯化鈉和硫酸鉀,先加足量的水溶解,氯化鋇與硫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鉀,過濾,向濾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鎂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再進行蒸發(fā)即可。步驟①氯化鋇與硫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l2+K2SO4═BaSO4↓+2KCl。濾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鈉。步驟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其化學式為NaOH。故答案為:(1)硫酸鎂;(2)BaCl2+K2SO4═BaSO4↓+2KCl;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鈉;NaOH。三、實驗探究題(本題有5小題,共36分)23.選擇大小和生長情況相同的A、B兩株豌豆幼苗,分別植在相同的培養(yǎng)液中(即無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長條件下測量各自﹣天內的吸水量(實驗1).然后再將它們分別放置在與實驗1同樣的培養(yǎng)液中,同時在B株的培養(yǎng)液中添加較多NaCl(鹽),A株不變,一天后再測量它們各自吸水量(實驗2).兩個實驗的結果如右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1結果證明:在實驗中,可選擇A植株作為B植株的對照實驗.(2)B株植物的根吸水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外界溶液濃度與細胞液的濃度差變?。窘獯稹拷?;(1)在B株的培養(yǎng)液中添加較多NaCl(鹽),A株不變,一天后再測量它們各自吸水量(實驗2),發(fā)現(xiàn):B植株吸水量大大減少,A不變.A和B形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2)根據(jù)植物細胞的滲透作用原理,植物細胞是否失水或吸水,與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和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有關,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植物細胞則吸水.根毛細胞也是如此.根毛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根毛細胞吸水.B株植物由于外界溶液濃度與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差變小導致吸水能力變差。故答案為:(1)對照實驗;(2)外界溶液濃度與細胞液的濃度差變?。?4.小軍手里有一個額定電壓為6V,正常工作電流約為0.5A的小燈泡,他想利用小燈泡探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電源電壓為9V。(1)小軍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請按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圖乙中把電路連接完整。(2)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小軍移動滑動變阻器發(fā)現(xiàn)電流表有示數(shù),電壓表示數(shù)為0V,且燈不亮,原因可能是小燈泡短路。(3)故障排除后,小軍邊實驗邊記錄數(shù)據(jù)在下表中。實驗序號123456電壓表示數(shù)/V123456電流表示數(shù)/A0.190.280.360.420.45電阻/Ω5.267.148.339.5211.11①小燈泡正常工作時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丙,則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0.48A。②小軍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通過小燈泡電流與小燈泡兩端電壓不成正比,這是因為小燈泡電阻隨溫度變化(或小燈泡電阻是不固定的)。③若要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應將小燈泡換成定值電阻。(4)若只將小燈泡換成電磁鐵,當滑片向左移動時,電磁鐵吸引大頭針數(shù)量將增多(選填“增多”或“減少”)?!窘獯稹拷猓海?)將電壓表與燈泡并聯(lián),由題意知,應選擇0~15V的量程;滑動變阻器與燈泡串聯(lián),已接了上面一個接線柱,由電路圖知,應再接下面左邊的接線柱,如圖所示:(2)燈泡不亮,可能斷路或短路,由于燈泡不亮,且電壓表無示數(shù),所以可能是燈泡短路造成;(3)①由圖丙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示數(shù)為0.48A;②由于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不斷變化,所以電流與電壓不成正比;③要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應將燈泡換成定值電阻;(4)將小燈泡換成電磁鐵,當滑片向左移動時,變阻器的阻值變小,電路中電流變大,所以電磁鐵吸引大頭針數(shù)量變多。故答案為:(1)見上圖;(2)小燈泡短路;(3)①0.48;②小燈泡電阻隨溫度變化(或小燈泡電阻是不固定的);③定值電阻;(4)增多。25.小林同學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資料,請你和他一起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微粒名稱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電子數(shù)帶電性A141414不帶電B263024帶2個單位正電荷C141416D141614不帶電(1)表格中屬于互為同位素的是AD。(2)根據(jù)表格信息寫出微粒C的符號Si2﹣。(3)比較C與D兩種微粒,其中質量較大的是D?!窘獯稹拷猓海?)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的原子互為同位素,故表格中AD互為同位素;(2)一個質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一個電子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中子不帶電,核內質子數(shù)為14,核外電子數(shù)為16,故帶2個單位負電荷,符號可表示為:Si2﹣;(3)微粒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故CD中質量較大的是D;故答案為:(1)AD;(2)Si2﹣;(3)D;26.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甲同學認為若II裝置中裝有水,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氣,請寫出K1、K2的開關順序先開K2,關K1,一段時間后再開K1,關K2。(2)乙同學認為可以利用I、III裝置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若廣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燒杯中盛放稀鹽酸,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他的操作為關閉K1、K2,打開K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充分反應后打開K2,最終他看到了III中稀鹽酸倒流入I中有氣泡產生。(3)丁同學認為將III的燒杯換成量筒,Ⅱ中的廣口瓶裝滿水,則可以利用I、Ⅱ、III裝置測定氫氧化鈉樣品中含碳酸鈉雜質的質量分數(shù),丁同學測定方法利用的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你認為此方案是否可行,并簡述理由不可行,這是因為CO2可溶于水,無法準確測量生成的CO2的體積?!窘獯稹拷猓海?)甲同學認為若II裝置中裝有水,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氣,K1、K2的開關順序是先開K2,關K1,當Ⅲ中的氣泡均勻、連續(xù)冒出時,說明排出的是純凈的氧氣,應該開K1,關K2。故填:先開K2,關K1,一段時間后再開K1,關K2。(2)他的操作為:關閉K1、K2,打開K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充分反應后打開K2,最終他看到了III中稀鹽酸倒流入I中有氣泡產生。故填:關閉K1、K2,打開K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充分反應后打開K2。(3)丁同學的測定方法是:把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入Ⅱ中,從而把Ⅱ中的水排入量筒中,排入量筒中的水的體積即為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進一步可以計算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但是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CO2可溶于水,無法準確測量生成的CO2的體積。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不可行,這是因為CO2可溶于水,無法準確測量生成的CO2的體積。四、解答題(共6題,共44分)27.圖一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請據(jù)圖回答:(1)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分析,圖一中的鼠、兔、狐、蛇、鷹等各種動物,它們不能直接利用太陽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動物為食,屬于消費者。(2)圖一中的所有兔共同構成了一個種群(選填“種群”或“群落”)。(3)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當鼠和兔的數(shù)量增多時,植被會遭到破壞,而食肉動物數(shù)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數(shù)量減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復,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4)很多有毒物質進入生物體內不易分解,因而會隨著食物鏈中營養(yǎng)級的升高,生物體內相對含量會增加。圖二是圖一中某條食物鏈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的相對含量。根據(jù)相關信息,寫出圖二中丙所對應的生物是鷹?!窘獯稹拷猓海?)消費者主要指各種動物,動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現(xiàn)成的有機物為食,它們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鼠、兔、狐、蛇、鷹等動物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消費者。(2)種群指同一時間生活在一定自然區(qū)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故圖一中所有的兔構成了一個種群。(3)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shù)量雖然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shù)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其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當鼠和兔的數(shù)量增多時,植被會遭到破壞,而食肉動物數(shù)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數(shù)量減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復,由此可以看出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4)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有毒物質會沿食物鏈不斷積累,因此營養(yǎng)級別最高的生物,其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會最多;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鷹所處的營養(yǎng)級別最高,其體內有毒物質含量會最高;圖二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有毒物質相對含量,則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丁→乙→甲→丙,圖二中的丙對應的生物是鷹。故答案為:(1)消費者。(2)種群。(3)自我調節(jié)(或自動調節(jié))。(4)鷹。28.在桌子上放上兩摞書,把一塊潔凈的玻璃墊起來,使玻璃離開桌面2cm~4cm在寬0.5cm的紙條上畫出各種舞姿的人形,用剪刀剪下這些人形,放在玻璃板下面。然后用一塊硬泡沫在玻璃板上迅速來回摩擦,你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小紙人翩翩起舞了嗎?如圖所示。請解釋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如果你把小紙人放在玻璃板上面,讓其他同學幫一下忙,用泡沫在玻璃板底下摩擦,小紙人也翩翩起舞嗎?請解釋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解答】答:小紙人會在玻璃板下被吸住,又被彈下去而跳躍起舞,這是因為泡沫與玻璃摩擦,使玻璃帶電吸引紙人,小紙人被吸到玻璃上后也帶上了與玻璃相同的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故小紙人又被彈出而上下跳躍。而當把小紙人放在玻璃上方重做實驗時,小紙人會直立于玻璃板上。29.現(xiàn)有10克鋅和8克氧化銅和足量的稀硫酸,有同學想用這些鋅和氧化銅為原料來制取銅單質時并采用了如下所示的流程圖:Zn→H2SO(1)實驗時應該小流量連續(xù)緩慢(選填“一次性足量”、“小流量連續(xù)緩慢”、“沒有冒出氣泡后再”)把稀硫酸加入錐形瓶中。(2)按照規(guī)范操作要求完成實驗,氧化銅被完全反應,請以加入的Zn為橫坐標,以生成的Cu為縱坐標,畫出關系圖,標出圖中的轉折點大致位置,并說明理由?!窘獯稹拷猓海?)實驗過程中要緩慢持續(xù)提供氫氣,讓氫氣慢慢和氧化銅反應,所以要控制氫氣的生成速度就要控制加入硫酸的速度,實驗時應該小流量連續(xù)緩慢把稀硫酸加入錐形瓶中;(2)根據(jù)Zn+H2SO4=ZnSO4+H2↑和CuO+H2△ˉH2可得關系式Zn∽∽∽∽Cu6564開始是先通入了氫氣,所以當6.5g鋅反應時得不到6.4g的銅,得到6.4g銅時應該消耗更多的鋅,且開始通入氫氣時是排空裝置內的空氣的,所以開始沒有銅生成。得圖如下:故答案為:(1)小流量連續(xù)緩慢;(2)。30.甲、乙兩個實驗小組分別進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測定”的實驗:(1)甲組方法:用圖Ⅰ、圖Ⅱ裝置將樣品與稀鹽酸充分反應,測定反應后生成CO2的體積,經換算并計算出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在圖Ⅱ裝置中,使反應前后油層上方氣體壓強和外界大氣壓相同的操作方法是打開彈簧夾,移動量氣管,使油層與量氣管的液面處于同一水平面。(2)乙組方法:取10克樣品,加水溶解后逐漸滴加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65%的稀鹽酸(稀鹽酸的密度取1.0克/毫升),反應過程中不斷攪拌并及時測量滴入鹽酸體積與用pH試紙測得的相應溶液的pH繪成如圖Ⅲ.請結合圖中滴入稀鹽酸體積與pH的變化數(shù)據(jù),計算樣品中Na2CO3質量分數(shù)。(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3)分析甲、乙兩組的測定方案,發(fā)現(xiàn)乙組對溶液pH的測定誤差較大,請說明理由用pH試紙比對顏色有誤差?!窘獯稹拷猓海?)為保證收集的二氧化碳量的準確,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液體采用不溶解二氧化碳的油進行收集。使反應前后油層上方氣體壓強和外界大氣壓相同操作方法是:打開彈簧夾,移動量氣管,使油層與量氣管的液面處于同一水平面。故填:打開彈簧夾,移動量氣管,使油層與量氣管的液面處于同一水平面。(2)稀鹽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2 單元綜合測試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
- 2025年低碳小鎮(zhèn)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游戲陪玩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地震前兆觀測儀器合作協(xié)議書
- 三嚴三實與公務員作風建設試題答卷(2015.9)
- 2025年九年級英語培優(yōu)輔差總結(五篇)
- 2025年產權交易合同(2篇)
- 2025年交通賠償?shù)暮贤瑓f(xié)議模板(三篇)
- 2025年中秋節(jié)幼兒活動總結(二篇)
- 專題01 函數(shù)的定義域(含2021-2023高考真題)(解析版)
-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7課《大雁歸來》分層作業(yè)(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政治試卷(含答案)
- 零售企業(yè)加盟管理手冊
- 設備維保的維修流程與指導手冊
- 招標代理服務的關鍵流程與難點解析
- GB/T 5465.2-2023電氣設備用圖形符號第2部分:圖形符號
- 材料預定協(xié)議
- 2023年河北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學習的本質》讀書會活動
- 高氨血癥護理課件
- 物流營銷(第四版) 課件 胡延華 第3、4章 物流目標客戶選擇、物流服務項目開發(f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