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區(qū)部分2024年九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開學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徐州市區(qū)部分2024年九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開學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徐州市區(qū)部分2024年九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開學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徐州市區(qū)部分2024年九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開學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徐州市區(qū)部分2024年九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開學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場____________準考證號學校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場____________準考證號…………密…………封…………線…………內…………不…………要…………答…………題…………第1頁,共5頁江蘇省徐州市區(qū)部分2024年九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開學統(tǒng)考試題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批閱人A卷(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每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4分)如圖,兩個邊長相等的正方形ABCD和EFGH,正方形EFGH的頂點E固定在正方形ABCD的對稱中心位置,正方形EFGH繞點E順時針方向旋轉,設它們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旋轉的角度為θ,S與θ的函數(shù)關系的大致圖象是()A. B. C. D.2、(4分)我國古代用勾、股和弦分別表示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和斜邊,如圖由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數(shù)學家鄒元治利用該圖證明了勾股定理,現(xiàn)已知大正方形面積為9,小正方形面積為5,則每個直角三角形中勾與股的差的平方為()A.4 B.3 C.2 D.13、(4分)下列方程中,判斷中錯誤的是()A.方程是分式方程 B.方程是二元二次方程C.方程是無理方程 D.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4、(4分)若代數(shù)式xxA.x≠1B.x≥0C.x>0D.5、(4分)如圖,在Rt△ABC中,∠C=90°,∠ABC=30°,AB=8,將△ABC沿C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DEF.若四邊形ABED的面積為8,則平移距離為()A.2 B.4 C.8 D.166、(4分)對一組數(shù)據(jù):2,1,3,2,3分析錯誤的是()A.平均數(shù)是2.2 B.方差是4 C.眾數(shù)是3和2 D.中位數(shù)是27、(4分)如圖,在矩形中,點的坐標為,則的長是()A. B. C. D.8、(4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為了解昆明市中學生的睡眠情況,應該采用普查的方式B.數(shù)據(jù)2,1,0,3,4的平均數(shù)是3C.一組數(shù)據(jù)1,5,3,2,3,4,8的眾數(shù)是3D.在連續(xù)5次數(shù)學周考測試中,兩名同學的平均分相同,方差較大的同學數(shù)學成績更穩(wěn)定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9、(4分)如圖,等腰△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線MN交邊AC于點D,且∠DBC=15°,則∠A的度數(shù)是_______.10、(4分)設甲組數(shù):,,,的方差為,乙組數(shù)是:,,,的方差為,則與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選擇“>”、“<”或“=”填空).11、(4分)與最簡二次根式5是同類二次根式,則a=_____.12、(4分)將函數(shù)y=3x+1的圖象沿y軸向下平移2個單位長度,所得直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_____.13、(4分)如圖是一張長方形紙片ABCD,已知AB=8,AD=7,E為AB上一點,AE=5,現(xiàn)要剪下一張等腰三角形紙片(△AEP),使點P落在長方形ABCD的某一條邊上,則等腰三角形AEP的底邊長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48分)14、(12分)已知:如圖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與坐標軸分別相交于點,與直線相交于點.(1)求點的坐標;(2)若平行于軸的直線交于直線于點,交直線于點,交軸于點,且,求的值;(3)如圖2,點是第四象限內一點,且,連接,探究與之間的位置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15、(8分)某書店積極響應政府“改革創(chuàng)新,奮發(fā)有為”的號召,舉辦“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活動中故事類圖書的標價是典籍類圖書標價的1.5倍,若顧客用540元購買圖書,能單獨購買故事類圖書的數(shù)量恰好比單獨購買典籍類圖書的數(shù)量少10本.(1)求活動中典籍類圖書的標價;(2)該店經理為鼓勵廣大讀者購書,免費為購買故事類的讀者贈送圖1所示的精致矩形包書紙.在圖1的包書紙示意圖中,虛線是折痕,陰影是裁剪掉的部分,四角均為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為折疊進去的寬度.已知該包書紙的面積為875cm2(含陰影部分),且正好可以包好圖2中的《中國故事》這本書,該書的長為21cm,寬為15cm,厚為1cm,請直接寫出該包書紙包這本書時折疊進去的寬度.16、(8分)如圖是一張長20cm、寬12cm的矩形紙板,將紙板四個角各剪去一個邊長為cm的正方形,然后將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可制成一個無蓋紙盒.(1)這個無蓋紙盒的長為cm,寬為cm;(用含x的式子表示)(2)若要制成一個底面積是180m2的無蓋長方體紙盒,求的值.17、(10分)已知:正方形ABCD,E為平面內任意一點,連接DE,將線段DE繞點D順時針旋轉90°得到DG,連接EC,AG.(1)當點E在正方形ABCD內部時,①根據(jù)題意,在圖1中補全圖形;②判斷AG與CE的數(shù)量關系與位置關系并寫出證明思路.(2)當點B,D,G在一條直線時,若AD=4,DG=,求CE的長.(可在備用圖中畫圖)18、(10分)已知,在四邊形ABCD中,點E、點F分別為AD、BC的中點,連接EF.(1)如圖1,AB∥CD,連接AF并延長交DC的延長線于點G,則AB、CD、EF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為;(2)如圖2,∠B=90°,∠C=150°,求AB、CD、EF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3)如圖3,∠ABC=∠BCD=45°,連接AC、BD交于點O,連接OE,若AB=,CD=2,BC=6,則OE=.B卷(50分)一、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9、(4分)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直線l1,l2分別是函數(shù)y=k1x+b1和y=k2x+b2的圖象,則可以估計關于x的不等式k1x+b1>k2x+b2的解集為_____.20、(4分)2x-3>-5的解集是_________.21、(4分)八年級(1)班四個綠化小組植樹的棵數(shù)如下:8,8,10,x.已知這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和平均數(shù)相等,那么這組數(shù)據(jù)的方差是_____.22、(4分)已知y=++9,則(xy-64)2的平方根為______.23、(4分)當a=-3時,=_____.二、解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30分)24、(8分)(1)分解因式:①②(2)解不等式組,并把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25、(10分)在菱形ABCD中,∠ABC=60°,P是射線BD上一動點,以AP為邊向右側作等邊△APE,連接CE.(1)如圖1,當點P在菱形ABCD內部時,則BP與CE的數(shù)量關系是,CE與AD的位置關系是.(2)如圖2,當點P在菱形ABCD外部時,(1)中的結論是否還成立?若成立,請予以證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3)如圖2,連接BE,若AB=2,BE=2,求AP的長.26、(12分)甲、乙兩家草莓采摘園的草莓品質相同,銷售價格也相同.“五一期間”,兩家均推出了優(yōu)惠方案,甲采摘園的優(yōu)惠方案是:游客進園需購買50元的門票,采摘的草莓六折優(yōu)惠;乙采摘園的優(yōu)惠方案是:游客進園不需購買門票,采摘園的草莓超過一定數(shù)量后,超過部分打折優(yōu)惠.優(yōu)惠期間,設某游客的草莓采摘量為x(千克),在甲采摘園所需總費用為(元),在乙采摘園所需總費用為(元),圖中折線OAB表示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1)甲、乙兩采摘園優(yōu)惠前的草莓銷售價格是每千克元;(2)求、與x的函數(shù)表達式;(3)在圖中畫出與x的函數(shù)圖象,并寫出選擇甲采摘園所需總費用較少時,草莓采摘量x的范圍.

參考答案與詳細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每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B【解析】如圖,過點E作EM⊥BC于點M,EN⊥AB于點N,∵點E是正方形的對稱中心,∴EN=EM,EMBN是正方形.由旋轉的性質可得∠NEK=∠MEL,在Rt△ENK和Rt△EML中,∠NEK=∠MEL,EN=EM,∠ENK=∠EML,∴△ENK≌△ENL(ASA).∴陰影部分的面積始終等于正方形面積的,即它們重疊部分的面積S不因旋轉的角度θ的改變而改變.故選B.2、D【解析】

設勾為x,股為y,根據(jù)面積求出xy=2,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x2+y2=5,根據(jù)完全平方公式求出x﹣y即可.【詳解】設勾為x,股為y(x<y),∵大正方形面積為9,小正方形面積為5,∴4×xy+5=9,∴xy=2,∵x2+y2=5,∴y﹣x====1,(x﹣y)2=1,故選:D.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完全平方公式,能根據(jù)已知和勾股定理得出算式xy=2和x2+y2=5是解此題的關鍵.3、C【解析】

逐一進行判斷即可.【詳解】A.方程是分式方程,正確,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方程是二元二次方程,正確,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錯誤,故該選項符合題意;D.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正確,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本題主要考查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無理方程的概念是解題的關鍵.4、D【解析】根據(jù)二次根式被開方數(shù)必須是非負數(shù)和分式分母不為0的條件,要使xx-1在實數(shù)范圍內有意義,必須5、A【解析】試題分析:在Rt△ABC中,∵∠ABC=30°,∴AC=12∵△ABC沿CB向右平移得到△DEF,∴AD=BE,AD∥BE,∴四邊形ABED為平行四邊形,∵四邊形ABED的面積等于8,∴AC?BE=8,即4BE=8,∴BE=1,即平移距離等于1.故選A.考點:平移的性質.6、B【解析】

根據(jù)平均數(shù)、方差、眾數(shù)、中位數(shù)的定義以及計算公式分別進行解答即可.【詳解】解:A、這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是:(2+1+3+2+3)÷5=2.2,故正確;B、這組數(shù)據(jù)的方差是:[(2?2.2)2+(1?2.2)2+(3?2.2)2+(2?2.2)2+(3?2.2)2]=0.56,故錯誤;C、3和2都出現(xiàn)了2次,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則眾數(shù)是3和2,故正確;D、把這組數(shù)據(jù)從小到大排列為:1,2,2,3,3,中位數(shù)是2,故正確.故選:B.此題主要考查了平均數(shù)、方差、眾數(shù)、中位數(shù)的含義和求法,熟練掌握定義和求法是解題的關鍵,是一道基礎題7、C【解析】

連接OB,根過B作BM⊥x軸于M,據(jù)勾股定理求出OB,根據(jù)矩形的性質得出AC=OB,即可得出答案.【詳解】解:連接OB,過B作BM⊥x軸于M,

∵點B的坐標是(1,4),

∴OM=1,BM=4,由勾股定理得:OB=,

∵四邊形OABC是矩形,

∴AC=OB,

∴AC=,

故選:C.本題考查了點的坐標、矩形的性質、勾股定理等知識點,能根據(jù)矩形的性質得出AC=OB是解此題的關鍵.8、C【解析】

根據(jù)抽樣調查、平均數(shù)、眾數(shù)的定義及方差的意義解答可得.【詳解】解:A、為了解昆明市中學生的睡眠情況,應該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此選項錯誤;B、數(shù)據(jù)2,1,0,3,4的平均數(shù)是2,此選項錯誤;C、一組數(shù)據(jù)1,5,3,2,3,4,8的眾數(shù)是3,此選項正確;D、在連續(xù)5次數(shù)學周考測試中,兩名同學的平均分相同,方差較小的同學數(shù)學成績更穩(wěn)定,此選項錯誤;故選C.此題考查了抽樣調查、平均數(shù)、眾數(shù)和方差的定義.平均數(shù)是所有數(shù)據(jù)的和除以數(shù)據(jù)的個數(shù).一組數(shù)據(jù)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數(shù)據(jù)叫做眾數(shù).方差是一組數(shù)據(jù)中各數(shù)據(jù)與它們的平均數(shù)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數(shù).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9、1.【解析】

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兩端點的距離相等可得AD=BD,根據(jù)等邊對等角可得∠A=∠ABD,然后表示出∠ABC,再根據(jù)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可得∠C=∠ABC,然后根據(jù)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詳解】解:∵MN是AB的垂直平分線,∴AD=BD,∴∠A=∠ABD,∵∠DBC=15°,∴∠ABC=∠A+15°,∵AB=AC,∴∠C=∠ABC=∠A+15°,∴∠A+∠A+15°+∠A+15°=180°,解得∠A=1°.故答案為1°10、【解析】

根據(jù)方差的意義進行判斷.【詳解】因為甲組數(shù)有波動,而乙組的數(shù)據(jù)都相等,沒有波動,所以>.故答案為:>.此題考查方差,解題關鍵在于掌握方差的意義.11、1【解析】分析:先將化成最簡二次根式,然后根據(jù)同類二次根式得到被開方數(shù)相同可得出關于a的方程,解出即可.詳解:∵與最簡二次根式5是同類二次根式,且=1,∴a+1=3,解得:a=1.故答案為1.點睛:本題考查了同類二次根式的定義:化成最簡二次根式后,被開方數(shù)相同,這樣的二次根式叫做同類二次根式.12、y=3x-1【解析】∵y=3x+1的圖象沿y軸向下平移2個單位長度,∴平移后所得圖象對應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y=3x+1﹣2,即y=3x﹣1.故答案為y=3x﹣1.13、或或1【解析】

如圖所示:①當AP=AE=1時,∵∠BAD=90°,∴△A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底邊PE=AE=;②當PE=AE=1時,∵BE=AB﹣AE=8﹣1=3,∠B=90°,∴PB==4,∴底邊AP===;③當PA=PE時,底邊AE=1;綜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EP的對邊長為或或1;故答案為或或1.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48分)14、(1);(2)或;(3),理由見解析?!窘馕觥?/p>

(1)聯(lián)立兩函數(shù)即可求出C點坐標;(2)根據(jù)題意寫出M,D,E的坐標,再根據(jù)即可列式求解;(3)過作,交的延長線于,設交于點,得到得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證明,故可得,即可求解.【詳解】(1)聯(lián)立,解得∴(2)依題意得解得或(3),理由如下:過作,交的延長線于,設交于點易得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易得此題主要考查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根據(jù)題意作出輔助線、熟知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15、(1)典籍類圖書的標價為1元;(2)折疊進去的寬度為2cm【解析】

(1)設典籍類圖書的標價為元,根據(jù)購買兩種圖書的數(shù)量差是10本,列出方程并解答;(2)矩形面積=(2寬+1+2折疊進去的寬度)×(長+2折疊進去的寬度).【詳解】(1)設典籍類圖書的標價為元,由題意,得﹣10=.解得x=1.經檢驗: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題意.答:典籍類圖書的標價為1元;(2)設折疊進去的寬度為ycm,則(2y+15×2+1)(2y+21)=875,化簡得y2+26y﹣56=0,∴y=2或﹣28(不合題意,舍去),答:折疊進去的寬度為2cm.考查了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2)題結合了矩形面積的求法考查了圖形的折疊問題,能夠得到折疊進去的寬度和矩形紙的長、寬的關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16、(1)(20﹣2x),(12﹣2x);(2)1【解析】

(1)觀察圖形根據(jù)長寬的變化量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即可.(2)根據(jù)(1)中代數(shù)式列出方程求解,去掉不合題意的取值.【詳解】(1)長為(20﹣2x),寬為(12﹣2x)(2)由題意(20﹣2x)(12﹣2x)=180240-64x+4x2=1804x2-64x+60=0x2-16x+15=0(x-15)(x-1)=0解得x1=15(不合題意),x2=1∴x的取值只能是1,即x=1.結合圖形觀察長寬的變化量,根據(jù)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17、(1)①見解析;②AG=CE,AG⊥CE,理由見解析;(2)CE的長為或【解析】

(1)①根據(jù)題意補全圖形即可;

②先判斷出∠GDA=∠EDC,進而得出△AGD≌△CED,即可得出AG=CE,延長CE分別交AG、AD于點F、H,判斷出∠AFH=∠HDC=90°即可得出結論;

(2)分兩種情況,①當點G在線段BD的延長線上時,②當點G在線段BD上時,構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結論.【詳解】解:(1)當點E在正方形ABCD內部時,①依題意,補全圖形如圖1:②AG=CE,AG⊥CE.

理由:

在正方形ABCD,

∴AD=CD,∠ADC=90°,

∵由DE繞著點D順時針旋轉90°得DG,

∴∠GDE=∠ADC=90°,GD=DE,

∴∠GDA=∠EDC

在△AGD和△CED中,,

∴△AGD≌△CED,

∴AG=CE.

如圖2,延長CE分別交AG、AD于點F、H,

∵△AGD≌△CED,

∴∠GAD=∠ECD,

∵∠AHF=∠CHD,

∴∠AFH=∠HDC=90°,

∴AG⊥CE.

(2)①當點G在線段BD的延長線上時,如圖3所示.

過G作GM⊥AD于M.

∵BD是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

∴∠ADB=∠GDM=45°.

∵GM⊥AD,DG=∴MD=MG=2,

∴AM=AD+DM=6

在Rt△AMG中,由勾股定理得:AG==,同(1)可證△AGD≌△CED,

∴CE=AG=

②當點G在線段BD上時,如圖4所示,

過G作GM⊥AD于M.

∵BD是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

∴∠ADG=45°

∵GM⊥AD,DG=∴MD=MG=2,

∴AM=AD-MD=2

在Rt△AMG中,由勾股定理得:AG==,同(1)可證△AGD≌△CED,

∴CE=AG=.故CE的長為或.此題是四邊形綜合題,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勾股定理,解(1)的關鍵是判斷出△AGD≌△CED,解(2)的關鍵是構造直角三角形,是一道中考??碱}.18、(1)AB+CD=2EF;(2)4EF2=AB2+CD2+AB?CD,證明詳見解析;(3).【解析】

(1)根據(jù)三角形的中位線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解答即可;(2)如圖2中,作CK⊥BC,連接AF,延長AF交CK于K.連接DK,作DH⊥CK于H.首先證明△AFB≌△KFC,推出AB=CK,再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即可解決問題;(3)如圖3中,以點B為原點,BC為x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想辦法求出點E、O的坐標即可解決問題;【詳解】解:(1)結論:AB+CD=2EF,理由:如圖1中,∵點E、點F分別為AD、BC的中點,∴BF=FC,AE=ED,∵AB∥CD,∴∠ABF=∠GCF,∵∠BFA=∠CFG,∴△ABF≌△GCF(ASA),∴AB=CG,AF=FG,∵AE=ED,AF=FG,∴2EF=DG=DC+CG=DC+AB;∴AB+CD=2EF;(2)如圖2中,作CK⊥BC,連接AF,延長AF交CK于K.連接DK,作DH⊥CK于H.∵∠ABF=∠KCF,BF=FC,∠AFB=∠CFK,∴△AFB≌△KFC,∴AB=CK,AF=FK,∵∠BCD=150°,∠BCK=90°,∴∠DCK=120°,∴∠DCH=60°,∴CH=CD,DH=CD,在Rt△DKH中,DK2=DH2+KH2=(CD)2+(AB+CD)2=AB2+CD2+AB?CD,∵AE=ED,AF=FK,∴EF=DK,∴4EF2=DK2,∴4EF2=AB2+CD2+AB?CD.(3)如圖3中,以點B為原點,BC為x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由題意:A(1,1),B(0,0),D(4,2),∵AE=ED,∴E(,),∵AC的解析式為y=-x+,BD的解析式為y=x,由,解得,∴O(,),∴OE==.故答案為(1)AB+CD=2EF;(2)4EF2=AB2+CD2+AB?CD,證明詳見解析;(3).本題考查四邊形綜合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標系、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學會添加常用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解決問題,學會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解決問題,屬于中考壓軸題.一、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9、x<﹣1【解析】

觀察函數(shù)圖象得到當x<-1時,直線y=k1x+b1在直線y=k1x+b1的上方,于是可得到不等式k1x+b1>k1x+b1的解集.【詳解】當x<-1時,k1x+b1>k1x+b1,所以不等式k1x+b1>k1x+b1的解集為x<-1.故答案為x<-1.本題考查了一次函數(shù)與一元一次不等式:從函數(shù)的角度看,就是尋求使一次函數(shù)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從函數(shù)圖象的角度看,就是確定直線y=kx+b在x軸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點的橫坐標所構成的集合.20、x>-1.【解析】

先移項,再合并同類項,化系數(shù)為1即可.【詳解】移項得,2x>-5+3,合并同類項得,2x>-2,化系數(shù)為1得,x>-1.故答案為:x>-1.本題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驟是解答此題的關鍵.21、1.【解析】

根據(jù)題意先確定x的值,再根據(jù)方差公式進行計算即可.【詳解】解:當x=10時,有兩個眾數(shù),而平均數(shù)只有一個,不合題意舍去.當眾數(shù)為8時,根據(jù)題意得,解得x=6,則這組數(shù)據(jù)的方差是:.故答案為1.本題考查了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處理,主要考查了眾數(shù)、平均數(shù)和方差的知識,解題時需要理解題意,分類討論.22、±1【解析】

根據(jù)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可得,再解可得x的值,進而可得y的值,然后可得(xy-64)2的平方根.【詳解】解:由題意得:,解得:x=7,則y=9,(xy-64)2=1,1的平方根為±1,故答案為:±1.此題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關鍵是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開方數(shù)是非負數(shù).23、1【解析】

把a=-1代入二次根式進行化簡即可求解.【詳解】解:當a=-1時,=1.

故答案為:1.本題考查二次根式的計算,理解算術平方根的意義是解題的關鍵.二、解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30分)24、(1)①;②;(2)【解析】

(1)①直接提取公因式3m,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②先去括號合并同類項,再利用平方差公式進行計算即可;(2)分別解不等式進而得出不等式組的解;【詳解】解:(1)①原式②原式(2)解不等式①,得:解不等式②,得:則不等式組的解集為此題考查提公因式法與公式法分解因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題關鍵在于掌握運算法則.25、(1)BP=CE,CE⊥AD;(2)結論仍然成立,理由見解析;(3)2【解析】

(1)由菱形ABCD和∠ABC=60°可證△ABC與△ACD是等邊三角形,由等邊△APE可得AP=AE,∠PAE=∠BAC=60°,減去公共角∠PAC得∠BAP=∠CAE,根據(jù)SAS可證得△BAP≌△CAE,故有BP=CE,∠ABP=∠ACE.由菱形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可證∠ABP=30°,故∠ACE=30°即CE平分∠ACD,由AC=CD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