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杭州之江某中學高二年級上冊期末化學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0-2021學年杭州之江某中學高二年級上冊期末化學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0-2021學年杭州之江某中學高二年級上冊期末化學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0-2021學年杭州之江某中學高二年級上冊期末化學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0-2021學年杭州之江某中學高二年級上冊期末化學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0-2021學年杭州之江高級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0分)

1.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選項電解質(zhì)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

A鹽酸膽研水漂白粉

B醋酸硝酸碳酸氯水

C硫酸鋼碳酸氫鈉晶體氫氧化鐵固體二氧化碳

D熔融態(tài)氯化鉀液態(tài)氯化氫氨水銅

A.AB.BC.CD.D

2.NO?被水吸收的過程中,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3NO2+H2O=2HNO3+N。,其中被氧化的N和

被還原的N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A.3:1B.1:3C.1:2D.2:1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都伴有能量變化

B.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C.升高溫度使反應加快,是因為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

D.對于同一個化學反應,從反應物到生成物是一步完成還是幾步完成,過程不同焰變也不同

4.下列原子結(jié)構(gòu)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1H、2H、3從H+、也是氫元素形成的五種不同粒子

B.16。與18。的性質(zhì)完全不同

C.氯原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到“

D.碳酸鈉的電離方程式:Na2c。3=Na++COj-

5.某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中,正確的是()

(Ut橋中裝仙A?瓊脛的M.I恤和溶ifb

A.Fe作正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B.工作一段時間后,兩燒杯中溶液pH均不變

C.正極反應:2H++2e~=H2T

D.工作一段時間后,NaC/溶液中c(Na+)增大

6.下列物質(zhì)間的反應,其能量變化與其它反應不同的是()

A.鋁熱反應焊接鐵軌B.鐵粉與硫發(fā)生化合制硫化亞鐵

C.固體氫氧化鋼晶體和氯化鉉D.甲烷在空氣中燃燒

7.下列實驗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過濾②蒸發(fā)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轉(zhuǎn)移液體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H>0表示放熱反應,△H<0k〃7n。/表示吸熱反應

B.1mol“25。4與1molBa(0H)2反應時放出的熱叫做中和熱

C.1mol“2與。5mol。2反應放出的熱就是也的燃燒熱

D.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物質(zhì)的量,所以可以是分數(shù)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SO2通入品紅溶液中證明SO2具有漂白性

B.將鐵屑放入稀HN03中證明Fe比42活潑

C.將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證明其中存在COg

D.將少量濱水滴入過量的苯酚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0,下列過程或現(xiàn)象與鹽類水解無關(guān)的是()

A.純堿溶液去油污

B.將三氯化鐵溶于鹽酸中配制三氯化鐵溶液

C.加熱氯化鐵溶液顏色變深

D.硫酸氫鈉溶液顯酸性

11.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醇燃燒是生成物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總能量的反應

B.聚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劑

C.2g也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5.8k/熱量,則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也(9)+

°2(。)===2H2°。)AH=—285.8kJ-mol-1

c(CO)?c(H20)

D.高溫下,某反應達到平衡,平衡常數(shù)為K恒容時,溫度升高,/濃

c(C02)-c(H2)

度減小,故該反應的婚變?yōu)檎?/p>

12.對可逆反應4N,3(g)+5O2(g)U4NO(g)+6“2O(g),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達到化學平衡時4u正(心)=5V逆(NO)

B.若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xmolN。的同時,消耗xmo,NH3,則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

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升高溫度,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

D.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

13.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Na402溶液中通入過量。。2制4(?!ǎ?:AIO2+C02+2H2O=Al(OH)3I+HCO3

+3+

B.Fe(0H)3溶于氫碘酸:Fe(0H)3+3H=Fe+3H2O

3+

C.4CG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濃氨水:Al+4NH3-H20tAIO2+4NH,+2H2O

2++

D.“25。4與Ba(0H)2溶液反應:Ba+20H-+2H+S0『=BaSO4I+H20

14.已知修外在催化劑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隨反應進程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量/^\無催化劑

一力催化劑

HA\

…-哂奶.

。反應進程

A.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B.加入催化劑,可提高為。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C.也。2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2。2=〃2。+]。2△”>0

D.加入催化劑,減小了反應的熱效應

15.下列裝置中四塊相同的Zn片,放置一段時間后腐蝕速率由慢到快的順序是()

nV5Cu

ft通?

O.l?ol/lO.lmnl/1O.1mol/1O.1nnl/1

NoCiNnClNaClNaCl

(1)(2)(3)(4)

A.⑴⑶⑵(4)B.(4)⑵⑴⑶C.⑶(2)⑴(4)D.(4)⑴⑵⑶

16.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NH3C/+、NO1、cr

B.加鋁粉能產(chǎn)生兒的溶液中:Na+、K*、C廠、SOl~.HCO^

C.在含大量43+的溶液中:K+、Na+、0丁、SO;,AIO^

D.在強酸性的溶液中:Na+、N博、SO廣、CH3COO-

17.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的供電系統(tǒng)中有再生氫氧燃料電池(RFC),RFC是一種將水電解技術(shù)與

氫氧燃料電池技術(shù)相結(jié)合的可充放電池.如圖為RFC工作原理示意圖,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氣體X

酸性電解質(zhì)溶液

A.c極上進行還原反應,B中的//+可以通過隔膜進入4

+

B.d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是:O2+4H+4e-=2H2O

C.該裝置開始工作后,右端裝置能量變化為:電能-化學能

D.當有0.2mo1電子轉(zhuǎn)移時,a極產(chǎn)生1.12乙。2

18.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的可逆反應:34(g)+B(g)=4C(g)+D(s),下列說法不能判斷

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A.反應速率伙4)=3火8)B.固體。的物質(zhì)的量一定

C.氣體的密度不變D.C的濃度不變

19.下列離子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K+、Fe2+.S。廠、MnOf

2+

B.由水電離出的c(。,-)=IO""】27no/.『1的溶液中:Fe2+、Ba,N。]、Cl0~

C.含大量⑷3+的溶液中:Na+、S廢-、NOJ、AIO2

D.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Na+、Fe3+,5。干、Cl-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一定能實際發(fā)生

B.改變溫度、壓強、催化劑都能改變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

C.4NC?2(g)+。式g)=2N2O5(g)的過程屬于燧增加過程

D.2mol液態(tài)"2。具有的總能量低于2mol/和加。1。2的能量

21.某次酸雨的分析數(shù)據(jù)如下:c=2x10-smol/L.c(Cl~)=6x10-5mol/L.c(Na+)=

1.9X10-5mol/L,c(/VO3)=2.3x10-5mol/L.c=2.8x10-5mol/L,則此酸雨的pH

約為()

A.3B.4C.5D.6

22.可逆反應可2(9)+3"2(9)=22“3(9)在一定條件下于“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若開始時加入

lmolN2,4molH2,2molNH3,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可能達到的值是()()

A.C(/V2)2mol/LB.c(Af2)0mol/L

C.c(H2)lmo//LD.c(/VH3)2.5mol/L

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溫度壓強下,△“<()、AS〉。的反應一定能自發(fā)進行

B.水解反應村以+"20='"3-"20+"+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C.鉛蓄電池放電時的負極和充電時的陰極均發(fā)生還原反應

D.對于反應2H2。2-2H2。+O2T,加入MnO2可加快。2的生成速率,提高“2。2轉(zhuǎn)化率

24.反應2X(?)+Y(g)2Z(g)△H,在不同溫度(A>切及壓強曰>「2)下,產(chǎn)物Z的物質(zhì)

的量(nz)與反應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4H>0,X為氣體B.△//>0,X為固體

C.△//<0,X為氣體D.AH<0,X為固體

25.某強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尸e2+、413+、NHj、CO歹、S。打、S。;,C廠中的若干種,現(xiàn)取X溶

液進行連續(xù)實驗,實驗過程及產(chǎn)物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通入

"N蛆H溶液f溶液印COiHS3

HWJI

A.氣體a是No2

B.X中肯定存在Fe2+、413+、NH:、SOl-

C.溶液E和氣體F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D.X中不能確定的離子是413+和Cl-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2.0分)

26.(8分)由于溫室效應和資源短缺等問題,如何降低大氣中的。。2含量并加以開發(fā)利用,引起了各

國的普遍重視。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2生產(chǎn)燃料甲醇。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

3"2(9)=^“3。”(。)+H20(g),如圖表示該反應進行過程中能量(單位為幻?771。廠1)的變化。

Ifct

量------K--------

CO2+3HJ\

(HA<)H+H:O

反aii?

(1)關(guān)于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填字母)

A.AH>0,△S>0S.A//>0,△S<0

C.AH<0,AS<0D.AH<0,△S>0

(2)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為_0

(3)溫度降低,平衡常數(shù)K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4)為探究反應原理,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小。(。2和36。出2,

測得CO?和的濃度隨時問變化如下圖所示。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氫氣濃度變化表示

⑸下列措施中能使⑷中混。“3。,)》(。。2)增大的有_?(填字母)

A.升高溫度

B.加入催化劑

C.將為。(。)從體系中分離

D.再充入Im。,。。2和3m。,,2

E.充入He(g),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27.溶液中,反應4+分別在三種不同實驗條件下進行,它們的起始濃度均為c(4)=、

c(B)=及c(C)=。反應物4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0.100

(0.080

L

■■■->?■?■(?MBMBMa

OMBau

E0.060■*?■■(?MB.*?*<■??*MBMBOM

—■――4r?——MB—MB■―?———IMMMI-MM-

W■0a*aaaaa..MBoaaaaa■■■?imSB**■aKaisMS

M(■■■?■■MB???*0■■■?■■??*MB?■■■■■?*?■??

0.040

0.020-^?"田廣小工土-一中上^.E七七口

0.05.010.015.020.025.0

//min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與①比較,②和③分別僅改變一種反應條件。所改變的條件和判斷的理由是:②」③

(2)實驗②平衡時B的轉(zhuǎn)化率為_;實驗③平衡時C的濃度為_o

(3)該反應的_0,其判斷理由是_0

(4)該反應進行到4.0min時的平均反應速率:實驗②:叭B)=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8.0分)

28.某實驗小組用0.50mo/?右1即?!比芤汉?.50mo,?廠】硫酸進行中和熱的測定.

I.配制0.50mo1?ZriNaOH溶液

(1)配制0.50nw"L】NaOH溶液時,需要使用的玻璃儀器除量筒、燒杯、玻璃棒外,還有.

(2)若實驗中約需要240mK).50mo/"TNaOH溶液,則應用量筒量取2.53/?LNaOH溶液的體積為

n.測定中和熱

取607nLNaOH溶液和407nL硫酸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起始溫度匕/汽

實驗終止溫度

平均值

次數(shù)NaOH

H2s。4t2/℃

(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126.326.026.130.1

227.027.327.233.3

325.925.925.929.8

426.526.226.330.4

(3)近似認為0.50mo八L-iNaOH溶液和0.50?no1/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lg/cm3,反應后溶液的

比熱容為4.18//(g?℃),則中和熱4H=.(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4)上述實驗數(shù)值結(jié)果與57.30?機。廠1有偏差,產(chǎn)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填字母).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量取40mL0.50zno/-廠】硫酸時俯視讀數(shù)

c.硫酸倒入小燒杯時,有少量硫酸濺出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25。4溶液的溫度

(5)現(xiàn)將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稀氫氧化釧溶液、稀氨水分別和IL0.50mo1/L的稀硫酸恰好

完全反應,其反應熱分別為△%、△〃2、2%,則△%、△%、△也由大到小的關(guān)系為.

29.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I、(1)若燒杯中溶液為稀硫酸,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負極反應式為:

(2)若燒杯中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則負極為(填Mg或川),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II、由小、CH、濃硝酸組成原電池,其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30.如圖是1.00gMgC?O4f/。晶體放在用期里從25冤徐徐加熱至700國時,所得同體產(chǎn)物的質(zhì)量

(?。╇S溫度(t)變化的關(guān)系曲線。(已知100。(:以上才會逐漸失去結(jié)晶水,并約在230久時完全失去

結(jié)晶水)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⑴?“也。中n=o

(2)通過計算確定C點固體物質(zhì)的化學式______(要求寫出推斷過程)。

(3)通過計算確定從E點到F點過程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4鹽酸為混合物,不是電解質(zhì),漂白粉為混合物,不是非電解質(zhì),故A錯誤;

B.氯水為混合物,不是非電解質(zhì),故B錯誤;

C.硫酸鋼為電解質(zhì),碳酸紙鈉晶體為強電解質(zhì),氫氧化鐵固體為弱電解質(zhì),二氧化碳為非電解質(zhì),

故C正確;

D.氨水為混合物,不是電解質(zhì),銅是單質(zhì),不是非電解質(zhì),故D錯誤。

故選:Co

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例:酸、堿、鹽,金屬氧化物等;

非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例:部分有機物,非金屬氧化物等;

強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完全電離的化合物;

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不能完全電離的化合物。

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的分類,熟悉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強電解質(zhì)和弱電解質(zhì)基本概念是解題關(guān)鍵,題目

難度不大。

2.答案:D

解析:解:在反應3/7。2+“2。=2m7。3+7。中,2/\;0272印703,是被氧化的過程,NO?-NO是

被還原的過程,被氧化的N和被還原的N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2:1,

故選D.

根據(jù)方程式判斷個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反應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生成HNO3被氧化,生成

NO被還原.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題目難度不大,本題注意從化合價的變化的角度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4化學反應都有化學鍵的斷裂與生成,化學鍵的斷裂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放出熱量,

所以化學反應都伴有能量變化,故A正確;

B.催化劑改變反應所需活化能,可以改變反應速率,但不會影響化學平衡,不可以改變反應的平衡

常數(shù),故B錯誤;

C.升高溫度增加反應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加了有效碰撞次數(shù),加快了反應速率,但不能降低反

應的活化能,故C錯誤;

D.根據(jù)蓋斯定律,對于同一個化學反應,從反應物到生成物是一步完成還是幾步完成,過程不同,

但起始點和終點相同,焰變不變,故D錯誤;

故選:A?

A.化學反應都有化學鍵的斷裂與生成,化學鍵的斷裂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放出熱量;

B.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速率,但不會影響化學平衡;

C.溫度升高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加有效碰撞次數(shù),但不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D.根據(jù)蓋斯定律來分析判斷。

本題考查反應熱和焰變、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側(cè)重考查基礎(chǔ)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基本概念

及平衡理論是解本題關(guān)鍵,題目難度不大。

4.答案:A

解析:解:4:H、2H,是氫元素的三種不同原子,H+表示氫離子,也表示氫氣分子,是氫元

素的五種不同粒子,故A正確;

B.16。與18。是同位素,同位素的性質(zhì)相似,故B錯誤;

C.氯原子的核外有17個電子,則氯原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男87,故C錯誤;

口川口2。。3屬于強電解質(zhì),溶液中完全電離,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其電離方程式為:Na2CO3=

2Na++C0j-,故D錯誤。

故選:4。

A.;H、;H、;”是氫元素的三種不同原子,H+是氫元素的離子,也是氫元素的分子;

B.同位素的性質(zhì)相似;

C.氯原子的核外有17個電子;

D.電荷不守恒、原子不守恒.

本題考查了電離方程式、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同位素等,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把握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方法和正誤判斷,側(cè)重于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AFe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故A錯誤:

B.工作一段時間后,左邊燒杯中生成尸e2+,水解呈酸性,右邊燒杯消耗H+,兩燒杯溶液pH都發(fā)生

變化,故B錯誤;

C.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得電子被還原生成,電極反應時為2H++2e-=H2T,故C正確;

D.原電池工作時,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則NaG溶液中c(Na+)減小,故D錯誤;

故選:Co

圖為原電池裝置,F(xiàn)e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石墨為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H+得電子被還原生成,

原電池工作時,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動,以此解答該題.

本題考查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題目難度不大,注意電極的判斷和電極方程式的書寫,把握原電池的

工作原理,學習中注意相關(guān)知識的把握.

6.答案:C

解析:解:鋁熱反應是放熱反應;鐵粉與硫發(fā)生化合制硫化亞鐵為放熱反應;固體氫氧化鋼晶體和

氯化俊混合是吸熱反應;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為放熱反應;所以其能量變化與其它反應不同的是C,

故選:Co

常見的放熱反應有:所有的燃燒反應,金屬與酸或水的反應、酸堿中和反應、多數(shù)的化合反應等,

其△”<():常見的吸熱反應:Ba(0H)2?8%。與NHdCl晶體混合反應、水解反應、大多數(shù)的分解反

應、以C、CO、也作為還原劑的反應等,據(jù)此分析。

本題考查常見的吸熱和放熱反應,難度不大,注意日常學習中的積累是解答的關(guān)鍵。

7.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①和④中玻璃棒主要用于引流,②中玻璃棒用于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溶液

飛濺,③中玻璃棒用于攪拌,加速溶解速率。

考點:化學實驗

點評:對化學實驗的考查是歷年的高考重點,考生在備考中應注意對化學實驗、化學儀器的相關(guān)知

識的積累。

8.答案:D

解析:解:4AH<0表示放熱反應,反之為吸熱反應,故A錯誤;

13.1n10加25。4與16。/以。“)2反應生成水和硫酸鋼,有沉淀生成,不是中和熱,故B錯誤;

C.如生成氣態(tài)水,則不是燃燒熱,故C錯誤;

D.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物質(zhì)的量,可以是整數(shù),也可以為分數(shù),故D正確.

故選:D.

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物質(zhì)的量,可以是整數(shù),也可以為分數(shù),△“<0k//m。/表示放

熱反應,反之為吸熱反應,結(jié)合燃燒熱和中和熱的定義解答該題.

本題綜合考查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知識,側(cè)重于相關(guān)概念的理解和認識,為高考高頻考點,難度

不大,注意相關(guān)基礎(chǔ)知識的積累.

9.答案:A

解析:解:4S02通入品紅溶液中,紅色褪去,二氧化硫與品紅化合生成無色物質(zhì),體現(xiàn)二氧化硫的

漂白性,故A正確;

B.將鐵屑放入稀HNO3中是硝酸的強氧化性,生成氮的氧化物,而不產(chǎn)生氫氣,所以不能證明Fe比也

活潑,故B錯誤;

C.將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有沉淀產(chǎn)生,不能證明其中存在C。歹,還可能存在碳酸氫根離子和亞硫

酸根、亞硫酸氫根離子,故C錯誤;

D.將少量溟水滴入苯酚溶液中,生成的三濱苯酚溶于苯酚中,沒有沉淀,故D錯誤;

故選:A.

A.二氧化硫能夠使品紅溶液褪色;

B.將鐵屑放入稀UNq中是硝酸的強氧化性;

C.將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有沉淀產(chǎn)生,不能證明其中存在。。歹,還可能存在碳酸氫根離子和亞硫

酸根、亞硫酸氫根離子;

D.濱水量不足,濱水和苯酚反應,但得不到三漠苯酚白色沉淀。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涉及氧化還原反應、苯酚的化學性質(zhì)等,注重物質(zhì)性質(zhì)及物質(zhì)分類

的考查,D注意從反應物用量上去分析沒有出現(xiàn)白色沉淀的可能原因,題目難度不大。

10.答案:D

解析:解:4碳酸鈉中弱離子碳酸根的水解導致溶液顯堿性,堿性溶液能去除油污,與鹽類水解有

關(guān),故A錯誤;

B.氯化鐵是強酸弱堿鹽,鐵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而導致溶液渾濁,為了防止氯化鐵水解,配制三

氯化鐵溶液時應將三氯化鐵溶于濃鹽酸,再加水稀釋至所需濃度,故B錯誤;

C.三價鐵水解受溫度的影響,溫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生成的氮氧化鐵越多,顏色變深,與鹽類水

解有關(guān),故C錯誤;

D.硫酸氫鈉溶液顯酸性,電離方程式:NaHS()4=Na++H++S0『,與水解無關(guān),故D正確:

故選:D。

A.純堿為碳酸鈉,溶液中水解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氫鈉,油脂在堿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質(zhì);

B.氯化鐵是強酸弱堿鹽,鐵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而導致溶液渾濁;

C.三價鐵水解受溫度的影響,溫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D.硫酸氫鈉為強電解質(zhì),水溶液中完全電離出鈉離子、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本題考查了鹽的水解原理及其應用,題目難度不大,明確鹽的水解原理及其影響為解答關(guān)鍵,試題

側(cè)重基礎(chǔ)知識的考查,培養(yǎng)了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

11.答案:。

解析:A、燃燒是放熱反應,反應物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故A錯誤;

B、乙烯可作為水果的催熟劑,聚乙烯是乙烯發(fā)生加聚反應的產(chǎn)物,并不能作為催熟劑,故B錯誤;

C、2g氫氣物質(zhì)的量為1m。1,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5.8?熱量,所以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2mol

氫氣燃燒應放出571.6燈熱量,故C錯誤;

D、升溫時反應物濃度減小,說明升溫使平衡正向移動,該反應的正反應方向為吸熱反應,焰變?yōu)?/p>

正值,故D正確。

12.答案:A

解析:解"、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不同物質(zhì)表示正逆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4巴武。2)=

5"逆(NO),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

B、若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xzno/N。的同時,消耗》no,NH3,都表示反應向正向進行,反應自始至終都是

1:1,不能說明到達平衡,故B錯誤;

C、升溫,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故C錯誤;

D、平衡狀態(tài)時,各物質(zhì)的濃度與開始加入的多少有關(guān),與平衡狀態(tài)無關(guān),故D錯誤;

故選A.

A、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B、都表示向反應正向進行,反應自始至終都是1:1,不能說明到達平衡;

C、升溫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

D、平衡狀態(tài)時,各物質(zhì)的濃度與開始加入的多少有關(guān),與平衡狀態(tài)無關(guān).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平衡移動及影響平衡的因素等,題目難度中等,4選項中注意用不同

物質(zhì)的表示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的表達方法,此為易錯點.

13.答案:A

解析:解:A二者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碳酸氫鈉,離子方程式為405+。。2+2H2。=4(。/)31

+HCOJ,故A正確;

B.二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碘單質(zhì),離子方程式為2Fe(OH)3+2I~+6H+=2Fe2++

l2+6H2O,故B錯誤;

C.二者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鏤根離子,離子方程式為⑷3++3NH3?H20=4(04)31+3NH,

故C錯誤;

D.二者反應生成硫酸鋼和水,且水的計量數(shù)是2,離子方程式為Ba2++20H-+2H++SOl-=

BaS04I+2H2O,故D錯誤;

故選A.

A.二者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碳酸氫鈉;

B.二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碘單質(zhì);

C.二者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鏤根離子;

D.二者反應生成硫酸鋼和水,且水的計量數(shù)是2.

本題考查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明確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離子方程式書寫規(guī)則即可解答,注意弱電解質(zhì)、

氣體、沉淀、單質(zhì)、氧化物等寫化學式,易錯選項是B,注意二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是單純的酸

和堿的反應,為易錯點.

14.答案:A

解析:解:4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故A正確;

B.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為。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不變,故B錯誤;

C.熱化學方程式中應注明物質(zhì)的狀態(tài),且物質(zhì)的量與熱量成正比,故C錯誤;

D.加入催化劑,反應的熱效應不變,故D錯誤:

故選A.

由圖可知,催化劑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焰變不變,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

應,且催化劑對平衡移動無影響,以此來解答.

本題考查反應熱與焙變,為高頻考點,把握圖中能量變化、熱化學方程式、平衡移動為解答的關(guān)鍵,

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焰變與鍵能的關(guān)系,題目難度不大.

15.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不同條件下金屬腐蝕的快慢,明確腐蝕快慢為:電解原理引起的腐蝕〉原電池原理引起的

腐蝕〉化學腐蝕〉有防護腐蝕措施的腐蝕即可解答。

(1)中鋅發(fā)生化學腐蝕,加快鋅的腐蝕,(2)中鋅作原電池的正極,被保護,(3)中鋅作原電池的負極,

被腐蝕,(4)Zn的外面鍍銅,Zn被保護,所以腐蝕速率由慢到快的順序是(4)(2)(1)(3)。

故選B。

16.答案:A

解析:解:A.NH晨Cu2+.N。]、C廠之間不反應,可以共存,故A正確;

B.加鋁粉能產(chǎn)生也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或OH:HCO5與H+、OH-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43+與?!?、403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

D.H+、C/C。。-之間發(fā)生反應,在強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錯誤;

故選:Ao

A.四種離子之間不反應,能夠大量共存;

B.該溶液呈酸性或強堿性,碳酸氫根離子與氫離子、氫氧根離子反應;

C.鋁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偏鋁酸根離子反應;

D.醋酸根離子與氫離子反應。

本題考查離子共存的判斷,為高考的高頻題,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明確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

況: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離子之間;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之間等;還應該注意題目所隱含的

條件,如:溶液的酸堿性,據(jù)此來判斷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0H-;溶液的具體反應條件,如“氧

化還原反應”、“加入鋁粉產(chǎn)生氫氣”;是“可能”共存,還是“一定”共存等。

17.答案:A

解析:解:4c電極為正極,氧氣在正極上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02+4H++4e-=2“2。,右端

裝置B池中的"+可以通過隔膜進入擊也,故A正確;

B.d為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2H2-4e-=4H+,故B錯誤;

C.依據(jù)圖示知右邊裝置是原電池,右邊裝置是原電池,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故C錯誤;

D.氣體存在的條件位置,不能確定體積,故D錯誤.

故選A.

左邊裝置是電解池,右邊裝置是原電池,ab電極是電解池的電極,由電源判斷a為陰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

氫氣,b為陽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氧氣;cd電極是原電池的正負極,c是正極,d是負極;電解池中的電

極反應為:b電極為陽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4OH--4e-=2H2O+O2t;a電極為陰極得到電子

+

發(fā)生還原反應:4H+4e-=2H2T;

原電池中是酸性溶液,電極反應為:d為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2〃2-4e-=4”+;c電極為正

+

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O2+4H+4e-=2H2O,以此解答該題.

本題考查了化學電源新型電池,為高頻考點,側(c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聽,題目主要考查原電池和電

解池的工作原理、電極判斷、電極反應,注意原電池中電解質(zhì)溶液是酸而不是堿,電極反應式的書

寫是易錯點,難度中等.

18.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難度不大,注意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

不為0。根據(jù)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解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zhì)的濃度、

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fā)生變化,解題時要注意,選擇判斷的物理量,隨著反

應的進行發(fā)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

A.反應速率伙力)=3f(B),未體現(xiàn)正與逆的關(guān)系,故A錯誤;

B.固體。的物質(zhì)的量一定,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

C.氣體的密度不變,說明氣體的質(zhì)量不變,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

D.C的濃度不變,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故D正確;

故選Ao

19.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離子共存的判斷,為高考的高頻題,屬于中等難度的試題,注意明確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

一般情況: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離子之間;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之間等;還應該注意題目所

隱含的條件,如:溶液的酸堿性,據(jù)此來判斷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0/T;溶液的具體反應條件,

如“氧化還原反應”、“加入鋁粉產(chǎn)生氫氣”;是“可能”共存,還是“一定”共存等。

A.pH=1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條件下Fe2+、MnOf能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

誤;

B.水電離出的c(0/)=IO-12moi.廠1的溶液為酸性或堿性溶液,酸性溶液中Fe2+、”+、NO式或

CQ-)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堿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2+,故B錯誤;

C.A/3+、40]相互促進水解生成氫氧化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

D.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顯酸性,在酸性溶液中Na+、Fe3\S。廣、C「離子之間不反應,可大量

共存,故D正確;

20.答案:D

解析:解:4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需要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如氫氣與氧氣反應點燃下進行,故A錯

誤;

B.增大壓強,增大活化分子數(shù)目,改變溫度、催化劑可改變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故B錯誤;

C.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則為燧減的反應,故C錯誤;

D.水分解吸收熱量,貝液態(tài)為。具有的總能量低于2molH2^lmol。2的能量,故D正確;

故選:Do

A.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需要在一定條件下進行;

B.增大壓強,增大活化分子數(shù)目;

C.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

D.水分解吸收熱量.

本題考查反應熱與焙變,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能量變化、焙變與端變?yōu)榻獯鸬年P(guān)鍵,側(cè)重分析

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A為解答的易錯點,題目難度不大.

21.答案:B

解析:解: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相等,設(shè)氫離子濃度為C,所以c(N〃j)+c(Na+)+C(H+)=

c(NO])+

2xc(SO?)+c(C「),2x10-5mol/L+1.9x10-5mol/L+C(H+)=2.3x10-5mol/L+2x2.8x

10~5mol/L+6x10~5mol/L,J9T^C(W+)=10~4mol/L,pH=4,故選B。

根據(jù)溶液中電荷守恒計算酸雨中氫離子濃度,再根據(jù)pH的計算公式計算溶液的p".

本題考查了溶液的pH的簡單計算,難度不大,明確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相等是解本題的關(guān)鍵,

難度不大.

22.答案:D

解析:解:若反應向正反應進行到達平衡,假定完全反應,則:

根據(jù)方程式N2(g)+3H2(g)U2N"3(g)

開始(mol/L):142

變化(mol/L):132

平衡014

若反應逆正反應進行到達平衡,假定完全反應,則:

根據(jù)方程式N2(g)+3H2(g):2NH3(g)

開始(mol/L):142

變化(mo"L):132

平衡(mo〃L):270

由于為可逆反應,物質(zhì)不能完全轉(zhuǎn)化所以起始時濃度范圍為0<式72)<2,1<?(“2)<7,0<

C(N“3)<4,

所以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可能達到的值是D,

故選:Do

化學平衡的建立,既可以從正反應開始,也可以從逆反應開始,或者從正逆反應開始,不論從哪個

方向開始,物質(zhì)都不能完全反應,利用極限法假設(shè)完全反應,計算出相應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量,實際

變化量小于極限值,據(jù)此判斷分析.

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題目難度不大,明確可逆反應特點為解答關(guān)鍵,注意掌握極值法在

化學計算中的應用,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學計算能力.

23.答案:A

解析:解:4、△,<()、△$>()時,△,—7AS<0,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故A正確;

B、水解是吸熱反應,升溫時促進水解,平衡正向移動,故B錯誤;

C、電池負極和電解池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故C錯誤;

D、Mn"是反應的催化劑,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不能提高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故D錯誤;

故選:A.

A、的反應可以自發(fā)進行;

B、水解是吸熱反應,升溫時平衡正向移動;

C、電解池的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D、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不影響平衡移動.

本題考查了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條件、水解平衡的移動、原電池和電解池電極發(fā)生反應、催化劑的催化

原理,題目難度中等.

24.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圖像可知,當壓強相同時,溫度越高,生成物z的物質(zhì)的量越少,這說明升高

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正方應是放熱反應;當溫度相同時,壓強越大,生成物z的物質(zhì)的

量越多,這說明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所以正方應是體積減小的可逆反應,因此X一定是

氣態(tài),答案選C。

考點:考查外界條件對平衡狀態(tài)的影響

點評:該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屬于中等難度的試題。試題綜合性強,側(cè)重對學生基礎(chǔ)知識的鞏

固和訓練。該題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有關(guān)圖像時應該注意:一、1/-1圖像或。-£圖像:1"-1圖

像:分清正逆反應,分清各因素(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反應速率和平衡移動的影響。二、

平衡圖像1.出現(xiàn)拐點的圖像:分析依據(jù)“先拐先平”。在轉(zhuǎn)化率-時間圖像或物質(zhì)的百分含量一時

間圖像中,先出現(xiàn)拐點的曲線先達到平衡(代表溫度高或壓強大或使用合適的催化劑等).

25.答案:D

解析:解:X是強酸性溶液,一定不會含有弱酸根離子:C。。、S。歹;

加入硝酸鋼,溶液具有了強氧化性,故氣體4是一氧化氮,。是二氧化氮,E則為硝酸,故溶液中一

定含有還原性的離子:Fe2+;

B中加入氫氧化鈉產(chǎn)生了氣體F,F一定是氨氣,溶液中一定含有錢離子;

H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沉淀/,/可能為氫氧化鋁或在碳酸鋼,故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鋁離子;

沉淀C為硫酸鋼,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

A、氣體4是一氧化氮,故A錯誤;

B、根據(jù)分析,X中肯定存在*2+、NH3SOl-,不能確定是否含有鋁離子,故B錯誤;

C、E是硝酸,產(chǎn)是氨氣,可以發(fā)生反應,故C錯誤;

D、根據(jù)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鋁離子和氯離子,故D正確;

故選:Do

強酸性溶液,一定沒有COg、S。打;加入硝酸鐵,引進硝酸根,溶液具有強氧化性,一定含有亞鐵

離子,故A是一氧化氮,D是二氧化氮,E是硝酸;沉淀C是硫酸鋼,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加入

過量氫氧化鈉,產(chǎn)生的氣體F是氨氣,溶液中一定含有錢離子,生成了沉淀G;”中通入二氧化碳,

生成沉淀/,沉淀可能為氫氧化鋁或碳酸鋼;根據(jù)以上分析,對選項逐一判斷.

本題考查常見離子的檢驗,如氨氣的檢驗、鋁離子的檢驗等,難度中等.

26.答案:(8分)(1)。(2分)(2),心^)鼻啰,(1分)(3)增大(1分)(4)0.225(2分)(5)CD(2分)

c(CO,)-c(H1)

解析:試題分析:(1)根據(jù)反應的方程式可知,正反應是體積減小的,即△5<();根據(jù)圖像可知,

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所以是放熱反應,△“<(),答案選C。

(2)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在一定條件下,當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生成物濃度的幕之積和反應物濃度

的事之積的比值,所以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華挈3**。

c(COJ-cCH,)1

(3)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K值增大。

(4)根據(jù)圖像可知,平衡時生成0.75mo/甲醇,所以消耗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是2.25巾。,,則氫氣的平均反

應速率是上竺匕=螂儂腮加詠。

渥M瞰&.

(5)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兀(?!?。")"?。2)減??;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

4。"3。")"(。。2)不變;將"2。(。)從體系中分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門(?!?。,)"(。。2)增

大;再充入ImolCOz和3m0出,相當于是加壓,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增大;

充人He(g),使體系總壓強增大,但平衡不移動,n(CH30H)=(C02)不變,答案選CD。

考點:考查反應熱、嫡值、平衡常數(shù)、反應速率以及外界條件對平衡狀態(tài)的影響

點評:該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難度不大,所以基礎(chǔ)性試題的考查,試題難易適中,屬于中等難

度的試題。該題原理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答題、審題能力,以及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

的學習效率。

27.答案:(1)加催化劑;達到平衡的時間縮短,平衡時4的濃度未變溫度升高;達到平衡的時間縮短,

平衡時4的濃度減小

(2)40%(或0.4)0.06mol/L

(3)>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4)0.014mol/^L-min)

解析:這是一道數(shù)形結(jié)合的反應原理試題,關(guān)鍵是找出圖形中①②③三條曲線的轉(zhuǎn)折點:達到平衡

的時間①,③〉②,但4的平衡濃度關(guān)系是①二②〉③,說明②是使用了催化劑,③是升高溫

度。

(1)②使用了(正)催化劑;理由:因為從圖像可看出,兩者最終的平衡濃度相同,即最終的平衡狀態(tài)

相同,而②比①所需要的時間短,顯然反應速率加快了,故由影響反應速率和影響平衡的因素可知

是加入(正)催化劑;③升高溫度;理由:因為該反應是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所以不可能是改變壓

強引起速率的改變,又由于各物質(zhì)起始濃度相同,故不可能是改變濃度影響反應速率,再由于③和

①相比,③達平衡所需時間短,平衡時濃度更小,故不可能是加催化劑,而只能是升高溫度來影響

反應速率的。

(2)不妨令溶液為13則②中達平衡時4轉(zhuǎn)化了0.04moZ,由反應計量數(shù)可知B轉(zhuǎn)化了0.08znoZ,所

以B的轉(zhuǎn)化率為上^xl00%=40%;同樣③中力轉(zhuǎn)化了

0.06mol,則生成C為0.06mol,體積不變,即平衡時c(C)=。

(3)4H>0;理由:由③和①進行對比可知升高溫度后4的平衡濃度減小,即4的轉(zhuǎn)化率升高,平衡

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而升溫是向吸熱的方向移動,所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4">0。

(4)從圖上讀數(shù),進行到4.06譏時,實驗②4的濃度為:0.072mol/L,則4c(4)=0.100-0.072=

旗U醯愍微城F工

0.028(moZ/L),v(/l)=Ac(A)/At=

4趟做而地

0.007mol/(L-min),所以v(B)=。

28.答案:250m/容量瓶、膠頭滴管50.0ml-55.7kJ/molad△H3>△>△H2

解析:解:I.(1)配制250mL0.50mo/"TNaOH溶液的步驟為:計算、量取、稀釋、轉(zhuǎn)移、洗滌、

振蕩、定容、搖勻等,需要的儀器有: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等,其中玻

璃儀器為:燒杯、量筒、玻璃棒、25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故答案為:250mL容量瓶、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