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課外文言文(三)翻譯技巧-2022-2023學年六年級語文(預初)下學期期中期末課內備考與專項復習(部編五四制)_第1頁
12課外文言文(三)翻譯技巧-2022-2023學年六年級語文(預初)下學期期中期末課內備考與專項復習(部編五四制)_第2頁
12課外文言文(三)翻譯技巧-2022-2023學年六年級語文(預初)下學期期中期末課內備考與專項復習(部編五四制)_第3頁
12課外文言文(三)翻譯技巧-2022-2023學年六年級語文(預初)下學期期中期末課內備考與專項復習(部編五四制)_第4頁
12課外文言文(三)翻譯技巧-2022-2023學年六年級語文(預初)下學期期中期末課內備考與專項復習(部編五四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外文言文(三)翻譯技巧(一)翻譯原則翻譯原則:信·達·雅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信”“達”“雅”它是由我國清末新興啟蒙思想家嚴復提出的,他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靶拧敝敢饬x不悖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yōu)雅。(二)翻譯“六字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器物名、度量衡單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蜀中(地名)有杜處士(人名)。2.刪“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有的文章在句子的結尾會有一些語氣詞,它的作用是增強語氣,這樣的詞語我們就可以不翻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還包括:發(fā)語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結構倒裝的標志性詞語、句中表停頓的詞、個別連詞等。例:此畫斗牛也!這個句子可譯為:這畫的是斗牛呀?!啊病北砼袛?,無義,應刪去。3.補“補”,就是增補。(1)加字組詞法解詞①變單音詞為雙音詞例如:“有一牧童見之”中,“一”為“一個”,“見”為看見,解釋為“有一個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②數詞后面增加量詞例如“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如故?!边@句話譯為:撤去圍幕一看里面,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像以前一樣。(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或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例: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這個句子可以譯為:(伯牙)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4.換“換”,即換字法解詞。用現代漢語詞匯替代文言詞匯、術語、慣用語等;詞類活用詞換成活用后的詞;通假字換成本字等。例如“吾、余、予”等換成“我”;“爾、汝”等換成“你”。5.調“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惟弈秋之為聽:全句翻譯:只聽弈秋的話(完全按照弈秋說的去做),正常語序“惟聽弈秋”。又如“古之人不余欺也!”這句話屬于賓語前置,可以把這個句子譯為:古代的人不會欺騙我。

6.變(貫)“變”就是變通,“貫”指根據上下文語境,靈活貫通地翻譯。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澤有關文字,這就是所謂的“意譯”。(1)使用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修辭手法,宜用意譯。例如“無絲竹之亂耳?!敝械慕z竹為借代??勺g為: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2)緊縮復句或言簡意豐的句子,需分開翻譯或補充。例如:“兵革非不堅利也”按照字面翻譯:兵器不是不鋒利,鎧甲不是不堅固。也可以翻譯為:武器裝備也并不是不精良(3)為了增強語勢而用繁筆、渲染、鋪陳手法的句子,譯時要凝縮。例如:“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笨勺g為:(秦)有吞并天下,統(tǒng)一四海的雄心。(三)注意事項1.通讀全文,找準譯句的關鍵詞(得分點,動詞居多)。2.將要求翻譯的句子中的每個字都落實為現代漢語的解釋。(“信”)翻譯個別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漢語中常用的單音節(jié)詞換成現代漢語中常見的雙音節(jié)詞。人名地名等專用名詞不要翻譯,無須自作聰明。3.再將這些字詞連成句,要求符合現代人說話習慣。(“達”)4.連字成句時注意盡量多就少改,該補的一定要補出來,該調整順序的也要落實,要使一句話完整通順。5.個別字詞實在無法說通,試試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例題解析吳越間,有一丐子,編茅為舍,居于南坡,嘗畜①一猴,教以盤鈴傀儡②,演于市以濟③朝夕。每得食,與猴共,雖嚴寒暑雨,亦與猴俱。相依為命,若父子然,如是者十余年,丐子老且病,不能引猴入市。猴每日長跪道旁,乞食養(yǎng)之,久而不變?!咀⑨尅竣傩螅吼B(yǎng)。②盤鈴傀儡:雜耍、木偶等馬戲。③濟:接濟。參考譯文:在吳越一帶,有一個須髯卷曲的乞丐,在南坡搭了個茅草屋。他養(yǎng)了一只猴子,教它在盤鈴的伴奏下表演木偶戲,在集市上演出以維持生計。乞丐每次得到食物,都與猴子分享。即使嚴寒暑雨,也與猴子在一起,彼此相依為命,如同父子一般,這樣過了十多年。后來乞丐又老又病,不能再帶猴子去集市表演了。猴子就每天跪在路邊,向行人乞食來養(yǎng)活他,過了很久也從不改變。(1)以下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A.居于南坡(居?。〣.嘗畜一猴(曾經)C.與猴共(共同)D.乞食養(yǎng)之(代猴子)(2)以下對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雖然嚴寒暑雨,(丐子)都與猴子(相依為命)。B.即使嚴寒暑雨,(丐子)也與猴子一起(相依為命)。C雖然嚴寒暑雨,(丐子)都與猴子聚在一起。D.即使嚴寒暑雨,(丐子)也與猴子聚在一起。(3)文中當“丐子”生病時,猴子的表現是“”(用原文回答),由此可見這是一只的猴子。(用四字詞語概括)答案:(1)D(2)B(3)每日長跪道旁,乞食養(yǎng)之,久而不變;知恩圖報?!窘獯稹浚?)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ABC.正確;D.有誤,本句的意思是:向行人乞食來養(yǎng)活他。之:代丐子。故選:D。(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句中重點詞語有:雖,即使;亦,也;俱,一起。句意為:即使嚴寒暑雨,也與猴子在一起(相依為命)。故選:B。(3)本題考查信息篩選和內容理解。梳理語段內容,抓住相關語句來概括即可。根據“丐子老且病,不能引猴入市,猴每日長跪道旁,乞食養(yǎng)之,久而不變”可知,當乞丐又老又病,生活無著時,義猴每天跪在路邊,向行人乞食來養(yǎng)活老乞丐,過了很久也從不改變,表現了義猴對老乞丐的深厚感情,同時,也啟發(fā)我們,做人要知恩圖報?!军c評】文言文翻譯“六字訣”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職稱、器具名稱等,可照錄不翻譯;2.直。即將文言中的單音節(jié)詞直接譯成以該詞為語素的現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詞;3.補。即將文言文中省略的詞語、句子成分,在譯文中適當地補充出來;4.刪。即刪去不譯的詞。凡是古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判斷詞、在句子結構上起標志作用的助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等,在現代漢語中沒有詞能替代,便可刪去;5.調。即對文言文中不同于現代漢語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進行必要的調整,使譯文完全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6.換。即對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翻譯時都要換成現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通達明快。吳越間,有一丐子,編茅為,居于南坡,嘗畜①一猴,教以盤鈴傀儡②,演于市以濟③朝夕。每得食,與猴共,雖嚴寒暑雨,亦與猴俱。相依為命,若父子然,如是者十余年,丐子老且病,不能引猴入市,猴每日長跪道旁,乞食養(yǎng)之,久而不變。【注釋】①畜:養(yǎng),②盤鈴傀儡:雜要、木偶等馬戲,③濟,接濟11.解釋下列加點字意想,(2分)(1)居于南坡()(2)嘗畜一猴()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雖嚴寒暑雨,亦與猴俱。13.短文中當“丐子”生病時,猴子的表現是“”從而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4分)【答案】11.(1)居住(2)曾經12.即使嚴寒暑雨,也與猴子在一起(相依為命)。13.每日長跪道旁,乞食養(yǎng)之,久而不變做人要知恩圖報練習(一)賣瓜減字有一田父,植瓜數畝,遇豐年,擔而售之。于板書曰:此瓜出售。一秀才過,曰:“‘此’字重復,宜去,但留‘瓜出售’即可?!碧锔溉恢?。又一秀才見之,曰:“眾皆見爾瓜,‘瓜’字可去。”田父亦去之。俄頃,又一秀才來,曰:“瓜置于市,非售而何?‘售’字贅也?!碧锔搞等?。適旁有一老父,曰:“五字均可去,是也,然直非書不可?!碧锔割h之,于板書曰:每斤二文。故曰:宜省則省,宜繁則繁,視事而為也。注釋:田父:種田人。直:同“值”,價格。譯文:一個老農,種了好幾畝西瓜,正好豐收,就挑著(西瓜)出來賣。(老農)在牌子上寫著:“此西瓜出售?!币粋€秀才經過,說:“‘此’字重復可以去掉,只留‘西瓜出售’就可以了?!崩限r認為這是正確的。又有一個秀才看見了這塊牌子,說:“大家都看見了你的西瓜,為什么要寫‘西瓜’兩個字?”老農也去掉了。沒多久,又一個秀才過來說:“瓜放在市場上,不是(用來)賣出是(用來)干什么?‘出售’二字累贅應該去掉?!崩限r很驚訝,于是就聽從(他的話),去掉了“出售”。正好旁邊有一位老人,說:“這五個字都可以去掉,但是價格不寫不可以?!崩限r點頭,在牌子上寫:每斤二文。所以說:應該省略就省略,應該多就多,看事情而定。7.解釋文中加點字。然直非書不可()8.“然直非書不可”一句中的“直”同“值”,價格。此文言現象為通假字。在《兩小兒辯日》中“_________”一字,也是這個用法。9.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回答)【答案】上海市浦東新區(qū)20202021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7.寫8.“知”或“為”9.說話或寫文章當簡則簡,當繁則繁。(或做事要抓住重點)【解析】【7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詞語。然直非書不可:但是價格不寫不可以。書:寫?!?題詳解】本題考查通假字。孰為汝多知乎?句意: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為”通謂;“知”通智?!?題詳解】本題考查主旨理解。“宜省則省,宜繁則繁,視事而為也”,句意:應該省略就省略,應該多就多,看事情而定。據此歸納答案:當簡則簡,當繁則繁,要看事情而定。生活中遇到有些簡單事不用處理得太過煩瑣,只要處理得當,別人理解就行。(二)閱讀下文,完成第1517題。(6分)韓康伯①數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謂康伯曰:“且著襦,尋作復裈③?!眱涸疲骸耙炎?,不須復裈也?!蹦竼柶涔?,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熱,今既著襦,下④亦當暖,故不須耳?!蹦干醍愔?,知為國器⑤。(選自《世說新語·夙惠》,略改)【注釋】①[韓康伯]名伯,東晉大官,玄學思想家。②[襦(rú)]短襖。③[復裈(kūn)]夾褲。裈,褲子。④[下]下身。⑤[國器]治國之才,國家的棟梁之材。韓康伯只有幾歲時,家境非常貧苦,到了嚴冬的時候,只有一件短襖,他的母親殷夫人親自為他做短襖,(做時)叫康伯拿來熨斗取暖。母親對康伯說:“暫時先穿上短襖,過一些日子就給你做夾褲?!笨挡f:“這(短襖)已經夠了,不需要夾褲了。”母親問他不要夾褲的原因,他回答說:“火在熨斗里面,熨斗的柄也就熱了,現在已經穿上短襖,下身也應當是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夾褲了?!彼赣H聽了對韓康伯感到非常驚奇,知道他將來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2分)母問其故()母甚異之()16.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的畫線句。(2分)今既著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17.下列各項理解錯誤的一項是()(2分)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關愛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親。B.“母甚異之,知為國器”側面表現出韓康伯從小就身體強健,超過常人。C.這個故事若作為事實論據則可論證這樣的論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D.從本文選自《世說新語·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聰慧”的意思?!敬鸢浮浚?分)浦東2020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六年級語文學科15.原因、緣故(1分),認為···驚異/對……感到奇異/對……感到驚異16.現在已經(0.5’)穿上短襖,下身也應當(0.5’)暖和了,所以(0.5’)不需要(再做夾褲)了。(2分)(句意通順(0.5’))17.B(2分)(三)閱讀下文,完成下面1618題(6分)曹州①于令儀者,市井人②也,長厚不忤③物,晚年家頗豐富。一夕,盜入其家,諸子擒之,乃鄰舍子也。令儀曰:“汝素寡悔④,何苦而為盜耶?”曰:“迫于貧耳!”問其所欲,曰:“得十千⑤足以衣食?!比缙溆c之。既去,復呼之,盜大恐。謂曰:“爾貧甚,夜負十千以歸,恐為人所詰。留之,至明使去?!北I大感慚,卒為良民。(摘自《澠水燕談錄》)【注釋】①曹州:古地名,今山東曹縣。②市井人:做生意的人。=3\*GB3③忤:觸犯。=4\*GB3④寡悔:很少做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5\*GB3⑤十千:即一萬銅錢?!緟⒖甲g文】于令儀,是個商人,他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時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竊,被他的幾個兒子逮住了,發(fā)現原來是鄰居的小孩。于令儀問他說:“你一向很少做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如今)為什么做起小偷來了呢?”小偷回答說:“為貧困所迫罷了。”于令儀再問他想要什么東西,小偷說:“能得到十貫錢足夠穿衣吃飯就行了?!庇诹顑x依照他的要求給了他。小偷已經離開,于令儀又叫住他,小偷大為恐懼。于令儀對他說:“你十分貧窮,晚上帶著十貫銅錢回去,恐怕你會被人追問的,留下錢財,到了明天再拿走?!蹦切⊥瞪罡袘M愧,后來終于成了善良的人。16.解釋下列加點詞。(2分)(1)如其欲與之()(2)卒為良民

()17.翻譯下列句子。(2分)汝素寡悔,何苦而為盜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選文中于令儀是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答案】20202021學年上海市閔行區(qū)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備考沖刺卷16.(1)給(2)最終17.你一向很少做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或:為人小心謹慎,很少做錯事的),(如今)為什么做起小偷來了呢?18.寬厚大方、為人著想/善施教化(四)閱讀下文,完成各題翠鳥移巢翠鳥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愛之,恐墜,稍下作巢。子長羽毛,復益愛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8.解釋加點詞(1)恐墜:____(2)復益愛之:_______9.翻譯句子。翠鳥先高作巢以避患10.“翠鳥移巢”的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11.這個故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敬鸢浮可虾J衅謻|新區(qū)南片15校聯(lián)合體20202021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8.①.墜落,掉落。②.更加9.翠鳥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來避免禍患。10.自己和孩子都被人所捉住。11.不要溺愛孩子?;驉圩討撚卸?,否則害己害子。(五)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

(8分)華佗治病有一郡守病,佗以為其人盛怒則差①,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郡守果大怒,今人適捉殺佗??な刈又瑢偈刮鹬?,守嗔恚②既甚,吐黑血數升而愈,【注釋】①差:這里指差不多就能好。②嗔志(chēnhuì):惱怒。參考譯文:有一個郡太守病了,華佗認為他的病在十分憤怒的情況下就會痊愈,于是就接受了太守很多的財物,卻不給他治病,不多久就不辭而別,留下一封信大罵太守。郡太守果然大怒,派人追殺華佗,太守的兒子知道內情,囑咐使吏不要追趕。太守更加生氣,接著吐出很多(數升)黑血,病就痊愈了。10.解釋加點字(4分)(1)留書罵之(2)吐黑血數升而愈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佗以為其人盛怒差12.郡守之子在文中的表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13.華佗采用了哪些辦法讓郡守“嗔患吐血而愈”的?(3分)【答案】上海市20202021學年六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模擬卷(一)部編版(五四學制)10、(1)信(2)痊愈(2分+2分)11、華佗認為讓這個人極其憤怒差不多就能好了。(2分)12、囑咐使者不要追趕華佗。(1分)13、接受他的禮品不加醫(yī)治;丟棄他離開;留下書信辱罵他(1分+1分+1分)(六)閱讀下文,完成1416題(7分)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①,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②,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咀⑨尅竣僖栏剑和犊?。②疑:猶豫。華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表示為難。王朗卻說:“好在船還比較寬敞,為什么不可以呢?”后來強盜來了,王朗就想丟下那人不管了。華歆說:“開始我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為了這一點。既然允許他搭我們的船,怎么可以因為情況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當初那樣攜帶關照那個人,世人憑這件事來判定華歆、王朗的優(yōu)劣。14.解釋下列加點字意思:(2分)(1)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2)王欲舍所攜人()15.下列對畫線句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2分)A.寧愿因為情況危急而拋棄他嗎?B.難道可以因為情況危急而拋棄他嗎?C.難道可以在情況危急的時候拋棄他嗎?D.難道可以因為情況危急而相互拋棄嗎?16.從文段內容看,(誰)優(yōu)(1分),理由是。(2分)【答案】上海市上南中學南校20202021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14.(1)一起,一同(1分)(2)想,想要(1分)15.B(2分)16.華歆(1分),考慮問題比較周全,在危難之時仍遵守承諾,重信重義,一諾千金(2分)(七)閱讀下文,完成第10—12題(7分)疑人竊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來過,見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駭曰:“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彼炫c之絕。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門,而悔謝曰:“吾不能知子,而繆以疑子,吾之罪也。請為以如初。”【注釋】①踵:走到。②繆:通“謬”,錯誤,荒謬。③暴(pù):暴露。從前有個借宿在朋友家里的楚國人,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來,楚國人不知道。恰好他讓仆人到集市上的店鋪去買鞋,仆人私藏了買鞋的錢并把偷來的鞋子交給他,楚國人也不知道。有一天,他的朋友來拜訪他,看見自己的鞋子穿在楚國人的腳上,很驚訝地說:“我本來就懷疑是你(偷了我的鞋),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庇谑呛退麛嘟^了關系。過了幾年,這個仆人的事情暴露,他的朋友來到這個人的家里,向他道歉說:“是我不夠了解你,才錯誤地懷疑你,這是我的過錯。請讓我們和好如初吧?!?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1)適使其仆市履于肆()(2)遂與之絕()11.對畫線句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2分)A.仆人私下買了革鞋,直接把偷來的鞋交給主人。B.仆人私下里直接把偷來的鞋交給了主人。C.仆人私藏了買的鞋,直接把偷來的鞋交給主人。D.仆人私藏了買鞋的錢,把偷來的鞋交給主人。12.文中“逾年而事暴”中的“事”具體指“”,從友人得知事情真相后的反應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的人。(3分)【答案】上海市松江區(qū)20202021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10買;絕交11.D12.仆人偷了楚人朋友的鞋子,并把偷來的鞋子交給楚人;知錯就改【解析】10.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①句意為:恰好他讓仆人到集市上去買鞋。市:買。②句意為:于是和他斷絕了關系。絕:斷絕。11.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句中重點詞語有:私,私藏;進,進獻,這里是交給的意思;句意為:仆人私藏了買鞋的錢,把偷來的鞋交給主人。故選:D.1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根據“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可知,“事”指“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從“友人踵楚人之門,而悔謝曰”能看出友人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八)兄弟爭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曰:“獲則烹?!逼涞軤幵唬骸笆嫜恽倥胍?,翔雁②宜燔。”竟斗而訟于社伯③。社伯請剖雁,烹燔④半焉。已而索雁,則凌空遠矣。【注釋】①舒雁:行動緩慢的雁,這里指活動在地上的鵝。②翔雁:指天鵝。③伯:相當于現在的村長。社,古代地區(qū)單位之一,二十五家為社。④燔(fán):烤?!咀g文】(讓學生翻譯全文)從前有個人看見大雁,準備拿弓箭射它,說:“射下來就煮(了吃)。”他的弟弟(與他)爭論道:“(不善飛的)鵝煮(著吃才比較)適宜,(善)飛的大雁(還是烤著吃比較)適宜?!弊詈髢蓚€人爭吵不休,就到社伯那里(請求)判定(誰對誰錯)。社伯讓(他們)把雁剖成兩半一半煮著吃,一半烤著吃.完了之后(兄弟倆再去)找大雁,這才發(fā)現大雁已經在高空中飛得很遠了。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已而索雁()(2分)2.翻譯句子將援弓射之(注意加點字)(2分)3.這則寓言告訴人們:(2分)【答案】1.尋找(2分)13.(那個人)準備拉弓射下(天鵝)(2分)14.要少說空話,莫錯過良機,爭取多干點實事(2分)【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句意:完了之后(兄弟倆再去)找大雁.索:尋找2.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翻譯“六字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重點的詞有:援,拉。句意:(那個人)準備拉弓射下(天鵝)。3.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把握主旨,聯(lián)系實際,找出相關的語句,概括即可??梢允牵阂僬f空話,莫錯過良機,爭取多干點實事。(九)閱讀下文,完成14題(9分)東坡逸事東坡為錢塘守時,民有訴扇肆①負債二萬者,逮至則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償也?!惫钜陨榷畞恚团凶止P②隨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門,人竟以千錢取一扇,所持立盡。遂悉償所負?!咀⑨尅竣偎?商店。②判字筆:判案所用的毛筆。③行、草:行書、草書?!緟⒖甲g文】蘇軾擔任錢塘太守的時候,有一個百姓前來訴苦,說賣扇子的人欠了自己兩萬銀子,便抓來了那個賣扇子的人,賣扇子的悲傷地說:“長時間下雨,并且天氣一直嚴寒,有扇子又賣不出去,不是(我)不肯償還債務?!碧K軾就叫他拿二十把扇子過來,便拿起桌上的辦案時所用的毛筆隨意地寫了行書,草書的字,并畫了枯石和竹石就交付給他。(賣扇子的人)剛剛出門,人們竟然用一千元錢買一把扇子,原本賣不出去的扇子全都賣光了。后來賣扇子的人也把所欠的錢全部還清了。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1)東坡為錢塘守時為()(2)所持立盡盡()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對“就判字筆隨意作行、草”中“隨意”一詞的作用分析,下列最恰當的一項是___A.寫出蘇軾寫字畫畫很隨意。B.表現蘇軾書畫水平極高。C.突出蘇鋱平時非常樂意助人。D.表現蘇東坡為人瀟灑倜儻。4.這則故事給你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分)1.(1)擔任(2)完,賣(售)完2.長時間下雨并且天氣一直寒冷,扇子賣不出,不是不肯償還債務3.D4.示例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十)閱讀下文,完成第14題。(10分)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右臂,后創(chuàng)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yī)曰:“矢鏃①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chuàng),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y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②,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選自《三國志·關羽傳》)【注釋】①矢鏃(shǐzú):箭頭。②流離:淋漓。③炙:烤肉?!緟⒖甲g文】關羽曾經被亂箭所射中,貫穿了他的右臂,后來傷口雖然痊愈,(但是)每到陰雨天,骨頭常常疼痛。醫(yī)生說:“箭頭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應當剖開手臂打開傷口,刮骨頭除去毒素,這個隱患才可以除去?!标P羽便伸出手臂讓醫(yī)生剖開它。當時關羽正在和諸位將領圍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鮮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盤子了,但是關羽卻割肉喝酒,談笑如常。1.解釋加點的字。(2分)而羽割炙引酒()2.對文中畫線句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用刀)刮,距離骨頭上的毒,然后這病就能去除啊。B.(用刀)刮,離開骨頭上的毒,然后這病竟然去除了。C.(用刀)刮,去除骨頭上的毒,這樣以后這病卻能去除罷了。D.(用刀)刮,去除骨頭上的毒,這樣以后這病才能去除啊。3.羽“創(chuàng)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用原文。4.上文表現關羽_______________的精神。(2分)【答案】1.取過來,拿出2.D3.矢鏃有毒,毒入于骨4.英勇作業(yè)(一)閱讀下文,完成14題

(8分)鑰匙尚在昔有愚人入京選①,皮袋被賊盜去,其人曰:“賊偷我袋,終將不得我物用②。”或問其故,答曰:“鑰匙尚在我衣帶上③,彼將何物開之?”【注釋】①昔:過去,從前。入京選:進京應選。②皮袋:皮做的袋。其:那。③衣帶:古人穿長衣,腰間系有長帶?!咀g文】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進京城選官,(他的)皮袋被人偷走了.他說:“小偷雖然偷走了我的皮袋,但他永遠不能得到我袋子里的東西.”有人問他為什么,他回答說:“皮袋的鑰匙還系在我的衣帶上,那小偷拿什么打開它呢?”啟示:人有時候是看不到自己的愚蠢和錯誤的,所以就會自作聰明、自欺欺人。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或問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