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復習模塊2第12課時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及其性質課件_第1頁
中考化學復習模塊2第12課時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及其性質課件_第2頁
中考化學復習模塊2第12課時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及其性質課件_第3頁
中考化學復習模塊2第12課時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及其性質課件_第4頁
中考化學復習模塊2第12課時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及其性質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二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第12課時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及其性質基礎梳理篇基礎鞏固1.[2024南平模擬3分]“回南天”是南方春季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由于氣溫開始回暖,空氣濕度增大,室內出現(xiàn)返潮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濕度增大是空氣中水分子數(shù)目增多B.墻壁出現(xiàn)水珠時水分子種類沒有改變C.墻壁出現(xiàn)水珠時水分子停止了運動D.可在櫥柜中放生石灰預防衣服受潮12345678910C2.[2024泉州安溪模擬3分]氮化碳(C3N4)是一種結構、硬度與金剛石相似,不易被壓縮的新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氮化碳是混合物B.氮化碳可用作切割工具C.氮化碳中的原子靜止不動D.氮化碳中的原子間沒有間隙12345678910B3.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等。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

)A.氧氣B.水C.氯化鈉D.金剛石12345678910C4.[2024泉州模擬3分]如圖是某種氫原子的結構模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氫氣是由氫原子構成的B.該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3C.該原子的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和1個中子D.該原子只有1個電子,在化學變化中可能失去12345678910D5.如圖為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每個氯離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B.鈉原子在該反應中形成了陰離子C.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D.鈉離子和氯離子的結構都相對穩(wěn)定12345678910B6.下列微觀粒子中,核電荷數(shù)少于核外電子數(shù)的是(

)A.Na+ B.OH-C.O2 D.Mg12345678910B

核電荷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不相等說明該微觀粒子是離子,核電荷數(shù)少于核外子數(shù)的是陰離子,核電荷數(shù)大于核外電子數(shù)的是陽離子。123456789107.下列微觀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陰離子的是(

)12345678910A能力提升8.[2024泉州模擬7分]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如圖是三種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①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shù)值是___。

②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____________相同。

③氧元素和氯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同。123456789107最外層電子數(shù)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2)在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其溶液中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①符號表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微觀理解:反應后“

”表示相應的離子符號是______。12345678910

FeSO4+CuFe2+9.【新課標推薦題型】[2024福州模擬9分]氨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農業(yè)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1)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常溫、氣體壓強為101kPa時,1體積水中大約能溶解700體積的氨氣。12345678910①組成氨氣的某種氮原子的原子模型如圖1所示,該氮原子的原子核內有_個中子。②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NH3極易溶于水8(2)Fe3O4可作為合成氨的催化劑,反應過程中因部分Fe3O4與H2反應而失效。在一定溫度下可用O2再生,原理如圖2所示。①寫出Fe3O4失效時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再生過程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12345678910

減小(3)工廠的氨氮廢水可用電化學法處理,其中氨氣在電極表面的反應微觀過程如圖3所示。①畫出過程Ⅱ中微觀粒子X的微觀示意圖:_____。12345678910②Ⅰ、Ⅱ、Ⅲ過程中,都會產生的一種物質是_____________。③保持“

”化學性質的最小微觀粒子是________(寫名稱)。12345678910H2O(或水)氨分子10.【新考法】某同學為了探究微觀粒子的相關性質,設計如圖1所示的實驗。待傳感器開始工作后,打開中間的彈簧夾,使兩端連通,記錄數(shù)據(jù)變化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該實驗能夠證明分子在不斷運動,請寫出得出該結論的證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jù)該實驗結果總結出氣態(tài)分子運動的相關規(guī)律: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