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用文檔PAGE文案大全實用文檔文案大全黃島區(qū)防洪除澇規(guī)劃(評審稿)中國海洋大學黃島區(qū)農村經濟發(fā)展局二○○九年五月文案大全前言黃島區(qū)是青島市對外開放最早的重點區(qū)域。1985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在黃島區(qū)興建。1992年經山東省委、省政府批準,青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與黃島區(qū)兩區(qū)體制合一。經過二十多年的開發(fā)建設,青島開發(fā)區(qū)(黃島區(qū))已成長為投資環(huán)境良好、開放型經濟健康協調發(fā)展、社會各項事業(yè)日益繁榮的現代化新城區(qū)。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現行的防洪、除澇規(guī)劃已不能正確反映當前流域環(huán)境和經濟社會狀況的變化,難以對黃島區(qū)防洪建設管理進行指導,同樣也難以科學地進行防洪、水資源利用以及生態(tài)保護等工作,從而制約了黃島區(qū)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對黃島區(qū)防洪除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黃島區(qū)防洪建設管理的需要,維護黃島區(qū)防洪安全,提高城市防洪規(guī)劃編制質量與規(guī)范化程度,特編制黃島區(qū)防洪除澇規(guī)劃。黃島區(qū)現有小型水庫27座,塘壩100余座,主要小型河道11條。水庫塘壩大多數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受當時社會環(huán)境、技術水平、投資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設計標準低、工程質量差、險工隱患多等問題。隨著城區(qū)規(guī)模的擴大和人口增多,這些水庫的防洪功效越來越大。雖然近幾年對部分水庫實施了除險加固,但仍有11座水庫未能得到除險加固。黃島區(qū)河道較多,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形條件,河道都“源短流急”,大部分河道都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綜合整治,河道垃圾成堆,不僅影響泄洪,還嚴重破壞了城區(qū)形象。本次工作在野外調查和詳細分析大量水文、氣象及河道、海堤現狀情況等已有資料的基礎上,完善不同水平年黃島區(qū)流域防洪除澇減災體系的目標,重點要增加論證遠景規(guī)劃水平年(2030年)規(guī)劃內容;對骨干河道(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龍泉河、岔河、九曲河等)防洪除澇標準進行復核,并提出修編規(guī)劃意見;調查現有水庫工程現狀情況,提出病險水庫加固規(guī)劃;研究提出除澇工程總體布局,以及不同治澇區(qū)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復核沿海風暴潮防御標準,提出海堤規(guī)劃意見和建議。本報告在編制過程中,得到了青島市水利局、黃島區(qū)農村經濟發(fā)展局、黃島區(qū)供排水總公司、黃島區(qū)環(huán)保局、黃島區(qū)統(tǒng)計局、黃島區(qū)城建局、黃島區(qū)國土資源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編制人員水平有限,文中難免存在錯誤,懇請?zhí)岢鰧氋F意見。目錄第一章規(guī)劃目標、范圍、標準和原則 11.1規(guī)劃目標 11.1.1總體目標 11.1.2規(guī)劃總體布局 11.1.3防洪工程規(guī)劃保留區(qū)的劃定 11.2規(guī)劃范圍與水平年 21.2.1規(guī)劃范圍 21.2.2規(guī)劃水平年 21.3規(guī)劃標準與依據 31.3.1規(guī)劃標準 31.3.2規(guī)劃依據 31.4規(guī)劃原則 4第二章黃島區(qū)基本概況 52.1自然概況 52.1.1地理位置與行政區(qū)劃 52.1.2氣象 52.1.3水文 62.1.4地形與地貌 72.1.5地質條件 72.1.6土壤和植被 82.2社會經濟概況 82.3城市總體規(guī)劃 92.3.1功能定位 92.3.2人口規(guī)模 92.3.3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劃 92.3.4城市空間布局結構 9第三章防洪規(guī)劃 103.1概述 103.1.1黃島區(qū)洪災損失情況 103.1.2防洪現狀 103.1.3防洪存在的問題 113.2設計洪水 123.2.1設計洪水計算方法 123.2.2設計洪水計算成果 133.3防洪工程規(guī)劃 163.3.1南辛安河 163.3.2辛安后河 193.3.3辛安前河 213.3.4鐮灣河 243.3.5岔河 273.3.6龍泉河 303.3.7九曲河 32第四章水庫規(guī)劃 344.1黃島區(qū)水庫的現狀 344.2病險水庫加固規(guī)劃 384.3新建水庫規(guī)劃 384.4水庫管理 38第五章除澇規(guī)劃 405.1洪澇災害與成因分析 405.1.1洪澇災害狀況 405.1.2澇區(qū)概況 415.1.3澇災成因分析 425.2除澇標準與治理原則 435.3澇區(qū)水文分析 435.3.1設計暴雨 435.3.2排澇模數與排澇流量計算方法 435.3.3排澇模數與排澇流量計算成果 445.4總體規(guī)劃 455.5分區(qū)治澇規(guī)劃 455.5.1規(guī)劃水平年 455.5.2分區(qū)規(guī)劃方案 465.5.3治澇工程措施 475.5.4治澇非工程措施 47第六章海堤規(guī)劃 486.1海堤現狀和問題 486.1.1張戈莊海堤 486.1.2徐戈莊海堤 486.1.3金沙灘海堤 486.1.4唐島灣北岸海堤 486.2復核標準 496.2.1堤防等級及防護范圍 496.2.2堤頂高程 496.3風暴潮防御標準復核 506.4總體布局 536.5工程規(guī)劃 53第七章非工程措施規(guī)劃 607.1防洪-治澇指揮系統(tǒng) 607.2防洪-治澇預案 607.3防災與減災措施 62第八章防洪除澇規(guī)劃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 638.1城市環(huán)境現狀及主要問題 638.1.1城市環(huán)境現狀 638.1.2主要環(huán)境問題 638.2規(guī)劃方案對改善環(huán)境的有利影響 648.3規(guī)劃方案對環(huán)境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648.4緩解和補償對環(huán)境不利影響的措施與建議 658.5規(guī)劃方案對環(huán)境影響的初步評價 65第一章規(guī)劃目標、范圍、標準和原則1.1規(guī)劃目標1.1.1總體目標黃島區(qū)防洪除澇總體目標是:建立適合黃島區(qū)實際情況且與社會經濟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比較完善的綜合防洪除澇減災體系,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黃島區(qū)防洪除澇管理目標:綜合運用法律、規(guī)范、工程、技術、經濟等手段,形成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優(yōu)化組合的防洪體系,減輕洪水災害,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發(fā)展相協調,保障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1.1.2規(guī)劃總體布局本次防洪規(guī)劃,根據黃島區(qū)現有防洪工程狀況與布局,本次防洪除澇規(guī)劃充分考慮該地區(qū)國民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從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與人類生存條件出發(fā),做到因地制宜、全面規(guī)劃、重點突出、講究實效、上游與下游、左岸與右岸,近期與遠期、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從而在黃島區(qū)盡快形成一個具有一定標準的、由調洪、滯蓄、行洪、分流等各種防洪工程組成的,較為完整有效的洪水防御體系。本次防洪規(guī)劃總體布局是:=1\*GB2⑴對黃島區(qū)辛安后河、辛安前河、南辛安河、鐮灣河、岔河、龍泉河、九曲河等河流根據各自需要達到的防洪除澇標準進行整治。=2\*GB2⑵河道的防洪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河道疏浚擴挖、堤防加高培厚、裁彎取直、灘地清障以及沿河建筑物改(擴)建等。當這些工程若還不能滿足防洪要求時,應考慮搬堤擴距、分洪分流、新建必要的蓄、攔、滯、泄建筑物等工程措施。=3\*GB2⑶根據輕重急緩,對全區(qū)小(一)型、小(二)型水庫應分期、分批進行除險加固,完成除險加固工程,使其達到設計標準;對防洪需要而又有條件的,安排水庫的擴建或新建。=4\*GB2⑷對各河河口感潮段與鄰近的海堤,在防洪標準和工程安排上應協調一致,以充分發(fā)揮防洪、防風暴潮效能。=5\*GB2⑸加強通訊、交通、水文測報、工程管理等措施,以確保防洪工程充分有效和全面持久的發(fā)揮其效能。=6\*GB2⑹澇區(qū)治理應結合所在流域河道的防洪工程,綜合治理。1.1.3防洪工程規(guī)劃保留區(qū)的劃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及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工程安全,發(fā)揮工程的綜合效益,劃定防洪工程規(guī)劃保留區(qū)。=1\*GB2⑴河道保護范圍對于有堤防的河道,河道保護范圍在護堤地以外30~100m;對于無堤防河段,河道保護范圍在防洪水位線或河岸線以外50~150m;對于已規(guī)劃展寬的河段,河道保護范圍在規(guī)劃堤防地以外25~50m。在以上范圍內城鎮(zhèn)及村莊建設和發(fā)展不得占用。=2\*GB2⑵堤防安全保護區(qū)根據堤防的重要程度和地基的土質條件等,在河道管理范圍的相連地域劃定50~200m為安全保護區(qū)。=3\*GB2⑶保留范圍劃定對規(guī)劃水庫或已建水庫,但尚未規(guī)劃管理和保護范圍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按規(guī)劃劃定保留范圍。1.2規(guī)劃范圍與水平年1.2.1規(guī)劃范圍=1\*GB2⑴河流整個黃島區(qū)全流域面積為274km2,重點為南辛安河、辛安前河、龍泉河、岔河、九曲河等流域面積大于10km2的河流。=2\*GB2⑵水庫黃島區(qū)?。ㄒ唬┬汀⑿。ǘ┬筒‰U水庫,主要包括:龍泉王家水庫、山宋水庫、山陳水庫、薛家島水庫、解家水庫、河洛埠水庫及青石灣水庫等。=3\*GB2⑶城區(qū)黃島區(qū)城區(qū),主要包括:黃島街道辦事處、辛安街道辦事處、長江路街道辦事處、薛家島街道辦事處及柳花泊街道辦事處和紅石崖街道辦事處的部分區(qū)域。=4\*GB2⑷海堤黃島區(qū)沿海一線重要部位提防,主要包括:花科子海堤改建工程、郭家臺子海堤新建工程、辛島海堤新建工程及南島海堤新建工程等。=5\*GB2⑸澇區(qū)黃島區(qū)歷年主要易澇區(qū)域,主要包括:辛安澇區(qū)、北部重化工業(yè)區(qū)、唐島灣沿?;靥顓^(qū)及于家河澇區(qū)等。1.2.2規(guī)劃水平年本規(guī)劃以2007年為現狀規(guī)劃編制基準年,2020年為近期規(guī)劃水平年,2030年為遠期規(guī)劃水平年。1.3規(guī)劃標準與依據1.3.1規(guī)劃標準根據河道保護區(qū)內人口、耕地面積、工礦企業(yè)、城鎮(zhèn)規(guī)模等各項指標,根據我國現行《防洪標準》(GB50201-94)及《城市防洪規(guī)范》(CJJ50-92),確定各項防洪工程的治理標準分別為:=1\*GB2⑴河道防洪標準:50年一遇;除澇標準:5年一遇。=2\*GB2⑵水庫=1\*GB3①?。ㄒ唬┬退畮焐絽^(qū)、丘陵區(qū)防洪標準按照30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2\*GB3②?。ǘ┬退畮焐絽^(qū)、丘陵區(qū)防洪標準按照20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現有水庫實際防洪標準已經超過規(guī)劃標準的,按照現有標準執(zhí)行,若低于現行標準的,則按照規(guī)劃標準執(zhí)行。=3\*GB2⑶城區(qū)黃島區(qū)近期2020年防洪標準按照50年一遇,遠期2030年防洪標準按照100年一遇。=4\*GB2⑷海堤防洪標準是城市按照30~50年一遇,鄉(xiāng)鎮(zhèn)按照20~30年一遇。=5\*GB2⑸澇區(qū)黃島區(qū)除澇標準按照5年一遇。1.3.2規(guī)劃依據=1\*GB2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2\*GB2⑵《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水利部關于開展流域綜合規(guī)劃修編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07]44號);=3\*GB2⑶水利部、國家計委《全國流域綜合規(guī)劃修編任務書》;=4\*GB2⑷青島市及各區(q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和水利發(fā)展“十一五”計劃;=5\*GB2⑸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淮河流域綜合規(guī)劃修編任務書》和《全國流域綜合規(guī)劃修編(山東省淮河流域片)技術要求》;=6\*GB2⑹山東省水利廳《山東省流域綜合規(guī)劃修編工作大綱》;=7\*GB2⑺青島市水利局《青島市流域綜合規(guī)劃工作大綱》,包括青島市防洪除澇規(guī)劃、水資源配置和利用規(guī)劃、水資源保護規(guī)劃、水土保持規(guī)劃、農村水利規(guī)劃、河道岸線利用管理規(guī)劃等;=8\*GB2⑻《青島市黃島區(qū)分區(qū)規(guī)劃》(2003-2020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黃島區(qū))總體規(guī)劃》;=9\*GB2⑼《防洪標準》(GB50201-94);=10\*GB2⑽《城市排水工程規(guī)劃規(guī)范》(GB50318-2000);=11\*GB2⑾《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guī)劃規(guī)范》(GB50289-98);=12\*GB2⑿《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6-98);=13\*GB2⒀《泵站設計規(guī)范》(GB/T50265-97);=14\*GB2⒁《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50-92);=15\*GB2⒂其他有關國家或行業(yè)現行標準、規(guī)程和規(guī)范。1.4規(guī)劃原則=1\*GB2⑴貫徹“全面規(guī)劃、統(tǒng)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以流域、區(qū)域防洪排澇規(guī)劃、城市總體規(guī)劃為依據,以流域、區(qū)域防洪除澇工程為依托,規(guī)劃范圍內以建成區(qū)、開發(fā)區(qū)為重點,兼顧一般城區(qū),使規(guī)劃區(qū)防洪、排澇協調發(fā)展。=2\*GB2⑵城區(qū)防洪、排澇工程與市政建設、岸灘改造、景觀旅游規(guī)劃相結合,促進城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3\*GB2⑶工程布局充分利用現有工程設施,對原有的溝渠塘壩盡可能開發(fā)利用,節(jié)約投資,努力提高投資效益。=4\*GB2⑷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工程建設與工程運行、工程管理與資源管理相結合,統(tǒng)籌規(guī)劃。第二章黃島區(qū)基本概況2.1自然概況2.1.1地理位置與行政區(qū)劃黃島區(qū)位于青島的西部、膠州灣西岸,東與市南區(qū)隔海相望,南瀕黃海,沿海岸線向西與膠南市接壤,北部與膠南市、膠州市接壤,總面積274Km2。地理坐標為北緯35°52′至36°92′,東經120°02’至120°18’。黃島區(qū)現轄辛安、薛家島、柳花泊、紅石崖、長江路和黃島6個街道辦事處,共162個農村社區(qū)(見圖1.1)。2007年黃島區(qū)戶籍總人口32.68萬人。圖1.1黃島區(qū)地理位置圖2.1.2氣象黃島區(qū)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有明顯的海洋氣候特點。全年無酷暑嚴寒,主要風向為東南季風,年平均氣溫12.2℃,年平均日照數為2543.1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5%,年平均蒸發(fā)量為1472.6mm。據水文觀測資料,黃島區(qū)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75.6mm,屬于過渡帶;其西南臨區(qū)膠南市的白馬河、吉利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屬濕潤帶。黃島區(qū)降水特征是:降雨年內分配平均,年降水量的70%集中在汛期的6-9月份;降水量年際變化大,年降水量最多為1272.7mm(1911年),最少僅308.2mm(1981年),降水的年變率為62%。2.1.3水文黃島區(qū)內有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橫山河、周家夼河等12條,總長139km,流域面積113.2km2,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km2以上有5條,即南辛安河、辛安前河、龍泉河、岔河、九曲河,均屬季節(jié)性河流,且多為獨立入海的山溪型小河。徑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較為明顯,雨季水位暴漲、流量激增,枯季流量驟減,甚至干枯斷流。黃島區(qū)水系分布圖見1.2。南辛安河發(fā)源于小珠山,流域面積17.4km2,干流坡降為14%,全長11km。百年一遇防洪流量580m3/s,千年一遇防洪流量906m3/s,上游源短流急,側向切割嚴重,下游經港頭臧村前泄入膠州灣,是主要防洪河道。辛安前河,辛安后河分別發(fā)源于布赫山和龍雀山??偭饔蛎娣e35.3km2,干流坡降為7.5%,百年一遇防洪流量853m3/s,三百年一遇防洪流量1052m3/s,為開發(fā)當地水資源,先后在上游修建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兩座。龍泉河發(fā)源于龍雀山后,南起西郭,入膠州灣,全長10km、深1.6m、寬平均為28m。是紅石崖街道辦事處的主要河流,也是辦事處駐地的主要水源。岔河位于長江路街道辦事處,發(fā)源于小珠山主峰東側,自北向南流經荒里村南、扒山村南、岔河村東、戴戈莊村東、薛辛莊村東、兩埠岸村東、王家港村東、花科子村,最后入唐島灣海。全長7.25km,干流坡降4.4‰,流域面積14km2。1966年在上游修建了戴戈莊水庫(?、逍停?974年修建了荒里水庫(?、嫘停?。九曲河發(fā)源于龍雀山后,南起河洛埠水庫,北入膠州灣,途經河洛埠、城子埠、大村,全長6.9km、深1.5m、平均寬為11m。橫山河發(fā)源于小珠山主峰東側,全長7.25km,干流坡降為4.4%,流域面積14km2,先后在上游修建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座。周家夼河發(fā)源于小珠山主峰東側,全長6.38km,干流坡降為9.7%,流域面積11km2,上游修有小(一)型水庫1座。鐮灣河,丁家河及沿海諸小河,流域面積都很小,徑流分別匯入膠州灣和黃海。圖1.2黃島區(qū)水系分布圖2.1.4地形與地貌黃島區(qū)屬魯東丘陵區(qū),境內山嶺起伏,溝壑縱橫。西部有小珠山山脈;北部老君山、龍山及抓馬;東部辛安辦事處和黃島辦事處多為高程20m左右的海蝕地和高程50m左右的緩丘;南面的薛家島,由高程l00m以上的低山和緩丘組成。整個地形呈西高東低之勢。全區(qū)低山面積占總面積的22.8%,海拔高度在150m以上。其地面坡度陡峭,相對落差大。一般坡度在25度以上,山頂巖石裸露,中下部土層淺薄,多礫石。丘陵面積最大,占全區(qū)總面積的50%,海拔高度在50~150m之間。其地貌為荒坡嶺,嶺坡梯田、坡麓梯田,由坡積、洪積物形成。平原、沿海低地占總面積的27.2%,拔高度在50m以下,地形較平坦,微向東傾斜,是沿河兩岸和河流入海地區(qū)之地段。它由河流沖積物和海積物形成,土層較厚。2.1.5地質條件黃島區(qū)位于魯中大斷裂以東,屬于魯東地盾區(qū)。從地層構造看,下元古界膠南群的片巖、片麻巖、燕山晚期侵入巖等,主要分布在小珠山山麓;中生界白堊系青山組砂巖、砂礫巖夾粉砂巖、頁巖,分布于薛家島辦事處東部、北部及黃島東北部;新生界第四系沖積砂層主要分布在辛安辦事處東部平原,第四紀覆蓋層厚不超過10m,海灘為海蝕地形。區(qū)內凍土深度為0.5m。地震烈度為6。2.1.6土壤和植被黃島區(qū)土壤多為棕壤土和潮土。棕壤土是面積最大的土類,主要分布在黃島基巖山的下部和大小嶺系的嶺頂荒地和坡上;潮土主要分布在辛安前、后河的中下游兩岸及薛家島、黃島較短的河流下游,也有零星分布。黃島區(qū)屬暖溫帶落葉林區(qū)域,林草植被資源較為豐富。但由于人口稠密和人類活動頻繁,原有的天然植被破壞嚴重。建國以來,經過長期努力,水土保持林、自然風景林和農田防護網正在逐步形成和擴大。據1999年統(tǒng)計,黃島森林覆蓋率已達26.4%,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已向良好的方向發(fā)展。2.2社會經濟概況青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黃島區(qū))于1984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繼深圳等經濟特區(qū)設立之后在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首批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于1985年3月正式動工興建。青島開發(fā)區(qū)以國家批準的規(guī)劃面積17.52km2核心區(qū),以所處的青島市黃島區(qū)274km2為輻射區(qū),轄6個街道辦事處,204個社區(qū),總人口59.4萬。經過二十多年的開發(fā)建設,青島開發(fā)區(qū)已成長為投資環(huán)境良好、開放型經濟健康協調發(fā)展、社會各項事業(yè)日益繁榮的現代化新城區(qū)。青島開發(fā)區(qū)區(qū)內既設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還設有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qū)、國家級保稅區(qū)及保稅物流園區(qū)國家級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試驗區(qū)、國家(青島)家用電子產品產業(yè)園及鳳凰島省級旅游度假區(qū)、小珠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享受中國對外開放政策最集中、功能最完善的區(qū)域。建區(qū)20多年來,青島開發(fā)區(qū)基礎設施投資累計300多億元,培育了家電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船舶、新型材料、高新技術、港口物流等為支撐的主導產業(yè),形成了以“大港口、大工業(yè)、特色旅游”為主體的區(qū)域特色經濟。2007年,青島開發(fā)區(qū)區(qū)域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年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590億元,工業(yè)總產值1400億元,全口徑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5億元,其中轄內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0億元,分別是2002年的3.68倍、3.96倍、3.11倍和3.13倍。招商引資成果豐碩,開放型經濟成效明顯,2007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8億美元,其中出口27億美元,分別是2002年的4.23倍、3.63倍。經濟總量占全市的比重提高了6.3個百分點。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投資環(huán)境綜合評價中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九位躍升到第五位。近年來,青島開發(fā)區(qū)經濟發(fā)展方式加快轉變,產業(yè)結構不斷優(yōu)化。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由2002年的187家增加到346家。輕、重工業(yè)比重由2002年的84.3:15.7調整為49.8:50.2。節(jié)能減排和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取得新突破,科技創(chuàng)新的支撐作用日益增強,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的比重達72%。2.3城市總體規(guī)劃2.3.1功能定位黃島區(qū)功能定位為:中國北方的港口航運中心和物流貿易集散中心、青島市重要的新型產業(yè)制造基地和青島市西海岸發(fā)展地區(qū)的中心區(qū)、旅游度假地。確定黃島區(qū)主要體現六種職能:港口航運、物流貿易、制造業(yè)基地、旅游度假、居住和港口服務、支持功能。2.3.2人口規(guī)模依據《青島市西海岸經濟發(fā)展用地規(guī)劃》,結合黃島區(qū)的人口特征與增長趨勢、就業(yè)需求以及環(huán)境資源容量,確定2010年黃島區(qū)的人口規(guī)模為65萬人;2020年黃島區(qū)的人口規(guī)模為146萬人。2.3.3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劃根據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劃,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規(guī)劃2020年城市建設用地為209km2,人均建設用地為122.81m2;規(guī)劃2020年居住用地比例為19.18%,人均居住用地為23.61m2。規(guī)劃2020年工業(yè)用地比例為30.81%,人均工業(yè)用地為37.91m2。2.3.4城市空間布局結構=1\*GB2⑴規(guī)劃黃島區(qū)建設空間沿“一心,三灣,兩帶”展開,結合地形特征形成以“三灣”為中心,向外呈發(fā)散狀展開的不規(guī)則帶形城市空間布局結構。=2\*GB2⑵“一心”即西海岸行政商務、文化娛樂、商貿綜合中心。=3\*GB2⑶“三灣”即唐島灣、前灣、薛家島灣。唐島灣地區(qū),是西海岸的行政商務中心區(qū),主要體現行政商務辦公的功能。前灣港,是國際航運樞紐港和保稅區(qū)所在地,主要體現航運、國際物流貿易的功能。薛家島灣,主要體現大造船制造基地的功能。=4\*GB2⑷“兩帶”指向北沿膠州灣高速公路形成的工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帶和南部向西沿濱海公路形成的居住、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帶。第三章防洪規(guī)劃3.1概述3.1.1黃島區(qū)洪災損失情況建國以來,黃島區(qū)共發(fā)生過11次較大的臺風、暴雨災害,其中有三次特大臺風、洪水災害發(fā)生在1971年8月2日、1985年8月19日和2007年8月10日至12日。1971年8月2日上午7點至9點,黃島地區(qū)遭受了百年不遇的臺風、暴雨,最大風力達9-10級,不到兩個小時共降雨368mm。臺風登陸之后,在短短的二、三十分鐘內,從不積水的薛家島街道已變成河道,地勢較高的王安(王戈莊-安子)公路也激流過膝,這是薛家島歷史上少有的。薛家島水庫內水位已從10萬方暴漲到200萬方以上,但在當地群眾的頑強拼搏下,水庫大壩得以保住,也保證了水庫周圍村莊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1985年8月19日“九號”臺風從青島市登陸,平均風力10級,陣風12級;平均降雨318.6mm,部分鄉(xiāng)鎮(zhèn)在560mm以上,是青島氣象記載中的首次,導致工農業(yè)損失總值達6.22億元。黃島區(qū)由于決策果斷、行動及時,措施得力,損失大大減輕,沒有沖垮一座水庫、塘壩;沒有損失一條機船;沒有損失一處國家糧倉;只沖毀鹽田300畝,養(yǎng)蝦池480畝,撞壞養(yǎng)殖木排、掛機、舢板78只,倒塌房屋42間,海水浸泡農田211畝,總損失約66萬元。災后的農、漁業(yè)生產照常進行。2007年8月10日至12日的暴雨,全區(qū)平均降雨322.8mm,達到五十年一遇標準,黃島街道辦事處出現短歷時、高強度特大暴雨,6小時降雨量達到五百年一遇標準。全區(qū)受災戶3053戶,倒塌房屋85間,轉移人口204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47.6公頃,成災面積400.8公頃,絕收面積103公頃,減收糧食448.5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23.8萬元。本次降雨受災區(qū)域集中在鹽灘、東鹽灘兩社區(qū)。由于當時雨量大,又正值漲潮期,且兩社區(qū)地勢低洼,排水渠道正常水位低于高潮位,導致海水倒灌,雨水無法排泄。其中東鹽灘社區(qū)被淹最大水深為1.2m,129戶居民家中進水,撤離人員200多人;鹽灘社區(qū)被淹最大水深1.8m,136戶平房進水,78戶樓房一樓住戶進水,先后撤離600多人,但未造成人員傷亡。3.1.2防洪現狀建國前,由于河系紊亂,河道多彎曲,每到雨季,河流湍急,時常漫溢成災。從60年代開始,依靠國家的扶持和集體的力量,通過采取疏河筑堤、裁彎取直、護險固岸等一系列治理措施,對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岔河、龍泉河、九曲河進行過疏挖治理。近幾年又投資對南辛安河、于家河等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綜合治理。大部分河流的防洪能力達到10年一遇的標準,但還遠遠不能滿足防洪的需要,需要進一步對城區(qū)河道進行綜合治理。3.1.3防洪存在的問題黃島區(qū)洪澇災害特征主要表現為臺風、暴雨、天文大潮、上游大流量洪峰過境這四個要素或四個要素的多重組合影響。一般情況下臺風暴雨、天文大潮、上游大徑流下泄的多發(fā)季節(jié)在汛期6~9月份,如果以上四個要素中有兩個、三個或四個要素共同作用,極易引發(fā)特大洪澇災害,就會給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極大的危害。黃島區(qū)防洪體系經過多年來建設,已基本形成。但是,由于工程體系不健全且標準偏低,不能適應區(qū)域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因二十多年來未對這些工程進行根本性治理,工程老化退化,河道淤積嚴重,排水能力大幅度降低,不僅嚴重制約著該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而且對該區(qū)人民群眾和企業(yè)生產構成威脅,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GB2⑴防洪標準低按照黃島區(qū)總體規(guī)劃,黃島區(qū)2010年人口規(guī)模為65萬人,2020年規(guī)劃人口為146萬人。依據《防洪標準》(GB50201-94)中關于城市等級劃分的標準,黃島區(qū)介于中等城市和重要城市之間,相應防洪標準為50~100年一遇。目前城區(qū)防洪標準僅為10~20年一遇左右,遠未達到規(guī)范規(guī)定的防洪標準要求。=2\*GB2⑵防洪工程設施不完善,未形成完整的防洪體系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黃島區(qū)城區(qū)規(guī)模擴展快、項目建設數量多,但沒有統(tǒng)一的防洪規(guī)劃,防洪工程體系建設不完善、不系統(tǒng),容易引起內澇問題。=1\*GB3①部分已建成的居民小區(qū)、道路、地段,排水設施不完善,洪水無法及時排出,形成內澇,如淮河路東段、井岡山路南段、黃島街道后灣社區(qū)、新街口小區(qū),洪水不能及時排出,均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2\*GB3②部分在建項目,特別是在原為農村土地上進行建設的項目,在建設前對洪水排泄考慮不周,施工中改變了原有的排水系統(tǒng),而新的排水設施尚未建設,在建過程中引起內澇、阻水現象,如薛家島辛島社區(qū),因南港區(qū)填海工程建設,預留排水通道狹窄,地表水排泄受阻,使其消退期延長,形成大量的壅水。=3\*GB2⑶河道淤積與環(huán)境污染嚴重隨著城區(qū)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與岔河等河流由原來的鄉(xiāng)村河道變成城區(qū)河道,河道周圍單位、居民猛增,在河道內傾倒垃圾、排放污水的現象比較嚴重,造成河道水質污染、形象雜亂,與周邊道路、高樓、廠房等形成鮮明對比,既影響了城市形象,又影響汛期河道防洪能力。3.2設計洪水3.2.1設計洪水計算方法由于黃島區(qū)沒有設水文站點,沒有實測洪水和降雨資料,設計洪水計算采用有暴雨資料推求。暴雨資料由《山東省小型水庫洪水核算辦法》中提供的“山東省多年平均24小時暴雨等值線圖”、“山東省最大24小時暴雨變差系數等值線圖”。確定不同頻率的設計暴雨。本次推求的設計洪水標準分別為:5年一遇(p=20%)、10年一遇(p=10%)、20年一遇(p=5%)、50年一遇(p=2%)。=1\*GB2⑴流域特征參數的計算當河流的控制流域面積為F,干流長度為L時,干流比降J可按公式計算:(3-1)式中:Z0、Z1……Zn:自出口斷面起沿流程各特征地面點的高程;L1、L2……Ln:各特征點間的距離;L:干流長度。將各特征點高程及相互間的距離代入公式計算得J值;分別干流長度L、控制流域面積F、干流比降J代入公式2-2計算得流域特征綜合參數K。(3-2)=2\*GB2⑵各頻率下24小時暴雨量的推求采用等值線圖查算雨量分析計算面雨量。查“山東省多年平均二十四小時暴雨等值線圖”可得黃島區(qū)多年平均最大24小時降雨量為=105mm,查“山東省最大二十四小時暴雨變差系數(Cv)等值線圖”可得變差系數Cv=0.58,采用Cs=3.5Cv,應用皮爾遜Ⅲ型頻率曲線Kp值表分別查得各頻率下的Kp值。則各頻率下的最大24小時降雨量按公式2-3計算:(3-3)式中::多年平均最大24小時降雨量,105mm;Kp:K20%=1.35,K10%=1.75,K5%=2.16,K2%=2.69。=3\*GB2⑶各頻率下單位面積最大洪峰流量模數的推求根據流域特征綜合參數K和設計標準降雨量H24,按工程地點所在位置和流域坡度、土壤土質、植被等情況,差用膠東山區(qū)qm~H24~K關系曲線。得出設計標準的單位面積洪峰流量模數qm。=4\*GB2⑷各頻率下最大洪峰流量的推求將單位面積最大洪峰流量模數qm,乘以流域面積F,即可求得設計標準的最大洪峰流量Qm。Qm=qm×F(3-4)=5\*GB2⑸各頻率下洪水總量的推求以設計標準的最大24小時暴雨量H24P%的75,加上前期影響雨量Pa。查P+Pa~hR降雨徑流關系曲線求出凈雨hR,以凈雨hR乘以流域面積F即得洪水總量W:W=0.1hR×F(3-5)其中,山區(qū)丘陵區(qū)小型水庫的前期影響雨量Pa取40mm,平原區(qū)小型水庫的前期影響雨量Pa取50mm。=6\*GB2⑹各頻率下洪水過程的推求洪水過程按三角形計算,洪水歷時T(即三角形過程的底寬)按下式計算:T=W/(1800·Qm)(小時)(3-6)式中:W為洪水總量;Qm為最大洪峰流量。漲洪歷時為三分之一T,即最大洪峰Qm出現在三分之一T的地方。3.2.2設計洪水計算成果按照上述設計洪水計算方法,對黃島區(qū)主要河流辛安后河、辛安前河、南辛安河、岔河、龍泉河及九曲河進行設計洪水計算,設計洪水計算成果見表3.1。辛安后河遭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降雨時的設計流量分別為63.0m3/s、78.3m3/s、127.8m3/s、162.9m3/s。辛安前河遭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降雨時的設計流量分別為122.4m3/s、153.0m3/s、251.6m3/s、321.3m3/s。南辛安河遭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降雨時的設計流量分別為128.8m3/s、161.8m3/s、269.7m3/s、341.0m3/s。岔河遭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降雨時的設計流量分別為127.1m3/s、161.7m3/s、265.7m3/s、333.3m3/s。九曲河遭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降雨時的設計流量分別為82.5m3/s、104.5m3/s、173.8m3/s、218.9m3/s。龍泉河遭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降雨時的設計流量分別為108.0m3/s、138.6m3/s、235.8m3/s、304.2m3/s。表3.1黃島區(qū)主要河流設計洪水成果表序號河流名稱流域面積(km2)干流長度(km)干流比降K(mm)CvKpH24(mm)P=20%P=10%P=5%P=2%P=20%P=10%P=5%P=2%1辛安后河974.5‰17.6061050.581.351.752.162.69141.75183.75226.80282.452辛安前河17107.5‰16.4491050.581.351.752.162.69141.75183.75226.80282.453南辛安河17.41214‰15.8831050.581.351.752.162.69141.75183.75226.80282.454岔河16.57.264.47‰14.3611050.581.351.752.162.69141.75183.75226.80282.455九曲河116.94.78‰15.6971050.581.351.752.162.69141.75183.75226.80282.456龍泉河18104.1‰19.6621050.581.351.752.162.69141.75183.75226.80282.45續(xù)表3.1:qm(m3/s·km2)Qm(m3/s)W(×104m3)T(h)P=20%P=10%P=5%P=2%P=20%P=10%P=5%P=2%P=20%P=10%P=5%P=2%P=20%P=10%P=5%P=2%7.08.714.218.16378.3127.8162.9131.68160.03189.09226.6511.6111.358.227.737.29.014.818.9122.4153251.6321.3248.73302.28357.17428.1211.2910.987.897.407.49.315.519.6128.76161.82269.7341.04254.58309.39365.57438.2010.9810.627.537.147.79.816.120.2127.05161.7265.65333.3204.84248.94294.14352.578.968.556.155.887.59.515.819.982.5104.5173.8218.9124.37151.14178.59214.068.388.045.715.436.07.713.116.9108138.6235.8304.2263.36320.06378.18453.3113.5512.838.918.283.3防洪工程規(guī)劃黃島區(qū)的河流全為小型河流,流域面積都在20km2以下,系季節(jié)性河流,主要河流共有7條,分別是:辛安后河、辛安前河、南辛安河、鐮灣河、岔河、龍泉河及九曲河。黃島區(qū)流域防洪規(guī)劃,通過對這些河道進行綜合治理,達到攔砂、截污、美化環(huán)境的目的。河道整治工程的總體布局基本沿著原河道的方向,控制河勢,防止塌岸,確保河道兩岸區(qū)域的排洪泄洪能力,兼顧城區(qū)建設、美化環(huán)境需要。3.3.1南辛安河=1\*GB2⑴河流概況南辛安河發(fā)源于小珠山北側大箍頂山區(qū)。自西向東經上莊村,下莊村南、西南辛安村南,蜊汊泊村北、臺頭村前、港頭臧村前,最后入黃島前灣海。全長12km。河床平均寬50m,流域面積17.4km2。干流坡降為14‰。其特點是上游源短流急,側向切割嚴重,系季節(jié)性河道。南下莊上游河道平均寬度15m,南下莊下游至前灣港路平均寬度25m。根據現場查勘、調查,治理范圍內共有橋梁12座,其中較大的有5座,分別為前灣港路橋、昆侖山路橋(海爾大道)、開拓路橋、團結路橋及江山中路橋。河道現有7座涵洞、7處進入河道的排水溝、3處穿河熱力管道、1座橡膠壩(位于瑞源公司旁)、3處砌石壩(形成跌水)、1處砼壩(開拓路西側)。整個河道上游沖刷較嚴重。目前河道行洪能力僅能達到5至1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2\*GB2⑵防護范圍及治理標準=1\*GB3①防護范圍河道干流保護村莊12個、人口1.61萬人、耕地200公頃、公路5條。=2\*GB3②治理標準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6-98)的規(guī)定,南辛安河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河道主要建筑物堤防級別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3\*GB2⑶工程規(guī)劃=1\*GB3①工程布局南辛安河河道中心線長12km。防洪工程主要有主河槽清淤工程、新筑堤防、加高培厚舊堤、護岸工程、跨河建筑物工程、截污工程等。=2\*GB3②縱、橫斷面設計a.水面線推算南辛安河各斷面的水位,是以南辛安河入鐮灣河入口處的水位做起始水位,向上游逐次推算的。依據鐮灣河設計洪水成果,南辛安河入鐮灣河處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起始水位分別為2.82m、3.03m、3.35m、3.60m。水面線推算采用天然河道水面線計算原理,利用天然河道水面線系統(tǒng)V2004對天然河道水面線進行計算。b.糙率河床主槽糙率為0.025。c.縱、橫斷面設計根據地形條件,設計河底比降基本平行于沿河地面坡度。根據確定的設計流量、設計水深等條件,按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河底寬度。南辛安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詳見表3.2。=3\*GB2⑶河道治理河道治理段長12km。河道設計底寬自上游向下為15~50m。整個河道從河底到堤頂高度在3.1m~4.4m之間?;緮嗝娌捎蒙鷳B(tài)型斷面,遵循天然河道的治理原則,結合水利工程現狀,體現城市河道的“親水性”設計,從上往下共可采用3種基本橫斷形式。=1\*GB3①對于開拓路以上河段,下部采用重力式擋土墻,上部采用框格式草皮護坡,與原地面自然蔓坡銜接。=2\*GB3②對于開拓路至江山中路河段,斷面型式采用親水平臺復式斷面,兩岸采用重力式擋墻,與原地面自然蔓坡銜接。=3\*GB3③對于江山中路以下河段,斷面型式也采用親水平臺復式斷面,基本與第二種斷面型式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該段河道左岸灘地較寬,現已存在林狀植被,故在左岸設計10m寬親水平臺,結合綠化景觀等進行生態(tài)設計。在河道一側設計輕型瀝青混凝土防汛路,寬5m。在河道上游流速大、沖刷力強的地方采用礫石或仿自然石護底。=4\*GB2⑷建筑物工程由于南辛安河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考慮枯水期蓄水,汛期放水的原則,在合適位置設置蓄水構筑物。由于橡膠壩具有汛期可以放倒泄水,枯水期可以充起擋水,對河道泄洪影響較小等特點,是比較理想的蓄水構筑物。設計4座橡膠壩,2座砌石壩,1座迷宮堰,并對澳柯瑪工業(yè)區(qū)段原有3座砌石壩結合清淤、護砌,進行修復處理。另外,設計涵洞12處,分別設在原有位置及排水溝位置。=5\*GB2⑸截污工程隨著南辛安河兩岸大學城的建設、居民區(qū)的形成和企業(yè)的發(fā)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排入河道,河道水質受到嚴重影響。目前,南辛安河地表水污染嚴重,造成地下水水質亦較差。為防止河道水體污染及對其生活及生產用水的影響,避免水利工程的重復建設,建議截污工程與河道治理工程統(tǒng)籌考慮。通過鋪設污水管道,最終送至污水處理廠。表3.2南辛安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表樁號河底高程(m)河底寬度(m)河底比降(‰)左岸超高(m)右岸超高(m)洪水位(m)重現期(年)重現期(年)重現期(年)5102050510205051020500+0000.4481.71.51.20.91.71.51.20.92.823.033.353.61.42+1003.2492.32.01.00.42.52.21.20.65.085.406.396.896.13+3009.3392.11.91.41.12.01.81.31.010.4410.6111.1111.413.3.2辛安后河=1\*GB2⑴河流概況辛安后河位于辛安街道辦事處,發(fā)源于西北部的山陳家北山。自西向東流經山陳村、于家村、陳家莊村、辛安村、西泊子村、李家泊子村,最后入黃島前灣海。全長7km,坡降4.5‰,流域面積9.0km2,流經村莊6個、人口0.7萬人。在上游建有山陳水庫。辛安村后修建了一處截流壩。=2\*GB2⑵防護范圍及治理標準=1\*GB3①防護范圍河道干流保護村莊6個、人口0.7萬人,公路3條。=2\*GB3②治理標準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規(guī)定,辛安后河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河道主要建筑物堤防級別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3\*GB2⑶工程規(guī)劃=1\*GB3①工程布局辛安后河河道中心線長7km。防洪工程主要有主河槽清淤工程、加高培厚舊堤、河道清障工程、護岸工程等。=2\*GB3②縱、橫斷面設計a.水面線推算辛安后河各斷面的水位,是以辛安后河入鐮灣河入口處的水位做起始水位,向上游逐次推算的。依據鐮灣河防洪規(guī)劃,辛安后河入鐮灣河處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起始水位分別為3.40m、3.64m、4.16m、4.48m。水面線推算采用天然河道水面線計算原理,利用天然河道水面線系統(tǒng)V2004對天然河道水面線進行計算。b.糙率河床主槽糙率為0.025。c.縱、橫斷面設計根據地形條件,設計河底比降基本平行于沿河地面坡度。根據確定的設計流量、設計水深等條件,按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河底寬度。辛安后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詳見表3.3。=3\*GB3③主河槽清淤工程由表3.3可知,50年一遇的洪水情況下,辛安后河河水位基本都低于兩岸地面高程,所以無需新筑堤防,只需對河道進行清淤擴寬,使平均河深達到3.5m以上。=4\*GB3④護岸工程辛安后河5.2km,對河道兩岸采用砌石護坡。表3.3辛安后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表樁號河底高程(m)河底寬度(m)河底比降(‰)左岸超高(m)右岸超高(m)洪水位(m)重現期(年)重現期(年)重現期(年)5102050510205051020500+0001.4160.90.70.2-0.10.90.70.2-0.13.403.644.164.482.51+6005.4132.11.91.31.01.91.71.10.86.837.037.597.943.72+85010.0111.91.61.00.61.81.50.90.511.7311.9512.6112.972.64+00013.0131.81.50.70.21.71.40.60.114.8815.1715.9816.533.3.3辛安前河=1\*GB2⑴河流概況辛安前河位于辛安街道辦事處,發(fā)源于西北部的布鴿山。自西向東流經南泥、辛安、薛家泊子等社區(qū)后,入黃島前灣海。全長10km,坡降7.5‰,流域面積17km2。上游河床平均寬12m,中下游河床寬30~40m。根據現場查勘、調查,治理范圍內共有橋梁14座,其中較大的有8座,分別為黃河西路橋、靈山路、祁連山路、昆侖山路橋(海爾大道)、開拓路橋、團結路橋及江山中路橋。河道現有涵洞7座、7處比較明顯排水溝進入河道、3處穿河熱力管道、3處砌石壩(形成跌水)、1處砼壩(開拓路西側)。整個河道上游沖刷較嚴重。目前河道行洪能力僅能達到5至1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2\*GB2⑵防護范圍及治理標準=1\*GB3①防護范圍河道干流保護村莊9個、人口0.9萬人、耕地167公頃,公路9條。=2\*GB3②治理標準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規(guī)定,辛安前河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河道主要建筑物堤防級別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3\*GB2⑶工程規(guī)劃=1\*GB3①工程布局辛安前河河道中心線長10km。防洪工程主要有主河槽清淤工程、新筑堤防、加高培厚舊堤、河道清障工程、護岸工程、跨河建筑物工程等。=2\*GB3②縱、橫斷面設計a.水面線推算辛安前河各斷面的水位,是以辛安前河入鐮灣河入口處的水位做起始水位,向上游逐次推算的。依據鐮灣河防洪規(guī)劃,辛安后河入鐮灣河處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起始水位分別為3.40m、3.64m、4.16m、4.48m。水面線推算采用天然河道水面線計算原理,利用天然河道水面線系統(tǒng)V2004對天然河道水面線進行計算。b.糙率河床主槽糙率為0.025。c.縱、橫斷面設計根據地形條件,設計河底比降基本平行于沿河地面坡度。根據確定的設計流量、設計水深等條件,按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河底寬度。辛安前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詳見表3.4。=3\*GB3③主河槽清淤工程規(guī)劃治理長度從殷家河水庫至鐮灣河口,全長6500m。主要工程內容以清淤、護岸為主,結合兩岸城區(qū)規(guī)劃建設進行必要的綠化、美化。適當建設攔水工程。=4\*GB3④護岸工程現狀河道防洪能力只能達到10年一遇的標準,當遭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或更高級別的洪水時,河水位就會超過兩岸地面或堤岸高程,危害河道兩岸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必須對河道采取開挖、擴寬,對河堤采取加高培厚等措施進行治理,特別是昆侖山路-奮進路河段(長度為1300m)容易出現險情,必須盡快采取新筑堤防的措施進行治理。=5\*GB3⑤建筑物工程在南辛安河中下游適宜建攔河壩的位置有6處,修建截流補源工程,以攔蓄地表水、補充地下水。表3.4辛安前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表樁號河底高程(m)河底寬度(m)河底比降(‰)左岸超高(m)右岸超高(m)洪水位(m)重現期(年)重現期(年)重現期(年)5102050510205051020500+0000.5230.30.1-0.4-0.70.20-0.5-0.83.183.413.884.22.41+7004.5150.50.2-0.6-1.10.40.1-0.7-1.26.516.87.578.113.43+0009130.2-0.1-1-1.50.30-0.9-1.411.3111.6412.5412.994.54+10014351.20.90.1-0.71.41.10.3-0.515.3215.5816.4417.23.3.4鐮灣河=1\*GB2⑴河流概況鐮灣河位于辛安街道辦事處東部,南北走向,發(fā)源于可洛石水庫,流經可洛石、管家樓、馬家樓、李家泊子和大泊子,在下游與辛安后河、辛安前河、南辛安河匯合后向南流入黃島前灣海,入??趯偾盀掣鄹蹍^(qū),寬度200m,流域面積5km2,長度3km。=2\*GB2⑵防護范圍及治理標準=1\*GB3①防護范圍鐮灣河保護公路4條,鐵路1條。=2\*GB3②治理標準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規(guī)定,鐮灣河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河道主要建筑物堤防級別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3\*GB2⑶工程規(guī)劃=1\*GB3①工程布局鐮灣河河道中心線長3km。防洪工程主要有主河槽清淤工程、新筑堤防、加高培厚舊堤、河道清障工程、護岸工程、跨河建筑物工程等。=2\*GB3②縱、橫斷面設計a.水面線推算鐮灣河各斷面的水位,是以鐮灣河入黃島前灣海入口處的水位做起始水位,向上游逐次推算的。依據鐮灣河設計洪水成果,分布按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做行洪能力計算,起始水位采用同重現期條件下入??谔幍母叱彼?,分別為2.61m、2.77m、2.87m、3.03m。水面線推算采用天然河道水面線計算原理,利用天然河道水面線系統(tǒng)V2004對天然河道水面線進行計算。b.糙率河床主槽糙率為0.025。c.縱、橫斷面設計根據地形條件,設計河底比降基本平行于沿河地面坡度。根據確定的設計流量、設計水深等條件,按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河底寬度。鐮灣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詳見表3.5。=3\*GB3③主河槽清淤工程鐮灣河的治理從辛安后河河口至入???,長度2500m,主要是進行清淤、護坡、擋土墻,治理長度2.5km。=4\*GB3④堤防工程a.堤防等級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6-98)規(guī)定,以及鐮灣河堤防工程保護區(qū)保護對象、范圍及重要程度,干流堤防等級為4級。b.堤防型式根據現有堤防型式及結構,除部分險工段、重點保護段采用漿砌石擋土墻護岸外,一般采用梯形結構,均質土堤。根據堤身結構、筑堤土質、風浪情況,初步擬定迎水面坡度為1:3,背水面坡度為1:2。兩側均采用草皮護坡。筑堤土料盡量采用主河槽開挖的粘性土,壓實度不小于0.90,若采用無粘性土筑堤,相對密度不小于0.60。c.堤頂超高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6-98),堤頂高程按設計洪水位堤頂超高確定。堤頂超高包括波浪爬高、風壅水面高度和安全超高三項。Y=R+e+A式中:Y—堤頂超高(m)R—設計波浪爬高(m)e—設計風壅增水高度(m)A—安全加高(m)鐮灣河為4級堤防,安全加高取0.6m。經過計算,堤頂超高Y=1.583m,設計取用1.60m。d.堤防工程本次規(guī)劃鐮灣河左岸新筑堤防3.75km,舊堤培厚23.35km;右岸新筑堤防7.07km,舊堤培厚22.805km。鐮灣河長年缺乏統(tǒng)一的管理,河道洪水流量也較大,主河槽彎道甚多,河道斷面忽寬忽窄,致使河道流態(tài)復雜多變,引起河道凹岸沖刷嚴重,造成河道險工河段較多;鐮灣河許多支流于干流垂直,在支流匯入口的對岸,河槽沖刷嚴重。本次設計對險工河段采用漿砌石進行護砌,以保證河道及河岸村鎮(zhèn)的安全。設計護險工程共7處,總長度3.389km。=5\*GB3⑤建筑物工程跨河建筑物中有團結路管家樓橋、淮河東路橋、前灣港路橋等交通橋6座?,F有的9座交通橋中,5座質量較好,4座破壞嚴重,本次規(guī)劃對樁號4+035和19+415的兩座交通橋進行改建,樁號3+700和4+120處兩座交通橋距4+035斷面較近,本次規(guī)劃予以拆除。為了方便兩岸交通,規(guī)劃在主河槽上新建交通橋3座,改建和新建交通橋橋面凈寬均為7.0m。表3.5鐮灣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表樁號河底高程(m)河底寬度(m)河底比降(‰)左岸超高(m)右岸超高(m)洪水位(m)重現期(年)重現期(年)重現期(年)5102050510205051020500+000-11900.50.30.20.10.50.30.20.12.612.772.873.030.52+00001400.60.40.1-0.10.60.40.1-0.12.722.913.173.410.672+9000.611400.80.60.2-0.10.90.70.302.853.073.463.760.633+9001.44700.90.70.2-0.11.10.90.40.13.413.644.164.483.3.5岔河=1\*GB2⑴河流概況岔河位于黃島區(qū)長江路街道辦事處境內。發(fā)源于小珠山主峰東側,自北向南流經經荒里、扒山、岔河、技術學院、薛辛莊、兩埠岸、王家港等6社區(qū),入唐島灣。全長7.26km,干流坡降4.4‰,流域面積16.5km2,寬度由20m到50m不等。上游建有戴戈莊水庫和荒里水庫。=2\*GB2⑵防護范圍及治理標準=1\*GB3①防護范圍河道干流保護村莊4個,保護學校有青島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和中國石油大學,保護主要公路5條。=2\*GB3②治理標準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規(guī)定,岔河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河道主要建筑物堤防級別為3級。=3\*GB2⑶工程規(guī)劃=1\*GB3①工程布局岔河河道中心線長7.26km。防洪工程主要有主河槽清淤工程、新筑堤防、加高培厚舊堤、河道清障工程、護岸工程、跨河建筑物工程等。=2\*GB3②縱、橫斷面設計a.水面線推算岔河各斷面的水位,是以岔河入黃島唐島灣入口處的水位做起始水位,向上游逐次推算的。對岔河現狀河道,分布按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做行洪能力計算,起始水位采用同重現期條件下的唐島灣的高潮水位,分別為2.38m、2.63m、2.74m、2.89m。水面線推算采用天然河道水面線計算原理,利用天然河道水面線系統(tǒng)V2004對天然河道水面線進行計算。b.糙率河床主槽糙率為0.025。c.縱、橫斷面設計根據地形條件,設計河底比降基本平行于沿河地面坡度。根據確定的設計流量、設計水深等條件,按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河底寬度。岔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詳見表3.6。=3\*GB3③主河槽清淤工程河道清淤深度0.5-1m,清淤250×104m3。=4\*GB3④護岸工程護岸砌筑工程:型式多采取生態(tài)護岸,部分采用塊石、自然石、塑石、塑木樁等砌筑,高度1~3m。河底護砌工程:蓄水段采用改性土護底,無水面段采用嵌草磚護底。=5\*GB3⑤建筑物工程a.蓄水建筑物工程在長江西路上游、富春江路上游及創(chuàng)業(yè)園下游各設高2m的橡膠壩一座;每2座橡膠壩之間各加設3座高1m的砌石壩,使創(chuàng)業(yè)園~江山小區(qū)段形成連續(xù)水面。最深處水深為2m,最淺水深為0.5m,蓄水面均低于兩岸地面高程。b.橋涵工程結合城區(qū)路網規(guī)劃,計劃于江山小區(qū)前設計跨河交通橋1座,結構形式采用混凝土粱板橋。同時結合景觀要求設置七座不同形式的景觀橋,結構形式采用木棧道或懸索木橋。創(chuàng)業(yè)園前現有施工管涵建議同時拆除。根據現狀入河排水管及排水溝,設計不同形式的排水涵洞及管涵。表3.6岔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表樁號河底高程(m)河底寬度(m)河底比降(‰)左岸超高(m)右岸超高(m)洪水位(m)重現期(年)重現期(年)重現期(年)5102050510205051020500+000-1390-0.2-0.3-0.50-0.2-0.3-0.52.382.632.742.893.30+9002381.41.10.80.51.41.10.80.53.343.563.934.173.13+60010.5262.11.91.20.82.32.11.411212.2212.9213.313.3.6龍泉河=1\*GB2⑴河流概況龍泉河發(fā)源于龍雀山后,南起西郭,流經經山曹、山李、解家、王家、河北,入膠州灣,總長10km、深1.6m、平均寬度為28m。是紅石崖街道辦事處的主要河流,也是辦事處駐地的主要水源。=2\*GB2⑵防護范圍及治理標準=1\*GB3①防護范圍河道保護村莊6個及部分企業(yè),下游有膠黃鐵路、環(huán)膠州灣高速公路、油港輸油管線等重要基礎設施經過,提高河道防洪標準,可保護這些設施安全。=2\*GB3②治理標準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規(guī)定,龍泉河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河道建筑物堤防級別為=5\*ROMANV級。=3\*GB2⑶工程規(guī)劃=1\*GB3①工程布局龍泉河河道中心線長10km。防洪工程主要有主河槽清淤工程、新筑堤防、加高培厚舊堤、河道清障工程、護岸工程、跨河建筑物工程等。=2\*GB3②縱、橫斷面設計a.水面線推算龍泉河各斷面的水位,是以龍泉河入黃島膠州灣入口處的水位做起始水位,向上游逐次推算的。對九曲河現狀河道,分布按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做行洪能力計算,起始水位采用同重現期條件下入海口處的高潮水位,起始水位分別為2.61m、2.77m、2.87m、3.03m。水面線推算采用天然河道水面線計算原理,利用天然河道水面線系統(tǒng)V2004對天然河道水面線進行計算。b.糙率河床主槽糙率為0.025。c.縱、橫斷面設計根據地形條件,設計河底比降基本平行于沿河地面坡度。根據確定的設計流量、設計水深等條件,按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河底寬度。龍泉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詳見表3.7。=3\*GB3③主河槽清淤工程治理過程不改變原河道走向,在原河的基礎上進行加深、擴寬、清淤。=4\*GB3④護岸工程護岸砌筑工程:型式多采取生態(tài)護岸,部分采用塊石、自然石、塑石、塑木樁等砌筑,高度1~3m。表3.7龍泉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表樁號河底高程(m)河底寬度(m)河底比降(‰)左岸超高(m)右岸超高(m)洪水位(m)重現期(年)重現期(年)重現期(年)5102050510205051020500+000-139-0.6-0.8-0.9-1-0.6-0.8-0.9-12.612.772.873.030.82+0000.6115-0.3-0.6-1.2-1.6-0.3-0.6-1.2-1.63.423.74.314.71.213+0001.8317-1-1.4-2.7-3.5-1-1.4-2.7-3.54.484.926.166.9515+0003.8160.90.5-0.7-1.40.90.5-0.7-1.46.496.928.078.772.47+0008.6162.72.41.512.72.41.5110.5110.8411.7112.243.3.7九曲河=1\*GB2⑴河流概況九曲河位于黃島區(qū)紅石崖街道辦事處境內,發(fā)源于龍雀山,由南向北流經河洛埠、城子埠、管家大村等社區(qū),入膠州灣。流域面積11km2,總長6.9km、河道平均寬為11m、深1.5m。=2\*GB2⑵防護范圍及治理標準=1\*GB3①防護范圍河道沿岸有3000多戶、12000多居民和200公頃農田及部分企業(yè),下游有膠黃鐵路、環(huán)膠州灣高速公路、油港輸油管線等重要基礎設施經過,提高河道防洪標準,可保護這些設施安全。=2\*GB3②治理標準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規(guī)定,九曲河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河道建筑物堤防級別為=5\*ROMANV級。=3\*GB2⑶工程規(guī)劃=1\*GB3①工程布局九曲河河道中心線長度為6.9km。防洪工程主要有主河槽清淤工程、新筑堤防、加高培厚舊堤、河道清障工程、護岸工程、跨河建筑物工程等。=2\*GB3②縱、橫斷面設計a.水面線推算九曲河各斷面的水位,是以九曲河入黃島膠州灣入口處的水位做起始水位,向上游逐次推算的。對九曲河現狀河道,分布按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做行洪能力計算,起始水位分別為2.61m、2.77m、2.87m、3.03m。水面線推算采用天然河道水面線計算原理,利用濟南美圖電腦科技有限公司斷面CAD軟件天然河道水面線進行計算。b.糙率河床主槽糙率為0.025。c.縱、橫斷面設計根據地形條件,設計河底比降基本平行于沿河地面坡度。根據確定的設計流量、設計水深等條件,按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河底寬度。九曲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詳見表3.8。=3\*GB3③主河槽清淤工程河道開挖、清淤,長度400m,開挖土方2000m3。=4\*GB3④護岸工程漿砌石護岸,長度515m,砌石方1500m3。=5\*GB3⑤建筑物工程新建漫水橋一座,寬3m,長15m,砌石方215m3。表3.8九曲河干流規(guī)劃設計斷面要素表樁號河底高程(m)河底寬度(m)河底比降(‰)左岸超高(m)右岸超高(m)洪水位(m)重現期(年)重現期(年)重現期(年)5102050510205051020500+000-1.0210.90.4-0.2-0.80.90.4-0.2-0.82.612.772.873.037.71+4009.8100.80.3-0.4-0.90.90.4-0.3-0.910.5111.0311.6712.156.42+40016.2131.00.4-0.1-0.81.00.4-0.3-0.916.7217.2817.6118.047.33+40023.590.70.3-0.5-1.00.70.3-0.5-1.024.2724.7325.2725.48文案大全第四章水庫規(guī)劃4.1黃島區(qū)水庫的現狀黃島河流水系的發(fā)育和分布,明顯受地形和地貌的控制。河流均系季風區(qū)雨源型,因而給開發(fā)利用地表水資源帶來很大困難。盡管如此,黃島區(qū)根據河流的不同水文特征及地形、地質條件,黃島區(qū)相應地興建了大量的攔蓄水利工程?,F有小(一)型水庫7座,分別是殷家河、戴戈莊、解家、河洛埠、丁家河、周家夼、青石灣水庫,總庫容為1.60×108m3,興利庫容為0.98×108m3;小(二)型水庫20座,分別為可洛石、薛家島、瓦屋莊、荒里、上莊、西洞門、山陳、東風、西阿陀、劉家莊、黃道溝、杜鵑峪、山宋、山王西、龍泉王家、西郭、東郭、山李、郝家、大殷水庫,總庫容為0.50×108m3,興利庫容為0.34×108m3(水庫的基本特征見表4.1)。上述水庫在河道防洪、城市供水、灌溉、養(yǎng)殖、生態(tài)等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黃島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有15座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建成,6座是上個時間九十年代建成,由于這些水庫運行時間比較長,水庫存在多方面的工程質量問題。根據2005年的水庫調查,基本能正常運行的水庫有9座,分別是殷家河、丁家河、戴戈莊、周家夼、可洛石、劉家莊、東風、荒里、杜鵑峪;存在問題比較嚴重的水庫有5座:上莊、解家、河洛埠、西阿陀、黃道溝;其他水庫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2006年18座病險水庫被列入青島市“十一五”規(guī)劃除險加固計劃,分別為殷家河、上莊、山陳、西洞門、劉家莊、西阿托、黃道溝、丁家河、薛家島、瓦屋莊、河洛埠、西郭、郝家、山宋、東郭、戴戈莊、周家夼、可洛石等水庫。截止2009年年底,黃島區(qū)已經完成加固22座,其中2006年除險加固3座,分別為上莊、西阿托、黃道溝水庫,投資210萬元;2007年除險加固8座,規(guī)劃內有丁家河、西洞門、殷家河、瓦屋莊、劉家莊、西郭、戴戈莊,規(guī)劃外有山李水庫,投資920萬元;2008年除險加固7座,規(guī)劃內有河洛埠、山陳、薛家島、山宋水庫等,規(guī)劃外有河洛埠、山陳、薛家島、山宋等水庫。目前主要水庫已基本完成除險加固??偟膩碚f,由于近年來在除險加固方面投入資金較大,目前黃島區(qū)的水庫安全問題較少。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由于近幾年新建或維修的水庫,壩坡尚未完全穩(wěn)定引起的。2004年紅石崖辦事處調整到黃島區(qū),該辦事處的10座水庫存在的問題較多,如溢洪道普遍泄洪不暢,而且也未護砌,小(二)型水庫迎水坡沒有護坡等。表4.1黃島區(qū)現有水庫基本情況統(tǒng)計表工程名稱工程類型位置控制面積(km2)總庫容(104m3)興利庫容(104m3)建成年月殷家河水庫?。ㄒ唬┬托涟?.0410.3262.01973.08戴戈莊水庫小(一)型長江路4.6269.2182.91967.05丁家河水庫?。ㄒ唬┬脱覎u2.2265.0114.91969.12青石灣水庫?。ㄒ唬┬土ú?.2120.079.31980.05解家水庫?。ㄒ唬┬图t石崖4.0198.8106.01958.07河洛埠水庫?。ㄒ唬┬图t石崖4.3195.2110.01970.05周家夼水庫?。ㄒ唬┬烷L江路7.85150.7130.42002.02可洛石水庫?。ǘ┬忘S島2.295.270.01971.03西洞門水庫?。ǘ┬托涟?.722.417.31966.03山陳水庫?。ǘ┬托涟?.044.532.61966.05薛家島水庫小(二)型薛家島0.955.046.01968.11瓦屋莊水庫小(二)型薛家島0.513.08.91976.11黃道溝水庫?。ǘ┬土ú?.514.512.41978.05劉家莊水庫?。ǘ┬土ú?.614.17.91967.12西阿陀水庫?。ǘ┬土ú?.236.022.01996.06杜鵑峪水庫?。ǘ┬土ú?11.05.02000.05荒里水庫?。ǘ┬烷L江路0.817.411.11974.07上莊水庫?。ǘ┬托涟?30.020.01999.02山王西水庫?。ǘ┬图t石崖0.215.08.01973.04西郭水庫?。ǘ┬图t石崖0.815.010.01992.11龍泉王水庫?。ǘ┬图t石崖1.322.720.01989.12東郭水庫?。ǘ┬图t石崖0.810.06.01992.11山宋水庫小(二)型紅石崖1.011.26.71991.11山李水庫?。ǘ┬图t石崖1.017.014.01994.11郝家水庫?。ǘ┬图t石崖0.822.411.41957.2大殷水庫?。ǘ┬图t石崖0.819.19.31961.12毛家山水庫?。ǘ┬图t石崖2.525.48.01958.05文案大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際財稅教育機構稅務講師聘用與全球視野培養(yǎng)協議
- 企業(yè)核心技術人員競業(yè)禁止及競業(yè)補償協議
- 國際環(huán)保技術引進與本土化改造實施合同
- 智能快遞驛站加盟財務結算及利潤分配協議
- 社交電商運營講師全職聘用合同
- 在線教育平臺會員自動續(xù)費服務合同
- 數據中心建設項目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合同
- 拍賣交易履約保障合同
- 2025年人力資源管理師專業(yè)技能考核試卷: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案例分析實戰(zhàn)案例
- 委托研究調查合同范文7篇
- 冀教版三至四年級《發(fā)展柔韌性練習》評課稿
- 肺動脈瓣狹窄球囊擴張術臨床路徑
- 一年級語文繪本《烏鴉面包店》課件PPT
- 消化系統(tǒng)(寵物解剖生理)
- 漢語拼音聲母韻母拼讀全表打印版
- 運動系統(tǒng)病例分析01
- 天津市南開區(qū)南開中學2022-2023學年物理高二下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功與功率 課件高一下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 成品入庫、發(fā)貨流程圖
- 光柵安全檢查作業(yè)指導
- 電子商務中網絡交易平臺商標侵權責任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