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項復習:散文閱讀【考點清單】_第1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項復習:散文閱讀【考點清單】_第2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項復習:散文閱讀【考點清單】_第3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項復習:散文閱讀【考點清單】_第4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項復習:散文閱讀【考點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上散文閱讀復習知識清單

[內容提要]

1.文體知識

2.《背影》(記敘散文)

3.《白楊禮贊》(抒情散文)

4.《永久的生命》(哲理散文)

5.《我為什么而活著》(哲理散文)

6.《昆明的雨》(抒情散文)

一、文體知識

1.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

可分為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三種。

(1)記敘性散文

以記敘人物、事件、景物為主的散文,稱為記敘散文。記敘散文敘事較完整,塑造人物形

象鮮明,描寫景物傾注作者的情感。這類散文與短篇小說相似,但又有明顯的區(qū)別。就敘事而

言,散文所敘述的事件不栗求情節(jié)完整,更不追求曲折變化,而小說對敘事的要求較散文要高得

多;另夕卜,散文在敘事的時候需要飽蘸情感,小說的情感則主要由人物體現(xiàn)出來,不須作者明確

抒發(fā)。就寫人而言,小說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且典型人物是作者虛構出來的。而散文中的

人物則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進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對人物進行寫意式的描繪。

根據(jù)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又可將其區(qū)分為記事散文和寫入散文。

偏重于記事的散文以事件發(fā)展為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

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段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

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其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qū)別。

偏重于寫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粗線條勾勒,偏

重于表現(xiàn)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所繪人物形象真實是其與

小說的區(qū)別。

另夕卜,這類散文中還有一種偏重于描寫景物的游記性散文。它的內容十分廣泛,山川景色、

風俗民情、名勝古跡都屬記游范圍。游記散文最主要的特點是:作品所描寫的景物必須完全真

實,不允許夸飾和虛構;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實錄,而是作者融情于物、情景交融的結果。

(2)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于抒發(fā)作者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這種散文主要運用象征、比興、擬人等手法,

通過對外在形象的描繪來傳達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這類散文最常用的手法。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將情感融于某個具有象征意義的具體事物,借助象形

聯(lián)想或意蘊聯(lián)想把主觀情感表現(xiàn)出來。如楊朔的多數(shù)散文、茅盾的《白楊禮贊》等。

借景抒情式散文,作者將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賦景物以生命,明寫景,暗寫情,做到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3)議論性散文

以發(fā)表議論為主的散文稱為議論散文。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議論文用事實和邏輯來說理,而

主要用文學形象來說話,是一種文藝性的議論文。

它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嚴密的邏輯;既要以情動人,又要以理服人:熔形、情、理于一爐。

2.散文的特征

(1)形散神不散

散文的文體特征概括來說就是“形散神不散”。所謂的“形”應指散文中用來表情達意

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靶紊ⅰ敝饕钦f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

的限制;表現(xiàn)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fā)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fā)表

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jù)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

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表現(xiàn)理念、抒發(fā)情感、闡述哲理、表達志趣、寄寓情趣等必

須明確而集中。

具體來講“形散”主栗有以下幾點:

①取材廣泛。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豐富奇巧,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上下幾千年,縱

橫幾萬里,作者可以根據(jù)主題表達的需要,隨意選擇,精心安排。內容涉及自然萬物、各色人等、

政事私情……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的。既可以是風土人物志、游記和偶感錄,也可以

是知識小品、文壇逸事;它能夠談天說地,更可以抒情寫趣。凡是能給人以思想啟迪、美的感

受、情操的陶冶,使人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心曠神怡的,都可作為散文的題材。

②結構多樣。散文的結構形式不拘一格:有的以時間發(fā)展先后或空間轉移為序組織材料;

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認識和感情變化為序;有的以某一思想為統(tǒng)率,把材料分別組織在幾個不同

的側面之內。

③表達方式自由。散文可以自由地使用敘述、描寫等五種最基本的表達方式,也可使用暗

示、象征、比興、聯(lián)想等手法。記敘散文以敘述、描寫為主;議論散文以議論為主,間用敘述、

描寫和抒情。

④語言運用自如?,F(xiàn)代散文的語言主要是現(xiàn)代漢語,但有時為了表達的需栗,可以借用文

言詞語和用法,方言俚語、歌謠諺語等語言形式。借用文言詞語的如陶鑄《松樹的風格》中:

“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松樹栗求于人的可謂少矣。”用歌謠諺語的如竺可楨《大自然的語

言》中:“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散文講究文采,常用多種手法,或濃墨重彩,或淡筆輕描,但

并非只使用華美的語言。有的散文作家有意識地化常語為奇語,以更好地表現(xiàn)散文的“詩情”

和“畫意”。寫作過程中作者可以浮想聯(lián)翩,隨意點染,任情穿插,時而敘,時而議,時而抒情。

句式富于變化,有時駢散相間,平仄相調;有時長短交錯,張弛相映。

所謂“神不散”,主要是說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確而集中?!吧瘛笔俏恼碌撵`魂、統(tǒng)帥,

駕馭著看似散的“形”,并使之為“神”服務。無論散文的內容多么廣泛,表現(xiàn)手法多么靈活,

都是為了更好地表達文章的主題。

(2)意境深遠,注重表現(xiàn)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借助想象與聯(lián)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地依次寫來,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

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xiàn)物我的統(tǒng)一,展現(xiàn)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

者領會更深刻的道理。

(3)語言優(yōu)美凝練,富于文采

所謂優(yōu)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

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shù)語就可以描繪

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二、《背影》

(一)內容結構

1、分層:

第一部分(①):開篇點題,點明自己對父親的背影難以忘懷。

①內容上:倒敘,表達了對父親的思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

②結構上:點明題目,設置懸念,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②-⑥):車站離別,望父買橘,刻畫背影,表現(xiàn)了父親的愛子之情。

(1)回家奔喪。交待家境,渲染悲涼氣氛。

(2)浦口送別。細寫父親關愛,鋪墊背影

①再三囑咐茶房②決定自己送我③忙著照看行李④忙著講價錢

⑤送我上車⑥給我揀定椅子⑦囑我路上小心⑧囑托茶房照應我

(3)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4)父子分手,惜別背影。

第三部分(⑦):寫別后思念,淚光中再現(xiàn)父親的背影,抒發(fā)懷念父親之情。

(1)補敘“近幾年來”父親的狀況。

①表現(xiàn)自己對父親的理解和體諒,交待了文章的寫作原因,抒發(fā)了對父親濃烈的思念之

情。

②呼應開頭的倒敘。

(2)寫父親的來信。

①父親的信引起了作者的回憶,是寫作此文的緣由。

②信中寫出父親老年境遇的頹唐,觸發(fā)了兒子對父親的思念和憐惜之情。

2、線索:

(1)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結構全文

開頭設疑,點出背影(第1段)

中間記敘,鋪墊背影(第2、3、4、5段)

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第6段)

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第6段)

結尾思念,照應背影(第7段)

(2)“背影”作用

①內容上:作者以“背影”為父愛的象征點、父子之情的交匯點、父子關系改善的觸發(fā)

點。

②結構上:“背影”是文章中作者情感變化的轉折點,也是文章的線索,使文章條理清

晰,結構嚴謹。

(二)主題思想

1、課文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追憶了作者與父親在浦口車站分別的情景,刻畫了一個感

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達了真摯深沉的父子之情,抒發(fā)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思念之情。

2、情感變化

對父親的感情一直是深厚的,有時有點不耐煩、不理解,逐漸理解、感動、思念。

(1)不耐煩、不理解:

①看到父親送站時和腳夫講價錢,覺得“他說話不大漂亮”;

②看到父親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覺得他迂:

(2)理解、感動、思念:

①父親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感動;

②“我”本來就對父親懷有深情,看到父親買橘子的背影而觸動。

3、具體語句

(1)理解:①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

②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當時對父愛的不理解,現(xiàn)在回想時的自嘲、自責和追悔。

(2)感動:兩次流淚為父愛感動

①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②我的眼淚又來了。

(3)思念:首尾兩段。思念父親

①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②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三)藝術手法

1、人物描寫

(1)外貌描寫: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三次突出“布”字,呼應了前文所述的慘淡家境。與上下文為兒子定做的紫毛大衣形成

鮮明對比,更見父愛感人至深。

(2)動作描寫: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

子……

運用一系列動詞,細致準確地寫出了父親爬上月臺買橘子的艱難,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

關心愛護。

(3)神態(tài)描寫: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

“輕松”與上文買橘子的艱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心中感到

踏實、滿足。

(4)語言描寫:

①“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②‘'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③“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④“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⑤“進去吧,里面沒人!”

寫父親強忍悲痛,寬慰兒子;離開時對兒子的叮囑、關懷,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細心關

照、牽掛不舍。

2、截取法(以小見大)

作者以新穎獨特的視角,截取最鮮明、最動人的一點一一“背影”來構建文章,將父親

的慈愛和迂執(zhí)、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聚焦在這一點上,父子之間深深的愛也都傾注在

這一點上,以“背影”之小來表現(xiàn)父愛之“大”。

(四)語言風格

樸素典雅,簡凈細致

1、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

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

語言簡短,“典質”“虧空”“慘淡”“賦閑”用詞文雅,但總體是口語,明白易懂。

短促的語句,將事件、氛圍、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帶給讀者一種忙碌、沉重的感受

2、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

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

以敘述代替描寫,表現(xiàn)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父親“揀定椅子”,反復叮囑,都

是極瑣細的事,作者一一寫來,點點滴滴都是父愛的真實流露。我用“紫毛大衣”鋪座位,

點出重要細節(jié),變換敘事角度,避免從一個角度連續(xù)敘事的單調。

3、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

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

就不容易了。

用白描手法,筆法簡凈,細致傳神地描繪出父親的形象??此破降?,卻內有起伏,“本

來”“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詞語,看似尋常,卻表現(xiàn)出“我”內心并不平靜的

感情。

4、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

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

書面語特點突出,既用文雅的四字短語,還使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強化了句子的概括

力,概括了父親的人生歷程。雖以第三人稱來寫,“哪知”“觸目傷懷”等詞語卻寫出了父

親的心境。連用兩個“自然”,為父親辯護,表現(xiàn)了“我”對父親的理解。

三、《白楊禮贊》

(一)內容結構

1、分層:

第一部分(第①段):開篇點題,直接抒發(fā)對白楊樹的崇敬和贊美,領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②-④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

第三部分(第⑤、⑥段):描繪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⑦、⑧段):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點明主題。

第五部分(第⑨段):將白楊樹與楠木對比,再次贅美白楊樹。

2、線索:

(1)對白楊樹的贊美之情,是全文的抒情線索。

①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④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⑥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⑧白楊不是平凡的樹。

⑨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2)作用

內容上:直接抒發(fā)對白楊樹的贊美之情,是全文的抒情線索。

結構上:1、點明題目;2、總領全文;3、前后呼應,將文章各部分連接起來。

(二)主題思想

1.文章抓住白楊樹的外形特征,借白楊樹的不平凡形象,贊美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堅持抗戰(zhàn)

的北方軍民,歌頌他們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抒發(fā)了作者對他們的崇敬和贊頌之情。

2.如何層層深入,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第一個反問句由樹及人,突出人和白楊樹的聯(lián)系,引起讀者的共鳴,為下文禮贊埋下伏

筆。第二個反問句肯定了白楊樹的不平凡,顯示它和北方農(nóng)民之間的聯(lián)系。第三個反問句進

一步明確指出白楊樹象征堅強戰(zhàn)斗、守衛(wèi)家鄉(xiāng)的抗日軍民。第四個反問句肯定了白楊樹的精

神面貌,體現(xiàn)了敵后抗日軍民的精神和意志。

四個反問句,從外而內,層層深入,點明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3.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1)北方的農(nóng)民;(2)北方抗日軍民;(3)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三)藝術手法

1.象征:

由于當時作者生活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沒有言論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

征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熱情歌頌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

爭精神。

(1)白楊樹象征民族精神。

(2)楠木象征賤視民眾、頑固倒退的人(如國民黨反動派)。

2.欲揚先抑:

使文章波瀾起伏,富于變化,更加突出了白楊樹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楊樹的精神風貌,

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1)高原景色的“單調”、“倦怠”為白楊樹出現(xiàn)時的“驚奇”鋪墊、蓄勢。

(2)寫白楊樹不是“好女子”為寫白楊樹是“偉丈夫”蓄勢。

3.對比:

(1)好女子與偉丈夫的對比。

運用擬入、對比,將白楊樹比作偉丈夫,同時以“好女子”和“偉丈夫”對比,欲揚先

抑,突出了白楊樹的獨特風格與個性,很自然地由贅美樹過渡到贊美人。

(2)貴族化的楠木與極易生長的白楊樹的對比。

將白楊樹和楠木對比。對“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表示憤慨鄙棄

之情,深化了主題。

4.襯托:

交代白楊樹的生長環(huán)境,用黃土高原的“雄壯”來正襯白楊樹的不平凡;用黃土高原的

“單調”來反襯白楊樹帶給人的驚喜。

(四)語言風格

凝練優(yōu)美,富于變化

1.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形象貼切的詞語來描寫。如用“坦蕩如砥”寫高原的平;用“無

邊無垠”寫高原的大;用“黃綠錯綜”寫高原的色。

2.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如用四個“難道”開頭的句子,以反問強

化了內容的表達,以排比增強了語言的氣勢,以層遞步步深化中心。

3.長短句交錯運用。有少至三五個字的短句,有多到二十幾個字的長句,或長或短,交

互運用,錯落有致,生動活潑。

四、《永久的生命》

(一)內容結構

1、分層:

第一■部分(1):從時光一■去不復返入手,談生命的易逝。

第二部分(2-3):寫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歌頌生命的奇跡。

2、中心句:

(1)過去了的時間永不再回來。智者對此也無能為力。

(2)人們卻不應該為此感到悲觀。我們應該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動著,永遠不朽。

(3)感謝生命的奇跡,它分開來是暫時,合起來卻是永久。充滿希望、快樂和威勢。

(4)讓我們贊美那毀滅不掉的生命吧!

(5)贊美生命的奇跡。

3、行文思路

(1)生命的易逝(個體生命):欲揚先抑

(2)生命的永久(生命史):正面展開

①生命流動,永遠不朽;

②分開是暫時,合起來是永久。

(3)贊美生命:總結全文

(二)主題思想

本文從個體生命寫到生命史,揭示了個體生命的柔弱易逝和生命本身的永久不朽,表達

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抒發(fā)了要感謝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熱情回報生命的意愿。

(三)藝術手法

1、對比:

(1)“個人生命不像一件襯衣……”

將不盡如人意的個人生命與“臟了、破了”的襯衣進行對比,以襯衣可以洗滌、補好反

襯生命的易逝,使無奈、遺憾之情更加強烈?;橄鬄榫唧w,富有表現(xiàn)力。

(2)那些暴君們能夠殺害許多許多人,但是他們消滅不了生命。

2、舉例:

(1)首段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的變化表現(xiàn)出生命的易逝,以小見大,更有利于讀者感

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2)第二段以小草和小牛犢為例,說明生命的流動性與不朽,化抽象為具體,便于理解,

形象生動。

3、比喻:它是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

(四)語言風格

深入淺出,形象易懂

將不盡如人意的個體生命與“臟了”“破了”的襯衣進行對比,及其形象地突出了個體

生命的易逝,易于理解;描繪地面上度過寒冬鉆出土壤的小草,山坡上遍身金黃茸毛的小牛

犢,形象地突出了生命的永恒,表達了對生命的贊嘆;以花朵的凋謝與色彩、芬芳永存為例,

形象地寫出了生命地短暫與永恒,說理形象生動,直白易懂。

五、《我為什么而活著》

(一)內容結構

1、分層:

(1)總起全文,提出問題:我為什么活著?

引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于人類苦難的同情。

(2)作者對人生的三大追求進行具體闡述。

渴望愛情:①帶來狂喜;②解除孤寂;③使人看到仙境的神秘縮影。

尋求知識:①了解人的心靈(人類);②知道星辰為何發(fā)光(自然);③理解畢達哥拉

斯思想的威力(社會)。

同情苦難:①饑餓的兒童;②被壓迫、被折磨的受害者;③孤苦無依的老人;④充滿孤

寂、貧窮和痛苦的世界。

(3)總結上文:“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它值得活?!北磉_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2、中心句:

①……這三種純潔而無比強烈的感情支配著我的一生。

②我尋求愛情

③我以同樣的熱情尋求知識

④同情心總把我?guī)Щ貕m世

⑤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我活得值得。

(二)主題思想

文章以真摯的態(tài)度、樸素的語言寫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表達了對愛情、知

識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的同情與悲憫,表現(xiàn)了一個思想家博大的情懷和崇高的思想

境界。

(三)藝術手法

1、形象比喻:

(1)這三種感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

緣。

“颶風”形象寫出三種人生追求對作者的重要影響;“苦?!敝缚嚯y深重的現(xiàn)實社會。

突出了現(xiàn)實的殘酷與追求過程的艱難。

(2)在世界的邊緣,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測的深淵。

形象而有詩意地描述了人孤寂時的情感體驗,寫出了孤寂的可怕,反襯出真摯愛情的可

貴。

(3)愛情和知識盡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總把我?guī)Щ貕m世。

“云霄”指美好的理想境界。

2、層次分明:

全文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三大追求之間按照境界、感情的由淺入深的順序排列,每個追

求內部也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使整篇文章條理清晰,形象易懂。

(四)語言風格

細膩而熱情

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形象的比喻中,使語言含蓄生動,充滿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六、《昆明的雨》

(一)內容結構

1、分層:

第一部分(①②):由描述給寧坤的畫人手,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點明主題。

第二部分(③一⑨):詳細描寫昆明雨的特點以及雨季的一些植物以及相關的人和事。

第三部分(10-11):描寫雨中的淡淡鄉(xiāng)愁,再次點明“我”對昆明的雨的想念。

2、線索:對“昆明的雨”(昆明生活)的想念與喜愛之情。

(1)第2段:我想念昆明的雨。

①內容上:點明中心,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昆明的雨的深切懷念;②結構上:承上啟下,

承接上文對畫面的介紹,引起下文對想念昆明的雨的緣由的抒寫。

(2)昆明的雨特點:明亮、豐滿、使人動情,表達了作者對昆明的雨的喜愛之情。

(3)昆明的雨的回憶:

①仙人掌;②各種菌子;③楊梅;④緬桂花;⑤鄉(xiāng)愁、詩情。

側面表現(xiàn)昆明多雨,且時間長、雨水均勻;將寫雨融入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表現(xiàn)了昆明獨

特的物產(chǎn)和風俗人情;為文章增加了詩意的美感和清新明麗的生活圖景。

(4)第11段:我想念昆明的雨。

①內容上:點明中心,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昆明的雨的深切懷念;②結構上:首尾呼應,

照應第二段,使結構更加完整。

(-)主題思想

1.文章以昆明的雨為出發(fā)點,描寫了昆明雨季特有的現(xiàn)象與物產(chǎn),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

點,表達了作者對昆明的雨的喜愛與懷念,表現(xiàn)了作者對昆明、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2.四十年后,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這里的“情味”既有一絲鄉(xiāng)愁,一點寂寥,也有對歷史人物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對寧靜、

清新、平淡、閑適、柔和的生活情調的喜愛。

(三)藝術手法

1.以小見大:

作者對昆明的愛是深沉的,但寄托感情的載體卻選得很小。作者將豐富的情感,凝聚在

一個個細節(jié)之中。仙人掌、牛肝菌、青頭菌等各類菌子,楊梅,緬桂花等,作為承載感情的

載體,都具有非凡的意義,它們共同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顯著作者對昆明、對

昆明的雨的喜愛和懷念之情。這篇文章不僅寫了雨,而且從昆明的雨入手寫了當時的生活,

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的、自由快樂的生活的懷念。

2.襯托手法。

(1)以畫襯雨:文章開篇由給寧坤的畫引入,所畫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現(xiàn)象與產(chǎn)物,突

出昆明多雨的特點。

(2)以菌襯雨:青頭菌、牛肝菌的描寫側面表現(xiàn)昆明多雨,且時間長、雨水均勻,也表

現(xiàn)了昆明獨特的物產(chǎn)和風俗人情。

(3)以花襯雨: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突出了作者對緬桂花的喜愛,對房東惜花、送花的淳樸的感動,對昆明雨季的懷念。

(4)以人襯雨:她們的聲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氣更加柔和了。

用賣楊梅的女孩的嬌美情態(tài)襯托昆明雨季的柔美,抒發(fā)了作者對昆明的喜愛之情。

(四)語言風格

1.淡而有味

(1)文章緣起淡而有味。文章開篇由給寧坤的畫引入,所畫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現(xiàn)象與

產(chǎn)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點,又自然地引出下文對昆明物產(chǎn)的回憶。

(2)敘述過程淡而有味。語氣上像與讀者聊天,隨性自在,且?guī)е环N自豪感向大家訴

說,推薦,對菌子的贊賞,對美食的喜愛,對昆明往昔生活的美好體驗便溢出筆尖。

通過典型的外貌與語言描寫,將賣楊梅小姑娘的形、神、情刻畫地淋漓盡致,昆明的風

土人情就在這淡淡的講述中浮現(xiàn)出來。

(3)點睛抒情淡而有味。“我想念昆明的雨?!边@個句子以一個簡單的句號結束,讀來

平淡松弛,看似情感直白淺顯的流露,但細細讀來不止于此?!拔蚁肽罾ッ鞯挠辍痹谖氖着c

結尾重復出現(xiàn),首尾相接,構成圓形的結構,作者的情感也在其中回環(huán)往復,營造了一個濃

厚的“思念場”。其中有對往昔生活的追憶與懷念,有對風土人情的贊美與留戀,有“與友

小酌”的閑適與隨性,更有歷經(jīng)滄桑后的淡定與從容。

2.文學底蘊

首先,這種文學底蘊體現(xiàn)在文言詞匯與句式的使用上。汪曾祺善于將文言古典詞匯融于

現(xiàn)代白話文創(chuàng)作中。“昆明人家常于門頭掛仙人掌一片以辟邪”,這個句子用“于”“以”

等文言虛詞取代現(xiàn)代漢語中的''在"“來”。同時運用倒裝,將定語“一片”放到了賓語的

后面,形成了定語后置。按照現(xiàn)代漢語修改這個句子,則是“昆明人家經(jīng)常在門頭掛一片仙

人掌來辟邪”。這樣一改,雖然意思一致,但語言啰嗦不精煉,也失去了文言的味道,文化

的底蘊。

又如“尚能存活開花”的“尚”,“舊日昆明人家門頭上用以辟邪的多是這樣一些東西”

的“舊日”“用以”,“這種菌子只能做菜時配色用,沒甚味道”的“甚”,“積雨少住的

早晨”等也是同樣的道理。而“于此可見仙人掌生命之頑強,亦可見昆明雨季空氣之濕潤”

這個句子,除了文言詞匯,還運用到對偶的句式,讓整個句子讀起來極具韻律。

其次體現(xiàn)在詩句的運用上?!俺谴翰菽旧?,孟夏草木長?!鼻耙痪湓从诙鸥Φ摹洞和罚?/p>

用春天草木叢生烘托“國破山河在”的殘破、荒涼,給人滿目蕭條之感。后一句取自陶淵明

的《讀山海經(jīng)?其一》,寫初夏季節(jié)草木之盛,表現(xiàn)自己愜意讀書的閑適與自得。

作者從兩首風格迥異的詩歌中截取片段,進行重組,完成了對詩句、情感的重構,不僅

讓讀者沒有不適感,反而引起共鳴:兩句詩體現(xiàn)植物在春夏兩個季節(jié)的不同特點,春天的草

木是生長的,蓬勃的,但沒到“瘋長”的程度,而夏天的草木,經(jīng)過雨水的滋潤,蓬勃蓊郁,

將生命力完全爆發(fā)出來。這足以說明昆明的雨季既“明亮”又“豐滿”,而且是“使人動情

的"。兩句詩后,文章接著敘述,“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里的水分都到了飽

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則進一步體現(xiàn)昆明雨季的特點——讓一切景物著

以雨水的滋養(yǎng),彰顯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信手拈來,隨意重組,我們甚至看不到杜甫和陶淵明的影子,只看到汪曾祺的風格。這

樣的引用,或者說“運用”,足以體現(xiàn)作者的文學功底,讓文本籠罩在濃濃的文學色彩中,

表現(xiàn)出豐富的情韻與獨特的品味。

此外,文學底蘊還融入作者的血脈之中——作者不僅引用,還創(chuàng)作詩歌?!芭c友小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