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jīng)內科主治醫(yī)師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概論_第1頁
神經(jīng)內科主治醫(yī)師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概論_第2頁
神經(jīng)內科主治醫(yī)師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概論_第3頁
神經(jīng)內科主治醫(yī)師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概論_第4頁
神經(jīng)內科主治醫(yī)師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神經(jīng)內科主治醫(yī)師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概論

1、端腦的解剖結構中不包括()。

A.額葉

B.顆葉

C.頂葉

D.島葉

E.丘腦

2、在大腦的解剖結構中,與軀體運動、發(fā)音、語言及高級思維活動

關系密切的區(qū)域是O。

A.額葉

B.顆葉

C.頂葉

D.枕葉

E.島葉

3、Broca失語患者病變的主要區(qū)域是()。

A.額下回后部

B.額下回前部

C.潁上回后部

D.顆上回前部

E.額上回后部

4、Wernicke失語患者病變的主要區(qū)域是()。

A.額下回后部

B.額下回前部

C.潁上回后部

D.顆上回前部

E.額上回后部

5、去皮質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中不包括O。

A.無意識地睜眼閉眼,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

B.可有自發(fā)言語及有目的動作

C.對外界刺激無意識反應

D.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勢

E.查體常有病理征

6、下列關于內囊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內囊位于丘腦、尾狀核和豆狀核之間

B.經(jīng)內囊前肢投射的纖維主要有額橋束核丘腦前輻射

C.經(jīng)內囊膝部的投射纖維主要有皮質核束

D.經(jīng)內囊后肢的投射纖維主要有皮質脊髓束、皮質紅核束和頂橋束

E.內囊受損時會出現(xiàn)同側偏身感覺障礙、偏癱和偏盲的“三偏”癥

7、小腦半球內的灰質核團不包括()。

A.頂核

B.球狀核

C.栓狀核

D.中央核

E.齒狀核

8、小腦損傷的典型臨床體征中錯誤的是O。

A.平衡障礙

B.共濟失調

C.眼球震顫

D.靜止性震顫

E.意向性震顫

9、供應小腦的動脈中錯誤的是O。

A.小腦下后動脈

B.小腦下中動脈

C.小腦下前動脈

D.小腦上動脈

E.基底動脈

10、下列腦神經(jīng)中屬于純運動神經(jīng)的是()。

A.面神經(jīng)

B.迷走神經(jīng)

C.三叉神經(jīng)

D.舌咽神經(jīng)

E.舌下神經(jīng)

11、面神經(jīng)不包括()。

A.一般軀體感覺纖維

B.特殊內臟運動纖維

C.一般內臟運動纖維

D.一般軀體運動纖維

E.特殊內臟感覺纖維

12、下列腦神經(jīng)中屬于混合性神經(jīng)的是()。

A.嗅神經(jīng)

B.視神經(jīng)

C.三叉神經(jīng)

D.展神經(jīng)

E.滑車神經(jīng)

13、面神經(jīng)受損時,下列臨床癥狀中不正確的是()。

A.患側額紋減少或消失

B.患側睜眼、閉眼困難

C.示齒口角偏向健側

D.患側耳鳴

E.舌前部味覺減退

14、假性延髓麻痹的臨床癥狀中不包括()。

A.舌肌震顫

B.咽反射存在

C.吞咽困難

D.飲水嗆咳

E.伸舌偏向健側

15、顱內壓升高時,下列腦神經(jīng)最容易受損的是()。

A.展神經(jīng)

B.面神經(jīng)

C.位聽神經(jīng)

D.舌咽神經(jīng)

E.三叉神經(jīng)

16、半側脊髓病變出現(xiàn)病變水平以下()。

A.同側運動、痛溫覺障礙,對側深感覺障礙

B.對側運動、痛溫覺障礙,同側深感覺障礙

C.同側運動、深感覺障礙,對側痛溫覺障礙

D.同側運動、對側深淺感覺障礙

E,同側運動、痛溫覺和深感覺障礙

17、分離性感覺障礙,病變部位可能在()。

A.周圍神經(jīng)

B.脊髓后根

C.脊髓前聯(lián)合交叉

D.脊髓前角

E.脊髓前根

18、脊髓腰膨大位于()。

A.L1-L3

B.L4?L5

C.L5?S1

D.L4?S3

E.L1-S2

19、對鑒別上、下運動神經(jīng)元癱瘓沒有意義的是()。

A.有無肌肉萎縮

B.腱反射

C.病理反射

D.肌張力

E.肌力

20、不是上運動神經(jīng)元癱瘓的特點的O。

A.肌張力增高

B.腱反射增強

C.肌萎縮明顯

D.有病理反射

E.癱瘓以整個肢體為主

21、錐體外病變可表現(xiàn)為O。

A.靜止性震顫

B.腱反射亢進

C.折刀樣強直

D.肢體癱瘓

E.共濟失調步態(tài)

22、小腦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

A.肌張力增高

B.腱反射亢進

C.共濟失調

D.靜止性震顫

E.四肢癱瘓

23、不屬于特殊感覺的是()。

A.視覺

B.聽覺

C.味覺

D.復合感覺

E.嗅覺

24、屬于特殊感覺的是()。

A.痛覺

B.觸覺

C.嗅覺

D.深感覺

E.復合感覺

25、與脊髓空洞癥淺感覺分離的產生有關的是()。

A.脊髓后根

B.脊髓后角

C.前聯(lián)合交叉

D.丘腦腹后外側核

E.大腦皮質中央后回

26、與痛覺、溫覺傳導無關的結構是O。

A.皮膚感受器

B.脊神經(jīng)節(jié)

C.薄束、楔束

D.丘腦腹后外側核

E.大腦皮質中央后回

27、有關”感覺傳導束”敘述錯誤的是()。

A.感覺神經(jīng)傳導通路均由三級神經(jīng)元組成

B.脊髓丘腦束負責傳導淺感覺

C.薄束、楔束負責傳導深感覺

D.薄束排列在外,楔束排列在內

E.不同感覺傳導束第二級神經(jīng)元交叉部位不同

28、有關”體表神經(jīng)節(jié)段性分布”敘述錯誤的是O。

A.男性乳突平面為T4

B.臍平面為T10

C.腹股溝為L1

D.肛周、鞍區(qū)為S3?S5

E.上臂內側為T2

29、患者,男性,35歲,被汽車撞傷,當時昏迷,醒后感雙下肢麻

木無力。查:神清,雙側上肢正常,雙側下肢截癱,平雙側肋緣以下

淺感覺減退。受損部位可能是O。

A.頸膨大

B.腰舐膨大

C.胸髓

D.頸膨大以上頸髓

E.腦挫裂傷

30、男性,56歲,近5個月來動作緩慢,小碎步,面部表情呆板,

右手震顫,查:右手拇指與示指呈“搓丸樣”動作,安靜時明顯,右

側上肢、下肢的屈肌張力、伸肌張力均勻一致地增高。其病變定位在

()。

A.前庭核

B.錐體外系統(tǒng)

C.小腦

D.脊髓后索

E.皮質脊髓側束

31、患者,男性,35歲。急性雙下肢活動不能3天,肌力0級,軀

干乳突平面以下感覺消失,大小便潴留,雙Babinski征(+)。該患

者感覺障礙的類型是O。

A.神經(jīng)干型感覺障礙

B.脊髓橫貫型感覺障礙

C.脊髓后索型感覺障礙

D.脊髓前聯(lián)合型感覺障礙

E.皮質型感覺障礙

32、患者,男性,62歲。進行性張口困難、左側面部麻木1個月,

查體發(fā)現(xiàn)右側上下肢痛覺明顯減退。該患者感覺障礙的類型是O。

A.皮質型感覺障礙

B.內囊偏身型感覺障礙

C.腦干交叉型感覺障礙

D.脊髓橫貫型感覺障礙

E.神經(jīng)干型感覺障礙

33、一青年,病前有低熱不適,數(shù)小時內發(fā)生雙下肢進行性癱瘓,

伴小便障礙,檢查見劍突以下深淺感覺障礙,雙下肢松弛性癱瘓,尿

潴留雙側下肢運動障礙屬于O。

A.下運動神經(jīng)元損害

B.脊髓總體反射

C.脊髓休克

D.Brown-Sequarld綜合征

E.脊髓前角綜合征

34、61歲,男性,2年來無誘因逐漸出現(xiàn)行動緩慢,行走時上肢無

擺動,前傾屈曲體態(tài)。雙手有震顫,雙側肢體肌張力增高。無智能和

感覺障礙,無錐體束損害征選擇最適當?shù)闹委熕幬锸荗。

A.苯海索

B.復方左旋多巴

C.司來吉蘭

D.澳隱亭

E.維生素E

35、61歲,男性,2年來無誘因逐漸出現(xiàn)行動緩慢,行走時上肢無

擺動,前傾屈曲體態(tài)。雙手有震顫,雙側吱體肌張力增高。無智能和

感覺障礙,無錐體束損害征選用上述治療的目的是O。

A.治愈疾病

B.阻止疾病的進展

C.改善癥狀

D.預防并發(fā)癥

E.增強體質

36、引起同側動眼神經(jīng)麻痹、對側肢體癱瘓的是()。

A.延髓內側綜合征

B.延髓外側綜合征

C.腦橋基底部綜合征

D.腦橋背側部綜合征

E.大腦腳底綜合征

37、引起同側半舌肌癱瘓、對側肢體癱瘓伴有對側上下肢觸覺障礙

的是()。

A.延髓內側綜合征

B.延髓外側綜合征

C.腦橋基底部綜合征

D.腦橋背側部綜合征

E.大腦腳底綜合征

38、引起同側頭面部痛溫覺障礙、同側Horner綜合征的是()。

A.延髓內側綜合征

B.延髓外側綜合征

C.腦橋基底部綜合征

D.腦橋背側部綜合征

E.大腦腳底綜合征

39、引起同側展神經(jīng)麻痹、對側肢體癱瘓的是()。

A.延髓內側綜合征

B.延髓外側綜合征

C.腦橋基底部綜合征

D.腦橋背側部綜合征

E.大腦腳底綜合征

40、雙上肢下運動神經(jīng)元癱瘓,雙下肢上運動神經(jīng)元癱瘓()。

A.脊髓高頸髓

B.脊髓頸膨大

C.胸髓

D.腰膨大

E.脊髓圓錐

41、四肢上運動神經(jīng)元癱瘓O。

A.脊髓高頸髓

B.脊髓頸膨大

C.胸髓

D.腰膨大

E.脊髓圓錐

42、無肢體癱瘓()。

A.脊髓高頸髓

B.脊髓頸膨大

C.胸髓

D.腰膨大

E.脊髓圓錐

43、一側內囊病變()。

A.單癱

B.偏癱

C.交叉性癱瘓

D.截癱

E.四肢癱

44、一側腦干病變()。

A.單癱

B.偏癱

C.交叉性癱瘓

D.截癱

E.四肢癱

45、一側小腦后下動脈閉塞所致Wallenberg綜合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