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8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A/13/wKhkGWc2xWWAOSpmAAIi7OPOq4Q710.jpg)
![《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8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A/13/wKhkGWc2xWWAOSpmAAIi7OPOq4Q7102.jpg)
![《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8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A/13/wKhkGWc2xWWAOSpmAAIi7OPOq4Q7103.jpg)
![《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8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A/13/wKhkGWc2xWWAOSpmAAIi7OPOq4Q7104.jpg)
![《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8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A/13/wKhkGWc2xWWAOSpmAAIi7OPOq4Q71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8篇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信息窗1《11-20各數的認識》課程資源包,內容包括:教學設計、課件、拓展資源、檢測試題、教學反思五部分。(一)課標解讀《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在第一學段目標中要求:應讓學生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在運用數及適當的度量單位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以及對運算結果進行估計的過程中,發(fā)展數感。(二)教材分析這部分的學習內容在整個數的學習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續(xù),又是100以內乃至更大的數的認識的基礎,同時又為學習20以內數的加、減法做準備。教材的素材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已有知識,創(chuàng)設小朋友在海邊沙灘上喂養(yǎng)海鷗的生活情景圖,借助“數一數”等活動,讓學生由10以內的數數到10以上的數,從而過渡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三)學情分析通過課堂前測得知,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已經認識了10以內的數,會讀、寫10以內的數,同時大多數學生已經會數到20,也已經認識11~20各數,知道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但對于“十”這一計數單位和十位、個位這樣的數位是第一次接觸,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四)教學目標根據課堂前測和教材分析,將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定位:1、借助學具操作,認識11-20各數。2、能正確書寫11-20各數,認識“個位”、“十位”,理解計數單位“個”、“十”。3、經歷10個一是1個十的操作過程,初步體驗計數的發(fā)展過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4、通過對具體事物數量的估計,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教學重點是:正確理解計數單位“個”與“十”的關系,認識“個位”、“十位”。教學難點是: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五)教學準備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設計了本節(jié)課的探究活動。準備材料有課件、師生每人一個計數器、操作板、20根小棒。(六)教學評價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筆試與操作相結合,師評和生評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三數一數、擺一擺、撥一撥檢測目標1的達成;通過學生在計數器上找數位、交流所撥的數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試寫數字檢測目標2的達成;通過擺一擺、撥一撥檢測目標3的達成;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三中的估一估檢測目標4的達成。(七)教學過程根據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以下六個板塊,使學生親歷自主發(fā)現探究的過程。1、復習舊知,導入新知;2、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3、借助學具,解決問題;4、分層練習,鞏固提升;5、聯系生活,拓展延伸;6、達標檢測。第一環(huán)節(jié):復習舊知,導入新知。(時間預設:1分鐘)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就是邏輯性、系統性比較強,新舊知識的關系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因此,學生對新知識的接納也是借助舊知識為跳板去領會新知識。復習數字0-10的數法,溫故而知新,有助于學生的知識遷移。第二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時間預設:1分鐘)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大海邊的情境,通過觀察情境圖,逐步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第三環(huán)節(jié):借助學具,解決問題。(時間預設:27分鐘)(一)解決“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時間預設22分鐘)1、估一估。借助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猜一猜沙灘上海鷗的只數,引導學生經歷估算的過程,初步感知估計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數感。2、數一數。在數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數數,進行數數方法指導,體會數數策略的多樣性。3、擺一擺。(1)用小棒擺11。出示雜亂的.小棒,讓學生感受一根一根數的不方便,之后提出要求,把這些小棒重新擺一擺,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讓學生帶著思考進行操作,使操作活動具有實效性。(2)優(yōu)化方法,建立計數單位“十”的表象。教師先是引導學生為了一眼就看出是11根小棒,可以把10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幫助學生建立計數單位“十”的表象,初步滲透十進制。由于學生親自經歷了計數單位“十”的構建過程,感知1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就讀十幾,這樣在理解數的組成的基礎上學讀數自然水到渠成。4、撥一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充分借助計數器,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而清晰的數位和計數單位的表象,并在撥的過程中感知11-20各數的排列順序,將寫法貫穿其中,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而生動,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二)解決“沙灘上有多少個小朋友?”、“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鷗?”。(時間預設:4分鐘)數感的建立是一個逐步體驗和發(fā)展的過程,在用計數器體驗了“19添上1就是20”后,讓學生通過估計礁石上的海鷗和沙灘上的小朋友的數量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通過數一數進一步加深對11-20各數的數感培養(yǎng),在練習中繼續(xù)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從而建立起1個十和幾個一是十幾的數學模型。(三)引出課題。(時間預設:1分鐘)第四環(huán)節(jié):分層練習,鞏固提升。(時間預設:5分鐘)在練習中第一題是一道基礎的根據題意寫數題,有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起1個十和幾個一是十幾的數學模型。第二題融入了生活中的尺子,讓學生在尺子上找11-20各數,還按不同的順序讀數、猜數,使學生鞏固了對數序的掌握,從而繼續(xù)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第五環(huán)節(jié):聯系生活,拓展延伸。(時間預設:3分鐘)在學生交流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見過11-20各數之后,課件出示生活中11-20各數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第六環(huán)節(jié):達標檢測(時間預設:3分鐘)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檢測試題我注意到了問題的層次性和可選擇性,以闖關的形式檢測學生的達標情況。第一關:填空,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第二關:按照規(guī)律填一填,考察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第三關: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請領導和老師多批評指正。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執(zhí)教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11-20各數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說課。一、說教材“11-20各數的認識”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并且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使本課的新知不斷內化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培養(yǎng)學生對數的感知能力。二、說學情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之前已經初步認識11-20各數,但是這種認識局限于數字到名稱的簡單對應。對于數字所包含在進一步、深層次的含義即數的組成,理解不夠深刻。這是一個將兩位數量化的過程。需要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再逐步抽象成數字。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根據對教材和學生學習經驗的'把握,制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如下: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了解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2、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認識數位十位和個位。3.經歷用2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以及觀察、分析能力。4、了解數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喜歡數學和熱愛數學的情感。教學重點:11-20各數的讀寫以及組成教學難點:數位的意義四、說教法和學法為了突破重點難點,遵循兒童認識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要借助直觀操作,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架起一座認識的橋梁。因此打算準備多媒體課件和學具小棒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的數感得到發(fā)展。主要采取觀察法和自主探索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數一數、擺一擺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數”的讀法、組成、數的順序和大小。使整個教學遵循了由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guī)律。五、說教學流程為了能很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我們班上有個評比臺,于是我巧妙借助學生身邊的資源,通過“每十個笑臉換一個大拇指”的評價規(guī)則,讓他們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方法,為后面的“滿十進一”學習做好鋪墊。(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中心,我將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主線,以問題解決為突破,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層層遞進。第一層次:用小棒表示11只海鷗。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fā)現“一邊擺10根,一邊擺1根”,這種擺法能夠讓大家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從而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初步感知“11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第二個層次用計數器表示13個小朋友。我用計數器直觀地展示了“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再由形象的計數器過度到抽象的數位表。并初步滲透了“滿十進一”的十進制計數法。第三個層次根據數位表寫數,理解個位和十位上數字的含義。引導學生交流“11”這里面的兩個“1”意思一樣嗎?三個層次的環(huán)節(jié)教學結束后,再次設計鞏固性小練習,這種練習及時有效地帶領學生把前面零散的知識回顧整理,總之在這個大環(huán)節(jié)中,我想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操作學習時間,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體驗,實踐中感悟。(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既然數字是由于生活的需要產生的,那么我們就應該“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一些有梯度的練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逐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拓展學生的思維。(1)基礎性練習。根據表格和數位表寫數(2)鞏固性練習。11-20各數順著數大家都會了,那么倒過來怎樣數呢?(五)課堂總結,知識延伸知識的延伸是學習的繼續(xù),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希望通過“數學小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十進制”是怎樣產生的,不但吸引了學生是學習興趣,也激發(fā)了學生喜歡數學愛上數學的情感。在最后我又與“導入”呼應設計了“10個笑臉可以換成一個大拇指!那你要想得到2個大拇指,那就是貼多少個笑臉?3個拇指?……10個大拇指要貼多少個笑臉呀?【設計意圖】一方面可以將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延伸到課后、生活中去。六、說板書設計認識11-20各數10個一是1個十滿十進一我設計的了簡潔美觀的板書,因為一年級的孩子認字不多,所以板書的字數不宜過多,除了課題以外,我就把“10個一是1個十”這個知識要點板書出來;至于“滿十進一”究竟該不該寫呢?我們團隊經過反復研究,認為我們這節(jié)課,從開始的“大拇指”--“小棒”--“計數器”的操作中都滲透了“滿十進一”,所以我決定板書出來,這為孩子以后學習更多數位的數打下基礎。以上是我對《11-20各數的認識》一課的理解和教學設計,不足之處請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一年級數學上冊《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一、說教材(一)教學內容:一年級數學上冊第84-85頁的內容及相應的習題。(二)教材所處地位及作用“11-20各數的認識”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并且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本課分成三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是先創(chuàng)設一幅教師帶學生過馬路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數一數,圖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過這個情境圖向學生進行遵守交通規(guī)則和注意安全的教育。第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數一數及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去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組成、數的順序及大小。第三,通過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游戲情境,讓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三)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1、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數數、讀數,知道這些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并掌握20以內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2、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11-20各數。3、能積極主動探索、動手操作并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教學重點:數11-20各數的讀法。教學難點:理解11-20各數的組成。二、說教法與學法1、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數一數的學習方式去認識11-20各數。2、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猜一猜、數一數、擺一擺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數”的讀法、組成、數的順序和大小。3、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游戲情境,讓學生通過數一數、擺一擺、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去鞏固新知識。三、教學過程:第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師:小朋友們,請看一看這幅圖,你都發(fā)現了什么?生1:我發(fā)現了1位老師和9個學生一共10個人。生2:再接著數一共是19人。生3:我發(fā)現有14棵樹、20條斑馬線?!瓗煟捍蠹艺f得可真好,這幅中告訴我們過馬路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了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情境向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第二、提供探索機會,經歷學習過程1、操作、數數。師:大家看看老師有一把鉛筆,猜一猜,有幾支?生:[自由猜測]9、15、16、20……師:小朋友猜了這么多,那到底誰猜的對呢?怎么辦?生:數一數就知道了。師:好,我們數數看。生:1、2、……10,師:好的,老師先把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著數下去。生:11、12……20。(再把這10支捆成1捆)師: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對了嗎?(臺下一片歡呼聲)師:現在你們能像老師剛才的樣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個擺一個數嗎?(同桌合作,一個擺一個數)師:這些數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揭示課題)師: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哪些事物是表示“11-20各數”的。(班上桌子的張數、男女生各有20人……)2、擺小棒,讀數。(教師直接出示11支鉛筆)師:你們知道這表示多少?生:[快速且大聲地回答]11師:你們怎么這么快就看出來了,怎么看的呢?生:[大部分學生搶著舉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邊的1根,就是11。師:[拿起1捆小棒]簡單地說,幾個十?生:1個十。師:[再拿出1根小棒]幾個一?生:1個一。師:[教師語速放慢]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11。好,剛才老師講的這句話,誰還會說?[指名復述這句話]師:還有好多同學都會說,都想說,那同桌互相說吧?[同桌互說]師:剛才都是老師擺小棒,現在小朋友能不能也用這種方法擺一個十幾,同桌合作,一個擺一個說組成,有問題嗎?生:沒問題。[同桌合作后個別匯報]師:你擺的小棒表示幾?生1:17。師: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見你擺的,你能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擺的'嗎?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師:也就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生1:是由1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生2:我擺的是19,是由1個十和9個一組成。……[同桌之間根據各自所擺的數字互相猜數、評價]3、數的順序和大小。師:小朋友很聰明,能夠看著小棒讀出它們表示的數,現在看看尺子圖,把你認識的數字讀出來好嗎?(生順數、倒數、讀單數、雙數)師:尺子上的數字,越往右,你發(fā)現什么?生:數字越來越大。師:老師看著尺上的數字,就能想出好多問題,比如,15前一個數是幾?后面又是幾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師:比16多1是幾?生:17。師:19比20少幾?生:少1個。師:誰能學老師的樣子,看著尺上的數字給大家提問題,并且比我提得更好?[學生提問,其他傾聽回答]師:好多小朋友還想提,那同桌合作,1個提問,1個答。[同桌內交流]師: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數字記住,不用看尺子進行搶答。師:13比14少幾?19前一個數是幾?2個十是幾?[搶答]第三、學習應用,鞏固新知。1、分組比賽,看哪組數得最好。A、從11數到20B、從7數到13C、19倒數到10D、從11數到182、擺小棒的游戲。師出示數字卡片,一個擺一個讀數和說數的組成。3、找朋友。下面拿數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數字相同的好朋友。第四、小結。師:這節(jié)課中你最高興的是什么事?生1:我學會了11~20各數。生2:猜數字我很喜歡……四、板書設計11-20各數的認識情境圖尺子圖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73-74頁的內容及相應的習題。2、教材所處地位及作用“11-20各數的認識”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并且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本課分成兩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數一數及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去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組成、數的順序及大小。第二、通過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游戲情境,讓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二、說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到20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一個十和幾個一),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進制。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將數學與生活進行聯系的應用意識。三、說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正確數出11~20各數,并且知道它們的組成。2、教學難點:掌握11~20各數的組成,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法”。四、說教法與學法1、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數一數的學習方式去認識11-20各數。2、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猜一猜、數一數、擺一擺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數”的`讀法、組成、數的順序和大小。3、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游戲情境,讓學生通過數一數、擺一擺、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去鞏固新知識。五、說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1、同學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很多聽課的老師,你們歡迎嗎?來點掌聲好嗎?下面張老師有個問題,你們知道今天教室里來了多少位聽課的老師嗎?我們轉過頭,按順序從左邊開始一起數一數,好不好?2、看來我們身邊很多事物的數量都超過了10,所以我們只認識10以內的數是不夠的。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10大些的數,(板書、指著課題,讓學生讀)11-20各數的認識。這節(jié)課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哪個小組學得最認真,最好。(二)操作觀察,探究新知。1、擺一擺,初步感知師:同學們請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滿10根后捆成1捆放在一邊,然后繼續(xù)往下數,滿10根后再捆成1捆,現在開始。(學生數小棒,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在展臺上操作,如下圖所示)完成后提問:同學們已經數完小棒了,那你知道1捆有多少根小棒嗎?(10根)那么1捆就是幾個十呀?(1個十。板書)(1)我們是1根1根地數,數了10根,所以說它是幾個一呀?(10個一。板書)(2)10個一是這一捆,一個十也是這一捆,所以我們就說10個一是一個十。(板書,齊讀)(3)那2捆是幾個十呢?(2個十)2個十就是多少?(二十。板書,齊讀)2、說一說,加深理解⑴認識11剛才同學們數小棒數得很好,下面張老師再考考你們:剛才我們在擺小棒的時候,把10根捆成1捆是1個十,1捆就是10根小棒,同學們請想一想,怎樣才能很快地拿出11根小棒?(板書11)學生擺小棒,然后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用最快的方法拿出11根小棒(1捆小棒加1根小棒)。提問:為什么拿一捆小棒和一根小棒就知道是11根呢?理解:(邊演示邊說)一捆小棒就是1個十,1根小棒就是1個一,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就是十一。所以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板書)(教師演示擺放11根小棒的操作過程)強調: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數都讀作十幾。(板書)教師范讀11(十一),讓學生跟讀。教師板書:十一。⑵認識其它各數師: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能最先拿出19根小棒。你用什么方法很快就拿好?A、提問:19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B、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滿10根又捆成一捆,現在是幾捆?(2捆)就是幾個十?(2個十)20就是由2個十組成的。歸納整理:十幾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20就是由2個十組成的。游戲:跺腳表示十,拍手表示一,猜猜合起來表示幾。3、讀一讀,掌握數序(1)師:小朋友真能干,通過自己動腦知道了11──20各數的組成,下面看這把尺子,你能填出空缺的數嗎?(齊讀)(2)觀察直尺,回答問題:14前面一個數是多少?11后面一個數是多少?16和18中間一個數是多少?與19相鄰的兩個數是幾和幾?比12大又比18小的數有哪些?(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1.課本“做一做”課本73頁“做一做”上的學具各有多少?(先問畫了什么,再板書,然后數,最后匯報)2.1個十和6個一組成()。13里面有()個十和()個一。20里面有()個十,20里面有()個一。5個一和1個十合起來是()。(四)總結課堂,延伸新知。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同學們有這么多的收獲呀!你們開心嗎?老師也很高興!今天小朋友學得真不錯,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注意觀察,你會發(fā)現更多的數學知識,會有更多的收獲!六、說板書設計11-20各數的認識10個一是1個十2個十是二十111920讀作:十一十九二十1個十和1個十和2個十1個一9個一一年級上冊《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說課的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1~20各數的認識”第一課時(P68-69)[說教材]11~20各數的認識,在整個數的學習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續(xù),也是認識100以內的數乃至更大的數的認識基礎,同時又為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作好準備。所以對數的學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學生今后數的認識有很大影響。教材安排了四個例題,兩課時來達成“認識11~20各數”這一目標,第一課時學習數數、讀數和數序與大??;第二課時學習寫數和認識數位順序,教材提供的素材是一幅生活情景圖,一位老師帶著學生過馬路,馬路上還有一些騎自行車的人和樹,讓學生在已學過的10以內數的基礎上,數出圖中人和物的數量,教材在“課堂活動”中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和數數活動,讓學生借助直觀進一步了解11~20各數的組成。[說學生]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上,將認數范圍從10以內擴大到20以內,10以內的數的概念和認數的方法都將成為本單元的認知基礎,且在生活中孩子對11~20各數時有接觸,基本上都認識11~20各數,對于數數、數的讀寫、數的順序和大小這些內容,他們并不陌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對一個具體的數,用數的組成加以說明,會感到困難,是需要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學習這一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同時,學生的認識水平存在著差異性,如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有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和提高,這也是教學中要考慮的重點。[說教學目標][課標]指出學生通過教學學習,要獲得進一步發(fā)展必須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數學思想和必要的應用技能。針對教材特點和一年級學生情況,我設立以下目標:知識目標:1、通過捆小棒、擺小棒等實踐活動,經歷從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認讀11~20各數,掌握數的組成。2、通過“尺子圖”使學生能夠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比較和推理能力,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情感目標:運用生活化事例,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認識11~20各數;數數、讀數和理解數的組成。教學難點:建立以一代十的表象,理解11~20各數的組成。[說教法和學法]一、情境創(chuàng)設法,以情境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聯系現實生活,設計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熱情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二、操作實踐法,以實踐促思維。借助直觀形象,讓學生動手操作,以“動”促“思”,形成“1個十和幾個一合成十幾”的概念。在活動中,不僅調動學生多種感觀參與學習,而且讓學生充分展示才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三、合作探究法,以合作促理解。合作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方法,在小組中交流擺法,互相啟發(fā),使認識得到深化,知識得到鞏固,也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助力。四、以練習促發(fā)展。通過有目的的練習,使學生對知識進一步感知、理解、掌握、運用。[說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橡皮筋。課前布置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11~20各數。[說教學程序]一、(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學習內容。首先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教師引出學生說的三句話:①我們教室門前種了6棵樹。②我已經得了9顆五角星了。③我們這一組有8個人。然后提問:你也能像他們一樣用學過的數說一句話嗎?然后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圖并能用一個數字來說一句話。這個過程從“用學過的數說一句話”很自然地過渡到“用主題圖中的數說一句話”。這樣,引入能有效地激活學生已有的對數的認識,引起學生認數的興趣。同時也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認數水平,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的實際。二、(第二環(huán)節(jié))實踐操作,認識11~20各數。(一)認識計數單位“十”這個過程我是通過捆→拆→捆→說等幾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的,認識計數單位“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的`設計,有利于學生理解“10個一是1個十”的含義,正確建立計數單位“十”的表象。舉例說說生活中的“十”,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感知,加深對“10個一是一個十”的理解,而且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二)認識11~20各數這個過程我是先示范,拿出12根小棒,問學生知道是幾根小棒?接著我把10根捆一捆和兩根,問:現在你“一眼”能看出是幾根嗎?為什么?這樣讓學生感受到十幾的數可以先擺一捆,然后再擺幾根。學生可以模仿在小組里擺其他十幾的數。其中11的教學作為教學重點,花大手筆展開探究對其余各數的認識就穿插在幾次操作和交流中展開。通過擺一擺、數一數、說一說等活動,既有利于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十幾的組成,又有利于學生感受十幾的大小和順序。讓學生思考“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樣擺出20根小棒得出2捆小棒是2個十,2個十是20”,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加深對“10個一是一個十”的理解,為以后認識更大的數打下扎實的基礎。最后通過“握手、拍手”的游戲和“草莓圖”先讓學生猜,再把10個圈起來一眼就能看出是多少個,進一步鞏固了以“十”為單位的應用。(三)弄清11~20各數順序和大小。1、出示尺子圖讓學生觀察思考:從尺子上的數你發(fā)現了什么;2、然后讓學生從幾數和幾;3、通過“對口令”方式弄清各數的順序和大小;4、“估數”游戲在老師的逐步的引導下最終猜出數;5、做P82第2題從1連到20,連成“兔子圖”;這個過程主要是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誰大誰小這樣一個概念,掌握了數的大小排列順序。三、(第三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拓展延伸?!靶游锝慌笥选保好總€小動物都帶來了問題要你們來幫忙?;趯W生年齡小的特點,以及在后半節(jié)課學生注意力下降等因素,鞏固練習我是以小朋友感興趣的小動物來呈現的。通過有趣的小動物再一次激起學生的興奮,幫助小動物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再一次鞏固了十幾的數的組成,鞏固計數單位“十”,同時還鞏固了11~20各數的排列順序。四、(第四環(huán)節(jié))找生活中的數。老師先出示有數的生活中的圖片,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身邊的數。這樣讓學生找身邊的數,使學生學會用數去觀察事物,感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意識,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會到數學的價值。五、(第五環(huán)節(jié))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縱觀全課,本課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教師從學生用數說一句話入手,通過擺小棒、捆小棒,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動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方法多樣化,使他們個性得以張揚,思維得以訓練,還經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說身邊十幾的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得到充分發(fā)展。這節(jié)課教師突出體現了:用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認識了11~20各數,培養(yǎng)了數感。用活動的形式,讓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形象、清晰可見、易于接受。用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學習數學很有趣味、很有勁頭、也很輕松。用活動的形式,使合作有了可能、交流顯得真實、情感得以融洽。用活動的形式,使學生更主動學習,教師更注重點撥、課堂更加生動活潑。[說板書]板書簡單明了,重點突出“10個1是十”,“二個十是20”突出本課重難點。一年級《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一、說教材(一)教學內容:西師版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57頁~第60頁,認識11~20各數。(二)教材所處地位及作用“11-20各數的認識”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并且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三)三維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十位和個位,認識計數單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會正確讀、寫1120各數;熟練掌握1120各數的組成,能口算10加幾;通過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體會11~20各數在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和價值。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能積極主動探索、動手操作并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認識十位和個位,認識計數單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會正確讀、寫1120各數;熟練掌握1120各數的組成,能口算10加幾;通過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教學難點為: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二、說教法與學法1、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數一數的學習方式去認識11-20各數。2、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猜一猜、數一數、擺一擺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數”的讀法、組成、數的順序和大小。3、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游戲情境,讓學生通過數一數、擺一擺、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去鞏固新知識。三、說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教具導入法”:師:大家看看這里,這是我給大家準備的獎品。猜猜是什么?有多少呢?大家先來摸一摸。學生猜后,師打開袋子,展示鉛筆,并和學生一起數一數。數到10以后,還多余幾根,師問:接著怎么數?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給予評議。師:“同學們的想法真不錯。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11~20各數’?!卑鍟n題,并朗讀2遍。當學生碰到“猜一猜獎品是什么?”這種情景,心里活動是十分積極的。二)提供探索機會,經歷學習過程1、明了問題,思考解決方案師問:“剛才我們一根一根的數鉛筆3是不是很麻煩呢?”“當鉛筆擺出來時,怎樣讓別人一眼就知道有十幾根呢?你有什么辦法嗎?”這兩個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后,讓學生討論,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2、優(yōu)化表達方法。師:“哪種方法好一些?”來讓學生理解用一捆來表示10最方便。3、學習數位順序表及其意義。在這里,通過教師引導“數一數算珠有多少?”“看一看這些數如何在計數器上表示出來。”。然后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撥,理解數位及數位順序。4、學習書寫數字的時候,我現在田字格中示范,直觀的讓學生學習如何寫好數字。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教學時我也沒有把所有的數都讀寫完,可讓學生自己在認數的基礎上試著去邊讀邊寫。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重視學生數概念的抽象過程,用“小棒一算珠圖一計數器一讀寫數”這樣的教學過程,體現了“直觀一半抽象一抽象”的認知過程。學生不但認識了“十位”“個位”兩個數位,還通過用計數器強調位置值(同一數字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數的大小不一樣)在計數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對數概念的理解。5、學習計算10加幾時,我引導學生借助觀察、操作等活動,根據1120各數的組成來寫10加幾的加法算式,并理解10加幾的口算方法,在溝通知識間聯系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掌握新知識。6、在尺子上最容易看到數的大小。教師讓學生觀察準備好的尺子,輕松完成“大些”和“大得多”的教學。三)鞏固新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數數比賽的活動、擺小棒的游戲和找朋友的數學活動。1、分組比賽,看哪組數得最好。A、從11數到20B、從7數到13C、19倒數到10D、從11數到182、擺小棒的游戲。師出示數字卡片,一個擺一個讀數和說數的組成。3、找朋友。下面拿數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數字相同的'好朋友。這些活動針對性強,趣味性好。四)課堂小結。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呢?后,讓學生自由回答,再總結得出:會算10加幾的算式,知道10加幾得十幾;會比較數的大小,能用“大一些”、“大得多”來進行數的比較。教師:祝賀大家有這么多的收獲!這節(jié)課學會了10加幾的加法,20以內的其他加法怎樣計算呢?五)說板書設計下圖是我的板書設計,美觀簡單明了。最后我說一下我的教學反思:在這節(jié)課里我感覺到,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以及因此而引發(fā)的認知結構的重組。在例題3和例題5的教學過程中,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fā),讓學生運用以前的學習10以內數的方法來自主學習11~20各數,培養(yǎng)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構建數學知識。這節(jié)課教學的內容多,時間緊,有些知識點的鞏固還沒有做好。需要在以后的課堂上尋找合適的機會補漏。我的課就說到這里了,請各位專家指正?!?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7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下面我就把我在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時的一些想法和嘗試跟大家匯報一下。一、對教材的認識、理解與把握《11-20各數的認識》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這一課在整個數的學習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學生認識了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認數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對引導學生建立初步的數感有重要的意義。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目標是能正確地數出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部分的,而要想掌握這些知識,首先必須理解10個一就是1個十,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另外,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能夠正確、迅速地讀寫11-20各數也是本節(jié)課的目標之一。二、教學設計說明1、導入環(huán)節(jié)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學起來就常會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就能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并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為生活服務”。因此本節(jié)課我從學生熟悉又向往的大海邊入手,讓學生回憶大海邊都有什么?然后直奔主題達到引入本課的目的。2、主動探究、合作學習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在這一大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如下幾個小環(huán)節(jié):(一)估數與數數通過問題一: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的出示,引導學生對沙灘上海鷗的只數進行估計,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然后在估數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數來驗證自己的估計是否準確。并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媒體“變靜為動”的特點,突出數數方法的指導,滲透數數策略,并引導學生用做標記的方法來數,做到既不遺漏也不重復。(二)初步感受10個一就是1個十。小棒怎樣擺能讓人家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這一問題的提出,激起了學生探索的興趣,有1個1個擺的、有2個2個擺的、有5個5個擺的,還有5加6的,還有10和1的……引導學生對這些擺法進行評價篩選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關鍵,我引導學生各抒己見逐個淘汰,最后選出10和1這種擺法,但是學生的這種擺法只是一個雛形,于是我運用課件對此進一步加工,邊演示邊解說,為了讓我們更清楚的看出是10根,我們把它捆成一捆。并順利成章的讓學生體會了10個一和在一起就是1個十。(三)認識十位與個位。(1)通過小棒的操作,引導學生從意義上進行理解。通過學生的一系列操作,教師向學生滲十與個透擺放位置的重要性,并通過11進行重點講解,引出十位與個位,并通過11的兩個1因為位置不一樣,身份就不一樣向學生進一步揭示了每個數位上數所表示的意義。(2)計數器上數位的認識首先讓學生觀察計數器,找到個位與十位,然后結合自己學的方位知識對個位的.位置進行描述,從而讓學生真正體會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的含義。(四)寫數通過問題“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鷗?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學生可以用小棒擺,也可以用計數器來撥,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對2個十是20,十位上是2,個位上是0也是20進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講解20的寫法。3、鞏固練習本節(jié)課的鞏固練習都是圍繞著數的讀、寫及意義進行的,首先是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示數,然后通過提高練習對數的順序進行判斷。三、教學特色布魯納強調:數學知識不是一個簡單的結果,而是一個過程。學生經歷實物操作(擺小棒)──表象操作(在腦中擺小棒)──符號操作(看數,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岸坡拋石工程施工方案
- 環(huán)保技術引領未來環(huán)境科學與城市發(fā)展
- 中小學生欺凌專項治理行動方案
- 現代通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5 Unit 2 Can Sam play football說課稿 外研版(三起)001
- 2024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2 Plant a PlantLesson 7 Planting Trees說課稿(新版)冀教版
-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二單元 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 第四課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 4.1《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說課稿 部編版必修2
- Module4 Unit1 Mum bought a new T-shirt for me(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6 蛋殼與薄殼結構》(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科學蘇教版
- 2025北京市勞務分包合同范本問題范本
- 《住院患者身體約束的護理》團體標準解讀課件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解讀
- API520-安全閥計算PART1(中文版)
- 醫(yī)院信息科考核內容標準細則
- 商務提成辦法
- 《統計學》完整袁衛(wèi)-賈俊平課件
- FZ/T 25001-1992工業(yè)用毛氈
- 電商部售后客服績效考核表
- 小提琴協奏曲《梁?!纷V
-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教學課件
- 復工復產工作方案范本【復產復工安全工作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