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工程綠色施工評價規(guī)程》_第1頁
《核電工程綠色施工評價規(guī)程》_第2頁
《核電工程綠色施工評價規(guī)程》_第3頁
《核電工程綠色施工評價規(guī)程》_第4頁
《核電工程綠色施工評價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點擊此處添加ICS號

CCS點擊此處添加CCS號

團體標準

T/CNEAXXX—XXXX

核電工程綠色施工評價規(guī)程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

T/CNEAXXX—XXXX

目次

[域代碼已更改

前言...............................................................................II

'域代碼已更改

引言...............................................................................III

[域代碼已更改

1范圍..................................................................................

[域代碼已更改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域代碼已更改

3術語和定義............................................................................

[域代碼已更改

4基本規(guī)定..............................................................................

[域代碼已更改

5綠色施工管理評價指標.................................................................

[域代碼已更改

6環(huán)境保護評價指標.....................................................................73_

[域代碼已更改

7節(jié)材與材料利用評價指標...............................................................產

|域代碼已更改

8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評價指標............................................................圖0

(域代碼已更改

9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評價指標..............................................................建女

;域代碼已更改

10節(jié)地與土地資源保護評價指標.........................................................嶼

[域代碼已更改

11評價方法...........................................................................

[域代碼已更改

12評價申請與程序......................................................................W47

!域代碼已更改

13綠色施工評價報告..................................................................204^

:域代碼已更改

14附錄...............................................................................2L

附錄A(規(guī)范性)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評價申請表....................................

附錄B(規(guī)范性)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自)評價報告................................

I

T/CNEAXXX—XXXX

*!—?—

刖S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

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結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提出并歸口管理,技術支持單位為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核

工業(yè)標準化研究所、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上海睦誠工程監(jiān)理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yè)第二二建設有限公

司、中國核工業(yè)二三建設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yè)華興建設有限公司、華能核電開發(fā)有限公司、中廣核工

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玉飛、盛志強、荀敏、付晶、劉昌寶、劉培林、劉斌、謝利平、溫穎帥、蘇

文勇、李煥宇、楊忠勇、丁曉東、洪春、朱志剛、胡智威、李亮、邢健、董璐、董衛(wèi)紅、張琳。

II

T/CNEAXXX—XXXX

引言

為了加強核電工程綠色施工評價管理,促進核電工程綠色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規(guī)范核電工程綠色

施工評價的內容和方法,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共分13章,主要內容包括:

1范圍;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基本規(guī)定;5管理評價指標;6環(huán)境保護評價指標;7節(jié)

材與材料利用評價指標;8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評價指標;9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評價指標;10節(jié)地與土地資源

保護評價指標;11評價方法;12評價組織與程序;13評價報告。

本文件由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負責解釋。

III

核電工程綠色施工評價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適用于具有獨立生產能力和完整使用功能的新建、擴建核電工程的施工過程及工

程竣工后綠色施工的評價。

本文件規(guī)定了核電工程綠色施工評價的方法和標準,核電工程綠色施工評價除應符合本

文件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其他核能工程的綠色施工評價可參照本文件執(zhí)

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3869體力勞動強度分級

GB6249核動力廠環(huán)境輻射防護規(guī)定

GB8702電磁環(huán)境控制限值

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12523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

GB1629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

GB/T1.1標準化工作導則第一部分:標準化文件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

GB/T50640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

GB/T50905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規(guī)范

JGJ146建設過程施工現場環(huán)境與衛(wèi)生標準

DL5714火力發(fā)電廠熱力設備及管道保溫防腐施工技術規(guī)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49號)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98號)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順還海洋環(huán)境管理

條例

建質(2007)223號綠色施工導則

中國施工企業(yè)管理協(xié)會工程建設項目綠色建造水平評價體系管理辦法

3怵語和定義[批注[pl]:術語的名稱應該在編號后錯行書寫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綠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

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人為本,因地制宜,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

步,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資源,減少對環(huán)境負面影響的工程施工活動。

3.2

綠色施工評價greenconstructionevaIuation

對工程建設項目綠色施工水平及效果進行評估的活動O

4基本規(guī)定

4.1綠色施工的節(jié)能、節(jié)地、節(jié)水、節(jié)材、環(huán)境保護應符合國家現行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的

標準規(guī)定。

4.2綠色施工應貫穿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建設單位應制定綠色施工總體策劃并提出可量化

的目標值,工程建設單位以及各參建單位應制定綠色施工實施細則、方案及管理制度,將綠

色施工納入設計計劃、施工組織設計、專業(yè)技術方案及措施等相關技術文件中。

4.3綠色施工在保證安全、質量、工期及成本受控的基礎上,以最大限度節(jié)約資源、減少

污染為目標,本著綠色環(huán)保、生態(tài)文明,創(chuàng)建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原則,把節(jié)能、

環(huán)保的要求落實到工程建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4.4綠色施工評價采用實體檢查、項目文件核查的方式,從“綠色施工管理評價指標”、“環(huán)

境保護評價指標”、“節(jié)材與材料利用評價指標”、“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評價指標”、“節(jié)能與能

源利用評價指標”、“節(jié)地與土地資源保護評價指標”等六個方面對工程綠色施工的整體水平

進行量化評分和綜合評價,并形成綠色施工評價報告。

4.5綠色施工整體評價應在FCD后階段、穹頂吊裝后階段、商運一年后階段工程綠色施工

評價完成的基礎上,綜合三個階段綠色施工評價結果,匯總形成該工程的整體工程綠色施工

評價結論。

4.6綠色施工評價得分達到92分及以上的評價等級為優(yōu)良。

4.7以下工程不列入評價范圍:

a)由于設計、施工等原因而存在質量、安全隱患、功能性缺陷的工程;

b)工程建設及運營過程中發(fā)生過一般以上質量事故、一般以上安全事故、重大環(huán)境污

染事故、二級及以上核事件、事故和重大不良社會影響事件的工程;

c)雖已正式竣工驗收,但仍有影響主體工程使用功能的項目未完成;

d)違反國家規(guī)定,使用明令禁止的建筑材料、設備、產品的。

5綠色施工管理評價指標批注[p2]:層次結構:

章:5

5.1組織管理條:5.1

條:5.1.1

5.1.1評價指標:

段(無編號)

a)建立綠色施工過程管理體系,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各級人員責任;列項:a).......;b)........。

b)施工合同、專業(yè)分包合同中應有綠色施工要求。

列項應由引語和被引出的并列各項組成。

5.1.2評價方法:

a)檢查建設項目是否建立了綠色施工過程管理體系,包括綠色施工規(guī)劃、細則、方案下文格式都建議保持一致。

以及相關過程管控文件。檢查建設單位以及各參建單位是否制定了綠色施工相關制

度,是否明確了各級人員的綠色施工職責;

b)抽查總承包單位與施工承包商施工合同兩份、施工承包商與專業(yè)分包商專業(yè)分包合

同兩份(如有),驗證相關合同中是否提出綠色施工要求。

5.2策劃與實施管理

5.2.1評價指標:

a)結合工程特點,細化提出具體綠色施工目標,并將目標要求落實到施工組織設計及

綠色施工實施方案中。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編制前,應進行綠色施工影響因素

分析,并據此制定實施對策;

b)制定切實可行的綠色建造施工過程管控措施,綠色建造實施過程應真實記錄;

c)結合工程特點,建立綠色建造過程施工交底、培訓制度;

d)是否開展“建筑業(yè)10項新技術”中的綠色施工技術,“國家重點節(jié)能低碳技術推

廣目錄(2017年本,節(jié)能部分)”的節(jié)能技術的策劃與應用。

5.2.2評價方法:

a)檢查總承包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承包商的綠色施工方案(需包含土建、機械、

電儀、焊接等專業(yè)),是否包含綠色施工具體目標,并制定了相應實施對策;

b)檢查建設單位及各參建單位的施工過程管理文件、臺賬、見證記錄和自評價記錄等

文件或影像資料;

c)檢查施工承包商的綠色施工過程施工交底、培訓記錄等資料;

d)檢查建設單位及各參建單位是否開展“建筑業(yè)10項新技術”中的綠色施工技術,

“國家重點節(jié)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17年本,節(jié)能部分)”的策劃與應用的證

明文件。

5.3人力資源健康保障

5.3.1評價指標:

a)應有人員健康保護應急預案;制定職業(yè)病預防、傳染病疫情防范措施;定期對從事

有職業(yè)病危害作業(yè)的人員進行體檢;

b)應制定食堂衛(wèi)生、食材及生活用水管理制度,器具清潔;衛(wèi)生設施、排水溝及陰暗

潮濕地帶應定期消毒,廁所保持清潔,隔油池、化糞池定期清掏。

5.3.2評價方法:

a)檢查建設單位及各參建單位人員健康保護應急預案編制情況,檢查職業(yè)病預防、傳

染病疫情防范措施實施情況,及從事有職業(yè)病危害作業(yè)的人員體檢情況;

b)在建設單位及各參建單位中,抽查2家單位,核查食堂、食材及用水制度制定情況

及消毒記錄,檢查衛(wèi)生設施、排水溝及廁所消毒制度及記錄等。

5.4評價管理

5.4.1指標要求:

a)建設單位按照本文件要求,在施工過程中相應階段,組織對綠色施工的完成情況進

行階段性評價;

b)核電工程綠色施工過程中,應對相關綠色施工現場的圖片及影像資料進行收集、歸

檔。

5.4.2評價方法:

a)檢查建設項目各施工階段綠色施工自評價組織和實施情況;

b)檢查建設單位及各參建單位綠色施工現場圖片和影像資料收集歸檔情況。

6環(huán)境保護評價指標

6.1環(huán)境保護總體要求

6.1.1評價指標:

a)制定環(huán)境保護管理制度;

b)將環(huán)境保護要求落實到綠色施工的策劃文件及施工方案中;

c)現場施工標牌應包括環(huán)境保護內容,且設置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核電廠運行期也

要設置環(huán)境保護相關標牌;

d)積極推廣并采用環(huán)境保護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等,例如土方施工宜采

用濕作業(yè)方法;推廣使用裝配式、模塊化方法施工;推廣使用如濕作業(yè)爆破、水封

爆破、水炮泥封堵炮眼、高壓射流等先進工藝。

6.1.2評價方法:

a)檢查建設單位及各參建單位環(huán)境保護管理相關制度;

b)檢查綠色施工策劃文件及施工方案;

c)現場查看環(huán)境保護相關標牌,配合查閱影像資料;

d)檢查環(huán)境保護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使用證明材料。

6.2揚塵控制

6.2.1評價指標:

a)運送土方、垃圾、設備及建筑材料,以及容易散落、飛揚、流漏的物料的車輛,

必須采取措施封閉嚴密,保證車輛清潔,不污染道路;施工現場出口應設置洗車槽;

b)易產生揚塵的施工作業(yè)(如土石方作業(yè)、爆破作業(yè)、地面打磨、易產生揚塵的機械

設備拆除作業(yè)、垃圾清運、管道及模塊打磨除銹等),應采取有效防塵、抑塵措施;

c)易產生揚塵的材料堆場、棄土場地,應采取有效防塵、抑塵措施,有詳實記錄;易

飛揚和細顆粒建筑材料應封閉存放,余料回收;

d)施工現場應采取自動揚塵監(jiān)測與自動噴霧等降塵聯動措施,降塵控制有效,有詳實

記錄。

6.2.2評價方法:

a)檢查物料運輸車輛封閉措施,查看運輸車輛的影像資料,配合現場檢查;

b)檢查易產生揚塵作業(yè)的施工方案,查看作業(yè)影像資料,配合現場檢查;

c)檢查土方堆場、攪拌站等易產生揚塵材料的防塵、抑塵管理,查看影像資料配合現

場檢查;

d)現場查看揚塵監(jiān)測設備、降塵設施和設備投入使用情況,查看揚塵監(jiān)測記錄及影像

資料。

6.3廢氣排放控制

6.3.1評價指標:

a)車輛及機械設備廢氣排放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

b)食堂油煙100%經油煙凈化處理后排放;

c)施工現場不應焚燒廢棄物;集中焊接區(qū)域焊接作業(yè)應配備焊煙凈化裝置;

d)核電工程廢氣排放系統(tǒng)投運前進行檢測和調試,達到國家標準及設計文件的要求。

6.3.2評價方法:

a)檢查車輛及機械設備廢氣達標的年檢記錄臺賬;

b)現場抽查兩家單位食堂油煙凈化設備投用情況;

c)檢查綠色施工管理文件,核查電焊煙氣排放檢測報告,配合現場檢查;

d)檢查廢棄排放系統(tǒng)檢測和調試報告。

6.4噪音振動控制

6.4.1評價指標:

a)噪音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的規(guī)定;晝間

W70dB;夜間W55dB,場界宜設置動態(tài)連續(xù)噪聲監(jiān)測設施;

b)施工噪音較大的機械設備應采取隔音與隔振措施?;炷凛斔捅谩㈦婁彿?、預制構

件振動成型工位、大面積混凝土鑿毛設備、空壓機等應設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

措施;

c)產生噪聲的機械設備,盡量遠離施工現場辦公區(qū)、生活區(qū)和周邊住宅區(qū)。

6.4.2評價方法:

a)檢查噪聲監(jiān)測記錄,核查是否有投訴事件;

b)檢查產生噪音的機械設備隔音、隔振措施,檢查影像資料并配合現場查看;

c)檢查產生噪音的機械設備現場布置情況,檢查影像資料并配合現場查看。

6.5光污染控制

6.5.1評價指標:

a)盡量避免或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光污染,夜間室外照明燈加設燈罩,透光方向集中在

施工范圍;

b)電焊作業(yè)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焊弧光外泄。

6.5.2評價方法:

a)檢查光污染作業(yè)的防護措施,檢查影像資料并配合現場查看;

b)檢查電焊作業(yè)的遮擋措施,檢查影像資料并配合現場查看。

6.6水污染控制

6.6.1評價指標:

a)施工現場污水排放應達到國家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的要求,排

放檢測記錄完整;廢水、污水、廢油經無害化處理后,循環(huán)利用;不允許向開放水

域中直接排放廢水,廢水處理率100%;

b)對于化學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儲存地,應有嚴格的隔水層設計,做好防滲漏及收

集和處理工作;

C)在施工現場應針對不同的污水,設置相應的處理設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

等;

d)對溫排區(qū)rc、4c溫升線邊界進行監(jiān)測,驗證并采取措施確保溫排區(qū)海水溫升及

范圍符合設計要求;

e)海工工程、碼頭工程作業(yè)階段、采取措施防止作業(yè)船只污染海水水體,定期對施工

區(qū)域海水水質進行監(jiān)測;核電廠運行階段,針對循環(huán)水進水口、出水口及排放口附

近海水水質進行非放射性指標監(jiān)測;以上監(jiān)測結果必須符合地方主管部門擬批復的

本項目海洋環(huán)境功能區(qū)及海水水質保護目標要求;

f)現場淤泥質渣土再利用或脫水后外運;

g)現場宜采用雨水就地滲透措施,現場道路和材料堆放場地周邊應設置排水溝,現場

做到雨污分流。

6.6.2評價方法:

a)檢查施工現場污水排放的檢測記錄,廢水、污水、廢油的無害化處理、循環(huán)利用的

證明資料,現場檢查是否存在開放水域直接排放的情況;

b)檢查化學品庫、油料庫隔水層設計的證明資料,現場查看防滲漏及收集、處理的管

理情況。

c)檢查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等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與施工文件、相應的影像資料;

d)檢查溫升區(qū)海水監(jiān)測記錄。

e)檢查海工工程、碼頭施工區(qū)域海水水質監(jiān)測報告,檢查運行階段相關位置非放射性

指標的監(jiān)測記錄;

f)檢查淤泥質渣土再利用及外運的情況,檢查相關管理制度及配合影像資料;

g)檢查施工現場雨水排放的設施布置,檢查施工文件配合影像資料。

6.7土地及土壤保護

6.7.1評價指標:

a)保護地表環(huán)境,防止土壤侵蝕、流失;施工過程避免水土流失,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臨

地復耕及植被恢復符合國家水土保持有關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

b)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等不發(fā)生堵塞、滲漏、溢出等現象;

c)應對深基坑施工方案進行優(yōu)化,減少土方開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的

擾動,利用科學的方法保護水土資源;

d)按永臨結合原則設置場內臨時道路。

6.7.2評價方法:

a)檢查土地及土壤保護相關管理制度,配合影像資料;

b)現場查看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等設施周邊環(huán)境溢流、滲漏的現象,抽查兩家單

位廢水、廢油的清運合同及記錄;

c)檢查深基坑施工方案、施工記錄等保護水土資源的影像或文字的證明資料;

d)檢查場內道路施工方案是否兼顧永臨結合,配合影像資料。

6.8固體廢棄物及建筑垃圾控制

6.8.1評價指標:

a)施工現場的危險廢物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處理,嚴禁填埋。廢電池、廢墨盒等有都有

害廢棄物應封閉回收,不應混放;有毒有害廢物分類率應達到100%;

b)建立并實施垃圾分類管理機制;高空垃圾清運應采用管道或垂直運輸機械完成;垃

圾桶應分為可回收利用與不可回收利用兩類,定期清運;

c)保溫防腐施工產生的廢棄物應及時清理并合法處置。

6.8.2評價方法:

a)檢查危險廢物、有毒有害廢棄物處理的管理文件,現場查看及配合影像資料查驗;

b)檢查垃圾處理的管理文件,現場查看及配合影像資料查驗;

c)檢查保溫防腐施工廢棄物處置的管理文件,現場查看及配合影像資料查驗。

6.9危化品及放射源控制

6.9.1評價指標:

a)現場放射源的保管、領用、回收應符合國務院安全使用和防護措施(449號令);

b)核電廠必須按每堆實施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總量的控制,對于3000MW熱功率的反

應堆,其控制值如下,對于熱功率大于或小于3000MW熱功率的反應堆,應根據其

功率按照如下數據規(guī)定適當調整。具體指標要求如下:

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量中氣載流出物中惰性氣體W6X1014Bq/a;

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量中氣載流出物中碘<2X1010Bq/a;

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量中氣載流出物中粒子(半衰期,8d)W5X1010Bq/a;

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量中氣載流出物中碳14,輕水堆^7X1011Bq/a,重水堆

^1.6X1012Bq/a;

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量中氣載流出物中僦,輕水堆W1.5X1013Bq/a、重水堆

^4.5X1014Bq/a;

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量中液態(tài)流出物中僦,輕水堆W7.5X1013Bq/a、重水堆

W43.5X1014Bq/a;

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量中液態(tài)流出物中碳14,輕水堆<1.5X10HBq/a、重水堆

^2X1011Bq/a(除瓶外);

其余核素,輕水堆W5X1010Bq/a、重水堆^2X1011Bq/a(除笊,外);

c)建筑物室內采用的天然石材和帶有放射性材料,其放射性指標應符合《民用建筑工

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50325);

d)現場危險品、化學品、有毒物品存放應采取隔離措施,有效管控;

e)根據《核動廠環(huán)境輻射防護規(guī)定》(GB6249-20H)中的第6.1條規(guī)定:任何廠址

的所有核動力堆向環(huán)境釋放的放射性物質對公眾中任何個人造成的有效劑量,每年

必須小于0.25mSv的劑量約束值。

6.9.2評價方法:

a)檢查安裝、調試單位及運維單位的放射源管理制度及相關記錄;

b)檢查環(huán)境監(jiān)測報告;

c)檢查建筑物室內采用的天然石材和帶有放射性材料的進廠驗收的相關檢測報告;

d)檢查?;穾齑娣诺墓芾砦募按胧?,現場查看并配合影像資料驗證;

e)對照本工程批復的公眾有效劑量約束值,核查輻射監(jiān)測站監(jiān)督性監(jiān)測數據,包括(空

氣吸收劑量率、空氣中放射性、水體放射性、土壤放射性、陸生生物放射性、海洋

生物放射性等)。

6.10地下設施、文物和資源保護

6.10.1評價指標:

a)對施工現場的古跡、文物、墓穴、樹木、森林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制定地下文物應

急預案,施工過程中一旦發(fā)現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護現場并通報文物部門并協(xié)

助做好工作。

6.10.2評價方法:

b)檢查核電項目是否制定了地下文物保護應急預案。

6.11電磁輻射控制

6.11.1評價指標:

a)開關站、1&2號機組主變壓器站界及環(huán)境敏感點處工頻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執(zhí)行

《電磁環(huán)境控制限值》(GB8702)規(guī)定的相關限值,即工頻電場強度控制限值為

4000V/m,磁感應強度100UT。

6.11.2評價方法:

b)檢查環(huán)境敏感點的工頻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監(jiān)測數據的相關報告。

7節(jié)材與材料利用評價指標

7.1材料的采購與使用

7.1.1評價指標:

a)材料選擇應根據就地取材的原則進行并有實施記錄;

b)施工選用綠色、環(huán)保材料;

c)根據施工進度、材料使用時點、庫存情況等制定材料的采購和使用計劃。

7.1.2評價方法:

a)抽查兩家施工承包商材料采購管理制度及進場材料臺賬;

b)核查使用綠色環(huán)保材料的證明文件;

c)抽查兩家施工承包商材料采購計劃、使用計劃、領用記錄、庫存記錄等,配合現場

檢查。

7.2臨建設施材料使用

7.2.1評價指標:

a)臨建設施材料采用可拆遷、可回收材料,安全防護材料應工具化、定型化、標準化。

7.2.2評價方法:

a)檢查臨建設施材料、安全防護材料進場臺賬,現場查看及配合影像資料查驗。

7.3鋼筋與鋼結構使用

7.3.1評價指標:

a)推廣使用高強鋼筋;

b)優(yōu)化鋼筋及鋼結構制作下料方案,降低損耗,損耗不超過項目目標損耗率;

c)鋼結構宜采用工廠制作,現場拼裝;宜采用模塊化、分段吊裝、整體提升、滑移、

頂升等安裝方法,減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

7.3.2評價方法:

a)查驗使用高強鋼筋的證明材料;

b)抽查兩家施工承包商鋼筋及鋼結構制作下料方案及定期損耗分析;

c)檢查相關施工方案和施工記錄,配合影像資料查看。

7.4腳手架及支撐體系使用

7.4.1評價指標:

a)采用管件合一的腳手架和支撐體系,盡量采取以鋼代木,減少木材用量。水平承重

模板使用早拆體系,提高腳手架及支撐體系的周轉效率。

7.4.2指標評價方法:

a)抽查土建施工承包商腳手架和支撐體系施工方案,現場查看及配合影像資料查驗。

7.5模板使用

7.5.1評價指標:

a)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鋁合金、塑料、玻璃鋼和其他可再生材質的大

模板和鋼框鑲邊模板,盡量降低木模板的使用量。

7.5.2評價方法:

a)查驗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的證明文件,現場查看及配合影像資料查驗。

7.6混凝土使用

7.6.1評價指標:

a)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應利用粉煤灰、礦渣、外加劑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漿

中的水泥用量,節(jié)約資源;

b)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

7.6.2評價方法:

a)抽查不少于4份混凝土配合比試驗報告;

b)查驗使用了高性能混凝土的證明文件。

7.7面、塊材鑲貼

7.7.1評價指標:

a)面材、塊材裝飾材料,應做到預先總體排版,減少非整塊材的數量。

7.7.2評價方法:

b)核查施工方案、抽查不少于2份排版圖,配合現場檢查。

7.8保溫材料使用

7.8.1評價指標:

a)保溫材料應合理安排進場次序,限額領料,充分利用保溫余料,降低材料損耗;

b)優(yōu)化帶保溫材料的管道等物項施工邏輯,采取成品保護措施,減少保溫材料的重復

拆除等損耗。

7.8.2評價方法:

a)抽查兩份保溫材料的采購申請、進場記錄、領料申請、余料使用等全過程記錄文件,

配合影像資料查閱;

b)核查是否有由于施工邏輯不合理、成品保護不利而造成二次返修的施工文件。

7.9資源再生利用

7.9.1評價指標:

a)板材、塊材、管材等施工余料和散落混凝土及砂漿等建筑余料應科學利用。

7.9.2評價方法:

a)核查建筑余料回收再利用證明文件。

7.10材料包裝物回收

7.10.1評價指標:

a)材料、設備包裝物回收,回收率應達到100%。

7.10.2評價方法:

b)核查材料包裝物回收記錄。

8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評價指標

8.1計量管理

8.1.1評價指標:

a)施工用水均應有計量記錄,施工現場的辦公生活用水與工程用水應分別設置用水計

量裝置。

8.1.2評價方法:

a)核查用水計量記錄,配合現場檢查。

8.2定額管理

8.2.1評價指標:

a)制定本單位用水定額管理相關要求,分別確定生活用水定額指標、工程用水定額指

標;

b)實行定期用水計量統(tǒng)計分析,對用水量及節(jié)水效果進行階段性分析;

C)在簽訂施工承包、專業(yè)分包或勞務分包合同時,應將用水定額指標納入合同條款。

8.2.2評價方法:

a)抽查兩家施工承包商用水定額管理文件;

b)抽查兩家施工承包商用水計量統(tǒng)計記錄、用水分析記錄;

c)抽查兩份相關合同文件進行驗證。

8.3節(jié)水器具使用

8.3.1評價指標:

a)施工現場辦公區(qū)、生活區(qū)的生活用水應采用節(jié)水器具,節(jié)水器具配置率應達到

100%o

8.3.2評價方法:

a)核查兩家施工承包商用水器具進場記錄,配合現場查看。

8.4節(jié)水施工工藝

8.4.1評價指標:

a)施工中采用先進的節(jié)水施工工藝,有效節(jié)約墻體濕潤、材料濕潤和材料浸泡用水,

采用高效設備、管道吹掃技術,節(jié)約吹掃蒸汽、水用量。

b)安裝和生產試驗性用水應有計劃,試驗后應回收綜合利用。

8.4.2評價方法:

a)核查節(jié)水施工工藝的證明文件,配合影像資料查看。

b)核查安裝和生產性用水計劃及回收證明文件,配合影像資料查看。

8.5混凝土養(yǎng)護、砂漿攪拌用水

8.5.1評價指標:

a)混凝土養(yǎng)護和砂漿攪拌用水合理,有節(jié)水措施。

8.5.2評價方法:

a)查驗混凝土養(yǎng)護和砂漿攪拌用水措施,配合影像資料查看。

8.6管網和用水器具嚴密性

8.6.1評價指標:

a)管網和用水器具不應有滲漏。

8.6.2評價方法:

a)現場查看。

8.7可再利用水回收

8.7.1評價指標:

a)攪拌站應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處理系統(tǒng),使水資源得到循環(huán)利用;

b)沖洗現場機具、設備、車輛用水,應設立循環(huán)用水裝置,處理后循環(huán)再用;

c)基坑降水應儲存并盡量合理使用。

8.7.2評價方法:

a)核查攪拌站可再利用水處理方案,配合現場查看;

b)查看沖洗現場機具、設備、車輛用水循環(huán)用水裝置,配合影像資料檢查;

c)查驗基坑降水儲存的證明文件,配合查閱影像資料。

8.8非傳統(tǒng)水源、循環(huán)水再利用

8.8.1評價指標:

a)施工現場應充分利用中水,減少地表水、地下水用量;

b)沖洗現場機具、設備、車輛用水,噴灑路面、綠化澆灌用水,優(yōu)先采用非傳統(tǒng)水源,

盡量不使用市政自來水。

8.8.2評價方法

a)驗證施工現場中水利用證明文件;

b)驗證非傳統(tǒng)水源用水措施和證明文件。

8.9再利用水的水質檢測

8.9.1評價指標:

a)在非傳統(tǒng)水源和現場循環(huán)再利用水的使用過程中,應制定有效的再利用水的水質檢

測與衛(wèi)生保障措施,確保避免對人體健康、工程質量以及周圍環(huán)境產生不良影響。

8.9.2評價方法:

a)核查再利用水的水質檢測報告及再利用水的管理文件。

9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評價指標

9.1計量及控制指標

9.1.1評價指標:

a)應制訂合理的施工用電、采暖、設備和車輛用油目標,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b)應分別設定生活區(qū)域、辦公樓、生產區(qū)域和施工現場的用電控制指標和采暖控制指

標,完備用電、采暖計量表,定期進行計量和核算;

c)應根據當地氣候和自然資源條件,合理利用太陽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

9.1.2評價方法:

a)抽查兩家施工承包商施工能源利用管理文件,查看用電、采暖、用油目標分解及執(zhí)

行情況記錄表;

b)現場查看生活區(qū)域、辦公樓、生產區(qū)域和施工現場的用電、采暖計量設備,核查用

電、采暖記錄;

c)現場查看再生能源利用情況,配合查看影像資料。

9.2設備、機具使用

9.2.1評價指標:

a)應使用國家、行業(yè)推薦的節(jié)能、高效、環(huán)保的施工設備和機具。不應使用國家、行

業(yè)、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設備、機具和產品;

b)推廣應用減煙節(jié)油設備。推廣應用10kV施工電源和節(jié)能變壓器。采用無功補償技

術提高設備的能源效率;

c)應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機具資源應共享;應定期監(jiān)控重點耗

能設備的能源利用情況,并有記錄;應建立主要耗能施工設備和成組耗能單元的管

理制度,設有節(jié)能的控制措施,定期進行耗能計量和核算;應建立設備技術檔案,

并應定期進行設備維護、保養(yǎng)。

9.2.2評價方法:

a)檢查建設項目關于國家、行業(yè)、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設備、機具和產品專項檢

查報告,抽查2家施工承包商關于節(jié)能、高效、環(huán)保的施工設備機具臺賬及產品證

明資料;

b)抽查2家施工承包商無功補償技術設備進場臺賬、10kV施工電源和節(jié)能變壓器臺

賬,核查影像照片,配合現場檢查;

c)抽查2家施工承包商耗能施工設備和成組耗能單元的管理制度,主要施工設備的耗

能臺賬;查看設備的技術檔案、維護保養(yǎng)記錄。

9.3臨時用電和臨時設施

9.3.1評價指標:

a)臨時用電應設置合理,管理制度應齊全并落實到位;臨時用電應采用節(jié)能型設施,

臨時用電系統(tǒng)應優(yōu)先選用節(jié)能器具,采用聲控、光控等自動控制系統(tǒng)設備;辦公、

生活和施工現場采用節(jié)能照明燈具的數量應大于80%;

b)施工臨時設施應結合日照和風向等自然條件,合理采用自然采光、通風和外窗遮陽

設施;臨時辦公場頂棚宜采用吊頂;生產臨建車間應使用熱工性能達標的復合墻體

和屋面板。

9.3.2評價方法:

a)抽查兩家施工承包商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臨時用電管理制度,檢查照明燈具進

場臺賬及節(jié)能產品說明書,核查影像資料,配合現場檢查;

b)檢查施工臨時設施設計文件,頂棚、墻體、屋面板的材料進場證明文件,核查影像

資料,配合現場檢查。

9.4施工工藝

9.4.1評價指標:

a)應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藝。

9.4.2評價方法:

a)核查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藝證明材料。

10節(jié)地與土地資源保護評價指標

10.1施工總平面圖管理

10.1.1評價指標:

a)施工總平面圖應布置緊湊、合理,盡量減少占地,并實施分階段、動態(tài)管理;

b)施工場地應有設備、材料定位布置圖;合理安排材料堆放場地,加快場地的周轉使

用,減少占用周期。

10.1.2評價方法:

a)檢查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分階段升版審批記錄,現場查看及配合影

像資料查驗;

b)檢查施工總平面布置圖,現場查看設備、材料堆場的使用情況,配合影像資料查驗。

10.2施工用地利用率

10.2.1評價指標:

a)施工臨時用地應有審批用地手續(xù),應在經批準的臨時用地范圍內組織施工;

b)臨時用地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緊湊,在滿足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與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

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廢棄地和死角,臨時設施占地面積有效利用率大于90%;

c)將工程的正式倉庫提前交付建安階段使用,充分利用原有規(guī)劃的建筑物場地、道路,

調整施工順序,進行模塊的組裝、設備的臨時存放,減少二次倒運。

10.2.2評價方法:

a)檢查施工臨時用地審批手續(xù),配合現場檢查;

b)抽查兩家施工承包商開工以來臨時設施占用面積的綜合利用情況,核查有效利用的

證明文件及影像資料;

c)核查永臨結合的證明材料,配合影像資料檢查。

10.3交通道路和攪拌用地

10.3.1評價指標:

a)根據現場條件,合理設計場內交通道路。施工現場臨時道路布置應與原有及永久道

路兼顧考慮,并應充分利用擬建道路為施工服務。

b)宜采用廠區(qū)攪拌站或外購預拌混凝土,節(jié)省施工現場攪拌用地。

10.3.2評價方法:

a)檢查道路的永臨結合證明材料,配合影像資料檢查;

b)檢查混凝土攪拌站及外購預拌混凝土的使用臺賬。

11評價方法

11.1過程評價

綠色施工評價(自評價)分為三個階段:1)FCD后階段(FCD完成后六個月內);2)冷態(tài)

試驗后階段(冷態(tài)試驗完成后六個月內);3)商運一年后階段。綠色施工評價由中國核能行

業(yè)協(xié)會組織專家進行評價,綠色施工自評價由工程建設單位組織主要參建單位或委托咨詢單

位進行評價。綠色施工評價應在相應階段工程綠色施工自評價完成的基礎上開展。

11.2評價方法與計分標準

11.2.1控制項評價方法

綠色施工管理評價指標為控制項指標,控制項指標必須全部滿足指標要求,評價方法符

合表11.1.1-1的規(guī)定。

表11.1.17控制項評價方法

評分要求結論說明

措施到位,全部滿足考評指標要求符合要求進入評分流程

措施不到位,不滿足考評指標要求不符合要求一票否決,不繼續(xù)評價

11.3評分項得分計算

評分項指標根據實際發(fā)生項具體實施情況計分,評分項得分按百分制折算,并應按下式

進行計算:

A=?X100

式中:A——折算分

B-----實際發(fā)生條目實得分之和;

C——實際發(fā)生項目應得分之和。

11.4綠色施工評價得分

11.4.1評價要素權重系數確定

FCD后階段、冷態(tài)試驗后階段綠色施工評價要素權重系數應按表11.3.1-1確定。

表11.3.17評價要素權重系數

評價要素權重系數(3。

環(huán)境保護0.30

節(jié)材與材料資源利用0.20

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0.20

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0.20

節(jié)地與施工用地保護0.10

商運一年后階段綠色施工評價要素權重系數應按表11.3.1-2確定。

表11.3.1-2評價要素權重系數

評價要素權重系數(31)

環(huán)境保護0.40

節(jié)材、節(jié)水、節(jié)能0.60

11.4.2綠色施工各階段評價得分計算

E=X(FXcol)

式中:E—綠色施工各階段評價得分;

F一要素評價得分;

31—要素權重系數,按表11.3.中規(guī)定取值。

11.4.3整體工程綠色施工評價得分

11.4.3.1綠色施工評價各階段權重系數確定

綠色施工評價各階段權重系數應按表11.3.3-1的規(guī)定按階段確定。

表11.3.3.17綠色施工各階段評價權重系數表

評價階段權重系數(32)

FCD后階段(FCD完成后六個月內)評價0.30

冷態(tài)試驗后階段(冷態(tài)試驗完成后六個月內)評價0.50

商運一年后階段評價0.20

11.4.3.2整體工程綠色施工評價得分計算

Wl=£(GX32)

式中:W1—整體工程綠色施工評價基本得分;

G—各階段評價得分;

a2一整體工程各階段評價權重系數,按表11.3.3.1-1種規(guī)定取值。

12評價申請與程序

12.1評價申請

12.1.1綠色施工評價本著企業(yè)自愿的原則,由建設單位作為申請單位牽頭組織評價申請。

12.1.2建設單位在工程規(guī)劃、設計階段需同步做好綠色施工評價策劃工作。

12.1.3建設單位需牽頭組織各參加單位做好綠色施工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階段性評價

總結。

12.1.4綠色施工評價按申請者自評、提出申請、現場評價等程序流程進行。

12.2自評價

12.2.1綠色施工評價的自評價應對照本文件的指標體系,結合工程階段性特點進行自評

價。

12.2.2建設單位在各階段自評價評分后,應組織完成相應階段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自評

價報告的編寫(見附錄A、附錄B、附錄C)。商運一年后自評價評分后,形成由三個階段評

價內容組合成的“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自評價報告”(見附錄D)。

12.2.3各階段自評結果應由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監(jiān)理單位簽字確認。

12.3申請

12.3.1綠色施工評價申請分三個階段,由申請單位提出。

12.3.2FCD后階段、冷態(tài)試驗后階段、商運一年后階段申請應提交的資料(全部申請資料

只需提供電子版文件):

a)核能建設綠色施工評價申請表(見附錄E,word格式及蓋章后的PDF格式掃描件);

b)綠色施工總體策劃(PDF格式);

c)綠色施工方案(PDF格式);

d)核能建設綠色施工自評報告(word格式及簽字后的PDF格式掃描件);

e)涉及綠色施工的主要檢測、試驗報告(第三方試驗單位出具,PDF格式掃描件);

f)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成果證明文件(涉及綠色施工的獲獎文件等,PDF格式掃描件);

g)綠色施工自評價報告(簡述工程概況、綠色施工總體策劃及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綠色

施工對保證和提升整體工程質量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節(jié)能減排指標的成效等。采

用PPT格式,10?15分鐘)。

12.3.3申請資料應填寫完整、內容齊全、真實有效、簽章清晰。

12.3.4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按本文件的有關規(guī)定對申請資料進行合規(guī)性初審。通過初審的工

程,進入現場評價階段。

12.4評價

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根據申請,按申報工程專業(yè)從專家?guī)熘须S機抽取3?5名專家,組成

現場評價組,進行現場評價。專家應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及十年以上的綠色施工或相關領域工

作經驗,身體健康。

12.4.1現場評價通過檢查綠色施工管控文件,配合現場查看。重點從綠色施工管理、環(huán)境

保護、節(jié)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節(jié)地與施工用地保護等

六個方面,對工程綠色施工的整體水平進行量化評分和綜合評價。

12.4.2現場評價組編制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評價報告。報告中的評價內容,可根據工程

實際情況增減。評價得分計算時,應得分、實得分同步增減。

12.4.3綠色施工評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綠色施工措施先進、效果顯著,管控資料完整,指標符合標準規(guī)定為一檔,取100%

的標準分值。

b)綠色施工措施基本滿足工程綠色施工要求,管控資料比較完整,指標符合相關標準

規(guī)定的為二檔,取70%的標準分值。

12.4.4現場評價組將“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評價報告”提交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審查。

13綠色施工評價報告

13.1FCD后階段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自)評價報告見附錄A

13.2冷態(tài)試驗后階段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自)評價報告見附錄B

13.3商運一年后階段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自)評價報告見附錄C

13.4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自)評價報告見附錄D

13.5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評價申請表見附錄E

14附錄

附錄A

FCD后階段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自)評價報告

工程名稱:

申請單位:

評價單位:

評價時間:

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制

編制說明

一、本報告為核能建設工程綠色施工評價(自評價)使用。

二、報告編制要求:

1、應填寫FCD后階段具備評價條件的相關內容;

2、本階段綠色施工評價(自評價)時,對報告中所列的“評價內容”進行全面

核查,進行量化評分和綜合評價;

3、“評價內容”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增減,評價得分計算時,應得分、實得分同

步增減。

工程名稱

建設地點

申請單位

建設單位

總承包單位

運營單位

主要參建單位承包范圍

設計單位

監(jiān)理單位

施工單位

調試單位

工程核準批文(核準部門文號)

工程所屬集團

工程開工時間

設備名稱生產廠家產品型號技術特色

主要設備情況

裝機總容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